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048fa6e0941ea76e58fa048b.png)
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加工作十几年来,一直担任小学数学教学,下面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工作实践,把自己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拿来和大家分享,有说的不当的地方,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只有尊重、理解、爱、信任、帮助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尊重与理解学生。
“同在一片蓝天下,学生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理解每个学生。
对成绩好一些的学生,我们尊重、理解他们,使他们有更大的信心去做得更好(但同时,也应避免这种学生自以为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后进生,也不能冷落,同样要尊重、理解他们,否则,他们会灰心丧气、从而产生自卑、消极、胆怯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甚至课堂上和老师、同学唱“对台戏”。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管其他任何原因,都应该对他们一视同仁、不应有亲疏和偏心。
“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领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与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一个教师,而这时孩子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你尊重、理解学生,反过来学生一样也会尊重、理解你。
其次,要树立爱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念。
任何学生都有被关爱的要求,特别是在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因此,作为老师,应随时了解、关心、爱护学生,使其健康地成长。
始终坚信:爱一个学生就会塑造出一个好学生,同样,冷落并放弃一个学生就会毁掉一个学生、甚至造就一个对社会有极大危害的学生。
第三,要信任学生。
只有充分的信任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他(她)才能和你坦诚交流,放下“师道尊言”的架子,师生之间才能真正做到情感交流,老师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浅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8266fb0d9e31433238689316.png)
浅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至关重要。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为中心,以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为指导,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创设和谐氛围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用真情去对待学生,才会真正换来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学习就会成为有趣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就会从内心愿意学习语文,从而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扬民主,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
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书、背诵,课堂上我们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充分尊重学生的建议,用平等的语气与学生对话,允许学生犯错,也允许教师被学生驳倒。
同时我还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让学生出点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样,提高了教学效率。
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信心,给他们的学习增添了新鲜感和成就感,使学习逐渐变成一种乐趣。
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搭建起飞平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它要求教师特别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智慧才华。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向思维,为学生搭建起飞的平台。
我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关于课文题目,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因为诸葛亮是用诈骗的方法得到箭的。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2ddcece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4.png)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项必要任务,每个人都感觉到学习的疲惫和压力。
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往往受限于学校、老师和家长,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真正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应该是由学生自己掌握的,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首先,学习的目的和动机非常重要。
学习不应该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达到老师和家长的期望,而应该是为了自我完善和发展。
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卓越和出色,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同时,学习应该是基于内部的动机而不是外部的动机,即学生应该为自己而学习,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学习,而不是仅仅为了赢得荣誉和奖励而学习。
其次,学生应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学习习惯是长期形成和养成的,需要学生从小开始培养,例如坚持早睡早起,做好注重精神和体力健康的平衡,制定好的学习规划。
学习方法则需要灵活应用,根据不同的学科和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只有培养好这些学习习惯和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次,学习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可以是科学、安全的读书室,也可以是舒适、灵活的教室。
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专注和信心,也有利于学习的效果。
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运用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更好地管理他们的时间和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学习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虽然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他们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老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进展。
家长则应该关心督促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困难和挑战。
总之,学习应该是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压力和追求。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好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获得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3dfb24e181c758f5f61f673c.png)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活动中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知识传授“权威”者的角色出现,学生较为被动地“吸收”。
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新方法的实践研究探索中,如何让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犹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
这是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也是从根本上把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
一、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改变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作用,增强独立性和自信,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首先要激发并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的兴趣对于枯燥无内容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与被动的,如果能够主动发现,往往会是风光无限,其乐无穷。
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
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阅读教学的良好气氛。
比如:运用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幻灯片展示。
学生在生动的幻灯动画中有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乐于发现问题,并从中体验了发现问题的乐趣,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是不会学不到知识的,也就不用担忧学生的不学与学不好了。
(二)其次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的精神与善于发现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校中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
”教师如果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
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彻底改变老师的“全盘授予”。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7bee28e20975f46527d3e18f.png)
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以"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爱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出成效,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的。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把"注入式"变为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的"自学式"。
教给自学方法,培养自学习惯为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让学生从常规的课堂教学中转变过来,提高课堂上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是衡量他们智力发展和自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把科学的自学方法交给学生,使他们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1、创设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自主、快乐。
2、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得使学生学有所得,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当他们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时,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帮助辅导。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6811ed7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c.png)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直接对象。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成为学
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前提。
学习兴趣是学生愿意主动去学
习的重要推动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
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通过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机会,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兴趣范围;通过开展课余兴
趣小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等。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
乐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学生主
动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教师们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通
过及时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反馈和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通过营造团队合作和竞
争共赢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性等。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
习观念,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
通过以上方式,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c20ad467ec3a87c24028c4ef.png)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素质教育仍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而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能更快地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主动参与的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主导作用,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标志就是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气氛。
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树立良好的人格,尊重学生,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可亲感。
让他们感受到,无论怎样回答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老师都不会批评他。
相反,如果回答有独到的见解或提问能让老师难以回答的话,还会受到表扬,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
在和谐的气氛里,学生有了参与的意识,活跃了课堂氣氛,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创造学生能够参与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机会。
如在新授课中,学生已经懂了的问题不讲,学生能自主学习掌握的知识不讲,学习小组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不讲,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行去探索、获取。
鼓励学生质疑,根据质疑再针对性地讲解。
这样的授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能随机应变地回答学生的任何提问。
二是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功底,以备为学生解决来自各方面的问题。
三是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提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发挥学生潜能,注重个性发展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小学生的表现欲极强,遇到问题总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老师已经做出结论,仍要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更多的时候是跟老师唱反调。
教师要保护这种表现欲,鼓励他们与老师争论,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0be4b88d83c4bb4cf6ecd10c.png)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
一、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主动获取知识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讲过,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
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了。
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很重要的。
教师要坚信,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和探讨出来的。
因为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熟悉和思考的基础上,正所谓“熟读深思子自知”。
文言文教学尤其如此。
学生自己“悟”出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真正锻炼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按照构建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是这个道理。
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种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
这完全是正常的现象。
相反,如果一道阅读练习题答案是唯一的,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那倒是一种极不正常、违背语文教育规律的现象。
因此语文教学不应过多求同,而应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的眼光,主动地、多方位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正如俗话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培养学生通力合作的能力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能做的事,教师决不可以代劳。
问题的解决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象握有阅读权一样,学生也握有对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权,他们必须对自己的发现作出分析和阐释,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力所能及的解答。
这时就需要集体力量,充分利用集体智慧。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通力合作的能力。
在合作过程中可以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最终不仅可以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f1989aec10a6f524cdbf8562.png)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时,要尽可能地把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把思考的兴趣送给学生,把提问的权利让给学生,把求知的欲望交给学生……总之一句话,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兴趣十足地去学语文,这是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学习的新途径。
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一、让学生体验快乐,增强主体意识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学生是否有积极性,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因素,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因为一旦学生对某门知识感兴趣,就会对此注以大量的心血。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课文讲一些“自我成才”的事例,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和学习对成才的巨大作用。
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自主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1、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学生学习语文各有所长,有的善于朗读,有的善于提问,有的善于写作,有的善于表演……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展示,使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对学习语文的信心。
例如,我在教学《小猫钓鱼》这一类儿童故事时,总会制作一些头饰,让学生进行表演,学生们不仅更深一层的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在表演中使他们兴趣盎然,特别是那些得到表扬的学生,更是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他们不仅把课文内容表演得相当出色,而且还把自已对课文中的人物的理解也自主地表演出来了。
2、教师要多评价激励。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评价与激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
课堂上,学生提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作出精彩的回答,教师也要予以鼓励;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尽人意,教师也决不能大声呵斥,让学生感到有一种受挫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做一名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做一名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https://img.taocdn.com/s3/m/2dfe16c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6f.png)
综合2013·8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环节,创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尽情地发挥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勇敢地阐述观点,真诚地表露感情,这样才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出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质疑中让学生做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数学知识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教师是数学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听课—接受—记忆—习惯”为“探讨—发现—掌握—应用”的学习模式。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环节,指导学生自己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例如:在教学“简单应用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学校参加文艺演出,学生去了35人,教师去了7人,...?”要求学生先提出问题再解答。
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师生一共去了多少人?学生人数是老师人数的几倍?学生比老师多去多少人?...”此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积极地创造机会,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不是急于立刻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同时本人根据本题教学复习已学过的“简单的二步应用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新知识,还巩固旧知识。
二、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自主选择过程中让学生做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在教学过程中,“教”要为“学”服务。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伤害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的观察角度、理解能力、知识水平、个人经历差异,对问题的看法肯定有差异。
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就会用不同的语言引导学生。
如:“你们谁说得最好、谁的办法用得最好……”这样既尊重每一位学生,又鼓励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得到锻炼机会。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72b4f1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e.png)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存在着种种问题,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对学习缺乏热情和动力。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成功提供一些启示。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要注重运用多媒体和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给予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情感支持。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只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持续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意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的价值。
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我们要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学习中健康成长,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希望全社会能够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c585721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1.png)
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像机器一样被灌输知识。
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之所以没有积极性,很多时候是因为被呈现的知识不够有趣。
因此,我们需要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找到引发学生兴趣的途径。
这需要老师具备扎实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教育者应该为学生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知识,通过感官的刺激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可以让他们更有学习的动力,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老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选择自由,让他们自主学习。
例如,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可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书籍,让学生自行搜索资料,进行探索学习。
同时,课堂中也可以采用教学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评价,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
三、建立互动式学习互动式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有趣、生动、灵活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其中,形成互动。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某个问题,或采取游戏化学习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四、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学生反馈和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反思和想法,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在授课结束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里逐个发言,评价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听取其他同学的评价,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并不断进步。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点。
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需要具备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学会提问、思考和探索,在不断自我发现和自我调整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成为学生的导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并鼓励学生发掘和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
总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需要教育工作者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论文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a04965b84ae45c3b358cc7.png)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教学中提得最亮的口号。
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要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新课导入起就应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意融入课堂,为充当主角作好心理准备。
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
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主动参与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钻研教材,合理设计教案,特别注意问题的设计。
设计的问题容量要大,要有思维价值,既能引发学生认识冲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又要难易适度,融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为一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确保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把问题设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及有思维价值的地方,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深度地思考,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的表面性,注意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思维求异性、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比如在上《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文中说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小张衡认为数得清。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00cb2e08cc17552707220844.png)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思想,更加关注学生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明确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构建。
这是对应试教育下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的巨大变革,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还学生以发现与创造的空间,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笔者现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浅谈如下几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喜欢数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之是求学者对学习活动本身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是推动学生去主动探索与创新的动力,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以往的教学忽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与情绪,只是片面地强调灌输与接收,学生只看到了数学的抽象性,进而消极情绪滋生,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新课改也非常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出生活化教学理念,这符合学生年龄小、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特点,可以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寓于形象具体直观的事物中,化解数学的抽象性与思维形象性间的矛盾,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二、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做中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丰富知识表象,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间建起桥梁,以帮助学生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供机会,创设平台,在新旧知识转折处为学生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内容时,我让各小组学生课前制作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
首先,让各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中,让学生测量并观察,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其次,让各小组学生将圆柱装满水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中,学生得出: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ec71ab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8.png)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作为老师,我们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对于这个问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在我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从而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我们老师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同,有些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有些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有些学生对科学感兴趣,而有些学生则对艺术感兴趣。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如果学生对科学感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开展科学实验;如果学生对艺术感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音乐会,美术展等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否积极。
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激励,使学生乐于学习;通过赞美鼓励,使学生享受学习;通过表扬鼓励,使学生产生自信。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意味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和参与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老师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
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思维活动。
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能力,它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b35608089e31433238689320.png)
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使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引,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思考、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一、激发学习热情,鼓励探索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讨论,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师角色,发扬教学民主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充分建构在“最近发展区”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
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423d573b0b4c2e3f57276335.png)
浅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的合作交流要得到有效的开展,不要为了好看而让一切成为形式1.1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后,学生发言异常热烈,有的学会会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大声吆喝,生怕老师听不到自己的发言。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趁这个时间,学习注意力分散,东瞅西看,甚至在老师视线之外,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整个课堂看起来学生发言踊跃积极,热热闹闹,然而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很少,大多学生的精力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学习之中,结果有限的课堂时间就这样被白白地浪费了。
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是师生的群言堂,参予面越广,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就越有成效。
主体参予,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作为老师,要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想方设法地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自觉学习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在不自觉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而不是极少数学生的表演。
因此,作为老师,在课堂组织中,要切实地发挥学生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作为。
这样才能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有效的利用。
例如我在教《胡杨赞》一课时曾组织学生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胡杨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
在这儿,作者已把胡杨当作有毅力和意志的生命。
作者由赞胡杨,到赞胡杨的品格,再到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哪些人具有胡杨这样的品性。
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提出问题后,只有几个平时发言积极的同学谈了自己的看法,一部分同学看似在听,实则无思考意识,根本没有融入其中,更不用说理解文本了。
看到这种情形,我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再一次走进文本,把这个同样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了一番交流,同时在小组交流时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给予他们一些引导--胡杨生长的环境怎样?作者赞美胡杨什么样的品质?我们读过文学作品里、生活中有没有具有胡杨品质的人?--等相关的问题,在集体交流时小组选派的代表都发表了很好的见解:胡杨激励我克服困境、挑战自我,胡杨甘于寂寞,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生命。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b204612eda38376bae1fae42.png)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因此,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验学习的轻松和愉悦,这是我们每个老师努力的方向。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会学习,想创造,能创造的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措施,总结出来与各位同行共勉!一、在“交流”中学习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共同体”的作用。
如: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在分数大小比较时积累的感性经验表述出来,使大家具体、清晰地区分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多种方法,尤其是有几位学生还提出了与书本上介绍的方法不相同,却也十分科学的方法。
如课本中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一般采用通分的方法,而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分别提出了先约分再比较,先把分子化为相同再比较以及联系分数意义逆向思考来比较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
在交流中,学生不仅理清了知识的结构,而且提出了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
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途径。
二、更新教育观念,以创新为教学的核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江泽民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
”做为教师,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责任意识。
其次把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来。
三、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采取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对问题主动思考和质疑态度。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4c706985a98271fe900ef96d.png)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要营造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善学、乐学。
一、让学生主体参与,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自学,教师适当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动手水平、口头表达水平;组织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搞好研究性兴趣学习;适时启发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结论;适当巩固练习,让知识系统化。
二、营造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教学气氛,顾名思义就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精神状态以及融洽的师生关系的综合体现。
作为一名年轻的政治课教师,很容易和学生沟通,所以我的课一般气氛比较活跃,但是这样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很好的领会一堂课学习的重点。
为此,我想出了一些好的点子,比如上课前一分钟讲一讲本堂课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平时要注意增强和学生的沟通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满意、愉悦、互谅、互助的态度和体验。
在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体验的支配下,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开拓性以及创造性。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动课堂氛围朝良性方向发展。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学效率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
事实证明,师生关系越融洽,气氛越活跃,学生就越主动;反之,学生往往产生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和紧张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
其次,让教学生动丰富,让枯燥的政治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浓厚的兴趣与热烈的情绪既是产生良好课堂气氛的原因,也是衡量一堂课教学气氛的关键.政治是一门简单而又复杂,抽象而又概括的学科,里面充满了神奇和奥秘.我平时教学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升教学技能,利用多媒体、时事案例、幻灯片等辅助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感于杜郎口中学体验式课堂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参入学习的研究、问题的探讨全过程,教师如何根据新大纲策划课堂教学,提供学生亲身体验的学习平台呢?杜郎口中学“体验式’课堂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理论修养,更新观念,让新的理念真正起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杜郎口中学不大,可新的观念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办公楼的标语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两栋教学楼的标语是《自主·自信》、《探索·创新》,校门口的宣专栏目的内容是《课堂教学十大转轨》、《课堂教学十大关系》、《成功课堂十大要素》、《自主教学十大能力》、《备堂十大要素》、《十大素质》等等这些抬头便是指导性标语,醒目的新理念的内容边沟见了乡村中学校园文化,最终内化为老师的教学思想内涵,休正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方针,让教师通过这些耳熟能译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这些教育方针积蓄力量,走向成功的彼岸!
教师、教学一体化,每位教师都按“体验式”模式课型上课,各门学科虽教学内容不同,但方式大致相同,因而老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每位老师都随时将教学的感悟提供给大家分享,因而通过教学实践对理论的认识更深,更透彻,最终形成立体网络,构建了体现新理念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完整体系。
为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理论基础。
第二,只有课前下苦工,课堂合作才能见成效。
如果仅利用课堂40分钟来完善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形成个性化风格,来应对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那是难以办到的。
必须指导学生课外如何下功夫。
杜郎口中学“体验式”是课堂内外有机相结合新教学模式,它借用了课谈教学平台,围绕课堂的教学目标,将目标问题化,将问题分别交给各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在课前研究、探讨。
最终带着思考后的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各组呈现组员们感悟理解的知识,并提出本组成员在运用中遇到新的问题。
通过学习其他小组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通过课堂教学使知识更系统化。
运用更灵活,变通后内化能力从而得到提升。
当然,让学生能演好角色,当好演员,老师的策划更富有挑战性,每组课前探讨什么内容?如何呈现?将知识在哪些方便拓展、延伸?怎样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怎样及时捕捉学生的灵感,智慧的火花?怎样让学生的经验成果化?怎样让学生以少的题量迅速达到“质”的飞跃?。
教师思考的范围,备课的内容更广、更深。
不备学生,不去利用,挖掘学生资源,是不可能实现兵带兵,兵强兵;让教学焕发青春的活力与魅力的!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走廊,楼梯间到处可见师生展示的各种形式的成果,有图示,表格,画,论文等等。
及时总结提升,体现自我的价值。
学会抬头看到的不是昂扬斗志,振奋精神的警示语,就是想要解答的凝难问题方法、和重要的经验规律规律,这种学习气氛无法让学生松懈下来,去忙一些无聊的事,而是去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为自己的成长,为他人的进步去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停止就是退步,一个小规模的乡城中学充满的生机与活力。
杜朗口中学的以全新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课堂?课堂不仅是老师传道,解惑之地,更应是学生展示自我,走向自我的舞台,并为学生的课后活动指明方向,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探讨新的解决方案,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树立自信。
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只有坚持才能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才能转换成内在的素养。
素质教育也可说是养成教育。
“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并且多年来始终如一,终见成效。
老师要让学生当好演员,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要组合成一支优秀的团队,让学生在这支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从团队中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使团队充满了活力,这样才能持久就不会乏味,当教育教学成为了一门创新的艺术,年轻人的心活跃起来,就像春天充满蓬勃的生机。
因受教育的平台,使孩子们养成了渴望发展自我,乐于团队合作,懂得为人办事的方法,分辨是非善恶。
懂得知识、能力是自我发展的基石,这样的孩子习惯会坏吗?久而久之内化为自我素养,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服务于社会时,他们会知道自己的路该怎样走,精彩的人生该怎样实现,当这样一批批年轻人充满活力的队伍,注入社会建设中来,时代才能进步、发展。
杜郎口中学通过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让杜郎口中学起死回生,也成为全国各地教育同仁的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这些乡村城镇教师也在教育战线上更好的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始终如一便是结果,杜郎口中学“体验式”教学为学生学会做学习生活的主人,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窗口。
王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