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_增量扩张_转向_存量优化_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转型的动因与路径
存量规划与城市更新
我国的法定规划体系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
城 乡
-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中心城区规划)
规
-控制性详细规划
划 编
镇规划
制
-总体规划
体
-控制性详细规划
系
乡规划
村庄规划
其他常见的规划类型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新城发展概念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专项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旧城更新规划 城市设计
中国城市化率
城镇化率%
10.64 11.18 11.78 12.46 13.31 13.69 13.48 14.62 15.39 16.25 18.41 19.75 19.29 17.33 16.84 18.37 17.98 17.86 17.74 17.62 17.5 17.38 17.26 17.13 17.2 17.16 17.34 17.44 17.55 17.92 19.99 19.39 20.16 21.13 21.62 23.01 23.71 24.52 25.32 25.81 26.21 26.41 26.37 27.63 28.14 28.62 29.04 29.37 29.92 30.4 30.89 36.22 37.66 39.09 40.53 41.76 42.99 43.9 44.94 45.68 46.59 47.5 51.27 52.57 53.37
城市化 我国的城市化问题
在城市当中,因为有人的亲近性、密集度和接近性,所以通过人和 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冲击,就可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 技术,这是城市最大的功能。
我国城市化现象:土地的城市化优先于人口的城市化,城市化变成 了土地开发。土地的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增长,比城市人口的增长要高好 几倍。城市的市中心的容积率比发达国家要低得多,城市人口的人均占 地面积比发达国家多得多。也就是说,城市化不是去发展思想生产,变 成了开发房地产。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提高效率的功能发挥不大,而这 是它的基本作用。
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转型的动因与路径
咖
瑚D 悯
Ne w d e v e l o p me n t a ea r , Bu i l t - u p a r e a , Tr an s i t i o n , Ur b a n ma s ar t p l a n , Ur b a n r e n e wa I
[ 关键词 ]增量;存量;转型;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更新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0 0 2 2 ( 2 0 1 3 ) 0 5 - 0 0 0 5 - 0 6 [ 中图分类号 ] T U g 8 4 . 1 1 [ 文献标识码 ] B F r o m Ph y s i c a I E x p a n s i o n T o Bu i l t - u p Ar e a I mp r o v e me n t : Sh e n z h e n Ma s t e r Pl a n T r a n s i t i o n F o r c e s An d
称 深 圳总规 》)自获得 国务院批准后,实施至今 已 近三年 。该版被称为 “ 转型规 划”的城市总体 规划, 因率先提 出空间发展模式 由 “ 增量扩张” 向“ 存量优化” 的重大转变和 创新而荣获全国优 秀城 乡规划设计一等 奖,且在实践 中也取得 了显著成效。关于 “ 转型规划” 的思路 、内容和方法,此前已有学者进行 了较为系统 的总结和阐述,本文不再过 多赘述。在各地城市普遍
P l a n n i n g om c p i l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b r e a k t h ou r g h i s i n e v i t a b l e . S h e n z h e n ma s t e r p l a n( 2 0 1 0 - 2 0 2 0 ) s p e c i i f e s l a n d s c a l e , i n t e g r a t e s n e w a n d r e n o v a t i o n I a n d 。 a d j u s t s f u n c t i o n a n d s t r u c t U e, r r e f o r ms u r b a n r e n e wa l mo d e I a n d p o l i c y me c h a n i s m, a n d e x p l o es r n e w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解读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第五条 城市更新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
定分别由市、区政府、土地使用权人或者其他符合规定
的主体实施。
28
三、城市更新的基本制度与实施主体
《暂行规定》城中村改造实施主体:
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机构通过竞标开发或者参与开发城中村改造
项目;城中村内股份合作企业可以合作建设或独立建设所在地城
3 城市更新改造对象的全覆盖
4 首创“城市更新单元”概念
5 非商品性质房地产的改造留有余地
6 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拆除重建三种更新模式并行
7 关内外优惠政策(地价标准)统一
8 明晰城市更新项目运作基本流程和各部门承担的职能
14
3
《更新办法》政策创新点
1 改造主体多元化,鼓励权利人自行改造
对于城市更新的主体,更新办法第 5 条做出了明确规定:城市
作要取得突破) ,城市发展由增量土地开发为主向存量土地再开发 为主转变 加快推动城市重点区域功能提升与转变 促进老区活力重振与新区的结构优化 促进全市产业的空间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促进社会结构优化与历史遗存保护
形成完善的城市更新政策和规划体系
土地收回收购、违法建筑处理、房地产登记管理、拆迁补偿、财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
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 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
施行,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抱有很大的希望
4
1
《更新办法》出台的背景
多元化的城市更新内涵
1 2 3
4 5 6
22
《更新办法》出台的背景 《更新办法》出台的意义 《更新办法》政策创新点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 《更新办法》后续需要关注的问题 城市更新单元申报
深圳市产业转型升级涉及文件
深圳市产业转型升级涉及文件第一篇:深圳市产业转型升级涉及文件我市产业转型升级“1+4”文件中的“1”是指《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4”是指《深圳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配套政策》、《深圳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十项重点工作》、《深圳高新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和《深圳保税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4个配套文件。
目前,《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深圳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十项重点工作》已经印发。
第二篇: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
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跨越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增量型、吸纳式开放拉动,沿江开发强“极”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动之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
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
2009年全市GDP达到356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25.11%;实现财政总收入5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53.19%。
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
三是城乡一体进程加快。
“十一五”以来城市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16.58%和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
存量规划与城更新深圳的探索与实效
存量规划与城市更新——深圳的探索与实效(邹兵修改于2017年10月4日)导读:2017年5月4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一期注册城乡规划师继续教育培训班上,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以《存量规划与城市更新——深圳的探索和实效》为题向学员们阐述了存量规划和城市更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以深圳的实践为例介绍了城市更新的演进历程、规划政策特点以及实施成效,分析了城市更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存量规划和城市更新的发展走向提出了进一步思考。
一、存量规划与城市更新及相关概念解析1.存量发展从广义上说,存量发展模式是指不依赖经济增量而通过对城市现有存量资产的经营、管理来实现其保值增值的方式。
但在现阶段,中国城市还很难完全实现这种模式的根本性转换。
当下所谓的存量发展,重点还是强调土地利用模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
即在不新增建设用地的前提下,通过存量用地的挖潜提效来实现经济增长。
无论是中央提出的“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新要求,还是地方实践的“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都是针对建设用地规模的管控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无关乎人口、产业、开发建设规模的增减。
因此,存量规划也主要是针对存量建设用地的规划,聚焦于已建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和闲置用地的再利用。
在中国城市仍处于继续发展建设的时期,还很难将城市存量资产的运营、管理作为城市工作的主要重点。
2.增量用地与存量用地增量土地和存量土地借鉴于资产管理中的增量资产和存量资产的概念,源于我国严格的“农转用”管理制度和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土地指标计划管理制度。
增量土地,又称新增建设用地,通过农转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征转获得,即所谓土地供应的一级市场。
存量用地,是指城乡建设已占有或使用的土地,可以在现有土地使用者之间进行交易,即所谓“二级市场”,交易必须出于自愿并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实现。
广义的存量用地就是城乡建设已经占用了的土地。
狭义的存量用地具有特定政策内涵,指现有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具有二次开发利用潜力的土地。
探索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综述
22) ( 0 0 ) 简称新 < 总规> ) 是深圳第3 具有法定 版
意义 的总体 规划。规划 以2 0 年 完成 并首次 由地 06 方 人大立法通过的 < f2 3 城市 发展策略>为 深:1 0 ) .0 1 基础 .提出 了城市转型 的重大 战略转 折思路 ,将
3 深圳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我 国的经济特 区 的定位 ,明确深圳在 国家改 革开放 战略 中继 续担 当科 学发展排头兵 的先行先 试 的历 史使 命。相应的城市职能为 国 家综合配
套 改革 试验 区 .实践 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 展模式 的示范 区 。 其次 .将 ( 6 9 总规>确定 的 。 华南地 区重要
总规> 的有效实施 .深圳先后编制 了 < 深圳市总 体规划检讨 与对 策>和两轮近期建设规划 .适 时
要关 头 ,持续增长的发展需求与资源供给严 重不 足 的矛盾 日益尖锐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的惯性 、 社会 结构的失衡 .城市软实 力优势 的逐渐 弱化 、
城市 资源和环境的紧约束等 问题持续 困扰 着城市
行 探路 。
深圳 、效益深圳 ”、创建具有 示范效应的国家创 新型集约型城市提供 有力支撑 。关于城市发展 的 思路和规划理念都将 实现 重大转变 :在发展动 力 上 .要从 以往 以要素推 动和 投资推动为主 向创新 推动转 变 ;在发 展方式上 .从外延扩张型发展 向 内涵集 约式 发展 转 变 :在 空 间利 用模式 上 .由 增量增长 向 减 量发展 转变 :在规划 内容 上 .由单纯强调 空间设计 的物质性 规划 向空 间设
首 先 是 经 济 和 人 口规 模 巨 大 .但 结 构 和 质
计 与制度设计并重 的综合性 、政策性规 划转 变。
存量规划-文献综述
存量规划赵燕菁在《北京规划建设》专题栏千山独行中,阐述了存量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他认为存量规划的理论在经济学,存量规划它主要回答的是如何将现有的资源,转移给能为城市贡献最大的使用者。
减少要素转移的成本,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存量规划的主要目标。
目标转变意味着手段的改变,以工程设计为主要工具的城市规划,要转向以制度设计为主要工具。
而手段的改变,必然伴随着学科理论基础的重建——新的基础:产权。
在存量规划里,我们必须面对大量既有产权所有人。
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将资源从低效率的所有人,转移到高效率的所有人。
同时他认为存量规划的核心在于交易成本,存量规划的最大特点,就是既有空间资源为众多产权人共有。
城市公共服务的提升,必须经由集体行动才能达成。
制度设计取代工程设计,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工具。
自然,制度经济学便成为城市规划转型最顺手的工具。
在存量规划里,原有土地是有产权人的。
说服原有产权人转让给更有效率的使用者,需要额外支付成本。
这个成本,就是所谓的交易成本。
因此,存量规划的核心,就是设计出必要制度,将提供新的公共服务所必须的交易成本,减少到新增公共服务带来的收益之下。
再者他认为存量规划的内容在于规划变更,如果说增量规划主要是解决在一张白纸上,怎样合理布局各种“色块”(功能),那么存量规划主要是解决怎样在已经布满“色块”的现状图上,将一个已有的“色块”转变为更合理的“色块”。
规划师改变不了任何现状“色块”。
他所做的只是设计一种规则,然后等待“色块”在市场的驱动下,自主转变为更合理的“色块”。
这个规则可能是“政策”“法规”或审批“标准”。
刘晓斌,温锋华在《系统规划理论在存量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模型研究》中提出】我国城乡规划正在迈入存量空间规划时代,针对存量空间规划的类型、特点和要求,从系统规划理论的视角总结存量空间规划的方法论特征,将城乡规划学近年兴起的城市系统规划理念运用于存量空间规划领域,演绎出存量空间系统规划的“钻石模型”,构建存量空间系统规划的概念和应用模型。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摘要)o[提要](1)深圳湾口岸:承担香港往深圳南山和西部滨海地区、东莞西部地区以及广州方向的过境交通,以货运功能为主;(2)皇岗口岸:承担香港往深圳福田、罗湖和中部分区以及往东莞、广州方向的过境交通,兼有客、货运交通功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摘要)总则第1条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第2条深圳在经历了领先一步的快速发展后,率先遭遇空间发展困境和资源瓶颈制约。
本规划致力于有效破解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难题:1.基础性资源的紧约束;2.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3.社会发展模式的脆弱性;4.战略性空间的低效利用。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第4条本规划在深入总结历次总体规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工作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1.工作重点由增量空间建设向存量空间优化转变;2.工作内容由单一的物质性规划向综合性规划转变。
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第5条城市性质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第6条城市职能深圳的主要城市职能是: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深圳土地城市化进程及土地问题探析
深圳土地城市化进程及土地问题探析谢涤湘;牛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深圳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土地政策创新,开启了土地快速城市化之路,然而率先冲破僵硬体制的深圳也较早遇到了土地问题的羁绊.文章首先根据深圳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特点,将深圳土地城市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城市化加速阶段及城市发展瓶颈阶段.其次梳理了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土地问题:建设用地资源紧张、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及违法建筑的困扰等.最后针对产生的土地问题,认为有效盘活历史用地及挖潜存量土地是深圳破除城市发展障碍的关键,并在明晰土地产权、优化土地格局及土地立体化探索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期刊名称】《城市观察》【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10页(P50-59)【关键词】土地城市化;改革创新;新二元格局;产权制度改革【作者】谢涤湘;牛通【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土地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地域空间载体。
在当代社会,土地已不仅仅是一种资源,也具有资产、资本的属性。
高效、合理地利用土地,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土地制度作为国家的基础性制度,不仅与人民的生存息息相关,也事关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对土地制度的改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渐放开了对土地的管控,允许一部分地区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深圳由一个南方边陲小镇跃身为为国内一线城市,与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的持续创新是密不可分的,而土地管理改革“当之无愧”是深圳改革创新业绩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然而率先冲破僵硬体制的深圳,由于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也更早碰到了改革突破带来的种种摩擦与矛盾[2],特别是在土地改革方面,深圳经过早期的土地探索,在1992年至2004年对土地“统征统转”实现了“全域土地国有化”,为土地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土地历史遗留问题。
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1.3当前产业布局规划编制的新趋势新
。
要求
1.3.1 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会等学科“交叉融合、源头创新”为推 动的世界产业结构呈现出“产业融合发 展、产业边界模糊、新兴产业涌现”等 新趋势,产业在布局上表现出极大的灵 活性和分散性(吴扬,等,2008),空间 选择更注重城市要素投放,因此规划需 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新要素需求与城市 功能的匹配关系。 1.3.2产业空间布局必须纳入统一的城 市规划管理
当今科技革命推动的知识产业以科 学技术群落形式ft{现在务个领域.起乇 导作用的不足单项科学技术.而是}}{新 能源、新材料、信息、,-物、海洋、环 境等众多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组成 的科技群落,它几乎囊括丫所有学科、 产业、部『】。孕育这些科技群落的李问 载体笔者称之为科技要素,具体如大 学、实验窒、研究院所等为产业发展提 供科学及技术创新动力的要素类型。科 技要素导向型产业是以创新为核心动力 的行业门类及环节,如高新技术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研发、中试、孵化等。 2.1.2服务要素
深圳市总体规划分析
深圳市总体规划分析深圳市总体规划是指深圳市政府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需求,制定的对城市发展进行综合性、长远性规划的文件。
深圳市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
深圳市作为中国最早的开放先行区和经济特区,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通过总体规划,深圳市政府能够更好地指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合理利用和规划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竞争力。
深圳市总体规划包括了城市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定位、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方面。
在城市空间布局方面,深圳市总体规划将确保城市扩张的可持续性,提供高质量的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条件。
规划中还会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形象建设,提高城市的软实力。
在经济发展定位方面,深圳市总体规划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规划中还将注重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面,深圳市总体规划将注重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包括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等方面。
规划中还将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体来说,深圳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规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平衡城市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和矛盾。
规划的落实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
总之,深圳市总体规划是深圳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城市发展的综合性规划文件。
规划的实施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规划的科学制订和有序推进,深圳市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的城市,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18•【字号】深府办[2011]49号•【施行日期】2011.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深府办〔2011〕4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78号,以下简称《批复》)同意《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批复》精神,做好《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实施《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一)实施《总体规划》是新时期国家对深圳发展的战略要求。
《批复》明确“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并要求深圳继续改革开放,当好推动科学发展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实施《总体规划》是全面推动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的重要部署。
《总体规划》是深圳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实施《总体规划》,将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特区一体化进程,进而实现以城市发展服务各项事业发展、以城市现代化提升产业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三)实施《总体规划》是实现城市转型、创造“深圳质量”的重要保障。
《总体规划》是实现城市发展转型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以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实施《总体规划》,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节约集约发展模式,以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和城市发展单元等手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破解城市空间发展困境和资源瓶颈制约,将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二、实施《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批复》精神,结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把深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从_增量扩张_转向_存量挖潜_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控
S h e n z h e n C U r b a n P l a n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2011年 第35卷 第8期 VOL.35 NO.8 AUG. 201188【摘要】为从根本上实现城市转型,深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新的发展和资源观念为指导,以构建经济发展与用地、人口、环境、资源的和谐关系为目标,试图探索一种“非扩张型”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控思路,强调建设用地规模调控对城市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
通过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向“以供调需”,从过去的“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从被动的“终极控制”转向“过程引导”,以及以土地供应调整为核心,建立科学的城市转型机制,从而在根本上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关键词】城市转型;土地供应;建设用地;规模调控ABSTRACT: Towards the urban transition, the latest version of Shenzhen comprehensive plan tries to explore a non-expansionary regulation method on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to establish a compatible relationship am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land, population,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guided by the new concept on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s.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regulation on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promoting the urban transition and argues to shift from the traditional demand-oriented, increment-led and target-driven model to the new supply-decisive, revitalization-oriented and process-oriented model. At the same time, it suggests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urban transi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adjustment of land supply to promote urban development model transition.KEYWORDS: urban transition; land supply; regulation on construction land scale1 引言至2006年底,深圳城市建设用地已经达到729.08km 2,未来可供利用的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约为200km 2,按照当时的用地扩张速度,只能满足约为5年的城市建设用地使用需求。
由_增量扩张_转向_存量优化_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转型的动因与路径_邹兵
□ 邹 兵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转型的动因与路径[摘 要]《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探索了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发展模式转型,这既是资源紧约束的客观现实条件作用下的结果,又是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要求、主动转变发展理念的积极应对。
如何以不同于增量规划的路径来实现与增量规划一样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一个十分艰巨的挑战,必须在规划编制思路及技术方法上有显著的创新和突破。
基于此,研究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从确定城市发展规模、统筹新增和改造用地、调整用地功能和结构布局、创新城市更新的模式和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新的资源观探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增量;存量;转型;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更新[文章编号]1006-0022(2013)05-0005-06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BFrom Physical Expansion T o Built-up Area Improvement: Shenzhen Master Plan Transition Forces AndPaths/Zou Bing[Abstract] Shenzhen master plan (2010-2020) studies urban development transition from physical expansion to built-up area improvement. This is a practical result of current conditions and an active response to national policy requirement. A different approach from new development area planning to realize the sam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visions is a great challenge. Planning compilation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is inevitable. Shenzhen master plan (2010-2020) speci fi es land scale, integrates new and renovation land, adjusts function and structure, reforms urban renewal model and policy mechanism, and explores n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new resources.[Key words] New development area, Built-up area, Transition, Urban master plan, Urban renewal《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深圳总规》)自获得国务院批准后,实施至今已近三年。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更好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创新工作思路,以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重大意义。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但同时也率先遇到了空间资源紧约束问题,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给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当前,深圳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保障重点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是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内在要求;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必然选择,对打造科学发展的“深圳质量”,努力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基本思路。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深圳质量的理念,更加突出规划统筹,推进空间规划与产业规划有机衔接,实现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优化;更加突出有扶有控、有保有压,以结构性、差别化的土地供给,引导空间资源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配置,限制、淘汰落后产能;更加突出节约集约,加大土地利用强度,促进优质要素资源向产业基地和园区集聚,提高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更加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在土地整备、二次开发利用、产业用地用房供给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释放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少的空间资源消耗支撑更长时期、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
二、创新城市空间规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三)统筹产业空间规划。
加强规划引导,科学布局和优化产业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制约深圳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20 世纪 80 年代的深圳城市建设基本囿于 327 km2 的原特区范围。到 20 世纪 90 年 代,深圳已迅速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特 大型城市,特区空间不足的矛盾初显。 1992 年,深圳原特区外地区“撤县改 区”,城市建设拓展到全市域范围,暂 时缓解了特区发展空间不足的压力。随 着原特区外地区掀起的一轮自下而上的 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快速蔓延全境,深 圳资源紧缺的矛盾很快再次凸显出来。 在此期间,深圳多次向中央表达行政扩
《深圳总规》关于新增建设用地规 模的确定,也反映出一种自我约束的理 性态度。在规划编制之初 (2006 年 ), 深圳全市建设用地清查的结果为:现状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接近 730 km2,扣除 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既有的已建设 用地,城市未来发展的最大空间资源潜 力用地仅为 315 km2 左右。相比于过去
成的“合法外”用地“埋单”。 (2) 政府对剩余土地资源的掌控能
力有限。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无 论是规划的 160 km2 新增建设用地,还 是测算的 315 km2 可建设用地,都仅仅 是理论上可能用于建设的用地,并不是 政府可以完全掌控和支配的资源。其中, 有相当部分属于“已批未建”用地,从 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是尚未发生实际建 设行为的存量用地,并不能保证今后产 业、居住、交通、公共设施等项目的顺 利布局和安排。若扣除大量“已批未建” 用地的数量,规划期内可能获得的新增 建设用地指标仅有 50 多平方公里。由 此可见,深圳土地利用形势比规划初期 预想的要严峻得多。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以下简 称《深圳总规》) 自获得国务院批准后,实施至今已 近三年。该版被称为“转型规划”的城市总体规划, 因率先提出空间发展模式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 的重大转变和创新而荣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 奖,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关于“转型规划” 的思路、内容和方法,此前已有学者进行了较为系统 的总结和阐述,本文不再过多赘述。在各地城市普遍
1 由增量转向存量的背景和动因
深圳关于城市转型和规划转型的探索 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展开。城市规划的重点 由增量向存量的根本性转型,经历了一个 认识从差异到统一、思路从模糊到清晰、 决策从犹疑到坚定的变化过程。这一转型, 既是规划师主动转变发展理念、进行积极 应对的努力探索,又是面对客观形势的巨 大压力而务实选择的结果。
这一重大使命迫使深圳不能再重复 过去“追速度、拼规模、耗资源、求扩张” 的老路,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估城市有限 的资源,以新的资源观探寻可持续发展 之路。
1.2 主动转变发展思路的自我约束 从特区的带状组团到全市域的轴带
组团,《深圳总规》基本延续的是一种 适应跨越式发展的空间结构,以满足城 市超常规增长的需求。对于城市资源的 基本条件,规划界早有较为清醒和冷静 的认识。2001 年,对深圳 1996 年版城 市总体规划的检讨报告就尖锐地指出过 去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模式难以持续,十 年内深圳将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2002 年,深圳开始编制《深圳 2030 城市发 展策略》,提出了未来深圳城市发展“高 速增长—高效增长—精明增长”的渐进
6
的发展惯性和现实的发展需求,深圳的 用地形势已经十分紧张。但是,通过精 确测算可以发现,只要切实提高土地集 约度和利用效率,仍有可能支持城市未 来的经济增长。同时,规划编制项目组 坚持认为规划应着眼于城市未来的长 远发展,对于剩余的可建设用地,不应 在规划期内全部用完,而应对部分用地 进行战略性的预留,作为支撑规划期后 城市持续发展的储备用地。因此,规划 最终确定将可建设用地中一半左右的 未建设用地预留给规划期后使用,仅在 规划期内新增城市建设用地 160 km2。
1.3 严峻的土地利用形势的倒逼 尽管规划师对土地资源紧约束的市
情和城市转型的目标已有共识,但关于 转型的路径选择、时机和节奏把握等问 题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甚至有观点提 出,应努力延长深圳的“青春期”,争 取在尽量长的时间内维持城市空间扩张 模式,为以后城市的全面转型争取资源、 积蓄力量。
在《深圳总规》编制之初,项目组 基于深圳仍有较多增量空间的判断,对 规划期建设用地的使用进行了较为理想 的安排。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和规划的进 一步推进,项目组开始发现规划的最初 设想过于乐观,其中忽略了两个重要因 素的影响:
[ 作者简介 ] 邹 兵,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
5 2013 年第 5 期 第 29 卷
一个观念转变的抉择过程?该版城市总 体规划给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方 法带来了哪些变化?存量型城市总体规 划与增量规划有何异同?鉴于此,笔者 对《深圳总规》的编制思路和方法演变 过程进行梳理和剖析,以期对上述问题 进行应答 ( 图 1)。
本期主题:存量型规划与城市更新
[ 编者按 ] 我国城市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大规模快速扩张后,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短缺,以往规模扩张式的发展已难以为继, 城市更新势在必行,城市发展也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型。存量型规划是通过城市更新等手段促进建成区功能优 化调整的规划,在规划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城市建设现状日趋庞杂等挑战下,需要我们从规划机制、规划技术、城市设计理 念等方面对其展开全方位的探索。为此,我刊本期“规划师论坛”以“存量型规划与城市更新”为主题,刊发一组文章,结 合深圳、广州、南京等地的实践,探索转型时期存量型规划的理念与实施路径,以期为我国存量型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借鉴。
2 由增量转向存量后规划面临的挑战
(1) 国家土地部门对于建设用地指 标的管理日趋严格。18 亿亩耕地“红 线”的硬约束,使得国家对地方的建设 用地指标保持着持续高压和严控态势。 对于深圳而言,这种情况就更为特殊。 长期存在的原特区内外的“二元”管理 体制,不仅造成原特区外地区在土地利 用效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人 居环境质量等各方面与原特区存在巨大 差距,还形成了大量土地产权不清、合 法建设与违法用地交织、利益矛盾错综 复杂的局面,形成深圳特有的土地利用 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国家给予深圳的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能完全用于新的 城市建设,有相当一部分要为这些已建
深圳存量土地的利用不仅要面临建 成区的二次开发问题,还需要面对打破 “法外深圳”僵局的挑战。正是由于上 述情况和形势的变化,规划编制项目组 统一了认识,《深圳总规》的编制思路 和研究重点应由起初的“增量为主、兼 顾存量”转向“增量与存量并重、重点 优化存量”。而这种转变,使得规划面 临的挑战和困难都是空前的。
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
—深圳市市总体规划 (2010—2020)》探索了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发展模式转型,这既是资源紧约束的 客观现实条件作用下的结果,又是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要求、主动转变发展理念的积极应对。如何以不同于增量规划的路径来实现 与增量规划一样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一个十分艰巨的挑战,必须在规划编制思路及技术方法上有显著的创新 和突破。基于此,研究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从确定城市发展规模、统筹新增和改造用地、调整用地功能 和结构布局、创新城市更新的模式和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新的资源观探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关键词 ] 增量;存量;转型;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更新 [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3)05-0005-06 [ 中图分类号 ]TU984.11 [ 文献标识码 ]B
式转型路径;2003 年,《深圳市近期建 设规划 (2003—2005)》则首次提出了划 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空间管制要求,严 格土地利用和建设项目管理,防止城市 建设无序蔓延危及城市生态系统安全。
在规划部门的积极呼吁和建议下, 2005 年深圳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敢于直面 城市发展的严峻形势,公开承认深圳面 临土地空间有限、水资源和能源短缺、 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四 个难以为继”的现实困难,以最高决策 的方式吹响了城市全面转型的号角。也 正是在这一年,经过规划部门坚持不懈 的努力,《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 规定》终于正式颁布实施。在用地极其 紧缺的条件下,通过划定基本生态控制 线,深圳将全市近一半的土地规划为生 态保护用地。这是为了应对快速城市化 背景下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张引起的生 态环境问题而实施空间资源管制的先行 实践。作为控制城市建设的“高压线”, 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先于国家“限建 区”“禁建区”等“四区”管理要求提 出并实施,体现了从“建设规划”转向“禁 止建设规划”的主动自我约束 ( 图 2)。
区的诉求,却一直未能如愿。直至 2003 年前后,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 著名网络文章在全社会广为传播,扩大 深圳行政区域的呼声再一次被提到中央 决策层的面前。国务院为此曾派调研小 组到深圳进行专题调研,但最终的结论 仍是否决了深圳拓展行政空间的诉求。 虽然扩大深圳行政范围的好处较多,也 必定会创造出更多、更高效的经济增量, 但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深圳必须率先 走出一条不以空间扩张和资源消耗为条 件的科学发展新路,在不到 2 000 km2 的 土地上解决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 其他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做出示范。
From Physical Expansion To Built-up Area Improvement: Shenzhen Master Plan Transition Forces And Paths/Zou Bing
[Abstract] Shenzhen master plan (2010-2020) studies urban development transition from physical expansion to built-up area improvement. This is a practical result of current conditions and an active response to national policy requirement. A different approach from new development area planning to realize the sam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visions is a great challenge. Planning compilation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is inevitable. Shenzhen master plan (2010-2020) specifies land scale, integrates new and renovation land, adjusts function and structure, reforms urban renewal model and policy mechanism, and explores n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new resources. [Key words] New development area, Built-up area, Transition, Urban master plan, Urban renew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