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二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全册共46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全册共46页)](https://img.taocdn.com/s3/m/d082096ecc7931b764ce157f.png)
北师大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
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而且我班学生41人,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好动的学生较多,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学生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
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学生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以及教材中的活动性较强,由于学生学习环境及条件的限制,个别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1、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愉快”“班集体真温暖”“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体验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2、我们的动物朋友——本单元设计了“我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三个主题活动。
以引导学生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3、纸和环保——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保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索开始,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影子的知识,探索和认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学生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2《讲文明、守规则》教学设计(7)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2《讲文明、守规则》教学设计(7)](https://img.taocdn.com/s3/m/d1981d4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3.png)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2《讲文明、守规则》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2课《讲文明、守规则》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主要围绕文明礼貌和遵守规则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文明礼貌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对话,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文明礼貌和规则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不文明、不守规则的现象。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明礼貌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文明礼貌的含义,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明礼貌和遵守规则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文明礼貌的含义,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
2.难点: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明礼貌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2.课件:相关案例、图片、动画等。
3.道具:奖品、惩罚工具等。
4.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如公共场所的不文明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讲文明、守规则。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对话,让学生了解文明礼貌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现象,以及如何改正。
北师大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北师大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341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1.png)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守纪守法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2.了解基本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Step 2:道德课堂(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道德故事和道德观念,并通过活动、讨论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学生理解道德的重要性和可贵之处。
Step 3:法治课堂(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家庭法律、交通法律、劳动法律等,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的运用和意义。
Step 4:讨论与总结(10分钟)四、教学资源与评估:1.教学资源:道德故事、法律案例、教学媒体等。
2.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表现,撰写学生的学习笔记或小结,进行教学反馈。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发现道德和法律的例子,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2.倡导学生与父母或其他关系亲密的人分享对道德和法律的思考和认识。
3.在课后进行一场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小辩论赛,让学生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和辩论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融合道德和法律教育,使得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并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活动,增强了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教学延伸,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道德与法律,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46e5984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4.png)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有礼貌地待人接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表现。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礼貌意识,但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如与陌生人交往、在公共场合等,会表现得不够礼貌。
因此,本节课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礼貌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自觉遵守礼貌规则,做到文明礼貌。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和谐地与他人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自觉遵守礼貌规则,做到文明礼貌。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礼貌待人。
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礼貌素养。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礼貌待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交流的能力。
4.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礼貌待人的原则,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和情景模拟材料。
2.准备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关于礼貌待人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礼貌?为什么我们要礼貌待人?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分析这些例子中的人物是否做到了礼貌待人。
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情景,要求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1待人接物有礼貌北师大版6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1待人接物有礼貌北师大版6](https://img.taocdn.com/s3/m/6d4773447fd5360cbb1adb19.png)
待人接物有礼貌活动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文明小公民》第一课——《待人接物有礼貌》。
活动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愿意做有礼貌的人。
2.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在交往中礼貌待人,会用礼貌用语。
3.懂得礼仪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活动重点:在日常交往中礼貌待人,会用礼貌用语。
活动难点:懂得礼仪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活动过程:活动一:趣味导入1、播放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今天,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想不想看?(想)(手势指向大屏幕)瞧,大头儿子来了。
看完这个动画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呢?生1:大头儿子很有礼貌。
生2:大头儿子知道进门前要先敲门,这是礼貌。
小结:是啊,大头儿子知道,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是多么重要。
所以,他很认真地学礼貌。
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呢?(想)2、揭示课题:待人接物有礼貌。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待人接物有礼貌》。
生读课题。
活动二:明理导行1、联系生活,深入明理①谈谈家庭生活中的文明礼仪。
那么,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到有礼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生1:我们出门时要跟父母说再见。
生2:我们回到家也要告诉父母一声。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结:父母叫我们时,要及时答应。
外出时,须告诉父母去哪里。
回家后,要和父母礼貌地打招呼。
师:《弟子规》里也有许多关于礼貌方面的短句,有谁知道?生1:我知道《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
出必告,反必面。
师:你知道的真多!我们大家都要向你学习!生2:我还知道《弟子规》里说的,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师:看来你也是个知识渊博的小博士啊!真棒!生3:我还知道《弟子规》里说的,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师:我们班的同学知识真是丰富!老师佩服你们,为你们点赞!②演一演,明白在家里如何文明待客。
师: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家里应该怎么做到有礼貌了,那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请欣赏一段小品《家里来客人》师:刚才同学们都看得认真,想一想:小品里的小主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谁来说一说?生:小主人说到了“请进”“请坐”“请喝茶”“谢谢”“再见”这些礼貌用语。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1待人接物有礼貌北师大版2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1待人接物有礼貌北师大版2](https://img.taocdn.com/s3/m/da08d318e2bd960591c6771f.png)
第二单元:文明小公民主题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目标:1、指导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愿意做有礼貌的人。
2、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在交往中礼貌待人,会用礼貌用语。
3、懂得礼仪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并能恰当地应用于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用礼貌的态度待人接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
提问导入:“同学们,平时我们在家里经常会遇到有客人来。
这时,我们作为家里的小主人,我们该怎样来接待来访的客人呢?同样的,每逢节日,爸爸妈妈也会带着我们去走亲朋好友家做客,这时,我们又该如何表现呢?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待人接物的礼仪。
”板书课题:待人接物有礼貌二、模拟体验一。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进行模拟体验活动。
小品表演:某一个周日的晚上,小军独自一个人在家里打游戏。
正当他打得正带劲时,这时门铃响了。
原来是姑姑和姑丈来做客。
而小军却非常的不耐烦地去开门,开门后就马上又跑回房间继续打游戏机。
姑姑和姑丈想喝茶,但是,小军只是指了指饮水机,让他们自己倒,而自己只顾玩游戏。
这时,爸爸、妈妈回来了,见到这样的情景,都批评小军没礼貌。
三、全班讨论。
讨论问题:⑴如果你是小军的姑姑和姑丈,你会怎么想?⑵假如你是小军,你会怎么对待来家里做客的姑姑和姑丈?⑶教师小结: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作为小主人,首先,要有礼貌。
热情地招呼客人,让座、倒茶等都是应有的款待客人的礼仪规范。
我们要做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⑷教师提问:那么是不是每一位来访的客人,我们都该热情接待呢?四:模拟体验二。
周二下午,小丽独自一人在家里看书。
突然,有人敲门,她打开门看,门外是一位不认识的阿姨,而这位阿姨却是小丽的妈妈的朋友,受妈妈委托来帮助小丽妈妈来拿忘带的手提包的。
小丽站在门中,想了想…五:全班讨论交流。
讨论问题:(1)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做?(2)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如何处理?(3)教师总结:如果有陌生人敲门,不要立马开门,提高警惕,但语言不失礼貌。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ca235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8.png)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他们可能对礼貌待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存在一些待改进的地方。
学生在待人接物时,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礼貌用语,或者在某些情境下不知道如何表现礼貌。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认识到礼貌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让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3.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难点点:将礼貌用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
2.准备与课题相关的互动游戏。
3.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情境中,人们是如何相互对待的?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具体的礼貌用语,如“请问”、“谢谢”、“对不起”等,并解释这些用语的含义和使用场合。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将这些礼貌用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doc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doc](https://img.taocdn.com/s3/m/33fbf79f168884868662d6cc.png)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辛
苦了!为我们服务的叔叔阿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_、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父母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吗?
二、活动一看看他们怎样工作?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平时几点钟上班、几点钟下班, 在什么地方、如何去上班(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上班后的感受如何?旨在用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推广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寻找忙碌的身影
小结:同学们通过课前观察,课上交流,感受到了身边各行各业的的阿姨、叔叔们
为了我们的生活,长年累月这样工作着;也看到了他们劳动。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7)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7)](https://img.taocdn.com/s3/m/eacd24d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7.png)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来与人交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礼貌待人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礼貌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经验,对礼貌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礼貌的理解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礼貌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认识到礼貌是与人交往的基本素养。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与人交往。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貌素养,形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养成良好的礼貌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礼貌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礼貌待人的价值。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礼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景,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践。
2.准备教学PPT,配合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待人有礼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待人有礼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待人有礼貌的,以及这种礼貌待人给他人带来的感受。
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在这个情景中待人有礼貌。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11)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11)](https://img.taocdn.com/s3/m/31ac0f5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0.png)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11)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以及如何运用礼貌来处理人际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情景对话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礼貌的本质和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礼貌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一定的礼貌意识,但可能在某些情境下不知道如何运用礼貌,或者对礼貌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运用礼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礼貌的含义和作用,提高礼貌素养。
2.学会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
3.能够运用礼貌处理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礼貌的本质和作用。
2.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礼貌。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礼貌的重要性。
2.情景模拟: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运用礼貌。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如衣物、道具等。
3.准备课堂互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在公共场所遇到别人帮助时,如何用礼貌的方式表示感谢。
引发学生对礼貌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运用礼貌的,以及礼貌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运用礼貌。
如在购物、就餐等场景中,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
每组模拟结束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情景模拟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北师版二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教案
![北师版二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db912ffd0a79563c1e72a9.png)
1 我爱我的家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3、通过参与家庭劳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鼓励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鼓励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课程准备: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全家福。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师: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你们爱自己的家吗?二、我的家1、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家。
(让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
)2、你知道家里人的生肖是什么吗?在课本上连一连。
3、你知道家里人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是怎么祝贺他们的呢?(1)帮父母做家务。
(2)自己做小礼物送给他们。
(3)向他们传达生日的问候。
(4)用自己在学习优异的表现作为礼物。
……三、我是家里的一份子1、看教材第3页,我们每天与家人生活在一起,谁能给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
(1)全家人一起看电视,家里充满欢声笑语。
(2)照顾生病的奶奶。
(3)家人互相交流,沟通。
(4)给爷爷捶捶背、按按摩。
我们是欢乐的一家人……2、通过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温馨。
四、猜一猜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猜一猜的游戏。
妈妈喜欢吃______________喜欢做______________爸爸喜欢吃______________喜欢做__________________喜欢吃______________喜欢做__________________喜欢吃______________喜欢做______________通过游戏,加深家庭成员之前的了解。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我爱我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8fa97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3.png)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我爱我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爱我家》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主要围绕家庭的关系、家庭的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等方面展开。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家庭的基本知识,对于家庭的关系、家庭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家庭责任感的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增强家庭责任感和亲情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家庭的作用,掌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家庭责任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增强亲情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的关系、家庭的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家庭责任感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增强家庭责任感和亲情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责任感。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感受家庭温暖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家庭责任感和亲情观念。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家庭责任感的实例,提高学生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2.视频:准备一些关于家庭的感人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图片:收集一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家庭责任感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庭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通过观看一段关于家庭的感人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家庭责任感的实例,互相交流学习。
2023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2023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0990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e.png)
2023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尊重课时一:感知尊重- 目标:了解尊重的内涵,体会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自己对别人的尊重- 组织形式:情境模拟和小组讨论- 教学活动:- 展示尊重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尊重的重要性- 情境模拟,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体验被尊重的感觉- 小组讨论,探讨学生对尊重的理解和感受课时二:行为尊重- 目标:懂得如何通过言行表达尊重,为他人着想- 组织形式:示范+搭桥梁游戏- 教学活动:- 教师示范怎样客气地问候老师,引导学生研究做客气的人- 搭桥梁游戏,加深学生对言行尊重的理解,训练学生行为尊重的能力第二单元- 友善课时一:友善行动- 目标:懂得用亲切友善的语言对待他人,鼓励他人,增进友情- 组织形式:幻灯展示+角色扮演- 教学活动:- 幻灯展示友善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友善的内涵-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锻炼学生亲切友善的话语表达能力课时二:捍卫友谊- 目标:懂得珍惜友谊,学会维护友谊,了解不良行为的危害- 组织形式:讲解+互动小游戏+班会- 教学活动:- 讲解友谊的重要性和如何捍卫友谊,引导学生有更多观察生活中的友谊- 互动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了解不良行为的危害- 班会,就自己经历过的友谊问题,谈谈对友谊的认识和感悟第三单元- 健康课时一:养成好惯- 目标: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惯- 组织形式:情境模拟+整理健康生活惯小贴士- 教学活动:- 情境模拟,让学生模仿“小侦探”使用五官去发现生活中不健康的现象- 整理健康生活惯小贴士,让学生把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健康惯整理出来课时二:有规律的生活- 目标:了解生活的规律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掌握生活规律- 组织形式:幻灯展示+游戏+做时间表- 教学活动:- 幻灯展示,讲解生活的规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游戏,通过游戏操作,让学生了解生活规律并掌握生活规律- 做时间表,让学生自己安排每天的时间,并保持生活规律第四单元- 爱心课时一:关爱他人- 目标:了解什么是关爱,懂得通过言行表达关爱- 组织形式:幻灯展示+角色扮演- 教学活动:- 幻灯展示热爱、关怀、信任、同行、服务等关爱的形式- 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如何通过言行表达关爱课时二:公益之爱- 目标:了解公益事业的意义,了解公益活动的形式及其参与方式- 组织形式:小组讨论+参观社区公益活动- 教学活动:- 小组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公益组织及其活动- 参观社区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公益活动的意义和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6250cd84028915f804dc23f.png)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我爱我家》教材分析“我爱我家”,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大人讲我小时候,主要是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
二是无悔的奉献,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父母对家庭的贡献、父母的优秀品质。
三是感受家庭温暖,主要从不同方面让学生体会父母所给予的爱、家庭的温暖。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
2.能力目标: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3.知识目标: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而父母也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难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
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有些孩子可能在学校表现得很乖,对老师和同学都很温顺,但在家中却判若两人。
孩子之所以会顶撞父母,对父母出言不逊,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跟父母太熟悉了,不知珍惜身边的爱。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为了他们的成长父母要倾其一生的心血。
2.学生的需要:不少学生虽然每天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对父母的情况不一定知道,特别是父母的辛劳,即使学生看到了,也很少去体会。
可以以“说一说”的形式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的了解情况,父母的生日、工作和辛劳。
通过“说”,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对自己的生日、爱好全都知道,而不知道父母的?这样导入新课,学生更易信服。
设计思路【新课导入】在一个小生命还酝酿在母体的时候,已经倾注了家人对他的关爱,那就是他的名字。
请学生说说他们的名字的用意。
以此来体会家人的期待和关爱。
【教学过程】1.爱的回忆活动内容:先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并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
再设问:在你的家庭中,有没有发生过令你感动的事?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忆,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e6dfe7b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0.png)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待人接物有礼貌》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礼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友好交往的基本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遵守礼貌规则,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与他人交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一定的礼貌素养,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礼貌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在情绪激动或其他情况下失去理智,说出伤人的话语或做出不礼貌的行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礼貌待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认识到礼貌是与人友好交往的重要素养。
2.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自觉遵守礼貌规则,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对待他人。
3.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让学生在情绪激动或其他情况下仍能保持礼貌待人的态度。
2.重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自觉遵守礼貌规则,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对待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礼貌待人。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换位思考:让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景模拟案例。
2.制作PPT,用于展示案例和辅助教学。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课堂上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礼貌待人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礼貌现象,让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情景进行模拟练习,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务必遵循礼貌规则。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3ed55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b.png)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活动内容: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父母对家庭的贡献、父母的优秀品质。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中父母的辛勤付出,感受到父母的无私奉献和优秀品质,从而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的情感和意识。
教师行为:在介绍故事或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并及时与学生交流和讨论,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父母的无私奉献和优秀品质。
3.家的温暖活动内容:通过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亲情故事分享等形式,让学生体会父母所给予的爱、家庭的温暖。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从而培养学生珍惜家庭、爱护家人的情感和意识。
教师行为:在角色扮演和故事分享中,要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实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情感和互动,让学生深入体验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同时,要及时与学生交流和反思,引导学生对家庭的态度和行为进行思考和调整。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了解到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和优秀品质,并培养了尊重父母、珍惜家庭的情感和意识。
同时,学生们也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理应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
活动内容:学生填写表格,记录家庭中各项任务通常由谁来完成。
同时,讨论两个问题:谁在家中的贡献最大,为什么?夸夸自己的父母,并分享给同学们。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完成活动。
首先,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表格,从中体会父母的贡献。
其次,引导学生在家中尽力而为,渗透家庭责任教育。
接着,让学生说说家人的贡献,不仅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的贡献。
最后,帮助学生找到父母的优点,夸夸自己的父母。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不必局限于表格中所列的项目,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加。
鼓励学生尽力而为,培养他们的能力和情操,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亲情。
在讨论中,可以分享感人的具体事例,这些小事情能够体现出父母的苦心和付出,容易感动人。
同时,要注意家庭有缺陷的学生的反应,避免伤害他们。
北师大新版版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案
![北师大新版版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f2d01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2.png)
北师大新版版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权利保障法》的规定,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
2.了解文明礼仪及家庭文明礼仪。
3.了解安全常识,知道如何遵循交通规则。
教学重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权利保障法》的内容和意义。
2.文明礼仪及家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3.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1.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权利保障法》的意义,掌握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
2.通过互动讨论和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文明礼仪及家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
3.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熟练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提高遵循交通规则的意识。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
2.互动讨论和表演法。
3.情景模拟法。
教学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权利保障法》教学目标1.了解儿童权利保障法的内容和意义。
2.掌握儿童权利保障法对于儿童权利的保障。
教学内容及安排•介绍儿童权利保障法。
(10分钟)•分组阅读儿童权利保障法,学生讨论其中规定的内容,了解儿童享有的权利。
(20分钟)•模拟案例让学生讲述自己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15分钟)2. 文明礼仪及家庭文明礼仪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礼仪及家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掌握基本礼仪和家庭文明礼仪的内容。
教学内容及安排•讲解文明礼仪及家庭文明礼仪的概念。
(10分钟)•让学生阅读例子,分组讨论不同场合需要遵守的礼仪,分享自己的感受。
(20分钟)•让学生自编节目,展示不同场合需要遵守的礼仪。
(20分钟)3. 交通安全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掌握行人交通安全规则。
3.掌握乘车交通安全规则。
教学内容及安排•讲解交通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10分钟)•游戏模拟行人过马路和乘车过程中的安全课题。
(20分钟)•情景模拟乘车和过马路的方法,教授行人交通安全和乘车交通安全规则。
(20分钟)教学评估1.学生做一份交通安全测试卷,测试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753b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4.png)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概述:本文档是针对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的教案教学设计。
旨在提供给教师们一个参考,帮助他们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1. 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一些简单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规定;3.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法律意识。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尊重规则- 探讨规则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生活中的规则,并理解其中的道德内涵;-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提出不同规则的实例。
2. 第二单元:维护公共秩序- 研究城市交通信号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 了解一些维护公共秩序的法律。
3. 第三单元:保护环境- 探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研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
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规则和道德准则,并制作海报展示。
2. 角色扮演:学生模拟公共场合的行为,理解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3.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附近公共场所,观察并记录环境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
4. 案例分析:教师播放一些涉及道德和法律问题的案例视频,并进行讨论。
评估方法:1. 学生小组海报的设计和展示效果;2. 角色扮演时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3. 实地考察的观察记录和解决方案的提出;4. 案例分析时的逻辑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2. 视频:涉及道德和法律问题的案例视频;3. 图片素材:用于海报设计和展示。
教学时长:本教案设计为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进度进行调整。
总结:通过本教案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简单的准则和法律规定,并培养道德判断和法律意识。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对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的简要概述,供您参考。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2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2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https://img.taocdn.com/s3/m/889a49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5.png)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2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为小学2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程提供全册完整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社会责任感。
教案概述本教案包含了小学2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所有单元内容,涵盖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重要主题。
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研究目标和教学活动,以及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教学资源。
教案中还包括了评估和反馈的方法,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
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评估方法本教案提供了多种评估方法,以便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方法包括观察记录、小组讨论、个人作业、小测验等,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理解程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和提升研究效果。
教案使用说明教师可以按照本教案的教学顺序和步骤进行教学。
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和资源都已经编排好,教师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即可。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兴趣,进行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和拓展。
注意事项教师在使用本教案时,请根据学校和教育局的相关政策进行教学,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爱我的家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3、通过参与家庭劳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鼓励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鼓励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课程准备: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全家福。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师: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 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你们爱自己的家吗?二、我的家1、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家。
(让同学出示照片一一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
)2、你知道家里人的生肖是什么吗?在课本上连一连。
3、你知道家里人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是怎么祝贺他们的呢?(1)帮父母做家务。
(2)自己做小礼物送给他们。
(3)向他们传达生日的问候。
(4)用自己在学习优异的表现作为礼物。
三、我是家里的一份子1、看教材第3页,我们每天与家人生活在一起,谁能给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
(1)全家人一起看电视,家里充满欢声笑语。
(2)照顾生病的奶奶。
(3)家人互相交流,沟通。
(4)给爷爷捶捶背、按按摩。
我们是欢乐的一家人……2、通过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温馨。
四、猜一猜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猜一猜的游戏。
妈妈喜欢吃_______________ 喜欢做 _____________爸爸喜欢吃_______________ 喜欢做 ________________ 喜欢吃_______________ 喜欢做 _____________—喜欢吃_________________ 喜欢做 _____________通过游戏,加深家庭成员之前的了解。
五、画画我的家。
1、画一画自己的家,然后在小组里展示并介绍。
3、同学们各抒己见:现在爸爸妈妈照顾你们,你们长大了会怎么做呢?(好好孝顺爸爸妈妈)让学生明白,父母有抚养孩子的责任,我们长大了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板书设计:我爱我家我的家反思:2、辛苦了!为我们服务的叔叔阿姨•教材分析《辛苦了!为我们服务的叔叔阿姨》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心小天使》中的内容。
教材内容体现出在我们社会中,人与人是相互服务、相互依赖的。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其中和我们接触最多的,是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叔叔阿姨的辛勤劳动。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还小,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往往习惯于接受别人的服务,自己也总认为本该如此,每当家长或是其他为自己服务的人不符合他的心意时,还会产生埋怨心理。
尽管老师和家长时常与他们交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辛苦,但孩子们也只是从表面理解,不能深入体会劳动者真正的苦与乐。
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了解劳动者的工作性质,体会劳动的辛苦,从而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目标1. 认识和了解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2. 感悟不同职业人们工作的辛劳。
3. 懂得尊重、感激从事各种劳动的人们,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劳动者工作的辛苦。
养成尊重劳动者及其工作的态度。
培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
难点:感受劳动者的苦与乐和奉献精神,萌发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和视频锦囊:各种职业介绍爱心感恩卡(心形)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为我们服务的身影》•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揭示主题1. 师生交流: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玩游戏吧。
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大家仔细听,你要根据我所描述的情景猜出这些人的职业,所谓“职业”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的名称。
看谁猜得乂快乂准。
(播放课件:听音乐、看图片、听解说)(1)一年四季都在忙,春种秋收有盼望。
(2)妙手回春医百病,灵丹救人乐千家。
(3)歌曲《粉刷匠》(4)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2. 学生根据教师描述猜出职业名称如:农民、医生、工人、教师……3.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都猜对了。
你们知道吗?正是有了这些叔叔阿姨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为我们服务的叔叔阿姨吧。
(板书课题:为我们生活服务的叔叔阿姨)4. 教师引导:除了我们刚刚猜出的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以外,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在为我们服务吗?5. 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悄况说出具体的职业名称,如服装设计师、纺织工人、厨师、饲养员、建筑工人、装修工人、司机、交警、清洁工、理发师、消防员、售货员、洗车工、新闻工作者、演员等。
教师适时出示与职业相吻合的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引领学生认识各种为我们服务的人,以此引导学生思索,我们的生活是由许许多多的人的劳动支撑的。
揭示教学主题。
二、合作交流感悟劳动者艰辛1.交流平台。
(1)学生根据课前调查情况,在组内与小伙伴交流“为我们服务的身影”是如何工作的?(2)全班进行交流。
(3)师生交流:屏幕中这么多的职业跟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有关系呢?(4)动手体验:学生自由回答并操作课件核对答案。
第一行服装设计师、纺织工人第二行厨师、饲养员第三行建筑工人、装修工人笫四行司机、交警、清洁工与衣服有关系与食物有关系与住有关系与行有关系第五行教师、医生、理发师、消防员、售货员、洗车工、新闻工作者、演员……与我们生活的各方面有关(5)师小结:社会上的职业就如天上的星星一样,我们今天看到的职业只是职业大家族中的一部分,还有千千万万个和他们工作相关联的职业,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会舒适、便捷,为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所有的服务者都在默默奉献着。
(板书:人人为我)2.从早餐谈起,引发学生思考。
(1)师引导:或许有些同学还在迟疑不解,他们究竟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不妨从今天的早餐说起,早上你吃了什么?(2)学生自由回答,如吃了面包,喝了牛奶,吃了粥还有小菜, 吃了面条,吃了菜包子……(3)师引导:同学们的早餐真丰富,当你手捧香甜的牛奶,品尝可口的小菜时,你有没有想过,它们经过多少人的劳动才到了我们手里?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视频,大家边看边思考: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有多少人已经开始了忙碌?(4)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各种行业的艰辛。
02: 30送奶员来到自己的牛奶供应点领牛奶,按类别分箱, 前往各小区送奶;03: 00环卫工人清理垃圾(警车在路上巡逻,各种小货车在路上疾驰);04: 00菜农把菜运送到摊点,商贩来批发市场批发蔬菜等。
教师:晚上在灯下判改作业、早上7:00左右到校为在校吃早餐的孩子们准备早饭……学校保安叔叔:除了在校内保证我们的安全,每天还上下楼数次,把孩子们忘在家里的东西送到孩子们手中……(5)师生交流: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畅谈想法(送奶工、环卫工人、菜农、商贩、教师、保安叔叔的辛劳……)(6)师小结:有了各行各业叔叔阿姨的辛苦工作,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板书:尊重)为我们服务的各行各业的人们,当我们得到他们的帮助时,我们不仅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感谢,更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所以让我们真诚地说一声“阿姨叔叔们辛苦了”!(板书:辛苦了!)除了感谢之外,我们能为周围的人做些什么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不同岗位劳动者所付出的辛劳、艰苦及鲜为人知的各种矛盾与压力,使学生感知劳动者的苦与乐和奉献精神,发现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萌发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之情,懂得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三、联系实际感恩回馈1. 小组交流:在组内说一说,自己应为大家做些什么?2. 全班交流,例如: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做老师的小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尽量不要忘记带东西,避免保安叔叔上下楼跑……在公共场所:爱护健身器械,不乱扔垃圾……对上门服务的叔叔阿姨:递上一杯热水……3. 教师依据学生发言板书:我为人人4. 师小结: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支持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如果把我们每个个体比作一条小鱼,那么这些各行各业的人们则是每一滴小水滴,鱼和水是密不可分的,水无论何时都是那样的温婉,没有争功,更没有高低贵贱,有的只是默默的付出与无私奉献。
让我们把内心对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的感激,都化作一首诗,献给我们最可爱的劳动者吧!5. 播放课件:全班朗诵劳动者赞歌6. 师张贴:小鱼和无数水珠组成的大海板书:感激尊重【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服务、相互依赖的。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自身在接受别人服务的同时,除了表示感激之外,也应该学会为其他人服务。
培养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
四、深入体验升华情感1. 欢迎进入“羊村”。
师创设情景:有一个朋友其实特别羡慕我们,你们知道是谁吗?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一一出示喜羊羊课件。
喜羊羊代表的羊村经过讨论也想把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们,请到他们那里去,建设更加美好的羊村。
不过,需要先通过它这一关,请同学们做职业的代言人,说一说这个职业能为大家提供哪些服务?他同意了才发放心愿请帖。
2. 出示喜羊羊课件和音频。
(播放音频:大家好,我是喜羊羊,向大家提出的问题是:你的职业是什么?具体做什么工作?如果没有这种职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3. 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学习锦囊,请各组组长到前面来领取锦囊,小组成员打开锦囊,详细了解你所代言的职业吧。
4.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师生互动交流。
5. 教师先扮演喜羊羊,并随机釆访学生扮演的职业代言人。
然后交山学生扮演喜羊羊,随机采访并进行恰当的评价。
【设计意图】创设进入“羊村”情景,引领学生深入体验不同劳动者的辛苦,通过采访活动,激发兴趣的同时,再次感悟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升华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从而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教学U标。
五、动手实践制作感恩卡1. 师生交流:通过刚才的体验,再次感悟到为我们服务的叔叔阿姨的辛苦。
无论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用实际行动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现在想一想,除了用诗歌赞美他们以外,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达对叔叔阿姨的谢意?2. 学生自由发言。
3. 学生活动:制作感恩卡,写上祝福的话。
4. 课件演示:在优美的《感恩的心》的旋律中,孩子们制作感恩卡,书写祝福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