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红楼梦》木版画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红楼一梦 长春宫游廊《红楼梦》壁画
右 边 的 桌 上
里的 幅大 戴 为 ,
走壁
(即 的
着
「中
摆
去 ,
一 座
画 , 绘 一
C「
是 长
」 图 和
春 宫
菊 花 , 是
秋 夜 宴 」
放 着 类 似
幻右 十
境下 八
」角 回
;有
I「
一 盆
的 「魁
」菊 夺
图花 菊
为 ., 花
「藕 G「
诗 」
香」 ,
榭图 因
螃为 为
蟹 宴
「太
壁 画
」虚 的
的外了
究
的梦
情
节 , 而 一 九 八 七 年 版 电 视 剧 《 红
中 并 没 有 宝 玉 去 水 月 庵 探 望 芳
楼官
民但
文 学 出
是 ,
版现
社 二
存
0通
一行
五 年
版
版本
曹的
雪 芹 等
《 红
著楼
《红 梦 楼》
(人
水 《正头 字风有 月 红向望 。水一
」 楼女向 一月八
, 梦子后 女」方
抄 》观方 子匾形
长
春
长 春
宫
宫 , 位
《红 楼
于
梦
紫
》
禁
壁
城
画
乾
清
宫
西
,
为
春
系 宫 壁 壁长 元 他
宫
呢 、 画 画养 殿 东
《 红
带? 着
体呢 元?
。宫 后 西 为的 抱 六
紫 禁
楼这
殿是
什
厦宫 城
2024年国学文风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20题)
2024年国学文风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20题)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B)A.《白蛇传》B.《梁山仙与祝英台》C.《唐伯虎点秋香》*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清代成熟)《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千四百多年)《孟姜女》(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的《左传》)《牛郎织女》(不详)唐伯虎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A.长度B.面积C.体积D.重量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物体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
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
因地域和国情不同计量统计方式不同O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佛山镇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江西景德镇(瓷器).河南朱仙镇(版画)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明清称为天下四大镇。
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八)A.《徐霞客游记》B.《说文解字》C.《天工开物》D.《梦溪笔谈》A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B《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康熙字典》是我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
⑴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
《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C《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D《梦溪笔谈》成书于11世纪末,一般认为是1086年至1093年间。
《红楼梦》中的木器艺术
。
,
原 精于 书 画
耍
,
不 过 偶然绣
。
一
两件针线作
当之 长
动 辄 以百 千 年 计
,
木质也 因此
皆系 随依 古董 玩 器 之 形 抠 成 的槽 子
如 琴
、
诸
并非市 卖之 物 皆仿 的是 唐
,
、
凡 这屏上所绣之 花
、
结构细致
密度极 大
,
敲 击 时发 出 的声
。
剑
、
悬瓶
、
桌屏 之 类
”
,
虽悬于
卉
,
宋
元
维普资讯
氐
邯
咖 …
梦谭
楼 内
工 方 个 到
等意
,
并不 是
一
种木材名称
,
作者如此 描写
,
主 要 用 意是极 力
I8 2
I
FO RTUNE W OR LD 2 00 8 6
维普资讯
突 出可 卿 葬 礼 的 豪 华 奢 侈
,
制 成 的扇
己形相
样
一
一
却是
,
一
架玻璃大镜相
”
雅 致 的绣 品 与 贵 重 的外 框 相 得 益
子 有香风 阵阵 的效果
就 是 著 名 的檀 香
、
照
。
及 转过 镜去
益 发见 门多了
。
(第
彰
,
的确 是 难 得 的 工 艺 佳 作
,
。
但在欣赏
扇 ; 其余三 类
用材
,
,
都 是 极 佳 的建 筑
。
家具
高雅艺术现状及思考分析
高雅艺术现状及思考分析摘要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二者都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阳春白雪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比较高级的歌曲,因为高深难懂,国中能合唱的人少之又少。
下里巴人则是楚国民间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二者都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阳春白雪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比较高级的歌曲,因为高深难懂,国中能合唱的人少之又少。
下里巴人则是楚国民间流行的音乐,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现如今二者皆可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一个代表高雅的艺术作品,一个则是通俗易懂的艺术作品。
1高雅艺术现状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对于所欣赏的艺术作品早已进行自我划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因为具有高尚风雅的审美观念,且大多只为某一专业的人所能接受并喜欢的艺术作品,被称之为高雅艺术。
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不一定为所有人欣赏和接受。
现阶段,随着高雅艺术越来越曲高和寡,受众面也随之越来越小,常常作品的对象是专家,观众是领导,归宿是库房。
在什么都是艺术、谁都可以被称之为艺术家的今天,更加促使观众们对于高雅艺术的望而却步。
法国人伊夫•克莱因搞了一个除了一间空屋子什么东西也没有的画展;美国人约翰•凯奇也搞了一个什么东西也没有的音乐演奏,取名叫"4分33秒沉默";......等,举不胜举,"艺术";变得不需要技巧,甚至连作品也不需要了,只需要有主意,再加之"艺术";的幌子,人们就不敢表示怀疑,因为谁都害怕像19世纪欧洲艺术届对于马奈和印象派画家一样,被讥笑为不懂艺术。
而此时观众们面对"艺术";二字,也会不知所云,对这件皇帝的新衣,观看者在想,这也许就是"高雅艺术";吧。
而对于真正的高雅艺术,观众们即使一时兴起,兴致勃勃买票入场。
开场激动,中场神游,最后伴随着呼呼大睡一场演出结束,从此给高雅艺术判了"死刑";,观众都睡着了怎么觉得精彩?过后讨论起来也就人云亦云,只是觉得自己即使在睡梦中也"高雅";了一番。
(职业经理培训)国学百科问答四
目录1、如来佛胸前纹样“卍”有什么含义?2、宇航服一般是什么颜色?3、武大郎卖的炊饼实际是怎么样的?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5、为什么用“断袖之癖”指代男同性恋?6、以下哪一诸侯国的事迹不能在《春秋外传》中找到?7、左图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经典作品请说出这幅画的名称?8、按吨位分,多少吨位才可算是大型航空母舰9、历史上最大的地震发生在哪儿?10、清朝末年,著名诗人黄遵宪称哪部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可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11、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
檐角上所安放的兽件一般以什么形象排头?12、五月端午喝雄黄酒的来历是什么?13、“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1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王维的诗作。
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15、《大学》中“三纲领”是什么呢?16、关于夏天吹空调盖被子说法下列正确的是?/17、首届春晚捧红了哪款服饰?18、周恩来总理唯一的一次国骂是哪句话?19、寇准人称“老西儿”,他是哪里人?20、“一丝不挂”最初是什么意思?21、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描述了一座美丽的中国石桥,后来西方人都称这座石桥为“马可波罗桥”。
请问这座石桥是:22、华夏银行的标志C字形“玉龙”是哪个文化的代表?23、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哪个国家发起的?/24、“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是描写《红楼梦》里的那个人物?25、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是?如来佛胸前纹样“卍”有什么含义?• A. 代表吉祥• B. 代表灾难• C. 代表罪恶•查看答题历史正确答案为A宇航服一般是什么颜色?• A. 黑色• B. 白色• C. 蓝色白色具有最广的光谱范围,由此就决定了它有良好的反辐射功能以及最低的热辐射率。
在太空中的宇航员,直接暴露在各类宇宙射线和强烈的太阳热辐射下。
我们平常生活在有大气保护的地面,对人体有害的各类宇宙射线都被大气层吸收。
雅与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
雅与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有一个雅与俗、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双向运动的发展过程
雅与俗,从字面上讲,一个是指高雅美好,一个是指平凡通俗。
文学艺术的雅与俗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
举例: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当时称为“雅”的作品,实际是“庙堂”文学,而当时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国风”,今天看来,艺术水平却远高于那些“雅”的诗歌。
宋词在当时与诗相比是“俗”作品,所谓“诗庄词俗”,但从今天看来,许多优秀的词作已属高雅作品了。
毛泽东论雅与俗:1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硬要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其个人的或狭隘集团的功利,还要责备群众的功利主义,这就不但侮辱群众,也太无自知之明了。
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
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末,你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
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2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
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
而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
小结:对目前文艺领域出现的雅与俗的问题,要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出发,在普及—提高—普及、俗—雅—俗—雅以至无限循环的发展过程中,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从人物形象的转换看花雅之争
“阳春白雪”原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流行的一种难度极大,但艺术性极高的歌曲。
后来,成为高雅艺术的代名词。
而“下里巴人”同样出自战国宋玉的《对楚王问》中,原指楚地流行的民间音乐,后指代通俗艺术。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一雅一俗,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二者间的彼此影响、彼此竞争却构筑了清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戏曲在变革中发展的格局。
从原始歌舞到杂剧传奇,再到近代戏曲改良运动,中国戏曲史上有无数次戏曲理念的论争,其中最家喻户晓的就是“汤沈之争”,这是汤显祖和沈璟二人关于戏曲创作及理论的分歧,进而发展成“临川派”和“吴江派”的论争。
唯一能与它相媲美的,应该当属引发几大剧种之间的相互博弈甚至导致剧坛地位更迭的“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是指清中叶以来,中国戏曲围绕雅部和花部的竞争。
雅,就是指雅部昆曲,原称昆山腔,发源于苏州昆山一带,与海盐腔、弋阳腔和余姚腔一同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而花,指的是花部地方戏,以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为主,同谓之乱弹。
历代统治者奉昆曲为雅乐正声,而花部诸腔繁杂,难登大雅之堂,一直被上流社会和士大夫阶层所歧视排斥。
唱腔清婉、音律精美、舞蹈轻柔、表演细腻的昆曲,为历代文人所崇尚,也被统治者加以额外的保护。
从明末清初到乾隆年间,昆曲一直是被保护和推崇的对象。
但也因此,昆曲如被关进笼子的金丝雀一般,逐渐失去原有的扎根群众、反映现实、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的优势,被传奇体制的剧本内容和表演形式所束缚,过分追求辞藻华丽,向统治者献媚,迎合士大夫阶级审美的需要,最终被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兼具其初创时期优势的地方戏所取代。
花雅之分起于清乾隆年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康熙中叶以后,昆腔与京腔的对峙。
弋阳腔传入北京,形成一种戏曲声腔——京腔。
在明末清初并不受欢迎的京腔到了康熙年间却备受推崇,等到乾隆年间,京腔在北京已出现“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盛况。
京腔是北方化的弋阳腔,通俗易懂,较昆曲更有优势。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高雅,现时,多少人理解、接受你刘瑞国“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这是南宋李唐的一首题画诗。
何为题画诗,就是在画的空白处,题上一首诗,以明画中意。
李唐是个很有创意的画家,他的创意被书画界传为佳话。
宋朝时候,有一次画院招考。
考试是命题作画,题目是一句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
考场上安静极了,应考者都在认真思索。
有的认为诗句的重点在“踏花”二字。
于是就画了一些花瓣,让一青年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
他想这不正是踏花么?表现了那春游之后的愉快心情。
有的在分析之后,觉得重点是在“马”上。
踏花也好,归去也好,马蹄也好,都离不开“马”。
于是就精心地画了一匹骏马,一青年骑在马上从花丛中疾驰,显得很有气势。
也有的人琢磨”马蹄”应是重点,因此在画纸上突出那腾空的马蹄,并在“马蹄”旁画着纷飞的花瓣。
他想花瓣都被扬了起来,马蹄还不会“香”么!众多的应考者中,只有一位画得很特别,名叫李唐。
他的画卷上根本没画花瓣。
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之时,一位英俊少年骑在一匹骏马上。
马在奔腾着,马蹄高高扬起,一些蝴蝶紧紧地追逐着,在马蹄的周围飞舞。
李唐交卷后,考官一张张评选。
当他看到那张蝴蝶纷飞的画卷时,就会心地笑了。
这张画被评为最佳。
为什么最佳呢?考官作了一番评说,应考者也都非常佩服。
他的画开南宋一代山水画新风,他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笔墨,写北方山川的雄峻气势。
晚年受江南景色陶冶,笔阔、皴长、墨润、势畅,画法去繁就简,笔力益壮,积墨深厚,粗大夹杂偏锋,创制“大斧劈”法,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
年近八十,深受宋高宗赵构赏识,称“李唐可比唐李思训”。
他的画,如《万壑松风图》,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奇峰耸峙,险峻巍峨。
高大的主峰傲然屹立,似乎要顶破苍穹。
周围,有数座刀劈斧削的险峰环抱,更加衬托出主峰的博大雄强。
山顶上林木蔚然,险峻中不乏神秀华润。
经典国学知识专题讲座(练习题) (262)
经典国学专题知识讲座活动(试题)1、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A、鼓B、锣C、钟D、木棒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A、二种B、三种C、五种D、四种3、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A、中秋B、重阳C、清明D、七夕4、“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A、王勃B、张九龄C、张若虚D、卢照邻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史记》中的()A、《孔子世家》B、《淮阴侯列传》C、《李将军列传》D、《赵世家》6、“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是曹植作的《七步诗》诗,表达对兄长魏文帝曹丕的不满和怨恨。
曹丕的行为与下列哪句经文不相符合()。
A、兄弟睦,孝在中B、事诸兄,如事兄C、财物轻,怨何生7、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是()B、徐光启C、宋应星D、魏延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杜甫B、李白C、孟浩然D、王维9、“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出自()。
A、程颐B、孔子C、程顾D、朱熹10、宣纸得名于它的:()A、用途B、材质C、产地D、使用人群11、下列词语中,“雀”字用错的是哪一项?()A、雀巢鸠占B、欢呼雀跃C、鸦雀无声D、12、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A、宣纸B、湖笔C、徽墨D、河砚13、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C、奸诈阴险D、卑鄙无耻14、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流派纷呈,其中有个影响特别大的诗派叫做“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请问一祖指()B、黄庭坚C、苏轼D、贾岛15、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一书。
A、《尚书》B、《论语》C、《周易》D、《孟子》16、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的是哪部著作。
《古代文学》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六章 《红楼梦》第六章 《红楼梦》
《古代文学》第八编清代文学第六章《红楼梦》第六章《红楼梦》第一节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一.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二.版本与续作:(一)最初以80回抄本的形式流传,本名《石头记》,大都有署名脂砚斋、畸笏叟等的评语,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或“脂本”。
这个系统的本子主要有:1.甲戌本(1754),残存16回;2.己卯本(1759),残存41回又两个半回;3.庚辰本(1760),残存78回;4.甲辰本(1784),存80回,第一次正式题为《红楼梦》。
5.此外还有列藏本、戚蓼生序本(又称“有正本”,即有正书局于1912年石印的戚寥生序本)等。
(二)全书120回,后40回一般认为高鹗所补。
1.高鹗字兰墅。
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和高鹗将《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一个完整故事,以木活字排印,名《红楼梦》,通称“程甲本”。
2.1792年,二人又对甲本做了一些“补遗订讹”、“略为修辑”的工作,重新排印,通称“程乙本”。
“程乙本”的印行,结束了《红》传抄时代,使《红》得到广泛传播。
(三)高程增补的后40回,功大于过:1.使《红》成为一部结构完整、首尾齐全、浑然一体的文学作品;2.写出全书中心事件、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如黛玉之死、贾家之败、宝玉出家等,保持原有矛盾的发展,基本上符合前80回的倾向;3.有的情节描写生动,如潇湘惊梦、黛玉迷性、焚诗稿、魂归离恨天等。
4.缺点是安排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大团圆”结局,违背原作宣判,削弱批判力度;艺术上较前80回逊色。
第二节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悲剧世界一.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和大观园的毁灭。
(一)写无才补天的顽石—贾宝玉在人世间的传记:经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爱情婚姻悲剧,目睹“金陵十二钗”等女儿的悲惨人生,体验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巨变,从而对人生和尘世有独特感悟。
全书以贾为轴心,以其独特视角感悟人生:前5回以宝玉来历为中心扼要介绍天上的太虚幻境和尘世的荣宁两府,《好了歌》、“护官符”和《红楼梦十二支曲》提示着贾经历的三重悲剧,隐伏作家寓意和人物命运。
美术书影:《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版画24幅赏析
美术书影:《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版画24幅
赏析
《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本1册纸本。
是书为《红楼梦》成书后的第一个印本(程甲本),内刊版画24幅,前图后讚,初刻初印,精美之至。
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主人程伟元第一次以活字将《红楼梦》八十回抄本与高鹗续后四十回补本合在一起印行,当时木活字印书的数量极为有限,一出即被时人抢购一空,传世亦稀。
乾隆五十七年,程伟元又重新排印过一版,世称“程乙本”。
“程甲本”《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和古代印刷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共一百二十回。
红楼梦中的阳春白雪意象
红楼梦中的阳春白雪意象《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阳春白雪意象。
阳春白雪意象在小说中多次出现,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展示了红楼梦的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
阳春白雪意象首次出现在小说的开篇,描述了贾宝玉的诞生。
作者以“一片冰心在玉壶”来形容贾宝玉的出生,这里的“冰心”就是阳春白雪的象征。
阳春白雪是寒冷冬天中的一抹纯洁和美丽,而贾宝玉则是一个天真无邪、纯洁善良的人物形象。
通过这一意象的运用,作者展现了贾宝玉的独特个性和他与众不同的命运。
在小说中,阳春白雪意象还在描写环境和情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贾府的园林中,作者以“白雪皑皑”来描绘冬天的景色,这一景象与贾府内部的纷繁复杂形成鲜明对比。
阳春白雪象征着纯洁和无暇,而贾府内部则充满了权谋和勾心斗角。
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展示了贾府内部的虚伪和世俗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对纯洁和无暇的向往。
此外,阳春白雪意象还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林黛玉被描绘为一个“冰雪聪明”的人物。
她美丽而独立,犹如冬天里的白雪一样纯洁无瑕。
然而,她的命运却与贾府的复杂关系相交织,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通过对林黛玉形象的塑造,作者展示了一个纯真而脆弱的灵魂在世俗的环境中的沉沦和破碎。
此外,阳春白雪意象还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起到了象征作用。
例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中,阳春白雪意象被用来描绘两人纯真而美好的感情。
他们的爱情纯洁而无暇,就像阳春白雪一样美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段爱情最终以悲剧告终。
通过阳春白雪意象的运用,作者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
总的来说,阳春白雪意象在《红楼梦》中起到了多重作用。
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象征性表达。
通过阳春白雪意象的运用,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纯洁和无暇的向往。
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
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里的一颗明珠,作为中国文人们才子佳人的标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清代是《红楼梦》的创作与流传的重要时期,也是该作品图像世界得以发展和丰富的时期。
清代的《红楼梦》图像世界,既反映了清朝社会的特点,又体现了小说情节和人物的形象,为读者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视觉体验。
清代的《红楼梦》图像世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观察:一是插图和画卷的艺术形式,二是书画家们的创作风格,三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清代《红楼梦》图像世界的独特面貌。
首先,插图和画卷是清代《红楼梦》图像世界的重要艺术形式。
在清代,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插图逐渐成为《红楼梦》出版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插图常常以连环画的形式排列,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这些插图精美细腻,生动形象,往往能够为读者们提供直观的视觉体验。
此外,还有一些画家专门为《红楼梦》创作了绢本画卷,将小说情节展开,使得读者们可以通过纵览全卷的方式来欣赏小说的精髓。
其次,清代的书画家们通过创作《红楼梦》的图像,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代的书画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许多著名的书画家都对《红楼梦》进行了艺术创作。
比如,熊秉明、郑板桥、光绪皇帝等都曾经创作过与《红楼梦》相关的绘画作品。
熊秉明的风格潇洒大气,郑板桥的画作则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表现,光绪皇帝的作品则兼具诗意与细腻。
这些画家们通过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为《红楼梦》赋予了全新的艺术意义。
最后,清代的《红楼梦》图像世界还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小说中的情感和心理。
《红楼梦》中的人物丰满而立体,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清代的插图和绘画灵活运用色彩、线条和造型,生动地刻画了这些人物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情感和心理过程。
比如,宝玉的儒雅风度,林黛玉的聪明才智,贾母的慈祥和蔼等等,这些形象都通过图像艺术得到了直观的表现,使得读者更易于理解和共鸣。
红楼梦陈设的工艺材料
红楼梦陈设的工艺材料《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巨著,刻画了清朝时期贵族社会的生活和风土人情,其中展示了丰富的工艺材料。
这些材料既构成了故事情节和场景,也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细细探究《红楼梦》中的工艺材料。
1.家具《红楼梦》中描绘了丰富多样的家具,如梨木大案、紫檀圆桌、鲁班板凳等。
这些家具多为名贵材料制成,既注重实用性,又强调装饰效果。
梨木、紫檀木、黄花梨、鸡翅木等天然木材被广泛使用,古玉、铜、银、黄金等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这些家具的制作过程,需要匠人的巧手和精湛的技艺,凝结了中国传统家具制作技术的精髓和美学。
2.织物织物也是《红楼梦》中常见的工艺材料之一。
文字描绘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锦、绫、罗、缎、丝绸等织物品种的出现。
这些织物既是贵族们着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居装饰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些织物品种丰富,色彩绚丽,多采用刺绣、盘金、彩画等技法进行装饰,体现了古代中国先进的纺织工艺和绣花工艺。
3.陶瓷陶瓷也是《红楼梦》中经常出现的工艺材料。
青花瓷、粉彩瓷、五彩瓷等都是贵族们收藏的珍品。
这些陶瓷都是由精良的瓷土和瓷釉制成,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熟练的工匠和精湛的技艺。
陶瓷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体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4.玉器玉器在《红楼梦》中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材料。
文中常出现各种精美的玉器,如玉饰、玉佩、玉簪等。
玉雕技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
《红楼梦》中描绘的玉器精美而细腻,体现了古代贵族对玉的珍视和追求。
总之,《红楼梦》中描绘的丰富多样的工艺材料,不仅体现了古代贵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各是什么意思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各是什么意思
我们偶尔会听到的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而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
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这两个词语互为反义词。
扩展资料
阳春白雪出处
《阳春白雪》是汉族古琴十大名曲之一,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
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琵琶大曲的代表作,其特点是综合应用琵琶文曲、武曲的表现手法和演奏风格。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常跟“下里巴人”对举。
下里巴人出处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有主见的文官,从不随声附和别人的主张。
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你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对啊?为什么有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宋玉答道:“先让我说件事吧!”
有一个歌唱家在京城唱歌。
开始唱的是楚国最流行的民间歌曲《下里巴人》,这时围观的人中有好几千人跟着唱。
接着他又唱起比较高深的《阳阿薤露》,跟着唱的就只有几百人了。
当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时,跟着唱的就仅剩几十人了。
最后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别和谐的最高级的.歌曲。
能跟着一块唱的人就仅仅几个人了。
可见歌曲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接着,宋玉又说:“文人之间也是一样。
那些杰出的人物志向远大、行为高尚,一般人当然不会理解了,我的情况正是这样的啊!”楚王听了宋玉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
就没有再追问下去。
红楼梦画册解读
红楼梦画册解读
摘要:
一、红楼梦画册简介
1.红楼梦画册的背景与创作时间
2.画册作者与艺术风格
二、画册中的主要人物解读
1.贾宝玉
2.林黛玉
3.薛宝钗
4.王熙凤
三、画册中的经典场景解读
1.宝黛初会
2.宝玉摔玉
3.刘姥姥进大观园
4.凤姐儿泼醋
四、红楼梦画册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1.对原著的忠实呈现
2.绘画技巧与艺术风格的特点
3.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正文:
红楼梦画册是一部描绘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故事情节的绘画作品,作
者为著名画家陈洪绶。
画册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它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生动地再现了《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和主要人物。
在红楼梦画册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王熙凤。
贾宝玉是画册的核心人物,他的形象既表现出贵族公子的优雅气质,又透露出对世俗烦扰的厌倦。
林黛玉则以她聪慧机智、敏感多愁的形象深入人心。
薛宝钗则以其美丽端庄、知书达理的特点成为画册中的亮点。
王熙凤则以她的精明能干、泼辣大胆的形象成为画册中的另类。
画册中的经典场景包括宝黛初会、宝玉摔玉、刘姥姥进大观园和凤姐儿泼醋等。
这些场景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红楼梦》这部名著。
红楼梦画册在我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画册忠实于原著,将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为后人提供了研究《红楼梦》的重要资料。
同时,画册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也为后世画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红楼梦画册解读
红楼梦画册解读
【原创版】
目录
1.红楼梦画册的概述
2.红楼梦画册的内容
3.红楼梦画册的艺术价值
4.红楼梦画册的历史意义
正文
【红楼梦画册的概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画册,是由清代画家改琦创作的一部描绘《红楼梦》中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绘画作品。
画册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堪称古代绘画的佳作。
【红楼梦画册的内容】
红楼梦画册共分为十二册,每册都以《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为主题,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撕扇”等。
画册中的人物形象逼真,尤其是女性形象,被描绘得婀娜多姿,充满了柔美和娇媚。
画面色彩鲜艳,构图精美,展现了改琦高超的绘画技艺。
【红楼梦画册的艺术价值】
红楼梦画册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首先,画册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满了个性,是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作。
其次,画册的构图精美,色彩运用得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最后,画册展现了《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对于理解和欣赏《红楼梦》有着重要的意义。
【红楼梦画册的历史意义】
红楼梦画册在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是《红楼梦》传播的重要媒介,通过画册,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欣赏《红楼梦》中的情节和人物。
同时,画册也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红楼梦》木版画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改琦《红楼梦图咏》与杨柳青年画《红楼梦》比较[内容提要] 改琦《红楼梦图咏》和杨柳青年画《红楼梦》是两类同时代、同题材的作品,因创作者的社会识见、生活阅历、创作视角、艺术修养的不同,呈现出迥然各异的特色,从不同角度规整着艺术发展的总体面貌。
这些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艺术遗产,为后人对清代社会文化、审美意识和美术史全面性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这正是对二者进行客观比较和对业已衰落的年画艺术投以关注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红楼梦》《红楼梦图咏》杨柳青年画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问世以后,在美术领域也引起很大反响。
清代文人画和民间艺术相应出现了以《红楼梦》人物为题材的绘刻品,历久不绝,延续至今。
改琦是嘉道年间以专长仕女画而见重一时的文人画家,其作品《红楼梦图咏》因较能体现原著精神和表达人物特点,在后世流传的众多《红楼梦》插图绘画中脱颖而出,被后人称为“最出色的绘本”[1]。
而同时期活跃于京都附近的天津杨柳青年画艺术,也对《红楼梦》的刊版作出积极反应,以大量《红楼梦》为内容的作品扩充了民间年画艺术创作题材,在当时京津附近的王府乡村中盛极一时,代表着《红楼梦》民间绘制品的最高水平。
两类同时代、同题材的作品,因创作者社会识见、生活阅历、创作视角、艺术修养的不同,呈现出迥然各异的特色,体现着文人士大夫和民间艺人不同的艺术追求、思想情感、审美意识和生活理想,在研究艺术价值、社会内涵以及比较全面地把握清代绘画的总体面貌方面,给后人留下无限深远的可供寻味、探索、比较的空间。
一、《红楼梦图咏》与杨柳青年画《红楼梦》创作年代的推断《红楼梦图咏》是清代中叶人物画中的精品,此集共选择了五十六个《红楼梦》人物,施于丹青,但在作者改琦去世多年后的光绪年间才付梓刻版。
从《红楼梦图咏》的题咏年代来推断,这套图册至晚在1814年以前开始绘制。
清代杨柳青《红楼梦》年画因为是民间美术作品,创作者姓名和绘制年代均较难考证,但根据《改琦评传》中“在乾隆(1791)年,《红楼梦》由程伟元、高颚第一次出版……其后,《红楼梦》的插图、绣像、画册、画页便连接出世”和《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中“嘉庆初……以历史小说和戏曲为题材的年画,各地不断绘制,……,运销到农村。
特别是《红楼梦》题材的杨柳青年画,还流入北京各王府中贴挂和欣赏,尤为奇事”[2]的记载推测断,杨柳青年画有关《红楼梦》题材的创作高潮应在嘉庆初期(1805年前后),和改琦创作《红楼梦图咏》年代(1814年以前)相距不过廖廖数年,可谓是两种年代相近题材相同的作品。
这为二者在时间因素方面提供了可比性,也为当时《红楼梦》小说的影响之广、文学和艺术、文人和民间艺人等不同领域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史实提供了例证。
二、创作年代相近,何以服饰不同?虽然经考证这两类作品创作的年代相近,但从其描绘的人物服饰上看,样式却分别体现了两个朝代。
改琦的《红楼梦图咏》虽作于清代,但书中所有仕女全部着明代服装。
从事仕女画研究的黄均先生曾指出“改琦、费晓楼等画家,从不把清代妇女服饰作为仕女画服式。
”[3]参照《中国历代妇女妆饰》详细纪录并配以图像论证的明清两代服饰的异同和黄均先生以绘图说明的明清女性的服饰样式,可以看出,明代女性服饰的修长飘逸、肥袖宽裙,较清代的坎肩长袍更符合文人逸士的审美意向。
m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如《红楼梦图咏》中的林黛玉的形象,身着明代霞帔和抹胸[4],质地纤薄,领口袖口画以淡雅图案,胸前细长的丝带在迎风飘舞,衬托出婀娜的身躯,飘逸的气度和风露清愁的神态,具有典型的明代仕女的特点。
如果说一个时代的民风、民俗,最为集中和外在地表现在人们衣着、装束上,那么,对所画改琦《红楼梦图咏》中的林黛玉的人物服饰的选择、取向,也同样最为体现作者的美感和文化心理。
改琦是一位出身于没落仕宦之门的知识分子,他的作品,适应了嘉道年间流行于文人士大夫间审美观念的变化。
从有关著述和存世画迹中可明显看出,《红楼梦图咏》所塑造的仕女美人,尽管不同程度地注意了性格的刻画以避免雷同,却有其一定的理想模式。
人物仪容大都纤瘦柔弱、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着力勾画出弱柳扶风之态,是没落文人理想中的“闺秀”“、淑女”、“碧玉”的形象。
在此意义上,明代服饰轻盈娴雅的特色,更适于改琦刻画飘渺清逸的仕女形象的动作神态。
然而,在杨柳青年画《红楼梦》中,人物着装却大不相同了,她们个个摩登十足地穿着时新的清代服装,发型也显而易见是清代流行样式,真实地反映出清代中叶妇女服装渐由传统形式向旗装演变之过程。
如《藕香榭吃螃蟹》一图,林黛玉、薛宝钗身着斜襟宽边贴花大裤袄, 彩绣云披,盘扣坎肩。
根据《红楼梦》所描写的明末清初贵族阶级生活,女性是有机会追求当时时新的清代服饰的。
杨柳青年画的绘制者皆为民间艺人,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更贴近现实生活。
杨柳青距北京仅百余公里,画师自明朝就有供奉于宫廷者,清代多入“如意馆”听命。
也许承载着朴实民风的艺人们压根不去考虑明代和清代服饰哪一种更适合表达人物特色的问题,他们更注重眼中真实的世界,那样直接而又坦诚地表达着辛勤劳作的民间百姓对悠然闲逸的贵族阶级生活的视觉感受,因此画面上楼台阁榭透视十分逼真,人物衣着入时,洋溢着富丽华贵而又真实可信的生活气息。
杨柳青《红楼梦》年画《藕香榭吃螃蟹》三、“阳春白雪”的诗情画意和“下里巴人”的雅俗相宜改琦自身具备的诗书画兼擅的全面修养,使他的《红楼梦图咏》创作不乏诗书意境相融相契的作品。
他擅长通过细节描绘刻画人物心理状态。
改琦的诗词中多次出现描写眉目的句子。
“黛点眉心,不知愁深浅”,“难慰吴娘眉叶皱,”[5]…可知他早已意识到眉眼是最能表达人内心情感的关键部位,因此在眉目刻画中独具匠心。
《红楼梦图咏》中的仕女,清一式都作八字眉式,眉头高于眉梢,自“堂印”外虚起,眉腰转弧,形似八字扬下,眉头色偏重,梢渐淡细,这种眉形又称愁眉。
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大将军梁冀之妻孙寿,便喜好将眉修饰成愁眉状。
此眉式颇具伤感意态,古代女子多喜仿描之。
改琦在《红楼梦图咏》中清一色勾绘愁眉,也是他作品取意伤感的主旨所决定的。
他画红楼仕女的眼睛,也总是略带着倦怠惆怅的神意。
在女性发式描绘上,更是极尽美化之能事,头发细入毫芒,笔势随其梳编盘叠的走势轻描细丝,尽得雾鬓烟鬟的质感,为人物增添了飘渺空灵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画家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熟悉和对其精神实质理解的深度。
但是过于追求人物的柔美和画面的细巧瑰丽,使一些图像流于呆滞单一。
如十二幅男子的图像,显得过于柔弱和缺少个性,就连小说中的头号人物贾宝玉的形象,也难以差强人意。
王熙凤这个“脂粉队里的英雄”,在改琦的笔下,苍白无力,没有显出那“凤辣子”精明强悍的神采,《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也有类似见解,“人物造型雷同,个性不鲜明,是此本之不足”。
[6]在这个意义上相比,杨柳青《红楼梦》年画则显得蓬勃生动得多,不但对人物细致性的描绘不比改琦逊色,反而多了几分灵秀稚气。
如《牡丹亭艳曲惊芳心》一图,被丫环簇拥的宝玉在窗内凝视着远处的黛玉,而黛玉却毫无察觉,在止步侧耳细听梨香院唱歌,感慨自己流落的身世,不觉倚树垂泪。
画师并未借用“八字愁眉”渲染人物的哀伤神态,杨柳青《红楼梦》年画《牡丹亭艳曲惊芳心》而是通过宝玉与丫环从屋内投来悲悯怜惜的目光,表现画面的悲剧气氛。
画师对黛玉的发型也进行了精心的绘制,发线清晰,两鬓对称,两鬓各插一朵娇艳的鲜花,似乎这样还不足以表现女性特有的妩媚,又在额前加上一排短短的刘海,一副稚气纯洁天真女儿模样。
虽然描绘的是催人泪下的悲剧片段,幽默的画师却禁不住留了近二分之一的空间添绘了一只憨态可掬的母鸡在花树下仰视果实的场景,极具生活气息,使观者正为画中掩面神伤的飘零人掬一把同情之泪时,略微转移目光看到那只笨掘可爱的母鸡的背影,又忍不住破泣为笑,领悟到悲悲喜喜皆源自现实生活。
其画面之生动,雅俗之相宜,正是改琦等文人雅士的作品所不能媲美的。
四、单人小景和宏大场面的比较这两类作品还有一个有趣的区别需要阐述,改琦在《红楼梦图咏》中精心塑造的人物,多是单人小景,由稀疏萧凋的景物映衬人物。
嶙峋之石、幽秀之竹、清瘦之梅、蓠落之风,虽有丰富变化,但都未离开空寂的闺房、凄凉的庭院、悄然无语的环境铺叙和幽静清冷的氛围渲染,这大概因为改琦作为一名“读《红楼梦》而艳之”的热情读者,理解封建制度行将崩溃的历史局面,通过自身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气质,刻意以惨淡小景来“合题中气象”吧。
如《元春》一图,人与景的关系处理别具匠心。
在这里,画家并没有对她的外貌做一番显山露水的描绘,而把她画成半侧半背地向着观者,正注目着一丛盛开的榴花。
那雍容的宫妆与红颜暗老的侧影,在那株茂盛的花树映照之下,显得格外凄楚悲凉。
画家用含蕴的手法暗示:画中人物的身世,如同这三春时分的花树一样,只不过是瞬息间的荣华显耀而已。
但对于元春这同一人物的描绘在杨柳青年画中则截然不同。
它选材于《红楼梦》第十八改琦《红楼梦图咏》中的元春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中元春回府省亲的热闹场景,众人前簇后拥,喜气洋溢,华丽的云台楼榭,烟雾缭绕,更有趣者,是图中将刘姥姥这一满头珠花的村妪,亦安排在一群王府贵人之间,别有风趣,丝毫没有改琦画中落寞的氛围。
杨柳青《红楼梦》题材的其它作品也人物众多,场面开阔。
如《藕香榭吃螃蟹》、《刘姥姥游园》、《暖香坞雅制春灯谜》等,大概画师考虑到年画用于点缀年关喜庆气氛,悲泣的场面不宜入画,所以多选择宏大喜庆的场景。
显杨柳青《红楼梦》年画《元春省亲》然这些民间作者由于社会识见、艺术素修养的局限性,对《红楼梦》原著思想内容、精神实质的理解方面,不及改琦深刻。
他们以视觉形象和通俗的形式,直观地体现了原著的某些情节片断和人物的形貌特征,却难以创作出加深原著主题、揭示人物性格的鲜明形象,从而冲淡了原著的悲剧氛围和感伤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作品的批判现实意义。
但是画师皆从生活中来,其画面结构,庭园布置,室内摆设,必有所本,故结构布置都比较合理,忠实地记录了民间艺人对“美”的感受和憧憬,也是研究当时的风俗习惯、乡土民情以及人民信仰、理想等真实的形象资料,尤其是他们质朴通俗、乐观风趣的表现手法,为广大百姓增添了无限的生活情趣。
杨柳青《红楼梦》年画《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五、关注艺术遗产的命运杨柳青年画艺术发展到清代末期,因受到西方印刷术猛烈冲击而逐渐衰落下去。
改琦的《红楼梦图咏》也是在他去世后第五十二个春秋方才刻版印制。
从他们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艺术遗产中,可窥到中国艺术与文学一脉相承,互为借鉴的兼容性和艺术对文学作品的踊跃反映。
尽管这种反映方式,在文人画家与民间艺人之间是多么的不同。
《红楼梦图咏》印行一个多世纪以来,多次再版,并远传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