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复习提纲)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97b4f1f8c75fbfc77db2ae.png)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药用植物学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药用植物学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https://img.taocdn.com/s3/m/23608ca067ec102de2bd89d7.png)
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
㈠ 营养繁殖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
2. 人工营养繁殖:以人工辅助手段,采用各种方式 以达到繁殖个体、改良品种或保留优良性状为目 的的营养繁殖。常见的有分离、扦插、压条和嫁 接等技术。 分离繁殖:是把植物体的根茎、根蘖、枝条等器 官,人为分割使之与母体分离,然后移栽在适当 场所长成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扦插:插枝、插根或插叶。用适合的枝条、根或 叶,插入湿润及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出不定芽、 不定根,进而长成新植株。
一、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
㈡ 花的组成
概述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 群和雌蕊群六部分。
▪ 六者俱全称完全花; ▪ 缺少其一或几部分者称不完全花。 花柄和花托是(“花”这个变态短枝的)真正的“枝”,花 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是这个“枝”上的不育变态叶和 2020年可6月育6变日星态期叶六。
2020年6月6日星期六
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
㈠ 营养繁殖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
2. 人工营养繁殖 压条:生根较缓慢的植物可用压条法进行繁殖。 方法:在天气暖、雨量充沛的早春,取靠近地面的 枝条,轻轻弯下埋入土中,让枝条末端露出土面, 待埋入土中的部分生出不定根、枝条上的叶能正常 生长时,将枝条与母体分离。然后移栽。 嫁接:略 。
1.花柄与花托 2. 花 被 3.雄 蕊 群
4.雌 蕊 群 5.花 的 类 型
概述 花萼 花冠
概念 雌蕊结构 雌蕊类型
(三)花各部分 1.数目的演化
的演定义化 二、花程式和花图式Biblioteka 花程式三、花序花图式
2.排列方式和对称性的演化 3.子房位置的演化
概念 (一)无限花序
四、禾本科植物的花和花序
七年级种子下册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种子下册知识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aa692d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9.png)
七年级种子下册知识点提纲
一、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
1. 细胞结构及功能
2. 细胞的分类与特点
3. 细胞分裂
二、生物多样性
1. 生物分类学的发展
2. 各类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3. 生物的适应性
三、植物的基本特征
1.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3.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四、植物的营养
1. 光合作用及影响因素
2.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3.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五、植物的生殖
1. 杂交、自交及其意义
2. 植物的有性繁殖
3. 植物的无性繁殖
六、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1. 动物的组织及其特点
2. 动物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功能
3. 动物的神经、感觉、运动和控制
七、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1.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2.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3. 动物的行为习性
八、人类的生殖系统与性别平等
1. 人类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人类生殖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3. 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和措施
九、健康与生活
1. 健康的概念和要素
2.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 科学锻炼身体和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以上是七年级种子下册的知识点提纲。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对生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健康意识和保持身心健康。
植物学: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植物学: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https://img.taocdn.com/s3/m/05ca4b6879563c1ec5da71d1.png)
第四章 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 第一节 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 • 第二节 植物的繁殖 • 第三节 花 • 第四节 雄蕊的结构和发育 • 第五节 雌蕊的结构和发育 • 第六节 开花和传粉 • 第七节 受精作用 • 第八节 种子和果实 • 第九节 种子植物的生活史
第一节 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
E、雌蕊群:
由雌蕊(变态叶,也叫心皮)组成, (子房+花柱+柱头)
the carpel(心皮): • 心皮是能产生大孢子(macrospore)的变态叶
• 单雌蕊:只有1个心皮 • 复雌蕊:两个以上心皮--------离生与合生 • 所有雌蕊统称雌蕊群 (gynoecium)
雌蕊pistil
雌蕊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
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蔷薇科
7、 性别分化与性的多态性
性别分化:每朵花在芽期均具有雄蕊和雌蕊原基,但 在器官形成过程中,某种原基会停滞在某一个发育阶 段,从而导致单性花的发生。
性多态性:两性花(72%),单性花或中间类型(28%)
并非所有花都有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a. 完全花各部分齐全;不完全花缺少其中的部分。 b. 两性花(perfect flowers)具雌雄蕊(和花被) c. 雄花( staminate) 只具雄蕊(和花被) d. 雌花( pistillate) 只具雌蕊(和花被)
• 植物的繁殖方式: (1)营养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 (2)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 (3)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1、种子繁殖
郁金香
2、特殊的根、茎、叶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https://img.taocdn.com/s3/m/8bf36d89ec3a87c24128c40f.png)
第五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基本知识体系植物在完成了营养生长后转入生殖生长,这时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将逐渐形成花原基和花序原基而分化形成花和花序。
本章内容为花的结构。
花药的形成和子房的构造,以及开花,传粉受精后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花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花药的发育,结构和花粉粒的形成,胚珠发育,结构和胚囊的形成,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等。
●难点:理解花药和胚珠的发育过程,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双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基本要求:了解被子植物生活史,无融合生殖等。
理解传粉的类型和作用,单,双子叶植物胚,胚乳种子结构。
熟练掌握生殖的概念,花的各部分组成,花药及胚囊发育过程及双受精过程意义,果实结构和类型。
1 植物的繁殖1.1 繁殖的概念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从它本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后代——称为繁殖,繁殖同样也是其它生物有机体具有的重要生命现象之一。
1.2 繁殖的类型包括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
1.2.1 植物的营养繁殖包括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1 、自然营养繁殖:在自然情况下,不经人工辅助就能产生新植株。
借助于块根(红薯)鳞茎(大蒜)球茎(荸荠)葡匐茎(草莓),块茎(马铃薯)根状茎(藕)等变态器官来进行。
2 、人工营养繁殖:经人工辅助,采用各种方式达到繁殖目的。
分离:由植物体的根状茎,匍匐茎,根薜等长成新的植株。
人为地加以分割,使之与母体分离分别移栽成新个体。
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带 1—2 个芽的枝条,一段根或一张叶片插入湿润的土壤或基质上,使之长出不定根,不定芽,而成为新个体。
枝插:月季,茉莉。
根插:梨,苹果等。
叶插:柑桔,宝石花等。
压条:从母株上选取枝条,压入地面或高压在新植株生成不定根后,再从母体上割离移栽,如桂花。
嫁接:将一株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条移接到另上株带根的植株上,二者彼此愈合共同生长。
保留根系,被接的植物为砧木,接上去的枝条或芽体称接穗,包括:靠接,枝接,芽接。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复习提纲)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02472dc360cba1aa811da5b.png)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复习提纲)第一节:植物的繁殖•植物的繁殖(reproduction):植物自身产生新个体来延续后代的过程。
•植物繁殖的三种类型: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营养繁殖: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某一部分,在脱离母体后,重新长成为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有性生殖:通过花的结构,产生雌雄两性配子体——卵和精子,在经过受精作用后来完成繁殖的目的。
营养繁殖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自然营养繁殖•人工营养繁殖:分离繁殖(division)扦插(cutting)压条(layering)嫁接(grafting)第二节:花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花的概念:不分枝的变态短枝。
•花的组成:花柄(pedicel)、花托(receptacle)、花被(perianth)、雄蕊群(androecium)和雌蕊群(gynoecium)。
•花柄:着生花的小枝•花托:花柄或花梗顶端部位,花的其他各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上面。
•花萼:由若干萼片组成,花的最外层。
副萼(sccessory calyx)。
离生萼、合生萼;整齐萼、不整齐萼;早落萼、落萼、宿萼;花被距:花萼一边引伸成短小的管状突起。
花冠:花萼的上方或内方,由若干花瓣的瓣片组成,排列成一轮或多轮。
花瓣的色彩由有色体和花青素共同候选人作用形成。
合瓣花、离瓣花;整齐花、不整齐花;花冠的形状:十字形、蝶形、漏斗状、钟状、管状、唇形和舌状雄蕊群:一朵花中雄蕊的总称,由多数或一定数目的雄蕊(stamen)所组成。
•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由4个或2个花粉囊组成,其开裂方式为:纵裂、横裂、孔裂和瓣裂•花药着生方式:底生药、贴生药、丁字着药和内向药等。
•四强雄蕊 (tetradynamous stamen) (十字花科)、二强雄蕊(didynamous stamen)(唇形科)。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99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99](https://img.taocdn.com/s3/m/67d72ded4028915f814dc218.png)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第一节植物的繁殖一、繁殖的概念1、繁殖:是生物孳生后代的现象。
是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生命现象之一。
繁殖的意义:增加个体延续种族,发展种族。
2、繁殖的方式(1)营养繁殖: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脱离母体后发育成新个体。
(2)生殖:由母体产生生生殖细胞,发育为新的植物体(前者为本代,后者为下一代)A、无性生殖(孢子生殖)生殖细胞(孢子)不需要两性结合,直接发育为新的植物体。
B、有性生殖:生殖细胞(两性配子或精和卵),彼此融合形成合子(或称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为新的植物体。
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1、营养繁殖(1)自然营养繁殖:植物体在自然情况下,不经人工辅助,就产生新的植株。
如:借助块根(甘薯、大丽菊)、鳞茎(洋葱、百合、水仙、蒜、风信子、朱顶红等)、块茎(马铃薯、菊芋、花叶芋等)、球茎(慈姑、荸荠等)、根状茎(竹、藕、姜、白茅等)、根蘖(洋槐、白杨等)、匍匐茎(草莓、狗牙根等)(2)人工营养繁殖:是经过人工的辅助,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的营养繁殖,如分生繁殖、扦插、压条、嫁接等。
2、有性生殖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通过繁殖器官花来完成的,在花中进行着无性和有性的生殖。
第二节花一、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一)花的概念花是不分枝的变态的短枝,是种子植物兼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结构,产生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两性配子受精后,花就发育为果实和种子。
裸子植物花的结构较简单,无花被,无子房,因此不形成果实。
二、被子植物花的组成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五个部分: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一)花柄和花托1、花柄(花梗):着生花的小枝,花后发育为果柄。
不同情况:有、无、长、短、分枝(小梗)2、花托:花柄顶端膨大的部分形状各异:圆柱状(玉兰)、圆锥状(覆碗状)(草莓)、倒圆锥形(莲),凹陷呈碗状(桃)、壶状(月季)花基:花托在雌蕊基部膨大呈盘状,能分泌蜜汁(如柑橘)雌蕊柄(子房柄):花托再雌雄蕊之间伸长的部分(如花生)雌雄蕊柄:花托在雌雄蕊与花冠之间伸长的部分(如西番莲苹婆属)花纤柄:花托在花萼以内的部分伸长而成。
4种子植物繁殖和繁殖器官
![4种子植物繁殖和繁殖器官](https://img.taocdn.com/s3/m/32c246237fd5360cba1adbb3.png)
功能:无论是哪种花柱,当花粉管沿着花柱生长并进入子房时, 花柱能为花粉管的生长提供营养和某些趋化物质。
xx
26/601
一、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
㈡ 花的组成
4.雌蕊群 —— 雌蕊结构—— 子房—— 结构
定义:子房是雌蕊基部的膨大部分,有柄或无柄,着生在花托
xx
20/601
一、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
㈡ 花的组成
2.花被—— 花冠
离瓣花
花瓣类型: 据 花 瓣 合瓣花:如牵牛、茄等。 是否联合 离瓣花:如桃、毛茛等
合瓣花
花冠形态类型:由于组成花冠的花瓣形状、大小相同或
各异,花瓣各自分离或彼此联合,使花冠形成多种不同
类型:十字形花冠、蝶形花冠、漏斗状花冠、钟状花冠、
有特征:
双被花的萼片多为绿色的叶状体,在结构上类似叶,有丰富 的绿色薄壁细胞,但无栅栏、海绵组织的分化。
单被花的花萼大而具色彩,呈花瓣状,有利于昆虫传粉。
副萼:棉花等植物花萼的外围还有一轮绿色的瓣片,称副萼。
xx
18/601
一、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
㈡ 花的组成
2.花被—— 花萼—— 类型 据 萼 片 离萼:萼片各自分离。如、油菜、桃等。 是否联合 合萼:萼片多少有些联合,联合部分称萼筒。如陆地棉。 据 萼 片 整 齐 萼:萼距片大小相同的花萼。 大小差别 不整齐萼:萼片大小不同的花萼。
植物形态解剖学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xx
1/601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第一节 植物的繁殖 第二节 花 第三节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第四节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第五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 第六节 种子和果实 第七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本章小结
植物的繁殖与传播知识点总结
![植物的繁殖与传播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7f2f0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6.png)
植物的繁殖与传播知识点总结植物的繁殖与传播是植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植物的繁衍和种群的扩散。
本文将对植物的繁殖与传播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包括繁殖的方式、繁殖器官、传播途径等内容。
一、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有遗传变异的新个体。
这种方式包括花粉传递、授粉、受精等过程。
有性繁殖可以保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2.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无性细胞(如孢子、根茎、块茎等)的分裂和发育,繁衍新个体。
无性生殖方式可以快速大量繁殖,并且能够保留亲本的遗传特征。
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包括萌发、分株、离体组织培养等。
二、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繁殖器官主要包括花、果实和种子。
1. 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它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花的主要功能是吸引传粉媒介并进行有性生殖。
花的形态、颜色和气味能够吸引昆虫、鸟类等动物传播花粉。
2. 果实果实是植物生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它包括果皮、果肉和种子等部分。
果实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种子,以便种子能够传播和繁殖。
3. 种子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单元,它包括种皮、胚乳和胚等部分。
种子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新的植物个体。
种子的传播途径包括风散、水传、动物传播等。
三、植物的传播途径植物的传播途径有多种方式,主要包括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
1. 自然传播自然传播是指植物通过自然力量扩散到新的地方。
自然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等。
例如,某些植物的种子通过风力散播,可以随风飘散到远处。
2. 人为传播人为传播是指人类主动介入植物的传播过程。
人类通常通过繁殖材料的选育、携带和引种等方式,将植物传播到新的地方。
例如,人们通过种植果树、花卉等植物,促进其在不同地区的繁衍和传播。
结语植物的繁殖与传播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保持着物种的多样性并促进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植物学 教学课件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植物学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db65c710a6f524cdbf8515.png)
者:胡桃,向日葵)。 (3)珠孔:由珠被围成,是珠心与外界相通的孔。 (4)珠柄:连接胚珠与心皮的构造。 (5)合点:胚珠基部珠被,珠心和珠柄愈合的部分,
即维管束进入胚珠的点。
二、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一)大孢子的发生
豌豆(Pisum sativum)
➢ 植物为什么要闭花受精?
香堇菜(Viola odorata)
➢ 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另一朵花 的柱头上,或传到不同植株的花柱头上。
➢ 植物异花传粉的特殊适应: (1)单性花 (2)两性花,雌雄蕊异熟(时间异质性) (3)两性花,雌雄蕊异长(空间异质性) (4)两性花,自花不孕
2. 开花的习性
(1)开花次数:一次、多次 (2)开花年龄:几个月、几十年 (3)开花季节:早春、冬季 (4)花期长短:几天、几个月
➢ 开花习性与原产地环境条件相关,是植物长期适 应的结果,也是植物遗传所决定的。
二、传粉 ➢ 传粉(pollination):花开以后,雄蕊花药里
成熟的花粉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柱头上, 此过程称为传粉。
萱草
玉簪
绣球花
白丁香
杜鹃
蜡梅
金钟花、连翘
牡丹
蔷薇
无花果
榆叶梅
紫荆
紫叶李
夹竹桃
黄花夹竹桃
倒 挂金钟
扶桑
芙蓉
盛花花坛
立体花坛
(二)花的组成
1. 花柄(pedicel) 2. 花托(receptacle) 3. 花被(perianth):
花萼(sepals) 花冠(corolla) 4. 雄蕊群(androecium) 5. 雌蕊群(gynoecium)
4.1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第一节 植物的繁殖
![4.1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第一节 植物的繁殖](https://img.taocdn.com/s3/m/d8f93988d0d233d4b14e696b.png)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第一节植物的繁殖一、繁殖的概念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一、繁殖的概念任何植物,不论是低等的或是高等的,是结构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它们的全部生命活动周期,包含着两个互为依存的方面:一是维持它本身一代的生存;另一个是保持种族的延续。
植物本身一代的生存是有一定的时限的,尽管不同植物的生存时期有长有短,但都要经过衰老阶段,以至于最后趋向死亡。
所以植物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它本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后代,这就是植物的繁殖(reproduction)。
繁殖同样也是其他生物有机体具有的重要生命现象之一。
植物通过繁殖也大量地增加了新生一代的个体,扩大了植物的生活范围,丰富了后代的遗传性和变异性。
新生的一代不仅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变异,同时也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巩固了某些变异,使一些能适应生存的种被选择保留了下来。
新生的植物种又通过繁殖而代代相传,形成了种类繁多、性状各异的植物世界。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就是通过各种人工杂交、选择、培育等活动,来获得大量优良栽培品种,生活资料也因此而得到极大的丰富,所有这些,也都需要通过繁殖来实现。
所以繁殖在生产实践中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植物的繁殖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是通过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开去(有时不立即分离),进而直接形成一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法;第二种是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是通过一类称为孢子的无性繁殖细胞,从母体分离后,直接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第三种称为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 tion),是由两个称为配子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彼此融合的过程,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是指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某一部分,在脱离母体后,重新长成为一个新植物体的繁殖方式。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f23697d27284b73f242500f.png)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6.计划免疫、意义: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1. 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2.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3.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植物繁殖与种子植物知识点总结
![植物繁殖与种子植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6c01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e.png)
植物繁殖与种子植物知识点总结植物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繁殖来延续自己的生命。
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其中种子植物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类型之一。
本文将对植物繁殖和种子植物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植物繁殖的方式1.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不需要两个生殖细胞相结合,只依靠一个亲本植物自身的组织或细胞进行繁殖的方式。
主要方式包括:- 块茎繁殖:植物地下茎部分膨大,分离出新的植株,例如马铃薯。
- 匍匐茎繁殖:植物地上茎部分伸展,侧枝生根,产生新的植株,例如草莓。
- 营养器官繁殖:植物通过其各种营养器官(如叶片、茎节、根茎等)进行繁殖,例如菊花的萤光宝石。
2.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通过两个不同个体的生殖细胞相结合来进行繁殖的方式。
主要方式包括:- 授粉:花粉柱上的花粉颗粒与雌蕊结合,形成受精,例如葵花。
- 结实:子房内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例如苹果。
二、种子植物的结构与特点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为进化的群体,其特点包括:1. 种子的结构:- 种子皮: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 胚珠:种子植物胚胎的起源,包括胚乳和胚。
- 萌发孔:种子萌发时,新的根和茎通过该孔穿出种皮。
- 种子盖:在种子萌发前,保护胚胎和胚乳的一层薄膜。
- 种子脐:种子与母体植物的连接处。
2. 种子植物的繁殖优势:- 种子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存活,便于迁移和扩散。
- 种子具有较长的休眠期,能够延迟发芽以适应不利生长条件。
- 种子植物的胚乳为幼苗提供养分,增强存活率。
- 种子能够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传播,便于种植物的分布和繁衍。
三、种子植物的繁殖过程1. 授粉和受精- 花粉粒由花药释放,并通过风、昆虫、鸟类等媒介传输到花柱上。
- 花柱上的花粉管通过花柱生长,并与胚珠中的卵母细胞结合,形成受精。
2. 种子的形成- 受精后,胚珠开始发育,胚乳形成,同时种皮也逐渐形成。
- 胚乳为胚提供养分,保证胚的正常发育。
- 种子在胚珠内形成,并从母体植物中分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复习提纲)第一节:植物的繁殖•植物的繁殖(reproduction):植物自身产生新个体来延续后代的过程。
•植物繁殖的三种类型: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营养繁殖: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某一部分,在脱离母体后,重新长成为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有性生殖:通过花的结构,产生雌雄两性配子体——卵和精子,在经过受精作用后来完成繁殖的目的。
营养繁殖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自然营养繁殖•人工营养繁殖:分离繁殖(division)扦插(cutting)压条(layering)嫁接(grafting)第二节:花花的概念和花的组成•花的概念:不分枝的变态短枝。
•花的组成:花柄(pedicel)、花托(receptacle)、花被(perianth)、雄蕊群(androecium)和雌蕊群(gynoecium)。
•花柄:着生花的小枝•花托:花柄或花梗顶端部位,花的其他各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上面。
•花萼:由若干萼片组成,花的最外层。
副萼(sccessory calyx)。
离生萼、合生萼;整齐萼、不整齐萼;早落萼、落萼、宿萼;花被距:花萼一边引伸成短小的管状突起。
花冠:花萼的上方或内方,由若干花瓣的瓣片组成,排列成一轮或多轮。
花瓣的色彩由有色体和花青素共同候选人作用形成。
合瓣花、离瓣花;整齐花、不整齐花;花冠的形状:十字形、蝶形、漏斗状、钟状、管状、唇形和舌状雄蕊群:一朵花中雄蕊的总称,由多数或一定数目的雄蕊(stamen)所组成。
•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由4个或2个花粉囊组成,其开裂方式为:纵裂、横裂、孔裂和瓣裂•花药着生方式:底生药、贴生药、丁字着药和内向药等。
•四强雄蕊 (tetradynamous stamen) (十字花科)、二强雄蕊(didynamous stamen)(唇形科)。
单体雄蕊(monodelphous stamen)、二体雄蕊(diadelphous stamen)、三体雄蕊(tridelphous stamen)、多体雄蕊(polydelphous stamen)聚药雄蕊(synantherous stamen) 雄蕊群:一朵花中雌蕊的总称,位于位于花中央或花托顶部。
雌蕊:柱头(stigma)、花柱(style)和子房(ovary)构成;心皮(carpel) 是构成雌蕊的单位, 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单雌蕊(simple pistil)复雌蕊( compound pistil):离生雌蕊(apocarpous postil)、合生雌蕊(syncarpous pistil)雌蕊-柱头•位于雌蕊的顶端,是接受花粉的部位。
•湿柱头:柱头表面产生分泌物,可以粘住花粉,并为花粉萌发提供基质。
•干柱头:不产生分泌物。
雌蕊-花柱•柱头和子房间连接部分,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引导组织(transmitting tissue)•花柱道(stylar canal)雌蕊-子房•雌蕊基部膨大部分,着生在花托上。
由子房壁、子房室、胎座和胚珠构成。
雌蕊-胎座•胎座(placenta)胚珠着生的心皮壁上形成的肉质突起。
•边缘胎座 (marginal placenta)•侧膜胎座(parital placenta)•中轴胎座(axial placenta)•特立中央胎座(free central P)•基生胎座(basal placenta)•顶生胎座(pandulous placenta)•片状胎座(lamellate placenta)花的类型•完全花•不完全花:无被花、单被花•两性花、单性花(雌花、雄花)、无性花或中性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杂性花花各部分的演化1.数目的变化:从多而无定数到少而有定数双子叶植物多为4数,5数,或者4、5的倍数;单子叶植物多为3数或3的倍数。
多数植物的雌蕊心皮数目常较花被为少,而雄蕊则比较多。
花部的相对固定数目(3、4、5)称为花基数。
2.排列方式的变化:螺旋排列(原始);轮状或圆周排列(进化)。
3.对称性的变化:辐射对称(整齐花)两侧对称(不整齐花)•子房位置的变化:子房上位(下位花)子房上位(周位花)子房半下位(周位花)子房下位(上位花)禾本科植物的花•禾本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如小麦、高梁、水稻等。
•麦穗:由许多小穗着生主轴上。
•小穗:2个颖片(内颖和外颖),2-3朵可育花。
花:外稃,内稃;浆片;雄蕊3个,雌蕊1个,2条羽状柱头。
花程式(floral formula)和花图式(floral diagram)•花程式:K:(kalyx)花萼;C:花冠(corolla);A:雄蕊群(androecium);G:雌蕊群(gynoecium);P:花被(perianth); ( ),+,*,,,,百合:*P3+3A 3+3 G(3:3)蚕豆:K (5) C1+2+(2)A(9)+1G(1:1)柳:K0C0A2; K0C0G(2:1)花序•单顶花或单生花:单独一朵花生于茎枝顶上或叶腋部位。
玉兰、莲等。
•花序(inflorescence):花在总柄上有规律方式。
花序轴(rachis)、苞片(bract)。
无限花花序(indefinite inflorescence); 有限花序(definite inflorescence)。
无限花花序(indefinite inflorescence)有限花序(definite inflorescence)。
第三节: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雄蕊(小孢子叶)由花丝和花药组成。
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中间为药隔小孢子的形成•孢原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小孢子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态结构营养细胞•单核花粉生殖细胞两个精子花粉壁:内壁和外壁•外壁:质的坚硬,含有孢粉素,吸收了绒毡层解体时生成的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脂类和蛋白质等。
•内壁:柔薄,由纤维素、果胶质、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组成。
•二细胞花粉粒:成熟花粉粒,只含有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如棉、桔柑、茶等。
•三细胞型花粉粒:成熟花粉粒有一个营养细胞和2个精子。
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花粉的败育(abortion):由于内外界因素的影响,散出的花粉没有经过正常发育,不能起到生殖作用的现象。
•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 由于内在生理、遗传的原因,正常情况下,产生的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
分为三种类型:花药退化;花药内不产生花粉;花粉败败育。
第四节:胚珠的发育和囊胚的形成●胚珠(ovule)由珠心(nucellus)、珠被(integument)、珠孔(micropyle)、珠柄(funiculus)和合点(chalaza)等几部分组成。
●直生胚珠:胚珠正直地着生在珠柄上,珠柄、珠心和珠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珠孔在珠柄相对的一端。
●倒生胚珠:珠孔的位置在珠柄基部一侧。
●横生胚珠:●弯生胚珠:●拳卷胚珠:胚囊的发育和结构●大孢子的发生:周缘细胞单孢胚囊孢原细胞大孢子母细胞 4个大孢子双孢胚囊造孢细胞四孢胚囊胚囊的形成卵器(珠孔端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大孢子 2个核移向胚囊两端 8个核(每端4个)反足细胞(合点端3个核)2个极核(中央)百合胚囊:四孢型,又称贝母型●胚囊(雌配子体)卵细胞(雌配子):有性生殖的直接参与者,受精后发育成胚。
具极性。
助细胞:靠近卵细胞,具极性。
近珠孔端的细胞壁上出现丝状器,分泌某些物质,诱导花粉管进入胚囊。
反足细胞:数目不等。
将母体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囊中。
中央细胞:体积大具大液泡,胡2个极核.第五节:开花、传粉与受精●开花(anthesis) :当雄蕊中的花粉和雌蕊中的胚囊达到成熟时期,或二者之一已经成熟,花张开,露出雌雄蕊,为下一步的传粉作准备,这一现象称为开花。
各植物的原产地不同,开花的习性也不同。
●传粉(pollination): 花粉囊散出的成熟花粉,借助一定媒介力量,被传送到同一花或另一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花粉的萌发需要通过柱头分泌物的刺激作用和物质条件。
●自花传粉(self-pollination) 异花传粉(cross pollination)自花传粉(闭花传粉和闭花受精开花传粉和开花受精。
)●花粉从花粉囊散出后,落到同一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
●必备条件:–两性花–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必须同时成熟。
–柱头对于本花的花粉萌发和雄配子体的发育没有任何生理阻碍。
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或不同植株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比较普遍,进化方式。
●自花传粉成为不可能:花单性,而且雌雄异株;两性花,但雄蕊和雌蕊不同时成熟;雌、雄蕊异长或异位;花粉落在本花柱头上不能萌发,或不能完全发育以达到受精的结果。
●风媒花(anemophily flower) :靠风力传送花粉的传粉方式称为风媒(anemophily), 借助风媒传粉的花,称风媒花。
1/10的被子植物是风媒的,大部分禾本科和木本中的栎、杨、桦木等。
●虫媒花(emtomophilous flower): 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称为虫媒(entomophily), 借助虫媒方式传粉的花,称为虫媒花。
具虫媒传粉的花具有一定的特征。
受精●受精作用(fertilization)传粉完成后,花粉便在柱头上萌发成花粉管,管内产生的雄配子——精子,通过花粉管的伸长,直达胚珠的胚囊内部,与卵细胞和极核互相融合。
花内两性配子互相融合的过程。
●花粉管(pollen tube)的萌发:柱头的选择作用。
传粉生物学pollination biology●研究植物在传粉过程中各种生态因子对传粉时间和传粉效率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者在基因流动、花粉与柱头的相互作用、交配选择及其对进化作用的探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花粉管的生长:一个萌发孔突出,形成花粉管,顶端3-5µm处生长,通过花柱中的花柱道或引导组织。
花粉管进入胚囊,再由珠孔进入胚囊,称珠孔受精(porogamy)。
有的花粉管经胚珠基部的合点而达胚囊,称合点受精(chalazogamy)。
也有的花粉管穿过珠被,由侧道折入胚囊,称中部受精(mwsogamy)被子植物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后,2个精子中的1个精子和卵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和2个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将来发育为胚乳。
受精的选择作用无融合生殖及多胚现象●柱头对花粉的萌发,以及胚囊对精子的进入都具有选择能力。
●无融合生殖(apomixis)不经过精卵融合,也能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卵细胞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