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性质教案

合集下载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目标:1. 理解正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学会使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判定。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正方形性质的灵活运用和判定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正方形模型、直尺、剪刀、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各种形状的正方形实物,如正方形纸片、正方形模型等,引导学生关注正方形的特点。

2. 提问:“你们认为正方形有哪些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总结正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并用直尺测量其边长,记录下来。

2.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对角线、内角等特征,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3. 讲解正方形的性质,如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等。

4.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判定,如给定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

三、课堂练习(10分钟)2. 让学生用剪刀剪出一个正方形,并用直尺测量其边长,判断是否相等。

3. 给出一个四边形,让学生判断是否为正方形,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2. 强调正方形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总结正方形的性质,并写一篇关于正方形的小短文。

2. 找出生活中的正方形物体,拍照并到学习平台,与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黑板画图、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作业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正方形性质的深入探究(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的对角线除了互相垂直平分外,还有其他特点吗?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用剪刀将正方形的对角线剪开,观察对角线剪开后的形状。

正方形的性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十七课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十七课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十七课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十七课教案【第一节】正方形的定义与性质1. 学习目标:- 了解正方形的定义;- 掌握正方形的性质;- 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正方形。

2. 教学重点:- 正方形的定义;- 正方形的性质。

3. 教学难点:- 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正方形。

4. 教学准备:- 板书:正方形的定义与性质;- 教具:图片或卡片上的图形。

【第二节】正方形的定义与作图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个图形,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图形。

2. 引入新知:- 教师给出正方形的定义:具有四条边相等且四个内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

3. 学习新知:- 学生们观察正方形的特点,并尝试作出一个正方形。

- 学生们交流作出正方形的过程及方法,并与同伴分享。

4. 拓展练习:- 学生们在纸上练习画正方形,并互相检查。

【第三节】正方形的性质和判断1. 引入新知:- 学生们观察一些图形,判断它们是否为正方形。

2. 学习新知:- 教师给出判断正方形的要点:四条边相等并且四个内角都是90度;若符合这两个条件,则该图形为正方形。

3. 拓展练习:- 学生们在纸上练习判断图形是否为正方形,并与同伴互相核对答案。

【第四节】复习与提高1. 小组活动:- 学生们分组,每组给出三个图形,其他组员判断其中是否有正方形,并给出理由。

2. 提高探究:- 学生们用不同的方式画出正方形,如使用编制、绳子等,加深对正方形的理解。

【第五节】课堂小结1. 教学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正方形的定义与性质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

- 学生们跟随老师一起复习正方形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2. 课后作业:- 学生们回去后继续练习判断图形是否为正方形,并书写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正方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察和实践,他们能够熟练判断图形是否为正方形,并能正确作出正方形。

为了更好地巩固这些知识,可以在下节课继续拓展正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练习和思考。

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
2.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
3.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判断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的方法;
2.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通过观察物体,引出正方形的含义;
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正片(30分钟)
1. 正方形的定义
1.学生回顾并回答正方形的定义;
2.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正方形的定义,并与长方形、菱形等进行比较。

2. 正方形的性质
1.学生回顾并回答正方形的性质;
2.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包括等边、等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相等等。

3. 判定正方形的方法
1.老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判定正方形的方法;
2.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判定正方形的方法。

4. 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完成课堂练习;
2.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了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并且通过练习巩固了判定正方形的方法和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让学生参与性更强,思维更加开放。

正方形性质教案

正方形性质教案

正方形性质教案【篇一:正方形的性质教案】【篇二:1.3.1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优秀教案)】课题:1.3.1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课型:新授课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通过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分析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形成文本信息与图形信息相互转化的能力.2.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明正方形的性质定理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说理习惯与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交流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有关正方形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回忆童年,情境引入师:大家小时候都做过风车吗?在准备材料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先折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大家再来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折出一个正方形.学生在动手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并感知正方形与矩形的关系.师:结合菱形和矩形的定义想一想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学生思考回答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⑴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矩形)所以说正方形既是菱形又是矩形.(几何画板演示动画)我们这节课就来深入了解正方形.【板书课题1.3.1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师:正方形都具有什么性质呢?生: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所以它应该具备菱形和矩形的所有性质.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正方形与矩形和菱形、平行四边形的紧密联系;同时,把思维兴奋点集中到要研究的正方形上来,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开端.师:你能详细说一说吗?生: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多媒体显示)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性质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师:同学们能尝试写一下这两个命题的证明过程吗?(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想一想:师: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学生思考或者画图验证)三、典例学习,巩固新知如图 1-18,在正方形 abcd 中,e 为 cd 边上一点,f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 ce = cf.be 与 df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解:be = df,且 be⊥df.理由如下:(1)∵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bce = ∠ dcf.又∵ ce = cf,∴△bce ≌△dcf.∴ be = df.(2)延长 be 交 df 于点 m(如图 1-19).∵△bce ≌△dcf,∴∠ cbe = ∠ cdf.∴ be⊥df.议一议: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一个图直观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与同伴交流.(学生画图)(多媒体显示)设计意图:①使学生对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得到的关于正方形的性质能够熟练运用、解决具体问题.实际上就是充分锻炼学生理论依据(本节课是关于正方形的定理)图形化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文本信息图形化的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空间观念.②使学生养成阶段性回顾总结的习惯,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又是对知识结构的再建过程,是学生丰富、重建自身认知结构的必要手段.巩固练习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图中有多少个等腰三角形?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f为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bf,df.你能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吗?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四、课堂小结,内敛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知识沉淀的过程,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梳理,养成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培养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五、达标检测,反馈纠正1、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两条对角线____.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为cd、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求证:∠afe=∠aef.f3.如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ebc是等边三角形,求∠ead与∠ecd b c六、作业布置,落实目标选做题:课本22页习题7.1第1、2题.选做题:课本22页习题7.1第3题.板书设计【篇三:正方形的性质教案】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一)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较为系统的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基本性质与判定,已经具有了四边形的基本认知与知识结构,这些已有的认知结构可以迁移到正方形的学习中来。

《正方形性质的应用》教案

《正方形性质的应用》教案

《正方形性质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包括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周长等。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性质的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几何图形的变换和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美感。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边长的平方。

3.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边长乘以4。

4. 正方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正方形的特征,发现其性质。

2. 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正方形性质的理解。

3. 推理法:学生通过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正方形模型或图片。

2. 几何画图工具。

3. 实际问题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正方形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引发学生对正方形性质的好奇心。

2. 新课:介绍正方形的性质,讲解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3. 练习:学生进行几何画图,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变换和设计。

4. 应用: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方形性质的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学生对正方形性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自主探索正方形的性质。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正方形的实际应用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优秀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优秀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认识基础上探索正方形的性质,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2.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形成文本信息与图形信息相互转化的能力。

3.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说理习惯与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交流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形成文本信息与图形信息相互转化的能力。

2.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说理习惯与能力。

【教学准备】1.活动内容:搜集身边的矩形(提前布置)。

2.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各尽所能收集生活中应用的各种矩形图形。

3.准备好数学常用的度量工具:直尺、量角器、圆规。

4.附部分学生作品:学生搜集的图片或实物(部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展示学生的成果,包括图片以及实物等各种学生能得到的“图形”,并让学生利用适当的度量工具,对搜集到的图形素材进行度量或者对素材进行适当的操作,并记录、整理数据。

活动的注意事项:我们要注意实物测量、操作和利用软件进行测量,这两种方式显然各有可取之处,比如学生利用实物进行折叠显然比用软件要方便的多,所以老师要给予恰当的引导。

由于度量会有误差,所以老师应该提醒学生小组多次(或多人分别)测量减小误差。

由于可测量的数据较多,所以老师应该提醒学生可以借鉴前几节课的研究,对于测量数据进行适当的选择,并整理记录数据。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示范性的数据整理模式(如下表),但不要强求。

图形名称数据角线边数量关系位置关系对角线数量关系位置关系对称性(二)合作学习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小组,对其得到的数据或是操作得到的结论进行交流。

(三)性质应用1.引用课本例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F为BC边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

正方形及其性质教案

正方形及其性质教案

正方形及其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正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正方形,能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证明。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及其证明。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证明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直角尺、手绘正方形图形。

2.材料准备:关于正方形的练习题和证明题。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老师出示手绘的一个图形,请学生观察图形特点。

2.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图形有哪些相同的边长和夹角。

3.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并解释其定义为四个边相等,四个角都为直角的四边形。

Step 2 正方形的性质1.教师向学生介绍正方形的性质,并分别在黑板上写出如下4个性质:a.四边相等b.四个角都为直角c.对绕中心的对称轴对称d.对绕一个顶点的对称轴对称2.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对这些性质有更深的理解。

Step 3 正方形的证明1.教师给出一个正方形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判断出其相邻边的关系。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和观察,发现相邻边的垂直性质。

3.教师再给出一个正方形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判断出其对角线的关系。

4.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和观察,发现对角线相等的性质。

5.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发现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垂直性质。

6.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证明方法。

Step 4 练习巩固1.教师发放练习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证明或解答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正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2.学生回答问题和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和澄清。

六、课后作业1.按照所学的正方形性质,分析和解答一道与正方形有关的问题。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能力.
2、能够用综合法证明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其他相关结论.
3、进•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证明.
教学难点:
运用综合法证明.
教学刚才:
提问:1.正方形有哪些性质?
2.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有哪些方法?
正方形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性质
2.具有菱形的所有性质
3.具有矩形的所有性质
正方形的判定:
先证矩形,再证有一组邻边相等
先证菱形,再证有一个角是直角
你能证明所得出的结论吗?
议一议
1.依次连接菱形或矩形四边的中点能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先猜一猜,再证明.
2.依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呢?
3.依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新四边形的形状与哪些线段有关系?
课堂小结:
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为直角、一组邻边相等时、图形为正方形.正方形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又是矩形和菱形的特例.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它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被对称图形.正方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
性质外,还具有如下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思路.。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目标:1. 理解正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学会使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判定。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正方形的性质。

2.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1. 正方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2. 正方形判定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正方形模型或图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章:正方形的定义1.1 引入:展示正方形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正方形的定义。

1.2 讲解: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1.3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正方形,如棋盘、正方形纸等。

第二章:正方形的性质2.1 引入:展示正方形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性质。

2.2 讲解:正方形的性质包括: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2.3 互动:让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如计算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

第三章:正方形的判定3.1 引入:展示非正方形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

3.2 讲解: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包括: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3.3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

第四章:正方形的应用4.1 引入:展示正方形应用的例子,如正方形图案设计、正方形桌面等。

4.2 讲解: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电路板设计等。

4.3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总结与练习5.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5.2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正方形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通过互动和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正方形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正方形边的性质6.1 引入:通过正方形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正方形边的性质。

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教学案)

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教学案)

第56课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一、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及边、角、对角线的性质。

2、知道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

3、应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证明。

二、课前检测:1、矩形的性质是什么?2、菱形的性质是什么?三、探究新知:1、正方形的定义:如图,改变矩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就得到了一个正方形。

定义:相等的叫做正方形。

条件有:(1)(2)改变菱形的角,使之一角的直角,就得到了一个正方形。

定义:有一个角是的叫做正方形。

条件有:(1)(2)2、动手操作:制作一张正方形纸片,通过折叠并观察,回答下列问题.①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有什么数量关系?②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③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④图中有哪些特殊形状的三角形?是哪些?3、正方形性质:正方形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所以,正方形具有的性质,同时又具有的性质.总结:正方形边的性质:。

正方形角的性质:。

正方形对角线的性质:。

4、几何语言:(如图)∵正方形ABCD(边)∴(角)(对角线)。

对应练习一:(1)正方形的边长为4cm,则周长为,面积为,对角线长为.(2)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O点,AC=4 cm,则正方形的边长为,周长为,面积为。

(3)在正方形ABCD中,AB=12 cm,对角线AC、BD相交于O,OA= ,AC= 。

三、范例讲解:例1 :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一点,点F是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求证:EA⊥AF.对应练习二: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为CD、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求证:∠AFE=∠AEF.2、如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EBC是等边三角形,求∠EAD与∠ECD的度数.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A、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DEFG都是正方形,连接AE、CG.(1)求证:AE=CG;(2)观察图形,猜想AE与CG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B、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的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CF.(1)求证:△BEC≌△DFC;(2)若∠BEC=60°,求∠EFD的度数.C 、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O点,AO=4 cm,求正方形的边长、周长、面积。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正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正方形的性质》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包括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和应用。

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矩形、菱形等四边形的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

但正方形作为特殊的矩形和菱形,其性质更具特色,需要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学生对正方形性质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正方形的性质。

2.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正方形的性质。

3.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正方形的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引导学生回顾矩形和菱形的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提出问题:“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还是特殊的菱形?它有哪些独特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正方形的性质。

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给予归纳和提炼,确保学生对正方形性质的准确理解。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解答。

教师在学生解答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正方形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和交流。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同学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问题设置不够合理或者引导方式需要改进。因此,我将在下次教学中调整问题难度和引导方式,鼓励学生们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
最后,今天的总结回顾环节,同学们能够较好地概括出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说明他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在提问环节,我发现有些同学对自己的疑问表达得不够清晰,可能是他们对自己的问题认识不够准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并给予耐心解答。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角线垂直平分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应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正方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正方形的对角线,验证其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
1.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准确理解正方形的定义,掌握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等性质。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2)学会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探索正方形的性质;(2)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正方形的定义: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2. 正方形的性质:(1)四条边相等;(2)四个角都是直角;(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方;(4)相邻边垂直;(5)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3. 正方形的判定:(1)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3)相邻边垂直且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2. 教学难点:正方形性质的推导与正方形判定条件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正方形模型、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人一份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正方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正方形的性质:(1)让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正方形的边长,验证四条边是否相等;(2)用量角器测量正方形的角,验证四个角是否都是直角;(3)让学生用正方形纸片进行操作,探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方的性质;(4)通过几何画图软件,展示正方形相邻边垂直的性质;(5)引导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验证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3. 学习正方形的判定:(1)让学生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总结正方形的判定条件;(2)通过多媒体展示正方形判定条件的应用,让学生加深理解。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出示判断题,让学生判断给出的图形是否为正方形。

5.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所学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2)布置作业:运用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相关问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正方形的性质》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以及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矩形、菱形和正六边形等图形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矩形的性质,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正方形作为一个特殊的矩形,其性质更为特殊,需要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在导入部分,可以利用学生已知的矩形性质,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特殊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正方形的性质,能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方形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正方形性质的证明和推导。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性质;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发现,让学生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正方形和矩形的模型或图片。

2.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

3.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学生已知的矩形性质,提出问题:“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那么正方形的四个角是什么角?”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特殊性质。

2.呈现(10分钟)展示正方形和矩形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性质。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量和记录正方形和矩形的边长、角度和对角线的长度。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正方形性质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教案: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一、教学目标1.理解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正方形。

3.能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3.正方形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正方形这一图形,并引出正方形的定义和一些常见的性质。

Step 2:正方形的定义(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或者板书向学生展示正方形的定义: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2.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并与定义进行比较,确保学生理解正方形的定义。

3.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生活中的正方形图像,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正方形,并对其进行命名。

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正方形的定义。

Step 3:正方形的性质(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或者板书讲解正方形的一些常见性质,如: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且垂直等。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思考和讨论,总结正方形的性质,并记录在笔记中。

3.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解答。

Step 4:正方形的判定(20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为正方形,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互相检查答案,并找出判断正方形的关键点。

3.学生将判定的依据总结出来,向全班汇报。

Step 5:正方形的应用(20分钟)1.教师讲解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画框制作等。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考并总结其它正方形的应用,并向全班汇报。

3.教师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应用解决问题。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教学评价方法与学习活动设计1.教学评价方法:-师生互动的提问评价:教师通过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检查问题、判断正方形、总结正方形性质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综合能力。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课时安排:每章25分钟教学目标:1. 理解正方形的性质2. 学会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教学准备:1. 投影仪2. 正方形模型3. 几何画板一、正方形的定义与性质1.1 正方形的定义介绍正方形的定义: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1.2 正方形的性质展示正方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其性质边长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垂直于对边二、正方形的判定2.1 判定方法介绍判定方法: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即可判定2.2 判定练习给出一些四边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正方形引导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判定三、正方形的对角线3.1 对角线的性质介绍正方形对角线的性质:互相垂直且平分3.2 对角线的判定介绍对角线的判定方法:只要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则该四边形是正方形四、正方形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4.1 生活中的正方形例子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正方形例子,如瓷砖、骰子等4.2 正方形在数学中的应用介绍正方形在数学中的应用,如坐标系中的正方形网格五、总结与评价5.1 总结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5.2 学生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了解他们对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掌握情况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对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六、正方形面积的计算6.1 面积公式介绍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A = a²)6.2 面积计算练习给出一些边长为整数的正方形,让学生计算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七、正方形的对称性7.1 对称性质介绍正方形的对称性质:有四条对称轴,分别是两条对角线和两组对边的中垂线7.2 对称性练习让学生画出正方形的对称轴给出一些正方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关于某条对称轴对称八、正方形在几何图形中的特殊性质8.1 相邻角的性质介绍正方形相邻角的性质:相邻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度8.2 内角与外角的性质介绍正方形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内角为90度,外角为180度减去内角九、正方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9.1 正方形与矩形的关系介绍正方形是矩形的一种特殊情况,即正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9.2 正方形与菱形的关系介绍正方形是菱形的一种特殊情况,即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十、总结与评价10.1 总结正方形的性质与特殊性质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正方形的性质、特殊性质以及与其他图形的关系10.2 学生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了解他们对正方形性质与特殊性质的掌握情况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对正方形性质与特殊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对现实世界中几何问题的关注和探索;
5.引导学生、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掌握了正方形的基本概念和部分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然而,对于正方形性质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他们仍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5.提高学生的几何图形观察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正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正方形问题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3.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正方形的性质,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正方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以下内容:
a.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计算给定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b.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证明问题;
c.结合正方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分析并解答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正方形性质的深入理解与应用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特别是正方形对角线性质、面积计算方法等,需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分析,熟练掌握并运用;
2.解决正方形相关几何证明问题是难点,如证明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正方形四边形相等等,需要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图形分析能力;
3.讲解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运用正方形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4.结合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正方形性质的应用;

八年级数学教案《正方形》【优秀4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正方形》【优秀4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正方形》【优秀4篇】八年级数学教案《正方形》篇一课题:4.6 正方形(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会用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加深对“特殊与一般的认识”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双边合作如:在教学时可播放转换动画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可视思维过程,从而掌握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方法。

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3)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如果不是,应该加上什么条件?(4)能说“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5)说“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吗?教学过程: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按要求对折一下,裁出正方形纸片。

问:所得的图形是矩形吗?它与一般的矩形有什么不同?所得的图形是菱形吗?它与一般的菱形有什么不同?所得的图形在小学里学习时称它为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由此得出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一)新课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因此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请同学们推断出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质?性质1、(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性质2、(1)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正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例1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AC△BD,AO=CO=BO=DO(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正方形性质的应用》教案

《正方形性质的应用》教案

《正方形性质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包括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正方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正方形的性质概述2. 正方形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正方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性质。

2.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正方形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正方形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正方形的特征。

2. 新课导入:介绍正方形的性质,如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等。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方形性质进行解答。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如何运用正方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正方形性质的应用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正方形性质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2. 正方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七、课堂小结:2. 强调正方形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收集生活中的正方形物体,观察其性质,下节课分享。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正方形性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正方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积极性。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探索更多正方形性质的应用,丰富教学资源。

请您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对剩余章节的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教学目标应明确学生需要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并能够将这些性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形性质教案【篇一:正方形的性质教案】【篇二:1.3.1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优秀教案)】课题:1.3.1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课型:新授课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通过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分析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形成文本信息与图形信息相互转化的能力.2.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明正方形的性质定理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说理习惯与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交流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有关正方形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回忆童年,情境引入师:大家小时候都做过风车吗?在准备材料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先折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大家再来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折出一个正方形.学生在动手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并感知正方形与矩形的关系.师:结合菱形和矩形的定义想一想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学生思考回答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⑴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矩形)所以说正方形既是菱形又是矩形.(几何画板演示动画)我们这节课就来深入了解正方形.【板书课题1.3.1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师:正方形都具有什么性质呢?生: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所以它应该具备菱形和矩形的所有性质.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正方形与矩形和菱形、平行四边形的紧密联系;同时,把思维兴奋点集中到要研究的正方形上来,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开端.师:你能详细说一说吗?生: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多媒体显示)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性质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师:同学们能尝试写一下这两个命题的证明过程吗?(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想一想:师: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学生思考或者画图验证)三、典例学习,巩固新知如图 1-18,在正方形 abcd 中,e 为 cd 边上一点,f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 ce = cf.be 与 df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解:be = df,且 be⊥df.理由如下:(1)∵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bce = ∠ dcf.又∵ ce = cf,∴△bce ≌△dcf.∴ be = df.(2)延长 be 交 df 于点 m(如图 1-19).∵△bce ≌△dcf,∴∠ cbe = ∠ cdf.∴ be⊥df.议一议: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一个图直观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与同伴交流.(学生画图)(多媒体显示)设计意图:①使学生对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得到的关于正方形的性质能够熟练运用、解决具体问题.实际上就是充分锻炼学生理论依据(本节课是关于正方形的定理)图形化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文本信息图形化的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空间观念.②使学生养成阶段性回顾总结的习惯,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又是对知识结构的再建过程,是学生丰富、重建自身认知结构的必要手段.巩固练习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图中有多少个等腰三角形?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f为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bf,df.你能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吗?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四、课堂小结,内敛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知识沉淀的过程,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梳理,养成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培养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五、达标检测,反馈纠正1、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两条对角线____.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为cd、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求证:∠afe=∠aef.f3.如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ebc是等边三角形,求∠ead与∠ecd b c六、作业布置,落实目标选做题:课本22页习题7.1第1、2题.选做题:课本22页习题7.1第3题.板书设计【篇三:正方形的性质教案】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一)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较为系统的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基本性质与判定,已经具有了四边形的基本认知与知识结构,这些已有的认知结构可以迁移到正方形的学习中来。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对四边形探索的具体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数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从事探究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1、在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认识基础上探索正方形的性质,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并得出正确的结论.2、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形成文本信息与图形信息相互转化的能力.3、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说理习惯与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交流的精神。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性质应用;第五环节:练习提高;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搜集身边的矩形(提前布置)。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各尽所能收集生活中应用的各种矩形图形。

准备好数学常用的度量工具:直尺、量角器、圆规。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能获取尽可能多的关于矩形的信息,体会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通过对目标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活动的注意事项:学生搜集的方式、以及展示结果的形式不限,可以上网搜集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搜集实物,或者学生自己喜欢的其它形式。

这样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保护、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并且可以极大程度上凝聚学生间的合作精神。

附部分学生作品:学生搜集的图片或实物(部分):第二环节:情境引入活动内容:展示学生的成果,包括图片以及实物等各种学生能得到的“图形”。

并让学生利用适当的度量工具,对搜集到的图形素材进行度量或者对素材进行适当的操作,并记录、整理数据。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从具体数学对象中获得必要的数学要素(数据)以及对素材进行适当的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数据进行整理、解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数据中发现、推导结论的能力。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发现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便可较为自然的引导到本节课。

)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认知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学生的不同认知需求(比如:实物的同学可以利用手头的测量工具得数据,而善于利用电脑的同学则可以将其搜集到的图片放入合适的软件(如几何画板)中,利用软件的便利来获得数据。

)并可以极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于度量数据(图形性质)的感受。

活动的注意事项:我们要注意实物测量、操作和利用软件进行测量,这两种方式显然各有可取之处,比如学生利用实物进行折叠显然比用软件要方便的多,所以老师要给予恰当的引导。

由于度量会有误差,所以老师应该提醒学生小组多次(或多人分别)测量减小误差。

由于可测量的数据较多,所以老师应该提醒学生可以借鉴前几节课的研究,对于测量数据进行适当的选择。

并整理记录数据。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示范性的数据整理模式(如下表),但不要强求。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活动内容: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小组,对其得到的的数据或是操作得到的结论进行交流。

活动目的:是为了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任务:①引出“有一组临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②通过数据的交流自然的回答了“议一议”中的两个问题:(1)正方形是菱形吗?(2)你认为正方形有哪些性质?第二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关于矩形、菱形的性质、“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得出关于正方形的两个定理“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第三任务:引用书上的议一议,让学生解决“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活动的注意事项:第一任务:学生对于(1)正方形是菱形吗?这个问题,无论是操作、度量实物还是借助于软件都比较容易得到结论。

对于(2)你认为正方形有哪些性质?中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结论,无论是操作、度量实物还是借助于软件也都比较容易得到,但是对于“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这个结论,学生有可能不一定能够发现或者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完整。

所以老师在此处还是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比如:“我们来关注一下对角线的数量和位置关系”或者“既然正方形也是菱形,那么它的对角线。

(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任务:注意引导学生数学表达的准确性。

此处尽量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哪怕让学生在多次失败中不断的自我完善,也比老师给出结论要好,至少锻炼学生的自我修正、完善能力。

第三任务: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探索经验,其实从方法上来说,已经无障碍,只是可能学生没有关注到这个角度。

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折纸)得到对角线然后再研究,或者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给学生适当的提示“正方形也是菱形,菱形还研究过。

(期待学生思考)“第四环节:性质应用活动内容:①引用课本例1:如图1-18,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f为bc边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be与df之间又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选用课本议一议进行阶段小结“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一个图直观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与同伴交流”活动目的:①使学生对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得到的关于正方形的性质能够熟练运用、解决具体问题。

实际上就是充分锻炼学生理论依据(本节课是关于正方形的定理)图形化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文本信息图形化的能力。

充分锻炼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使学生养成阶段性回顾总结的习惯,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同时又是对知识结构的再建过程,是学生丰富、重建自身认知结构的必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