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群文阅读《母爱》教案
《母爱》语文教案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母爱》这篇课文;(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推理和归纳的方法,理解母爱的伟大;(3)学会通过课文,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感受母爱的温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母爱》;(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课文,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感受母爱的温暖;(2)培养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母爱的伟大;2.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情感教育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亲情观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母爱》全文;2. 生字词卡片;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教学多媒体设备,展示母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母爱》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母爱》;(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2)教师选取几个生字词,让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问题;(3)教师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推理和归纳的方法,理解母爱的伟大。
5. 感受母爱:(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感受母爱的温暖;(2)学生分享自己感受母爱的经历和故事。
《母爱》作文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母爱》作文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母爱。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母爱。
2.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母爱的故事或事例。
2. 作文素材库。
3. 作文评价标准。
学生准备:1. 观察和体验母爱的日常生活。
2. 收集关于母爱的素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或事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母爱》。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关于母爱的感受和经历。
2. 教学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爱。
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母爱,给出具体的写作方法和建议。
3. 学生写作(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进行作文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作文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六、教学延伸1.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作文中更好地表现母爱。
每组给出一个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2. 写作练习(15分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作文修改与完善1. 自评与互评(10分钟)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给出修改意见。
2. 教师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修改意见和评分。
八、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母爱》语文教案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母爱》这篇文章。
能够分析并描述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爱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母爱》文章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2 教学辅助材料:与母爱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相关文章或诗歌,用于比较和拓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母爱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母爱的关注和思考。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3.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母爱》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排比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第四章:写作与表达4.1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母爱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
学生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4.2 表达与分享:学生依次朗读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表达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5.2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学生思考如何将母爱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第六章:拓展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母爱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每组选择一种表现,准备分享给全班。
6.2 分享与讨论: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并解释选择这种表现的原因。
全班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可以是故事、日记或感想。
鼓励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母爱》语文教案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母爱》诗文。
能够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能够描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感受母爱的存在,培养感恩之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学会珍惜和回报父母的爱,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冰心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解释《母爱》诗文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2.2 诗文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母爱》诗文,感受诗的韵律和情感。
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母爱的意义。
2.3 修辞手法分析引导学生识别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表达母爱主题的作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以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定义和意义。
3.2 诗文朗读与讨论组织学生分组朗读《母爱》诗文,感受诗的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对母爱的理解。
3.3 修辞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让学生通过例子来说明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表达母爱主题的作用。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评估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4.2 作业与测试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表达母爱。
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母爱》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推荐其他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母爱主题。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讨论,培养文学素养。
5.2 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感受母爱的存在,培养感恩之心。
鼓励学生通过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孝顺父母的美德。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课题《母爱》教学设计1

《慈母情深》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书价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
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
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母亲扫视一遍,却没有发现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找我妈!”“你妈是谁?”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要钱干什么?”“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
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母爱”主题阅读教案

母爱主题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关于母爱的文章,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和感悟作者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2. 教学难点: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和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关于母爱的文章,要求文章内容健康、感人,适合学生阅读。
2. 准备与母爱相关的故事素材,用于引导学生分享和讨论。
3. 准备母爱主题的图片或插图,增加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2. 阅读理解:分发文章,让学生独立阅读,进行阅读理解测试,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3. 分享感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感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自己对母亲的情感。
5. 总结感悟: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并在班级内分享。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对母亲的感悟。
2. 鼓励学生回家后,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阅读理解测试和作文,评价学生在理解母爱主题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评价其对母爱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其对母爱的实际行动和感恩之情。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一位母亲代表来课堂分享她的母爱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母爱的伟大。
2. 组织一次母爱主题的绘画或手工艺活动,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3. 开展一次母爱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访问孤儿院或养老院,让学生体验母爱的关怀。
八、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母爱。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动物的母爱。
2、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情节,体会课文第4、5自然段的作用。
3、抓住重点、语言简练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中感动自己的情节。
2、能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能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课文第4、5自然段的作用。
【课前准备】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都读了《母爱》这篇课文,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复习的情况。
二、复习词语——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大屏幕出示)
洗漱、牲畜、挣脱缰绳、呵斥驱赶、倔强、仰天长哞、鲜血沁了出来
三、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选择课文中最感动自己的情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朗读最感动你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是什么感动了你。
【第4自然段】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
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
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
老牛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的悲壮。
运水的战士哭了,有的司机也哭了。
最后,运水的战士说:
“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3斤左右,放在老牛面前。
语文有关《母爱》优质教案

语文有关《母爱》优质教案《母爱》语文优质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深入体会老牛表现出的伟大的母爱。
2.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确读法,能抓住重点词句,揣摩语言,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伴奏音乐。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母爱》。
(板书课题,齐读。
)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生答)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环境中打开书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自己读)你有什么感受(汇报)从哪看出来的(生答)师:几斤水对我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中,却是非常珍贵的,水真是太重要了。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认识了一位母亲,他是谁(老牛)它是位什么样的母亲读二、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生读书)师根据学生回答汇报并板书:慈爱、倔强(一)第二自然段师:现在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圈一圈,划一划哪些词句体现了老牛的这种倔强呢(先读书再汇报)随机出示:(1)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僵持着。
(2)人和牛就这样对峙着。
性急的司机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师:僵持和对峙什么意思这两个词又有什么区别呢(对峙与僵持都能体现当时的紧张气氛。
但对峙的程度更深一些。
)谁能够把这种僵持、倔强的紧张场面读出来呢(读句子)生读(评价: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师:边读边感受老牛此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同桌读----再指生读。
(二)第三自然段师:这么倔强的一头老牛接下来会做什么呢大声读第三自然段,哪些词句进一步体现了老牛的倔强呢(先交流再汇报)适时出示:(大家看这句话)谁来读一读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怒地)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
老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是还是不肯让开。
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出示:去掉括号里的这几个词,再看一下。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扬起长鞭,()抽打()老牛。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母爱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情感。
(2)懂得感恩,珍惜母爱,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分析,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母爱形象。
(2)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母爱的伟大。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2)分享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分析:(1)小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母爱形象。
(2)教师总结: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感悟。
(2)教师引导:珍惜母爱,感恩母亲。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
(2)观看一部关于母爱的电影,写下观后感。
母爱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母爱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阅读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母爱的伟大与深刻意义;2.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3.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与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围绕“母爱”主题进行群文阅读,内容包括散文、诗歌、童话等多种文本形式。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引用一段关于母爱的经典名言,如"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以激发学生对母爱的兴趣。
2. 导读(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诗歌或小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母爱的不同表现方式,同时提问促使学生思考母爱的特点和影响。
3. 阅读与分析(30分钟)教师将准备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要求学生默读,并就以下问题展开探讨:- 文章中描绘的母爱有哪些感人之处?- 你认为母爱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 在你的亲身经历中,有没有感受到母爱的力量?4. 创作与分享(3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创作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诗歌或小故事,并鼓励他们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
5. 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在文学作品中,你觉得哪个角色的母爱最感人?为什么?”鼓励学生思考和阐述个人观点。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篇有关母爱的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报告或作业。
四、教学方法1. 集体讨论法: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入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创作与分享:通过学生的创作与分享,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 学生对母爱主题的理解与思考的深度;3. 学生通过创作与分享展现的情感和心理。
《母爱》教案

《母爱》教案《母爱》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母爱》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母爱》教案1目的: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无私,培养对母亲的真挚情感,明确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
活动形式:演讲、问答、演唱、朗诵等相结合。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查找母亲节的来历,赞美母爱的诗歌、名言、感人的母爱故事,并每人写一两句诠释母爱的话,写一篇《母亲与我的故事》的作文。
2、教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懂你》。
3、创作电子课件。
4、邀请一名学生的母亲到场参加班会。
活动过程:一、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主持人上台,宣布班会开始。
二、全班哼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主持人:生命其始之时,便是母亲诞生之日。
母亲——一切美好情感的代名词。
母爱――世上甘心付出不求回报的爱。
母爱是蹒跚学步的扶杆,是咿呀学语的老师,是灯下密缝的暖衣,是村口守望的身影,是病痛折磨中焦急的叹息和无眠,是鲜花簇拥时没有结尾的掌声和泪滴。
母爱是上苍赐给我们的最丰厚的礼物,是甜美的甘泉。
母亲要有自己的节日。
于是,儿女们安排了在母亲般的春天-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普天下所有的母亲的节日。
于是,我们要为母亲过节,今天是5月9日,今天就是母亲节。
同学们知道母亲节的来历吗?三、学生介绍母亲节的来历。
四、主持人:母亲节虽然是从国外传入的,但我们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历史上也曾留下无数母爱的赞歌。
请问大家知道哪些赞颂母亲的诗?五、两位学生介绍并朗诵《游子吟》、《无家别》。
六、主持人:母爱就像一首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是伟大的,正因为它的伟大,才使它成为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
请看名人对母爱的理解。
七、学生齐读母爱名言。
八、主持人:这些是名人对母爱的理解,那同学们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是怎样的呢?九、3-5名学生各用一两句话谈对母爱的理解。
《母爱》教学设计6篇

《母爱》教学设计6篇《母爱》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母爱》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通过本次作文教学,让学生体会人间至爱亲情,认识并感受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从而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父母、老师、同学……的爱,表达真情实感,并学会感恩。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妈妈的爱》,让学生认识妈妈的爱。
2、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表现妈妈的爱的事例。
3、通过妈妈的爱延伸到其他人的爱,感受其他人的爱。
4、通过欣赏《我的好妈妈》,让学生学会感恩,表达真情实感。
5、指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亲情、感受真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具体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设计:一、课堂启发(感动)。
1、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指名说。
说说你听了歌曲之后的感受。
二、体会母爱(感觉)。
1、师配乐感情朗诵诗歌《妈妈的爱》:是啊,有妈的孩子多么幸福啊,因为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那妈妈的爱到底是什么呢?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诗歌《妈妈的爱》。
请大家边听边想,在作者的眼里,妈妈的爱是什么?2、指名说(师板书)。
三、问题讨论(感知)。
1、联系自己的生活,让学生理解妈妈的爱是什么。
是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件件小事中,那在你的眼里,妈妈的爱又是什么呢?2、小组内说一说。
指名交流。
3、引导学生选择能表现妈妈的爱的具体的事例。
你是从哪一件具体的事例中感受到的?指名交流。
4、课件出示动画歌曲《我的好妈妈》,通过欣赏《我的好妈妈》,让学生学会感恩:妈妈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学会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妈妈呢?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幼儿园小朋友给我们带来的歌曲《我的好妈妈》,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做的。
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人格的发展。
由于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广度和文化视野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围绕母爱这一主题展开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1.了解母爱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理解相关文本;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3.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发展。
三、教学内容1.选取与母爱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文章,如《红楼梦》中贾母的形象塑造,某些新闻报道中的母爱故事等;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文本进行阅读。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一段温情的音乐和图片,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情感共鸣。
可以播放母爱相关的歌曲或家庭影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点滴,促使他们主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母爱的内容。
2.阅读理解将选取的文本分段呈现给学生,要求他们仔细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再进行整体展示,既能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文本分析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内容后,引导他们进一步分析文本中的语言、意境和人物情感描写等。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述,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
4.情感体验让学生尝试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可以围绕母亲的形象、对母亲的情感表达、童年时的母爱体验等进行写作。
同时,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表达对母爱的感激和思考,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成熟。
五、教学评价1.基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设计作文评价指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2.定期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演讲或写作指导等形式,了解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和阅读态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鼓励学生主动阅读与母爱有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儿子与情人》、《呼啸山庄》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解读能力;2.开展母爱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摄影、音乐创作等,让学生通过艺术表达和情感分享,进一步体验和感悟母爱的力量。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母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理解生字的含义。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激发学生对母爱的赞美和珍惜。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含义。
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的读音、笔画、结构和含义。
讲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 演示法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演示生字的书写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背诵练习,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学习生字教师讲解生字的读音、笔画、结构和含义。
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3. 学习课文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讲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4.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含义。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母爱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母爱一、引言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母爱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母爱的伟大和复杂性。
本文将提供一份针对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母爱的教案。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母爱的表现形式和内涵;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鼓励他们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1 母爱的定义和内涵;1.2 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母爱形象;1.3 母爱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2. 教学方法2.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教材中的相关文章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2.2 课堂朗读:选择一段表达母爱的文学作品,请学生轮流朗读,体验其中的情感表达;2.3 问题引导: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和诠释作品中的母爱形象;2.4 创作分享:鼓励学生创作一篇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的文章,并在课堂上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章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对母爱话题的兴趣。
2. 学习和讨论: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关于母爱的文章进行讨论和分析。
学生讨论的内容包括:母爱的表现形式、母爱对他们个人的影响等。
3. 朗读和解读:选择一段描述母爱的文学作品,请学生轮流朗读。
然后进行解读,分析作品中母爱形象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4. 问题引导: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4.1 你对母爱的理解是什么?4.2 你认为母爱应该如何表达?4.3 不同作品中的母爱形象有何异同?5. 创作分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创作一篇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的文章,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和解读的质量,以及他们的创作水平,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帮助他们相互学习和提高。
七、延伸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有关母爱的文学作品,扩大他们对母爱主题的了解。
《母爱》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母爱》教学设计(精选11篇)《母爱》篇1一、整体感知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4位同学读课文。
评价朗读情况。
二、学习第一段,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这里的“母爱”是指谁对谁的爱?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老牛?(2至4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齐读第1段。
读了第一段,你有什么感受?联系实际谈。
相机理解:极度缺水珍贵的水师介绍:这儿是我国西部的青海省,非常缺水。
那的人在干旱年不得不背井离乡逃水荒;许多地方为争抢饮用水而经常发生纠纷和械斗,强壮的劳动力不得不留在家里担水拉水,而不能外出务工,目的仅仅是为了日常的基本吃水。
除了人之外,那里还有300多万头牲畜需要喝水。
在最缺水的时候,部队就要担负起周围老百姓的用水任务,水是从56公里外拉来的,每日限定两趟。
送水,对战士来说,这是一项重要任务。
如果在运水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失水的问题,就是违反纪律,就要被处分。
干旱的时候,水只能用来救命,救人的生命,救牲畜的命。
水是维持生命的。
三、学习2到4自然段。
1、其实,每一段向我们描述了关于老牛的一个画面,请你默读3个自然段,从每一个自然段中分别找出一个词概括描写老牛画面的特点。
板书:倔强悲壮慈爱2、我们一起走进这三个画面。
(1)读“倔强”。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认为能表现老牛“倔强”的词句。
课件出示句子:老牛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么喝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
人和牛就这样对峙着,性急的司机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指导读。
谁来读?突出:任凭就是半步“五分钟过去了”读得稍慢反复仍然齐读。
(2)读“悲壮”。
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牛的主人来了。
他恼怒地举起鞭子,抽打老牛。
老牛怎么样呢?出示句子: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着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指名读。
读这两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它如果能说话,会说什么?老师的眼前浮现的是这样一个画面:鞭子越抽越急,像雨点般的狠狠抽在这个瘦骨嶙峋的老牛身上,牛皮筋拧成的长鞭在空中“飕飕”地作响,直打得老牛皮开肉绽,几乎支撑不住脆弱的身体了,可它只是“哀哀”地惨叫,还是不肯离开半步。
有关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有关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体验;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3.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关于母爱的群文阅读材料,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片段等;2. 解读和讨论母爱群文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3. 分析母爱群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运用;4.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朗读等方式表达对母爱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用关于母爱的经典名言或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想象和情感。
步骤二:阅读与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母爱群文的阅读材料,学生独立阅读后,教师引导讨论以下问题:1. 文章有关母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是什么?2. 文章中的哪些细节和描述让你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3.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母爱?步骤三: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15分钟)教师选择一篇母爱群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思考母爱如何影响人物的成长和情节的发展。
步骤四:语言运用与分析(15分钟)教师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语言的运用传递出的情感和意义。
步骤五:写作表达(2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任务,比如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故事,或者是为母亲写一封感谢信。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母爱群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步骤六:朗读与分享(15分钟)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所写的作品,或者选择某篇母爱群文进行朗读,通过朗读和分享,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和体验,同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步骤七: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对母爱的理解是否得到了拓展和深化,以及阅读和写作中的收获与不足。
扩展活动:学生可以在家自主选择一篇母爱群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然后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和讨论。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母爱群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写作和表达能力。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母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母、爱、伟、大、无、私、奉、献、呵、护、关、怀”等 11 个生字。
-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母、爱、伟、大、无、私、奉、献、呵、护、关、怀”等 11 个生字。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和课文。
-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正确认读“母、爱、伟、大、无、私、奉、献、呵、护、关、怀”等 11 个生字。
- 正确书写“母、爱、伟、大、无、私、奉、献、呵、护、关、怀”等 11 个生字。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讲解生字的读音、笔画、结构等。
- 讲解课文的内容、结构、主题等。
2. 演示法 - 通过图片、视频等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 通过演示生字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3. 练习法 - 让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练习,巩固生字的书写方法。
- 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4.讨论法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自己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时间安排]) -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关于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 阅读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
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群文阅读通过多篇 相关文章的组合,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群文阅读可以培养 学生的阅读技巧, 如快速阅读、归纳 总结等,提高阅读 效率。
通过群文阅读,学 生可以接触到更多 的语言风格和表达 方式,增强对语言 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效果:学生是否能够通过群文 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 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及时 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不断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群文阅读的教 学反思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 衡量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反 馈和表现
讨论
群文阅读的材 料选择:选择 多篇与母爱相 关的文章,让 学生进行阅读
和比较
群文阅读的教 学方式:采用 小组合作、互 动交流等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讨论和分
享
群文阅读的阅 读技巧:教授 学生如何快速 阅读、如何分 析文章结构等 阅读技巧,提
高阅读效率
教师引导和讲解
教师需要引导学 生进行群文阅读, 帮助学生理解文 本的主题和思想
学生知识面的评价
群文阅读中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得到拓展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运用群文阅读中的知识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学生是否能够将群文阅读中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和学习特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如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 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回忆我的母亲》——为什么母亲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本文中的“母亲”在你心中的形象……
5、读了这几篇文章,你理解的“母爱”又是什么呢?
(四)再读一首,联系旧知,链接生活
1、请看第三篇阅读材料,浏览一下题目,看看这一篇文章中又是怎样抒写母爱的?[课件出示:母爱是一根穿针线]这与前面读的选文有什么相同?(描写的都是母亲)有什么不同?
2、在我们五年级学过的课文中,有类似的描写。大家还记得《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吧!作者通过描写母亲“辛苦地挣钱,豁达地塞钱和又一次凑钱”的感人画面,让读者体会到了“深刻、深厚、深沉”的“慈母情深”。
3、交流读《母爱是一根穿针线》的感受。
(1)你觉得《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感人吗?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分层推进,感悟体会,练习表达
1.咱们先来共读第一篇美文。[课件出示:《浴着光辉的母亲》](教师配乐朗读,深情地感染学生。)
2.听了老师的课文朗读,文中这位母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请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我”在公共汽车上的见闻。
4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用那么崇敬的眼神看那位母亲?
5.“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亮而散发光辉。”请你说说这句话特别之处在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年级群文阅读《母爱》教案
备课内容
群文阅读《母爱》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过程
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默读、跳读”等方法,阅读五篇文章,初步认识母爱的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联系生活经历,述说自己对母爱的认识,相机进行品德教育。
3、推荐课外阅读《感悟母爱》这本书,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浓浓的亲情。
5、速读完后,请再将自己最喜欢的那篇文章,仔细地品读。
(三)汇报交流,彼此分享,互惠互利
1、你最喜欢哪篇短文?文中哪些地方让你心中感动?为什么?请将刚才批读的感受与大家交流分享。(师相机点拨引导)
2、《感受拳拳慈母心》作为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在学习上有所长进,两段选文中的哪些细节体现出这一点呢?选文中的两位母亲都有“慈母”的特点,两段选文的什么细节最能体现母亲的慈爱?它们在母亲形象刻画上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母亲在得到儿子对她的简单的爱的表示之后有什么表现?
(2)对本文的题目——《母爱是一根穿针线》,你是怎么理解的?(.①这个“美丽的梦”指母亲希望自己对儿子的爱能畅通无阻;②母亲“笑纹如花”写出了母亲在得到儿子对她的简单的爱的表示之后发自内心的愉悦心情,而“缝合”一词则生动地表现了母亲想要让她对儿子的爱畅通无阻的愿望在得到儿子的回应时终于得到满足。
4、请选最喜欢一篇文章,再读诵再体会。
四、拓展延伸,持续阅读
今天读的五篇文章中,刻画母爱之情的都非常感人,有的给人以深思,有的让人受到感动,有的教会我们独特的写作方法……
其实,在众多的文章中,描写母亲,歌颂母爱的还有很多,如《感悟母爱》[课件出示:这篇文章的题目]这本书里主要选编118个震撼心灵的母爱故事,是天下儿女的真情奉献,也是滋润母亲心灵的细语。每一个深爱母亲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他会告诉你如何去爱你的母亲,如何做好一个母亲。一共读一篇,打开思路,汲取经验
(3)文中最后一段说“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钮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又何偿不是这样呢?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句话。
母亲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一泓清泉,让你()
三、梳理统整,比较异同,升华认识
五.教师小结
透过别人的故事,读者能看清身在其外的自己,好好地去爱自己的母亲,因为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将永远无法挽回。伟大作家高尔基认为母亲本身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作,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改变全面灌输的教学方法,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小学生,把小学生作为主体,让小学生自己去阅读,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的知识和能力。让小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自主学习,学会阅读,学会学习是符合小学语文的奠基性原则的一种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可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小学生布置一些阅读的内容,然后让小学生自己去阅读,语文教师不能讲太多,语文教师问的问题也不能太过于琐碎。小学生在阅读完以后,语文教师也不能发起太多的谈论和发表过多的感悟,要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把握难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舍弃,学会放手,要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3、在这几篇文章中,有没有特别触动你心灵的地方?如哪些地方让你有很温暖、或很期盼、或很难过、或很感动的感觉呢?
4、这次,大家可以选择性地阅读。只诵读你最喜欢的一首文章,把其间让你感动的地方勾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感受,可以是你读了文章以后的心情,可以是你对母爱的理解,可以是这些文章中,你觉得描写得很好的原因。
1、同学们,世界上最深沉、最博大、最崇高的爱是什么?那就是母爱。当我们上学时,是谁亲切的向我们招手?—是母亲,当我们遇到困难左右彷徨时,是谁为我们指点迷津?——是母爱。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展开一次以母爱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板书:群文阅读】
2、“群”的意思是:聚集在一起。今天,我们“母爱”为议题,把这五篇文章集合在一起阅读,大家有信心吗?[课件出示:群文阅读的题目]【板书课题:“品味母爱”】
(二)自读三篇文章,边悟边批,选文感悟
1、生活中,像这样伟大的母亲还有很多。对于自己的孩子,她们没有不爱的。但是,每个母亲爱的方式并不相同。请打击翻到第二页阅读材料,浏览一下题目。现在,我们要读哪几篇文章?[课件出示:《感受拳拳慈母心》《回忆我的母亲》《母亲的“存折”》]
2、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三篇文章,看看它们各用了什么方法写母亲?(或描写母亲对自己严格的教育,或表现自己多年以后对母亲的怀念;或歌颂母亲对儿女无私的付出……)
6.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请在文中找出来。
7.想一想过去的十几年你的妈妈对你所付出的无私的爱,能不能列举一件令你印象最深的?
8.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那我想知道:这些小事,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你也一定有许多真挚的话想对母亲诉说)组织学生发言。(略)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默读、跳读”等方法,阅读五篇文章,初步认识母爱的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联系生活经历,述说自己对母爱的认识,相机进行品德教育。
五、教学准备:课件、群文资料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课型,板书课题
1、今天,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我们阅读了五首描写母爱的文章。那么,这五篇文章有什么异同呢?
2、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都有一个共同的议题——母爱;都是用深情的语言表现母亲的爱;都取材于生活小事,感情都是那么的真挚……)
3、不同之处呢?(抒写母爱的角度不一样;抒发作者的感情不一样;作者的写作出发点不一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