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奴隶社会:税制改革
1.齐国: 管仲“相地而衰征” 2.鲁国: “初税亩”
按土地多少和好坏进行征税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化的基础:
土地制度变化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一)、秦汉时期 1、田赋 秦朝:“取泰办之赋” 汉朝:“十五税一”,“三十税一” 2、人头税(口赋、算缗) 秦朝:“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与古” 汉朝:口赋:7-15岁每人每年20钱
概念阐释
1、赋役:赋税和徭役的合称。 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 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 役、杂役等。 2、田租、田赋(土地税):中国旧时历代政府对拥有土地的 人所征收的土地税,是赋税的一种形式。 3、算赋:秦汉时政府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 4、丁税(人头税):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人口税的总称,一 般对男丁征收。 5、徭役、兵役: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
地位: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 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 大变革和进步
影响
• (1)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固定时间征收, 使 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相对减轻农民负担
• (2)扩大税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弊: a、土地兼并严重; b、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负担 沉重,阶级矛盾尖锐;有些政府两税之外增加许多苛捐杂 税,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四、宋 朝: 宋承唐制征收两税 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防止偷、漏税 募役法:政府雇人服役,不服役者交免役钱或助役钱 。 影响: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增加政府
财政收入。
五、元 朝 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丁税、地税)与南方 (夏税、秋粮),另有科差(代徭税)
六、明 朝
初期:夏税、秋粮,江南地区“金花银”;
• 2、目的:为解决财政困难。
• 时间:
•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 内容:
• a、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按田亩征收地税,资产征收户税;
• b、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 特点:
• 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征税时间固定
• 趋势:

1、人丁→ 资产

2、不定时→ 定时
影响: 1、人头税彻底废除,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2、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赋税规则的简化,方便政府征收,保证财政收入。
中国古代以农业税为主,商业税在税收中的比重比较低的 原因?
1、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 2、农耕经济发达
合理的赋税制度调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①推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②增加财政收入,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③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关税
1.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以秉公议定则例 ——《南京条约》
1861年-1911年任中 国海关总税务司
赫德曾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 司达半个世纪之久代表列强 把持我国海关大权,在任内 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 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 理制度和现代邮政系统。
总结2:赋役制度变化的影响
(1)推动生产力进步,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2)增加财政收入,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3)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生 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农民依附关系松驰,为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促进了明朝 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⑥商品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总结1: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变化的原因
(1)生产力、商品经济的发展; (2)维护统治、缓和社会危机; (3)农民反抗斗争,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 史实:秦朝和隋朝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使王朝灭亡;西 汉和唐朝采取轻徭役薄赋政策则出现了“盛世”。)
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中 ①征收标准:以人丁为主
以资产为主

(以两税法为标志)
古 代 赋
②地租形态:实物地租
货币地租
(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税 ③征收时间:不定时
基本定时

(以两税法为标志)

wenku.baidu.com
演 ④代役:必须服徭役和兵役
可以代役
变 的
(以“庸”为标志)
主 要
⑤税种:繁多
简化 (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趋 势
• 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 • b、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
• c、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三)、唐中后期:两税法
• 原因:
• 1、土地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 被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算赋:15岁以上每人每年120钱 财产税:车船税、算缗钱、
“税民资”、饲养六畜交税
3、徭役:更卒:本县,一个月 正卒:郡国和京城,两年 戍卒:边塞屯戍,一年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隋:沿用北魏的租调制,并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 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后发展、完善为租庸调制。
(三)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七、清 朝
(1)康熙:盛世滋丁 永不加赋 内容: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促进了人口增长; 有利于 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2)雍正: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叫做“地丁银”。自汉唐以来长 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
内容:赋役合并,即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 等“并为一条”,合并征收;将以前按户、丁征 收的徭役摊入田亩(各地摊法不一);田赋和徭 役都折成银两征收。
影响:有利于防止豪强官僚隐田逃税;减轻了无 地、少地农民的负担;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促使货币地租的产生 和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1.了解中国古代赋 税制度的演变。 2.了解关税、个人 所得税制度的产生 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
1.梳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线索,归纳中 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特点。 2.分析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原因及影 响。 3.掌握中国近代关税权的失与得,分析关税、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