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赏析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赏析——颐和园
提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不得不说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k㎡,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000余间古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古树名木1600株。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都刻意追求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
颐和园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宫廷区——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勤政殿)为代表的宫廷区,包括勤政殿、二宫门两进院落等,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占地0.96公顷,占全部面积的0.33%。
山前湖景区——前山前湖景区占地255公顷,为全部面积的88%,是颐和园的主体。
前山即万寿山的南坡,东西长约1000m,南北最大进深,山顶相对水体平面高出60余米;前湖即昆明湖,南北长1930m,东西最宽处1600m,湖中布列一条长堤,三个大岛,三个小岛。
长堤“西堤”及其支堤将前湖划分为里湖、外湖、西北水域等三个面积不等的水域,“里湖”面积最大,约129公顷,“外湖”水面约74公顷。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顶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锁,气势磅礡。
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
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形态互异。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它主要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其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园林的发展与分类,以及园林的独特魅力,并以苏州四大名园为例从园林的特点与布局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
关键词:发展分类园林魅力特点布局四大名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
古典园林主要由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匾额六大要素构成,这些自然风景构成的园林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园林十分的精致,“苏州四大名园”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就是典型的代表。
一、园林的发展与分类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传早在周文王时期就有建宫苑活动,后经过春秋、战国及至秦汉时期的发展,完成了从商、周的园、囿向秦、汉宫苑和私家园林的转化。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按占有者身份分类,可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等。
拙政园赏析800字
拙政园赏析800字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园林以其精美的园林艺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背景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拙政园进行赏析。
一、园林布局拙政园的园林布局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整个园林以水为主,水面占据了园中大部分的面积,同时辅以假山、花木、亭台等元素,形成了错落有致、曲折深远的格局。
在建筑方面,园中散布着各式各样的建筑,如长廊、楼阁、亭台等,它们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山水画”般的意境。
二、文化内涵拙政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
园中的许多景点都寄托了古代文人的情感和理想。
比如,“芙蓉榭”寓意“清风徐来,芙蓉盛开”,象征着高洁自重;“海棠春坞”则象征着“海棠依旧”的忠贞情感。
这些景点以其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深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三、历史背景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当时的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返乡后便开始修建这座园林。
随着历史的变迁,拙政园几经易主,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由沈德潜等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
这次修缮奠定了拙政园的基本格局,并使其成为我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在拙政园的赏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与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于高雅文化的崇尚。
同时,也可以看到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这些都将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艺术价值拙政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园中的每一个景点都凝聚了古代艺术家们的心血与智慧。
无论是假山、花木、亭台的布局设计,还是长廊、楼阁、亭台的建筑造型,都展现出了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同时,园中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也极具艺术价值,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总结通过对拙政园的赏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我国传统园林的魅力与独特之处。
这座园林以其精美的园林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背景,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豫园坐落于上海市市区南部旧城的东北角,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面与上海城隍庙和豫园商城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原来是明代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为了侍奉他的父亲——明嘉靖年间的尚书潘恩而建造的,取“豫悦老亲”之意,故名为“豫园”。
豫园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年)开始兴建,至明神宗万历五年(公元年)完成,前后共用了18年时间。
占地70余亩。
17世纪中叶,潘氏的后裔逐渐衰落,园林也逐渐荒废。
到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年),由该地的人士集资购得豫园的一部分,并重新进行整理。
清道光年间(公元-年)豫园因年久失修,当时的地方官通令各同业公所分管并作为议事的地方,共有21个行业各占一区,自行修葺。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入侵上海,盘踞在城隍庙5日,园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咸丰十年(公元年),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英法军队又侵入城隍庙,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以后,自年起开始整修,恢复了30多亩园景。
现在的豫园可以分为六大景区,每个景区都存有其独有的景色。
入园没多久就可以看见一座大型假山,层峦叠嶂,清泉飞瀑,回去若真景。
假山以武康黄石扎成,出自于江南知名的砌山家张南阳之手,拥有“江南假山之并列”美誉。
“萃秀堂”就是骗人山区的主要建筑物,坐落于假山的东麓,面山而筑城。
自萃秀堂绕开花廊,进山路,存有明代祝枝山所书的“溪山清赏”石刻。
抵达山顶时存有一个平台,于此洞庭,全园景物,一览无余。
从鱼禾榭到万花楼一带,有游廊、溪流、山石等景物,多庭院小景,极具玩味。
点春堂景区,园亭相套,轩廊相连,花木葱茏,泉水潺潺,包括有和煦堂、藏宝楼等建筑。
清咸丰三年(公元年)上海小刀会领袖刘丽川等,曾在点春堂设立指挥部。
玉华堂前的石峰——玉玲珑,是豫园的镇园之宝,被誉为江南三大名石之首,具“皱、漏、瘦、透”之美。
据说是移自乌泥径朱尚书园,潘允端认为它是宋徽宗时搜罗的花石纲遗物。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4.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 智慧的结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格, 充满诗情画意。园林的内涵恰是一座宝库,挖掘它,你将领略到另一番 风采。
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 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 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 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①
②
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④
⑤
⑥
⑦
⑧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1.什么是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 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 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 居住的环境。
园林,在中国古籍中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 苑、庭园、山池、别业等。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皇
家园林是北方园林的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
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以岭南四大园林最为著名;分别是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
顺德的清晖园、番禹的余荫山房。 4.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
中石国狮古典园林赏析
中颐国和古园典园林赏析
中颐国和古园典园林赏析
中十国七古孔典桥 园林赏析
中佛国香古阁典园林赏析
中颐国和古园典夜幕园林赏析
园林赏析拙政园
中国园林拙政园赏析为期两周的华中调研终于结束啦..两周内;我们踏及杭州、苏州和南京;参观了很多现代建筑以及拙政园、留园..我个人认为;现代建筑固然是满足我们教学需求的项目;但相对比较虚的园林也是这次调研活动的重点;因为他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共鸣和寻觅到自己的园林理解;从而将其融入我们的设计中..所以这次调研心得将重点讲述拙政园来讲述中国园林的内涵..拙政园平面图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摘自百度百科拙政园是江南的一座精美的私家园林;具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它位于苏州城东北;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是第一位主人王献臣的宅园;后来数易其主..园子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三园共占地公顷;在私家园林中属于大型园林..如今中、西两部分仍保持旧貌;东部已改建为新园林;留存至今的拙政园虽与明正德时期的原貌不完全相同;但仍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实例..中国园林以人工山、水、绿化及建筑本身为主进行限定;与北方大型皇家园林不同以自然山、水、绿化为主限定..多用灰空间;采用对景与借景的手法;画中有画;结合波光粼粼的水面及水中倒影;形成层次复杂;富于变化的趣味空间;给人丰富的空间感受..拙政园中各种空间构成手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共同塑造园林中丰富多彩的空间的..叶圣陶老先生曾写过一篇苏州园林来阐述他对中国园林的理解;其中;作者似乎总在把苏州园林和图画联系在一起来介绍..首先;老先生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接着直接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可见;叶老的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来具体介绍的..这些我们都可以在拙政园中意义捕捉到..图画美这一点;相信同样去过拙政园和留园的任何人都会觉得是对的吧..中国园林中;常用借景手法..用窗;廊;门洞将远景引入;画中有画;层次复杂;多重空间叠加;将各处景观的作用发挥至极致;展现给诱人生动、灵动的如画风景;给人丰富的空间感受和舒适的游览体验..这一点;我们也在随后参观的苏州博物馆看到;王澍在他的设计中大量运用了借景手法..另外;用串联的动线组织;将交通空间与景观结合;用廊;柱;桥;亭;使交通路线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延长;交叉..在作为功能性的交通空间时又是别致的景物;没有严格的区分;游人可以自行定下游玩路线;也可以随意行走..游人在行走同时感受丰富的风景变化;回环曲折;意味丰富;让游人有连续的空间体验;回环往复;曲径通幽;余味无尽..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园林的内涵;先总体介绍图画美的四个表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从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来具体说明;在联系到美术画的不对称表现出的自然之趣..很显然;作者向要说的是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同样也是为了表现自然之趣..再到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决不雷同的桥梁..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谓是神似..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所追求的这样的一种自然之趣..更何况;还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些都是为了取得称为一副画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在池沼里养金鱼或各色鲤鱼;还种上荷花或睡莲;游人们在观赏“鱼戏莲叶间”的图画的时候;自然也很容易联想到诗经里的民歌:“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自然也就感染了柳宗元所感受到的“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单纯的快乐..人的审美感受也就不仅停留在优美的图画;更有朗朗上口的诗文的魅力了;自然也就更能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了..在提到苏州园林的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树木的俯仰生姿;相间自然让四季都不寂寞;几个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本身就是一副绝好的图画;假如在开满花;简直就是珠光宝气的美人了;朴素的园林也有了富贵之气..至于花墙、廊子;镂空的图案;大镜子;更是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富有层次;错落有致..至此;从布局、配合、映衬、层次来看;苏州园林都已经很完美..但是即使如此;设计者们更是连细小的细节也不放过..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比如阶砌旁的草、墙上的爬山虎;白墙前的竹子芭蕉;门、窗的图案设计雕琢;色彩的基调;极少彩绘;为的是突出草木;给人安静闲适的感觉以及花开时节更能映衬出花的明艳..下面我们更加具体的说明一下拙政园中各景的作用1. 廊: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2.阁:松风水阁: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糅合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3.亭: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内有口各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作“天泉”..涵青寺:涵青寺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园中运用了许多营造意境的手法;如:1.对景“雪香云薇亭”、“待霜亭”与远香堂互为对景..2.框景芙蓉榭:拙政园东部一方形歇山顶临水风景建筑;位于主厅兰雪堂之北;大荷花池尽东头..荷池约略为矩形;东西长;南北窄;故西向的小榭前有很深远的水景;水中植荷;荷又名芙蓉;小榭之名由此而来..芙蓉榭已成为东部很有特色的风景;尤其是夏天夜晚;皓月当空;明月、清风、月影、荷香齐至;确实能给观赏者带来美不胜收之感..小榭室内装修也极为精美..小榭临水的西面装点有雕刻的圆光罩;东面为落地罩门;南北两面为古朴之窗格;颇有苏州园林小筑的古雅书卷之气..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多变..芙蓉榭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飞翘;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凌空架于水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木芙蓉是一种变色花;早晨淡红色;中午紫红色;傍晚粉红色..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莲花..框景手法:圆光罩、长方形落地罩:封闭与开阔对比..就像加了镜框的中国山水画..3.分景分景可构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构景处理方式;造成了景物中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的丰富变化..有障景和隔景两种..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和经典景观..起隔景作用..4.借景梧竹幽居俗称“月到风来亭”;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四个圆洞门既通透、采光、雅致;有形成了苏州园林一年四季;南面春景桃树、柳树;西面夏景荷花;北面秋景梧桐树、竹子;东面冬景梅花、白墙..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徽明体..“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对联为清末名书法家赵之谦撰书;上联连用2个借字;点出了人类与风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之情;下联则用一动一静;一虚一实..5.夹景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做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观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6.漏景秫香馆:位于拙政园东部;原为秫香楼;位于天泉亭北土山松岗之西;为拙政园东部最大的厅堂..秫者;稷、稻的统称;此处原来为归田园居之北界;墙外为北园;乃园主的家田;故于此建楼;以观赏农桑田园之景..秫香之名;亦由此得..当年复建此堂时;馆内所有落地长窗裙板及夹堂板上均刻有西厢记人物故事图案;1966年;为保护起见;将图案翻入室内;以无雕刻的反面窗板向外;一直沿用至今..今日的秫香馆四周景色开朗;南边隔水为山岛;是游人品茗休憩的好去处..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拙政园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拙政园的总体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Ps:以上资料均来自网络;本人只是将其进行整理..。
中国园林鉴赏——苏州园林
中国园林鉴赏——从苏州古典园林谈开去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
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苏州园林战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
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与“苏州园林”并驾齐名的苏州风景名胜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风景区也是古往今来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
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
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
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对自然美的膜拜——日本古典名园赏析(十三)涉成园
建造 此 露. 取陶 洲 明 归击 米兮 辞∞
中韵 图日涉以成檀什 定名日涉园。
15 8 8年和 16 年 两度 道火 ,困内 84 所 有建 筑烧 毁。 1 6 B B一16 8 8年重 建 屋台. 明治 天皇 曾长 居此. 后改
仙堂庭闻和涉成园是他的杰作
国 中景点名 字髓源 于中离 经搀 如 献杭雇 典出 澈 石枕流 .晋 代王
口 韵目 揖蛀
在
起T 0
廊 桥. 书 棹廓, 为 中式 J
两舞 曲
坡 顷. 中 胃弯 曲推厦 廊 的 岸 商 水 建紫 雠掣 l 水廿 正 柏 十小 商 个惫 岛 一 鹤 岛 龟 L 奇
,九层 增. 鹤 岛 盘 竖 雨牛 高 、 大 景五 水 垧 角建 鼎吡 屠祭室 .
于 花 地 缩
园 间 位 诞 址
林 和 亭 固 =屠 水 . 戏
跏 .土 怀 心 线 .山 面 位 可 堆 象 蓐 高 正 威 轴 黝 . 郇 榧
.
吐 杯男
南 叉凿
池. 两面
楼 梯 显 庄 重响 泉 而 鞋 盏 佶 中 =十 小 品建 筑 部 是 茅宝 .
武 于问子剂 : 濂司枕 . 百可滟 乎,
特 点 . = 组 建嚣 两 个 土 书 院杠 个 佛 堂 都 是 大 量 的 建 筑 .显 出 武 隶 园林 的 气
为帜壳酃柳所. 9 6 1 3 年谚园被指定
为 国隶级 名 胜
—
荆苔 所 以抗流 .欲洗 其耳. 所有
激 石._ 砺萁齿 其它汪 青: 阕风 散
园林 用五并 不十 分 讲究,脓 了
书 院杯 佛茔 前 蹄脱酉 丘荐 驯
些 ,大部 分 最 豆 雩 十分畿 溃 池 岸 用£ 不统 有 枭 7 韵 ,圆 白. ' -
颐和园鉴赏
颐和园鉴赏一、简介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
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二、历史颐和园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远在金贞元元年(1153年)即在这里修建“西山八院”之一的“金山行宫”。
明弘治七年(1494年)修建了园静寺,后皇室在此建成好山园。
1664年清廷定都北京后,又将好山园更名为“瓮山行宫”。
清乾隆年间,经过15年的修建工程,将该园改名为“清漪圆”。
此时的清漪园,北自文昌阁至西宫门筑有围墙,东、南、西三面以昆明湖水为屏障,园内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桥廊斋榭,山清水秀,富丽堂皇。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并焚烧了园内大部分建筑,除宝云阁(俗称“铜亭”)智慧海、多宝琉璃塔幸存外,珍宝被洗劫一空,建筑夷为一片废墟。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待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在清漪园的废墟上兴建起颐和园。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野蛮破坏,后慈禧又动用巨款重新修复。
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封建帝王、皇室的享乐之地,解放辟为公园。
1961年国务院公布颐和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包括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园内山水秀美,建筑宏伟。
全园有各式建筑3000余间,园内布局可分为政治、生活、游览三个区域。
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段为中心,是过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办理朝事、会见朝臣、使节的地方。
生活居住区,以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为主体,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之地。
风景游览区,以万寿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为主,是全园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古典园林中享有盛誉的颐和园,布局和谐,浑然一体。
在高60米的万寿山前山的中央,纵向自低而高排列着排云门、排云股、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等一组建筑,依山而立,步步高升,气派宏伟。
对自然美的膜拜——日本古典名园赏析(十一):二条城二之丸庭园
景旨社 为 暴怃 秀 ^
士 日 租 + E朽 .
看 , 川象 冰有 折 德 卉 的 水m 虿 =
l ,仿扉舟
指定特g 书肚^莳 f
平
性 威 庀石
在 A卅 . 向
皋 岘 眷 .刊 油 末 建 前檐 上 可 观 、 环统 同 泄 周目 亦
; 南 曲 I傻 岛. 幕 f 啦出 强 、
艟 而 ¨ 大 约
置 维川象 赢 创 筘 生 口门 『 衄拄 砖 川象 康憾 造 园 朽 改 } 考 一 几最 太 目 蘼终 芹 蛐朗孤 采 目林 , 宁 T 聍代 { 毕均 ^牡 旋 I J所 建 , _r 家 _ I
近誊 水 辖商 三 ,中 熹
堆 土性 目 I 世 内 退成水 r e.互百 触鹿 氍市 .瀑 } 两鞲戕 藩 堆石 皆虬 立 ,与士 t 博 告 大仙 的 亚 ^帖 l _ 水 杠 象. 可能 是从 中得到 在南 部 出半昌 西北 向 出 .与西 岸
位于 水 池 南 北 各配
硬 营 首 刊 定. ¨ _ 埴咄 恻 档
岛 丑 ・木 。。 世
I 与 陆 地 哉 中 卉
岛桐l 邑
中岛
忙 苗 曲址 箭 醚百
与两 桥 桐通 从
三 I 椿局 上 L l
代荡 菩 名 堕
桁 担毒 谶
小 远 州作为
故开t: 建筑 f 此被 l 日 为
维普资讯
承 川 年 臣 京 代
摩 *
景 宰 仕
捌 江 储
对 自然 美 的膜 拜
日本 古 典 名 园 赏 析 (一) 十
二条城 二之 丸庭 园
九 屉 l 秆 5 市
t^ 砷 将 军 张 k
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
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
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庭院专主静观。
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
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
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立意在先,文循意出。
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
像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园,则宜以静观为主,即为一例。
1.障景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
中园之门原来就是拙政园的正门,可惜今已封闭。
进入砖雕门楼,一座小小天井,深仅几步而已,但那株文征明手植巨藤,已届五百岁高龄,枝干蟠曲如龙,绿叶遮天蔽日,有“蒙茸一架自成林”之说。
天井之北为卧虬堂,然后一路向北均为拙政园的住宅区。
行至最底,得一门,门内咫尺之远即有一座高大的黄石假山耸立眼前,山有东、西两峰,视线越过中间低处,可见主厅远香堂飞檐翘角隐现其间,这种半遮半露的处理激起游人更大的兴趣。
以山障景是古典园林中最为传统的手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述的大观园也是采用此种手法。
2.框景框景也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利用门框、窗框、门洞、窗洞、山洞以及树木等作为框架,有选择地摄取空间景色,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2】比如这一幅漏窗。
墙上连着一个又一个都被造出画框样子的漏窗,每一个漏窗图案均不相同,透过漏窗看到的外面的景色也各不相同,犹如在廊墙镶嵌着一幅又一幅精美的画。
岭南四大园林鉴赏
之一。而意境的营造,可以说是中国园林艺术所要企及的最高境界之一。
园林分类 我国地域广大,东西南北的气候地理条件及物产各不相同,因而园林也常常表现出较明显的地方特性。
北方类型
•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 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显 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 京为代表。
3.东莞可园
4.番禹余荫山房 肆„„„„ 评价与小结
一、园林概况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
小品艺术、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憩、居住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它既收入了自然山水美的千姿百态,又凝集了社会
的不重视等。另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文化,表现
为清代园林的碉楼形式。岭南文化还有一定的远儒性。这一点从品味上 看可以说是俗气,即世俗文化。但这就是岭南文化的主流,特别晚清以 后,北方的政客官僚、江南的文人骚客、岭南的商家富豪成为三大地域 园林的创作主体,岭南园林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其表 现。 岭南文化更有着一定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在园林方面表现
•
•
秀水、奇石、名贴堪称梁园“三 宝”。
佛山梁园
宅园特色
• • 梁园总体布局以住宅、祠堂、园林三者浑 然一体最具当地大型庄宅园林特色,尤其 是以奇峰异石作为重要造景手段。 其中的四组园林群体因各自构思取向不同 而风格各异,各种“平庭”、“山庭”、 “水庭”、“石庭”、“水石庭”等岭南 特有的组景手段式式具备,变化迭出。与 各建筑物和景区主题紧密结合的诗书画文 化内涵丰富多彩,诗情画意比比皆是,园 内精心构思的“草庐春意”、“枕湖消夏 ”、“群星秋色”、“寒香傲雪”等春夏 秋冬四景俱全,各异其趣;展示文人园林 特质的“石斋寄情”、“砚磨言志”、“ 幽居香兰”、“庄宅遗风”四景,将岭南 古园林的多种文化意境,如雅集酬唱、读 书著述、家塾掌教、幽居赋闲等多种文人 文化生活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 无穷。
法国凡尔赛宫名园赏析
造园师——勒·诺特尔 (1613-1700) 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造园家,后世称他 为“宫廷造园家之王”。
出生于园艺世家。
学习园艺、绘画和建筑学,还学过透视 术和视觉原理。 代表作: 沃-勒-维贡府邸花园 凡尔赛宫花园
2.概况
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小的村落。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在这一 带的树林中建造了一座狩猎庄。路易十三死后,他的儿子路易十四决定 把它建成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从1661年动工,由著名建筑师 勒·沃·哈尔都安和勒·诺特尔精心设计而成,1689年完全竣工。 经 过三百多年的扩展和重建,凡尔赛宫已成为一座宏伟富丽的宫殿,它占 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宫殿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
勒诺特在1667年设计了凡尔赛宫花园和喷泉,勒沃则在狩猎行宫的西、 北、南三面添建了新宫殿,将原来的狩猎行宫包围起来。原行宫的东立
面被保留下来作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
4.凡尔赛宫的历史
历史年表
1.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 2. 1688年,凡尔赛宫主体部分建筑工程完工。 3. 1710年,整个凡尔赛宫殿和花园的建设全部完成并旋即成为欧洲最大、 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和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 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
轴线是一条跌宕起伏的轴线。而轴线又是空间的组织线,因此园林中的
空间也是一系列跌宕起伏、处在不同高差上的空间 。
6.园林空间分析
内向与外向:勒•诺特尔园林空间的另一个独到之处是有一些独立于轴 线之外的小空间——丛林园。丛林园的存在使得园林在一连串的开阔空 间之外,还拥有一些内向的、私密的空间,使园林空间的内容更丰富、 形式更多样、布局更完整,体现了统一中求变化、又使变化融于统一之 中的高超技巧。
建筑赏析之拙政园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江苏拙政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城内东北街,苏州最大的名园。
它不仅是苏州四大古典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之一,而且还是全国四大古典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之一。
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御史王献臣解官归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
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在建园之期,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
其后400多年,沧桑变迁,屡易园主,但此园总体仍不失明代遗风。
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份。
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也是全园精华所在;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东部现以草地为主,凿池垒山,遍植树木,缀以天泉亭,秫香馆、兰雪堂诸建筑,给人以开朗舒畅之感。
中部面积约18.5亩,池水面积占1/3。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寄畅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本科课程作业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园林史》课程江南园林——寄畅园赏析学寄畅园赏析[摘要]寄畅园山水占地面积达全园的三分之一多,该园以山水为主,搭以疏朗的建筑。
形成一座以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山麓别墅。
而其又是叠山、造水等方面的佼佼者,同时也极大应用了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园林中借景、障景手法的典范。
[关键词]江南园林;寄畅园;自然。
一、历史背景寄畅园就位于惠山,明嘉靖年间,南京的兵部尚书秦金在此地建了别墅,称“凤谷行窝”。
万历年间,官至湖南巡抚的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
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因在秦氏流传百年也被叫做“秦园”。
二、园林布局寄畅园位于锡山和惠山之中,做假山以借惠山余脉。
园以水为主题,分别引自惠山寺日月池和二泉书院积香池(现已无水),水体整体形状呈葫芦状,鹤步滩和知鱼槛位于中部,把水体分为大小两个空间。
而先月榭和嘉树堂分位于左右,使得两者都获得了最好的观赏位置。
同时水面七星桥的设计,使水达到断而未尽。
寄畅园的山石以土石为主,与惠山余脉融为一体,南部为九狮山,峰回路转。
在北部开凿出一条山谷,建为八音涧。
三、风格特色“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良好的地理条件对一个园林由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寄畅园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山地园林的代表,寄畅园东临锡山,西靠惠山,为其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天然条件。
构造的园林也是清新雅致,具有山林野趣。
总体来说,寄畅园的园林特色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改造自然,忠于自然。
设计者在园中堆叠假山、营造水体,并不是单纯地挖湖堆山。
而是为了巧借自然,使山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同时园林以山水为主体,使其尽可能展现自然的风貌。
不同于众多的文人园林,注重的更多是个人情感的表达,秦代后裔追求的是自然。
2.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寄畅园建筑主要集中在南部,却没有和园中假山形成明显的界限,而是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中国著名园林赏析(精品)
顺德的清晖园
顺德的清晖园
余荫山房——门楼
四、其它名园
• 扬州个园(清):叠石立意,竹,四季
假山。
• 无锡寄畅园(明):颐和园的谐趣园仿
此建。
• 上海豫园(明):
明代潘允端为“豫(愉)悦老亲”而建;黄 石 假山、砖雕、圆雕、龙墙, “玉玲珑”(江
南三大名石之冠)。
寄畅园——凤谷山庄
上海豫园龙墙
中国著名园林赏析
一、皇家园林
1、北京颐和园 2、承德避暑山庄: 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帝王宫苑 .
仁寿殿
玉澜堂
宜芸馆
乐寿堂
德和园大戏楼
排云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大部洲
苏州街
西堤六桥之一:玉带桥
谐趣园
二、苏州四大名园
• 拙政园(明朝):水池面积较大,水廊 • 留园(清代):曲廊、冠云峰 • 沧浪亭(宋代):未入园林先成景,复
廊
• 狮子林(元朝):假山
小飞虹廊桥
宜两亭
拙政园水廊
拙政园的爬山廊
留园
涵碧山房
未入园门先成景 沧浪亭平面图
沧浪亭
沧浪亭的复廊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漏窗
狮子林
三、广东四大名园(均建于清代)
• 清晖园(顺德) • 可园(东莞) • 余阴山房(番禺) • 十二石斋(佛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
1、苏州“拙政园”的见解、布局、特点、手法。
475全园包括三部分:西部的补园、中部的拙政园紧邻于各自的邸宅之后,成前宅后院的格局,东部重加修建为新园,是一座大型的宅院。
中部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
中部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池中推山,池南建厅堂轩馆。
主景在远香堂后两面,即前面是嶙峋崔嵬的奇峭山水,后面是平岗水坂的平原山水,奇峭有赖于用石,前山是用湖石叠成,有洞壑峰恋,但制作粗劣,且黄石与湖石混用。
平远则需舒展,故在池中堆土成二岛,岛上竹树茂密,各建一亭,形成东西展开相互映衬的画面,具有浩淼的水面和土山茂林,富于江南情趣。
后期所增加的南轩、荷风四面亭、小飞虹等建筑物都非常得当,成为很好的观景点,又是山水中的优美点景物。
在远香堂的东西两翼,则有两组院落或景点:一组在东,有枇杷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三个庭院组成,形成富于变化的空间组合,再加上绣绮亭作为远香堂的对景,使东翼景观十分充实。
另一组在西,有小沧浪水院、小飞红和香州石舫组成,以水院与水景为特色,使西翼也颇丰满。
这两翼都以空间层次多、构图美而加强了远香堂作为主厅的地位,且东翼以院、西翼以水,其意趣各有不同。
至于偏于一隅的见山楼,因体量较高大,处于偏远处是恰当的,也可补香州与南轩以北缺少对景的不足。
总体看来,拙政园中部的布局疏密相同,旷远与深邃兼备,尚保留一些宋、明以来的平淡简远的遗风。
建筑物不少,却又不过于人工化,水面开阔,而又不失水层次的丰富。
西部原补园部分,以三十六鸳鸯馆前的山水为主景。
此后经改建后较为拥塞,由澳邃而却开郎,山石堆砌过多,人工气息过重,只有倒影楼和宜两亭一线对景及水上波形长廊较有创意,是此处最佳景物。
其他值得一提的布局手法:原来的园门是邸宅备弄的巷门,经长长的夹道而进入腰门,迎面一座小型黄石假山犹如屏障,免得园景一览无余。
山后小池一泓,渡桥过池或循廊绕池便转入豁然开朗的主景区,这就是造园的大小空间转换、开合对比手法运用之一例;中部的建筑布局以次景区的密来反衬主景区的疏,既保证了后者的苑若天成的大自然情调,又解决了因园林建筑过多而带来的矛盾。
中部是典型的多景区、多空间复合的大型宅院,园林空间丰富多变、大小各异。
有山水为主体的开敞空间,有山水与建筑相间的半开敞空间,也有由建筑围合的封闭空间。
这些空间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形成一系列的序列组合,并突出表现了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的组景韵律感。
2、苏州“留园”的见解、布局、特点、手法?入园门,经过两重小园,其形状曲折狭长,相当于交响乐的序曲;中原作为全园的过渡,以水景见长,它又可细分为东南、西北两区,东南区以建筑群为主,西北区以山池为主,它们两个组成了相互对应的画面,以疏朗明快为主调,相当于交响乐的呈示部;东园以建筑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建筑精美,结构谨严,布局精凑。
峰石以罕有而闻名,相当于交响乐的展示部,是全曲的高潮,其主题热烈充实而欢快,西园以土石相间的假山为主,山林田野风味浓烈,与中、东园的富丽堂皇形成鲜明的对照,相当于交响乐的再现部,其空间为追忆,遐思与回味。
布局:乐章结构式布局。
紧邻于宅院之后,分为西中东三区: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东区以建筑取胜,而东园又可细分西疏东密、西实东虚。
特点:(1)丰富的石景。
石景和除了常见的叠石假山屏障之外,还有大量的石峰特置和石峰从置的石林,冠云峰两旁分别屏立瑞云、岫云两配峰,益发烘托出主峰之神秀。
三峰之下,山石围筑成花台、小径、罗列小峰、石笋、点缀花草松竹,还有石林小院中的大小峰石的丛置。
(2)多样变化的空间之景。
以山池花木为主的自然山水空间,也有各式各样以建筑为主或者建筑山水相间的大小空间庭园、庭园天井等。
手法:中国古典园林构图手法讲究含蓄曲折变化,反对僵直单调一览无余,景物大都深藏不漏,隐而不现,往往采用“欲扬先抑”“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等艺术造景手法。
(1)聚焦的手法。
例如在冠云峰前有浣云沼,沼西有冠云台,沼东又有伫zhu云庵,峰后有冠云楼,峰在右陪衬有岫xiu云峰和瑞云峰。
对冠云峰从四面八方加以映衬、烘托,反复强调一个“云”字,用聚集的艺术手法取得整体意境效果。
(2)虚实结合。
“五峰仙馆”的组群所占的面积太大,院内留空不多,这种实多虚少的庭院显得不够潇洒别致,而“毕步小筑”却靠墙壁稍微点加石块,配以花木藤萝似有深意远境。
(3)对比的手法。
①疏密对比:建筑布局讲究疏密结合,它的东部以石林小院为中心,建筑高度集中,内外空间交织穿插,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景物内容繁多,步移景异、应接不瑕,节凑变化快速,因而人的心理和情绪必将随之兴奋而紧张,但游人如果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必然会产生疲惫感,因此在留园的其他部分,建筑则安排得比较稀疏、平淡,空间也显得空旷。
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自然恬静而松弛,游人在这一紧一驰中得到了喜悦。
②开合对比:从入口进入一个狭长的封闭曲折的长廊,进入园内,一片大水面映入眼前,借大与小及开敞与封闭的狭长空间形成开与合的对比,达到心胸顿觉开朗的效果。
(4)半遮半掩:介于隔和透之间,促使园内景区与景区、景物之间、元素之间互为联系、互为掩映,使园内处处遮蔽,处处透空而相通,从而形成层次丰富、境界深幽、含蓄不尽、意趣无穷的城市山林。
3、网师园的优缺点网师园是一座紧邻于邸宅西侧的中型宅园,园林平面略称丁字形,它的主体部分(也就是主景区)居中,以一个水池为中心,建筑物和游览路线沿着水池四周安排。
整个园林的空间安排采用主、辅对比的手法,主景区也就是全园的主体空间,在它的周围安排若干较小的辅助空间,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
西面“殿春簃”与主景区之间仅一墙之隔,是辅助空间中之最大者。
正厅为书斋“殿春簃”,位于长方形庭院之北,院南有清泉“涵泉”及半亭“冷泉”。
园南部的小山丛桂轩和琴室均为幽奥的小庭院。
“小山丛桂轩”之南是曲折状的太湖石山坡,其南倚较高的园墙而成阴坡,山坡上丛植桂树、腊梅等。
“琴室”的入口从主景区几经曲折方能到达,一厅一亭几乎占去小院的一半,其幽邃安閟的气氛与操琴的功能十分协调。
园林北角上的“集虚斋”前庭是另一处幽奥小院,院内修竹数竿,透过月洞门和竹外一支轩可窥见主景区水池的一角之景,是运用透景的手法而求得奥中有旷,设计处理上与琴室又有所不同。
此外,尚有小院、天井多处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幽奥的或者半幽奥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烘托出主景区之开朗。
因此,网师园虽“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数。
……旷如奥如,殆兼得之矣”网师园的规划设计在尺度处理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如水池东南水尾上的小拱桥,故意缩小尺度以反衬两旁假山的气势;水池东岸堆叠小巧玲珑的黄石假山,意在适当减弱其后过于高大的白粉墙垣所造成的失调。
类似情况也存在于园的东北角,这里耸立着邸宅的后楼和集虚斋、五峰书屋等体量高大的楼房,与园中水池相比,尺度不尽完美,而又非堆叠假山所能掩饰。
匠师们乃采取另外的办法,在这些楼房前面建置一组单体小体量、玲珑通透的廊、榭,使之与楼房相结合而构成一组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的建筑群。
不过,池西岸月到风来亭体量似嫌过大,屋顶超出池面过高,多少造成与池面相比较的尺度不够协调的现象。
另外建筑物过多是清乾隆以后尤其同、光年间的园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网师园的建筑密度高达3﹪,人工的建筑过多势必影响园林的自然天成之趣,还好网师园能把这一影响减到了最低限度。
4、宋代苏州的沧浪亭沧浪亭的空间结构,尤其是景区的意匠,可谓因水之形,就水之势,水在园东汇成池沼,北面池水西流如带,石桥跨水为园门。
由园门向西沿水景境设计十分精妙,于池溪相接的阳角构四面厅,名曰“面水轩”。
东端空亭架水上者“观鱼处”,其妙在于三者之间沿水,因形就势构成复廊,廊中用漏花墙相隔,既将池水纳入园林景境的规划之中,又将园的景境扩展到园林之外。
园内以叠山为主,山的体势因地而成东西走向,外石内土,山脚石块嶙峋,石径盘曲,林木苍郁,沧浪亭翼然立于山的高处。
景区环山构筑回廊,南部与“明道堂”、“五百名贤祠”通连。
沧浪亭南,则受“明道堂”和“五百名贤祠”两组庭园遮挡,不见园外景色,故在两组庭园之间,南端近园墙处,叠石为洞,名“印心石屋”,石屋上建亭,以眺远景,而名“见山楼”。
5、退思园退思园的总体布局简单,以池为中心,环池布景,采取一泓澄碧,亭台突池沼而参差飞方式。
退思园的空间结构虽简,但睡眠与景境相应,曲折而有致;亭台突池沼而参差,掩映而富有层次;建筑简朴,高低虚实,空间构图十分丰富,不失为建安中型园林的佳作。
6、无锡·寄畅园寄畅园占地约10000平方米,地形呈不规则的梯形,南北长而东西窄,中间宽阔。
园的规划布局特点,以池为主,池水随形依势,面积虽仅0.17公顷,却给人以巨浸空澄、一泓净碧之感。
池名“锦汇漪”7、南京·瞻园瞻园地形狭长,南北长近两倍于东西之宽。
全园以山水造景为特色,建筑很少,除主体建筑“静妙堂”外,只在东西两侧,山上水滨点缀以虚亭小榭。
园的总体结构,以南部的“静妙堂”及堂前的小池、南假山;北部的北假山及山前之大池,和西部的西假山组成。
池水引蔓通津,环绕联络三者之间,构成山环水抱的瞻园景色。
南假山是在刘敦桢先生亲自主持完成的,对“静妙堂”呈山环水抱之势,因山面堂背阴,前后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主峰高达6米,山中洞穴灵透深邃,山上人工瀑布,垂帘于洞口,洞下水流潺潺,使人如涉身岩壑之中。
山的造型,有“师法自然”之妙,石壁以沟槽作垂直面划分,颇似石灰岩壑受冲蚀的形象,加之叠石纹顺体适,而无补缀穿凿之痕,浑然一体,有若自然。
8、扬州·个园:——四季假山春景——宅园门前左右两旁的花坛满种修竹,竹间散置参差的石笋,象征着“雨后春笋”的意思。
(春山)夏景——抱山楼之西侧为太湖石大假山,它的支脉往楼前延伸少许,把楼房的庞大提来那个适当加以障隔。
大假山全部用太湖石堆叠,山上秀木繁阴,有松如盖,山下池水蜿蜒流入洞屋。
桥面石板之下为清澈的流水,夏日更觉凉爽。
假山的正面向阳,褶皱繁密、呈灰白色的太湖石表层在日光照射下所起的阴影变化特多,有如夏天的行云,又仿佛人们常见的夏天的山岳多姿景象,这便是“夏山”的缩影。
秋景——楼东侧为黄石堆叠的大假山,主峰居中,两侧峰拱列成朝偮之势。
山的正面朝西,黄石纹理刚健,色泽微黄。
每当夕阳西下,一抹霞光映照在发黄而峻峭的山体上,呈现醒目的金秋色彩。
山间古柏出石隙中,它的挺拔姿态与山形的峻峭刚健十分协调,无异于一幅秋山画卷。
冬景——“透风漏月”厅前为半封闭的小庭院,园内沿南墙堆叠雪石假山。
透风漏月厅事冬天围炉赏雪的地方,为了象征雪景而把庭前假山叠筑在南墙背阴的地方,雪石上的白色晶粒看上去仿佛积雪未消,这便是“冬山”的立意。
●“三山五园”——圆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皇家园林)●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是清初的三座大型离宫御苑,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的三座著名皇家园林9、圆明园水:圆明三园都是水景园,园林造景大部分是以水面为主题,因水而成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