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复习题大全
会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会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 西汉B. 秦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的目的是:A. 选拔文官B. 选拔武官C. 选拔工匠D. 选拔农民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外交C. 探险D. 征服答案:B4.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减轻农民负担B. 增加国家税收C. 改革土地制度D. 促进商业发展答案:A5. 辛亥革命推翻了哪个封建王朝?A. 明朝B. 清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7.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取得了哪次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8.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5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9.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间是:A. 1966年B. 1967年C. 1968年D. 1969年答案:A10.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者是: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朱德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______。
答案:印刷术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被称为______。
答案:半两钱3.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被称为______。
答案:诗仙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进行了______次下西洋的航行。
答案:七5.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是为了解决______的问题。
答案:人丁税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高中历史会考试题

高中历史会考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是中国明代的著名航海家?A. 李时中B. 郑和C. 王阳明D. 陆玠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抗日战争胜利D. 建国大业3. 近代中国战争中,以《马关条约》签订为标志的事件是?A. 甲午战争B. 第一次鸦片战争C. 抗日战争D. 义和团运动4.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劳动人民的利益与地主阶级的利益之间的矛盾B. 封建统治者内部的矛盾C. 商人和地主之间的矛盾D. 宗法等级制度内部的矛盾5. 古代中国著名的观象台是?A. 北京观象台B. 长安观象台C. 广州观象台D. 南京观象台二、判断题6.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曾实行严格的文化审查,烧毁了大量历史典籍及文献。
( )7.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封建王朝统治。
( )8. 中国在1850年至1864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由林则徐领导,旨在推翻清朝统治。
( )9. 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位女性皇帝武则天,她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 )10.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抗议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运动。
(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深远意义。
12. 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包括哪些,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13. 简要介绍一下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及争霸势力。
14. 解释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其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15. 请谈谈中国十大古都中的其中一座古都的历史及文化特色。
四、论述题16. 以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为例,谈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发展演变及其影响。
17.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历史巨变是哪两次,分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和变革?18. 论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以及对世界科技的影响。
19.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社会经济结构是怎样的,这种经济结构对社会发展有何重要影响?20. 中国历史上古代先民的迁徙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古代迁徙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何重要意义?以上为高中历史会考试题,希望同学们认真作答,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答案:ABC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增强了中央集权D. 促进了文化繁荣答案:ABC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展示国威B. 促进贸易C. 寻求佛教圣物D. 传播中国文化答案:ABD4. 清朝末期,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学习西方科技B. 建立新式军队C. 发展工商业D. 改革政治制度答案:ABC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国内政治腐败答案:A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有哪些作用?A. 为前线提供物资支持B. 组织游击战争C. 培养抗日人才D. 宣传抗日思想答案:ABCD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哪些重大意义?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D.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答案:ABCD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A.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B.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D.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答案:ABCD9. 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商品的流通B. 加强了文化的交流C. 推动了科技的传播D. 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答案:ABCD10. 孔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儒家思想的创立者B. 教育的普及者C. 礼仪制度的制定者D. 政治理念的提出者答案:AB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长城D. 实行分封制答案:B解析: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推行了郡县制,使得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高宗B. 唐太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答案:C解析:唐玄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被称为“开元盛世”。
3. 元朝时期,实行了哪项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 科举制B. 行省制C. 郡县制D. 九品中正制答案:B解析: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行省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省,由中央直接管理。
4. 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期间,郑和七次下西洋?A. 明成祖B. 明太祖C. 明宣宗D. 明英宗答案:A解析: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联系。
5. 清朝时期,哪位皇帝实行了“康乾盛世”?A. 康熙帝B. 雍正帝C. 乾隆帝D. 嘉庆帝答案:A、C解析:康熙帝和乾隆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被称为“康乾盛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鸦片战争D. 甲午战争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2. 下列哪些人物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袁世凯答案:A、B解析: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他们主张变法维新,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清朝的危机。
3. 下列哪些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答案:A、B、C、D解析: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它们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明朝的“海禁”政策?A. 禁止民间私人出海贸易B. 允许官方贸易C. 严格限制外国人来华D. 鼓励海外移民答案:D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国内政治腐败答案:A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5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主要活动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西南地区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9.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统治?A. 闭关锁国B. 科举制度C. 改土归流D. 世袭制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A. 君为臣纲B. 父为子纲C. 夫为妻纲D. 兄为弟纲E. 仁义礼智信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________。
答案:封建土地私有制12.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他们被称为“________”。
答案:诗仙、诗圣1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共进行了________次远航。
答案:七14.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又称为“________”。
答案:百日维新1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了《________》。
高一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一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国封建社会中,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是()。
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明朝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皇帝是()。
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瞻基D. 朱祁镇3. 清朝末年,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
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4.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辛亥革命的爆发C. 一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 台儿庄战役B. 淞沪会战C. 平型关大捷D. 百团大战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B.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D.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7.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主要目标是()。
A. 农业现代化B. 工业现代化C. 国防现代化D. 教育现代化8.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错误批判的“三家村”是指()。
A. 邓拓、吴晗、廖沫沙B. 邓拓、吴晗、周扬C. 邓拓、吴晗、陈伯达D. 邓拓、吴晗、张春桥9.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核心是()。
A. 土地私有化B. 土地集体所有制C. 土地承包经营权D. 土地流转权10.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标志着()。
A.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B.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C. 香港回归祖国D. 香港的完全自治11.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简称是()。
A. WTOB. IMFC. GATTD. APEC12.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A. 28B. 29C. 30D. 3113. 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其全称是()。
A.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B. 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区C. 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D. 一带一路战略伙伴关系14. 2020年,中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主要标志是()。
高中历史会考推荐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会考推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封建社会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社会B. 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C. 封建社会中,皇帝是最高统治者D. 封建社会中,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唐朝时期的文化成就?A. 唐诗B. 唐三彩C. 敦煌莫高窟D. 元曲答案:D3. 以下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B. 法国大革命导致了法国君主制的终结C. 法国大革命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D二、填空题4.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
答案:封建王朝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共进行了_________次航行。
答案:七次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_________事件。
答案:萨拉热窝刺杀三、简答题7. 简述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的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8.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之一。
它不仅导致了数千万人死亡,也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战争结束后,联合国成立,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同时,战争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如计算机、核能等。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世界分裂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本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高中学生复习和巩固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历史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的朝代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 - 秦朝 - 汉朝 - 唐朝 - 明朝B. 春秋战国时期 - 秦朝 - 汉朝 - 唐朝 - 宋朝C. 春秋战国时期 - 秦朝 - 汉朝 - 唐朝 - 清朝D. 春秋战国时期 - 秦朝 - 汉朝 - 唐朝 - 宋朝 - 明朝答案:B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崛起?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中国共产党成立D.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答案:C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A. 抗日战争胜利B. 新中国成立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 文化大革命开始答案:B4.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与“五四运动”有关?A. 辛亥革命B. 二战结束C. 井冈山会师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A5.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A. 唐朝B. 五代十国C. 南北朝D. 清朝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1.请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封建等级制度、严格的等级区分、封建农奴制经济、皇权至上、儒家思想主导等。
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通过封爵和官职等手段控制各个等级的贵族阶层,使得社会分化明显。
经济上,封建农奴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成为地主和官府的附属劳动力。
此外,封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家族、礼仪、忠孝等传统道德观念。
2.请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源自唐朝,但在宋朝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级范围内进行的考试,通过乡试者进入会试。
会试则是在省级范围内进行的考试,通过会试者进入殿试。
殿试是在京城进行的考试,最终确定考生的名次。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选拔人才、提拔官员的作用,使得社会上层有机会参与政治事务。
3.请简述中国近代的百年变革。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221年D. 公元前202年答案:A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高祖C. 唐玄宗D. 唐高宗答案:B3. 南宋建立的年代是:A. 960年B. 1127年C. 1271年D. 1279年答案:B4.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5.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由校答案:A6. 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发生在:A. 1839年B. 1840年C. 1856年D. 1860年答案:B7. 辛亥革命爆发的年份是:A. 1911年B. 1912年C. 1913年D. 1914年答案:A8. 五四运动爆发的年份是:A. 1919年B. 1920年C. 1921年D. 1922年答案:A9. 抗日战争胜利的年份是:A. 1945年B. 1946年C. 1947年D. 1948年答案:A10.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年份是:A. 1950年B. 1951年C. 1952年D. 1953年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E. 丝绸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孙中山E. 李大钊答案:ABCE3. 下列哪些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百团大战E. 武汉会战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盛世的三个特点。
答案:唐朝盛世的三个特点包括:一是政治稳定,二是经济繁荣,三是文化开放。
2.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高中历史会考会考及答案

第一学期会考调研练习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50分1. 右图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A.内服制度B .外服制度C .宗法制度D .礼乐制度2. 中国古代一位皇帝颁布法令, 允许诸侯王死后, 嫡长子继承王位, 其他子弟可分割一部分王国土地成为列侯。
这位皇帝是A .秦始皇 B.汉武帝 C.宋太祖 D.明太祖3. 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4.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B.军机处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C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地位 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5.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秦朝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B .汉朝彻底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问题C .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斗争中占据绝对上风D .明清时期政治体制体现明显的君主专制色彩6. 19世纪中期,一位正直的英国人在评论一场战争时说:“我从没有听到过比这次对华战争的起源更不公道,进行时更给英国丢脸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A .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C .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 .日本军队 B.俄国军队C .英法联军 D.美国军队8.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为了A .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B.实行民主制度C .发展商品经济 D.稳固小农经济9.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 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一条约是A .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C .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0. 右图是在上海保存的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爱国事件的档案材料, 其中有“欧战和会, 外交失败” 、“要除卖国贼,要救北京学生”等文字。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题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 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B. 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C. 火药最早用于军事D. 印刷术最早出现在唐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A. 统一度量衡B. 推行郡县制C. 焚书坑儒D. 提倡儒家思想3.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非常频繁,其中不包括:A. 鉴真东渡日本B. 玄奘西行取经C. 郑和下西洋D. 马可·波罗来华4. 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A. 广州B. 泉州C. 上海D. 宁波5.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C.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 封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二、填空题1.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______。
3. 清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
4. 辛亥革命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______。
5.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其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 描述清朝末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
3. 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非常频繁,其中最著名的是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行取经。
材料二:唐朝时期,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同时,中国的佛教、道教等文化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2.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清朝末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024年高中历史会考题目和解析

2024年高中历史会考题目和解析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1. (单选题,2分)以下哪项是夏朝建立的重要标志?A.制代替了禅让制B.大禹治水成功C.商汤灭夏D.周武王灭商答案:A二、简答题1. (简答题,4分)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制度。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任命。
同时,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
中国近现代史一、选择题1. (单选题,2分)以下哪项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的主要原因?A.领导者洪秀全贪污腐化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C.战略失误D.内部矛盾激化答案:B二、简答题1. (简答题,4分)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变革,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辛亥革命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世界史一、选择题1. (单选题,2分)以下哪项是古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A.人民主权B.选举制度C.君主专制D.寡头政治答案:A二、简答题1. (简答题,4分)请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其中,主要原因包括: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竞争,导致各国之间的矛盾加剧;军备竞赛和战争准备,使得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导火索,引发了世界大战。
历史会考试卷及答案-高二

历史会考试卷及答案-高二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周朝实行的是世袭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是郡县制D. 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太学答案:D2.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甲午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A3. 下列关于中国现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B.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广州宣告成立C.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D.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安宣告成立答案:A4. 下列关于世界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希腊文明是地中海地区最发达的文明B. 罗马文明是地中海地区最发达的文明C. 埃及文明是地中海地区最发达的文明D. 印度文明是地中海地区最发达的文明答案:A5. 下列关于世界近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亚洲的联系更加紧密B.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非洲的联系更加紧密C.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美洲的联系更加紧密D.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大洋洲的联系更加紧密答案:C6. 下列关于世界现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C. 第三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 第四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答案:B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家分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家分晋。
答案:韩、赵、魏2. 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发生在________年。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主要选拔什么类型的人才?A. 武官B. 文官C. 工匠D. 商人答案:B3.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A. 泉州B. 广州C. 上海D. 天津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推行郡县制D. 推广儒家思想答案:D5. 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D6. 以下哪个朝代的皇帝不是由世袭制继承的?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7. 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发生在清朝?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太平天国运动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20世纪?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鸦片战争答案:D9.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新中国的成立答案:A1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中国?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五四运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秦半两2.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而杜甫则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诗圣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__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___。
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对_________的抗议。
答案: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定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被称为_________。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长城D. 实行科举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探索新航路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以下哪项成就不属于他的政绩?A. 平定三藩之乱B. 收复台湾C. 编纂《四库全书》D. 签订《尼布楚条约》答案:D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 辛亥革命的爆发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容?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答案:D7. 抗日战争时期,以下哪个战役标志着中国军队的全面抗战开始?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百团大战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A. 土地改革B. 农业合作化C. 手工业合作化D. 私营企业国有化答案:D9.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下哪个组织不属于“四人帮”?A. 江青B. 张春桥C. 姚文元D. 邓小平答案:D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 建立经济特区B. 建设三峡大坝C. 举办奥运会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______。
答案:文字2.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求法,他所翻译的佛经对______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答案:佛教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改造包括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和______。
高一历史会考试题

高一历史会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儒家主张“仁政”,强调道德教化B.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C.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D. 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以礼治国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B. 统一度量衡,推行统一的货币C. 修建万里长城,加强边防D. 以上都是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外交往,采取了哪些措施?A. 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的联系B.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建立外交关系C.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D. 以上都是4.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推行了哪些重要的政治改革?A.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B. 推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C. 改革官制,提高行政效率D. 以上都是5.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削弱藩镇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推行“杯酒释兵权”,解除将领的兵权C. 改革科举制度,选拔人才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他主张“仁政”,强调道德教化。
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废除了______制。
8.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外交往,开辟了______,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
9.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推行了______制度,选拔人才,提高了行政效率。
10.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______”,解除了将领的兵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目的和影响。
12. 简述宋太祖赵匡胤推行“杯酒释兵权”政策的背景和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3. 论述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改革及其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
高中历史会考真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会考真题及答案高中历史会考是对学生高中阶段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重要检验。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中历史会考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这种制度被称为()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对周天子有一系列义务。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世袭制是指权力在家族内部传承;郡县制是秦朝开始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圆形方孔钱D 贝币答案:C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圆形方孔钱,方便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3、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郡国并行制B 颁布“推恩令”C 设立三司D 废除丞相制度答案:B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从而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郡国并行制是汉初实行的制度;三司是明朝设立的;废除丞相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举措。
4、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黄巢起义D 朱温建立后梁答案:A解析: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藩镇割据是安史之乱后形成的局面;黄巢起义进一步动摇了唐朝的统治;朱温建立后梁,标志着唐朝的灭亡。
5、北宋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是()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B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C 设通判监督知州D 地方赋税大部分上缴中央答案:A解析:北宋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
B 选项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是在行政上的措施;C 选项设通判监督知州是在地方监察上的措施;D 选项地方赋税大部分上缴中央是在财政上的措施。
会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会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重要措施?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宰相制度D. 创立科举制答案:B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建立宰相制度C. 实行推恩令D. 创立科举制答案:C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科目是?A. 明经科B. 进士科C. 明法科D. 明算科答案:B4.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建立宰相制度C. 实行三省六部制D. 创立科举制答案:C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建立宰相制度C. 实行三省六部制D. 创立东厂答案:D6. 清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建立宰相制度C. 实行三省六部制D. 创立军机处答案:D7.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A8.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B9.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C10.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D11.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郑国渠答案:A12.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郑国渠答案:B13.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郑国渠答案:C14.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郑国渠答案:D15.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成就?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答案:A16.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成就?B. 楚辞C. 汉赋D. 唐诗答案:B17.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成就?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答案:C18.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成就?A. 诗经B. 楚辞D. 唐诗答案:D19.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成就?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宋词答案:D20.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成就?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元曲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答案:ABCD22.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ABCD23.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鄱阳湖之战答案:ABCD24.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萨尔浒之战答案:ABCD25.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雅克萨之战答案:ABCD26.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答案:ABCD27.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三藩之乱答案:ABCD28.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鸦片战争答案:ABCD29.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D. 甲午战争答案:ABCD30.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3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重要措施。
高一历史会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会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 汉朝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C. 唐朝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更加公平D.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加强了皇帝的专制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B.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的一种土地制度C. 租庸调制是宋朝的一种赋税制度D. 一条鞭法是明朝的一种赋税制度3.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D. 《红楼梦》是清朝的一部历史小说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科技发明B.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用于地震的预测C.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D. 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发明了麻沸散5.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统一六国后,对北方的匈奴进行了抵御B. 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C. 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关系D.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6.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汉朝时期,中国与罗马帝国有贸易往来B.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C. 宋朝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有贸易往来D. 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7.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C. 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D. 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完全的独立8. 下列关于中国现代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全民族抗战C. 解放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国内战争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9. 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文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明之一B. 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C.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D. 古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帝国10. 下列关于世界近现代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 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 工业革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D. 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复习题一、必修一(共8题)1、阅读下列图示,然后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创立于什么朝代?(2)图二政治制度的实施是在哪个朝代?它具体称为什么制度?(3)图三与前两幅图示的区别在哪里?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4)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个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制度?答案:(1)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
(或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朝(2)唐朝三省六部制(3)废除相权,加强皇权清朝(4)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评价:①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②前期,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后期(明清后),阻碍了中国资本资义萌芽发展,背离了世界经济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2、阅读下请回答: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图一至图三条约签订的背景各是什么?(2)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4)列举两个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重要战争?据图四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1)背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
(2)《南京条约》。
答应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战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争(或平型关大捷)。
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材料二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材料三: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请回答:(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出现上述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什么?“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是什么?(2)从材料二《乡愁》这首诗中,你可以感受到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与愿望?(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基本方针是什么?(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台湾问题的熟悉。
(只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答案:(1)香港、澳门回归。
原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方面接受;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等(言之有理即可)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思乡情结和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3)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熟悉:①台湾自古就是国的领土;②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③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努力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放弃使用武力;④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⑤台湾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们和平统一祖国的进程,也从根本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4.回答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方面的问题:(1)建国初期我国确立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什么?(3)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外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阻碍中美关系关系发展的要害性问题是什么?(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6)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7)我国能够取得这些外交成就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重大事件:①中美邦交正常化(或中美建交)。
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③中日建交。
(4)对台湾问题的态度。
(5)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并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③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6)不结盟。
成就:全面参与联合国事物,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参加和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7)国家综合国力,非凡是国防力量的增强。
5、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是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第5表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
不过,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假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自《十二铜表法》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
实行责任内阁制。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四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出现有何进步作用?(2)据材料二,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保障政治民主的?该宪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据材料三,简要指出《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4)阅读材料四,指出中国的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答案:(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 ①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②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③作用: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它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主要内容:人民主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4)一届人大;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权利法案》材料二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在国会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即为有效。
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
―――摘自人民版必修一材料三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请回答:(1)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英美两国各自形成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它们的最高权力机构分别是什么?(3)这两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有何共同点?这两种政体的最大区别是什么?(4)材料三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有何突出特点?该政体在英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5)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人民政府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答案:(1)标志:英: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美:1787年宪法的制定。
(2)政治体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总统共和制)最高权力机构:英国议会美国总统(3)共同点: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都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都实行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最大区别: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元首是世袭的;民主共和政体的元首是选举产生的。
(4)突出特点: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但也起着维系国家纽带的作用。
作用:使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保证了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为英国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5)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反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材料四: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
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摘自高一岳麓版教材必修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三,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2)这三段材料反映的美国战后初期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标志着什么?(4)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期间,有哪些因素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答案:(1)推行杜鲁门主义;提出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
(2)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政策。
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
(3)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它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