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潘安
四大美男潘安哪个朝代的
![四大美男潘安哪个朝代的](https://img.taocdn.com/s3/m/8030540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b.png)
四大美男潘安哪个朝代的潘安,字安仁,是西晋时期一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潘安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潘安简介潘安,又名潘岳,字安仁,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以美貌著称,是中国西晋文坛三大家之一,亦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后世用“貌似潘安”来形容容貌英俊的男人。
潘安出身于儒学世家,二十余岁入仕,在权臣贾充的府上任职,后当上了京官,历任河阳县令、怀县县令,因其当县令期间政绩斐然而被调回京城,但因犯事而被免职,不久又到杨骏门下做太傅主簿。
杨骏被害之后,潘安亦受到牵连,幸得公孙弘替他说话,最后被调到长安当县令。
后潘安之母生病,于是他辞官回家奉养,期间与好友石崇等人附会贾充的外孙贾谧,与石崇、陆机、左思等人被称为“鲁公二十四友”,又称“金谷二十四友”。
潘安趋附不已,虽由其母时常规劝,但他只是口头上受教,实际上却始终改不掉。
后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其亲信孙秀当上了宰相,因孙秀与潘安有过节,故捏造罪名安在潘安与石崇的头上。
潘安与石崇被诛灭三族,潘安全家被诛杀,连其七十岁的老母都不能幸免,唯有潘释的儿子潘伯武逃难才躲过一劫,而潘豹的女儿与她的母亲抱在一起哭号,拉都拉不开,所以被赦免。
潘安有多帅潘安能成为男性俊美代表符号一般的人物,他本人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眉清目秀的清丽,柔和忧愁的文人才子气息。
潘安被记载在世说新语的容止篇中,讲述了他身形、相貌姣好,神情十分动人。
他青少年时期,拿着弹弓外出洛阳道上打猎,凡是少女、少妇见了他,每个人都争先将手连起来把他围在其中。
而当时有一个长得极丑的左太冲,想要仿照潘安的样子出游,结果被一群老妇们群攻吐口水。
此外,世说新语还写到,当时的潘安与夏侯湛两人关系很近,相貌都十分出众,每次两人同行,世人都称他们为“连璧”,走在路上总是引得女性们纷纷驻足,争相观看。
尽管正史上并没有明确地记录潘安的相貌到底如何,身高究竟几尺,但是他的俊美已经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公认事实。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72233f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c.png)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潘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位著名的美男子。
他有着俊秀的面容和出众的才华,深受当时文人雅士们的喜爱。
潘安的美貌和才情在许多典故中都有所体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与潘安有关的一些典故吧。
第一个典故是《潘安与赵飞燕》。
潘安与赵飞燕是中国历史上一对著名的相爱的情侣。
他们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经典爱情故事。
潘安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士,而赵飞燕则是一个美丽而聪明的女子。
他们相爱后,经历了许多坎坷的事情,但最终他们的爱情战胜了一切困难,他们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二个典故是《潘安的书法艺术》。
潘安不仅是一个才情出众的文人,还是一位非常擅长书法的艺术家。
他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笔触而闻名于世。
潘安的书法作品常常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他的书法艺术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对中国书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个典故是《潘安的音乐才华》。
除了文学和书法方面的才华外,潘安还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音乐家。
他擅长演奏古筝和笛子,他的音乐才华被誉为天赋异禀。
潘安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情感和艺术的表达,他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解力也深受人们的赞赏。
潘安的音乐才华让人们对他的艺术创作更加敬佩和仰慕。
第四个典故是《潘安与诸葛亮的交流》。
潘安和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位伟大人物。
他们之间有着一段著名的交流故事。
潘安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诸葛亮,两人开始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他们从文学、艺术到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彼此倾听和学习,互相启发。
这次交流不仅使得潘安和诸葛亮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也使得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有了更多的收获。
第五个典故是《潘安的智慧解决问题》。
潘安在处理问题时常常显示出非凡的智慧。
他善于观察和思考,能够从问题的本质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潘安的智慧使他在政治、文学和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智慧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让人们明白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方法。
古代四大美男潘安哪个朝代的
![古代四大美男潘安哪个朝代的](https://img.taocdn.com/s3/m/7cb3c86c87c24028915fc389.png)
据说潘安虽然在文学上颇有魏晋名士清心淡泊的气度,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势力的人,趋炎附势,依附于当时著名的权臣贾谧的手下,每次贾谧出门的时候,都对着飞扬而起的尘土下拜。
潘安是中国古代名气最大的美男子之一,自古以来就是美男的典范,潘安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渴求于荣华富贵,最后也是因为他的趋炎附势才落得了一个惨死的下场。潘安一生才华横溢,有着不少的作品流传后世,更是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
潘安,又名潘岳,字安仁,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那么潘安是哪个朝代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潘安是哪个朝代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潘安是哪个朝代的
潘安原名叫潘岳,字安仁,其实人们说的潘安应该叫潘安仁。潘安生活在西晋,河南巩县人,出生在公元247年,潘安在西晋还是散骑侍郎、给事黄门侍郎,他在贾谧府中认识了二十四个当时的有名文人,后来主要在石崇家的金谷园活动,人称金谷二十四友。
潘安早年受司空太尉的赏识为秀才,在晋武帝下乡耕种时写《藉田赋》名震朝野,但是受到了嫉妒被排挤出了朝廷。直到十年之后,再次因河阳县令政绩斐然被召回朝廷,但是依附的却是贾谧的文人团队,人称“二十四友”,当时只是一个交际圈,但是后人将他们归为“政治集团”。后来间接的参与了贾后谋害太子之案,被诛三族,命丧宫廷之争中。
潘安作为中国古代有名的帅哥,他有着很多的趣闻轶事流传后世,其中掷果盈车、花县令、望尘而拜等股市一直以来都为广大人名群众所津津乐道。
据说潘安长得很帅气,一日就坐着架马车在街上,周围的女人都为之疯狂,不停的向他挥手,还把水果往车里面扔,结果等到潘安到家下马车的时候,车里面已经堆满了水果,这也显示出了潘安的人气。有意思的是,当时一个知名的丑男,也学着潘安这么来,于是被满大街的妇女唾弃,被喷的灰头土脸的回去了。
国学系列-世说新语第36课《潘安貌美》-容止篇
![国学系列-世说新语第36课《潘安貌美》-容止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5b3ecca8956bec0875e334.png)
神态风度
弹弓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
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围绕
古代弹弓
系弦的弓子
弹
圆小坚硬的丸子
用抛石机抛射的石球强调 “弹”的战争性质。
造字本义:动词,用弓弦将圆小坚硬的丸子射出去。
辵,行进 車,战车
连
(連)
造字本义:动词,古代会战阵形,表示战车前后连接成一 圈的意思,本义指连接成圈,引申为连接、连续等义,又 用作军队编制单位名称,如连队。
仿效 闲逛
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áo),于是
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年老的 妇女
很疲乏
屯,向下扎根 頁(页),头
解字
顿(頓)
造字本义:动词,比喻把头垂到地上,叩响头。 “顿,下首也。”
潘岳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 轻时夹着弹弓在洛阳大街上,遇到他的妇女无 不手拉手地一同围住他。左太冲长得非常难看, 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 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
·自已形陋,不足雄远国 ·帝自捉刀立床头 ·莫不连手共萦之 ·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事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着莫不连手共萦之
《潘安貌美》
故事角色
潘安,即潘岳,西Biblioteka 晋著名文学家,美 姿仪,少以才名闻 世。
左思,字太冲,西晋 著名文学家,左思自 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 众。少时曾学书法鼓 琴,皆不成,后来由 于父亲的激励,乃发 愤勤学。
《潘安貌美》
原文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 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 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áo),于是群妪 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5a93005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d.png)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
1、掷果潘安
【拼音】zhìguǒpānān
【释义】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
2、望尘而拜
【拼音】wàng chénér bài
【释义】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
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出处】《晋书潘岳传》:“岳性轻躁,趋势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
3、潘杨之睦
【拼音】pān yáng zhīmù
【释义】潘:晋代文学家潘岳;杨:潘岳的妻子杨氏。
潘杨两家世亲联姻。
【出处】晋·潘岳《杨仲武诔》:“潘杨之穆,有自来矣。
”
4、潘郎车满
【拼音】pān láng chēmǎn
【释义】潘安的车上装满果子。
形容美男子受到女性的青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
悼亡诗潘安
![悼亡诗潘安](https://img.taocdn.com/s3/m/2be6b7f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a.png)
悼亡诗:潘安悼亡诗潘安(Pan An)是中国汉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
他出生于公元前 324 年,活跃于公元前 295 年到公元前 216 年。
潘安是以他的悼亡诗闻名的,其中包括了《悼亡》、《悼亡赋》、《悼亡之什》和《悼亡之四》等。
《悼亡》是潘安最著名的悼亡诗之一,被称为“五言悼亡”。
它描写了潘安的父亲在他生前就已去世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悲痛。
下面是《悼亡》的一段翻译: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物莫大畜,人莫大谬。
莫我莫我,得我常有。
意思是:我的父亲并没有穿衣服,但我们仍然一起穿着同样的衣服。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人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对我的父亲的思念更加的错误。
我的父亲不在了,但我仍然有他。
潘安的悼亡诗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他的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许多后来的诗人所借鉴。
悼亡诗潘安的另一首著名的作品是《悼亡赋》。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的母亲去世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悲伤。
《悼亡赋》的前两句是:母哉母哉,其犹子也。
子之过也,反诸其身。
意思是:我的母亲啊,你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我犯了错,却反过来责怪自己。
潘安的悼亡诗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悼亡诗之一,其中的一些句子甚至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语句。
这些诗歌不仅描写了作者对父母的思念和悲伤,还深刻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父母的尊重和敬意。
除了《悼亡》和《悼亡赋》之外,潘安还写了其他两首悼亡诗:《悼亡之什》和《悼亡之四》。
《悼亡之什》是潘安写给他的哥哥的一首诗,描写了哥哥去世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哥哥的思念和悲伤。
《悼亡之四》是潘安写给他的妻子的一首诗,描写了妻子去世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和悲伤。
潘安的悼亡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悲伤,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悼亡诗之一。
这些诗歌不仅描写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悲伤,还深刻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亲人的尊重和敬意。
潘安《悼亡诗》
![潘安《悼亡诗》](https://img.taocdn.com/s3/m/4aff9d1b52d380eb62946d9a.png)
潘安《悼亡诗》为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历代被推为第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古代哀祭文、悼亡诗词综述“哀祭”和“悼亡”,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但从文体分类的角度看,“哀祭”属于文的范围,而“悼亡”则归于诗词。
悼亡诗三首一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遣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二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生,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静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彷佛睹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三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遗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己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期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馀。
译文:时光流逝,冬去春来,你去了碧落黄泉,层层的土壤将我们永远隔绝了。
我自己也很矛盾到底走不走呢,想留在这里,但是你已经不在了,留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勉强遵从朝廷之命,转变念头,返回原来任职的地方.看着我们共同居住过的房子,走进去就想到了你以及和你的种种经历。
可是,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见不到你的身影。
可是墙上挂的你的笔墨遗迹,婉媚依旧,余香未歇。
潘安的故事
![潘安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ff31d5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b.png)
潘安的故事
潘安是中国汉朝时期的历史人物,他是一位文学家和官员。
潘安长相虽不出众,但却十分聪明能干,机智幽默。
他经常写作文来反映民间疾苦和社会现象,深受人们喜爱和钦佩。
潘安曾经担任过州刺史和太子洗马的职务,但他并不喜欢这些官职。
一次,他因得罪权贵被贬到偏远的小县做官。
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很快地适应了新环境,认真履行职责,关心百姓福祉。
他常常想方设法解决百姓的疑难问题,深受百姓的爱戴。
后来,潘安又被调回京城,担任了司隶校尉的职务。
在这个职位上,他继续努力工作,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不忘初心,一心为民。
他以实干和担当,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任,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官。
潘安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和担当,立足于人民,就一定能够做出一番成绩,做一名好官。
花美男潘安的成语典故
![花美男潘安的成语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3ecf55d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8.png)
花美男潘安的成语典故
花美男潘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他在唐朝时期是郑州府令。
据《新唐书》记载,潘安被派去江南一带抓捕盗贼,行动中采取了“花枝招展”的策略。
他先将精心准备的一面红旗悬挂在街头,次日便将一些看守人员装扮成令人惊叹的样子,挂上各式各样的彩旗,多宝阁、铁马、锣鼓在前,在整个街道上游行,这种奇妙的景象吸引来了很多的人,包括盗贼,这样一来,潘安就得以将盗贼们一网打尽了。
此故事后来被称作“花枝招展”,意思是花言巧语,大张旗鼓地吸引人们,然后抓住他们。
潘安
![潘安](https://img.taocdn.com/s3/m/6fef0e3c915f804d2b16c147.png)
潘安
• 即潘岳,又名潘安仁,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安之 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 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岳二十岁,时 晋武帝躬耕藉田,岳作赋以美其事,洒洒千言,辞藻优美, 为众所疾,遂十年不得升迁。岳三十余岁出为河阳县令, 令全县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有政绩,太 傅杨骏引岳为太傅主簿。杨骏被诛,被除名。他性轻躁, 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 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并为“贾谧二十四友”,潘安 为首。孙秀当政,遂夷三族。
至孝
• 北宋之前《二十四孝》里记载有潘安辞官奉母的故事: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 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
Hale Waihona Puke 才• 潘安亦是西晋著名文学、政治团体“金谷园二十四友”之 首,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特 别是《悼亡诗》更成为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 历代被推为第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貌
• 掷果盈车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刘孝标注引《语林》:“安 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潘安人长得很美, 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 丢,都将车丢满了。
至情
• 潘杨之好 • 潘岳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而其对妻子杨氏的忠 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逝世 后,他为她写的悼亡词情谊真挚,缠绵无尽,并未再娶。 更成为千古佳话,有“潘杨之好”的评价。
悼亡诗
• • • • • • • • • • • • • • • 悼亡诗三首(其一) 作者: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1969051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e.png)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有:
1.掷果盈车:潘安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
年轻时夹着弹弓走在洛阳大街上,遇到他的妇女无不手拉手地一同围住他。
左太冲(左思)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
2.潘安三十二岁仕途不顺使他那密云般乌黑的秀发添了几缕银丝,当时正值秋天他借古人宋玉、贾谊悲秋的典故写下了《秋兴赋》,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
唐·李德裕《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明·无名氏《石榴花·题情》套曲:“我为他只落得心焦无聊,这离情怎消,谩赢得潘鬓沈腰。
”
3.花县令:潘安做河阳县令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令满县栽桃花,浇花息讼甚得百姓遗爱。
后遂用“河阳一县花、花县”等代称。
潘安 西子 诗句
![潘安 西子 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4f94be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d.png)
潘安西子诗句
1. “潘安美貌传千古,西子淡妆照水滨。
”这句诗将潘安的美貌与西子的淡雅相结合,表达了对两人美貌的赞美。
2. “潘安才子诗千首,西子佳人舞袖长。
”此句描绘了潘安的才华和西子的优美舞姿,展示了他们在文艺领域的卓越成就。
3. “潘安宋玉才八斗,西子貂蝉貌若仙。
”该诗句将潘安和西子与其他古代美人和才子相提并论,强调了他们在美貌和才华方面的卓越地位。
4. “西子湖畔寻西子,潘安桥边忆潘安。
”这里通过将西子和潘安与特定地点相联系,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5. “潘安驾车游街市,西子浣纱照水潭。
”诗句描绘了潘安驾车出游和西子在水边浣纱的场景,展示了他们的生活情景。
这些诗句通过对潘安和西子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美貌、才华或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美、怀念或想象。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诗句。
潘安有关的典故
![潘安有关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4066e72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4.png)
潘安有关的典故
潘安是中国汉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乐府诗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以下是几个与潘安有关的典故:
1. 潘安投井:相传潘安因为和妻子争吵而跳进了一口井里,但是被救出后却开始变得快乐开朗,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投井得蛙”这个成语的来源。
2. 潘安三略:潘安曾经写下了《潘安三略》,其中包括“见义勇为”、“爱惜生命”、“重视礼仪”等三个方面的建议,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
3. 潘安的爱情故事:潘安和他的妻子刘娥的爱情故事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一,被人们称为“潘刘之恋”。
故事中潘安和刘娥相互扶持,最终在一起走过了一生。
4. 潘安的文学成就:潘安的诗歌创作以古乐府为主,他的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称为“乐府之祖”,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899db9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0.png)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潘安的典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一,关于潘安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潘安与嵇康》的故事。
潘安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与嵇康是好友,两人情同手足。
他们都是文学才子,深受当时文人的赞赏和喜爱。
潘安与嵇康的友谊可以说是传世佳话。
他们一同游历山水之间,品味人生百味。
他们常常在山间寻找灵感,写下许多优美动人的诗歌和散文。
潘安的作品以清丽脱俗、情感真挚而著名,而嵇康则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而闻名于世。
潘安的才华和风采早已引起了当时的文人们的关注。
他的诗文不仅流传于世,而且被视为经典之作。
他的作品往往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他对人生苦乐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诗歌和散文多以山水之间的景色为题材,借景抒怀,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潘安和嵇康的友情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文学成就而疏远,相反,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文学艺术,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
他们的友谊不仅是在文学上的交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依靠。
潘安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性的热爱。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真理的追寻,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潘安的文学成就并没有让他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他认为人生应该充满激情和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探索,给人以启示和鼓励。
潘安的典故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他的作品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真理的追寻,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性的热爱。
他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示,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追求真理,活出自己的精彩。
潘安的典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和喜爱,而且至今仍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西晋潘安《怀旧赋》原文
![西晋潘安《怀旧赋》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a6e68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1.png)
西晋潘安《怀旧赋》原文《怀旧赋》是出自西晋年代作家潘岳著作的《潘黄门集》之中。
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西晋潘安《怀旧赋》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臧荣绪晋书曰:岳父芘,琅邪内史。
潘岳杨肇碑曰:肇字秀初,荥阳人,封东武伯,薨,谥曰戴。
芘,音毗。
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言岳有名誉,为肇所知。
汉书曰:官皇帝知名者。
贾弼之山公表注曰:杨肇女适潘岳。
左氏传,晋吕相绝秦曰: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婚姻。
尔雅曰:婿之父母相谓为昏姻。
而道元公嗣,亦隆世亲之爱。
贾弼之山公表注曰:肇生潭,字道元,太中大夫。
次韶,字公嗣,*声司马。
臣松之注魏志引刘晔传曰:杨暨,字肇,晋荆州刺史。
子潭,字道源。
次韶,字公嗣。
不幸短命,父子凋殒。
论语,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余既有私艰,且寻役于外,私艰,谓家难也。
毛诗曰:未堪家多难,余又集于蓼。
寻役,谓之任也。
王充论衡曰:充罢州役。
不历嵩丘之山者,九年于兹矣。
陆机洛阳记曰:嵩高在洛阳东南五十里。
今而经焉,慨然怀旧而赋之曰:启开阳而朝迈,济清洛以径渡。
洛阳记曰:大兴在开阳门外。
应劭汉官仪曰:开阳门始成,未有名。
夜有一柱来楼上。
琅邪开阳县上言:南门一柱飞去。
光武使视之,因刻记其年月日,以名门焉。
楚辞曰:不能复陵波以径渡。
晨风凄以激冷,夕雪暠以掩路。
埤苍曰:暠,白也。
掩,覆也。
辙含*以灭轨,水渐轫以凝冱。
颜延年纂要解曰:车迹曰轨。
车轮谓之轫。
王逸楚辞注曰:轫,支轮木也。
广雅曰:渐,渍也。
字林曰:凝,*也。
杜预曰:冱,闭也。
涂艰屯其难进,日晼晚而将暮。
周易曰:屯,难。
楚辞曰:白日晼晚其将暮。
仰睎归云,俯镜泉流。
傅毅七激曰:仰归云,逆游风。
西都赋曰:镜清流。
前瞻太室,傍眺嵩丘。
山海经曰:太室之山。
郭璞曰:即中岳嵩高山也,今在阳城县西。
汉书曰:太室,嵩高也。
戴延之西征记曰:嵩高,中岳也。
东谓太室,西谓少室,总名嵩也。
小说曰:昔傅亮北征,在河中流,或人问之曰:潘安仁作怀旧赋曰:前瞻太室,傍眺嵩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 ‘连璧’。‛
• 魏晋时期,士人的审美标准常常采用‚玉‛或与 ‚玉‛相关的喻体,如裴楷被誉为‚玉人‛,卫玠 年少时被称为‚璧人‛,而潘安、夏侯湛被称为 ‚连璧‛。由此可见,魏晋士人心目中的美男子是 ‚玉人‛或‚璧人‛一类具有光洁秀丽之形象的。 • 如宗白华先生所言:‚晋人的美的理想,很可以注意 的,是显著的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 • 《国风〃秦风〃小戎》曰: •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 《礼记〃聘义》曰: •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貌愧潘郎璧,行行潘生赋。 --对于诗作赋的评价
• 《文选〃籍田赋》云: • ‚总角辩惠,摛(chi 吃,铺陈)藻清艳。‛ • 《岳别传》云: • ‚岳美姿容,夙以才颖发名,其所著述,清绮绝伦。‛
文心谈岳
• 《才略篇》:
• ‚潘岳敏给,辞职和畅,钟(集聚)美于《西征》, 贾(gu 骨)余于哀诔,非自外也。‛
• 《指瑕篇》:
• ‚潘岳为才,善于哀文,然悲内兄,则云‘感口泽’, 伤弱子,则云‘心如疑’。《礼》文在尊极(父母), 而施之下流(魏晋人称子孙晚辈),辞虽足哀,义斯 替矣。‛(伤弱子:指《金鹿哀辞》(其幼子名金鹿)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 潘岳的诗歌,钟嵘《诗品》列其为上品, 并加以评说:
• 其源出于仲宣,翰林叹其翩翩然如翔禽之有羽毛, 衣服之有绡縠(xiao hu 肖胡),犹浅于机。谢 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 往往见宝。嵘谓益寿轻华,故以潘为胜;翰林笃论, 故叹陆为深。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 当然,对于钟嵘的看法,也有持不同意见者, 他们认为潘岳才情胜过陆机。 • 陈柞明《采寂堂古诗选》曰: • ‚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 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 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 • 关于潘陆的区别,另有孙兴公云: • ‚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 自从钟嵘《诗品》出现‚陆才如海,潘才 如江‛的评价之后,‚潘江‛亦成为才华 横溢的代名词。 • 唐代著名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云:‚请洒潘 江,各倾陆海云尔。‛即是用‚潘江‛之典 代指在座各位的文采。
西晋风尚--肤胜粉白,烫脸若樱红
• 西晋时期士人偏重于追求物欲之享乐,要求得到全
方位的欢娱,‚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 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 之所欲行。‛这其中,‚恣目之所欲视‛所涉及到 的对美的追求无疑是最具有审美价值和审美体验的。
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徐陵《洛阳道·一》
பைடு நூலகம்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 —入仕之前,早年的声誉
• 《晋书》卷五五《潘岳传》曰:
•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 守。父芘(bi 必),琅邪内史。岳少以才颖见称,
乡邑号为奇童,谓终(终军)、贾(贾谊)之俦也。‛ • ‚岳美资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lei 磊)之文。 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 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 关注个性便忽视群体,强调自由便偏废责任,正 是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迫使阮籍、嵇康等人去探 索一种‘越名教而任自然’、‘内不愧心,外不 负俗’的理想人格。然而,这种以玄、儒兼终为 思想基础的人格理想,也很快在无望的探索中与 政治的高压下归于彻底幻灭,向秀失图,二陆入 洛,晋代人士放弃了对玄学独立品格的追求,向 政权、世俗妥协屈服,柔顺随俗、气格卑弱的士 人主流人格就此形成。西晋人士柔顺随俗的人格 最典型、最集中表现是政治依附权贵。
儒家 入世
性 格 的 必 然
柔顺 文明
轻浮躁竞 懦弱胆怯
士当声 名俱泰
立功立 事效当 年之用
柔顺文明
• 钱志熙先生《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 儒玄结合,柔顺文明是西晋文人的人格模式, 它的基本表现是谨身守礼、儒雅尚文、谦柔自 牧、宅心玄远、通达机变。这是一种折中的、 调和色彩很浓厚的人格模式。
• 郭建勋先生《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
• 潘安因其姿容甚美,不仅赢得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 同,而且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才比子建, 貌似潘安‛,已成大众共识。
• 当时,被公认的美男子都是以洁白、秀丽的形象 出现的。 • 据《世说新语〃容止篇》载: • ‚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玉柄座尾, 与手都无分别。’,王夷甫手与玉柄同色,其肤 色白哲由此可见。‛
• 潘岳生活在此崇尚唯美风气的社会里,因 其容貌出众,加之天资聪颖,故入仕之前, 即在其青少年时期就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 誉。由于出身中下层士族家庭,潘岳的才 气为其后来踏上仕途提供了进取之资,自 不必说;而其俊美的容颜在西晋社会唯美风 尚下也一直是时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个很官方的总结
• 综上所述,结合潘岳的仕途经历、诗文创作及其艺术审美 与六朝评论等,不难看出,‚在太康文坛上,潘岳是一个 典型的抒情诗人,是一个特出的伤感诗人。他情多而略见 气弱,情真而少饰藻采,是一个诗性精神浓厚的文学家。‛ 他有作为文学家光彩照人的一面,在当代与后世都有一定 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他也表现出类似其他西晋文人的复杂、 矛盾的人格心态,而且表现出‚性轻躁‛、‚趋势利‛等 人格缺陷,给后人不少争议的话题。因此,对潘岳的仕途 变迁、人格心态、文学创作等方面,均不可割裂、偏废, 只有‚知人论世‛,较为全面、客观地认识其人其事其文, 才能更好地认识他所生活的西晋时代及其文学。
潘郎何用悲秋色,只此伤春发已华。 --死之为何
• 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的必然性,其在强烈的功名之心 驱使下,躁竞不已,贪恋荣华富贵,最终卷入当时 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和其他士人一样失去了性命, 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 另一方面也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他万万没有料到 因为青年时期与卑鄙小人孙秀有隙而导致三十余年 后覆灭的结局,正可谓是小人不可得罪。
• 本意是说两人关系很铁,老了还在一起玩,谁知 到竟然成了他们死亡的预言。
宠臣潘安
非亲生太子
愍怀
贾南 风
外甥贾谧
• ‚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 宫又宜速自了之。不了,吾当手了之。‛
人品与才情
• 一、轻浮躁竞。
• 《晋书》本传云:
• ‚ 岳性轻躁,趋势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 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憨怀之文,岳之辞也。谧二十四 友,岳为其首。议《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其母 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乾没不已乎?‛而岳终不能 改。‛
• 《世说新语〃容止》:
•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 《岳别传》:
• ‚岳姿容甚美,风仪闲畅。‛
“小国寡民务,终日寂无事”
—武帝时期,盛时的寂寞
• 《晋书》本传曰:
• ‚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河 阳令,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时尚书仆射山涛领 吏部。王济、裴楷等并为帝所亲遇,岳内非之, 乃题阁道为谣曰:‘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 楷鞧(qiu 求),和峤刺促不得休‛。 •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河阳县作诗二 首》),潘岳开篇就是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反映了 他对功名利禄的重视程度。 • 性格懦弱胆怯
参考文献:冀秀美《潘岳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高胜利《潘岳研究》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惠帝时期,悲惨的结局
• 《晋书》本传曰:
• ‚初,芘为琅邪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而狡黠自喜。岳 恶其为人,数挞辱之,秀常衔忿。‛
• 《世说新语〃仇隙》曰:
• ‚后秀为中书令,岳省内见之,因唤曰:‚孙令,忆畴昔 周旋不?‛秀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自知 必不免。后收石崇、欧阳坚石,同日收岳。石先送市,亦 不相知。潘后至,石谓潘曰:‚安仁,卿亦复尔邪?‛潘 曰:‚可谓‘白首同所归’。‛潘《金谷集》诗云:‚投 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乃成其谶(chen 衬)。‛
• 二、懦弱胆怯
• 《晋书》卷四八《阎缈传》载:
• ‚(杨)骏之诛也,缵(zuan 撰)弃官归,要骏故主 簿潘岳、掾崔基等共葬之。基、岳畏罪,推缵为主。 墓成,当葬,骏从弟模告武陵王澹,将表杀造意者。 众咸惧,填冢而逃,缵独以家财成墓,葬骏而去。‛ (缵:阎缵) • ‚小国寡民务,终日寂无事 —武帝时期,盛时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