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案学第【单元导读】一组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

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

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

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边读边做批注。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手记录在旁。

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

2018部编人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2018部编人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2018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1 邓稼先【导学目标】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2.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1.了解本文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句式多变的语言特色。

2.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为了保护国防科技的安全,我们的许多国防科技专家们都心甘情愿地做了无名英雄。

他们长年与亲人分离,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国家的骄傲。

下面就让我们打开课本,随着杨振宁先生去认识一位为祖国的强大做出巨大贡献、长期以来鲜为人知、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邓稼先。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邓稼.先(jià)元勋.(xūn) 铤(tǐnɡ)鲜.为人知(xiǎn) 鞠.躬尽瘁.(jūcuì ) 癌.症(ái)筹.划(chóu) 妇孺.皆知(rú) 彷徨..(pánɡhuánɡ)(2)词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7课《军神》二、教材分析:《军神》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身上的人格精神”。

《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的钢铁般的意志赢得德国医生赞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三、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四、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的价值。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品读探究、小组合作、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军神”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分析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2、难点——体会领悟“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3、教学突破——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学生也动脑筋思考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叙述语言,进而抱我“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七、问题预设: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八、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ppt课件;刘伯承资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唐虞世南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唐虞世南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唐虞世南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唐虞世南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

3、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4、默读课文,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

2、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具准备1、搜集蝉的资料和。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蝉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和资料,并说明从哪里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

3、导入新课:你们找到的资料可真多。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知道蝉的知识的。

二、提纲导入,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下面的要求,先在小组内学习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关于蝉的知识。

三、检查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

(2)教师再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学生读一读,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合起来介绍关于蝉的哪些知识。

第一段(第1至3自然段)写作者小时候通过捉蝉,了解蝉的叫声响亮的原因。

第二段(第4至6自然段)写作者通过捉蝉的游戏知道蝉的幼虫是什么样子。

第三段(第7至9自然段)写作者通过读书,知道更多蝉的知识,了解蝉的一生。

第四段(第10段)写作者对蝉的描绘和称赞。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学生默读课文第1至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蝉叫声响亮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么知道的?2、指名反馈。

(1)“蝉噪林逾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回顾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发现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

3.读例句,发现时间的长短、快慢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情形下,相同的时间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慢或时间很快的内心体验。

【学习准备】
读课文,准备字典、笔记本和笔。

【学习方式和环节】
交流平台,梳理阅方法→创设情境,学会思考→词句段运用,发现规律。

【作业设计】
仿照“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例句,结合具体事例,写出自己对时间快、慢的内心体验。

写完读给身边的人,听听他们的评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读例文,能说出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

2.复习修改符号的用法。

3.初步了解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

【学习准备】
准备字典、笔记本和笔。

【学习方式和环节】
读例文,说出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复习修改符号→“日积月累”,初步了解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

【作业设计】
把你学到的中国古人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介绍给家人。

第八单元(导学案)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第八单元(导学案)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导引1.单元编排意图及教学重点本单元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描写了主客双方围绕姓氏展开的一场巧妙对话;《手指》一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和趣味盎然的语言,把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写得活灵活现;《童年的发现)则是以儿童视角描述“我”九岁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有趣过程,悄皮的语言和幽默的自我调侃调令人忍俊不禁。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风趣的语言除了生动有趣、使人发笑之外,往往还能让读者在一笑之余有所回味。

此前,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过“关注有新解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等语文要素,本单元再次聚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是对语言感受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围绕语文要素,课后题和学习提示在编排上各有侧重:《杨氏之子》引导学生通过主客间对话的内容,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手指》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童年的发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趣味,交流感受。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三篇课文内容和语言的风趣之处作梳理和总结。

“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体会语句的表达特点并进行仿写,学习把事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事物来写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趣味性。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选编了华君武的两幅画:一幅是一人正给小树苗浇水,另一人坐在小树苗下等着乘凉,讽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和不顾事物发展规律的荒唐行为;另一幅识刺了社会上无視规则、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与之前的看图写话相比,本次习作对学生的思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不仅要把漫画的内容写清楚,更要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来体会作品的风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嘎、绊”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生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等11个词语。

2.能结合三个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3.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结合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特点。

2.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关注单元,谈话导入介绍第五单元的组成,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二、字词复现,初识人物(一)第一组(小嘎子)1.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2.借助字典,确定多音字“搂”的字音。

3.识字方法。

4.出示句子,读好儿化音。

(二)第二组(祥子)1.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2.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硬棒”的意思。

(三)第三组(严监生)1.学习生字“监”。

2.借助书下注释,了解词语“监生”、“一声不倒一声”“睁的的溜圆”、“哥子”的意思。

3.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短语的意思。

三、品析语句,感受写法出示学习提示:机灵淘气的小嘎子、挺脱结实的祥子、极度吝啬的严监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是怎样表现出人物特点的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做好批注。

(一)关注动作描写,感受小嘎子的机灵1.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抓住关键词“围着他猴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感受小嘎子灵活、争强好胜的特点。

2.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破绽。

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抓住关键词语“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感受摔跤的激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人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第一组【单元导读】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

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

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

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边读边做批注。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信手记录在旁。

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3)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3)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3)
一、课文导入
•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或故事情节简介,激发学生对《6猴王出世》这篇文章的兴趣,为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中的寓意。

2.学会分析短文中的对话和行为,推测人物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

3.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形象,推测人物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寓意,提升对文章深层次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教师导入
•通过呈现故事背景或图片,引入故事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阅读
•让学生静心阅读全文,理解故事情节,重点关注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3. 分组讨论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中人物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的推测,并引导他们分析文章中对话的含义。

4. 文学欣赏
•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审视故事,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用意和寓意。

5. 写作训练
•结合故事情节,让学生展开想象,完成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猴王”
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
•完成写作训练,写一篇短文;
•继续阅读故事,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六、教学反思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习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不仅深入理解《6猴王出世》这篇文章,还将培养出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蝉》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全册的第21课。

本文从文体上属于文艺性说明文,从教材阅读种类上属于课外自读课文。

法布尔以文学的笔触,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蝉的地穴”和“蝉的卵”进行了细致地说明,将蝉写得活灵活现。

本节课依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目标”,立足“文学性”和课后“阅读提示”确定教学内容为以下三个:1.蝉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规律。

2.文章的“趣味性”。

3.观察研究的方法与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1.借助小标题,掌握“蝉”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规律。

2.结合课文旁批,通过圈点批注,感受文章的“趣味性”。

3.深入文本,结合旁批和微课,探寻作者观察研究的方法,感受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1.学习经验与习惯: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18课《中国石拱桥》、19课《苏州园林》及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三篇说明文,已经了解了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初步学会了圈画批注的学习方法。

2.知识和技能基础:学生了解了说明文有两个种类,学会了十种说明方法,能把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的特点,学习了三种说明顺序等方面的知识,也明白了阅读说明文应该从以上方面来把握。

3.学习兴趣与需求:学生初步接触了事物说明文,课堂多配以或视频,学生兴趣浓烈。

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文艺性说明文,文章语言生动。

学生除了需要了解“蝉”这种昆虫的相关知识以外,还有学习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的愿望。

本文极富有趣味性,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4.能力发展需求与路径:结合课后“阅读提示”,聚焦“文学性”,结合课文旁批,通过圈点批注,来感受文章的“趣味性”,进而学会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深入文本,结合旁批和微课,探寻作者观察研究的方法,感受其科学精神,进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探究科学的兴趣。

5.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没有实际观察“蝉”的经验,对一些知识,譬如“蝉的蜕皮”等过程感知比较模糊。

【人教版】2018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78页)

【人教版】2018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78页)

1、窃读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等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知识链接:1、林海音(1918—2001),台湾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

后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并担任《世界日报》记者。

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2001年因患突发心肌梗塞、脑中风被送医急救,最终在2001年12月1日去世。

预习任务:1、自学课文中的7个生字、14个生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题。

4、在文中划出写‚我‛如饥似渴的读书的句子并抄写。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预习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jùpà qièdú chǎocài wūyán( ) ( ) ( ) ( )屋檐2、窃:1、偷2、偷偷地3、谦指自己《窃读记》中的‚窃‛选哪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一、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7个生字、14个生词,并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接读课文。

(在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书的学生来说说听书的滋味。

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

由评价的同学朗读一遍,全班接读完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来闯关:1、听写词语。

(10个)2、在括号内填入读ju的字。

()怕()离()体语( ) 戏()相()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第一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日积月累”的含义,明白努力的重要性。

2. 学习识字:“月、累、联、前进、迅速、脚步”等。

3. 学习词语:“只要、谨慎、收获、成功、珍惜”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知老师可以先与学生讨论日积月累的意思,引导学生从平时的学习、生活经验中理解它的含义。

二、学习新词1. 通过图片、手势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月、累、联、前进、迅速、脚步”等词语的字形和读音。

2. 分别给学生一些例子,让他们运用这些词语造句,巩固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三、课文导读1. 让学生先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2. 阅读完毕后,再次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故事中的小兔子为了想变聪明,做了哪些努力?b. 小兔子为什么会变聪明?c. 你觉得小兔子的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四、理解课文1. 向学生解释课文中一些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并示范如何使用它们造句。

2. 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可以适当提问,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读一读1.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难懂的句子或词语圈出来,老师可以帮助他们一起解读。

2. 学生可以模仿课文,朗读出来,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1.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你在学习上做了哪些努力?b. 请举例说明你努力后的收获。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

七、小结归纳1. 让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关键词和重点内容。

2. 指导学生记住重要的知识点,用以后的复习和巩固。

【学习反思】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日积月累”的含义,并明白努力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还学会了一些新的词语和短语,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的互动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八、情景演练1. 分组进行情景演练,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并用课文中的词语和短语编写一段对话或故事。

语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文园地(第二课时)导学案

语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文园地(第二课时)导学案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
“词句段运用2”学会仿说“书写提示”明确要求“日积月累”熟读成诵
导学案
1.课题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Fra bibliotek园地”(第二课时)
2.学习任务:
(1)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
(2)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位置醒目、段落分明。
(3)朗读、背诵《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学习准备:
书写练习纸;适当搜集《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古诗的相关资料。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能借助拼音读准“到、很、名、本、领、想、识、永”8个生字的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认识部首言字旁,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识、领”。

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标点正确停顿,能读出“不以为然、不耐烦”等语气。

在阅读中了解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不愿学习,结果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

通过学习课文后,知道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不好本领的,并能用比较规范的话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

问:“你们认识它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简介:蝉以吮吸植物的汁液为生。

雄蝉能鸣叫,因为雄蝉的腹部有个音箱一样的鸣叫器官。

蝉也叫知了,因为它一天到晚“知了,知了”地叫。

(播放蝉鸣声)这样的叫声真难听,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想来教蝉本领。

出示:许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

指名读,把句子读正确。

学习生字:有名本领正音。

自由读,齐读,把句子读通顺。

引导学生质疑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哪些有名的歌唱家想来教蝉本领呢?蝉的表现怎样?交流、板书:黄莺画眉云雀(可简单介绍)学生读准字音。

开放式回答:有名的歌唱家黄莺、画眉和云雀想教蝉本领,可是蝉。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自由轻声读第2节,思考:那些有名的歌唱家想教蝉什么本领?交流:(可出示句型,填空)黄莺想教蝉发音,画眉想教蝉识谱,云雀想教蝉唱歌。

黄莺、画眉和云雀分别想教蝉发音、识谱和唱歌。

(师板书)黄莺画眉云雀发音识谱唱歌蝉怎样学的,学会这些本领了吗?为什么?交流、补充板书:不以为然摇头很不耐烦学习:不以为然生字:以、为、然四、复习字词、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开火车朗读词语2、抽读句子3、选词说话二、指导朗读,练习说话1、听蝉与黄莺、画眉和云雀三次对话的录音,感受蝉的语气。

2、出示黄莺和蝉的对话黄莺飞来了:“我教你发音吧!”蝉不以为然地说:“知了,知了!”指名同桌读,把句子读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1、草原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1、2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导学重难点: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积累优美词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导学时数:两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和老舍先生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

请大家一起跟我写课题:1、草原。

齐读课题。

二、自学体验:1、请同学们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后生子连词勾画出来,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各小组代表利用教室黑板汇报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学生相互教读生字。

4、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字入句,句入文,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采取学生评学生的办法进行评价。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看拼音,写汉字。

xuàn rǎn gōu lè xiū sè lǐ mào cuì sè yù liú( ) ( ) ( ) ( ) ( )2、近义词:清鲜()惊叹()洒脱()反义词:热闹()羞涩()拘束()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草原()的天空()的骏马()的主人奇丽的()寂静的()无边的()柔美的()六、反思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原》。

现在让我们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内容?二、自学体验: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自读第一部分(1自然段)。

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

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勾画出相关的句子,思考:①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②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草原人民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学生就以下自主学习情况,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

⑴“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在句子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

⑵“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渲染是指什么?②勾勒的意思是什么?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

四、归纳提升:1、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自主交流,并相互评价、补充、完善)。

2、采取分角色读等的办法,赏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回顾课文填空。

(1)《草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描绘了()()()图,表现了草原的()、()、和()。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3)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都是指:(),“渲染”是指:(),“勾勒”是指:()。

老舍先生将草原拟为一幅(),突出了()。

2、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六、反思总结:2*丝绸之路学校:学生姓名:导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导学重难点:1、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2、丝绸之路的价值。

导学时数:一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1、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进──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自学体验:1、自由读资料袋,了解丝绸之路。

2、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子及不理解的词语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

4、读通读顺课文,用四要素(时、地、人、事)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5、“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句话的含义是:。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伟大的路?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再读课文,就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间相互交流。

2、全班展示交流。

四、归纳提升: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字入句,句入文,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学生品读句子,感悟课文内容。

重点品读: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如生不计()()天()气()浩浩()五彩()()()()峻岭 ( )多彩美()美()2、知识拓展填空。

丝绸之路是()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往西一直延伸到()。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最具有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3、我国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人物有:4、课文先写(),再写()以及(),最后写()。

六、反思总结:3、白杨导学目标:1、理解生字新词。

2、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爸爸”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崇高品质。

4、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导学重难点:《白杨》这篇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先写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特点,借以表达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宏伟志向。

同时也表达了爸爸对孩子的期望和信任,他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像小白杨一样,迎着风沙茁壮成长,成为建设边疆的生力军。

导学时数:两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

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各小组代表利用教室黑板汇报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学生相互教读生字。

5、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字入句,句入文,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采取学生评学生的办法进行评价。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看拼音,写词语。

gē bì jiè shào qīng xī ruǎn ruò fēn biàn fǔ mō(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僵()晰()壁()芒()辩()旅()疆()析()璧()茫()辨()旋()3、近义词:出神()严肃()清晰()分辨()软弱()满足()4、课文主要讲了:六、反思总结: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著名作家袁鹰写的《白杨》一文,(板书:白杨)学习了生字和新词,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学体验: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体会,再写下来。

2、学生围绕这些疑难问题,细读课文。

明确课文中要了解的词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细读,了解词句意思,主要把握新词或新句式、关乎课文中心意思的词句、引申含义的词句。

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就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学生交流。

2、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完善。

四、归纳提升:1、学生自主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交流所感悟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补充、完善。

3、采取分角色读等办法,赏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⑴想想白杨树有哪些特点?⑵写几句话夸夸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等,可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2、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为什么会微笑?你从微笑中明白了什么?(2)“高大的白杨树“暗指(),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由( )到(),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的博大胸怀。

3、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X k B 1 . c o m4、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六、反思总结:4、把铁路修到拉莎去导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导学重难点:1、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导学时数:一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