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萨蒂 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和剧院管弦乐团)(总谱)

合集下载

小提琴演奏 流浪者之歌 赏析

小提琴演奏 流浪者之歌 赏析

《流浪者之歌》比较分析作者:失去旷野吉普赛民族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神秘、陌生的民族,而萨拉萨蒂的《吉普赛之歌》无疑叩开了一扇门,让听众透过琴弦看到了这个以占卜、卖艺为生的民族世代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也从他们所挚爱的歌声与舞步背后看到了渗入他们血液中的活泼与乐观。

作为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

即使之前从未试图了解过这个民族,也会在作品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中连连嗟叹;即使完全不懂小提琴的演奏,也会在音符的“涂抹”与节奏的跳跃中窥得作品中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进而对作品的魅力和演奏家的精彩诠释心荡神驰不已。

难忘课上对穆特和海菲兹两位名家演奏版本的反复“玩味”,课下又听了弗雷德曼与帕尔曼的版本。

几番比较之下,既对课堂上的分析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与收获。

对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带来的影响,四为大师演奏的版本中,我还是更倾向于前两者,在这里也仅对其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首先说说穆特的版本。

“女神”的拉奏技巧工整完美,整首曲子的每个音符都流淌出歌唱性的旋律,给人饱满丰润的感受,既有德意志民族的缜密与严谨,又丝毫不失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

听穆特的演奏,我的眼前总会浮现一个女性的形象,一个吉普赛女人的形象,那种女性特有的忧伤不禁唤起人们心中的同情与怜悯。

我没有学过器乐,但我想穆特在演奏时,一定会将自己幻化成一个吉普赛人的形象,融入这个群体中来体会他们的情感,而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篝火边曼舞,裙摆飞扬,却又饱尝生活的罹难,眉宇间镌刻着沧桑。

可以说,穆特刻画出的形象,具有鲜明的女性情感色彩,而又深深地烙这吉普赛民族性格的印记。

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形象是倾诉性的,她不是在风中独舞,也不是在罹难中孤身啜泣,历经生活的艰辛,她在寻找倾诉的对象,而这对象,此时此刻便是穆特的听众,便是“台下”的我们。

那开头浓墨重彩的旋律之后,曲调愈发缠绵动人、愈发悲酸忧郁,那不失每个音的细致刻画,正是她的话语,她在私语,时而默默流淌,时而止于哽咽;她在倾吐,恨不得一次道尽她心中的悲苦与不平;而这些,无不源自一个女性心底深处的孱弱一面。

小提琴精选《1-10级考级曲目》伴奏乐谱示范

小提琴精选《1-10级考级曲目》伴奏乐谱示范

小提琴精选《1-10级考级曲目》伴奏乐谱示范小提琴精选《1-10级考级曲目》伴奏&乐谱&示范1级01_八月桂花遍地开-小提琴曲02_巴赫D大调风笛舞曲-小提琴曲03_巴赫D大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4_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1 小提琴曲05_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2 小提琴曲06_嘎达梅林-小提琴曲2级01_巴赫《布列舞曲》小提琴曲02_巴克拉诺娃D小调小提琴小协奏曲03_北风吹-小提琴曲04_贝克尔g小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5_戈塞克-D大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6_亨德尔《布列舞曲》小提琴曲07_里丁格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8_马蒂尼G大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9_塞茨第二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0_塞茨第五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1_优美的变奏曲-苏格兰民歌-小提琴曲3级01_巴克拉诺娃bB大调小奏鸣曲-小提琴曲02_红麦子小提琴曲04_铃鼓舞-奥贝尔-小提琴曲05_舒伯特《鳟鱼五重奏主题旋律》小提琴曲06_四季调小提琴曲07_西特d小调第三协奏曲 Op.65 小提琴曲08_小步舞曲-博凯里尼-小提琴曲4级01_阿柯莱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4_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小提琴曲05_布拉加《天使小夜曲》小提琴曲06_丹克拉-第四多尼采变奏曲-小提琴曲07_丹克拉-帕奇尼主题与变奏曲第一首-小提琴曲08_丹克拉《罗西尼第二变奏曲》小提琴曲09_丹克拉第六变奏曲Op.89 No.6 小提琴曲10_海顿《小夜曲》小提琴曲11_金婚曲-加布里埃-小提琴曲12_克莱斯勒《爱的喜悦》小提琴曲13_维瓦尔第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Rv35614_维瓦尔第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 No.3 小提琴曲15_维瓦尔第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7 No.8小提琴16_摇篮曲贺绿汀小提琴曲小提琴之家微店,交易担保,放心买,考级曲目伴奏乐谱合集小程序5级01_格里格《挪威舞曲》小提琴曲02_快板费奥科小提琴曲03_良宵小提琴曲04_鲁宾斯坦F大调旋律-小提琴曲05_莫扎特《D大调小步舞曲》小提琴曲06_牧歌马思聪小提琴曲07_南泥湾小提琴曲08_塞茨第三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09_塞茨第四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0_塞茨第一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1_山歌马思聪小提琴曲12_舒伯特《小夜曲》小提琴曲13_新春乐-小提琴曲14_新疆之春-小提琴曲6级01_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小提琴曲02_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BWV 1041 小提琴曲03_亨德尔E大调第六小提琴奏鸣曲 HWV 37304_科玛洛夫斯基e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5_门德尔松《春之歌》小提琴曲06_牧歌沙汉昆小提琴曲07_舒曼《梦幻曲》小提琴曲08_天鹅圣桑-小提琴曲09_里丁格G大调小提琴小协奏曲 Op.247级01_贝利奥特第九小提琴协奏曲Op.104 小提琴曲02_贝利奥特第九协奏曲-第1乐章-小提琴曲03_贝利奥特第七小提琴协奏曲 Op.7604_沉思-马斯涅-小提琴曲05_春节序曲-小提琴曲06_德尔德拉小夜曲小提琴曲07_德沃夏克《幽默曲》小提琴曲08_二泉映月小提琴曲09_翻身的牧童小提琴曲10_格鲁克《旋律》小提琴曲11_海顿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2_红河山歌小提琴曲13_红军哥哥回来了小提琴曲14_辉煌的快板-哈夫-小提琴曲15_回忆曲-德尔德拉-小提琴曲16_卡伐蒂那-拉夫-小提琴曲17_克莱斯勒《爱的忧伤》小提琴曲18_克莱斯勒《牧歌》小提琴曲19_罗德降B大调第六小提琴协奏曲20_罗德a小调第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21_塞外舞曲马思聪小提琴曲22_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小提琴曲23_抒情曲汪立三小提琴曲24_托塞利《小夜曲》 Op.6 No.1 小提琴曲25_维奥蒂G大调第二十三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26_无穷动-里斯 op.34 No.5 -小提琴曲27_无穷动-诺瓦切克-小提琴曲28_舞曲靳延平小提琴曲29_西班牙小夜曲萨米纳特-小提琴曲30_西班牙小夜曲-格拉祖诺夫-小提琴曲31_新疆随想曲小提琴曲32_渔舟唱晚-小提琴曲8级01_ 柴科夫斯基《旋律》小提琴曲02_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03_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 op.50-小提琴曲04_丰收渔歌小提琴曲05_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提琴曲06_克莱斯勒《前奏与快板》小提琴曲07_罗德e小调第八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8_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9_庆丰收-小提琴曲10_抒情小曲安勃罗西奥-小提琴曲11_思乡曲-小提琴曲12_维奥蒂a小调第二十二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3_夏夜-小提琴曲14_叙事曲波隆贝斯库小提琴曲9级01_贝多芬G大调浪漫曲op.40-小提琴曲02_查尔达斯舞曲-小提琴曲03_春天舞曲小提琴曲04_海滨音诗-小提琴曲05_卡巴列夫斯基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4806_瑞丽江边小提琴曲06_门德尔松《歌之翼》小提琴曲07_莫扎特G大调回旋曲-小提琴曲07_萨拉萨蒂《安达卢西亚浪漫曲》Op.22 小提琴曲08_维尼亚夫斯基《传奇》小提琴曲09_维尼亚夫斯基谐谑曲与塔兰泰拉舞曲-小提琴曲10_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Op.22 小提琴曲11_喜见光明小提琴曲10级01_ 萨拉萨蒂《吉普赛之歌(流浪者之歌)》小提琴曲02_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03_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04_金色的炉台-小提琴曲05_拉威尔《茨冈(小提琴狂想曲)》小提琴曲06_马思聪第一回旋曲小提琴曲07_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小提琴曲08_苗岭的早晨-小提琴曲09_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0_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Op.6 No.111_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2_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小提琴曲13_萨拉萨蒂《卡门主题幻想曲》Op.25 小提琴曲14_萨拉萨蒂《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Op.43 小提琴曲15_圣桑《哈巴涅拉舞曲》 Op.83 -小提琴曲16_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Op.61 小提琴曲17_维尼亚夫斯基《主题与变奏曲》 OP.15 小提琴曲18_维尼亚夫斯基D大调波兰舞曲op.4-小提琴曲19_西班牙交响曲-拉罗-小提琴曲20_谐谑曲与塔兰泰拉舞曲op.16-小提琴曲21_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曲。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赏析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赏析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赏析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赏析《流浪者之歌》也被译为《吉普赛之歌》,是萨拉萨蒂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以匈牙利风格的旋律为主题写成的,但也有人说是他在其家乡西班牙旅行时,吸取了当地的吉普赛人的某些民歌为素材写成的。

总之,这首名曲是以其优美动人、极富特色的旋律,华丽的节奏,高难而丰富的小提琴演奏而风靡世界乐坛,也是全世界所有小提琴演奏家争相演奏的曲目之一。

萨拉萨蒂(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这首《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作者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旅行时收集到的吉普赛音乐旋律创作的。

吉普赛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神秘、陌生的民族,我们只在电影《叶塞妮娅》、《大蓬车》、《巴黎圣母院》中寻觅到他们的一些踪迹。

他们起源于印度北部(现属巴基斯坦),在一次历史事件后开始整个民族的流浪,散布于世界各地。

各国对他们的称呼不同,有称吉普赛人的,有称茨冈人的,有称波希米亚人的,有称弗拉明戈人的,……,但他们自己称自己为罗姆人,不喜欢别的民族对他们的称呼。

吉普赛人不事农桑,永远地流浪,依靠流浪地的城镇和农村的居民谋生。

男人以贩卖家畜、驯兽、补锅(黑白铁匠)和充当乐师为业。

妇女从事算命、卖药、行乞和表演等行业。

他们不与外族通婚,没有国家、法律的概念,他们的道德观念也与我们相去甚远。

国际主流社会往往对吉普赛人采取歧视、排斥的态度。

这首《流浪者之歌》是一首演奏技巧很高的小提琴独奏曲,有管弦乐队伴奏,但不属协奏曲。

很多小提琴家演奏过此曲,唱片版本也很多,有海飞茨、帕尔曼、拉宾、弗雷德里曼、穆特等等。

我手上只有弗雷德里曼和穆特的版本,还无福聆听其他大师的演绎。

这两个版本我喜欢弗雷德里曼多些,下面就以弗雷德里曼版为本介绍听后感。

《流浪者之歌》弗雷德里曼版:/v_show/id_XMzYzODcxODI0.html作品赏析:《流浪者之歌》全曲由四部分组成。

流浪者之歌赏析

流浪者之歌赏析

外国音乐欣赏课程论文(报告、案例分析)院系物流学院专业物流管理班级 09940713学生姓名钟远翔学号 0994071320任课教师董晓红2010 年 12 月 09 日《流浪者之歌》赏析作品相关信息简介:《流浪者之歌》也被译为《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萨拉萨蒂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以匈牙利风格的旋律为主题写成的,但也有人说是他在其家乡西班牙旅行时,吸取了当地的吉普赛人的某些民歌为素材写成的。

总之,这首名曲以其优美动人、极富特色的旋律,华丽的节奏,高难而丰富的小提琴演奏而风靡世界乐坛,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不朽之作,也是全世界所有小提琴演奏家争相演奏的曲目之一。

作者简介:萨拉萨蒂(Sarasate),流芳古今的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

17岁开始旅行演奏生涯,足迹遍布五大洲,声震世界乐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

长达40多年辉煌的演出活动使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演奏家,年逾60岁高龄仍技艺不衰。

萨拉萨蒂的演奏技巧纯熟,音色迷人。

他的演奏既有法国学派典雅、优美的风格,又有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民族民间色彩,音色优雅、飘逸和水晶般的纯净、明亮,听起来宛如优美高妙的花腔女高音。

他那大幅度的颤指,使强烈的感情更加激动人心。

他的同时代人称他为“本世纪末的帕格尼尼”和“花腔表演艺术之王”,他是在炫技表演艺术上使人入迷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提琴表演艺术家。

创作原型: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

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

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

作品赏析:《流浪者之歌》全曲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中板,C小调,4/4拍子。

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

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

十大伤感小提琴曲子

十大伤感小提琴曲子

十大伤感小提琴曲子
*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

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效果,听后令人心荡神驰。

* 《圣母颂》:这是一首由德国小提琴家维尔海姆(Wilhelmj)根据舒伯特同名的歌曲编成的小提琴独奏曲,带有伤感的色彩。

* 莫扎特《第二十一号小提琴奏鸣曲》:这是莫扎特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中唯一一首用小调写成的作品,创作于他母亲去世后,处于极度悲伤状态下的莫扎特。

整部作品充满了凄婉沉痛的氛围。

另外,《辛德勒名单》、《天空之城》、《月光》、《悲怆奏鸣曲》、《G弦上的咏叹调》等也是著名伤感小提琴曲。

音乐是主观的艺术,每个人对伤感的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

浅谈二胡作品《流浪者之歌》

浅谈二胡作品《流浪者之歌》

53器乐演奏实践SONG OF YELLOW RIVER / 042020一、《流浪者之歌》背景介绍《流浪者之歌》描写的是吉普赛民族四海为家,过着孤苦无依生活的一种场景。

吉普赛人民没有固定的生活居所,在流浪漂泊的过程中被其他民族部落人民所迫害,但坚强的吉普赛人民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体现了吉普赛人民坚毅的品格和与世抗争的性格。

据记载说乐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作者在乡间采风时偶然听到了当时流传的民谣,将民谣作为创作的音乐材料并加以其本身对吉普赛民族的了解和理解。

当他进一步的了解吉普赛人的生活和命运,在感叹生命的同时创作出了这首触动人心的作品。

《流浪者之歌》整曲运用了独特的“吉普赛调式”,在不改变原曲的基本旋律、节奏、曲式结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只是为适应二胡演奏而做出的细小的调整。

演奏者在演奏移植作品时应该尽量保留原作品的情感,最大程度的还原作曲家作曲时的创作意图。

二、《流浪者之歌》的演奏分析作品的第一部分是引子部分,由第三小节的第三拍开始进入旋律,节奏较为自由,声音通透有力,运弓平稳有力,要有爆发力,使用全弓演奏。

从开始进入旋律后的持续三个小节的音符都为内弦演奏,所以要求擦弦力度均匀并且用力适度,音色要求圆润、通透。

第七小节的音都位于二胡的高把位,二胡在演奏过程中对于高把位的音是需要极好的控制力,要特别注意音色和音准。

两个八度内的旋律琶音由弱渐强,注重连贯性。

在演奏技巧时,演奏琶音要求左手换把的快速准确,右手持弓流畅均匀,音色要饱满并具有颗粒性。

左手手腕的放松、稳定以及手掌的放松是演奏好音色的基础,左手越放松,换把则越没有压力,演奏琶音的障碍也会越小。

整个作品的第一部分表现了吉普赛人民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命运的不屈服,不屈不挠的与命运抗争的情绪。

作品的第二部分是曲子的慢板部分,第十三小节开始,引入新的旋律,烘托了忧伤忧郁和激动的氛围。

节奏较为自由,在节奏内作伸缩,音乐语气化很明显,更贴切的表达了吉普赛人民向世人倾诉自己的痛苦的遭遇,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希望,情绪激动。

萨拉萨蒂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人物简介

萨拉萨蒂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人物简介

萨拉萨蒂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人物简介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流芳古今的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

1844年生于西班牙潘普洛纳的一个贫苦家庭。

5岁时师从父亲学琴,8岁首次公演,被视为神童。

1854年到马德里师从赛斯学艺,并有机会为西班牙皇室演奏,超越小孩的成熟演技,使他获赐一把名贵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并获资助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

人物经历185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法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迪·阿拉尔。

仅9个月就把音乐学院的小提琴课程全部学完并获得了一等奖。

1857年,视听课获一等奖。

1859年,又获得了和声的一等奖,这在巴黎音乐学院有史以来还从未有过的事。

17岁开始旅行演奏生涯,足迹遍布五大洲,声震世界乐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

长达40多年辉煌的演出活动使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演奏家,年逾60岁高龄仍技艺不衰。

演奏特点1.左手轻盈、灵活。

按弦如轻轻抚摸。

2.揉弦幅度大。

3.动作十分迅速准确而又能保持长久的颤音4.运弓无杂音。

主要作品萨拉萨蒂不仅是完美的演奏家,还是完美的作曲家,同时还特别擅长演奏自己的炫技性作品。

他创作的小提琴作品有50余首,都很精致优雅。

他一生中创作最著名的作品是《流浪者之歌》、《西班牙舞曲》4集、根据比才歌剧改编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等。

奥尔对此给予了最肯定和真实的评价:“他那些独具一格、才气横溢而又真正适合公开演奏的乐曲,如此鲜明地表现出他祖国那种热情似火般的浪漫情调的《西班牙民歌》,无疑是小提琴曲目宝库中价值连城的珍宝。

”这些作品既表现了高难度的技巧,又具有西班牙民族的浪漫情调,曾经风靡一时,至今也是小提琴演奏家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曲目。

作品介绍【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

萨拉萨蒂的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

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浅析小提琴作品《流浪者之歌》演奏风格及技巧

浅析小提琴作品《流浪者之歌》演奏风格及技巧

浅析小提琴作品《流浪者之歌》演奏风格及技巧作者:张甄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7期【摘要】《流浪者之歌》是西班牙作曲家萨拉萨蒂所创作的小提琴独奏作品,又名《吉普赛之歌》,这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知晓的名作,是小提琴学习者在学习与演奏中必须学习的曲目,也是全世界小提琴家争相演奏的曲目之一。

本文以曲为例,从表达内容和演奏风格方面深入分析如何使用小提琴技巧演绎这首荡气回肠的曲目。

在此基础上,提升对曲目的把握和诠释能力,了解这首曲目的民族性和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

【关键词】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吉普赛【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一、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出生在西班牙,因为父亲也是一位音乐家,所以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

8岁时开了自己的第一场音乐会,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神童”。

1856年被派到去巴黎音乐学院深造,在此期间,萨拉萨蒂不只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小提琴演奏水平,更是大量地学习积累音乐理论及音乐其他课程,为日后作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以才呈现出后来我们所见到的为众人皆知的好作品,如《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等。

17岁开始在各国开办自己的演奏会,被人们美誉为“帕格尼尼再世”,以他独特的演奏风格开创了小提琴演奏新时代。

他曾把自己的演奏录成唱片,成为第一个录制唱片的演奏家。

同时代的许多演奏家纷纷为他谱曲,争先恐后的想让萨拉萨蒂演绎他们写的作品。

二、吉普赛民族对作品的影响萨拉萨蒂非常喜欢创作带有吉普赛民族和西班牙舞曲元素的作品,《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顾名思义写的是吉普赛民族的故事。

是萨拉萨蒂在西班牙旅行时,运用当地的吉普赛民谣创作的这首《流浪者之歌》,使人们聆听时眼前都浮现出生动的的画面,令人充满无限遐想。

吉普赛其实是一些居无定所的流浪居民,源于印度。

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但却很有艺术才能,很多靠卖艺为生,生活的非常艰苦,他们擅长歌舞,也极为迷信。

野蜂飞舞小提琴曲谱

野蜂飞舞小提琴曲谱

野蜂飞舞小提琴曲谱
《野蜂飞舞》(原名《Полет шмеля》,又名《大黄蜂的飞行》)是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名曲之一。

由于此曲的旋律极快,后人常选用此曲作为展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巧。

该曲原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所作歌剧《萨旦王的故事》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

今日,这首管弦乐小曲,已脱离原歌剧。

四幕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完成于1900年,是根据俄国文豪普希金的小说改编而成的。

歌剧叙述萨旦王喜获独生子后,因受奸人的恶意中伤,将爱儿和王后,装在罐里流放汪洋中。

后来母子安然漂流到一个孤岛上,王子终于平安长大。

某日,王子救了一只被大黄蜂蜇伤的天鹅,不料天鹅却变成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公主。

这时明白了王后的无辜的父王,也带了侍从,乘船来到这孤岛,找到久别无恙的王子。

全剧最后在大团圆与欢乐中结束。

小提琴《流浪者之歌》的艺术魅力

小提琴《流浪者之歌》的艺术魅力

小提琴《流浪者之歌》的艺术魅力
帕布洛·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十九世纪西班牙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小提琴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世界音乐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流浪者之歌》又被称为《吉普赛之歌》,是一首以匈牙利风格为主题旋律创作的乐曲。

整个作品分成四段阐述乐曲。

第一段:中速,引子。

第二段:慢板,自由的演奏。

第三段:温婉,缓慢的速度。

第四段:极为欢快的快板。

本文通过对作者生平及作品的地域性、情感性、音乐性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将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如跳弓、左右手拨弦、滑音、快速换把、换指八度、多变的音色和力度)在乐曲中合理恰当地运用,生动的展现了能歌善舞的吉普赛民族的独特魅力。

音乐艺术不是单一的个体,是社会、风俗文化、语言以及民风、审美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体现,音乐作品表达的优美、喜悦、悲伤、哀愁的情感也都是以此为基础。

音乐艺术体现的风格和美感是人们情感的表达,也是抒发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本文结合音乐美学理论,对吉普赛民族所处的人文环境、作曲家曲风以及如何运用演奏技巧诠释作品内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章:作者生平及作品概述。

第二章:乐曲剖析及演奏分析。

第三章:乐曲艺术魅力与现实指导意义的总结。

好听的弦乐曲

好听的弦乐曲

好听的弦乐曲《Carrying You》小提琴版,久石让(动画《天空之城》当中的曲子)《小百合的旋律》(动画《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中的小提琴曲,很有感染力,仿佛能够听见天空的声音)《Ave Maria圣母颂》舒伯特(宁静温馨)《D大调卡农》帕海贝尔(这个么,不用说了,最喜欢的一首小品,推荐听二重奏版本的)《斗牛士之歌》萨拉萨蒂(一种嘹亮的傲气,赞)《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难度非常大、悲怆、气势宏伟、有震撼力)《D 大调波兰舞曲》维尼亚夫斯基(非常华丽的旋律)《传奇》维尼亚夫斯基《24首随想曲》帕格尼尼(帕格尼尼么,小提琴鬼才,高难度、又好听)《钟》帕格尼尼(高难度曲子,高把位的装饰音很烦)《G小调恰空》维塔利(忧郁、悲伤)《泰伊斯冥想曲》马斯涅(浪漫法国风格的经典之作)《幽默曲》德沃夏克(小提琴版不错,充满着捷克式的幽默。

)《爱的礼赞》艾尔加(超赞的,非常温馨的曲子)《美丽的夕阳》德彪西(温柔恬静的小品)赵坤宇——《东方弦梦》专辑介绍:“东方弦梦”以中国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赵坤宇浑如天成的演奏为主轴。

小提琴温暖如梦的音色与古筝、二胡、琵琶、笛子等蕴涵独特民族色彩的乐器交相辉映。

极致无暇的配器,充满创意的音乐编写,融入到精心挑选的十三首出自中国大师级创作人的绝美旋律当中,让整专辑慷艳脱俗,流淌着令人为之倾倒的东方神韵。

《东方弦梦》:1、蒙古人-如梦的配器,天衣无缝的和声演奏,让小提琴来诠释这个民族太多太多的美丽。

2、乌兰巴托的夜晚-高原上的月光沁凉如水,在音乐的陪伴下,灵魂开始了它的朝圣之旅。

3、蓝色的故乡-小提琴的旋律宛若高原上流淌的雪水,在心底涤荡回转,从来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想念。

4、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如泣如诉却又深情款款,一曲红楼悲歌,在心中铭刻下一个抹不去的情字。

5、在那东山顶上-大提琴的浑厚附和着小提琴的起落,一张一鸣,完美的配合之外还有感动你的音乐情愁。

《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穆特、海飞兹、弗雷德黎曼

《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穆特、海飞兹、弗雷德黎曼

《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穆特、海飞兹、弗雷德黎曼(2010-04-05 17:09:59)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又名《吉卜赛之歌》)是十九世纪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蒂的作品。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幼年就开始学习小提琴。

十岁开始登台演奏。

1856年萨拉萨蒂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

他的演奏技艺精湛,被后人称为“帕格尼尼再世”。

与他同一时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鲁赫、圣-桑、维尼亚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创作小提琴作品题献给他。

萨拉萨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独奏曲和协奏曲。

代表作品有小提琴独奏曲《吉普赛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哈巴涅拉舞曲》等。

作者的故乡西班牙有不少的吉卜赛人及其音乐,作者对吉卜赛人和吉卜赛音乐作了深入的研究,所以能够深入地掌握吉卜赛音乐的本质。

《吉卜赛之歌》是根据作者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旅行期间所听的几首吉卜赛旋律而作。

吉卜赛民族是一个流浪的民族,其足迹遍布全世界。

吉卜赛人大多自称罗姆人,而这也是联合国所采用的名称。

吉卜赛人在世界各地各有不同的名称:在英语国家叫吉卜赛人或罗姆人;在法语国家叫茨冈人;在西班牙语国家叫吉坦人。

吉卜赛人具有传奇色彩,他们常以卖艺、算卜为生。

《吉卜赛之歌》从音乐表现的角度看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引子,中速。

一开始就用小提琴G弦拉出悲剧性主题,把人的思维引入吉卜赛人特有的命运氛围中;第二段是慢板,速度自由,在演奏上独具特色,也表现出吉卜赛人的特殊情调;第三段速度更慢,作者将一首匈牙利吉卜赛歌加以改编点拨,使之表现力更强,旋律更优美。

第四段是非常活泼的快板,乐曲突然转入粗旷、豪放的舞曲,与第三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

象征着吉卜赛人的另一面——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乐曲从感情表现的角度看,分为两大部分,即前三段为第一部分,第四段为第二部分。

喀秋莎简谱(桑塔露琪亚简谱视唱)

喀秋莎简谱(桑塔露琪亚简谱视唱)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萨拉萨蒂《普拉耶拉舞曲》作品23第一首小提琴曲巴勃罗德帕布罗德萨拉萨蒂是西班牙著名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

1844年出生于西班牙潘普洛纳的一个贫苦家庭,5岁师从父亲学琴,8岁首次登台演出,被视为神童。

1854年,他跟随塞思前往马德里学习艺术,并有机会为西班牙王室演奏,超越了孩子成熟的演技,以至于得到了一架珍贵的“斯特拉迪瓦里”钢琴,并获得资助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

迪米特里奥列夫斯基萨拉萨蒂《普拉耶拉舞曲》下载乐谱:萨拉萨蒂《普拉耶拉舞曲》作品23第一小提琴曲《四季调》民谣。

又叫孟姜女调,唱春调。

经常是十二叠,每个月一叠,或者按四季分四叠。

每重叠七个.俄罗斯民歌《喀秋莎》Katyusha(俄文:,英文:Katyusha)作者:MatveiBlanchard,Miha.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小提琴奏鸣曲第九号.10岁蔡演奏|莫扎特D大调小提琴曲《第四小提琴协奏曲》最著名的流行歌曲:莫扎特《弦乐小夜曲》配小提琴曲一个爱情故事:《船歌》-《霍夫曼的故事》节选珍妮詹森的表演:《西班牙舞曲第一号》——夏看着12岁的苏云高演奏《流浪者之歌》点击上面的“小提琴家”关注我们。

夏看了12岁的苏云高演的《游子》.俄罗斯小提琴大师格拉奇演奏,格什温《波吉与贝斯》配小提琴乐谱张老师贾珍解释|需要多紧?点击上面的“小提琴屋”关注我们张老师讲解|需要多紧?带小提琴谱的神秘园《春之小夜曲》点击上面的“小提琴屋”跟随我们《春之小夜曲》.张磊老师演奏|弦乐三重奏《小夜曲》第一乐章‘进行曲’点击上面的“小提琴屋”关注我们的弦乐三重奏《小夜曲》第一乐章‘进行曲’.【素材积累】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容国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浅析萨拉萨蒂作品《流浪者之歌》

浅析萨拉萨蒂作品《流浪者之歌》

学术研究X U E S H U YA N J I U浅析萨拉萨蒂作品《流浪者之歌》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王铂涵摘要:《流浪者之歌》是萨拉萨蒂小提琴独奏作品中的代表作,其又被称为《吉普赛之歌》,整部作品主要表现吉普赛人自由奔放的状态,以及对命运无声地呐喊。

在这部作品中萨拉萨蒂没有用多余的修饰和技巧,只是用荡气回肠的旋律抒发吉普赛人的各种情感,在如泣如诉的倾诉中给人以忧伤却又明媚之感,使人听后余音绕梁。

如果说萨拉萨蒂的每一首曲子都很成功,那么《流浪者之歌》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基于此,对萨拉萨蒂作品《流浪者之歌》进行分析,以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萨拉萨蒂以及他的作品提供些参考。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古典作品;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精神世界的匮乏,亟待有好的音乐作品慰藉人们的心灵,而萨拉萨蒂的作品《流浪者之歌》是不可多得的典范。

其旋律悠扬婉转,是作者通过走访收集材料集合的最具有自身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品。

通过对音乐的赏析,人们可以感受到吉普赛人的倔强与不屈,也能感受到吉普赛人的命运多舛,或许在世人眼中他们是自由的,但事实上他们是孤独的,因为穷极一生都在与命运作斗争,用流浪抒写着发生在吉普赛民族的历史和故事。

一、作者生平概述及创作背景萨拉萨蒂是著名的小提琴家,西班牙人,在很多小提琴家中他的演奏风格自成一派,既有学院派的庄重又有热情奔放的因素存在,在演奏作品时,特别是高音作品时常常处理得较飘逸、柔美,似一个人在慢慢向你倾诉所有的情感,同时,他擅长用大幅度的手臂揉弦以及换指八度,因此,他也被誉为“花腔表演艺术之王”。

《流浪者之歌》的创作与作者前期对于吉普赛民间音乐素材的收集分不开,是作者整合大量资料之后才成型的,一经问世,马上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究其原因,这部作品可以打动人们的心灵,在带给人们听觉享受的同时也给予了人们心灵上的洗涤。

众所周知,吉普赛民族是一个热衷于自由和流浪的民族,吉普赛人的生活是与流浪分不开的,他们在意的不是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而是内心以及灵魂上的自由,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吉普赛人被压制、被管束、被贩卖,在不被世人理解的情况下孤独的活着,他们喜欢随时随地用音乐表达自己,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小提琴精选《1-10级考级曲目》伴奏乐谱示范

小提琴精选《1-10级考级曲目》伴奏乐谱示范

小提琴精选《1-10级考级曲目》伴奏乐谱示范1级01_八月桂花遍地开-小提琴曲02_巴赫D大调风笛舞曲-小提琴曲03_巴赫D大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4_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1 小提琴曲05_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2 小提琴曲06_嘎达梅林-小提琴曲2级01_巴赫《布列舞曲》小提琴曲02_巴克拉诺娃D小调小提琴小协奏曲03_北风吹-小提琴曲04_贝克尔g小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5_戈塞克-D大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6_亨德尔《布列舞曲》小提琴曲07_里丁格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8_马蒂尼G大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曲09_塞茨第二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0_塞茨第五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1_优美的变奏曲-苏格兰民歌-小提琴曲3级01_巴克拉诺娃bB大调小奏鸣曲-小提琴曲02_红麦子小提琴曲04_铃鼓舞-奥贝尔-小提琴曲05_舒伯特《鳟鱼五重奏主题旋律》小提琴曲06_四季调小提琴曲07_西特d小调第三协奏曲 Op.65 小提琴曲08_小步舞曲-博凯里尼-小提琴曲4级01_阿柯莱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4_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小提琴曲05_布拉加《天使小夜曲》小提琴曲06_丹克拉-第四多尼采变奏曲-小提琴曲07_丹克拉-帕奇尼主题与变奏曲第一首-小提琴曲08_丹克拉《罗西尼第二变奏曲》小提琴曲09_丹克拉第六变奏曲Op.89 No.6 小提琴曲10_海顿《小夜曲》小提琴曲11_金婚曲-加布里埃-小提琴曲12_克莱斯勒《爱的喜悦》小提琴曲13_维瓦尔第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Rv35614_维瓦尔第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 No.3 小提琴曲15_维瓦尔第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7 No.8小提琴16_摇篮曲贺绿汀小提琴曲小提琴之家微店点击购买《考级曲目》伴奏乐谱合集小程序5级01_格里格《挪威舞曲》小提琴曲02_快板费奥科小提琴曲03_良宵小提琴曲04_鲁宾斯坦F大调旋律-小提琴曲05_莫扎特《D大调小步舞曲》小提琴曲06_牧歌马思聪小提琴曲07_南泥湾小提琴曲08_塞茨第三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09_塞茨第四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0_塞茨第一学生协奏曲-小提琴曲11_山歌马思聪小提琴曲12_舒伯特《小夜曲》小提琴曲13_新春乐-小提琴曲14_新疆之春-小提琴曲6级01_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小提琴曲02_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BWV 1041 小提琴曲03_亨德尔E大调第六小提琴奏鸣曲 HWV 37304_科玛洛夫斯基e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5_门德尔松《春之歌》小提琴曲06_牧歌沙汉昆小提琴曲07_舒曼《梦幻曲》小提琴曲08_天鹅圣桑-小提琴曲09_里丁格G大调小提琴小协奏曲 Op.247级01_贝利奥特第九小提琴协奏曲Op.104 小提琴曲02_贝利奥特第九协奏曲-第1乐章-小提琴曲03_贝利奥特第七小提琴协奏曲 Op.7604_沉思-马斯涅-小提琴曲05_春节序曲-小提琴曲06_德尔德拉小夜曲小提琴曲07_德沃夏克《幽默曲》小提琴曲08_二泉映月小提琴曲09_翻身的牧童小提琴曲10_格鲁克《旋律》小提琴曲11_海顿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2_红河山歌小提琴曲13_红军哥哥回来了小提琴曲14_辉煌的快板-哈夫-小提琴曲15_回忆曲-德尔德拉-小提琴曲16_卡伐蒂那-拉夫-小提琴曲17_克莱斯勒《爱的忧伤》小提琴曲18_克莱斯勒《牧歌》小提琴曲19_罗德降B大调第六小提琴协奏曲20_罗德a小调第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21_塞外舞曲马思聪小提琴曲22_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小提琴曲23_抒情曲汪立三小提琴曲24_托塞利《小夜曲》 Op.6 No.1 小提琴曲25_维奥蒂G大调第二十三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26_无穷动-里斯 op.34 No.5 -小提琴曲27_无穷动-诺瓦切克-小提琴曲28_舞曲靳延平小提琴曲29_西班牙小夜曲萨米纳特-小提琴曲30_西班牙小夜曲-格拉祖诺夫-小提琴曲31_新疆随想曲小提琴曲32_渔舟唱晚-小提琴曲8级01_ 柴科夫斯基《旋律》小提琴曲02_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03_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 op.50-小提琴曲04_丰收渔歌小提琴曲05_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提琴曲06_克莱斯勒《前奏与快板》小提琴曲07_罗德e小调第八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8_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09_庆丰收-小提琴曲10_抒情小曲安勃罗西奥-小提琴曲11_思乡曲-小提琴曲12_维奥蒂a小调第二十二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3_夏夜-小提琴曲14_叙事曲波隆贝斯库小提琴曲9级01_贝多芬G大调浪漫曲op.40-小提琴曲02_查尔达斯舞曲-小提琴曲03_春天舞曲小提琴曲04_海滨音诗-小提琴曲05_卡巴列夫斯基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4806_瑞丽江边小提琴曲06_门德尔松《歌之翼》小提琴曲07_莫扎特G大调回旋曲-小提琴曲07_萨拉萨蒂《安达卢西亚浪漫曲》Op.22 小提琴曲08_维尼亚夫斯基《传奇》小提琴曲09_维尼亚夫斯基谐谑曲与塔兰泰拉舞曲-小提琴曲10_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Op.22 小提琴曲11_喜见光明小提琴曲10级01_ 萨拉萨蒂《吉普赛之歌(流浪者之歌)》小提琴曲02_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03_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04_金色的炉台-小提琴曲05_拉威尔《茨冈(小提琴狂想曲)》小提琴曲06_马思聪第一回旋曲小提琴曲07_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小提琴曲08_苗岭的早晨-小提琴曲09_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0_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Op.6 No.111_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曲12_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小提琴曲13_萨拉萨蒂《卡门主题幻想曲》Op.25 小提琴曲14_萨拉萨蒂《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Op.43 小提琴曲15_圣桑《哈巴涅拉舞曲》 Op.83 -小提琴曲16_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Op.61 小提琴曲17_维尼亚夫斯基《主题与变奏曲》 OP.15 小提琴曲18_维尼亚夫斯基D大调波兰舞曲op.4-小提琴曲19_西班牙交响曲-拉罗-小提琴曲20_谐谑曲与塔兰泰拉舞曲op.16-小提琴曲21_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曲。

浅析二胡移植曲《吉普赛之歌》(《流浪者之歌》)技术处理

浅析二胡移植曲《吉普赛之歌》(《流浪者之歌》)技术处理

66高梦柳:浅析二胡移植曲《吉普赛之歌》(《流浪者之歌》)技术处理一、作者背景简介帕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

萨拉萨蒂被誉称为“帕格尼尼再世”,作者还写了许多后来在小提琴曲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如《卡门主题幻想曲》,《阿拉贡霍塔》等。

二、乐曲分段解析(一)A 部分处理方式:《吉普赛之歌》由四部分构成。

A 部分是一段节奏自由的中板,总体感情色彩可论述为“悲愤的旋律”。

由管弦乐队或是钢琴用主题强烈干净的表现来引进悲凉的独奏。

这一段篇幅并不是很长,充当了全曲的引子。

这一部分主奏的第1小节必须演奏出力度强,发音干净的特点。

第3小节的32分音符里,笔者在处理它的时候选择了由慢渐快的方式,这样的处理方式更能表现出乐曲的色彩性。

从第A 部分开始就出现了很多的变化音,西洋乐的特性也开始展现出来了,在演奏这些变化音的时候不能按照演奏传统曲目变化音的指距来演奏,应当按照十二平均律来展现,变化音的指距就会相对于传统变化音的指距更窄一点,两音之间的关系相对更为紧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出现变化音的“左音”现象。

(二)B 部分处理方式:乐曲的B 部分是一个缓板,感情色彩可以说成是一种“美丽的忧郁”。

这部分的篇幅较长,伴奏乐器的出现并不明显,始终都是由主奏乐器的演奏为主题。

在演奏B 部分的时候,可以将这较长的篇幅划分为4个小的部分作单独处理,划分的a 小段从第12小节开始;b 小段从20小节开始 ;c 小段从28小节开始;d 小段从36小节开始。

a 小段和b 小段比较类似,c 小段和d 小段比较类似,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得将色彩的对比演奏的比较鲜明,演奏a 小段的时候,开头的第一小节,笔者用较为平缓的力度来演奏。

但在演奏b 小段开头的第一个小节,将力度加重了很多。

在演奏a 小段的时候,笔者在右手的处理上做了很多音的“拖长”或是“缩减”,但在演奏b 小段的时候,节奏便没有处理得很自由。

九年级音乐上册 《流浪者之歌》教学课件

九年级音乐上册 《流浪者之歌》教学课件

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中板,C小调,4/4拍子。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 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 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
第二部分
缓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种美丽的忧 郁,以变奏和反复做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 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在这 部分,管弦乐并不太明显,始终是以小提琴的轻柔旋 律为主题。
拿波利舞曲
思考:以上片段是什么舞蹈的伴奏音乐
2023/3/31
舞曲
• 舞曲的概念:是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 器乐曲或声乐曲。由于时代、民族特 点和功能、用途的不一而有多种类型 一般舞曲都具有特性鲜明的节奏。这 种鲜明的节奏型,正是区别各种舞曲 最重要的标志。
2023/3/31
欣赏舞蹈视频,记录特点 狐步:行走、倒向性 快步舞:密集、重复
聆听d主题
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风格的音乐, 速度急促,将全曲推向高潮而结束
塔兰泰拉
塔兰泰拉tarantella,意大利南部民间舞。以对舞 为基础的集体舞。音乐一般为6/8或3/8拍。舞蹈 特点是节奏急促、强烈、腿部动作丰富多变。舞 者手持铃鼓,边舞边击,十分热烈。舞蹈来源有 一有趣传说:14世纪中叶,意大利南部城市塔兰 托城一带出现一种奇怪的传染病,是由名为塔兰 泰拉的毒蜘蛛咬伤所致。受伤者只有疯狂地跳舞, 直至全身大汗淋漓,才能排出体内毒素。塔兰泰 拉之名由此而得。由于该舞的独特风格,音乐家、 舞蹈家们都以它为素材创作了许多作品
8.最后一部分是有生气的、活泼的快板, 这是一首欢快的舞曲。乐曲从c小调转到C大调 上,小提琴和乐队一反前面那种哀怨的情绪, 爆发出火一般的热情,表现出吉普赛人豪放的 性格和乐观的情趣,即使生活在困难之中,他 们也能寻找到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