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趣味故事
![祖冲之趣味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0476b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4.png)
祖冲之趣味故事祖冲之,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数学和天文学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的巅峰之作。
尽管祖冲之的研究成果众所周知,但他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传闻。
一、祖冲之的顽皮童年祖冲之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然而,他的童年却充满了调皮捣蛋的趣事。
据传,祖冲之曾经过家门槛时,经常会突然停下来思考数学问题,不小心就会撞到门槛上。
这是因为他总是无法抵御数学思维的吸引力,即使在行走的过程中也无法停止思考。
这个有趣的故事展现了祖冲之对数学的痴迷和执着。
二、祖冲之的数学游戏除了严肃的数学研究,祖冲之也喜欢通过游戏和解谜来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
据说,他经常在家中的院子里画数学图形,然后用石头或者树枝随机分割,看能得到什么有趣的结果。
这种游戏不仅培养了祖冲之的创造力,也让他的数学思维更加灵活和敏捷。
三、祖冲之的奇妙数学理论祖冲之以他的无穷级数理论而闻名,这一理论在数学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传,他还提出了祖冲之平方根算法,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这个算法不仅简化了平方根的计算方法,也为后来的数学家铺平了道路。
祖冲之的这些奇妙数学理论使他被誉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奇才。
四、祖冲之的天文观测除了数学,祖冲之也对天文学有浓厚的兴趣。
据传,他曾经观测过日食和月食,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他的观测数据被认为是当时最准确的,为后世的天文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祖冲之在天文学上的贡献也不可小觑,他的观测成果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祖冲之的辛勤努力祖冲之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典范,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实验。
据说,他经常在夜晚独自一人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和周围的一切。
他的努力和奉献精神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也为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祖冲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的趣味故事也使他成为了一个有趣的人物。
祖冲之的数学游戏、奇妙理论和辛勤努力都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数学天赋。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219bb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2.png)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生于公元429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
他的数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祖冲之出生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29年),他出身于一个学术世家,自幼酷爱数学和自然科学。
他的父亲祖倬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对祖冲之的数学才华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培养。
祖冲之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他的数学造诣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数学方面,祖冲之最著名的成就是他对圆周率的计算。
他首次使用了“割圆法”来计算圆周率,得到了比较精确的结果。
这一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祖冲之还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其他重要贡献,如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整理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除了数学方面的成就,祖冲之在天文学和地理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对天文现象和地理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理论。
他的天文学和地理学成就在当时也具有很高的地位,对后世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祖冲之一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的研究,他的成就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世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祖冲之的精神将激励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中国古代,祖冲之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的数学成就在当时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他对圆周率的计算和其他数学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后世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祖冲之的精神将激励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ece082a6bd97f192279e9fc.png)
三一文库()〔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导语: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查阅,供参考。
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第1页共4页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
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
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
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
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
”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
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
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帮助24。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ad2d02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e.png)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祖冲之(约公元前429年—约公元前352年),字子渊,又称祖暅,生于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的数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几何学和圆周率的研究上。
他在《周髀算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圆周率近似值“三一七一零六七六”,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圆周率计算,比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计算还要早300多年。
祖冲之的这一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的数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祖冲之还在几何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在《周髀算经》中提出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等于两条直角边上的两个矩形面积之和的原理。
这一发现对后世的几何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来数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不仅体现了他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更展现了中国古代数学在世界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数学成就不仅对后世的数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祖冲之的数学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他不断钻研数学理论,不断探索数学的奥秘,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数学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热爱数学,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不断探索数学的未知领域,为数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告诉我们,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为数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热爱数学,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为数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祖冲之的数学故事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他的数学成就不仅对后世的数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热爱数学,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为数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将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断探索数学的奥秘,为数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祖冲之趣味故事
![祖冲之趣味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9660b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b.png)
祖冲之趣味故事在古代中国数学史上,有一个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AD 429年-500年)备受人们敬仰。
这位孤傲而聪明的数学家,以他的创新和卓越的成就闻名于世。
然而,在他令人惊叹的数学成就背后,隐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
故事一:祖先的才智相传,祖冲之的智慧源自他的祖先。
祖冲之的祖先世代都是以数学为职业的数学家。
祖父祖逵和父亲祖冲元都在数学领域有显赫的地位。
正是在接触和学习家族数学传统的影响下,祖冲之从小就展示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
故事二:祖冲之与无穷祖冲之对无穷的研究是他数学生涯中的一个巨大突破。
根据史书记载,据说有一次祖冲之在一次数学会议上宣布,他发现了无穷这个概念,并且可以通过运算证明无穷是存在的。
当时的数学界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个概念是荒谬的。
于是祖冲之站在会场,挥动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举个例子,我从这个扇子的上边开始数数,数到扇子的边缘,然后往下继续数数,再数到地面,再往下数……这样一直下去,你们觉得我能数到哪里?”在场的数学家纷纷表示无法给出准确答案。
接着,祖冲之轻松地笑了笑,说道:“这就是无穷的魅力所在。
无论你数多少次,你永远都数不完,因为无穷是无限的。
”这个故事成为了古代中国数学界里广为传颂的笑谈,也让人们更加欣赏祖冲之对无穷的深刻理解与充满趣味的表达方式。
故事三:祖冲之的准确测量祖冲之喜欢用准确的测量来验证他的数学理论。
据传,他曾经对酒店里的一面镜子非常好奇,想要知道它的精确尺寸。
于是,他决定用自己对数学理论的掌握来确认这面镜子的大小。
祖冲之拿出一张光滑平整的纸条,以及一支用金子制成的笔。
他在纸条上画了一条直线,然后将纸条置于镜子前,使得纸条的直线与镜中的直线完全重合。
接下来,祖冲之用笔将纸条上方的直线再次画出,然后反复重叠,直到完全填满整个镜子中的直线。
当他完成这个过程后,他仔细观察纸条上所画的直线的长度,并利用数学计算得出结论:这面镜子的尺寸是他画出的直线长度的两倍。
对于当时缺乏精确测量工具的时代,祖冲之所采用的这种创新的方法,引起了众多数学家和学者的关注。
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1013d7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b.png)
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约370年-450年),西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被尊称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其出色的数学天赋和卓越的学术成就,为后世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祖冲之生于江苏南京市,家境富裕,父亲祖秦是当地的学官。
在家庭的熏陶下,祖冲之自幼展露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他聪明好学,渴望探索数学的奥秘,这在当时并不常见。
祖冲之小时候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年仅14岁时已经精通了中国古代的六书算术。
他的父亲深感惊讶,决定将他送到一位著名的数学家那里继续深造。
不久后,祖冲之成为了数学家刘徽的学生。
刘徽是当时中国最具声望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教导对祖冲之影响深远。
祖冲之向刘徽学习了中国传统的数学技巧,如九章算术等。
同时,祖冲之也开始研究天文学和地理学,并在这些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祖冲之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他发明了“祖冲之圆周率近似值算法”。
他提出了一种逼近圆周率的方法,通过将一个正多边形逐渐增加边数,来逼近圆的周长。
这一方法被称为祖冲之算法,至今仍然被使用。
祖冲之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成为后世数学家研究圆周率的基础。
除了数学方面的贡献,祖冲之在天文学和地理学上也有独特的见解。
他致力于天文观测和地理测量,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祖冲之提出了多种天文观测方法,并通过巧妙的仪器设计,改进了测量的精度。
在地理学方面,祖冲之主持编写了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之一《河图洛书》。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地理和地理测量的百科全书,收集整理了当时中国的地理信息,成为后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尽管祖冲之的成就众多,但很不幸的是,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未能保存至今。
只有少数传世作品流传下来,仅仅是他学生所记载的零散片段。
这使得我们难以全面了解他的贡献。
然而,即便如此,祖冲之仍然被后人尊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巨匠,他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祖冲之去世后的几个世纪,他的工作逐渐被人们淡忘。
直到现代,人们才重新发现了他的杰出成就,并对他的研究表示了钦佩。
祖冲之数学故事
![祖冲之数学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e30af9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71.png)
祖冲之数学故事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你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下面店铺给你分享祖冲之数学故事,欢迎阅读。
祖冲之人物生平祖冲之,429年(南朝宋元嘉六年)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
西晋末期,北方发生大规模战乱,祖冲之的先辈从河北迁徙到江南,并在江南定居下来。
祖冲之就出生在江南,其祖父祖昌任刘宋朝大匠卿,是朝廷管理土木工程的官吏,父亲祖朔之做“奉朝请”,学识渊博,常被邀请参加皇室的典礼、宴会。
祖冲之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
爷爷给他讲“斗转星移”,父亲领他读经书典籍,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勤奋,使他对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特别是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青年时代就有了博学的名声。
早年经历祖冲之曾在著作中自述说,从很小的时候起便“专功数术,搜烁古今”。
他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记录、资料,几乎全都搜罗来进行考察。
同时,主张决不“虚推古人”,决不把自己束缚在古人陈腐的错误结论之中,并且亲自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
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每每“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
由于祖冲之博学多才的名声,被南朝宋孝武帝派至当时朝廷的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后来又到总明观任职。
当时的总明观是全国最高的科研学术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科学院。
总明观内分设文、史、儒、道、阴阳5门学科,实行分科教授制度,请来各地有名望的学者任教,祖冲之就是其一。
在这里,祖冲之接触了大量国家藏书,包括天文、历法、术算方面的书籍,具备了借鉴与拓展的先决条件。
祖冲之数学成就数学史上的创举——“祖率”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祖冲之因此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
祖冲之还给出圆周率(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
中国古代大数学家祖冲之的名人故事
![中国古代大数学家祖冲之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6a1a8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8.png)
中国古代大数学家祖冲之的名人故事祖冲之(429年-500年),字元达,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力学家、儒学家和诗人。
他被誉为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对中国数学学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祖冲之的早年生活祖冲之出生在刘宋南朝时期,他的家族是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
他从小聪明好学,显示出卓越的数学才能。
在他的家族中,文化和教育一直被高度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祖冲之的学术兴趣和成就。
祖冲之年轻时研究过程无遗,对几何学、代数学和算术学都有深入的研究。
据传,他在年轻时就开始撰写了许多重要的数学论文。
祖冲之与圆周率的研究祖冲之最为人所知的成就之一就是他对圆周率的研究。
他使用了近似计算、无穷级数和区间估计等方法,成功地计算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值。
祖冲之通过平均下午以及计算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得到了较为精确的结果,他的计算结果甚至超过了欧洲数学家几百年后的成果。
他大致计算出了圆周率的值为3.1415926,这个计算结果在当时是极为准确的。
祖冲之的圆周率研究对中国数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影响了后来中国数学家的研究方向,而且对世界范围内的数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祖冲之与数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除了对圆周率的研究,祖冲之还在其他数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对数学传统进行了继承、发扬和创新,扩展了数学的领域和应用。
在代数学方面,祖冲之提出了一种用分数表示无理数的方法,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他还发现了完全平方数的规律性,提出了深入的数论理论。
在几何学方面,祖冲之从圆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到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性质研究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发展了许多几何定理,如祖冲之定理,这些定理在后来的几何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祖冲之还对天文学、地理学和力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融入了自己对数学的独特见解。
他在天文学方面提出了多项重要观点,如太阳高度角和经度纬度的测量方法。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003dc9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3.png)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生动的,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篇1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
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
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
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
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
”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
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
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
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
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
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
他曾经对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
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3篇
![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5557a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5.png)
中国(zhōnɡ ɡuó)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3篇中国(zhōnɡ ɡuó)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3篇中国(zhōnɡ ɡuó)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1祖冲之祖籍河北,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南朝做官,因而他出生于南方。
晋朝末年(mònián),由于北方连年混战,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南方,促使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迅速的开展(kāizhǎn),祖冲之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
祖家历代对天文历法都很有研究。
在家庭的影响下,祖冲之从小便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青年时代,他便对刘歆、张衡、王蕃、刘徽等人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驳正了他们的错误。
以后他继续钻研,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极有价值的奉献。
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数的圆周率,便是他其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曾将自古代到他生活年代为止所有可以搜罗到的文献资料,全部整理了一遍,并且通过亲自观测和推算,做了深切的验证。
他指出当时所流行的何承天〔公元370—447年〕编定的历法有许多严重的错误。
因此他便开始编制另一种新的历法。
宋大明6年〔公元462年〕,33岁的祖冲之编好了新的历法“大明历〞。
这是一部最好的历法,但是却遭到了当时朝廷中最失势人物戴法兴的反对。
许多官员惧怕戴法兴的势力,不敢对祖冲之新历作公正的评定。
祖冲之为了坚持真理,勇敢地与戴法兴展开了辩论,他写了一篇有名的《驳议》,逐条驳斥了戴法兴的无理责难。
这场辩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开展过程中科学和反科学、进步和保守之间的锋利斗争。
戴法兴等人认为:历代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是古制,是不可革的,是“万世不易〞的,他们认为天文历法不是“凡人〞可以修改的,他们说:“非冲之浅虑妄可穿凿〞,甚至进一步责骂祖冲之是“诬天背经〞。
祖冲之对他们提出了锋利的反驳。
他认为日月五星的运行“非出神怪〞,“是有形可检,有数可推〞,只要进行细心的观测和推算。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3篇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d3306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3.png)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
第一篇:童年的祖冲之
祖冲之,生于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历
书编纂家。
他以发现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而著名,这个公式
成为微积分基石。
祖冲之的数学成就不但在中国数学史上有高度地位,而且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祖冲之的父亲是晋安王的一名侍中,家中十分优渥,而
祖冲之这个孩子也十分聪明,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才华。
据传说他的牛仙姑曾经给他算过命,说他将远大成就,要他勤奋学习,保持谦虚态度。
祖冲之最初的数学启蒙是在当时盛行的“算术沉船中”,这种绝学是算盘技巧的高度发展,不论加减乘除都能熟练使用,并能将数学运算和实际生活结合。
祖冲之从小就喜欢在算盘上游玩,将盘面上的小珠子调整成各种图案,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耐心和观察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祖冲之开始对更深层次的数学和几何学发生兴趣。
由于父亲是官僚,祖冲之也经常跟随父亲到官府里面接
触到了不同的知识。
汽车发明的历史是从18 世纪以来,由三
大元件─发动机、传动轴、车轮组合的。
祖冲之在这个过程中也跟随父亲接触到了大量有关日常生活和生产的技术知识,在“水马”园林游泳的时候,从容不迫地游向裹在纱网中象征生命之水的金鱼,在吹风机里,他指出吹风机中的风轮与水车的构造原理是相似的。
祖冲之有一次顺路拜访了一位叫陈景元的数学家,被他
深深地惊到了,因为他以前从未见过这么高深的数学。
从那以后,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兴趣越来越大,他开始自己钻研数学,在自己的书房里敲打起了豆腐墙,模拟出不同的图形。
祖冲之的聪明才智成为了他的成功基石和生活底色,一
生中他发明创新不断,为中国数学史贡献了重要的一笔。
祖冲之的小故事简短4个.docx
![祖冲之的小故事简短4个.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368a34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9.png)
祖冲之的小故事简短4个祖冲之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传奇和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简要介绍祖冲之的四个小故事。
故事一:祖冲之与数学之路祖冲之自幼聪慧,对数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据说,他在十岁时就已经能够熟练地计算九九乘法表。
他的数学天赋很快就被人们所发现,并获得了一位名师的指导。
在师傅的教导下,祖冲之的数学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他不仅精通算术和代数,还在几何学和天文学方面有所建树。
故事二:祖冲之的“理论导弹”祖冲之在数学领域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是他的“理论导弹”发明。
这个发明是一种用来计算抛物线的方法,对后来的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祖冲之通过研究抛物线的性质,发现了一个能够确定其弧度长度的新方法。
这个方法被称为“理论导弹”,因为它像导弹一样,能够准确地命中目标。
祖冲之的发明不仅在数学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军事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故事三:祖冲之与圆周率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也是他数学生涯中的一大亮点。
他通过不断逼近法,确定了更加精确的圆周率值。
他的计算结果相当接近于现代数学所知的圆周率的值。
祖冲之的研究给后来的数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对圆周率的研究也为后来的数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故事四:祖冲之的《长编》祖冲之的《长编》是一部关于数学的巨著,其中包含了许多他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祖冲之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和发现,被誉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宝库。
《长编》不仅记录了祖冲之的学术成就,而且对于后来的数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的发表使得祖冲之的数学理论得以广泛传播,并为后来的数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总结起来,祖冲之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他的数学研究成果和发明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后来的数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祖冲之的故事和成就不仅值得我们铭记,也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启示和学习的动力。
故事五:祖冲之与梅花定理祖冲之在数学领域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贡献就是他的梅花定理。
祖冲之名人故事100字
![祖冲之名人故事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dcc20a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0.png)
祖冲之名人故事100字篇1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
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
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
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
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
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
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
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
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
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
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
数学名人故事: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
![数学名人故事: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9608c0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c.png)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数学名⼈故事: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更多⼉童故事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 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学家、物理学家。
祖冲之的祖⽗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就读了不少书,⼈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秦汉以前,⼈们以"径⼀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圆周率应是"圆径⼀⽽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法--"割圆术",⽤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 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数是3.141929,它是分⼦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什么⽅法得出这⼀结果,现在⽆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和聪敏才智是令⼈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测量计算的⼤量资料中对⽐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三岁时编制成功了《⼤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祖暅(也是我国的数学家)⼀起,⽤巧妙的⽅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的⼀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平⾯之间的两个⽴体,被任⼀平⾏于这两平⾯的平⾯所截,如果两个截⾯的⾯积恒相等,则这两个⽴体的体积相等.这⼀原理,在西⽂被称为卡⽡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以后⼀千多年才由卡⽒发现的.为了纪念祖⽒⽗⼦发现这⼀原理的重⼤贡献,⼤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精选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
![精选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8a0d4b0b4e767f5bcfce21.png)
精选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导读:本文精选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祖冲之】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陈省身】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20世纪的几何学家。
中国数学名人故事
![中国数学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514a47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7.png)
《祖冲之的数学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呀,是个特别厉害的人。
他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
祖冲之可喜欢研究数学啦!他每天都花好多时间思考数学问题。
有一次,他想算出圆周率到底是多少。
大家都知道圆吧,那个圆圆的东西。
祖冲之就不停地算呀算,不怕辛苦,不怕累。
他算呀算,算了一遍又一遍,终于算出了圆周率在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
这可太了不起啦!祖冲之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发现让大家都很佩服。
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我们现在才能更准确地知道圆的一些秘密。
祖冲之真是个了不起的数学家,我们要向他学习,不怕困难,努力追求知识!《华罗庚的数学之路》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特别喜欢数学。
他没有很多书可以看,就到处借别人的数学书来读。
有一回,他看到一本数学书,特别喜欢,可是借的时间到了,他还没看完。
于是,他就偷偷地把书里的内容抄下来。
后来,华罗庚靠着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好多数学难题。
他还去了很多地方讲学,把数学知识教给更多的人。
华罗庚说过:“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 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努力学习数学。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小朋友们,今天来认识一下陈景润。
陈景润呀,是个超级爱数学的人。
他总是在思考数学问题,有时候连饭都忘了吃。
他一直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这个猜想可难啦,但是陈景润不怕。
他每天都在纸上不停地写呀算呀。
经过好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陈景润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就能在数学的世界里发现神奇的东西。
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勇敢地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数学名人的故事
![数学名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4984e1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9.png)
数学名人的故事数学名人的故事故事是在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数学名人的故事,快来看看吧。
数学名人的故事篇1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
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
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
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
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
”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
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
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
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
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185f63d55270722192ef7ae.png)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在浩瀚的夜空里有一颗小行星,在遥远的月亮背面上有一座环形山,它们都是以我国古代一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他就是祖冲之(429—500),我国南北朝时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
祖冲之出生在一个世代对天文历法都有所研究的家庭,受环境熏陶他自幼就对数学和天文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宋书·律历志》中,祖冲之有这样的自述:“臣少锐愚,尚专攻数术,搜练古今,博采沈奥。
后将夏典,莫不摸量,周正汉朔,咸加该验……此臣以俯信偏识,不虚推古人者也……”。
由此可见,祖冲之从小时起便搜集、阅读了前人的大量数学文献,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坚持对每步计算都做亲身的考核验证,不被前人的成就所束缚,纠正其错误同时加之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使得他在以下三方面对我国古代数学有着巨大的推动;一是圆周率的计算。
他算得3.1415926<<3.1415927且取为密率。
的取值范围及密率的计算都领先国外千余年。
二是球体积的计算。
祖冲之与他的儿子祖恒一起找到了球体积的计算公式。
这其中所用到的“祖恒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处横截面积都相等的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必相等。
直到一千一百年后,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利里(B.Cavalieri)才提出与之有相仿意义的公理。
三是注解《九章算术》,并著《级术》。
《缀术》在唐代做为数学教育的课本,以“学官莫能究其深奥”而著称,可惜这部珍贵的典籍早已失传。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这些成就,使得这个时期在数学的某些方面“中国人不仅赶上了希腊人”,甚至领先他们一千年。
从祖冲之逝世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周年了,祖冲之的科学成就对我们中学生又有什么样的启示呢?首先,我们应学习他“按练古今,博采沈臭”的治学方法和精神。
比如,祖冲之曾对《九章算术》做过注解,这不仅需要阅读前人留下的大量文献资料,而且要对别人的成果进行深人的思考与分析,才能为自己所用。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既要认真学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并广泛阅读以开阔眼界,又要多思多想多动手,同时注重与他人的交流。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ba01821da38376bae1faeab.png)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2019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
有帮助,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祝大家阅读愉快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7385a3fb14e852459fb57d0.png)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故事: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
的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
是个博学的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
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
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
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
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
”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
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
”“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
”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
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
图书馆的大门
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
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开灯,马上做起那道题目起来。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
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
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
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
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
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
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
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
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
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
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
应该改动。
”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
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
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
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
但是
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
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
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
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
他曾经对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作了
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
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
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
和3。
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有帮助的照片(学术领域的、在学校活动的、以往有出国经历的、
全家合影、结婚照等等对签证有帮助的照片均可提供)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
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
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
他还利用水力转动
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
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
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
应该改动。
”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
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
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
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
但是
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
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
历才得到推行。
祖冲之晚年的时候,掌握宋朝禁卫军的萧道成灭了宋朝。
他对数充满敬畏。
相信是数创造了世界,通过对数的研究能了解宇
宙的奥妙。
而‘一’最为基本,既是一切数的开始,又是计量一切数的
单位,与理性、灵魂、本体是同一个东西。
至于饮食,苏老的见解是,自己喜欢吃的,尽量少吃点,不喜欢吃
的则要多吃点,荤素皆然。
酒可以饮点,但绝不能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