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文件
南昌大学举办国际学术高端会议管理规定

南昌大学文件南大校发〔2021〕121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举办国际会议管理规定》的通知校内各单位:《南昌大学举办国际会议管理规定》业经2021年12月14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南昌大学2021年12月24日-1-南昌大学举办国际会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举办国际会议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对促进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支持鼓励相关单位举办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专业或学术性国际会议,并积极邀请相关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参会。
第二条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国际会议的管理,促进国际学术会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举办国际会议的质量和效益,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校各院、系、所、中心及直属附属单位主办、承办的与会者来自三个及三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会议、论坛研讨会及交流会等。
有港、澳、台地区人员参加的境内会议(含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及研讨会等)不属于国际会议的范畴,实行校内报备制,填报《南昌大学活动申请表》。
第二章申办原则第四条申办国际会议应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会议目标明确,主题鲜明,不得涉及领土主权、人权、民族和宗教、意识形态问题以及其他敏感问题。
第五条申办国际会议应坚持厉行节约、讲求实效,合理编-2-制会议预算,严格限定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根据会议主题合理控制会期、会议规模和会议规格。
第六条申办国际会议的单位应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申办国际学术会议的单位应拥有较强的教学及科研力量,具备较强的学术实力及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所必需的组织能力,并能征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第七条对国际组织要求在我国举办学术会议,需区别情况对待,如我国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应尽会员国义务,可考虑同意在我国举办;对我国未参加的国际组织要求在我国举办会议,应认真研究利弊,慎重对待。
南昌大学绩效工资分配管理试行办法

昌大人字[2011]31号南昌大学绩效工资管理办法(试行)为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在2003年实行岗位津贴制度的基础上~以2011年各类教职员工岗位聘任结果为依据~制定并实施本绩效工资管理试行办法。
一、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一,总体目标在充分调动教职工岗位履职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校院两级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起与岗位设臵管理制度相配套的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管理体系。
,二,指导思想1、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绩效工资分配应充分体现绩效导向和效率优先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水平~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劲动力。
2、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绩效工资分配应充分体现利益分享和兼顾公平的原则~有利于吸引和稳1定人才~有利于各类教职员工队伍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教职工的收入待遇水平与学校发展水平和地位相适应。
3、优化学校内部分配结构统筹兼顾的原则~有利于在岗位聘绩效工资分配应充分体现系统科学和任基础上调整理顺分配体系~有利于在不同类型和层级的教职员工之间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关系~形成与学校财务收支状况相联系的动态分配机制。
二、绩效工资实施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学校本部事业编制内受聘上岗的教职员工~即入职教学科研岗位、管理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教职员工。
财务独立核算单位参照此办法实施~经费自理。
三、绩效工资总量与结构,一,绩效工资总量除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政策性补贴以外~由学校自行发放的各类津补贴均纳入学校的绩效工资总量。
综合考虑学校财力状况和外部竞争性~每年初测算下一年度的绩效工资总量~并报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财政厅审批核定。
,二,绩效工资结构学校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两部分比例大致控制在5:5。
关于新增南昌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通知

南昌大学学位委员会文件
校学位[2011]7号
关于新增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通知校内各有关单位:
经个人申请,学位点推荐,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评审,南昌大学学位委员会2011年6月22日会议审定通过我校新增程样国等34位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新增张剑等25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新增周魏华等263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新增上官帖等192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
附件:一、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学术型)
二、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专业学位型)
三、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学术型)
四、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专业学位型)
南昌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新增导师遴选通知
主送:校内各有关单位
南昌大学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印
校对:张宁打字:余强(共印6份)
附件一: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学术型)医学部分
附件二: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专业学位型)
附件三: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学术型)医学部分
附件四: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专业学位型)医学部分。
南昌大学人事处文件

南昌大学人事处文件昌大人字[2009]21号关于考核认定彭晓珏等190位同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通知各单位:根据赣人字[2008]155号文件、昌大校发[2009]3号文件规定,经考核,认定彭晓珏等190位同志相应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
具体人员、资格及认定时间如下:一、校本部(128人)1. 讲师彭晓珏王雪强范丽娅以上3位同志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起算时间为2009年3月;胡丹谢薇李迎华柳丽娜谢华杰胡桢熊小柳张明艳周璇石力张横峰许庆勇吕艳阳江萍芦苇熊君星肖勇张玉华肖小勇胡立群杨丽尹洪位赵洋武煜宇周力杨俊清何银水吴黎晖雷洁李淑婷汤晓丽张中伟刘伟新彭易安姜海燕(思政教育)凌文峰(思政教育)王环宇(思政教育)刘辉良(思政教育)以上43位同志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起算时间均为2009年7月;杨捷李名飞傅立宪顾楠华喻琴陈志兴冯婧杨恢武陈战利雷斌付艳恕张欣曾伟忠陈华斌司华斌张志娟沈云魏振宏李静胡蒋宁胡茂林伍洋刘明萍赵俊郑朝丹鄢敏肖君熊秀娟卢曲琴谢福秀(思政教育)以上30位同志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起算时间均为2009年12月;2. 实验师柳英霞代国红黄伟军吴飞燕袁艳丽张秋兰郑湘娟尹传强彭海龙吴娣以上10位同志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起算时间均为2009年7月。
廖晓锋其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起算时间为2009年12月。
3. 助理研究员王圣云万婕黄丹菲以上3位同志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起算时间均为2009年12月。
4. 助教彭欣胡福军以上2位同志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起算时间均为2009年3月。
刘琳吴娅莉邱亚科刘维浩王昕霞胡卜文张雪张千山姜娜(思政教育)以上9位同志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起算时间均为2009年7月。
唐粲萌叶兆青张昕崔笑王增程美芳李倩何一波谌果马振宇聂聪任胜之王秋莲毛萌萌王道杰许世文倪倩左珂黄崟以上19位同志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起算时间均为2009年12月。
5. 助理实验师谢彦海其专业技术资格和聘任职务起算时间为2009年3月。
(南大教字〔2017〕6号)南昌大学课堂教学管理办法(试行)

南昌大学文件南大教字〔2017〕6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课堂教学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校内各单位:《南昌大学课堂教学管理办法(试行)》业经2017年11月17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南昌大学2017年12月14日―1―南昌大学课堂教学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高校课堂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
为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树立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对顺利完成课堂教学负有主要责任,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保持教师应有的尊严;学生是受教育者,应自觉服从教师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尊敬教师,努力学习,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第二章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第三条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帮助和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条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严禁教师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教书育人基本宗旨的言论;严禁教师散布封建迷信以及色情淫秽内容;严禁教师散布危害社会和学校的稳定、发展和声誉的流言蜚语;严禁教师为自己利益进行推销商品活动。
―2―第五条教师要做到教育教学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第六条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的要求,基本理论、概念讲授清楚正确,重点、难点要处理得当;要积极探索“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即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坚持教为学服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翻转课程等教学,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第七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精神饱满、衣冠整洁、仪表端正、言行文明,不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不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
南昌大学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实施办法-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昌大学文件南大校发〔2014〕84号南昌大学关于印发《南昌大学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校内各单位:《南昌大学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办法》已经2014年10月23日校长办公会议审定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南昌大学2014年12月4日―1―南昌大学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精神,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规律和特点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科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学校科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职责和权限第二条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
学校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负总责,分管科研和财务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的二级单位(医学部、教学学院、独立运行科研机构等,下同)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负责。
(一)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以下统称科研管理部门)是学校主管科研工作的职能部门,统一负责科研项目、科研合同、科研成果、专利转让和对外科研服务等工作,并配合财务管理部门做好科研经费管理,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不同科研项目特点组织开展巡视检查或抽查,对项目实施不力的要加强督导,―2―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应责成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应暂停项目实施。
(二)计划财务处是学校经费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按有关财务管理规定使用项目经费,承担相应的财务管理责任。
(三)审计处负责科研项目经费的审计,按项目管理要求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进行不定期审计或专项审计,出具经费审计报告,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
关于成立南昌大学“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推进组的通知

中共南昌大学委员会办公室南昌大学校长办公室
南大办字…2017‟14号
关于成立南昌大学“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及
工作推进组的通知
校内有关单位:
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关于编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通知》精神,为切实加强对我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的领导,推动我校“双一流”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现成立南昌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推进组。
具体方案如下:
―1―
一、南昌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胡永新
副组长:周创兵
成员:徐求真、黄云、朱友林、江风益、辛洪波、李葆明、邓晓华、朱小理、李鸣、黄细嘉、舒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办公室主任:张宁
二、南昌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推进组
组长:周创兵
副组长: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确定分管校领导
成员:各有关职能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工作推进组下设办公室,根据不同工作内容,挂靠各主管职能部门。
中共南昌大学委员会办公室
南昌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7年7月4日
中共南昌大学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7月5日印发
―2―。
南昌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doc

南昌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1―南南昌昌大大学学文文件件南大教字〔5月9日―2―南昌大学南昌大学““三学期制三学期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践行“人为本、德为先、学为上”育人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需求,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综合改革目标,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并在借鉴暑期第三学期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学校决定自度起全面推行“三学期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三学期制”的意义一、实施“三学期制”的意义1.1.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实现课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
程结构的整体优化。
长学期周数的缩短要求教师对原有的课程设置和结构进行调整,精炼教学内容,压缩课程学时,实现精讲多练,为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搭建平台。
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配合更深入的学分制和选修课、跨专业选课制的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南昌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
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开设双学位课程、辅修专业课程和重修课程,实现个性化培养。
2.2.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国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国((境境))内外交流交换学习,拓宽视内外交流交换学习,拓宽视野。
野。
实施三学期制是为了与国内外一流大学接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调整后的三学期为学生参与学期交换学习、小学期交流活动、跨学科暑期学校等项目提供了便利,在拓宽视野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在原来两学期制情况下学生赴境外交换学习带来的学―3―期不对等的相关问题。
从学校层面而言,还可以利用夏季学期邀请更多国内外知名教授来校讲学、作报告,特别是充实我校通识教育课程。
3.3.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南昌大学部门函件

南昌大学部门函件南大教函〔2017〕109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各学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精神,为规范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特制定《南昌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教务处2017年11月20日南昌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为了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精神,为规范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进一步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项目在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能力训练、创业意识培养等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总则(一)项目介绍项目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南昌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2012年修订》

南昌大学文件昌大校发〔2013〕23号南昌大学关于印发《南昌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2012年修订)》的通知校内各单位:《南昌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2012年修订)》业经2012年12月24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南昌大学-1-2013年3月19日-2-南昌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2012年修订)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综合素质考评内容:思想与道德素质、专业与文化素质、社会实践与创新素质、人格与身心素质。
第三条考评总分的计算方法。
考评总分=思想与道德素质评分×15% + 专业与文化素质评分×70% + 社会实践与创新素质评分×10% + 人格与身心素质评分×5%第四条考评时间和程序(一)考评时间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采取本学期评上学期的办法,对毕业学年下学期不再考评;毕业学年下学期除对学生上学期综合素质进行考评外,还应对其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进行总评;每学期初开始考评,考评工作应在开学后4-5周内完成。
(二)考评程序1.学院指导班级成立考评小组,负责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班级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等工作;2.学生按照本办法所规定的标准和条件进行自评,填写考评-3-表,并附证明材料上交其所在班级;3.班级考评小组审核、初评,并通过学生工作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程序统一录入数据。
打印初评结果在全班张榜公示一周无异议后,由辅导员核准签字报送学院;4.学院审核通过后,在学院内张榜公示一周。
经公示无异议后,数据正式报送学生工作处。
第五条考评结果的使用考评结果将作为学生评定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毕业生等)、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就业推荐等的主要依据之一。
南昌大学关于印发《南昌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南昌大学文件南大学工字〔2016〕4号南昌大学关于印发《南昌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校内各单位:《南昌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工作暂行办法》业经2016年7月1日党委会审议通过,先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南昌大学2016年7月11日南昌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工作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充分发挥教师和管理干部在育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班级导师制是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以下简称班导)的一种育人制度,是学校全员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导的工作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有机补充,具有非替代性、非事务性、非日常性特点。
第三条积极担任班导工作是全校教师和管理干部应尽的职责。
同时,也是党员教职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广大青年教职工锻炼成长的一个重要途经。
全校教师和管理干部应通过班导的形式与广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发挥“一岗双责”的育人功能,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第二章职责和要求第四条班导的主要工作职责:(一)人生导航:传为人之道,解人生之惑。
通过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二)专业引航:传为学之道,解专业之惑。
向学生介绍专业发展方向,传授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活动,解答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困惑。
(三)心理护航:传修心之道,解成长之惑。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及时发现、反馈或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四)职业助航:传择业之道,解就业之惑。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指导学生制订职业规划,引领就业、创业方向。
第五条班导的工作要求(一)主动学习和领会中央、省及学校关于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文件精神,了解学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育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发挥自身特长优势,开展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昌大教发[2013]79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学生成绩评定及管理办法》的通知
![昌大教发[2013]79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学生成绩评定及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80ff8dcc1c708a1284a4471.png)
南昌大学教务处昌大教发[2013]79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学生成绩评定及管理办法》的通知校内各单位:《南昌大学学生成绩评定及管理办法》业经2013年5月17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教务处二〇一三年九月三十日主题词:教学管理文件通知主送:校内各单位抄报:校领导南昌大学教务处 2013年9月30日印发南昌大学学生成绩评定及管理办法为规范南昌大学学生成绩评定及管理,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南昌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南昌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南昌大学本科教学考试管理规定》,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教师应当科学、公正、客观地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
第二条考试评分应实事求是,衡量学生对于本课程内容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情况主要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和学生的答卷。
学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可给及格成绩;较好地掌握了所学内容,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一般要求可给中等成绩;熟练地掌握了所学内容,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较高要求可给良好成绩;在学习中和考试答卷中表现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可取得优秀成绩。
成绩记载采取百分制(60分为及格)、五级制两种形式。
五级制记分换为百分制记分时,可按优秀为95分、良好为85分、中等为75分、及格为60分、不及格为50分进行换算。
第三条班级考试成绩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优秀成绩一般不得超过20%,如超过40% 时,任课教师应提交报告作出说明和解释。
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等大范围的考试,须先进行试评,不及格率大于40%时,应先向学院和教务处报告试评情况后,再进行阅卷。
第四条课程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具体比例由开课学院根据所开课的性质确定,期末考试成绩一般不超过60%。
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包括出勤情况、期中考试、作业、读书报告、随堂测验、课堂提问、讨论等。
昌大教发[2013]77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昌大教发[2013]77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326352f58fb770bf78a5571.png)
南昌大学教务处昌大教发[2013]77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校内各单位:《南昌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修订)》业经2013年5月17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教务处二〇一三年九月三十日主题词:教学管理文件通知主送:校内各单位抄报:校领导南昌大学教务处 2013年9月30日印发南昌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南昌大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学生学籍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南昌大学学生管理暂行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具有南昌大学入学资格或者学籍的全日制本科学生(独立学院除外)。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第三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周。
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
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
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取消其学籍。
触犯法律的,移送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条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应当在两周内办理离校手续,回家疗养,户口迁回原籍,无故不办理离校手续者,取消其保留的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学生待遇。
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并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复查合格后,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重新办理入学手续。
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六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按学校规定报到日期办理注册手续。
《南昌大学本科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2016年修订)》的通知

南昌大学文件南大学工字〔2016〕3号南昌大学关于印发《南昌大学本科优秀学生评选办法(2016年修订)》的通知校内各单位:《南昌大学本科优秀学生评选办法(2016年修订)》业经2016年7月1日校长办公会议审定,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南昌大学2016年7月11日南昌大学本科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2016年修订)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提升素质,全面发展,适应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的需要,发挥学院在学生培养、教育、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评选类别优秀学生评选类别分为“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标兵兼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三好学生兼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第二条评选基本条件1、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为师生服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身心健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4、学习认真刻苦,理论基础扎实,成绩突出,各学年综合素质考评总平均成绩列本班级(年级)前20%,无补考、重修、不及格现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成绩在良以上;5、在校期间至少被评为校级以上“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6、积极主动就来或带动其他同学就业,毕业前已确定就业去向。
第三条直接评选条件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不受名额限制直接推荐为优秀毕业生。
(一)在校期间曾被评为全国、全省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二)在校期间曾被评为“十大学生魅力人物”、“十佳学生党员标兵”、“十佳学生干部”。
第四条评选办法1、在广泛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由辅导员和有关专业教研室推荐,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送学工委办、学工处审核,报学校批准;2、评选名额为各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10%,以学院为单位核算指标;3、各学院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评选细则,并报学工委办、学工处务案。
南昌大学教务处文件

南昌大学教务处文件昌大教发[2009]06号关于做好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工作的通知各学院:为了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分阶段检验教和学的效果,切实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到课率和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决定本学期由校院共同组织部分课程的期中考试。
一、期中考试的目的和意义:考试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检验教和学的有效手段。
开展期中考试,有利于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检验阶段性的教和学的效果;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改进考试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开展期中考试,在课程考核过程中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多种考试方法相结合,期中与期末相结合,分阶段、多站点进行的考试成绩评定模式,切实改变传统的一次考试定成绩的模式。
二、期中考试的实施方案:1、校院共同组织、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2006级、2007级的考试由各学院自行安排,考试课程按学校要求由学院选定,考试随堂进行,报教务处备案;2008级的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实施,考试课程为通识课或学科基础课。
2、采取多样性考试方法。
鼓励学院和教师依据课程特点改革考试方法,可以采用闭卷、开卷、一页开卷、成果性考试(综合文献调研报告、设计项目训练、作品展示、课程论文等)、技能操作考核、翻译考核、课程综述、口试、上机等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
3、考试成绩记载:期中考试成绩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评价,可按20-30%的比例记入总评成绩。
任课教师需在考试结束一周内,将成绩送学院教务办。
三、具体安排:1、考试时间:本学期第9周(4月13-19日)为期中考试周,所有期中考试须在本周组织完成。
2、考试对象:2006级、2007级、2008级。
3、考试方式:(1)2006级、2007级的期中考试,由各学院安排,随堂进行。
考试课程由学院从本学期开课目录中抽取学科核心课,每个专业至少考2门课程。
(2)2008级的期中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试课程为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
南昌大学公用房管理办法(试行)

南昌大学文件南大资字〔2015〕3号南昌大学关于印发《南昌大学公用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校内各单位:《南昌大学公用房管理办法(试行)》业经2015年1月4日校长办公会审定,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南昌大学2015年1月14日南昌大学公用房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公用房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公用房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有关规定,结合全校公用房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公用房(不含附属医院、校属企业、共青学院、科技学院、抚州医学院、医科院等单位公用房)是指产权或使用权属于南昌大学所有的非住宅性房屋、场地及其附属建筑,以及在南昌大学拥有长期使用权的土地上建造的公用房房屋。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管理原则第三条公用房实行学校统一调控、校院(部门)两级管理体制。
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国资委”)是学校公用房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审核公用房管理规章制度,审议各单位公用房定额面积和公用房资源使用费额度,决定公用房资源的分配与调整。
资产管理处是学校公用房的一级主管部门,代表学校统一管理公用房,负责拟订公用房管理办法,对各类公用房行使定额核算、分配调整、监督使用、签订使用协议等管理职权,并负责公用房的日常管理工作。
使用单位是学校公用房的二级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本单位的公用房分配、调整并实施管理和维护。
公用房使用单位为学校批准设置的、有固定编制并纳入学校财政预算的机构,其它机构由挂靠单位安排用房。
第四条公用房按照“分类管理、动态配置、定额核算、超额收费”的管理原则,利用经济杠杆建立公用房管理的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机制,以提高房产资源的使用效益和促进房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学校将公用房划分为机关行政办公用房、学院和科研单位用房、公共服务体系用房、经营性用房等四类,实行分类管理。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昌大学的批复-赣府字[2005]50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昌大学的批复-赣府字[2005]50号](https://img.taocdn.com/s3/m/79f1599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2.png)
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昌大学的批复
(赣府字[05〕5号文收悉。经省政府研究,并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昌大学,同时撤销原两校建制。两校合并组建方案由省教育厅报省委、省政府审定后实施。
——结束——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昌大学的批复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2005.08.17
施行日期
2005.08.17
文号
赣府字[2005]50号
主题类别
高等教育
效力等级
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大学文件
昌大校发[2009]60号
关于印发《南昌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南昌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业经2009年10月19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南昌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
二○○九年十一月五日
主题词:教务双学位管理办法通知
南昌大学校长办公室二00九年十一月五日印校对:周新打印:雷红(共印12份)
附件:
南昌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加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日制本科生中实行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
为规范其教学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双学位、辅修专业制。
(一)双学位。
学生在攻读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修读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中一级学科门类标准划分的不同学科门类的第二专业学士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即可获得双学士学位。
我校学士学位系统设置为:哲学学士、经济学学士、法学学士、教育学学士、文学学士、历史学学士、理学学士、工学学士、农学学士、医学学士、管理学学士。
(二)辅修专业。
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其它专业作为第二专业,成绩合格者即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第二章修读申请
第三条学校全日制在籍本科生,原则上连续两学期的平均学分绩达到或超过65分,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平均学分绩达到或超过70分,且首次考试无不及格者,可申请攻读双学位。
符合修读条件的学生最多只能选修1个双学位或辅修专业。
第四条开设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院(系),应提前将本学院(系)所开设双学位、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接受名额报教务处,教务处应于每学年第2学期放假前予以公布。
第五条符合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条件的学生,应于每学年第1学期第1周内向其所在学院(系)提交书面申请,填写《南昌大学修读双学位申请表》或《南昌大学修读辅修专业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学院(系)对学生进行资格审核,经分
管教学的副院长审核同意后,将《申请表》转至开设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院(系)审批;开设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院(系)负责将审批情况通知学生本人及其所在学院(系),同时将录取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名单汇总报教务处;教务处应于第2周对各学院(系)录取的双学位、辅修专业名单进行复审,并将复审结果及时反馈各有关学院(系)。
第六条开设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院(系)应于第3周通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交纳培养费。
未交费学生不得参加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习。
第三章教学安排
第七条双学位、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所在学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按照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经教务处审核后实施;课程由该专业的主要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组成;教学培养要求应与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相同,以保证培养质量标准的统一。
第八条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双学位学习时间为2年,辅修专业学习时间为1年。
辅修专业一般设置8至10门课程,总学分为30学分左右;双学位的课程可在辅修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若干门课程,总学分为60学分左右,其中,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学分数不高于8学分。
第九条双学位、辅修专业的课程教学,可采取单独开班、随堂听课选修、网络辅助授课等形式,选修人数达到15人的专业,须单独开班授课。
上课时间为双休日、节假日、晚上或寒暑假。
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生,应根据主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计划地选修课程。
第四章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条开设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院(系)负责建立双学位、辅修专业学生的学籍档案,并依据学校相关规定和本办法进行规范管理。
双学位、辅修专业学生的成绩由开设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院(系)负责管理,待学生修业完毕,由开设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院(系)出具成绩单一式3份,经教务处验印后,1份由学生所在学院(系)存入学生学籍档案,1份留教务处备案,1份留开设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院(系)存档。
第十一条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授课结束后,任课教师应按本专业学生相同的标准和要求对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和评分,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完成作业情况等)和卷面成绩折合评定,平时成绩占20%,卷面成绩占80%。
第十二条双学位、辅修专业学籍实行独立管理制度,即学生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的课程成绩优劣不影响其主修专业的学籍管理。
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生,应首先保证完成其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若学生在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南昌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的退学条件,其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资格予以取消。
第十三条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考核未通过的学生,可在下学期开学初参加补考。
若补考仍未通过,或对成绩不满意者,可按学分缴费随下一年级学生重新选课学习。
第十四条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成绩合格取得的学分,可冲抵主修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学分、个性课程学分和Ⅱ类通识课学分。
第十五条修读期间,若学生已经学习并获得某门应修课程的学分,可向开课学院(系)申请免听,但须参加该课程的统一考试,重新取得学分。
第十六条修读期间,若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在上课、实践教学环节或考试时间的安排上有冲突,学生应优先保证主修专业的学习和考试。
因时间冲突未修读的课程内容,学生应通过自学等方式补上;若考试时间发生冲突,学生可在考前向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开课学院(系)提交书面缓考申请,经开课学院(系)批准后,可参加补考或随下一年级的学生一同考试。
第十七条学生在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的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坚持继续修读,应办理退学手续。
未申请办理退学手续而擅自中途退学者,学校对其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的课程已获得的学分不予认可。
学生的退学申请应向开设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院(系)提出并经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
第五章毕业与学位
第十八条双学位、辅修专业学生的毕业资格审核工作由开
设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院(系)负责,与本科应届毕业生授予学位审查工作同时进行。
双学位的授予应经开设双学位的学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报教务处学籍与信息管理科复核后,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第十九条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在主修专业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取得相应的学分,可颁发“南昌大学辅修专业证书”和“南昌大学辅修专业成绩单”。
未修满辅修专业规定学分的,仅提供“南昌大学辅修专业成绩单”,其辅修专业学籍表不存入学生本人档案。
第二十条修读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在主修专业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双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环节),成绩合格取得相应的学分,并取得主修专业学位证书后,方可授予南昌大学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并在主修专业毕业证上加注第二专业名称。
体育、艺术类专业学生修读其它专业双学位,须达到相应的外语要求。
未获得主修专业学位或未完成双学位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但达到辅修专业要求者,颁发“南昌大学辅修专业证书”;未达到辅修专业条件的,仅提供“南昌大学辅修专业成绩单”。
第六章收费标准
第二十一条双学位、辅修专业收费标准按照《关于核定南昌大学全日制本科双学位收费标准的批复》(赣发改收费字[2009]536号)文件执行,双学位收费按学年收取;辅修专业收费按实际学分收取,一次缴清。
未按期缴清培养费的,视为自动放弃双学位、辅修专业学籍。
若中途退学,所交当年学费一律不退。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若学校其它规定与本办法不符,以本办法为准。
外校全日制本科生修读我校双学位,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