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学思维——听郑毓信教授的学术报告---文本资料
研讨心得精选范文
研讨心得精选范文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汇聚在“东南大学的礼堂”,聆听名师和专家的教诲,吸取教育的营养,我每天总是感觉我的手耳不够用,总是想把大师们所讲每一个观点,所上的每一节课,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上。
还好整整二天半的学习,我也把笔记本记得满满的,收获颇多。
现在回到学校看着自己的学生,回想着这二天半的学习内容,我的心得体会记下来,与同行们交流。
数学课堂应该主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就教数学知识而纯粹教数学知识,还是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从郑毓信教授的报告《走进数学思维》和张齐华老师的观摩课《交换律》中,让我感悟到一节好的数学课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现就张齐华老师的一节《交换律》来看名师是怎样上数学课的,首先张老师从语句中的词语不能交换谈起,比如说“我骑马”不能说成“马骑我”等,此时话题一转,引入数学方面有些情况是能够交换的,从而引入了课题。
呈现两数相加,交换两加数的位置和还是相等的。
接下来就开始让学生进行验证,想办法证明“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按理说当学生举出很多例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下结论了,可张老师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出示了两位学生所举例子的情况。
一个学生全部举的是一位数与一位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情况举得例子很多,而另一位学生只举了三个例子,分别是28+9=9+28132+25=25+132等等,张老师启发学生,问到:“同学们,你们认为老师更欣赏哪位同学的举例”,于是学生就开始想,并说出了理由,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了在举例证明的过程中,不是例子越多越好,而是所举的例子应该全面,我想通过这样的训练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张老师是从理论的高度来上这节课的,从数学方法论来思考这一问题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了加法交换律。
可这时张老师并没有停止学生的探索,而由此引发学生思考:“是不是只有加法有这样的交换律呢?”,于是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猜想,有的说“在乘法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有的说“在除法中,交换除数与被除数的位置,商不变”,有的说“在减法中,交换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差不变”……,这时张老师说:“同伴们,你们现在有这么多的猜想,那就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
走进数学思维·郑毓信分析
• • • •
“为什么是除呢?” “老师,我又错了。” “你说,对的该是怎样呢?” “应该把它们加起来。”
启而不发?
• “我们换一个题目,比如你每天吃 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 • “老师,我早上不吃大饼的。” • “那你吃什么?” • “我经常吃粽子。” • “好,那你每天吃两个粽子,5天 吃几个粽子?”
走进数学思维
郑毓信 2008,12于广东
引入:从一篇文章谈开去
• “关于数学教育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对话特级教师王凌的读书笔记” (王凌、余慧娟,《人民教育》, 2008第七期),第39-45页) • 主要内容:对于若干“语录”的解读。
背景(按)
• 前一段时间,我在网上神游,忽然发现许 多数学教育网站、数学教师的博客上都流 传首“王凌的35条精彩语录”,而且点击 率很高。如今能成为“语录”的东西该是 稀罕物了。打开仔细一看,真是“精彩”! 浓缩了不少数学教育的思想精华。能写如 此“精彩语录”的人,不用管“语录”从 何而来,都代表了一种学养,一种品位。 我决定见识见识这位隐藏着的智者,就其 中的某些“语录”向王老师发问。经过两 轮挑战和对话,形成了如下的文字,
数学与现实
第一,数学抽象源于现实生活,包 括具体的事物与现象,以及人们的 运作; 第二,数学抽象又高于现实,并是 一种建构的活动,即包含了与现实 世界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分析与思考
• “数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 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 读’。”(转引自衡锋,“‘错题’ 演绎的精彩”,《小学数学教学》, 2007年第十期) • 对照:学习主要是一个“顺应”的过 程,也即如何对主体已有的认知框架 作出必要的调整或重建。
• 进一步的问题:数学中究竟又为什 么要进行分类?
读书笔记《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
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合肥师范附小二小陈彧最近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著),感触颇深。
书中讲到: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特殊之处:我们应以数学为素材,也即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类比等一般的思维方法,同时又应当帮助学生超越一般思维走向数学思维,也即初步的领悟到数学思维的特殊性,从而就能在“学会数学的思维”这一方向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只有通过深入的揭示隐藏在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将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
这就是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教师并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中又不仅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应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并逐渐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基本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不断形成数学能力、数学素养,获取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从而“数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基本知识的掌握是途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的获取才是最终目的。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活动,一种经历,一个过程,活动和过程是不能告诉的,只能参与和体验。
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真实感受,这是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转化为能力的原动力。
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醒目的格言:“做过的,浃髓沦肌。
”平日的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若是简单的问题,回应的学生比较多,一旦遇上思考性强、有深度的问题就只有个别同学试探性地举起自己的手,多数同学选择沉默,更有甚者,有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真的,学生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是我教四年级上课提问时的情景,每到这时,我的心就开始颤动,课间时还满脸兴奋的孩子怎么到课堂提问时就这幅摸样,我开始寻找答案,原因是他们缺乏思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思考能力几乎丧失了。
思维训练论文(教师报二等奖江宁教育发表)
思维训练——数学教学的永恒话题前不久,我有幸聆听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人教社义务教育新教材顾问、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郑毓信教授所作的《走进数学思维》的学术报告。
当时,我越听越激动、越听越感到耳熟、越听越觉得亲切。
因为,郑教授所阐述的很多观点,不就是二十多年前詹明道等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们曾经研究推广的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教育思想吗?所以,今天再听,受益匪浅、感触更深。
我欣喜地从中感受到:数学思维训练的理论与实践,至今看来,仍然是有生命力的。
一、曾经的疑惑就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全面推进的时候,我曾经参加过一次较高层次的数学教学展示活动,听了一堂高年级的统计课。
课前,老师布置学生统计每家一周中每天使用了多少个塑料袋,目的是在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学会统计方法、掌握统计思想,在统计使用量的基础上,知道由其产生的危害,从而增强环境意识、环保意识。
这样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只把各个家庭的每周数量作了简单的求和之后,没有进一步通过统计进行计算、估算或换算;更没有让学生在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得到思维训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而是全班同学大批塑料袋所产生的“二恶因”的危害,讨论少用塑料袋的重要性。
当时,我就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以后的数学课就这样上吗?学生的能力怎么培养?智力怎么发展?为什么不引导学生经过计算或估算,求出每个家庭大约平均每天、每周、每月、每年所用塑料袋的数量呢?为什么不估算出平均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城市一年的用量呢?能不能换算出一年一个城市会产生多少吨废塑料袋、会消耗多少吨石油呢?等等。
这样教学,怎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怎么强化统计的功能?没有充分的数据作支撑,怎么能使学生在大量的数据面前感受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呢?曾经也多次听解决问题的数学课。
多数课堂所选的内容几乎是在商店买东西和吃水果的情节。
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郑毓信)
学”。
背景:走向“核心素养”
•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 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意见》,指出课程改革的深化“将 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 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关的论述(3)
• “现在很多学校都缺乏坚信的东西,表 现出来就是没有定力,害怕安静,随 波逐流,人去亦去,就像一个不自信 的小孩,动辄就要闹出点动静以引起 别人的关注,这就是很多学校搞校园 文化建设的内在动机。”(王小东)
相关的论述(4)
• “现在,许多老师虽然也做课题研究, 但今天关注新课改,明天关注核心素 养,因为要‘应景’,所以转换得过 于频繁,以至于不管什么内容的课题 都停留于比较浅显的工作总结层 面……这不是新时期需要的教师。” (朱永祥等)
简介
•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专业研究与教学 50多年,多次赴英、美与我国港台地 区作长期学术访问,意、德、荷等著 名大学作学术讲演。出版专著32部, 论文370多篇,在数学哲学、数学教育、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性解 读;
笔者的看法
• 与简单地复述“核心素养”的“3个方 面、6大要素、18个基本要点”相比较, 我们应当更深入地去思考数学作为一 门基础学科对于提升个人与社会的整 体性素养究竟有哪些特别重要、甚至 是不可取代的作用?
•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你 在这方面又有哪些亲身体验或直接的 感受?
相关的论述(2)
(2)“教育工作贵在坚持!”这也就是 指,一旦认准了方向,我们就应持之 以恒,坚持地去做。
来自语文学科的启示:
郑毓信讲座材料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郑毓信摘要:“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设定的一个基本目标。
以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为背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数学思维进行具体分析表明,即使是十分初等的数学内容也同样体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数学思维形式及其特征性质。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对于数学思维的突出强调是国际范围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如由美国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估的标准》和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育目标的论述中就可清楚地看出。
然而,就小学数学教育的现实而言,上述的理念还不能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下的认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因而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
以下将依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对这一观点作出具体分析,希望能促进这一方向上的深入研究,从而能够对于实际教学活动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数学化: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众所周知,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1]就努力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而言,这一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更为深入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在此则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应当如何去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即使就最为初等的数学内容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数学的抽象特点,而这就已包括了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重要过渡。
例如,在几何题材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研究对象并非教师手中的那个木制三角尺,也不是在黑板上或纸上所画的那个具体的三角形,而是更为一般的三角形的概念,这事实上就已包括了由现实原型向相应的“数学模式”的过渡。
再例如,正整数加减法显然具有多种不同的现实原型,如加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聚合,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增加性变化,同样地,减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比较,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减少性变化;然而,在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中所说的现实意义、包括不同现实原型之间的区别(例如,这究竟表现了“二元的静态关系”还是“一元的动态变化”)则完全被忽视了:它们所对应的都是同一类型的表达式,如4+5=9、7-3=4等,而这事实上就包括了由特殊到一般的重要过渡。
郑毓信先生的数学教育哲学思想研究及启示
郑毓信先生的数学教育哲学思想研究及启示作者:程德胜来源:《学术探索理论研究》2011年第09期摘要:郑毓信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专家、数学哲学家,在数学教育、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方法论、数学文化学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我国数学教学与教育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及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教学启示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1)09-0207-02郑毓信先生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程序委员会委员,美国《数学评论》杂志评论员,中国知名的数学教育专家,在数学教育哲学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一、郑先生数学教育哲学思想综述郑先生对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是多维的,数学问题、语言、方法论、数学共同体(包括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等都是郑先生的研究内容。
视角是独特的,从社会的文化属性来研究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把数学视为开放的文化系统,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从实践的角度研究数学方法论的教学意义。
1学生观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第一,重视学生的认知经验、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初始状态。
郑先生指出:“我们应该重视如何帮助学生以已有的直观形象和经验为基础并通过合理的抽象正确地去建立(或者说,很好地去理解)相应数学概念的形式定义,特别是,就只有通过与直观形象和感觉经验的必要整合,我们才可能使得抽象的形式定义对于学生而言变得丰富和生动起来,而不再是一种空洞的‘词汇游戏’。
”第二,建立“数学学习共同体”,从社会建构主义角度来说,数学认识活动是一个发展、改进的过程,数学学习中应建立学生的“数学学习共同体”,为数学学习提供一个相互研讨的外部环境,防止个人建构主义。
2学习观郑先生倡导数学教师要研究学习心理学,数学学习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
一方面,数学学习中的建构要实现相应的“客体化”。
郑毓信:“数学深度教学”十讲之六——思维的灵活性与“变化的思想”
郑毓信:“数学深度教学”十讲之六——思维的灵活性与“变化的思想”相对于思维的深刻性,人们在谈到“数学与思维发展”这一论题时恐怕更容易想到思维的敏捷性,并将此归结为单纯的“快”。
这样的认识应当说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快”并非数学的主要诉求,而应是达到更大的思维深度(这也正是数学教学为什么应当特别重视“长时间思考”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将在第七讲中做出专门论述)。
另外,相对于对“快”的简单提倡,我们应更深入地去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速度。
以下就围绕“变化的思想”这一普遍性思维策略做出具体分析,即我们应当通过适当变化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并很好地实现认识的不断深化。
应当指出的是,前一讲中所提及的“联系的观点”显然也与“思维的灵活性”密切相关,因为善于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考察显然也应被看成思维灵活性的具体表现;进而,在“联系的观点”与“变化的思想”之间更可说存有互补的关系。
例如,正如人们普遍认识到的,求解各种较复杂的算术应用题的关键,是与基本题型的比较以及解题模式的适当变化,从而就同时用到了“联系的观点”与“变化的思想”。
也正因此,虽然以下的论述主要集中于“变化的思想”,但我们不应忽视“联系的观点”在这一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了清楚地说明“变化的思想”的重要性,举教学工作的一个实例。
【例7】是“学生笨”还是“老师笨”?这是俞正强老师的亲身经历。
班上有一个女生数学学得不好,因此俞老师经常给她“开小灶”,即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有一次,俞老师给这个学生讲一道题目,讲了3遍学生还是不懂,这下俞老师可真有点失去耐心了:“讲了3遍还是不懂,你可真笨!”没想到学生对此很快做出了反应(由此可见,在数学学习与思维的灵活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你讲了3遍还没有把我讲懂,你才真正的笨!”这两个人究竟何人真笨?由以下实例我们可以获得一定的启示——如众所知,中医治病以辨症为先。
但是,由于号脉、看舌苔等传统辨症方法有很大的经验性质,因此现实中就常常会发生“对不上号”的现象,即医生所开的药有时似乎完全无效。
聆听 思考 实践
聆听思考实践
——听郑毓信教授的《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师网络培训学习开始的第一天,我就聆听了郑毓信教授的讲座——《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他以国际、国内的几次课程改革为背景,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听了以后,我佩服、敬意油然而生。
因为我觉得郑教授的讲座,既站在了一定高度的理论基础上,又能用小学一线教师熟悉的课例来阐述自己深厚的理论。
在《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这个讲座中郑教授给我们详细的、真实的阐述了课改以来存在的一些现状和无奈。
建国至今中国已经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现行的第八次改革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改革这么多年来中国教育究竟有哪些改变呢?正如他在讲座中所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道出了课改之路的曲折、艰辛和漫长。
每次课程改革一开始都是轰轰烈烈,大家热情高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偃旗息鼓了,最后不了了之。
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我非常认同他的这一观点。
中国由于基本国情的缘故使得课改之路困难重重、荆棘遍地,古今哪一次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课程改革也是如此。
我觉得要想进行深入的、彻底的课程改革最先需要做的就是就是先建立一套科学的、与课改精神相匹配的教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让课改之路越走越远!。
学会数学思考 提升思维品质
学会数学思考提升思维品质作者:潘雅英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年第02期郑毓信教授在一次《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的主要使命是:我们应当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一天比一天智慧;我们应当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并由“理性思维”逐步走向“理性精神”。
通过数学学会思维并非是指如何让学生想得更快,想得与众不同,而是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拥有数学核心素养。
一、“动手”与“动脑”有机结合,培养思维能力剖析课堂上的不良现状:操作活动为了操作而操作,操作与思维分离,流于形式。
不少老师只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却忽视了促使他们积极地去“动脑”,没有实现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计算时,一些老师忙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忙于计算结果的汇报和交流。
而忽视了结合操作过程引导他们认真地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算?”“计算的背后道理是什么?”等问题。
思维始于动作,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要有所做,才会有所感。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动手操作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本身不是教学目的;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提出恰当的思考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动脑思考时间,实现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例如在教学二上《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时,通过情境引出减法算式“51一36”后,我没有直接让学生摆小棒分析算理,而是立足学生已有的笔算经验,放手让生先独立尝试笔算,在巡视过程中我收集学生的“作品”并进行板书:这时我引发学生思考:“到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冲突,在这种冲突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动手摆小棒来探究其计算背后道理的欲望,动作思维由此展开:在小棒直观操作过程引发新的思考:“单根的小棒不够拿(即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学生边操作边思考,通过交流,讨论得出:“从整捆5捆中拆出一捆变成10根单根的,现在一共有11根单根去掉6根还剩5根单根的(即从十位退1当十与原来个位合在一起再减。
走进数学思维(一):从数学抽象谈起
走进数学思维(一):从数学抽象谈起郑毓信【期刊名称】《小学教学:数学版》【年(卷),期】2008(000)005【摘要】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但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下面的认识却不能不说构成了严重的思维障碍:由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相应地,由于认为自己不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这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畏惧心理。
另外,就现实而言,我们又可经常看到“简单组合”“随意拔高”等不恰当的做法。
因此,当前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如何针对小学数学的实际情况(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加深入地开展研究,比如针对各个学段对于“数学思维”作为更加具体的界定,如何很好地处理具体数学知识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与数学思维的教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郑毓信教授结合若干教学实例对此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对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进行了澄清,并提出了一些操作性很强的建议,相信对我们的数学教学会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从本期起,本刊将进行连载,以飨读者。
【总页数】3页(P41-43)【作者】郑毓信【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6【相关文献】1.走进数学思维(四):数学思维的教学 [J], 郑毓信2.学会数学抽象,让数学思维之花早早绽放 [J], 王薇3.走进数学思维(一):从数学抽象谈起 [J], 郑毓信4.引导数学抽象发展数学思维 [J], 钮荣伟5.珠算融入小学数学的可行性讨论——从东西方传统数学思维比较谈起 [J], 赵艳艳;李瑞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摭谈数学“合作学习”四要素——由郑毓信先生的“数学教育改革十五诫之三”引发的思考
高中版
61
数坛 在线
教育纵横
2015 年 1 月
数学内容可以考虑采用合作学习. 其一是开放性问题.比如y=x、y=x2、y=x3、y=ex、y=lnx都
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函数, 试尝试利用以上基本初等函数 配合加减乘除(可以添加常数),构造一个新的函数,并分 析你所构造出来的函数的单调性.例如:判断函数y=ex-x1的单调性,并求出单调区间.将全班学生进行同组异质、 异组同质的分组,并提出要求:(1)每组挑选几个函数,不 需要都用上;(2) 为了方便计算,y=ex和y=lnx尽量不要同 时使用;(3)前后4人一组,展开讨论,自编自答,拿出成果. 合作一:学生给出了“加减类型“ ” 乘法类型“ ” 除法类型”; 合作二:改进自己设计的问题,不直白地设问单调性,让 题目形式丰富多样,再尝试解答;合作三:在题目中加入 参数,设计问题并展示,小组成员间可以相互解答( . 以上 案例选自湖州市导学案评比优秀作品)
+ 3+ 3 + 3 2
-
7
摇
姨
2
·
-
摇
姨
2
+2
-
7
摇
姨
2
2
10
10
10 =-28 .
走进数学思维-听郑毓信教授的学术报告
走进数学思维——听郑毓信教授的学术报告2009年10月31日,我们带着一种敬仰到西南大学聆听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毓信教授的报告——《走进数学思维》。
郑老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谨,他以极富魅力智慧的讲座传递着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数学文化和人文素养。
郑老的报告用精辟深邃的理论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引发了我们对“走进数学思维”这一主题的认识和思考,使我从中收益非浅。
数学思维是一个持续的热点,现实中的思想障碍与问题是:第一,由于小学数学的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第二,在现实中我们可经常看到“简单组合”、“随意拔高”等作法。
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针对小学数学的实际情况、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更为深入去开展工作。
特别是,概念的清楚界定;如何很好处理具体数学知识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数学思维的教学之间的关系。
报告中郑教授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一、从数学抽象谈起郑老先给我们呈现了几个发人深省的案例,我在这里摘录其一。
(父:“如果你有一个橘子,我再给你两个,你数数看一共有几个橘子?”子:“不知道!在学校里,我们都是用苹果数数的,从来不用橘子。
)“数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
”数学最基本的特性是抽象性。
抽象性在简单的计算中就已经表现出来。
我们运用抽象的数字,却并不打算每次都把它们同具体的对象联系起来。
我们在学校学的是抽象的乘法表——总是数字的乘法表,而不是男孩的数目乘上苹果的数目,或是苹果的数目乘上苹果的价钱等等。
学会数学思维的首要涵义是学会数学抽象(模式化)。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
这就是指,数学所反映的不只是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在量的方面的共同性质。
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抽象的关键是应超越问题的现实情境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模式。
关注学生思维状态提高数学思维素养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预示着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数学课堂更加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说:“数学学习的一个主要价值,就是有利于人们思维方式的改进,并能使人们逐步学会更清晰、更合理、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数学课堂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思维,通过发展思维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
思维是认知的内隐,看不见的思维体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中。
教师要透过学生的认知行为了解他们的思维状态,因势利导使不同的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
下面就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开发学生的思维。
一、在思维的焦点处聚焦依据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生成一个主要问题。
紧紧围绕问题组织特定的数学实践活动,使思维聚焦在主要问题的思考上。
避免不必要因素的干扰,在有效时间内追求思维的最大化发展。
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新年老师买了新房子,我想好好装修一下新房,准备给长方形客厅铺地砖,我怎么就能知道客厅的大小呢?谁有办法帮帮我?”大部分学生很快举起了小手:“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积单位去测量。
”教师按照学生说的做法边比划边说:“我就这样趴在地上1平方米接1平方米地测量,你们感到这种方法怎么样?”学生立刻体会到直接用面积单位测量的方法行是行,但是比较麻烦。
教师接着追问:“根据你们的经验还有没有别的好办法?”一个学生举手说:“可以量一量客厅的长和宽。
”教师说:“测量长和宽确实比直接测量面积的办法方便多了,你是怎么想到的呢?”学生说:“看到爸爸妈妈装修房子时测量的就是长和宽。
”学生根据自己家里装修时的经验认为测量出长和宽就能解决客厅面积的问题,意识到了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它们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并不明确。
教师创设了装修房子,需要给长方形客厅铺地砖的现实情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将本节课最重点的问题明确下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与宽有怎样的关系?并围绕问题创设了特定的数学活动:问题明确后,将学生在学习中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聚焦在一个关键点上,提高了思维的效率。
走进数学思维(三)转向数学活动
走进数学思维(三):转向数学活动南京大学教授郑毓信作为数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数学课程标准》在经过了几年的修改以后现正处于最后的审查之中。
据相关报道:新的“修订稿”与原来的“实验稿”相比在“课程目标”上有较大改动:不仅重新引入了过去一贯强调的“双基”,而且又新增加了两个:一个是“基本(数学)思想”,另一个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由于对“双基”的突出强调正是我国数学教学传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重新提出“双基”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种立场:在强调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应十分重视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另外,就我们当前的论题而言,我们显然应特别关注后两项新增加的内容。
以下对“数学活动”作出具体分析。
首先应当肯定,对于“数学活动”的强调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种观念:我们不应将数学等同于各种具体数学知识的简单汇集,而应主要地看成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这也就是所渭的“动态的数学观”。
例如,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伦伯格曾明确指出:“两千多年来,数学一直被认为是与人类的活动和价值观念无关的毋庸置疑的真理的集合。
现在这一观念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数学哲学家的挑战,他们认为数学是可错的、变化的,并和其他知识一样都是人类创造的产物……这种动态的数学观具有重要的教育含义。
”显然,从这一角度去分析,数学教育中对于解题活动的高度重视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后者就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盛行的“问题解决”这一‘改革运动的直接背景,另外,就我国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而言,则又可以提及关于“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区分,特别是数学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包括“经历(感受),体验(体会)和探索等”。
综上可见.将“基本活动经验”明确纳入“数学课程目标”之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从教学的角度看,我们显然又应更加深入地去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能对“基本活动经验”作出更加清楚的界定,特别是能够针对各个学段学生的特点在这一方面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第二,我们应如何去进行“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特别是,应当如何去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与具体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数学思想)教学之间的关系?更为一般地说,这也就是指,应当如何去处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为,相对于“基本思想”而言,“基本活动经验”的界定要困难得多。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点滴体会郑冬玉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点滴体会数学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目标。
活动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组织游戏趣味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课上,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
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例如:排队是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排排坐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
学习“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可以通过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充满趣味性的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也学会了简单的兑换。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有着更明显的自主性。
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
二、组织知识拓宽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可以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范本模板】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新义中学厉艳珍看了《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版)一书后,对其中教师的教学案例感慨很深:都是为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建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奋斗。
创新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有了创新的教学,给予学生思维发展得空间。
创新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下面是我读后的一些感言.一、首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学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数学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处处开启学生的心智,课课给学生以知识、方法及新颖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自觉的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新需细读教材,再因人而教。
教师理清教学层次,找准教学难点,确定教学重点是关键所在。
1。
亲近文本,找准难点。
叶圣陶先生有诗云:“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
作者胸有景,入境始与亲。
"教师只有准确的把握课文的内在层次,辨清作者思路的轨迹,真切深入的理解课文,才有可能设计好讲析层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去关注能够震撼心灵的文本内容,激发学生深层次的解读欲望,让学生在深层次阅读中感悟到文本的意义,真正领悟文本的魅力.2.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
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依据具体课文而定,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如果墨守成规,一味死扣课本,甚至唯教参是从,那便有缘木求鱼之嫌了。
课堂教学重点的确定必须考虑教学的主题,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做到因人而异,适时而化。
所以,我们备课,教学设计也应做到因文、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
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责任心。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其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数学思维——听郑毓信教授的学术报告
2009年10月31日,我们带着一种敬仰到西南大学聆听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毓信教授的报告——《走进数学思维》。
郑老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谨,他以极富魅力智慧的讲座传递着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数学文化和人文素养。
郑老的报告用精辟深邃的理论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引发了我们对“走进数学思维”这一主题的认识和思考,使我从中收益非浅。
数学思维是一个持续的热点,现实中的思想障碍与问题是:第一,由于小学数学的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第二,在现实中我们可经常看到“简单组合”、“随意拔高”等作法。
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针对小学数学的实际情况、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更为深入去开展工作。
特别是,概念的清楚界定;如何很好处理具体数学知识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数学思维的教学之间的关系。
报告中郑教授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从数学抽象谈起
郑老先给我们呈现了几个发人深省的案例,我在这里摘录其一。
(父:“如果你有一个橘子,我再给你两个,你数数看一共有几个橘子?”
子:“不知道!在学校里,我们都是用苹果数数的,从来不用橘子。
)
“数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
”数学最基本的特性是抽象性。
抽象性在简单的计算中就已经表现出来。
我们运用抽象的数字,却并不打算每次都把它们同具体的对象联系起来。
我们在学校学的是抽象的乘法表——总是数字的乘法表,而不是男孩的数目乘上苹果的数目,或是苹果的数目乘上苹果的价钱等等。
学会数学思维的首要涵义是学会数学抽象(模式化)。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
这就是指,数学所反映的不只是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在量的方面的共同性质。
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抽象的关键是应超越问题的现实情境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模式。
(“去情境化”)数学教学必定包括“去情景化、去个人化和去时间化”。
模式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引入适当的图形或符号,从而实现与具体情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二、数学中的分类
分类与思考:数学中分类与生活中分类不同。
什么是数学中的分类?数学中又为什么要进行分类?
分类:1、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归类是数学抽象的直接基础;不同类别的区分: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地去开展研究。
2、分类问题也需要优化。
(用数学家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会数学思维的又一重要内涵:思维的必要优化。
三、数学中的类比
类比常常被列为最基本的一种数学思维。
也就是说,在数学中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两类不同对象的比较获得一定的联想,包括由已知的结论引出关于未知对象的新的猜测,以及由已有的知识获得关于如何求解所面临的新问题的有益启示等。
尽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找到类比的诸多应用,但同时又应清楚地看到这样一点:相对于简单的比较与分类而言,类比应当说代表了更为复杂的一种思维形式。
因为作为类比的对象必定是两类不同的对象,尽管在类比时也用到了比较,但我们的目的是“触类旁通”,即如何能够通过找出两类不同对象之间的类似之处从而引出一定的联想,而联想的核心就在于“求同存异”。
“求同”是指,为了应用类比,我们并不需要相关对象在所有各个方面都彼此相似,而只要求两者在某一方面或在某一抽象层次上是相似的;所谓的“存异”则是指新的猜测的产生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特别是在由已知事实去引出新的猜测时,我们必须注意分析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并依据对象的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正因为类比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作为联想的基础,而且要用到“求同存异”这样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形式,因此,要求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掌握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是十分困难的;毋宁说,我们应首先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简单的比较与分类。
数学思维的合理发展:归类→分类→类比(联想),成功应用类比联想的关键是求同存异。
为了应用类比,我们并不需要相关的对象在所有各个方面都完全一样,而只要求在这两者在某一方面或在某一抽象层次上是相似的,这就是所谓“求同”,也即如何能在抽象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两个对象的“类似之处”,所谓的“存异”则是指新的猜测的产生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特别是,在由已知事实去引出新的猜测时,我们必须注意分析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另外,以下的真实故事显然也就表明:与所谓的“集合思想”相比,要求小学生掌握分类的思想可能更为恰当。
四、数学思维的学习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更应加强对于数学方法论(更为一般地说,就是数学思维)的学习。
在数学思维的学习中,应抓住两套主线:①、问题解决与问题提出。
②、概念的生成、分析与组织。
应特别强调这样一点:就所说的学习而言,关键不在于“求全”,而是“求用”。
五、数学思维的教学
我们应当从事数学思维的教学,前提:应当更为清楚地界定,就小学数学的各个学习阶段而言究竟什么是相关的数学思维;相对于专门性的思维教学而言,我们应当更加强调数学思想的渗透,即用数学思想的分析指导、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
还是来看一个案例吧。
【案例】“除非它们都能站起来!”
这一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新数运动”作为风靡全球的一次数学教育改革运动正处于高潮之中,而其核心思想就是认为应当用现代数学思想对传统的数学教育作出改造。
由于集合的概念在现代数学中占据了特别重要的位置,因此,下述情况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一个数学家的女儿从幼儿园放学回到家中,父亲问她今天学到了什么。
女儿高兴地回答道:“我们今天学了‘集合’。
”数学家觉得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对于女儿这样年龄的孩子来说实在太难理解了,因此就关切地问道:“你懂吗?”女儿肯定地回答道:“懂!一点也不难。
”“这么抽象的概念会这样容易理解吗?”听了女儿的回答,作为数学家的父亲仍然放心不下,因此又追问道:“你们的老师是怎么教你们的?”女儿回答道:“老师先让班上所有的男孩子站起来,然后告诉大家这就是男孩子的集合;她又让所有的女孩子站起来,并说这是女孩子的集合;接下来,又是白人孩子的集合、黑人孩子的集合……最后,教师问全班:‘大家是否都懂了?’她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
显然,这个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相当不错。
因此,父亲就决定用以下的问题作为最后的检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世界上所有的匙子或土豆组成一个集合?”女儿迟疑了一会,最终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不行!除非它们都能站起来!”
很天真的孩子,这就是她的理解!我们是否会在发笑过后引发一些思考?
用思维分析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的关键应该是方法论的重建,从而真正实现化神奇为平凡、化难为易。
我们应该使数学教学真正讲活、讲懂、讲深;使数学思维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和可以加以推广应用的。
“讲活”,教师应当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讲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讲深”,教师不仅应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应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并逐渐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
在报告结束时,教授还不忘语重心长地建议我们努力加强数学思维(数学方法论)的学习,强调数学思维学习的关键是不要求全,而要求用,也即应当密切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进行学习,学以致用。
还希望我们能长期的向着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方向努力。
郑毓信:培养学科气质,做大气的数学教师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毓信认为,数学的核心是理性精神。
无论课程教学怎么改革,数学教育都要牢牢抓住数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数学教育的基本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教育思想。
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在学科气质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课堂评价语言。
我们听得比较多的是,很好,你真棒。
这是什么语言?社会性语言。
现在的关键是怎么从社会性的用语向学科性的用语转变。
一个班级讨论文化的塑造必须经历心理的、社会的、科学的发展阶段。
”
而较为严重的问题是,作为学科气质的核心内容,思维的深刻性并未受到重视,最明显的表现是,课堂思考多为即时型,长时思考几乎为空白,而正是长时思考决定了思考的深度。
获诺贝尔奖的日本数学家广中平佑说:
“我认为思考问题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花费较短时间的即时思考型,一种是花费较长时间的长期思考型,所谓的思考能人,大概就是指能够根据思考的对象自由自在地分别使用这两种类型的思考态度的人,但是现在的教育环境不是一个充分培养长期思考的环境……没有长期思考型训练的
人,是不会深刻地思考问题的……无论怎样训练即时思考,也不会掌握前面谈过的智慧深度。
”
郑毓信教授认为,这段话于我们也有很强的针对性。
然而真正的气质来自数学文化。
“数学教师有三个层次:
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是教书匠;
能够体现数学思维的,是智者;
而能进行无形的数学文化熏陶的,则是大师。
”
他呼吁大家“要做大气的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