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风俗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说话稿_我知道的风俗优秀演讲稿_三分钟演讲稿_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说话稿_我知道的风俗优秀演讲稿_三分钟演讲稿_](https://img.taocdn.com/s3/m/43cd75d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b.png)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说话稿_我知道的风俗优秀演讲稿中国是一个大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在普通话考试中也会出一些关于习俗的演讲题目,我知道的风俗就是其中的一个题目。
下面小编整理的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说话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说话稿篇1今晚的月儿格外圆,今天的月饼格外甜。
因为,今天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
我坐在阳台上,与家人一起细细品味着这香喷喷的月饼,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一轮若隐若现的明月也爬上星空。
奶奶告诉我,一边看着月亮,一边吃月饼,眼睛会变得更明亮。
我看着月亮,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我又拿起一块桂花馅儿的月饼,轻咬吃月饼要眼前仿佛出现满园桂树,就连月亮上那若有若无的花纹,在我眼中都成了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在这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团聚,这就足够了。
我看了看爸爸妈妈和蔼可亲的脸,又想起了许多不能团聚的家庭,幸福的感觉一下子涌上心头。
月饼象征的团圆,那么就愿我家永远团团圆圆!奶白的月光一泻千里,将我的思绪牵到了外面。
我不禁想起了我在远处的朋友们,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在沐浴着这月光。
回想我们的友谊,我的嘴角扬起了微笑,一句“中秋快乐”足以表达我想说的一切。
恬淡的月亮仍在微笑着,将祝福送到千家万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说话稿篇2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说话稿篇3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5篇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afb5c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d.png)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篇13初夏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笑着就笑,哭着就哭。
刚刚的天空还充满着阳光,火红的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球,灼热地照在大地上,跑得那么热的人都汗流浃背。
片刻后,天上飘起了几朵乌云,空气闷热,转眼就“呼呼呼”下起了雨。
雨也许并不大,但却是密密麻麻的,飘扬着。
哦,端午节随着舞步来得轻快。
走遍乡间,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有说有笑。
一阵水汽从锅中弥漫开来,醇香扑鼻而来。
嗯,香味很诱人,是粽子的香味,浓郁的糯米香味包裹在淡淡的粽子香味中。
来到小镇,在满是水的河上,有节奏的哨声、鼓声、呼喊声。
十几艘龙舟在碧波中荡漾。
龙舟上,十几名壮汉,挥舞着手中的桨,呼喊着号角,奋力向前。
众所周知,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屈原早年受楚淮王信任,曾在三鹿任左学徒、大夫。
常与淮王商议国事,参与制定法律。
同时主持外事工作。
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
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的国力得到了加强。
然而,由于他的性格正直,加上受人诽谤和排斥,屈原逐渐被楚淮王疏远。
305年前,屈原反对楚淮王与秦国结成黄刺同盟,楚国却完全投向秦国的怀抱。
结果,屈原也被楚淮王逐出瀛都,迁往汉北。
流放期间,屈原情绪低落,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楚楚枫的思念和报国的热忱。
他的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颖,内涵深刻。
它们已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他们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又称为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陷楚都。
屈原眼见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都碎了,但还是舍不得抛弃自己的祖国。
5月5日,他在写下代表?作《淮沙》后,用自己的生命投了一块石头,将粟洛河投死。
谱写伟大的爱国运动。
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纷纷涌入粟罗河祭拜屈原。
渔民们划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一位渔民拿出为屈原准备的汤圆、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扔进河里,说要吃鱼、龙虾和螃蟹,才不会咬医生的尸体。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6篇)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b1713d8762caaedd33d4f0.png)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6篇)XX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篇三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各个节日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来把家乡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吧!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
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
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杀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
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
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
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
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
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我们四川的风俗都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XX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篇四我知道的风俗。
我知道的风俗很多: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先来说说春节吧。
春节是所有节日中规模,礼仪最隆重的节日,过春节又叫“过年”。
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尽量赶回来跟家人团聚,过一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快乐年。
过年时,小孩子那就更开心了,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穿上漂亮的衣服,而且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呢。
有一首儿歌我至今还记得: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心帽。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噼噼啪啪真热闹。
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整整齐齐。
大年三十是最忙碌的一天,人们一大早就起来,杀鸡宰鹅包饺子,打年糕。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讲话三分钟(优秀3篇)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讲话三分钟(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8df98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6.png)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讲话三分钟(优秀3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3篇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讲话三分钟,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的写作思路。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讲话三分钟篇一我知道的端午节我知道端午节会吃粽子、戴手镯。
在中国的南方还要赛龙舟,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我还知道日本的端午节又叫“儿童节”。
我的家乡有一些习俗,无论是谁也无法改变。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些风俗。
维吾尔族有特色的是他们的花帽。
他们戴花帽很有讲究,不同年龄,不同场合,要戴不同的花帽。
男性老年人一般都戴巴旦姆花帽和吐鲁番花等。
巴旦姆花帽是用巴旦核变形和添加花纹的一种图案,其纹样姿态丰富多样,多是黑底白花,感觉庄重、古朴、大方。
吐鲁番花帽的特点是花大底空小,而且颜色火红鲜艳、艳丽夺目。
姑娘、妇女都很喜欢再尔花帽,即金银线盘绣花帽,所绣的花多是立体的,在阳光下熠熠闪耀,给人以华贵端庄之感。
伊梨花帽,是流行在伊梨地区的一种大方、雅致,小男孩、小女孩都喜欢的花帽。
五瓣花帽,维吾尔语称为“白西塔拉多帕”。
一般的花帽是四瓣拼缝成的,而这种花帽比一般花帽多了一瓣,帽子较小,纹样比较简单。
维吾尔族住的房子,一般都是用泥土建成的。
用天窗采光,屋里设有壁炉,屋顶平坦,可以晾瓜果和粮食。
饮食以面食、玉米和大米为主。
日常的食品有:烤饼、瓜果、面条、抓饭、茶、奶等。
维吾尔族是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喜欢新疆维吾尔族。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讲话三分钟篇二藏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
献哈达是藏族较普遍也是较隆重的一种礼节。
当好客的主人跟客人献哈达时,客人应该鞠躬接受。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
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较主要的一种礼节。
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较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fdcf2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5.png)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精选14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知道的风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1早上起床后,我匆匆的吃完早饭,就和妈妈干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帖对联;家中有两副对联,一副贴屋门上,则另一幅帖街门上。
我们说干就干,我和妈妈拿着椅子和胶带,放好位置用胶带固定好对联,将对联贴好以后;我们就要打扫屋子了,妈妈负责屋顶和墙壁的干净,而我负责擦桌和扫地;为什么没有爸爸呢?因为爸爸在忙着挂灯笼,我认真的把桌擦得干干净净,妈妈更是夸张,她把我们的家打扫的一尘不染;我把抹布弄得张兮兮的,就跑去水管洗,水管里的水可真凉呀,把我的手冻的直发抖,可是我并没有退缩,继续着我的工作。
直到中午十一点左右,我们才把家里收拾完。
到了晚上,我们都会熬夜,一晚上都不睡觉。
直到过新年的早上,噼里啪啦的炮声响了起来,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之中。
我出门一看,真是满是“红花”红满地呀。
也让我想起了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光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2中国是一个古老的,传统的国家,各种习俗很多,其中最隆重,最熟悉的莫过于春节了。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快乐,温馨的节日,因为,这是一个团聚的日子,不管身处何处,过年的时候总是要回家和家人团聚的。
在我印象里,春节的前一天,大年三十是最忙的一天,因为这是一年的最后的一天了,很多事情都要在这一天完成。
早上一起来就要准备祭祖的食物,忙着家里家外的打扫,还要贴上对联,福字。
等到天黑下来,会把家里的灯,灯笼全部打开,家里家外都是崭新的,洋溢着红红的喜气。
然后,全家人就会在一起包饺子,饺子被称为元宝,谁包的多,吃的多就意味着来年会发财,所以,我们都会吃的特别多,直到吃到吃不下为止。
其实,大年三十是个忙碌的日子,真正的放松,娱乐的日子上过年后,正月初一早上起来,大家就什么事也不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
我知道的风俗
![我知道的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726bd04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7.png)
我知道的风俗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风俗。
春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
我知道春节前大扫除,贴对联,贴福字,挂灯笼,吃饺子,吃汤圆,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等等风俗。
我知道维吾尔族的一些习俗。
早晨打扫庭院和门前,跟路过的人打招呼,请他们进屋坐会儿,喝点茶再走,在他们走之前不会进去关门。
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在门口接待客人,给他们洗手的水,洗完手不能甩手,因为甩手水溅到别人的脸上,衣服或食物上。
这是又不文明又不卫生的行为
客人就坐以后,把给他们端茶。
茶杯,茶碗放在托盘上用双手递过去,先给长辈端茶端饭。
吃饭时不能发出声音。
送客人时送到门口不能坐在房间里说再见等等。
我还知道一些婚丧风俗,如果哪一家举行婚礼提前几天邻居们过来帮忙收拾房子打扫庭院,做各种点心准备婚礼,婚礼那天帮忙招待客人。
如果某个家庭有丧事,邻居们也来陪他们,安慰他们。
邻居们一个星期里在自己家里做饭送到丧主家里或者请他们到邻居家吃饭。
因为死者的家属伤心没有心思做饭,邻居用这种方式表示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慰问。
这就是我知道的风俗。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6篇】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b147f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0.png)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6篇】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1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
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
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
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
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
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
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
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
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
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
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
”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
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
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
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
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
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
普通话-我知道的风俗
![普通话-我知道的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a3e430c9c8d376eeafaa3103.png)
我知道的风俗【①号范文:】我选择的题目是:我知道的风俗。
我知道的风俗很多,有春节、元宵、清明节、中秋、重阳、腊八节等,每一个节日和风俗都有它们特别的地方。
春节的时候,天南海北的人都会赶回家过节。
春节,我们会穿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压岁钱。
当然,少不了的是放鞭炮,放烟花和挂灯笼。
每次过春节,都能看到马路上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我们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放烟花、看春晚,好不热闹。
过了春节,又迎来了元宵节。
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在元宵节,人们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的习俗。
之后是清明节,清明是人们祭祖,扫墓、踏青的节日。
每当节日到来时,学校会组织我们去雨花台烈士陵园扫墓祭拜烈士们。
清明节后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zong zi)、吃咸鸭蛋的习俗。
现在我们国家的赛龙舟可是很出名的。
近几年来,每到端午前后,接连不断的龙舟赛,吸引力很多人,还有许多外国人参加。
还有老人的节日——重阳节。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这天有登高、插茱萸、赏菊花等风俗。
在那么多的节日当中,我最喜欢中秋节。
中秋没有春节那么盛大,也没有很长的假期。
但我还是喜欢中秋节。
中秋是人月两团圆的节日。
阴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是秋天的正中,所以称“中秋”。
到了晚上,人们把圆圆的月亮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准备各种各样的瓜果和食物,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据说,在元朝末年,人们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起义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儿里,来传递起义消息。
终于在八月十五这天爆发了全民大起义,推翻元朝统治。
从此,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②号范文:】我说话的题目是:我知道的风俗万圣节是外国的一个节日,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最多的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
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
2020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6篇)
![2020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ccb334fd0a79563c1e729b.png)
2020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6篇)2020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篇一我知道的风俗我知道的风俗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这些传统节日不难看出,贯穿这些节日的正是:树正气、扬美德,显智慧,惩恶扬善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是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的内容。
从传统节日中,我们深刻认识和领会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就说春节吧,它是我国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
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总要贴春联、贴年画和贴窗花,放爆竹烟花、拜年祝贺……我们倒贴“福”字,拿压岁钱、包饺子、吃年糕……在春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要“守岁”,除了吃年夜饭,人们还要进行各种游戏,如下棋、玩纸牌、玩麻将、看春节联欢晚会等等。
在摆放的节日供品中,必备一大盘苹果,这叫做“平平安安。
”还有些地方在守岁时准备的糕点食品富有讨吉利的谐音、口彩有:吃枣表示春来早,吃柿饼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吃长生果表示长生不老,吃年糕表示一年比一年高,所有的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和富有意义,这些习俗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代表着我们渊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我也为这些习俗的诞生而自豪。
一个节日,就像一个故事,情节美妙动人;一个节日,就是一种文化,内容绚丽多姿。
在当今很多洋化了的节日文化的冲击中,愿我们更多的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欢度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节日。
2020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篇二在我的家乡,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叫“赏灯”。
赏灯可不是单纯的赏花灯或看灯火,它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
我们家乡的赏灯跟元宵节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元宵节。
可以这么说,赏灯是家乡最重要的节日。
不同老屋的赏灯日期往往不同。
多数老屋的赏灯日都集中在正月初九至正月十四。
我家赏灯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一。
在赏灯这一天,很多亲戚朋友都会前来做客。
在家乡范围内会有许多自发组织的龙狮队伍前往老屋表演。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篇)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97260528ea81c758f578e1.png)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篇)我知道的风俗(作文) 第1篇:我明白的风俗作文(一):说到风俗,中国最有特色的应当就是春节了。
对古时候的农民来说正是农闲的时期,并且广大农民正能够庆贺一下三百六十多天的收成,歇一下这许多日日夜夜的辛苦,亲友们相互走动一下,老人们看着儿孙们的成长,孩子们向老人们尽一些孝敬的心意,邻里们其乐融融地聚一聚,确实是一个大好的时机。
年在古时候传说是一种凶猛的野兽,所以除夕夜有放鞭炮的习惯,目的就是赶走年。
拜年是个大礼,小孩子拜年还不白拜,大人总要给一点压岁钱的,或多或少,总得有这点意思。
这也算是个民俗传统。
剪窗花、贴福字门神也都是民俗习惯。
关于两个门神还有一个典故呢,据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老是梦见鬼魅呼叫作祟,日夜惊恐。
于是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门于宫门两旁,果然无事。
然久而久之,太宗怕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身穿铠甲的画像,挂在宫门两旁。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影响最大,至今长盛不衰。
这样的民间广泛流传故事其实很多有教育意义,像岳飞、戚继光等民族英雄的故事。
最终我想说此刻很多民风习俗艺术都在消失,我们应当珍惜和抢救这些民族性的东西。
世界经济越来越走向了一体化,但风俗文化应当是多元的,各民族应当有自我的特色。
保护它们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祖先赋予我们的民族精神。
我明白的风俗作文(二):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大风大雨,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的节日,随之变成了习俗。
下头我就谈谈中国的春节、中秋节。
春节在中国人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它也是所有节日中规模最大、礼仪最多的一个节日。
春节又叫做过年,是新一年的开始,都说新年新气象,并且形容新年的词语也是举不胜数,新年更是新目标实现的开始。
过年的时候,即使是在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回来跟家人团聚,过一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年。
那时候过年,小孩子是最开心的,因为不但能够吃到美味的食物,还能够穿到漂亮的衣服,更重要的是能够拿到压岁钱。
2019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3篇)
![2019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及范文:我知道的风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a3086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f.png)
【导语】成功=时间+⽅法,⾃制⼒是这个等式的保障。
世上⽆天才,⾼⼿都是来⾃刻苦的练习。
⽽⼤家往往只看到“⽜⼈”闪耀的成绩,忽视其成绩背后⽆⽐寂寞的勤奋。
以下为“2019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及范⽂:我知道的风俗(3篇)”,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2019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及范⽂:我知道的风俗篇⼀ 我知道的风俗很多⽐如中国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春节是所有节⽇中规模,礼仪最隆重的节⽇,过春节⼜叫“过年”。
它在中国⼈⼼中的地位是的,即使是千⾥之外的⼈,都会尽量赶回来跟家⼈团聚,过⼀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快乐年。
过年时,⼩孩⼦那就更开⼼了,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物,穿上漂亮的⾐服,⽽且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呢。
在除⼣那天要杀鸡、宰猪、挂年画和贴春联等,⾮常热闹。
除⼣晚饭,⾮常丰盛,⼀家⽼⼩围在⼀起吃团年饭,好不热闹!吃完年夜饭,⼀家⼈⼀起放烟⽕,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快乐祥和。
清明节,这是对先⼈表⽰追忆和哀思的⽇⼦。
每到清明,⼈们为祖先扫墓,学校就会组织学⽣去烈⼠陵园去祭扫烈⼠墓。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欲断魂。
”道出了清明时节⼈们对已逝去的亲⼈们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说说中秋节,每年的⼋⽉⼗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在中秋节吃⽉饼、赏明⽉,这真是⼀件美事。
⽉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们的美好愿望。
赏⽉是节⽇的另⼀个风俗,⼀家⼈围坐在⼀起,欣赏皓⽉当空的美景,对着⽉神许愿。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游在外的游⼦这时候都会异常的想念家乡的亲⼈。
每到中秋,⽉圆,家⼈团聚,仰望⼀轮明⽉,我不禁想起苏东坡的诗句:“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2019年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及范⽂:我知道的风俗篇⼆ 中国这个⼤家庭,从古⾄今经历了不少的风风⾬⾬,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的节⽇,已经成为风俗。
春节在中国⼈的⼼⽬中的地位是的,它也是所有节⽇中规模,礼仪最隆重的节⽇,过春节⼜叫“过年”。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8篇完美版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8篇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1617518762caaedc33d473.png)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我明白的风俗作文(一):作文我明白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又过年了除夕之夜,好热闹啊!人们忙得不亦乐乎,贴了对联又挂年画;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像在锅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像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的。
它们穿过了大街小巷,穿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景象。
盼呀盼,重要把春节给盼到了。
那么春节有什么习俗呢?赶紧去找一找吧!哇,好香啊!我刚想走出去,却被香味吸引了回来。
一瞧,原先是奶奶在煮馄饨,我赶紧跑进厨房,问道:奶奶。
这天我们为什么要吃馄饨?奶奶说:在除夕夜10点的时候都要吃馄饨,就叫饺子(交子)。
庆祝新旧交替,子时来临!还有,就是馄饨和馄囤谐音。
浴室五谷丰登!哦,我明白了,找到了一个习俗吃饺子!走出家门,我看见了一条金龙在不断翻滚,原先是舞龙大拜年呀!瞧,金色的巨龙在舞龙队员手中不断变换造型:滚龙、盘龙,龙身随着龙头起伏,摇头摆尾漂亮极了!呵呵,这么重要的习俗,怎样能忘记?又找到一个习俗舞龙。
捏糖人儿是民间传统的绝技,已很少见了。
这玩意儿不仅仅好看好玩,玩完后还能吃,一般小朋友见了都喜欢,因为平时见不到,一旦见着了就不肯走了,不是缠着大人买就是跑回去要钱,实在没有钱了就眼巴巴的围在一边,手指含在嘴里,盯着这糖人是怎样变出来的。
这时捏糖人的师傅用一个小铲取出一点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迅速捏出要做的人物大体形态,然后放在涂有滑石粉的木模里,再用力一吹,稍过一会儿打开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出来了。
晚上,原本寂静的天空一下子明亮热闹了起来。
一道道托尾巴的火光冲上了天空,轰鸣的响声中,一朵朵绚丽、迷人的花儿盛开在夜幕中。
四下里鞭炮声此起彼伏、龙腾虎跃,令人兴奋。
一家人团聚在桌子旁吃着丰盛的晚餐。
我们心中都荡出一份温暖、甜美。
在这红红火火的大年中,我们很开心的吃着、玩着、乐着。
我明白的风俗作文(二):我明白的风俗现代社会,随着西方礼貌的不断深入,我们有许多传统的风俗渐渐的被人遗忘了。
普通话命题说话--我知道的风俗(1)---(我喜欢的节日)
![普通话命题说话--我知道的风俗(1)---(我喜欢的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c52e87e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1.png)
普通话命题说话--我知道的风俗(1)---(我喜欢的节日)
我知道的风俗很多: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先来说说春节吧。
春节是所有节日中规模最大,礼仪最隆重的节日,过春节又叫“过年”。
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尽量赶回来跟家人团聚,过一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快乐年。
过年时,小孩子那就更开心了,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穿上漂亮的衣服,而且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呢。
有一首儿歌我至今还记得: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心帽。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噼噼啪啪真热闹。
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整整齐齐。
大年三十是最忙碌的一天,人们一大早就起来,杀鸡宰鹅包饺子,打年糕。
还有呢,就是挂年画、贴春联。
除夕晚饭,非常丰盛,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吃团年饭,好不热闹!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一起放烟火,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片快乐祥和。
再说说清明节,这是对先人表示追忆和哀思的日子。
每到清明,人们为祖先扫墓,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去祭扫烈士墓。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插艾叶、挂香囊也是端午节的风俗。
只是现在雄黄酒已经很少见了。
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真是一件美事。
每到中秋,家人团聚,仰望一轮圆月,我不禁想起苏东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普通话三分钟我知道的风俗演讲稿(精选6篇)
![普通话三分钟我知道的风俗演讲稿(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ef083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6.png)
普通话三分钟我知道的风俗演讲稿(精选6篇)普通话三分钟我知道的风俗演讲稿(精选6篇)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
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普通话三分钟我知道的风俗演讲稿(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普通话三分钟我知道的风俗演讲稿篇1各位来宾:你们好!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
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
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
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
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
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了。
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
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
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
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热闹的气氛足以形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
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样子,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啊!这是一派多么祥和、热闹的景象啊!这就是我家乡最独一无二的习俗。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800字(通用10篇)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800字(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52336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9.png)
我知道的风俗作⽂800字(通⽤10篇)我知道的风俗作⽂800字(通⽤10篇) 在⽇常⽣活或是⼯作学习中,⼤家⼀定都接触过作⽂吧,作⽂是⼀种⾔语活动,具有⾼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作⽂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是⼩编为⼤家收集的我知道的风俗作⽂800字(通⽤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我知道的风俗作⽂800字1 除⼣的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是我国春节的⼀项年轻的风俗。
爸爸妈妈说:他们⼗⼏岁时,也就是⼤约在1984年才开始每年不拉地看春节联欢晚会。
⽽在1980年以前,很多家庭连电视都没有,看电视上的晚会便⽆从谈起。
我隐隐约约记得,⾃⼰⼤概是从三岁时开始每年看春节联欢晚会的。
但是,⼏乎每年都没熬到节⽬结束就睡着了。
对于亿万中国⼈来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夜的必看节⽬,这已经成为春节传统的⼀部分,就像吃团圆饭和放鞭炮⼀样。
每年的⼤年三⼗晚上8:00⾄初⼀凌晨1:00左右,⼀家⽼⽼少少围坐在电视机前,吃着、笑着、说着、玩着、看着节⽬,共同度过⼀个祥和、喜庆的除⼣之夜。
春节联欢晚会上主要有这⼏类节⽬:舞蹈、唱歌、杂技、⼩品、相声、魔术、戏曲、诗朗诵等等。
整台晚会就像⼀桌⽆所不包的满汉全席。
节⽬主要以烘托出和谐、喜庆和欢笑的春节⽓氛为⽬标。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是在爷爷、奶奶家看的。
那天家⾥特别热闹,有远道赶回油⽥过年的姑姑和姑⽗,有年过半百的爷爷和奶奶,还有我们⼀家三⼝。
我们这⼀⼤家⼈早早地吃过年夜饭,⾼⾼兴兴地围坐在电视机旁,等待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开始。
今年我是从春晚正式开始,⼀直看到凌晨1:00左右。
连我⾃⼰也没想到我有那么兴奋,⼀点睡意都没有。
对于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最喜欢看赵本⼭演的⼩品,因为其中有这么⼀段让我觉得好笑。
⼩沈阳读到⼀段信:“在⼀⽚⽟⽶地⾥,⼩沈阳的爸爸和情⼈遇见了⼀头驴,那头驴看了他们⼀眼就⾛了,赵本⼭也学驴看他们⼀眼就⾛了。
”赵本⼭说:“此处略写⼀万字。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30篇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f663e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1.png)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30篇一、中国各地特色风俗1.北京的风俗•春节时,人们会穿上新衣,贴春联,放鞭炮,拜年送祝福。
•中秋节时,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灯笼,还会举行舞龙舞狮表演。
2.上海的风俗•传统婚礼上,新娘会穿红色婚衣,新郎会和亲友一起迎接新娘。
•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灯谜晚会,观赏花灯,品尝汤圆。
3.广东的风俗•广东人重视祭祖,每年清明节会扫墓、烧香,祭拜先人。
•过年时,人们会贴年画、燃放烟花爆竹,喜庆热闹。
4.四川的风俗•四川人婚礼上会有“迎亲”仪式,新郎会用了棉被护着新娘出娘家门。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制作糖画、观看变脸表演,品尝美食。
二、传统节日风俗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家家户户会进行年夜饭和拜年。
•还有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猜灯谜和观赏花灯等各种活动。
2.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元宵节晚上,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还有舞狮子和舞龙灯等活动。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扫墓的日子。
•人们会烧香拜祭祖先,扫墓祭奠,还会举行祭祀仪式和插柳等活动。
4.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纪念屈原的日子。
•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和穿五彩丝线等。
5.中秋节•中秋节是另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人们会吃月饼、赏月和拜月。
•还有猜灯谜、赏花灯等各种活动,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三、日常生活风俗1.问候语•在普通话中,人们常用的问候语有“你好”、“早上好”、“晚上好”等。
•在不同场合中,还有更加细致的问候语,如祝您吉祥如意、身体健康等。
2.餐桌礼仪•在中国的餐桌上,人们通常要注意使用筷子,尊老爱幼,不言语时要静静等待。
•还有一些特殊场合的礼仪,如举杯敬酒、拜年时的双手捧桃等。
3.红包文化•在过年时,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以示祝福和关爱。
•在其他场合,如结婚、生孩子等喜庆日子,也会给亲朋好友送红包。
4.尊老爱幼•在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20篇)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cf05a6852458fb760b5601.png)
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20篇)我知道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20篇)我明白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一):在重庆这个城市,过年无疑是最热闹的。
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要玩到零点以后或者通宵。
到了除夕午夜12点,一家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气球踩破,发出类似鞭炮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
那些想放鞭炮的人能够开车到郊区,在划定的地方尽情大放一番。
那些在农村有亲戚的重庆人会乘机到乡下放鞭炮,过过瘾。
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
重庆晚报记者陈雪莲说,大年初一的风俗是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
那天不能睡午觉,当地人成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
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开始拜年,当地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
重庆人还喜欢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
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当地人拜年活动一向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
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
我明白的风俗普通话三分钟(二):"风俗",即风尚习俗。
是由必须的民族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
不一样的地域有不一样的风俗;不一样的民族也有不一样的风俗。
入乡随俗说的就是去了不一样的地方要遵守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不一样的时间和不一样的事项也有不一样的风俗,如:婚庆风俗、丧葬风俗、节日风俗.....我在那里谈谈中华民族的节日风俗。
要说节日风俗,说道最多的莫过于春节了。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节日,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节日。
这个节日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在中国构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其中有的一成不变,如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有的淡化了,如过年的一些禁忌,比方说初一不扫地、正月不洗脚;有的在发扬光大,如文艺庆祝。
下头我就谈谈春节禁忌的风俗。
我知道的风俗优秀作文
![我知道的风俗优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1ce97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1.png)
我知道的风俗优秀作文我知道的风俗优秀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有着许多的风俗,有些也是好玩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知道的风俗的优秀作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我知道的风俗优秀作文一我知道的风俗。
我知道的风俗很多:有新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先来说说新年吧。
新年是所有节日中规模最大,礼仪最隆重的节日,过新年又叫“过年”。
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尽量赶回来跟家人团聚,过一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快乐年。
过年时,小孩子那就更开心了,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穿上漂亮的衣服,而且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呢。
有一首儿歌我至今还记得: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心帽。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噼噼啪啪真热闹。
新年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整整齐齐。
大年三十是最忙碌的一天,人们一大早就起来,杀鸡宰鹅包饺子,打年糕。
还有呢,就是挂年画、贴春联。
除夕晚饭,非常丰盛,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吃团年饭,好不热闹!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一起放烟火,看中央电视台的新年联欢晚会,一片快乐祥和。
再说说清明节,这是对先人表示追忆和哀思的日子。
每到清明,人们为祖先扫墓,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去祭扫烈士墓。
插艾叶、挂香囊、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风俗。
只是现在雄黄酒已经很少见了。
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真是一件美事。
每到中秋,家人团聚,仰望一轮圆月,我不禁想起苏东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知道的风俗优秀作文二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各种传统节日和风俗已经开始逐步淡化,到现在为止,已经在很难找到某种典型的社会风俗了,唯一保留健全的恐怕就是新年前后的那些事儿了。
家乡的人们似乎早就对新年有了一个默认的法则:一到新年,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想方设法与家人团聚。
这很好,也很对。
终日忙于工作而忽略亲情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我们毕竟还是有这么一个新年,它给了我们一个放松自己的理由、给了我们一个回家看看亲人的理由、给了我们一个回家让亲人看看的理由……等到亲人们都回得差不多了,也就正好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是“祭灶”,又俗称“小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知道的风俗(我喜欢的节日)大到不同的国家,小到不同的城镇,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也正是由于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才有了这么一句俗语:入乡随俗。
那么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春节风俗。
春节少不了贴春联,以前我们家乡一般都在年三十那天上午就贴好春联,挂上灯笼。
不过这几年很多人家,都在年三十的前一天就把春联贴上,灯笼挂好了。
想是在年三十那天可以轻松点,舒舒服服地过个团年夜。
在吃团年饭之前,我们都会先放一大串鞭炮,就是告诉大家,我们过年了,要吃团年饭了。
晚上我们就去逛花市,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放明灯了,写满了大家对新一年的期盼的祝福。
大年初一凌晨,我们就一大家人接财神,放鞭炮,欢欢喜喜的迎新年。
大家放烟花,聊天,玩游戏,然后在睡觉前我们都要再放一次鞭炮,所以我们总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听到很多很大声的鞭炮声。
大年初一,人们都不扫地,小孩做错事也不能骂,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因为这一天是财神到来的一天,大家要高高兴兴的迎接财神。
这一天,几乎所有的店铺都不做生意,所以走在街上,都是静悄悄的,不过大街小巷充满着节日的气息,满满都是浓浓的风俗味。
亲朋好友见到了,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如意,恭喜发财,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派利是了。
在睡觉的时候,大家都会把利是压在自己的枕头底下,所以也叫“压岁钱”。
在这一天,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戴上新帽子,以表示辞旧迎新。
那么接下来的初二到初七,各家各户就出门走亲戚,俗称拜年。
一般先去至亲那,然后才到远亲家拜年.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辈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民族文化传统,今天在这里想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们乡里最盛大的一个节日,过节的形式远远超出端午和中秋,春节的持续时间达半个多月。
春节前是过小年过大年,这是冬季里特别忙的时刻。
村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会留有“过年猪”,到了腊月二十左右的日子,是杀猪的高峰期,连续四五天你都会断断续续听到猪的牺牲发出的声音。
杀完了猪就要打豆腐,用猪血和豆腐混合在一起,挤碎在揉成一个圆形,再是烘烤就做成了“血粑豆腐”,用来招待客人这是上好的菜。
打完豆腐就会把腌过两三天的猪肉串起来做腊肉、灌香肠等。
再是一些自家男人爱喝酒的家庭这时候就要忙着烤酒了,这也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酒的原料是自己家用的发酵了的米饭,所以酿出酒特别香特别纯。
大约到了二十八、二十九,乡亲们又兴起打糍粑。
打糍粑场面非常热闹,往往一家人打糍粑,邻里几家来帮忙,你帮完我,我再来帮你,只要糯米煮熟了,半个小时,几百个糍粑就像艺术品从大家的手里生产出来。
在打糍粑的家里,人人都可以随意的想拿着吃就吃,主人反会觉得这是一种友好的表示,即使对于一般的熟人,主人老大远的也会喊别人来吃“粑粑”。
事情忙地差不多了,也几乎到了过年了。
过年了,在外打工的一般都会在三十号前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吃“团年饭”。
“团年饭”只限于一家人之间,满桌子美味佳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吃。
在“团年饭”的桌子上,你每年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菜“香菜炖鱼”,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鱼代表“年年有余”。
这里还有鸡肉鸭肉等,但我们有些很铁的规矩,就是不能把“鸡脑壳”叫做“鸡头”,而是应该称它为“凤头”,也不能直接称呼“鸡腿”“鸡爪”,而应该是“金爪”或“抓钱手”,这些都是带有吉祥之意。
在除夕之夜也有许多的规矩,平时童言无忌的小孩子,在这个晚上大人就会进行“刮嘴”,在新年里就会不乱说话。
当除夕的交接处到了,大人即使睡了,也要在这个时刻起来在屋内放鞭炮迎新年。
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凌晨五点到七点,每家每户都至少要起来放一次鞭炮。
通常这段时候还要到院子里放大炮,表示新的一年真正来临了。
在这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绝对不能在上午扫垃圾出门,鞭炮的残渣,我们磕的瓜子壳、糖果皮,这些都是象征着财富,把它扫出去了,就暗含这一年将不会积财。
新年一直会延续到元宵节闹完元宵,这又有着很多的风俗习惯。
很小的时候,我们那里特别流行在元宵的晚上舞龙灯,三五年耍一次大的龙灯,十几个村里去闹元宵,看过《红楼梦》的,就知道那活动的排场又多大。
只可惜我那时太小,没能赶上亲身去耍灯笼,只能看着别人舞龙灯。
我呢,也幸运,亲手舞过两次草龙灯。
舞灯时,每到一家门前,主人就会给你龙灯上插点着的香,再给大家打发一些新年的甜饼、喜糖奶糖,再放放鞭炮,这就走完一个过场了。
在现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习俗基本上已经退出它的生活舞台了,它们的地位和价值也在不经意间就成为历史了。
我知道的风俗很多: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先来说说春节吧。
春节是所有节日中规模最大,礼仪最隆重的节日,过春节又叫“过年”。
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尽量赶回来跟家人团聚,过一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快乐年。
过年时,小孩子那就更开心了,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穿上漂亮的衣服,而且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呢。
有一首儿歌我至今还记得: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心帽。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噼噼啪啪真热闹。
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整整齐齐。
大年三十是最忙碌的一天,人们一大早就起来,杀鸡宰鹅包饺子,打年糕。
还有呢,就是挂年画、贴春联。
除夕晚饭,非常丰盛,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吃团年饭,好不热闹!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一起放烟火,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片快乐祥和。
再说说清明节,这是对先人表示追忆和哀思的日子。
每到清明,人们为祖先扫墓,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去祭扫烈士墓。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插艾叶、挂香囊也是端午节的风俗。
只是现在雄黄酒已经很少见了。
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真是一件美事。
每到中秋,家人团聚,仰望一轮圆月,我不禁想起苏东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谈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最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规则,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两则事例,读后让我感触颇多。
第一个事例是关于一个得了心脏病的司机的故事。
当他在开车送乘客的时候,心脏病突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缓缓地把车停在了路边,让乘客们安全下车,然后把车熄火,确保交通正常运行。
做完这些之后,一个人静静地趴在方向盘上,就这样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那个司机姓黄,这个模范的名字已经被广大群众牢牢记在了心里。
还有一份资料,内容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用“化学武器”烧熊。
在北京的一个动物园里,已经发生了好几次“烧熊”事件了,有的是棕熊,有的是黑熊,而令人感到费解的是,“烧熊杀手”都是一个人--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
以上两个正反事例都说明了一个社会公德的问题。
那个司机的品质很好,为了不发生危险事件,在他宝贵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保证了那些乘客的安全;而第二个事例中的那个学生令人发指,难道他与熊之间有着血海深仇吗?可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呀,怎么能说烧就烧了呢?难道这个学生就没有想到烧熊的后果吗?为了烧熊而犯法,这样值得吗?这可真是一个有着八九十年历史的清华大学的耻辱啊!由此我又想起了一年前在网上流行的“虐猫事件”,我觉得,我们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还有待提高,做为学生,我想我们也可以做很多,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比如见义勇为抓小偷,制止暴力;比如拾金不昧、帮难助困;等等等等。
社会公德很重要,可是我们国民,大而言之我们人类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我真希望有一天,这个概念能扎进人们的心里,不要再写出来了。
社会是个大家庭,大家庭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关乎其每个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
身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共道德。
一谈起社会公德,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话题太高太遥远,也太空泛。
其实不然,社会公德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就是社会前进的一大步。
濮存昕所作的一个公益广告给我印象很深,也非常有感触:是的,一盏灯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当一盏盏灯都亮起来的时候,就会照亮整个天空!一个小小的手势,一个细微的动作,一点儿为别人着想之心,就是一盏盏灯,照亮自己也温暖别人。
我不崇洋媚外,但我尊重那些社会公德高的国家的公民。
只要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在一起等待着什么,比如购物或乘车,就会自动排成队,既不用劳神劳力拥挤,也会令人身心愉悦,同时效率也会更高,这难道不是一种文明?不随地吐痰,手里的垃圾也会主动扔进垃圾筒,垃圾会自动给分成回收与不可回收类别,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打电话时也注意不影响到别人,这难道不令人敬佩?而我们自己做得如何呢?我们应当欣喜地看到,我们身边讲究社会公德的人也越来越多,文明风尚也日渐盛行,但却仍然有很多不和谐音嘈杂在耳边,拥挤、喧哗、随地吐痰,等等。
这些仍然是我们社会中没有被灯照亮的地方。
所以,我们希望有更多盏灯亮起来,大家共同努力去照亮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空。
八十年代提倡的文明礼貌活动内容是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再能经常听到这些倡议了。
后来又出现了“八荣八耻”的号召。
其实,不论什么口号,只要能实际推行而不是流于形式,其最终的结果都会是社会公德意识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此外,我们认为社会公德还包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
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是苍白的,一个忘记历史的国家是浅薄的。
而如何教育下一代是事关重大的。
所以,学校和宣传机关肩上的担子何其重要,每一个大人肩上的担子何其重要!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我会努力维持并提高个人的良好素质并努力培养下一代的良好社会公德。
谈谈对坏境保护的认识北京的经济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但是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富裕的生活的同时,也人为的破坏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使人类的健康,生活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同时,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总是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像一根拉紧的琴弦,丝毫不敢放松。
因此,渴望回到自然,在自然的怀抱里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是很多人希望做到的,所以,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得到开发的,带有原始森林气息的地方,就成了很多人向往的地方。
但是繁忙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不允许我们经常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因此从自身做起,注意保护我们自己生存的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人提到环保,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其实,环保可以从很小的地方做起,比如少用塑料袋,一次性筷子,这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只要你稍微放点心思进去。
另外,节省能源也是环保的一项内容,环境被破坏造成的一个很大的缺陷是能源的不足,特别是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的问题,现在还是不能很好的得到解决。
我曾经看过一则报导,说德国的家庭主妇特别节省,他们冲抽水马桶的水一般都是洗手洗衣服剩下的脏水,从来舍不得用干净的水冲马桶,这当然不是他们小气,而是他们节省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