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件:第2课时《认识米__用米量》教学课件

( 厘米 ( ( 米 ( 厘米 (
( 米
) ) ) ) )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 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 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 单位。
(二)米和厘米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米=100厘米
1.拿一根绳子,量出1米,2米,……给你的同 桌看。 2.三位小朋友比身高,小军最高,小红最矮, 小刚的身高可能是( )厘米。
小红 90厘米
小军 1米20厘米
小刚
3.实践活动。 四人小组为单位,先估一估自己的身高比1 米高还是低,大约多多少厘米?再互相测量, 并做好记录。
二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认识米 用米量
谁愿意来量一量黑板的长?
(一)认识米
在你的身上找一找,有没有 1米。拿一把米尺比一比。
我两只胳膊打开 的长度大约是1米。
从地面到我的脖子, 长度大约是1米。
再去我们身边找一找,有没有什么物 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用米尺量一量。
(二)米和厘米 1米 1厘米
估一估, 米里 我们来看一看, 1米 这是 1米。 厘米。 面有多少厘米? 里到底有多少厘米?
本节课通过测量黑板的长度,知道了生活中 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通过找 身体上以及身边长度为1米的物体,使我们对1米 有了清晰的认识。通过数米尺上1厘米的个数,
知道了1米=100厘米。我们还会利用米的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长度,你需要用手或 者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划出这个长度,同学之间 也可以合作。 想一想: 你的一拃长约( )厘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课件(共18张PPT)

1.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 1米的长度表
象,掌握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估
测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
2.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联系,知道 1米=100
厘米。
(难点)Βιβλιοθήκη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个长度单位? 2.用手比划1厘米有多长。 3.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3厘米、8厘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用字母(m )表示。 (2)把你的两臂伸平,两手间的长度大约是 1(米)。 (3)在米尺上看一看,1米里有(100)个1厘米,也
就是1米=(100)厘米。
4.有一根竹竿,用2米长的尺子量了2次后,竹竿 还多1米,这根竹竿有多长?
2+2+1=5(米) 答:这根竹竿有5米长。
5.把两根长 10米的绳子连接起来,打结处长 1米 ,接好后的绳子长多少米?
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知识提炼 1.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小试牛刀
拿一根绳子,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选自教材P4做一做)
1 判断:1米<99厘米
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 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只比较 了数的大小而忽略了长度单位厘 米和米的不同。
10+10-1=19(米) 答:接好后的绳子长19米。
1.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 可以用“m”表示。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作业1:完成教材P8练习一。
点拨: 带单位的数比较
大小时要注意单位的 统一,而不能只比较 数字的大小。
1.量一量,填一填。(选自教材P8练习一第3题) 请同学们联系实际做一做。
二年级上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年级上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二年级上第 2 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长度单位来测量各种各样的东西。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厘米,今天呀,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先让我们来想一想,什么时候会用到米这个长度单位呢?比如说,我们量教室的长和宽,量操场的长度,这些比较长的距离,用厘米来量就不太方便啦,这时候米就派上用场啦。
那到底什么是米呢?老师这里有一把长长的尺子,它的长度就是 1 米。
大家可以看一看,感受一下 1 米有多长。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记住 1 米的长度,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
请几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看看大概几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是 1 米呢?(小朋友们进行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发现大概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接近 1 米。
那现在大家闭上眼睛,在心里记住 1 米大概有多长。
接下来,我们来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 1 米。
(小朋友们开始寻找)有的小朋友发现,教室的门宽大约是 1 米;还有的小朋友发现,黑板的宽也大约是1 米。
大家都很棒,找到了这么多大约1 米长的东西。
那如果要测量更长的距离,比如从教室到操场的距离,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卷尺来测量。
卷尺上有米的刻度,我们可以根据刻度来读出测量的长度。
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把卷尺,大家来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看看是多少米。
(小组开始测量)在测量的时候,大家要注意把卷尺的起点和终点对齐,尺子要拉直,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才准确。
测量完教室的长和宽,我们再来量一量自己的身高,看看自己有多高。
(小朋友们测量身高)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了教室的长和宽,也知道了自己的身高。
那你们能说一说,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吗?其实呀,1 米等于 100 厘米。
那为什么 1 米等于 100 厘米呢?我们可以想一想,1 米的尺子上有 100 个 1 厘米的小格,所以 1 米就等于100 厘米。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米和厘米的关系,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

1 / 2课题 认识米 用米量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2(1)探索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这是一根1米长的绳子,请同学们量一量它是多少厘米。
小组活动。
学生的刻度尺有10厘米、20厘米、30厘米的,通过自己亲自量,体会1米=100厘米。
3、用米作单位量。
(1)认识卷尺、皮尺 (2)用卷尺或皮尺实际测量分组活动,测量教室的长、宽,黑板的长。
分组活动,测量每个学生的身高,课桌的长、宽、高。
分组活动,测量每个学生立定跳远的长度。
三、课堂检测 四、全课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米,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学法 指导学生活动 教具 学具 尺子、图钉、纸条等通 案个 案一、复习导入 1、用刻度尺量出文具盒的长、宽约是几厘米,桌子的长,宽约是几厘米。
2、量一量黑板的长是多少。
(找两名同学测量)刚才两名同学测量了黑板的长度,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这样量太麻烦了)对!我们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做单位,如测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宽,桌子的高等。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米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1)1米有多长?请同学们猜一猜 (2)出示米尺或米尺图(3)同桌互相测量。
测量身高,看1米到哪儿;两臂伸平,看1米到什么地方。
(4)闭上眼睛,用两臂表示出1米的长度,睁开眼看一看,手势是否正确。
(5)做一做小组同学互相测量1米、2米、3米……互相检测。
一位同学说长度,其他同学量长度。
2、学习1米=100厘米课堂 检测A 级填空1米=( )厘米 5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15厘米+8厘米=( )厘米 28厘米—6厘米=( )厘米 62米+5米=( )米 35米—3米=( )米 B 级教学 反思本文由作者精心整理,校对难免有瑕疵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如有需要,请关注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ppt课件

一、情景导入
这是一把学生尺,长 20 厘米,谁愿意用它 来量一量黑板的长?
我来!我来!
拿这把米尺试试。 这样量太麻烦了。
只量两次就量完了,黑 板有两个尺子的长。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 位。米可以用“m”表示。
二、探究新知 拿一把米尺,在你的身 上量一量,有1 米吗?
从地面到我的脖子, 长度大约是1 米。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R·二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了解“米”产生的实际 意义,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 进率是100,会简单的换算;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 长度,会估测较长物体的长度。
2.让学生经历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 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3.积极愉快地进行操作学习,体会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继续数:10,20, 30,40,50,60, 70,80,90,100。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 米 = 100 厘米。
三、随堂演练 1.量一量。
约( )米 ( )米( )厘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 (2)黑板长约3( 米 )。 (3)小明身高126( 厘米 )。 (4)课桌高70( 厘米 )。 (5)教室门高2( 米 )。
3.想一想。
小红
小军
小刚
90 厘米
1 米20 厘米
小 912米于三高可厘1小1位,能米82刚0厘小小是,厘的米朋红(9米5身…友最厘高。…比 矮)米比是身 ,厘,如大高 小米1于:, 刚米。99小 的012 军 身厘 厘厘最 高米米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认识米、用米量课件(23张ppt)

第二课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m
用以下的厘米尺,量一量物件的长度。
: 3 厘XXX些
(√)
房间高3厘米。 ( 米 )
(4) (6)
字典厚6米。(厘米)(5) 教室长10厘米。( 米 )
大树高8米。( √ )
填“厘米”还是“米”呢? (1)衣柜高约2__米__。 (2)粉笔盒高8 厘___米_ 。 (3)黄瓜长约20 厘___米_ 。 (4)旗杆高约8 _米___ 。 (5)房子高约3 _米___ 。 (6)小明的身高约135 厘___米_ 。
(二)米和厘米
1米
1厘米
比一我比们,来你看觉这一得是看米这1,厘和是1米米厘1米。里米。 之间到有底什有么多关少系厘?米?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米里有很多厘米。
(二)米和厘米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继6我 190续, ,, 们数721一0:,0,。起1308,这来,04是,数,192一15000米, 厘,,数=6米31:,001。,007。0,4厘08,米,50,
: 4 厘米
: 11 厘米少些
孩子们,谁愿意来量一量黑板的长? 比一比,看谁量得快!
量比较长的物体时
米尺
卷尺
mi
1厘米
米
1米
宽
黑板
约
80
厘 米
1长米约2米 1米
课桌高约70厘米
用米尺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1.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 可以用“m”表示。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作业1:完成教材P8练习一。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1.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 1米的长度表象,掌握 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估测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
2.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联系,知道 1米=100厘米。 (难点)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个长度单位? 2.用手比划1厘米有多长。 3.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3厘米、8厘米。
×
√
我来!我来!
这是一把学生尺, 长20 厘米,谁愿 意用它来量一量 黑板的长?
拿这把米尺试试。 这样量太麻烦了。
只量两次就量完了, 黑板有两个尺子的长。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拿一把米尺,在你的身上找一找, 有没有1米。
我两只胳膊打开的长 度大约是1米。
用字母(m )表示。 (2)把你的两臂伸平,两手间的长度大约是 1(米)。 (3)在米尺上看一看,1米里有(100)个1厘米,也
就是1米=(100)厘米。
4.有一根竹竿,用2米长的尺子量了2次后,竹竿 还多1米,这根竹竿有多长?
2+2+1=5(米)
答:这根竹竿有5米长。
5.把两根长 10米的绳子连接起来,打结处长 1米 ,接好后的绳子长多少米?
点拨: 带单位的数比较
大小时要注意单位的 统一,而不能只比较 数字的大小。
1.量一量,填一填。(选自教材P8练习一第3题) 大约( )支长1米 大约( )根长1米
2.在合适答案后的 里画“√”。(选自教材P8 练习一第4题)
《认识米_用米量》名师教学课件-二年级上

二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认识米 用米量
SHUXUE
教师: 学校: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谁愿意来量一量黑板的长?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一)认识米
在你的身上找一找,有没有 1米。拿一把米尺比一比。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二)米和厘米
1米
2.三位小朋友比身高,小军最高,小红最矮,
小刚的身高可能是()厘米。小红 来自0厘米小军 1米20厘米
小刚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3.实践活动。 四人小组为单位,先估一估自己的身高比1 米高还是低,大约多多少厘米?再互相测量, 并做好记录。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测量黑板的长度,知道了生活中在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通过找身体 上以及身边长度为1米的物体,使我们对1米有了清 晰的认识。通过数米尺上1厘米的个数,知道了1米 =100厘米。我们还会利用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厘米
我们估来一看这估一是,看1,厘米1米。里米。 里到面底有有多多少少厘厘米米??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二)米和厘米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米=100厘米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拿一根绳子,量出1米,2米,……给你的同 桌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实践体验,认识1米
拿一把米
尺,看看1米
有多长。在你
的身上量一量,
有1米吗
从地面到 我的脖子,长 度大约是1米。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学习单 用厘米尺测量1米长的绳子 通过操作、交流,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 (2)黑板长约3( 米 )。 (3)小明身高126( 厘米 )。 (4)课桌高70( 厘米 )。 (5)教室门高2( 米 )。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2.量一量,填一填。[教材P8 练习一 第3题]
大约( 5 )支长1米 大约( 4 )根长1米
长度单位
认识米和用米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是一把学生尺,长 20厘米,谁愿意用它来量 一量黑板的长?
我来!我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实践体验,认识1米
[教材P4 例4]
拿这把米尺试试。
这样量太麻烦了。
二、实践体验,认识1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 表示。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3.在合适答案后的□里画“√” [教材P8 练习一 第4题]
比1米长□√
比1米短□
比1米高□
比1米矮□√
比1米长□√
比1米短□
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 尺或卷尺来测量,通常用“米” 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 米 = 100 厘米
七、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活动步骤
1.用20厘米或30厘米长的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 2.测量时做好记录。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课件新人教版

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钢卷尺
软尺
盘尺 量衣尺
5
在( )里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手掌宽约8(厘米)。
6
在( )里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学校操场的跑道长200( 米)。
7
在( )里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游泳池儿童区的水深约1( 米)。
8
在( )里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新华字典的厚度约5(厘米)。
9
在( )里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楼的高度约15(米)。
10
手掌宽约8(厘米)。
学校操场的跑道长200(米)。
教学楼的高度约15(米)。
游泳池儿童区的水深约2(米)。
新华字典的厚度约5(厘米)。
11
在( )里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
12
13
2 认识米
1米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 米 = 100 厘米
2
小组活动1:量同学身高1米的地方
1号:站直,被量。 2号:用米尺量。 3号:检查量的方法是否正确。 4号:在1米处贴上标签。
3
小组活动2:用手势比划1米
要求:在测量时,小组长如果
发现小朋友们比划的1米不准确, 需要马上提醒他们再伸长一点 或再缩短一点。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件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 2,3,4,5,6,7,8,9, 10。这是10 厘米。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 米 = 100 厘米
四、动手操作,用米尺量
拉开绳子,分别量出1米,3米是多长?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1.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2)黑板长约3( 米 )。 (3)小明身高126( 厘米)。 (4)课桌高70( 厘米)。 (5)教室门高2( 米 )。
[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4厘米○<4米 P2] 73厘米○<37米
95厘米○>89厘米
100厘米○<2米
18米○>80厘米
9米○>90厘米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2.量一量,填一填。[教材P8 练习一 第3题]
大约( 5 )支长1米 大约( 4 )支长1米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3.在合适答案后的□里画“√” [教材P8 练习一 第4题]
比1米长□√
比1米短□
比1米高□
比1米矮□√
比1米长□√
比1米短□
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 或卷尺来测量,通常用“米”作 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 米 = 100 厘米
七、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1.下面的物体中P2,] ( ①)的高度最接近1米。
①课桌
②书包
③门
1. ( ③)个
长1米。
①3
②4
③5
三、在○里填上“>”“<”或“=”。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长度单位《认识米和用米量》PPT文档共29页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题第二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认识米和用米量”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基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和运用新知,灵活、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探究测量较长物体长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掌握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联系,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1米长的绳子(若干根),5米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学习单等。
教学媒体选择PPT、图片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教室的黑板有多长,谁愿意上来量一量?指名学生拿自己的学生尺在黑板上量。
一名学生用学生尺测量时,其他学生会观察发现,学生尺太短了,需要多次移动尺子进行测量,而且移动时,前后衔接不是很准确。
师:他量得非常认真。
你们觉得这样测量的方法怎么样?学生展开评价,有的认为好,也有的认为太麻烦。
教师以倾听为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有没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学生会想到用更长的尺子测量。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板书课题:认识米] 【设计意图】将教科书P4例4的活动作为导入新课的一个问题情境,当学生觉得用学生尺作为工具测量黑板的长度有困难时,可顺势提出是否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来测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
二、实践体验,认识1米1.认识米尺。
师:(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也就是长度是1米的尺子。
用它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就快多了。
来,咱们一起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
教师演示测量过程,学生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单位
认识米和用米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是一把学生尺,长 20厘米,谁愿意用它来量 一量黑板的长?
我来!我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实践体验,认识1米
[教材P4 例4]
拿这把米尺试试。
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 表示。
活动步骤
1.用20厘米或30厘米长的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 2.测量时做好记录。
活动发现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1米
20cm
20+20+20+20+20=100cm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1米
30cm
10cm
30+30+30+10=100cm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只量两次就量完了, 黑板有两个尺子的长。
二、实践体验,认识1米
拿一把米
尺,看看1米
有多长。在你
的身上量一量,
有1米吗?
我两只胳
膊打开的长度
大约是1米。
从地面到 我的脖子,长 度大约是1米。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学习单 用厘米尺测量1米长的绳子 通过操作、交流,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2.量一量,填一填。[教材P8 练习一 第3题]
大约( 5 )支长1米 大约( 4 )支长1米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3.在合适答案后的□里画“√”[教材P8 练习一 第4题]
比1米长□√
比1米短□
比1米高□
比1米矮□√
比1米长□√
比1米短□
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 尺或卷尺来测量,通常用“米” 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米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 2,3,4,5,6,7,8, 9,10。这是10 厘米。
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 米 = 100 厘米
四、动手操作,用米尺量
拉开绳子,分别量出1米,3米是多长?
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1.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 (2)黑板长约3( 米 )。 (3)小明身高126( 厘米 )。 (4)课桌高70( 厘米 )。 (5)教室门高2( 米 )。
1 米 = 100 厘米
七、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八、巩固练习
一、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物体中,(① )的高度最接近1米。
①课桌
②书包
③门
1. ( ③)个
长1米。
①3
②4
③5
三、在○里填上“>”“<”或“=”。
4厘米○< 4米 73厘米○< 37米 95厘米○> 89厘米 100厘米<○2米 18米○> 80厘米 9米○> 9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