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复习)答案
(完整版)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复习)答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建知识网络:答案:组成成分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生产者消费者一、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名称生物类型(或成分)同化类型作用地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____和____,是各种生物赖以____和____的基础基本成分生产者________(主要)、光能自养细菌、化能自养细菌等______将______合成______,把____或无机物中的______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基本成分消费者营____生活的和____生活的各种生物异养型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循环;有助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非基本成分分解者____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某些营____生活的动物等异养型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______,保证物质循环顺利进行基本成分关系______和_____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______和______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无机物生产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2、基础题:1、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阳光、空气和水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C.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3、提高题: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传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2、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
(完整版)生态学第二版杨持主编复习资料
一、绪论1、生态学:a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美,生态学家,E。
P。
Odum1956) b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中国生态学会创始人马世俊)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普通生态学通常包括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研究层次3、理论生态学按照生物类别可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4、坦斯利于1935年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
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分野外、实验和理论的3类7、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8、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1、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
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形态解剖学结合。
(2)研究范围的扩展。
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
(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
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共37张PPT)
3. “中间”营养级生物 减少的情况:如图所示食 物网中,青蛙突然减少, 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 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 草鸟,从而导致兔、食草 鸟减少。因为鹰不只捕食 蛇一种生物,它可依靠其 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4. 特殊情况: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 营养级
4.(2015·天津卷)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
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三)二者的关系
及时训练:
1、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植物的落叶在土壤里 会逐渐腐烂,形成腐殖质。他们猜测落叶的腐烂 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 微生物分解能力不同,并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单__一_变__量___原则和 ___对_照____原则。
(2)以带有同种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均分为A和 B。实验时A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用塑料袋包 好,放在60 ℃的恒温箱中灭菌1 h。B处理的目的 是____杀__死_土__壤_微__生_物__,_同__时__避_免__土_壤__理_化__性_质__的_改__变___。
1、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 环境中,所有含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DDT的 平均浓度
甲
乙
丙
丁
能量
2.8×109KJ 1.3×108KJ 9.1×107KJ 2.9×107KJ
高一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
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答案】D【解析】这段朽木相当于生态系统,故选D。
全部害虫什么都不是,故A错误。
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故B错误。
松林中的全部生物是群落,故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层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狼发出的嚎叫声B.孔雀开屏C.昆虫的性外激素D.桂花散发的香气【答案】A【解析】声音属于物理信息,故A正确。
孔雀开屏是行为信息,故B错误。
昆虫的性外激素是化学信息,故C错误,散发的香气也是化学信息,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信息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3.如图所示成分可构成A.食物网B.捕食C.种间关系D.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据图分析,光代表无机环境,植物代表生产者,兔和狐代表消费者,细菌代表分解者,符合生态系统的成分;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成分的相关知识,设计巧妙,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4.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肯定大于①B.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②/①)×100%【答案】ABC【解析】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所以⑤可能比①小,故A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所以④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故B错;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故C错;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②/①)×100%,故D正确。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通过一些例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例题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A 蘑菇B 兔子C 青草D 蚯蚓答案:C解析:青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蘑菇是分解者,兔子是消费者,蚯蚓也是分解者。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例题 2: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草→兔→狐”这样一条食物链。
如果狐大量减少,短期内兔的数量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D解析:狐大量减少,兔的天敌减少,短期内兔的数量会增加。
但随着兔数量的增加,草的数量减少,兔的食物不足,数量又会减少。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一)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例题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0%。
若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 10000 焦耳,那么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约为()A 100 焦耳B 1000 焦耳C 9000 焦耳D 900 焦耳答案:B解析:能量传递效率为 10%,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 10000 焦耳,所以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约为 1000 焦耳。
《生态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生态学》复习资料(完整版)一、名词解释。
1、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空间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
生境:又称栖息地,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素的综合体,即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
因此,相对于一般“环境”而言,生境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2、种群:在特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3、互利共生: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并且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
4、群落演替: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某些物种侵入,使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的过程5、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即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系。
7、生物群落:特定空间或生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种群,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8、生物量:在某一特定的的调查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dB/dt=NP-H-D9、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错综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
10、生态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11、温室效应: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12、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体和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
它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生物组成和非生物组成两个方面。
1. 生物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动物则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与植物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2. 非生物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主要包括土壤、水、空气等。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
水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介质,植物和动物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活动。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物体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这些非生物组成与生物组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三个方面。
1.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给其他生物体。
能量在生物体间的转移过程中逐渐损失,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能量流动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生物体的数量和分布。
2.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主要包括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等。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通过呼吸释放氧气。
动物通过摄食植物或其他动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自身的生物质和能量,并通过排泄将废物中的营养物质回归到环境中。
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促进物质循环的进行。
3.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它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并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组织和相互作用关系。
生态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结构:1. 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由各种物种组成的生命体群集。
生物群落不仅包括动植物,还包括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体。
2. 生态位:生物群落中各种物种所占据的生态位不同。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生存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不同物种之间通过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和资源利用的差异,实现生态系统内的物种多样性。
3. 硬件环境:生态系统的硬件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等非生物环境因子。
这些环境因子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4. 能流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和物质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机制。
能流是指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上层生物。
物质循环是指碳、氮、磷等元素在生物体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生态服务和生态调控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1.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抵抗外界干扰具有重要作用。
多样性的丧失会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甚至引发生态系统的崩溃。
2. 养分循环和净化: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的过程,促进了养分的循环利用,维持了土壤的肥沃性。
同时,生物群落中的微生物和植物还能够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和降解,起到净化作用。
3. 水资源调节: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水分的循环和分配,起到了水资源的储存和调节作用。
它可以减少洪水的发生,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维持水源地的稳定。
4. 气候调控:生态系统通过吸纳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作用,对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起到调控的作用。
第五章生态系统学和应用生态复习答案
《普通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及应用生态学”部分自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一)生态系统生态学1.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
A.达尔文 B.奥德姆 C.瓦尔明 D.坦斯利2.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C]。
A.达尔文 B.奥德姆 C.苏卡乔夫 D.坦斯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4.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D]。
A.种子植物 B.藻类植物 C.蓝绿藻 D.真菌5.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B]。
A.高等植物 B.哺乳动物 C.大型真菌 D.蓝绿藻6.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
A.树木 B.鸟类 C.昆虫 D.蚯蚓7.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A]。
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保持生态平衡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8.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B]。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9.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10.雨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A]。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11.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D]。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温带12.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季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13.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D]。
A.大陆架 B.开阔大洋 C.河流与湖泊 D.珊瑚礁14.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A.沼泽与湿地 B.开阔大洋 C.荒漠 D.冻原15.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达标练习(含答案)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选择题1.在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A.热带湖泊B.珊瑚礁C.热带雨林D.以上三者都是2.如图,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的X量分布模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B.B C.C D.D3.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营养。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是()A.竞争B.捕食C.寄生D.共生4.如图一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图二表示某海岛生态系统食物网,图三表示某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的直方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一中,甲乙丙丁里代表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的是甲B.图二所示的食物网中,海藻中的能量通过3条食物链传递给大黄鱼C.图三中A,B,C构成了图二中含海龟的一条食物链,其中C代表海龟D.图二中的动物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胚胎发育方式为卵生5.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右表。
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适宜,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A.大麦远远多于燕麦B.燕麦远远多于大麦C.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6.下列分析正确的()A.图甲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里被消化的过程B.若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有机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四种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为甲→乙→丙→丁C.图丙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经过心脏的途径是IV→II→I→ⅢD.图丁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C︒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C︒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停止7.有一种郁金香的花,到傍晚便把花闭合起来。
造成这一植物的节律性变化的环境因素是()A.季节的变化B.昼夜的变化C.温度的变化D.空气湿度的变化8.小明发现学校农场里有青菜、菜青虫、食虫鸟、细菌等生物。
其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细菌B.菜青虫C.食虫鸟D.青菜9.在丝瓜地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而且只形成一条食物链。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D.E每增加l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答案】D【解析】A与C碳双向交流,BDE碳都流向C,C为无机环境,A为生产者,DE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A错。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成分和营养结构,成分为ABCDE,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B错。
B分解者不参加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C错。
按照能量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E每增加lkg的体重,至少需要5×5=25kg的A,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营养级的能量。
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答案】B【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占有的能量越少,因此表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c→a→b→d,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b,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的单向性是因为动物的食性一般不能逆转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外部的能量补给C.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供应就可以长期维持正常功能D.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生物的呼吸消耗和资源利用率不高【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是动物食物关系不可逆转。
递减的原因与呼吸消耗、资源利用不充分有关。
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都需要太阳能,任何一个密闭的生态系统如果不从系统外获得能量,都不能够完成能量流动,也就不能完成物质循环。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题答案及解析1.(16分)海珠湿地公园是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广州市的“南肺”和“肾”。
(1)湿地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除图中的螺蛳(以藻类为食)和几种水生植物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外,湿地生态系统还包括成分。
(2)海珠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广州之“肾”,是因为其具有功能。
但是,如果湿地生态系统长期遭到生活污水的污染,就容易发生水华现象,导致锐减,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海珠湿地后期改造主要是通过种植多种植物来降解生活污染物,解决水华问题,此举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3)某研究小组同学发现,同时使用黑藻和好氧细菌能够大大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请简述其原理:。
【答案】(1)空间(垂直和水平)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净化水体生物多样性抵抗力稳定性物种多样性(3)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CO2(和无机盐)有利于黑藻生长;黑藻利用CO2(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促进好氧细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解析】⑴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表示生产者、螺蛳是消费者,因此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⑵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水华的产生,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通过种植植物降解生活污染物,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
⑶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CO2(和无机盐)有利于黑藻生长(2分);黑藻利用CO2(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促进好氧细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所以同时使用黑藻和好氧细菌能够大大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16分)下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⑥代表相应的生理或生产活动过程。
_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三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三)一、选择题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答案] A[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D仅仅指生态系统的成分,选项C为生态系统的功能。
2.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 D[解析] 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
3.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二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答案] C[解析] 一级消费者是草食性动物,为第二营养级;二级消费者是肉食性动物,是异养型生物;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
分解者都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食物链营养级的确定方法。
解答流程如下:综上分析可知,D项正确。
5.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溞下降D.乌鱼上升[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食物网中的种间关系。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B.种群①的营养级比种群②营养级高C.种群②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所含的能量高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种群②增多导致种群①减少,之后,种群②因为种群①的减少而减少,可确定种群②为捕食者、种群①为被捕食者,A错误;种群②的营养级比种群①的营养级高,B错误;种群①处于较低营养级,所含能量比种群②的高,C错误;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答案】C【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是生物不断地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过程,没有信息的传递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夏秋季节,由赤道开始,越向北日照时间越长,对于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但是这种信息不是对行为信息的利用;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其中代表人的字母是( )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人是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不会被其他生物捕食,而且食物来源有植物和动物,故b代表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4组: 探究二表
第5组: 探究二小结
第6组: 3.1和3.2和3.3
第7组: 3.4和3.5
第8组: 探究三小结
第9组:典3和典4
讲到本小组负责的题时,需派代表上台解释,若其他小组对该题有 疑问可对该代表进行提问
合作探究
探究一:观察课本P89图5-1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1.2 池塘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可分为哪几类? 它们在图中的代表和作用是什么?
4、阳光→植物→兔→狼是一条食物链( )
5、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不固
定(
)
6、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
合作探究
自主思考2min+小组讨论6min,每小组任务如下,在 讨论时间结束前需派一名代表将答案写在黑板
第1组: 1.1和1.2 第2组: 1.3和1.4 第3组: 典1和典2
D.每一种生物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A 4.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两条捕食链
B.狐与鸟之间既有捕食也有竞争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图示可代表一个草原生分解态者系不统能放入食物链
缺无机环境
B 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乙是消费者,包括全部的异养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题库
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一、名词解释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
食物网:不同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网状结构。
营养级:食物链上每个位置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
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消耗掉,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
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总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空间内,包括生产者呼吸消耗掉的有机物质在内的所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群落净生产力:单位时间和空间内,生产者被消耗者消耗后,积累的有机物质的量。
生物学的放大作用:又叫食物链的浓集作用,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残留浓度不断升高的现象。
生态平衡:一个地区的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以及相应功能,此种状态即稳定态。
同化效率:指被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
生态演替:指在一个自然群落中,物种的组成连续的、单方向的、有顺序的变化过程。
稳态:有机体在可变动的外部环境中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内部环境,称为稳态。
负反馈: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大致一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如果一个因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减少它;若水平太低,就提高它。
这一过程称为负反馈。
适合度:是指个体生产能存活后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指标。
气候循环:有机体对自然环境条件变化沉水的生理适应性反应。
富养化:由于直接向湖泊排污或农用化肥随地表径流输入湖中,使很多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转变成以蓝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这个过程叫富养化。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单位。
它包括所有生物个体、种群和生态群落,以及它们存活和相互作用的环境。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多样性、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表现。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层次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三个层次。
1. 生物群落层次: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不同物种组成的一群生物群体,它们存在于同一个时间和空间中,并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
2. 生物种群层次:生物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一个特定空间中生活和繁殖的个体群体。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种群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相互之间存在着竞争、捕食和共生等相互作用关系。
3. 生物个体层次:生物个体是指一个物种的一个个个体。
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生理功能和遗传特征,同时与环境相互作用。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1. 能量流动功能:能量是维持生物生存和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
能量流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式进行,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主要是通过食物的摄取和消化,来自光合作用的能量源。
2. 物质循环功能: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在生物体内、生物群体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发生着物质的吸收、分解、转化和释放。
例如,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物质循环过程。
3. 控制功能:生态系统通过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生态系统内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生物之间的竞争、捕食和共生等关系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 保持功能: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气体组成;同时,水体和陆地上的生物也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有机物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5. 防护功能:生态系统对环境的改变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例如,海岸生态系统可以缓冲风暴潮的冲击,森林生态系统可以防止土壤侵蚀和洪水的发生。
课时作业1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2019·海南八校联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D.生态系统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了绿色植物,还有化能合成细菌、光合细菌等自养型生物;消费者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所以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都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答案 B2.(2018·湖南长郡中学第四次月考)由绿色植物、兔、鼠、鹰等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关于该食物网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初级消费者是鼠和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鹰和蛇只是捕食关系C.若食物网中蛇的数量下降,有可能是鼠的数量下降和鹰的数量上升所致D.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鹰的积累量最大解析据图分析,由植物到鹰的食物链共有3条,分别是植物→兔→鹰、植物→鼠→鹰、植物→鼠→蛇→鹰,A正确:图中鹰捕食蛇,同时鹰和蛇都捕食鼠,因此鹰和蛇之间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B错误;根据食物链分析,若鹰的数量上升会导致蛇的数量下降,鼠的数量减少也会导致蛇的数量下降,C正确;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易被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后,便可在生物体内积累,通常生物所在的营养级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即图中鹰的积累量最大,D正确。
答案 B3.(2018·山东菏泽期末)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循环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含碳有机物又是能量的载体解析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全球性和循环性,因此在生物圈内,碳元素可以自给自足,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大气中CO2库,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错误;大量煤、石油的开发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引发温室效应,打破生物圈中碳平衡,C正确;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辅相成,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建知识网络:答案:组成成分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生产者消费者一、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名称生物类型(或成分)同化类型作用地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____和____,是各种生物赖以____和____的基础基本成分生产者________(主要)、光能自养细菌、化能自养细菌等______将______合成______,把____或无机物中的______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基本成分消费者营____生活的和____生活的各种生物异养型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循环;有助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非基本成分分解者____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某些营____生活的动物等异养型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______,保证物质循环顺利进行基本成分关系______和_____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______和______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无机物生产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2、基础题:1、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阳光、空气和水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C.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3、提高题: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传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2、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
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
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就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寄生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O2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考点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知识填空: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终点是。
中间的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分解者不构成食物链。
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形成的不会倒转。
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种群。
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________。
(2)特点: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二者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3)功能: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的渠道。
答案:1.(1)食物(2)生产者最高营养级自然选择2.(1)营养结构(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2、基础题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C.蛇处于多个不同的营养级D.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2、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3、提高题1、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
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2、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3、在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
在树上有飞翔的小型益鸟、猫头鹰,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动物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
下列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小岛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小型益鸟是第三营养级C.在该岛上的食物网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D.这个小岛上的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4、下面表格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相应动物有关表格中的表示该动物胃中含有上面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那么,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________。
(3)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________条。
(4)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5)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8(2)2×105kJ(3)3(4)竞争和捕食(5)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考点3、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分析1、知识填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减少时,则将会连锁性地引发其后的各个营养级生物________。
这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____________的食物来源。
在食物链中间某一营养级突然增多,短时间内,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的数目________,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生物数目________。
若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该生物又将____________,其食物数量增多,天敌数目________,最后趋于稳定。
答案:1.减少直接或间接 2.减少增多减少减少2、基础题: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是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3、提高题: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设计人工生态系统考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1、知识填空:(1)能量转化:________→有机物中的化学能→________(最终散失)。
(2)流动形式:________中的化学能。
(3)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包括____________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________的呼吸作用。
(4)能量散失的形式:以形式散失。
(5)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它实际与上一个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的那一部分能量。
答案:(1)太阳能热能(2)有机物(3)各个营养级分解者(4)热能2、基础题:1、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11、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2、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羊的呼吸消耗量B.羊的粪便量C.羊的生产量D.部分死亡羊的重量3、提高题: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考点2、能量流动的特点1、知识填空:分析能量流动模型,完成下列填空。
(1)大方框代表一个________。
(2)大粗箭头表示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本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量流动的方向(以箭头表示)________。
(4)箭头由粗到细表示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________。
(5)方块面积越来越小表示随营养级别的________,贮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________。
(6)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及呼吸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系统外,成为不能再利用的能量。
(7)能量流动特点:________、________。
(8)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
答案:(1)生态系统(2)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3)单向流动(4)逐级递减(5)增加越来越少(7)单向流动逐级递减(8)10%~20%2、基础题: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食物链越短,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3、提高题:1、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为kcal/(m2·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B.辐射的太阳能中仅有1%左右的能量被生产者利用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和被分解者利用D.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利用图中A的所有能量2、如图表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A.能量主要是以化学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3、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蝗灾,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常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