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山水诗艺术特色
从苏轼山水诗看苏轼与山水的关系
从苏轼山水诗看苏轼与山水的关系作者:吴迪来源:《文理导航》2010年第08期北宋大诗人苏轼丰富的漫游经历在《宋史·苏轼传》中有较详细的记载,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原因,苏轼的一生几乎都处在漫游时期,从风华正茂一直到风烛残年,从届州出发游过汴京、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琼州、永州以及沿途的许多地方,而且如杭州等地还不止去过一次。
如此长的漫游时间,如此广大的漫游地域以及如此丰富的游览经历(既有初游又有重游)在中国古代的漫游史上恐怕也无出其右者,加之苏轼的满腹诗书、才华横溢。
可以想见研究他在漫游期间的山水诗创作可以给古代山水诗的研究带来多么大的收获。
在中国古代山水诗史上,在苏轼的前面已伫赢了许多山水诗人,谢灵运是一位饱览风景的谈玄游客,陶渊明是一位躬耕自织的隐逸高士,王维是一位模山范水的丹青圣手,那么面对这些,苏轼在自己的宦游生涯中该怎样定义自己与山水的关系呢?严羽的《沧浪诗话》评价宋诗时说,宋诗“以议论为诗”,自然苏轼的山水诗也蹈循了这样的诗歌创作风气,虽然“人皆以为病”,但是我们正可以藉此议论窥见苏轼本人定义的自己与山水之间的关系。
仔细阅读过苏轼的山水诗后我发现,在整个宦游过程中,即他的一生中,苏轼与山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变化:一、逃避山水的时期在初次出蜀的兴奋和踌躇满志的心态驱使下,苏轼创作了一些山水诗,从中选择几首试做分析。
《初发嘉州》:“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巳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这是苏轼出蜀后作的第一首山水诗,此时的苏轼只是一个远离故乡,追寻前程的旅人,还未着意描写自己与山水的关系。
(本文所有苏诗均出自《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过宜宾见夷中乱山》:“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妙理成趣的苏轼山水诗
“ 诗以豪宕奇恣为贵, 此惟李、 韩、 杜、 苏四公有之” ]然而, [, 3 苏轼的奇却不同于唐朝三公。刘熙载也比较过李、 韩、 杜、 苏
四家诗之长 , 说 “ 诗长 于 趣 ” 趣 在哪 里?最 主要 的是 他 苏 ,
“ 理趣” 这一因素包含在 内。他 的诗不 囿于个人遭 际, 穷究物 理, 探索人 生, 无不摆脱 了庸 常的感性 困扰 , 呈现 出知性的通
个讲究哲学思辨的时代, 文艺重“ 、 理趣” 意”重“ 就在情理之 中了。此外, 我们还认为, 宋代文学重“ 还与宋代文人力 理” 图创新有关, 苏轼曾说: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 出新意于法度
量的奇景伟观, 虽然原因多半是由于政治上的贬斥, 但这种 被迫的“ 创作出差”无疑推动了他的文学生涯。尤其苏轼胸 ,
襟博大, 为人兴趣广泛, 热爱生活, 每到一地, 总是精神倍增
地登山临水, 探奇访胜“ 浮云轩冕何足言, 唯有江山难入手”
山僧 惠表》 。充分 反映 了他 对祖 国 山河 的浓厚兴 趣。正 由 )
于此 , 有人说他 的诗文是深得“ 山之助” 江 的。
苏轼对山水自然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思辨力 , 使其
诗呈现出理性思考与哲理思辨的特色, 究其原因既有时代大 (送张嘉州》 、 《 )“ 行遍天涯意未阑, 将心到处谴人安”《 (赠惠 气候 , 又有个人小气候方面的原因。 ( 时代大气候 宋代“ 一) 尚理” 风气滋生, 究其原因这其
*收稿日期]06 6 0 [ 20 ~0 —1 [ 作者简介] 何翔宇(99 , 内蒙古赤蜂人, 17 一)女, 内蒙古民 族大学在读硕士。
・
2 - 2
维普资讯
进行部分 的改造 , 而 向理学 的方 向发展 。所 以, 从 在这 样一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论苏轼山水诗中光、色的变幻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论苏轼山水诗中光、色的变幻罗芳;曹静漪【摘要】Su Shi has created 2,700 poems in his lifetime,which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a unique style of poetry in Song Dynasty. His landscape poems are of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in which he captures the changes of light and color in nature like "making groundless accusations",and truly describes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light and color. Unlike the previous landscape poems"to describe the color according to the thing"and static color graphic depiction,these poems show the three-dimensional,dynamical changes and real natural scenes. These creative practice are related to Su Shi's view of life and philosophy , and his several banished experiences in his lifetime;meanwhile ,it also reflects his unique cultural personality and realm of life.%苏轼一生创作了二千七百多首诗歌,对宋诗的独具特色的风格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苏轼“以议论为诗”论
苏轼“以议论为诗”论什么是“以议论为诗”?简单说来,“以议论为诗”就是诗人对其主体思想、情感、认识、道理的直接抒发。
“以议论为诗”和“尚理”(严羽语)及“以文为诗”三个概念之间,有些人常常混为一谈。
如说“以文为诗”的实质便是言理入诗,或者说…以议论为诗‟”。
(胡明《“以文为诗”和“以文字为诗”》,载《河北师大学报》1984.1)其实,“尚理”和“以议论为诗”是联系紧密却又不能代替的两个方面。
“尚理”是指用诗歌表达“哲理”的内涵。
它主要属于内容的范畴;“以议论为诗”主要是指诗歌由传统的以物象传达情感,改变为直接议论的表达方式,它主要属于艺术形式的范畴。
“议论”的方式和“哲理”的内容,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还属于散文的功能,苏轼等人将它们纳入诗歌创作中,因称“以文为诗”。
“以议论为诗”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批评和总结宋诗的主要特点时提出来的: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夫岂不工,终非古人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严羽还进一步指明了“近代诸公”的代表是“苏、黄”,或者说,首先改变了唐人“兴趣”传统的是“苏、黄”: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
(均见《沧浪诗话校释》)严羽的这一判断基本上是准确的。
宋诗体制的风格特点确实是“以议论为诗”,并是在“苏、黄”手中确立的。
在严羽所总结的宋诗诸特点中,“以议论为诗”是苏轼最显著的特点,因此,也常作为苏诗的代表性缺陷而被批评。
如张戒说: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
......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
(《岁寒堂诗话》)张戒认为我国诗歌发展至苏、黄而遭到破坏,而苏、黄断送诗史的“贡献”又有区别,黄山谷在于他的“补缀奇字”,而苏东坡则在于他的“以议论为诗”。
分析苏轼诗词的特点
分析苏轼诗词的特点摘要:苏轼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作家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他的诗词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内容丰富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他兼收并蓄的同时还勇于革新,倡导了词之诗化,开创了豪放词风,反映了乐观旷达和执著超脱的情怀,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苏轼;诗词;豪放派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文坛人才荟萃,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
苏轼以其作品的迷人魅力、以为人的爽直情感、以处世的乐观旷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之一。
一、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
苏轼是一位关心民众,有志于经世济民的人,他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针砭和嘲讽的态度,在诗词创作中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他入仕后勤于政务,又多次遭贬谪,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常常把耳闻目睹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
如《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写水灾后江浙人民的艰难,《夜泊牛口》写沿江居民的生活苦痛,《吴中田妇叹》则反映了当时赋税深重,谷贱伤农的境况。
这些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对民众疾苦的关心。
苏轼的关心民众疾苦的诗词很多,作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对于人民的苦难,他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交织着强烈的爱憎感情。
他常常“作诗先自劾”,首先将诗歌作为自我批判的工具,而不是仅仅表达对他人的同情。
苏轼一生阅历丰富,诗词取材广泛,其社会政治诗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广度方面,比起前人有着新的开掘和推进,反映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主题。
二、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学者们一般认为唐朝以前的诗歌内容较窄,格局较小,明代李东阳说:“赖杜诗一出,乃稍为开扩,庶几可尽天下之情事。
韩一衍之,苏再衍之,于是情与事无不可尽”。
就创作风格而言,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诗作或许比苏诗更要突出、鲜明,但若论创作成就,苏轼则是出类拔萃的。
'中国古代文学'(二)试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二)试题库一、填空题1.唐代的诗歌极度繁荣,仅据编成于清康熙年间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余人,作品余首,编为卷。
2.初唐前五十年的文学是南朝形式主义的延续,充斥诗坛,以“绮错婉媚为本”的诗风是其代表。
3.沈佺期、宋之问对唐诗的最大贡献是“、”,最后完成了律诗的定型工作。
4.初唐四杰虽然还没有完全脱尽齐梁诗风的影响,且是已提出了轻“”、重“”的主张,对宫休诗风深表不满;稍后的陈子昂更高地举起了诗歌革新的旗帜,他标榜“”和“”,反对“”和“”的诗风,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5.在初唐四杰中,和擅长七言歌行,、擅长五言律诗。
6.被前人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著名诗篇是的七言歌行《》。
7.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见于他的名篇《》中,他的代表作是《》三十八首。
8.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作家是王维和孟浩然,此外重要作家有、、等人。
9.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风格是,用闻一多的话来说就是“”,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10.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
”确切地指出了王维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11.在高适现存的二百多首诗中,边塞诗大约有多首,代表作是《》。
12.岑参边塞诗中鼎足而三的代表作是《》、《》和《》,它们的共同特色是充满了的情调。
13.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的是的《》;被称为唐人七律第一的是的《》。
14.李白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接受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了家遗世独立的思想,同时又受思想的影响。
15.李白的创作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丰富遗产,主要表现在继承了和的传统。
16.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这就是时期,时期,时期,时期。
17.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驱有、等人;在《箧中集》中提出了新乐府创作的主张。
1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是在《》一文中提出的。
19.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比如《赋得古原草送别》属诗,《琵琶行》属诗,《卖炭翁》属诗,《观察》属诗。
亭下水连空 山水诗: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山水诗的出现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 种题材。
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 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下面是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宋代苏轼落日绣帘卷,亭 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译文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 亭台相映,空阔无际。
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
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 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
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 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
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
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 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
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 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 曲中的开头部分。
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 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湿青红谓漆色鲜润。
平山堂宋仁宗庆历八年 1048 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
欹枕谓卧着可以看望。
醉翁欧阳修别号。
山色句出自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
倒碧峰碧峰倒影水中。
一叶指小舟。
白头翁指老船夫。
堪笑三句兰台公子,指战国楚辞赋家宋玉,相传曾作兰台令。
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化名人,其诗歌作品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1. 情感真实:苏轼的诗歌表达了他真实的情感,笔触细腻,感情深沉。
他对人生的感悟、对世事的思考以及对情感的抒发都体现在他的诗歌中。
2. 自然写景:苏轼擅长写作山水诗,他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准确的表达传递出自然的美和情感。
3. 细腻的艺术表达:苏轼在诗歌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华丽。
4. 借古讽今:苏轼常常以古人的形象和故事来抨击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人。
他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既展示了自己对时事问题的关注,又不失古典文化的底蕴。
5. 抒发个人思想:苏轼的诗歌常常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展现了他独立思考和个性张扬的一面。
总之,苏轼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感人的情感表达,细腻的艺术表达,还充满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怀,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和独立的思想精神。
寄情山水间古代诗人的山水诗赏析
寄情山水间古代诗人的山水诗赏析寄情山水间:古代诗人的山水诗赏析山水诗是古代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流派,在这些诗中,诗人以追求自然美景为主题,通过描绘山川河流、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这些古代诗人以精湛的笔墨,塑造了一幅幅如画的山水景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本文将对几位古代诗人的山水诗进行赏析,带您领略他们的才情与意境。
1. 李白:豪放奔放的山水诗李白作为唐代最为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山水诗以其诗意豪放、奔放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山水诗作品中动静皆宜,极富变化和对比,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望庐山瀑布》一诗中,李白描绘了壮阔的庐山瀑布景色: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如银河般奔腾而下的壮丽景象,用夸张的笔法营造出浩大有力的感觉。
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王之涣:淡泊恬静的山水诗王之涣是唐代文学家,他的山水诗以清新、淡泊的风格著称。
他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通过简洁自然的语言表达出对人性、人生境遇的关怀和体悟。
《登鹳雀楼》一诗中,王之涣以宏伟壮丽的北国风光为背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短短四句之中,王之涣以简洁的笔法和含蓄的意蕴,将北国的山河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寓意于社会变迁之中的人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苏轼:写意雅致的山水诗苏轼是宋代文学家,他的山水诗以含蓄、写意、雅致为特色。
他能够通过简洁的文字将山水景色和心灵境界融为一体,表达出自然之美与人生之趣。
《题竹山别业》一诗中,苏轼以湖岸竹林为背景:山僧负米归竹林,竹边择地就中心。
秀色可供人乘兴,岂须文彩对玄真。
这首诗中,苏轼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竹林的清秀景色,同时表达了他追求随意自在的心境。
通过写意的手法,他向人们传达了对自然的融入和对人生的思考。
结语:古代诗人的山水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艺术享受和人生启示。
苏轼山水诗比喻中的动态美
的 。也就 是说 , 我们 的 头脑对 于景 物 的位置 迁移 , 会 产生一 种心 理反 映 , 在某种 情况 下 , 于静物看 对 起来 好象 是能 动 的 , 特别 是远 距离 的 山水 自然美 , 尽管 景物没 有 变化 ,但 由于人 欣 赏位置 的变 化迅
苏 轼 不 仅 能 以 自己特 殊 的 艺 术 感 受 体 验 出 客 体 给予 主 体 的流 动美 , 且 还 能高 下 随 心地 写 而
作 品 产 生 强 烈 的 艺 术 感 染 力
关键词 : 苏轼 : 山水 诗 ; 态 美 动 中 图分 类 号 : 0 . I 72 2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2 1 ) 3 0 3 — 3 (0 1 0 — 0 6 0
在 中 国 的文化 史 上 , 轼 无 疑是 一 颗 璀璨 夺 苏
思 想 , 以显 得 尤 为独 到特 别 、 马 行 空 , 所 天 同时 他
客体 导 致 主体对 静 物 产 生 的 流动 美 , 是 客 就 体 以某种 形 式 呈现 出郁郁 的生 机 、勃 勃 的韵 致 , 致使 本来 处 于 相对 静 止 的景 物 富 有 了动 态 , 主体 发现 了这 种 美 . 有感 而 发 , 它 写 进诗 中 , 写 了 把 抒
出新 奇 动人 的 诗句 , 由主体 赋 予 客 体 以活 动 感 ,
这 又 是化 静 为 动 的另 一类 型 。这种 写法 , 为所 即
速, 就会 使人产 生清 晰的远 山运动 的幻 觉 。
苏 轼 的一 些 山 水 诗 就 富 有 这 种 因幻 觉 而 成
的动感 . 而在 诗 词 中表 现 这种 运 动 幻 觉是 别 有一
一
种 化静 为 动 的美 的情趣 , 给人 以心 灵 的启 迪 和
苏轼的诗词的艺术特点
苏轼的诗词的艺术特点苏轼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作家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他的诗词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内容丰富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他兼收并蓄的同时还勇于革新,倡导了词之诗化,开创了豪放词风,反映了乐观旷达和执著超脱的情怀,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欢迎阅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文坛人才荟萃,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
苏轼以其作品的迷人魅力、以为人的爽直情感、以处世的乐观旷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之一。
一、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苏轼是一位关心民众,有志于经世济民的人,他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针砭和嘲讽的态度,在诗词创作中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他入仕后勤于政务,又多次遭贬谪,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常常把耳闻目睹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
如《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写水灾后江浙人民的艰难,《夜泊牛口》写沿江居民的生活苦痛,《吴中田妇叹》则反映了当时赋税深重,谷贱伤农的境况。
这些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对民众疾苦的关心。
苏轼的关心民众疾苦的诗词很多,作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对于人民的苦难,他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交织着强烈的爱憎感情。
他常常“作诗先自劾”,首先将诗歌作为自我批判的工具,而不是仅仅表达对他人的同情。
苏轼一生阅历丰富,诗词取材广泛,其社会政治诗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广度方面,比起前人有着新的开掘和推进,反映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主题。
二、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者们一般认为唐朝以前的诗歌内容较窄,格局较小,明代李东阳说:“赖杜诗一出,乃稍为开扩,庶几可尽天下之情事。
韩一衍之,苏再衍之,于是情与事无不可尽”?譹?訛。
就创作风格而言,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诗作或许比苏诗更要突出、鲜明,但若论创作成就,苏轼则是出类拔萃的。
简论苏轼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跳丸、 秋 桔 来 比喻 初 出 的太 阳 。“ 神 游 八 极 万 缘
虚, 下视蚊雷 隐污渠”( 《 送杨磔》 ) , 以蚊蚋 比喻
趋 炎 附势 之 徒 , 以 污 渠 比喻 浊 世 。“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白雨 跳珠 乱 入船 ”( 《 六 月二 十 七 日望 湖楼
、
丰富 多样 的表现 技巧
关键词 : 苏轼 ; 山水诗 ; 艺 术 特 色 中 图分 类 号 : 1 2 0 6 . 2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3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0 7 8 ( 2 0 1 3 ) 0 2 - 0 0 8 9 - 0 4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8 0 7 8 . 2 0 1 3 . 0 2 . 2 7
如 春风 , 著 物物 未 知 。羁 愁 似 冰雪 , 见子先流澌” ( 《 答 李邦 直 》 ) , 以美人 来 比春风 , 冰雪 喻羁 愁 , 已
见新奇 , 羁 愁遇春风如冰雪融化 , 则 是 喻 中有 喻
了。
其二 , 想 象 大胆 奇特 。苏 轼拥有 奔 放 的感 情 , 瑰 丽 的想象 及精 炼 的语言 , 而 想象越 丰 富 , 内容趣 味横生 , 往往 会 使 诗 作 更 加 引 入 入 胜 。如有 美 堂 上 观暴 雨 : “ 游人脚底一声 雷, 满 作 顽 云拨 不 开 。 天外 黑 风 吹海 立 , 浙 东 飞 雨 过 江来 。十分 潋 滟 金
好 句夸 。雨 过 潮 平 江 海 碧 , 电光 时掣 紫金 蛇。 ” ( 《 望海 楼观 景 五绝》 ) 想象 之奇 特 曼妙 , 以跳 跃式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阜阳师范学院03级杜兴亮[提要]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集儒道佛于一身,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空静”观思想是其后期文学创作的主要观念,其中包括佛家的空静观思想和道家的虚静观思想。
在这种“空静”观思想的作用下,苏轼的诗、词、散文都表现出了新的艺术特色,并对其审美价值的取向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空静”水月豪放词风山水诗影响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集儒道佛于一身,因此有人说“杂”是苏轼思想的主要特征。
但是苏轼对儒道佛思想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而不是任意的,因此,我们应当说,苏轼思想“杂而不乱”。
比如苏轼对佛道思想的吸收则避开了佛老人生虚无思想,宗教命定论观念等思想,多选择佛老思想中积极的一面,“空静”观思想则是其综合佛家空静观和道家虚静说的结果。
前人对苏轼与儒道佛的关系已经论述详尽,然而佛道思想中对苏轼文学创作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空静”观思想前人却很少单独涉及。
本文将从苏轼“空静”观的产生、内涵及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和影响等方面做进一步论述。
一、苏轼“空静”观产生的背景及内涵(一)背景苏轼”空静”的文学创作观念的形成,首先与其生活的时代,他一生的宦海沉浮及其性格气质是分不开的。
苏轼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北宋时期,他一生经历了从宋仁宗到宋徽宗五位皇帝,他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引发“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四年,他的后半生几乎生活在不断的贬谪之中,先是黄州,再是惠州、詹州,人生的失意便也随之越积越厚。
然而挫折与磨难往往能够使人从沧桑中体味到生活的真义,使人的精神不断得到升华。
另外,苏轼天生就具有豁达开朗、狂放不羁的性格,所以在历经生活上的一连串磨难打击之后,使得苏轼在苦难之中练就一种旷达从容的品格,以及“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为苏轼潜心佛老提供了条件,为其“空静”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佛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也是其“空静”观形成的重要原因。
苏轼在历经磨难之后,必然会投身佛老,摆脱儒家思想的某种束缚,从中寻求慰藉。
苏轼山水诗的艺术风格及其形成的文化渊源
苏轼山水诗的艺术风格及其形成的文化渊源【摘要】苏轼“身行万里半天下”,在畅游祖国名山胜水,以乐观的情怀、旷达的心态来寄情山水,笑对人生,创造出了大量或清雄豪健或平淡自然的山水诗,并把人生哲理融入山姿水态之中,使诗歌展现出一种知性智慧,成为宋诗的典型代表。
而苏轼山水诗的这些艺术风格的成因正是他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洒脱自然的释道意趣和好理尚辩的时代氛围等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苏轼;山水诗;艺术风格;文化渊源一、苏轼山水诗艺术风格的表现“子瞻性好山水”,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当时的北宋版图,北到徐州密州,南到惠州儋州,东到浙江,西到西蜀,而每到一处必定赋诗来“穷山水之盛”(苏轼《出到黄州》)。
统观苏轼的山水诗,其艺术风格呈现出三个特点:清雄豪健、平淡自然、哲思内蕴。
(一)清雄豪健清,即清新,“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雄,即雄奇,至刚至大。
豪,即豪迈,大度,具有英伟之气。
健,即劲健,峭拔。
清雄豪健作为一种艺术风格体现在诗歌里,表现为景物的天然清丽,笔力的雄健劲拔,抒情的慷慨磊落,气势的恢宏万千,以崇扬一种刚健有力、自强不息、奋发感人的人格力量。
[1]苏轼早期创作的《有美堂暴雨》即为此类风格的代表。
其诗曰:“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 [2]开头“游人脚底一声雷”以雷声之大之讯写出了人的惊悚之感,也烘托了雨势猛烈,紧接着乌云滚滚、排山倒海的翻腾而来,伴随着黑色的狂风,把深邃浑厚的大海吹得都直立了起来,似乎要把人压倒,浙东的硕大迅疾雨珠像离弦之箭一样飞射了过来!惊雷、狂风、暴雨瞬间皆至,让人触不及防!(二)平淡自然“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轼更加醉心山川风物、花鸟鱼虫,在佛老怡情山水、随缘自适等思想的支配下,创造出了一系列有似陶渊明式淡远清幽、平淡自然的诗歌。
“平淡自然”是陶渊明诗歌的最大特点。
苏轼曾说陶诗:“渊明作诗不多……所贵于枯淡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赏析北宋诗人苏轼的山水诗创作及思想
赏析北宋诗人苏轼的山水诗创作及思想引言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先生,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
他对山水诗有着突出的贡献,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详细赏析苏轼的山水诗创作及其中蕴含的思想。
苏轼与山水诗苏轼自幼酷爱山水,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
他既字字珠玑地揭示大自然神奇之美,也凭借细腻入微之笔墨,展示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1. 山水意象苏轼在他的山水诗中经常使用各种意象来揭示自己心境。
例如,“层峦叠嶂”代表着苍茫壮丽之感;“江河滚滚”象征着激流勇进之勇气;“流云飞瀑”则表现出快意自然之心。
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苏轼的山水诗更加生动形象。
2. 情感表达苏轼的山水诗不仅体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融入了丰富的情感。
他以人与自然的互动为切入点,将个人悲喜、欢愉、思念等情感与山水相结合。
通过这种方式,他传递了自己对自然界与人类命运交融的深刻认知。
苏轼山水诗中的思想苏轼在他的山水诗作品中不仅展示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还融入了一些深刻哲学思想和社会观察。
1. 大自然至上苏轼将大自然视为无比庄严而伟大的存在,他反复强调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从中寻找内在的平静与宁静。
在他眼中,大自然是智慧和真理源泉,而人类应该学会借鉴自然界万物之道。
2. 温故知新苏轼主张通过对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的温故知新,以提高个人修为和思想境界。
他在山水诗中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艺术表达,还通过动情之笔引入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从而传达出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
3. 忧国忧民苏轼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在他的山水诗作品中也融入了关于社会现实和政治观察的思考。
他常常借助山水诗表达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忧虑,同时呼唤社会正义与公平。
总结苏轼在北宋时期以其卓越的才华成为众所瞩目的文学家,他创作了众多精美绝伦且情感丰富的山水诗。
论苏轼山水诗的美学特质
论苏轼山水诗的美学特质作者:黄秋娥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5期[摘要]苏轼,集诗、词、文、赋、书、画等才能于一身,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匠。
他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的经历使其在山水诗这一领域建树颇多,此类诗作内容以自然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读者的美感,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刻哲理,因此含有深刻的美学特质。
此文就苏轼山水诗的美学特质展开简单的论述,以体会其隐含诗文中的真情。
[关键词]苏轼;山水诗;以画为诗;化静为动;妙理奇趣大自然是人类的哺育者。
历代文人墨客大都是崇尚自然、歌颂自然起步的。
苏轼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
一方面忧国忧民,另一方面多次迁谪,无法摆脱痛苦,常寄情山水以解脱,所以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内容丰富的山水诗。
由于苏轼身处封建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北宋,更是集诗、词、文、赋、书、画于一身的艺术家,所以他笔下的山水诗,画面多样,活脱跳动,超然放旷,富于哲理,具有丰富的美学特质。
一、以画为诗首先,“诗中有画”是苏轼山水诗的审美追求。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的最大众化的形式。
”[1]中国画虽然“水墨一盏”,却能运用浓淡的多种色调来表现丰富的画面层次感。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深红浅紫从中发,雪白鹅黄也斗开”(《次荆公韵四绝》);“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杂栏梨花》)。
大自然的赤、橙、黄、绿等各种颜色苏轼皆能入诗,由此可见其诗之画实在比画家笔下的山水味道丰富多了。
在苏轼的笔下,清晨“江边日出红雾散,倚窗画阁青氛氲”(《犍为王氏书楼》),日暮“山近朔风吹积雪,天寒落日淡孤村”(《楼观》);晴则“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郁孤台》);雨如“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在我们的美感直觉中,现实世界经常是作为有限的具体的感性形象呈现着”[2],客观事物的美,就是事物的“充实而有光彩”的形象[3]。
浅析苏轼被贬杭州时的山水诗
出了诗歌的中心 , 着重写“ 江神” , 以江水 的精神寓
意 自己 , 自己也 会如 江水一般 , 最终 回归家 乡 。这 首 诗 表现 了苏轼 对乡 土的眷恋 和对祖 国 山J t I 的热爱 。
苏轼倾心游历众多寺院, 《 甘露寺》 、 《 宿临安净
闻道潮头一丈高, 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 , 古来 出没随涛波。
江上秋风晚来急对于苏轼佛家和道家思想使得他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逃避现实但是重要的还在于道家清静无该诗写了诗人隔岸眺望西兴与西兴人共听钟为和佛家的清心寡欲能使他比较客观地看待问鼓之声而西兴人则同诗人共观钱塘潮引人深思
2 0 1 3年 1月 第2 3卷 第 1 期
榆 林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YUL I N UNI VERS n
收稿 日期: 2 0 l 2 一l 2 一l 2
作者简介: 王艳( 1 9 8 l 一) 。 女, 陕西府谷人 , 讲师。
王
艳: 浅析苏轼被贬杭州时的山水诗
・61・
的精神来做人世的事业。 期望能在变幻无常的政治 生活中 , 保持心灵 的纯净 , 保持人格的完整 。 ( 二) 观 山 在山水诗中, 苏轼尤爱写山, 在杭州 的山水诗 , 写山的诗尤其多, 而且, 苏轼并不单纯写山, 而是通
过写 山来 喻人 , 开辟 了新 的意 境 。
醉 归扶 路人 应 笑 ,
十里 珠 帘半 上钩 。
牡丹在苏轼笔下仿佛是含羞的女孩 , 带着人 的 感情 , 给人活灵活现的感觉 , 比喻生动, 让人记忆深 刻。 苏轼对牡丹有着特别 的情感 , 《 雨 中明庆赏牡 丹》 中, 牡丹也像人一样有着年龄之苦, “ 花未老 ” ,
江山如此不归山, 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 江神 岂得 已, 有 田不归如 江水 。 这首诗作于熙宁四年苏轼赴杭州通判任途中, 是苏轼杭州之行的首作。由此诗始 , 苏轼的山水诗 发不可收拾 。在该诗中, 诗人站在高处远望 , 从江 水 起源 , 写 到江水人 海 , 顺势 导人金 山寺 。这 一点 上
苏轼的山水诗和其哲理化人格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息石艳飞泉,攀林拳落英。战胜5者肥,鉴止流归停。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情!(《初去郡》)这是在自然山水中感受到了古朴本真的生活情景。
然而,无论是第一层次还是第二层次的山水诗,其创作主体都没有超脱于自然之外,而是将自然看作是体道之物,媚道之形,或是看作是情感的载体,只要贴近自然,深人自然,就可以从中体味本体,就可借自然之酒浇胸中之块垒,或是以审美的方式把自然当作悲剧意识的消解因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走人自然,也是走人自然的本质含义。
唐朝以后,魏晋六朝时期以来的山水诗发生了很大的分化,如王维的“禅诗”就以山水田园来表现禅思佛境,但总的看来,王维是为禅写诗,并不能代表自然诗化的走向。能够代表这一走向的,是人们往往不再从山水自然中体味玄理,也不明确地把山水自然看成是外在于人们的东西,倒是特别注重自然山水的“泄导人情”的作用。白居易贬江州时作的《读谢灵运诗》十分具有典型意义:
(二)从自然中悟禅,即除眼观耳闻以外,尤其注重心灵的感受,表现在诗句中较少以议论的形式出现,往往以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行琼、循间··一》为突出代表:
四周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妙观大流海,坐泳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喻来天风。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末终。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诗集》卷41第2246页)全诗按心灵感悟顺序分为三个境界:先是执着生计,梗塞未通然后是神与天谐,幅然悔悟,最后是对自己的彻悟进行审美体验。他对自己的合天音、诗语为一体的“妙声”深为赞美,因为它以审美的方式搭起了通向永恒的桥梁。《西湖绝句)也很典型:
苏轼山水诗的悲剧意识及其审美超越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舟 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夜深人物 不相管,我 独 形 影 相 嬉 娱。暗 潮 生 渚 吊 寒 蚓,落月挂 柳 看 悬 蛛。 此 生 忽 忽 忧 患 里,清 境过眼能须臾。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 还相呼 。 [3]910 清人查慎行以此诗“极奇极幻极远极近境界,俱 从静中 写 出 ”(《初 白 庵 诗 评 》)[4]1784,而 与 自 然 之 “静”相对的却 是 “此 生 忽 忽 忧 患 里 ”,这 首 诗 不 仅 有 对人生无常 的 感 慨,更 多 的 是 在 对 “忽 忽 ”人 生 的 否 定中兴起 价 值 的 追 询,指 出 人 生 的 意 义 不 在 奔 忙 世 事,而在“清境”之中,“须臾”却彻底暴露出这种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山水诗艺术特色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李静颜[内容提要]大自然的山川流水在诗人的笔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这是因为不同的诗人对其所描绘的山水有不同的理解,也因此表现出独自的艺术特点。
思想旷达通脱、襟怀开朗宽广、诙谐幽默、风趣机智的苏轼笔下的山水也因此而变得,流动活泼、奇势迭出、生气蓬勃、富有灵性、趣味无穷。
[关键词]山水诗动态美趣水墨写意苏轼,出生于山清水秀的四川眉山,从小便受大自然的陶冶,他的一生,足迹达到北宋国土的大半,饱览祖国各地风光,政治上受挫时,他便寄情于祖国的山水之间,因此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歌咏山川之美和其山水之乐的优美诗文,成为一笔宝贵财富。
虽然苏轼不是第一个写山水诗的作家,但因受其生性和特殊的经历影响,他笔下的山水诗也独具魅力,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很多,这里仅对其山水诗的艺术特点作一简单概述。
一、动感之美中唐诗论家皎然在探讨诗歌如何表现自然美时,提出了“状飞动之趣,写冥奥之思”(《诗议》),捕捉山水风云“萦回”、“盘礴”、“舒卷”的“千变万态”,使山水诗中的景物形象呈现出“气胜势飞(《诗式》)的美。
这是对古典山水诗丰富艺术经验的一点总结,下面我们来看看苏轼是如何表现自然山水的动感之美。
苏轼主张,画水要画出“活水”并“尽水之变”,反对静止地刻画“死水”(《画水记》),其诗作亦如此,在他笔下,涌现出许多富于动态、音响和情趣的活水。
看看下面几首诗: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番番从高来,一一投涧坑。
——《新滩》这是乱石嵯峨的新滩水,白浪高耸似雪城,其湍急陡落之势,真是惊心动魄。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斗。
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
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公,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开先漱玉亭》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
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
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跳波翻潜鱼,震响落飞狖。
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空濛烟霭间,澒洞金石奏。
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
玉渊神尤近,雨雹乱晴昼。
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
——《栖贤三峡桥》这两首诗描绘恍如神仙境界的庐山奇胜,都以水为形象的主体。
前者写开先漱玉亭下的飞瀑和古潭,极富动态。
“乱沫”和“古潭”二句,画出瀑布如霜雪飞溅,古潭波荡摇空,确实生动传神。
后者以“潜鱼”、“飞狖”、“草木”、“烟霭”、“雨雹”等景物作衬托,极力渲染栖贤谷水势的汹涌险恶。
“清寒”、“草木”二句,把谷水的清冽、幽冷形容妙绝,令人感到凄神寒骨。
苏轼不仅能写出流动活泼,奇势迭出的水,而且还能写出饶有情味,充满奇趣的水: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
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
吏民笑相语,使君老而痴。
使群实不痴,流水有令姿。
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
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
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
散为百东坡,倾刻复在兹。
在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
……——《泛颍》在诗人清新明快的笔下,这条颍水忽而笔直,忽而曲折;船停时水如明镜,船动时浪似锦纹,是那么变化多姿。
更妙的是,当它看到船上的东坡向水中的东坡致问时,它也与东坡娱嬉,有意生出鳞甲,扰乱水中东坡的须眉,散为上百个东坡,倾刻还原为一。
这真是具有性灵、天真烂漫的水呵!苍莽的山,千秋屹立,岿然不动。
但在苏轼笔下,它们同样是生气蓬勃富有灵性。
请看:偶寻流水上崔嵬,五老苍颜一笑开。
——《书李公择向石山房》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变尽沧浪髭。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宫府。
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越州旅中舍寿乐堂》这是诗人运用“拟人化”手法描写的山,它们同人一样有感情、能行动。
或与高人为友,欣然赴约;或如慈祥老者,笑逐颜开;或似翩翩年少,一夕间顿生白髭。
它们都是那么神态活现,栩栩如生。
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
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谭。
风过为呼吸,云生似吐含。
坠崖鸣窣窣,垂蔓绿毵毵。
……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掠骖。
——《入峡》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
——《临城道中作》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
——《法惠寺横翠阁》这是诗人以“物色带情”的写实或虚拟手法描写的山。
它们或萦纡蹙缩,呼吸吐含;或坠崖鸣响,怪石奔走;或翻动鳞甲,酣奏笙钟;或悲送逐客,不辞千里;或转折改容,惹人观赏。
它们虽大体保持着本来形态,却同样饱含情意,生动多姿。
在苏轼的笔下,就连凝重、沉稳、静穆的山,也被他写的极富于飞动感。
请看《江上看山》: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诗人站在顺流而下的船上看山,因景物的相对运动,原本就在逶迤起伏之势中富有流动感的江岸群山,就更迅疾运动起来,诗人紧紧抓住这一动态感觉,把山峰写成体貌各异,挤拥杂沓的马群,它们在惊奔,在腾跃!而南去的孤帆,也如同鸟儿疾飞。
诗句如行云流水。
一气直下,诗人被祖国壮丽河山新激起的惊奇、赞叹、欢快心情,也就借助于这些飞动的形象而跃然纸上!二、趣味之美清代文艺批评家刘熙载说:“东坡长于趣”。
(《艺概·诗概》)苏轼的山水诗的确充满了令人解颐的谐趣,使人惊绝的奇趣和发人深省的理趣。
苏轼不仅思想旷达通脱,襟怀开朗宽广,而且还有诙谐幽默,风趣机智的个性气质。
苏轼常以诙谐解嘲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坎坷境遇,把幽默和风趣大量引入山水诗中,使他笔下的山水景物形象充满了谐趣,成为富有“生气与灵机”的“景致”。
请看:朝来处处白毡铺,楼阁山川尽一如。
总是烂银并白玉,不知奇货有谁居。
——《次韵参寥咏雪》诗人先把湖上积雪比作烂银白玉,由此联想到奇货,又由“奇货可居”这一俗语发生谐趣。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三放生鱼鳖胆子大,偏喜欢追逐游人。
荷花没有主人管束,便四处盛开。
诗人躺在船上看山,能使青山向他俯仰。
就连风吹荡着的小舟,也都有灵性,懂得伴随月亮徘徊。
每种景物都被苏轼写的那么可爱有趣。
在这些充满诙谐情趣的山水诗中,诗人既描绘了活泼可爱的山水景物,又抒发开朗乐观思想感情。
可见,谐趣在苏轼山水诗中往往成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诗人敏捷机智的灵感和巧思。
苏轼的山水诗还富有奇趣。
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五引)所谓“奇趣”,就是一种不平凡的,新奇大胆的趣,看似反常,思之却是合情事理的趣。
苏轼既然把这种奇趣,看作是写诗的一个宗旨,当然要在自己的山水诗创作中有所体现。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汲江煎茶》把用大瓢舀水入缸,说成把水中月亮同时取来贮藏在瓮中,又把小勺舀水,想象为把江河分一部分到瓶子里,奇趣便由然而生。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竞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己,有田不归如江水。
——《游金山寺》把长江景写的奇幻莫测,又想象是为江神见怪,使他不得不发誓归隐。
这不同样是奇趣横生吗?苏轼的山水诗除了富于谐趣、奇趣,还富有理趣。
其山水诗究竟揭示了哪些妙理呢?(一)观察事物之妙理。
请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寺壁》“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这首童叟皆知的七言绝句揭示出要全面观察和认识任何事物,不能只入乎其内,而同时也要出乎其外,统观全局的哲理。
这一道理具有普通意义。
它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引导人们去辩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世间万事万物。
(二)关于自然、宇宙和人生的哲理。
请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投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醉书》此诗描绘的是雨前、雨中、雨后的变化,本身是很好的景物诗,但却耐人寻味,使人易于接受到诗人不仅在写雨,同时也暗示人生、人类社会和这大自然的骚动与静谧一样变化无常,阴晴不定。
然而生活的魅力却偏偏在此的哲理。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关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相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苦雨终风也解晴”就不仅是对自然界风停雨住的欢呼,也是揭示“天容海色”天地万物,本原澄清的哲理,是“一蓑烟雨住平生,也无平生也无晴”的人生境界。
苏轼的山水诗除了表现这些关于宇宙人生的抽象哲理外,还常常借助于平凡的自然景物和日常的生活情事,对封建社会的世态人生作深刻的哲理,概括。
如:捍素桅竿方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慈湖夹阴风五道》其一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慈湖夹阻风五道》其五两首诗写的都是诗人被贬途中的风景,诗人把船上的弱缆同风浪的抗争,与自己在人生路上的搏斗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一联系,山水自然景物便上升为对人生的哲理概括,“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揭示封建社会里一切正直的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崎岖险阻。
而“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又表现了诗人敢于抗争,不畏险阻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山水诗,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以上两点,便是苏轼山水诗中主要表现的妙理。
三、诗画融合之美诗和画就像孪生姐妹一样,当它们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自然要互相影响和渗透。
苏轼不仅写诗而且也长于作画,他非常热心提倡诗画融合,曾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著名美学命题。
他的山水诗也自觉运用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在苏轼的山水诗中,我们看到诗人很少对山水景物作面面俱到,移步换形的刻画,而是往往以一位诗人兼画家的敏锐眼光,捕捉景物对象最突出的特征,简洁迅放的几笔,便有力地勾勒出山水的鲜明形象,显现其独特的神采。
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题宝鸡县斯飞阁》仅一联即活画出西北高原辽阔苍茫的气象,描绘得并不细致,但是却给人呈现出西北高原的突出特征。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势中诗句……》雄放飞动的形象,把读者带到风雨骤至,草木狂舞,万籁齐鸣的海岛之上。
这种以潇酒疏放笔墨突出景物主要形象特征的表现方法,比起历历俱是、繁实详尽的谨细描写更能妙传出山水的神态,畅抒诗人之情意。
其二,传神写意,凭虚构象在苏轼的山水诗中,即要艺术地再现客观自然美,更要侧重表现自己对自然美独到感受,体验与评价。
为了更好地传神写意,于是苏轼在山水诗中就出现了大力驰骋想象,这种借助情思和想象重新熔铸虚拟意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