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自我意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老子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
——笛卡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意识的分类
意识
环境意识 自我意识
主我 I
宾我 Me
大学主生我心理是健积康教极育地第二知章自我意 觉和思考识的自我
宾我是被注意、思 考或知觉的客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自我意识的心理功能
• 1、决定个体行为的持续性与合目标性。 •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 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生理 自我
社会 自我
心理 自我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对自己身体、外貌、英俊、漂亮、有 衣着、风度、家属、吸引力、迷人、 所有物等的认识 自我悦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一)他人的反馈
• 通常,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等给予 清晰的反馈,从而增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 • 激励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 说:“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否定性评价过多 时,学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一)他人的反馈(习得性无助1)
• 实验1:塞利格曼1967
•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 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 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 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 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 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一)他人的反馈(习得性无助3)
• ①定义: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 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 ②表现: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 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 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沮丧,并以愤 怒的形式表现出来。习得性无助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意识障 碍,它抑制了人改造与影响环境的能力,强化了顺从甚至 屈从并转化为一种内在信念。
• 但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内部线索了解自己, 如想法、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外显行为更准确,因 为行为易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更易伪装。
追求信仰,注意行 为符合社会规范, 要求智慧与能力的 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
• 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标志,它不是与生俱 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 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般而言,大学生对 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逐渐形成。
追求身体的外表、 物质欲望的满足,
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对自己的名望、地 位、角色、性别、 义务、责任、力量 等的认识
自尊、自信、自 追求名誉地位,与
爱、自豪、自卑、 他人竞争,争取得
自怜、自恋
到他人的好感等
对自己的智力、性 格、气质、兴趣、 能力、记忆、思维 等特点的认识
有能力、聪明、 优雅、敏感、迟 钝、感情丰富、 细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反射性评价2
• 案例:一个大学生的信: • “我感到非常孤独,宿舍的同学不喜欢我,常常是当我在 宿舍外面听着里面在热烈地谈论一个问题而我进入宿舍 时,谈话经常就中断了,大家的表情也显示出冷淡与不在 乎,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这使 我非常痛苦。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中,我的家境略 好些,可这不是我的过错,我一直主动地想与同学相处 好,甚至做了一系列努力都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在中学以 前,我一直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我现在变得沉默了,因为 不知道该如何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他人的反馈(习得性无助2)
• 实验2 :塞里格曼1975 年 • 实验是在大学生身上进行的, 他们把学生分为三组: 让第一组学生听 一种噪音, 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 第二组学生也听这 种噪音, 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 不给受试 者听噪音。 • 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 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 一种实验: 实验装置是一只 “手指穿梭箱”, 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 的一侧时, 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 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 音。 • 实验结果表明, 在原来的实验中, 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受试者, 他们在 “穿梭箱” 的实验中, 学会了把 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使噪音停止, 而第二组受试者, 也就是说在原 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他们的手指仍然 停留在原处, 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 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反射性评价1
• 在生活中,那些与我们生活无关紧要的人有时并 不会给予我们清晰明确的反馈,但我们可以从他们 的态度与反应中来了解自己。 • 符号互动学者库利提出“镜中我”(Lookingglassself),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像别人感知我 们一样,镜子中的我或别人眼中的我就是我们感知 的对象,我们常常依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 己,这一过程称之为反射性评价。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 一、 自我意识的涵义 •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意识的核心部 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它 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如果再进一步简 化,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 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 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 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 的心理系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三)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 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外在行 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如当 学生参加公益事业时,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
• 个体的行为既具有外显性更有内倾性,因而依据自己行 为的判断为自我的确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老子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
——笛卡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意识的分类
意识
环境意识 自我意识
主我 I
宾我 Me
大学主生我心理是健积康教极育地第二知章自我意 觉和思考识的自我
宾我是被注意、思 考或知觉的客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自我意识的心理功能
• 1、决定个体行为的持续性与合目标性。 •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 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生理 自我
社会 自我
心理 自我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对自己身体、外貌、英俊、漂亮、有 衣着、风度、家属、吸引力、迷人、 所有物等的认识 自我悦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一)他人的反馈
• 通常,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等给予 清晰的反馈,从而增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 • 激励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 说:“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否定性评价过多 时,学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一)他人的反馈(习得性无助1)
• 实验1:塞利格曼1967
•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 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 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 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 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 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一)他人的反馈(习得性无助3)
• ①定义: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 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 ②表现: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 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 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沮丧,并以愤 怒的形式表现出来。习得性无助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意识障 碍,它抑制了人改造与影响环境的能力,强化了顺从甚至 屈从并转化为一种内在信念。
• 但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内部线索了解自己, 如想法、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外显行为更准确,因 为行为易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更易伪装。
追求信仰,注意行 为符合社会规范, 要求智慧与能力的 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
• 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标志,它不是与生俱 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 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般而言,大学生对 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逐渐形成。
追求身体的外表、 物质欲望的满足,
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对自己的名望、地 位、角色、性别、 义务、责任、力量 等的认识
自尊、自信、自 追求名誉地位,与
爱、自豪、自卑、 他人竞争,争取得
自怜、自恋
到他人的好感等
对自己的智力、性 格、气质、兴趣、 能力、记忆、思维 等特点的认识
有能力、聪明、 优雅、敏感、迟 钝、感情丰富、 细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反射性评价2
• 案例:一个大学生的信: • “我感到非常孤独,宿舍的同学不喜欢我,常常是当我在 宿舍外面听着里面在热烈地谈论一个问题而我进入宿舍 时,谈话经常就中断了,大家的表情也显示出冷淡与不在 乎,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这使 我非常痛苦。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中,我的家境略 好些,可这不是我的过错,我一直主动地想与同学相处 好,甚至做了一系列努力都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在中学以 前,我一直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我现在变得沉默了,因为 不知道该如何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他人的反馈(习得性无助2)
• 实验2 :塞里格曼1975 年 • 实验是在大学生身上进行的, 他们把学生分为三组: 让第一组学生听 一种噪音, 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 第二组学生也听这 种噪音, 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 不给受试 者听噪音。 • 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 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 一种实验: 实验装置是一只 “手指穿梭箱”, 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 的一侧时, 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 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 音。 • 实验结果表明, 在原来的实验中, 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受试者, 他们在 “穿梭箱” 的实验中, 学会了把 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使噪音停止, 而第二组受试者, 也就是说在原 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他们的手指仍然 停留在原处, 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 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二)反射性评价1
• 在生活中,那些与我们生活无关紧要的人有时并 不会给予我们清晰明确的反馈,但我们可以从他们 的态度与反应中来了解自己。 • 符号互动学者库利提出“镜中我”(Lookingglassself),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像别人感知我 们一样,镜子中的我或别人眼中的我就是我们感知 的对象,我们常常依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 己,这一过程称之为反射性评价。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 一、 自我意识的涵义 •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意识的核心部 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它 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如果再进一步简 化,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 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 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 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 的心理系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自我意 识
(三)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 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外在行 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如当 学生参加公益事业时,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
• 个体的行为既具有外显性更有内倾性,因而依据自己行 为的判断为自我的确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