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_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
![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21bf49e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9.png)
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举行。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来看看一些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1. 吴刚登仙:相传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远古时代的吴刚因为他的仁爱和勤勉被天帝赐予仙人的身份。
他被安排在月亮上,每年重阳节这一天,他都会借助月亮上的仙人草石籍来下凡,探望人间亲人,同时也代表了人们追求长寿和延年益寿的愿望。
2. 南山狂寿:相传秦始皇时期,有一个叫董永的人,他居住在南山,生活节俭,养性养生。
重阳节这一天,他常常带着师弟和友人登山,饮酒赋诗,欢度这个佳节。
据说,董永每年重阳节都过百岁寿辰,因此人们将重阳节称为南山狂寿。
3. 插茱萸:重阳节也是插茱萸的传统习俗。
相传,茱萸有辟邪驱瘟、驱虫除秽的功效。
因此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会佩戴茱萸,或者将茱萸绑在门口、挂在房间内,祈求驱除灾难,祝福家宅平安。
4. 戴菊花:重阳节也是戴菊花的传统习俗。
菊花代表坚强和长寿。
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会采摘菊花,戴在头上或者佩戴在衣领上,祈求招财进宝、长命富贵。
这些故事和传说都体现了人们对长寿健康、祈求平安幸福的期盼和祝福。
重阳节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庆祝活动,包括登山、插茱萸、赏菊花、品重阳糕等,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
5. 好男儿重阳情: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许仙的杰出人物,他在九月初九这天与美丽的白娘子相遇,两人一见钟情。
重阳节这天,他们常常一起度过,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所以在重阳节,人们会祈求美好的姻缘和幸福的婚姻,也被称为“好男儿重阳情”。
6. 赛金菊:相传唐朝时,宫廷高官们在重阳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金菊展览并评选金菊之最。
这一传统逐渐流传到民间,人们在重阳节时会举行赛金菊的活动,以评选最美丽的菊花,并且在家中摆放金黄色的菊花,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代表了人们对长寿、健康和幸福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尊敬老人、祭祖和亲情团聚的重要价值观。
重阳节除了庆祝活动外,家人们还会一同登山、品茶、赏菊花,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293866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6.png)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备受关注和庆祝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会寻找和讲述一些和重阳节相关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虽然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都以庆祝重阳节为主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广为流传的重阳节传说和故事。
一、女娲补天传说相传在古代,天空上的女娲接连发生了一连串的灾难,地球上的大山崩塌,海洋泛滥,火焰燃烧,瘟疫四起。
为了拯救人类和地球,女娲决定补天。
她来到千山万水之间,采集五色石,制作了五彩之绳。
女娲扯断自己的青丝,用绳子缠住天空的每一个角落,把天空牵引起来,使得大地重新恢复了安宁与繁荣。
为了纪念女娲补天的功绩,后人在每年的重阳节,都上山祭拜女娲,以示敬意和感恩。
二、草人娶媳妇传说在某个古老的村庄里,生活着一位姓陈的老人。
陈老人儿子已过而立之年,仍未娶妻,使得陈老人极度焦虑。
有一天,陈老人突然听到一位神仙的声音,在他的梦中告诉他:“重阳节的时候,你可以用稻草制作一个草人,晚上带回家,明天它就会变成你的媳妇。
”陈老人听后非常高兴,按照神仙的指示去做。
果然,第二天早上,他发现草人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
他感激地告诉村里的人,大家纷纷效仿,制作草人,期望也能得到好运。
三、屠妖节的由来相传,古时候有一条凶猛的恶龙居住在一座山上。
这条恶龙喜欢吃人,每当到了重阳节,它就会纵情狂风,绑架幼童,吃掉老人。
为了保护村庄的人民,一位勇士决定挑战恶龙。
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将恶龙打败。
为了纪念这位勇士和庆祝胜利,人们每年在重阳节都会举行屠妖节。
他们会互赠菖蒲,佩戴五彩丝线,以祈求平安和吉祥。
四、赛菊花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位爱花的文人,在重阳节时到处欣赏菊花。
他看到一朵特别美丽的菊花,决定挖下它带回家。
可是,刚才他挖下菊花时,菊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
啊!原来这朵菊花是著名的仙女花。
为了庆祝重阳节,人们举行了赛菊花的比赛,希望通过争奇斗艳,来向姑娘表达对她的敬意。
自此以后,每年的重阳节,人们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和赛菊花比赛。
重阳节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
![重阳节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281392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7.png)
重阳节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者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会登高观赏秋景、祭祖、祈福,同时也是祭拜长辈和老人的日子。
这个节日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
重阳节的历史典故之一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相传在战国时代,有一位名叫华真真的寡妇。
她生活贫困,过着艰难的日子。
一年的重阳节,她听说登高可以避灾助运,于是带着儿子登上了山顶。
在山上,她认为九是阳数,而九九则更有助于避灾,于是决定在九九这一天登高祈福。
华真真的行为引起了其他乡亲的注意,他们也纷纷效仿,庆祝重阳节,登高祈福。
后来,这个习俗传承下来,并逐渐发展成了重阳节这个盛大的节日。
还有一段历史典故,和登高祈福也有联系。
据说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在一次南巡归途中路过阳山。
见到当地的百姓在重阳节登高,赵佶被这样的景象所感动,便留下了“九九重阳好,登高赋远志”的诗句。
自此以后,登高祈福成为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除了历史典故外,重阳节还有一些传说故事。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荣枯簿》的故事。
相传,有一个叫韩湘子的道士,拥有一本荣枯簿。
他每年重阳节都会打开这本簿子,上面写有每个人今后一年的寿命。
一年重阳节那天,一个姓向的寡妇来向韩湘子讨个吉利。
韩湘子因为善良和同情,便将自己2024年的生命送给了向寡妇。
从此以后,韩湘子的名字从荣枯簿上消失,而向寡妇和她的家人却得到了长寿和幸福。
这个故事象征着重阳节祈福祝福的意义。
除了《荣枯簿》的传说之外,重阳节还有其他一些民间传说和故事。
比如传说花菊在霜降时节盛开,因此也有人将重阳节称为“重菊节”。
还有一种说法是重阳节这天是阳气最旺盛的日子,在这一天里,人们登高祭祖,祈求旺盛的阳气庇佑自己和家人。
总体来说,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还流传着多样的传说故事。
人们通过庆祝重阳节,登高祈福,表达对长辈的敬意,祈求健康和幸福。
这个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秋佳节后的重要文化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家庭和传统的尊重和珍视。
九月九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传说
![九月九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c4bc9b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f.png)
九月九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传说重阳节,又称为“踏秋节”、“踏青节”,是中国九月初九的传统节日。
此节日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融合了儒家、道家等多个文化流派的传统内涵。
重阳节有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与重阳节相关的传说故事。
故事一:孺子割发登山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名将孙叔敖每年都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亲率士兵登山祭祀。
有一年,孙叔敖发现部下的小兵曹沫比平时萎靡不振,他疑惑地问曹沫原因,曹沫告诉他自己准备赶考,但因贫穷无法支付入场费用。
孙叔敖深感痛惜,于是决定借给曹沫一些钱。
然而,钱财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法,孙叔敖认为应该有更好的办法。
于是,他决定以鞭打少年的方式来帮助曹沫,让他割掉长发,穿上白衣,蓄箭登山。
曹沫经历了痛苦的改变后,终于顺利考中了。
这个故事流传下来,给人们的启示是坚韧不拔和顽强的毅力能够战胜困难和贫穷。
故事二:踏秋观梧桐相传,唐代时,有一个名叫黄滔的文学家,在重阳节的时候常常喜欢踏秋观梧桐。
他认为梧桐的叶子在重阳节后会变黄,因此每年这一天,他都前往踏秋观赏。
他觉得梧桐树非常高雅,代表了高尚的品质。
然而,有一年,他走到一片梧桐林时却发现,所有的梧桐树都没有变黄。
黄滔感到非常困惑和难过,他决定找梧桐树的根源,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此情况。
而当他找到梧桐树根的时候,却发现梧桐树由于长时间不修剪而造成枝繁叶茂,已经逐渐掩盖了阳光的照射。
黄滔意识到,只有减少枝叶才能使阳光进入梧桐树的内部,才能让它变得黄金一片。
因此,以后的重阳节,他将踏秋的时间利用来修剪梧桐树,保证梧桐树的叶子可以变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及时修剪自己身上的杂枝,使自己变得更加光明磊落。
故事三:喝桂花酒避灾相传古时有一位名叫梁洪的人,他每年重阳节都会到南山登山采摘。
有一年,他遇到了一位仙人,仙人告诉他南山上的山花梵雨,并指出只有梁洪可以看到,并对他表示祝福。
仙人还告诉他,只需要将山花泡在酒中,就能喝到神奇的酒,此酒能够驱散瘟疫和避灾。
重阳节的典故与传说
![重阳节的典故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c75f1b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6.png)
重阳节的典故与传说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长寿和幸福的追求。
重阳节源自于古代的重阳拜祖活动,而其中蕴含着许多有意义的典故与传说。
典故一:卧冰求鲤据文献记载,在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曹娥的女子,她因家境贫寒,无法养活自己。
曹娥虽然生活困苦,却一直坚持行善积德,心怀对家族的忠诚和对社会的关爱。
一天,正值重阳节,曹娥听闻重阳这一天可以祈求长寿,于是她决定亲自卧冰求鲤,希望能获得幸福与长寿的祝福。
曹娥来到寒冰弥漫的池塘边,毅然躺在冰上,沉思着自己的祈愿。
她虽然感受到了寒冷,但却没有离去的念头。
许久之后,曹娥突然感觉到下身传来一阵剧痛,她意识到自己被一条巨大的鲤鱼咬住了腿。
经过一番搏斗,曹娥成功地将鲤鱼捕获,并将其带回了家。
就在此时,她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情况奇迹般地好转了,原本的病痛不复存在。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重阳节的重要典故之一。
人们通过卧冰求鲤的举动,表达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并以此寓意着希望能够驱除疾病和痛苦。
典故二:山神庙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诗人名叫郭茂倩,他在重阳节这一天决定登上一座高山,以此来迎接这个美妙的节日。
当他到达山脚下时,眼前出现了一座庄严肃穆的山神庙。
茂倩进入庙中后,首先向山神祈求长寿。
接着,他为了表达对山神的敬意,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心中对山的崇敬之情。
登上山顶后,茂倩迎来了壮丽的景色,远处山水交融,近处百花争艳。
他为这样美丽的自然环境所感动,于是又写下了一首集咏山水之景的诗。
当时的风俗是诗人写下诗句,要将其刻在山石上。
茂倩思考了一会儿,觉得应该将自己的两首诗刻在同一块山石上,以此来表达对山神的谢意和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
于是他找到了一块合适的石头,开始亲手刻下自己的诗句。
在重阳节的这一天,郭茂倩的两首诗被刻在了山石上。
而这块山石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成为人们祭拜祖先的神圣之地。
人们在重阳节登上山顶,在山神庙前焚香祭祖,表达对祖辈的敬重和思念。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5362db5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9.png)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与传说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登高远足、佩戴茱萸等。
重阳节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也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下面,本文将介绍一些与重阳节有关的传说和故事。
1. 投江救母的故事重阳节最广为人知的故事之一是“投江救母”。
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华筝的孝子。
他的母亲患病多年,病情愈发严重。
华筝听说登高可以驱邪,便提议带母亲登高祈祷康复。
然而途中,华筝的母亲突然感到无法承受病痛,决定投江自尽以免成为儿子的负担。
华筝无奈之下也投江跟随母亲,但两人神奇地浮在水上,安然无恙。
此后,每年的重阳节,华筝和母亲都会再次登高祈福,以感谢上天的庇佑。
2. 阳老教化民的传说相传,九月初九这一天,地府的阳老会教化冥界的亡魂,帮助他们超度到来世。
因此,重阳节也成为了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
据说,在这天,阳老会亲自下凡,教化信众,并传授秘法和智慧。
人们会在重阳节这天烧香、祭祀先祖,以向阳老表达敬意并祈求平安和福运。
3. 避邪的传说另一个重阳节的传说是关于茱萸的。
在古代,人们相信重阳节是一个阴气最重的日子,邪魔鬼怪易于作祟。
为了驱逐邪气,人们会戴上茱萸,将其挂在门上或佩戴在身上。
茱萸被认为有辟邪的功效,可以保护人们平安。
据说,重阳节这一天,茱萸的五福之气最为浓厚,能够带来健康、幸福、长寿、平安和吉祥。
总结: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有着丰富的故事和传说。
其中一些故事描述了孝顺和慈爱的精神,如“投江救母”;有些传说与祖先祭祀和超度有关,如阳老教化民;还有一些则与避邪有关,比如茱萸的传说。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丰富多彩,彰显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孝道和吉祥的重视。
在今天,人们依然怀着敬意和喜悦庆祝重阳节,继承和传承这些美好的传统与价值观。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ac5c7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0.png)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有关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吧。
一、晋文公登临根据史书记载,在古代中国,重阳节这一天是名门贵族登临高山的时刻。
晋国的文公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传,晋文公在重阳节这一天,常常带着他的臣子和家人,登上山巅,观赏秋景,赏花饮酒,共享天伦之乐。
这个传说也成为了后来登高赏秋的习俗的起源之一。
二、九黄民间传说中,九是个吉祥的数字。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戴上一种由九根草编织而成的香囊,称之为“九黄”。
相传,这种九黄有驱邪避灾、祈福健康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老人们尤其喜欢佩戴九黄,希望能够祈求到平安和长寿。
三、喝菊花酒重阳节的另一个习俗是喝菊花酒。
这个习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重阳节的典故之一。
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在九黄山上居住的老人,他发现当地居民在重阳节这一天都生病了。
于是,他研制了一种菊花酒,酒中加入了菊花的提取物,以期望能够驱病保健。
这种菊花酒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重阳节的特色之一。
四、踏秋赏菊重阳节的时候正值秋高气爽,秋叶红艳,是赏秋游玩的好时机。
人们会前往山野、公园或庭院,聚集在一起,踏青郊游,赏菊花。
特别是赏菊花,因为菊花正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人们欣赏菊花的同时,也意味着迎接吉祥、祈求平安。
五、访亲戚重阳节被称为“重孝节”。
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做邳郁的晚辈,他听说了自己年迈的母亲生活困苦,无法享受到天伦之乐。
他便毅然决然地前往母亲的住处,伴着重阳节的暖阳,带给母亲温暖和关怀。
自那以后,重阳节成为了一个与家庭团聚和孝顺有关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长辈家中,瞻仰祖先坟墓,或者聚会欢庆,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以上是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丰富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让这个传统节日更加具有神秘感和吸引力。
无论是赏秋登高,还是喝菊花酒,或者探访亲朋好友,重阳节都是一个团结、欢乐和传统的节日。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8ebf8c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6.png)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示祭祖、祈福和扬升之意。
重阳节有许多传说与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重阳节的传说吧。
传说一:屠岸贾救母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叫屠岸贾的年轻人,他的母亲在重阳节那天生病了。
岸贾非常孝顺,他听说喝菊花酒有驱邪的作用,于是便采摘了许多菊花,自己亲手酿制了一壶菊花酒。
在菊花酒的帮助下,岸贾的母亲很快康复了。
为了纪念屠岸贾孝顺的精神,后来的人们就在每年的重阳节都会采摘菊花,制作菊花酒,祈祷家人的安康和幸福。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佩戴菊花、登山、赏菊,表示尊崇孝顺的美德。
传说二:访崇山赏秋相传古代有一位叫华伯的人,他在重阳节那天梦见了一个仙人,仙人告诉他:“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你要去崇山上寻找一种名为“白薇”的草药,此草可解百毒。
”华伯照仙人的指示前往崇山,果然找到了“白薇”。
他将这种草药带回家后,开始研究并酿造食品和酒。
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华伯最终发明了菊花酒,这成为了重阳节的一大传统。
为了纪念华伯的贡献,人们在重阳节那天登高望远,去山间采摘菊花品尝菊花酒,以祈愿健康长寿、避邪驱瘟。
传说三:五老登高据史书记载,在古代的重阳节上,有许多老人喜欢结伴登高寻幽。
相传五位老人是五位长寿的仙人,他们分别是:东方藏真、西方石鼓、南方吹箫、北方驱寒、中央坐镇,组成了五老神。
这五位仙人穿着古朴的衣服,手持仙丹,留下了传说。
为了纪念这五位神仙,人们在重阳节会在山间举办五老祭祖仪式,同时也会举办登山活动,以祈求长寿和平安。
总结:重阳节是传统中国节日中一个重要的节日,与其它传统节日相比,重阳节更注重寿命与长寿的祭祀,直到今天,重阳节仍在中国广泛流传。
重阳节的传说和故事丰富多样,它们不仅展现了古代人民对长寿健康的向往,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珍视亲情、讲究孝道和团圆的传统美德。
在今天,我们仍可以透过这些传说了解到中国古人关于重阳节的独特情感和文化内涵。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故事与传说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故事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8c89be4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d.png)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故事与传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举行。
这个节日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还与许多传统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相关。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传统故事和传说。
1. 后羿射日重阳节的起源与传说与古代的一位英雄人物后羿有关。
故事传说古代有十个太阳,它们每天轮流出来照亮人间。
然而,在一段时间里,这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给人间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后羿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射箭英雄,他决定采取行动来拯救人间。
后羿携带弓箭,登上了高山,对这些太阳发起了攻击。
在他的射箭技巧的帮助下,他成功地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得只剩下了一个。
为了表彰后羿的英勇行为,人们决定将九月初九这一天定为重阳节,以纪念后羿射下太阳的壮举。
2. 山神娶媳妇另一个与重阳节相关的传统故事是“山神娶媳妇”。
据说,在重阳节这天,山神会下山与人间女子结婚。
这个传说源于古代人们对山神的崇拜和祭祀。
为了祈求山神保佑家庭平安和丰收,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山上,向山神道祈福。
故事中的山神形象多种多样,有的被描绘成威武的男子,有的是一个聪明伶俐的老者。
不过不论外貌如何,人们都将山神视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将其作为一种信仰进行崇拜。
3. 菊花的传说重阳节还与菊花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传,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菊花能够驱邪辟邪,保佑平安。
这个传说与古代道教的信仰有关,道教将菊花视为灵气之花,可以避邪辟邪、驱散瘟气。
此外,菊花还被视为万寿之花,因为菊花在秋季依然鲜艳,正值重阳节举行,因此也与长寿有关。
人们经常会提前购买菊花,用于装饰住宅或佩戴,以庆祝重阳节的到来。
4. 秋游活动除了传统的故事和传说,重阳节还与秋游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一天,人们会与亲朋好友一起外出郊游,欣赏秋天的美景。
秋游不仅是一种休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向自然致敬的方式。
在秋游活动中,人们穿上传统的重阳服饰,品尝重阳糕点,并聚在一起开展各种游戏和运动,增强亲友间的情感交流。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故事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bafde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2.png)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与故事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都会庆祝这一重要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中国的古代民间传说与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智慧。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与重阳节相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故事一:屈原赏菊相传在古代,重阳节当天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忌日。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他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阴谋,他被贬谪到远离故土的地方。
重阳节那天,屈原在思乡之情的驱使下,登上一座高山,远望自己的故乡楚国。
他怀念着家乡的亲人和朋友,更想念着那里的百姓们。
站在山顶上,屈原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回到故土,对国家无法尽忠,心情十分沉重。
为了纪念他,人们便开始在九月初九的这一天,登高赏菊,品味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忠诚精神。
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我国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故事二:驱邪避凶重阳节还有一个民间传说与避邪驱凶有关。
相传在古代,有一条邪恶的巨龙盘踞在山中,每逢重阳节这一天,它就会出来伤害百姓,给人们带来灾祸。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便纷纷登高采菊,采摘菊花簪于头上,以此驱邪避凶。
九月初九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菊花被认为是阳气最旺的花卉之一,具有辟邪驱凶的功效。
据说,菊花在枝叶上蕴含的芳香和草木的气息,能够使邪恶的巨龙感到恶心和头晕,从而避免了它伤害百姓的行为。
因此,人们纷纷采菊佩戴,希望通过祈福和庆祝重阳节来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
故事三:拜祖祭先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拜祖祭先。
根据古代的传说与故事,重阳节这天是阴阳交替之时,阴间的亡灵会有机会返回阳间与人们相聚。
因此,人们会提前为自己的祖先和先人准备丰盛的祭品,用来招待在这一天回归的亡灵。
这也是表达人们对祖先深深的敬爱与怀念之情。
通过烧香、献花、烧纸等形式进行祭拜,人们希望祖先能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顺遂。
他们会在墓地或家中的祖先神位前,敬换衣物、食品和烟酒等物品,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重阳节的传说与古代传说故事
![重阳节的传说与古代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423cb5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5.png)
重阳节的传说与古代传说故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
除了登高赏秋、插茱萸、佩戴菊花等活动外,重阳节还有一系列与古代传说相关的故事。
一、访月台-后羿射日据古代传说,重阳节与后羿有着密切关系。
后羿是古代著名的神射手,他曾经射下了十个太阳与恶龙。
当时,太阳灼热大地,人们生活在水草稀疏的环境中,饥寒交迫。
后羿收取了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为人间照明。
为了纪念后羿的英勇行为,人们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登高远望,象征着后羿射下太阳的壮举。
二、重阳登高-草履虫母除了与后羿射日有关的传说,重阳节还与古代传说故事“草履虫母”有关。
据古书记载,有一位名叫孟婆的婆婆,她原本是草虫的母亲。
孟婆在草履之间穿行,为草履保驾护航,使草履永盛不衰。
然而,有一天,孟婆被误杀,她的儿子草虫感到无比伤心,决定保护人们的福运。
于是,草虫化作仙女,帮助人们消灾解厄。
人们为了纪念孟婆和草虫的奉献精神,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望月,寄托着对幸福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三、菊花寓意-杨贵妃流连花下重阳节还与杨贵妃有关。
相传,杨贵妃是唐代宠臣,她对菊花情有独钟。
每逢重阳节,皇帝就会让杨贵妃穿上华美的服饰,赏菊于西华山下饮酒赋诗。
人们为了纪念杨贵妃的美丽与优雅,重阳节期间常常佩戴菊花,赏菊聊以自慰。
四、白蛇传-桂花香落夜空中在古代传说故事中,还有一则与重阳节相关的故事,《白蛇传》。
故事中,白蛇和小青蛇化作美丽女子,深爱着人间的法海。
但是,一位名叫许仙的人也爱上了白蛇。
为了和许仙在一起,白蛇施展法术,借得天地之力,在重阳节当天的夜晚,使得桂花香在夜空中绽放。
这个传说表达了白蛇对爱情的执着和牺牲,同时也透露着重阳节的浪漫氛围。
结语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背后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无论是后羿射日、草履虫母,还是与杨贵妃、白蛇有关的故事,它们融入了爱情、奉献和美好之情。
通过这些故事,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纪念了英勇、奉献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幸福与向往的追求。
重阳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重阳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fe00a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c.png)
重阳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重阳节,又称菊花节、祭祖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9月初九。
相传,重阳节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下面将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相关传说故事。
一、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来历有两个主要的传说。
第一个传说与《荀子》的故事有关。
据传,春秋时期,荀子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一年的9月9日,荀子的母亲告诉他,每年这一天,有一种恶鬼会来找他麻烦。
荀子心生忧愁,于是上山避难,带了一些菊花,以避免那只恶鬼找到自己。
从此以后,人们纪念荀子,并在每年的9月初九重阳节时,佩戴菊花来避邪。
另一个传说跟《史记》有关,故事发生在汉朝时期。
相传,汉朝時有一位老人在梅山上得到一个梦境中的咒語,告诉他只有在重阳节这一天,才能预防到寒气,保佑自己的安全。
于是,人们开始每年在9月初九这一天登高、饮酒、佩戴茱萸、插剪纸、赏菊花等来庆祝节日。
二、重阳节的传说故事1. 菊花精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美丽聪慧的姑娘,她嫁给了一个爱她的人。
然而,她的婆婆对她心生嫉妒,虐待她。
一次,姑娘受尽了婆婆的虐待后,化作一只小鸟逃离了家门。
她雀跃着,飞入了一座菊花园。
在那里,她变成了一株美丽的菊花,芳香四溢。
人们在重阳节时,佩戴菊花来缅怀她的美丽与坚强。
2. 五个仙人的故事另一个重阳节的传说与五个仙人有关。
相传,在明朝时,有五位仙人曾乘白云飞来,象征着五个福气。
这五位仙人登上一座山,历尽艰辛后,找到了一座村庄。
在那里,人们热情好客,并为他们提供住宿和食物。
感激这种盛情款待,五位仙人赐福给了这个村庄,保佑他们平安和幸福。
从此以后,人们每年的重阳节都纪念这五位仙人,并饮酒、登高、插茱萸等,以庆祝节日。
以上是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凝聚着人们向往幸福和美好的心愿,更寄托着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欢聚一堂,品尝着重阳糕和菊花酒,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以迎接秋季的美好。
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
![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20c513c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4.png)
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重阳节,也被称为重九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丰富多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典型的故事。
1. 吴城山战胜恶鬼相传古时候在江苏省苏州市附近有一座名为吴城山的山峰,此山据说曾经盘踞着一只凶恶的恶鬼。
恶鬼横行霸道,村民无法安居乐业。
直到一年的重阳节,一位名叫张仙子的道士经过此地,听到了村民的哀求。
他决定帮助他们解决困扰。
张仙子来到吴城山,用法术将恶鬼封印。
从此以后,山下的村民们在重阳节都会上山向张仙子献上感恩之心,并祈求他们家族的安康和平安。
这样,重阳节也就成为了村民们纪念张仙子的日子。
2. 登高观景在重阳节当天,人们喜欢踏青登高,观赏秋天的美景。
有一段传说与登高有关。
相传汉代时,有一位名叫黄霖的病人,他得了一种难以治愈的病。
一天,他的朋友告诉他,每年的重阳节登高可以祛病。
黄霖一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决定试一试。
在重阳节的那天清晨,黄霖爬上了一座高山。
他拾级而上,一边登山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当他爬到山顶时,他感到浑身轻松,病痛也随之消失了。
从此以后,登高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3. 食菊花重阳节当天,人们还会食用菊花。
这个习俗与一个传说有关。
相传,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韩湘子的道士,他因为钟爱菊花而被人称为“菊仙”。
有一年的重阳节,韩湘子带领着弟子们来到一座山上,发现山上的菊花开得特别美丽。
于是他们摘了一些菊花回到庙中,将菊花泡水饮用。
几天后,韩湘子发现自己不但身体倍感轻盈,精神也格外爽利。
自此以后,韩湘子将这个经验告诉了徒弟们,并且告诫他们,每年的重阳节都要食用菊花以保健身体。
于是,食菊成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4. 草药救村民古时候有这样一个传说,说在重阳节这一天,伯阳国有一种罕见的瘟疫流行。
人们感到绝望,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来自偏远山区的一个老百姓,通过采集草药,自制了一种药膏。
他将这种药膏传给了临近村庄的人们,并告诉他们在重阳节当天将这种药膏抹在身上,可以避免感染瘟疫。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88114a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7.png)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与传说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祈福健康长寿。
在这个节日中,有许多有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既包含了人们对长寿吉祥的向往,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仙草遇仙人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孙思邈的道士。
一年重阳节,他在山间采集草药时,意外地遇到了一个仙人。
这位仙人手持一束茱萸,身穿华丽的仙袍,神态庄重肃穆。
仙人向孙思邈赠送了一把菖蒲,并告诉他:“每逢重阳佩戴这枝菖蒲,可以祛病延寿。
”孙思邈对仙人感激不已,他将这一奇遇写成了一篇长诗,流传至今。
二、采菊东篱下另一则传说,说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事。
据说杜甫在九月初九这一天,常常会到野外的东篱下采集菊花。
他认为菊花高洁而坚韧,与自己志向追求相合。
同时,采菊的过程也让他感到舒畅和快乐,这样的心情对于诗人来说极其重要。
因此,杜甫将他对采菊的喜爱与重阳节的意义结合在了一起。
三、曹娥救父一个最为著名的重阳节传说,是关于曹娥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曹娥的女孩。
她的父亲因为被当时的皇帝冤枉而被杀,死后就化成了山。
每年重阳节,曹娥都会来到山上为父亲上香、磕头哭泣。
传说,由于她对父亲的孝心很深,她的父亲就重新获得了人身,并与曹娥团圆。
四、打退鬼怪在一些地方,重阳节还有驱邪避凶的风俗传统。
相传重阳节这一天,鬼怪会大量出现,并给人们带来厄运。
因此,人们会进行各种驱邪的活动。
比如,用菖蒲叶插在窗前门前,或者在家门口摆上菖蒲,以此来祈祷平安。
还有人会在衣袋中放入菖蒲,以保护自己免受邪灵侵扰。
这些驱邪的传统习俗,代表着人们对吉祥和平安的向往。
五、爬山迎秋重阳节也是很多人热衷爬山的日子。
由于九月初九的天气逐渐凉爽,正值秋高气爽之时,人们选择这一天登山,一方面是为了祈求健康长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欣赏秋天的美景。
一些名山景区,在重阳节这一天会有很多游客,大家一起欣赏秋叶的飘飘,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重阳节的故事与传说
![重阳节的故事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e747cd7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9.png)
重阳节的故事与传说重阳节,又称为重阳节、踏秋、登高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唐朝,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这一天,不论男女老少,皆会赏菊、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以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重阳节有着许多美丽的故事和传说,下面将为你介绍其中的几则。
故事一:屠岸贾救母古时候有个姓屠的人,家徒四壁,一日,他梦见一个老人告诉他,在九月九这一天,必须登高踏秋,然后他的家庭就会兴旺起来。
屠岸贾照着梦中的指示去行动,正巧这一天是重阳节,人们上山登高,他也加入其中。
他一家人迅速穿鞋登山,把宴饮放在山上准备,等大家吃斋后担上山来。
山上一个商人将同去登山的妈妈推了下来,喝高了酒却骂人伤人妈妈。
屠岸贾看着住像出事,依然忍不住叫唤用拳头揍商人。
结果商人死了,屠岸贾很害怕,连忙拔足逃走,母亲找出人说:“那个人保护我踏上山的时候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为了保护儿子而斗死商人,这是他应该做的!” 后来那个浪子对屠岸贾说:“你一直给我收养而安抚,尽管你知道你是被抛弃的婴儿却以为你是他真正的儿子。
不然我刚才的事情可能不会发生,不过现在我死了,你先将我让商人所杀,等你负罪心轻的时候,再把我的遗骸归埋。
” 后来屠岸贾归葬了,一山的石头季随着落下,这堆石头一直没有动过一根草,苦行应说:“这是有神灵境之子” (古代的石经子)坚决不放戾气,任म者有所问,只沉默无言。
故事二:金秋慰衷据说每至重阳,只要你到山上敬奉着长寿果、茱萸、高粱糕饼、菊花酒,那么就能在数年之内保证亲人平安、安享天年。
这样大家没有了孤寂的感觉,久久地享受这感觉的乐趣呢!这也是中国民间习俗和大家的共识。
重阳节这天、可真是人山人海啊!唯妙唯肖的灯光、热闹非凡的建筑伴随同声震撼登上了重阳山的游人们裕裕,心旷神怡。
千家万户燃烧第九屋塔酥点的时候,大家的心情都红透了。
花红柳绿、娟娟赞赞了,就是因为这可喜重阳佳刻!华灯初上呢,人们穿好了瑰丽非常的晚礼服,准备参加月亮下的花舞晚会。
重阳节的来历传说故事
![重阳节的来历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24472d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9.png)
重阳节的来历传说故事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就要到了,大家知道重阳节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是整理的重阳节的来历传说故事,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的来历传说故事一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期、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重阳节的来历传说故事二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
重阳节的故事传说
![重阳节的故事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1c45b1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3.png)
重阳节的故事传说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它叫做重阳节。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庆祝这个节日,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重阳节不仅是一个庆祝活动,同时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与之相关。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故事传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故事一:吴道子与重阳老人相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吴道子的画家,他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位画家和道士。
有一年的重阳节,吴道子决定登高拜祭。
当他爬到山顶时,突然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走了过来,他回头一看,竟然是个面熟的老友。
这位老人自称是重阳老人,他告诉吴道子,他在这座山上长期修炼,已经数百年了。
吴道子非常惊讶,他问重阳老人是否愿意给他画像,以作纪念。
重阳老人欣然答应了,耐心地坐在山顶等待吴道子画像。
吴道子精心绘制了重阳老人的肖像,并感慨道:“如此高寿,真乃仙人也!”重阳老人微笑着对他说:“你是个好人,我愿将长寿的秘密告诉你。
”重阳老人告诉吴道子,他每年的重阳节都会上山修炼,与山中的自然相融合,因此能够保持健康和长寿。
吴道子听后,决心要像重阳老人一样,每年重阳节都登高祈福,以求长寿和健康。
从那以后,重阳节登山活动成为了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
故事二:草人迎重阳另一个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是关于草人迎重阳的故事。
相传,有一位善良的村民,他名叫李白。
每逢重阳节,他总是独自一人登山祈福。
一年的重阳节,他在山上偶遇一位行醉的老人,老人告诉他:“我是重阳老人前来提醒你,年纪大的人更应该勇敢面对困难,充满信心和希望。
”李白受到启发,决定用草编制一位老人的形象,用以表示对重阳老人的敬意。
他认真地用草做了一个草人,然后将其放在家门口,迎接重阳节的到来。
这个传统的习俗很快传开了,人们纷纷效仿李白,自己用草做草人来迎接重阳节。
每年的重阳节,整个村庄都会迎来一个活力四溢、色彩斑斓的草人展览。
人们用五彩缤纷的草编制出各种各样的草人形象,有老者、有妇女、有儿童,形态各异。
人们通过草人来表达对重阳老人的敬意,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获得长寿和幸福。
重阳节的故事与传说
![重阳节的故事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10d00c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a.png)
重阳节的故事与传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重九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这个节日在华夏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故事,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故事与传说。
1. 后羿射日据传说,古代有一个神话人物名叫后羿。
他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射箭专家,拥有无与伦比的射术。
在古人眼中,太阳是万物的主宰,炎热的天气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消除人们的困扰,后羿便决定射下太阳。
在经过辛苦的努力后,他成功地射下了炙热的太阳,人们得以在凉爽的秋天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2. 山神求药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徐福的医药学家,他历时三年,走遍了大江南北,最终在华山顶上找到了一株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灵草。
为了谢谢山神的恩赐,他每年的重阳节都会上山祈祷,并且献上自己亲手采摘的鲜花和美食。
渐渐地,这个习俗被大家传承下来,并且成为了重阳节的一部分。
3. 九九归一九月九日也被视为九九归一之日。
相传,重阳节这一天的阳气最盛,阴气最少,很容易引发疾病。
古代普通百姓为了避邪,会采摘一些艾草,并将其插在门前,或是佩戴在身上,以驱除瘟疫和邪气。
这一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4. 雄黄酒饮用雄黄酒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相传雄黄酒有驱除寒气和邪气的作用,可以消除疾病,保护身体健康。
在重阳节这一天,家人们会准备雄黄酒,并邀请亲朋好友一起饮用,以祝愿大家平安健康。
5. 登高祈福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选择登高远眺。
这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秋景,还有祈福的寓意。
人们认为,站在高处可以接近上苍,祈求健康、平安和好运。
6. 食用重阳糕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有一个传统的习俗,那就是食用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传统糕点,一般外形呈圆形或方形,中间用红枣、核桃等填充。
重阳糕的含义是祝福亲人健康长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敬意。
重阳节的故事与传说让这个节日更加神秘而有趣。
无论是后羿射日、山神求药还是九九归一,这些传统故事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_重阳节的意义及禁忌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_重阳节的意义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3747f77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7.png)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_重阳节的意义及禁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传说,你知道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_重阳节的意义及禁忌,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重阳与菊花仙子的传说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善良的农夫叫阿牛。
阿牛家里很穷,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
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为治好母亲的病,阿牛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
也不知吃了多少药,母亲的眼病仍不见好转。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
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
原来这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
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
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
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
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
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
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姑娘又继续在梦中介绍种植菊花的方法。
姑娘说:“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来助你,你只要按照一首《种菊谣》去做,白菊花定会种活。
”接着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甩料头,七八捂墩头,九月滚绣球。
”念完就不见了。
阿牛回到屋里仔细推敲菊花仙子的《种菊谣》,终于悟出了其中意思:种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头,五月多浇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护好根,这样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
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节的故事和传说_关于重阳节的
传说故事
【--重阳节祝福语】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染布缸神传说
传说民间有一对青年夫妻,因受哥嫂的欺压逃出家乡,在一个芦荡里搭起了草房遮风避雨,并就地种粮糊口,日子过得很艰苦。
一天他俩在田里干活,忽然走来两个衣裳
破旧的人,一个眉粗眼大,持着个破烂袋,一个是面目清秀,腰里挂着个宝葫芦,开口就要讨饭吃。
这对夫妻二话没说把准备自己吃的两只黄面笼糕给了他们,自己饿着肚子。
这俩人高兴地边吃边唱:"我有一棵草,染衣蓝如宝,穿得化化烂,颜色依然好。
边走边撒下许多小草。
冬去春来,这里长满了许多草,锄也锄不掉,夫妻俩觉得奇怪,丈夫忽然想起这草是去年那两个人撒下的,听他们唱着说,可以染色,然后夫妻俩割下草,沤在两只大缸里,第二天缸中水变蓝了,但染不上色,心想这下可上了当。
没过几天,晚上刮起了大风,刚睡下,门外有人敲门,说要借一宿。
这对夫妻便起床开门点上油灯一看,是去年讨饭的,看他们可怜就把客人留下来,安排他们睡在大缸上并铺了玉米秕子和稻草,用刷墙多余的一袋石灰粉垫在草下做枕头。
小夫妻安排好,准备去睡觉。
客人说今天我讨了点菜,另一个说我葫芦里还有点酒,咱们一起喝,说着就拿起酒喝上了,说来也怪,葫芦里有倒不尽的酒,一会儿大家都喝醉了。
半夜里他们酒性发作,把吃的酒菜都吐进缸里,并把当枕头的石灰袋也滑到缸中,
早晨两个人用木棍一搅,挟起破袋和葫芦就跑了。
第二天一早,夫妻俩发现缸水变黄了觉得奇怪,便把白布浸在缸里试染,拿出后很快布由黄变成蓝色。
丈夫便追上那两人,问了个明白,他们说这种草名叫蓝草,加上适量的石灰和酒就能染色。
从此夫妻俩就开起了染坊,生意越做越大。
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那两个人是染仙--梅福和葛洪,他们专教穷人染色,使各地的老百姓穿上色牢、美丽的青蓝布衣。
梅、葛两仙发明的用灰酒发酵使蓝靛还原的方法,在各地广为传授,后人便将梅、葛二位师傅尊为染布的祖师爷。
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染坊内都挂上梅、葛二仙纸祃。
在湖南、湖北地区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染坊内都要祭祀梅、葛仙翁,祭祀时除放上梅葛二仙纸祃外,还要放上观音、财神、家堂的板印纸码及酒菜等,供奉结束后祭品一起烧化,染坊内的师傅及帮手聚集一起开怀畅饮,祝福"染布缸神常伴,祈求"染仙保佑,来年染出的布品质好、色度牢,故旧时的民间染坊常见墙壁上贴有"缸水调和、"缸中出金等吉祥词幅。
重阳与菊花仙子的传说
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善良的农夫叫阿牛。
阿牛家里很穷,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
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为治好母亲的病,阿牛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
也不知吃了多少药,母亲的眼病仍不见好转。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
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
原来这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
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
这株
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
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
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
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
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姑娘又继续在梦中介绍种植菊花的方法。
姑娘说:"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来助你,你只要按照一首《种菊谣》去做,白菊花定会种活。
接着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甩料头,七八捂墩头,九月滚绣球。
念完就不见了。
阿牛回到屋里仔细推敲菊花仙子的《种菊谣》,终于悟出了其中意思:种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头,五月多浇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护好根,这样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
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条。
他又剪下这些枝条去扦插,再按《种菊谣》说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后来阿牛将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上的穷百姓,这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因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
重阳登高的故事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青年名叫桓景。
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
桓景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
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
他就决定前去拜师学艺。
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
有一天,他忽然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却飞出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
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
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
到了第三天,大门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的对他说:"我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
他交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又教他降魔的武艺。
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把剑术练得炉火纯青。
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
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
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
到
了九月九那天,他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
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中午时分,汝河里狂风怒吼,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出水走上岸来,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
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
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
桓景手持宝剑从村子里直奔瘟魔而来,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
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
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再也不闹瘟疫了,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
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