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中文版第3章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课后习题答案章完整版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课后习题答案章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876f9fc8d376eeafaa3111.png)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课后习题答案章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6.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7.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8.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2f910fde80d4d8d15a4f89.png)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引 言
• 李嘉图 (第三章) 指出贸易国劳动产率的 差异会导致贸易所得。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通常可以用技术的差异来 解释。
•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第四章) 提出各国之 间劳动力、劳动技术、资本、土地和其 他生产要素的差异会导致各劳动生产率 的不同,并且贸易所得产生。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20
产量,价格和工资
• 令PC 和PW 分别为奶酪和葡萄酒的价格。
• 由于竞争:
奶酪部门每小时工资率等于1个工人在1小时内创造 的价值: PC /aLC 葡萄酒部门每小时的工资率等于1个工人在1小时内 创造的价值: PW /aLW
3-17
生产可能性
aLCQC + aLWQW = L
• QC = L/aLC when QW = 0
• QW = L/aLW when QC = 0 • QW = L/aLW – (aLC /aLW )QC: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等同式, 它的斜率是: – (aLC /aLW ) • 当一个国家用尽它的所有资源,奶酪的机会成本为多 生产1磅奶酪所必须放弃的葡萄酒的加仑数。 用葡萄酒 衡量的奶酪的机会成本是 :(aLC /aLW ) • 当一个国家用尽它的所有资源,生产的机会成本等于 生产可能性边界斜率的绝对值。
alcqcalwqwl?上式描述了一个国家能生产什么但是要确定一个国上式描述了个国家能生产什么但是要确定家究竟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我们还需要知道产品的价格尤其是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即一种产品价格与另一种产品价格之比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480baf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1.png)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 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 ,仍可通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并从贸易中获益。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 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 的产品。
新古典贸易理论
贸易条件
新古典贸易理论关注贸易条件的变化,即一国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 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福利水平。
该理论认为投资者会根据不同国家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性 来构建国际投资组合,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最优平衡。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该理论强调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利用不同国家的 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跨国经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国际资本流动将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也将
反全球化的原因
经济不平等、文化冲突、环境破坏和恐怖主义等。
反全球化的影响
引发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际经济合作、导致全球经济不稳定等。
06
CATALOGUE
中国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 快速增长,成为全球贸易大国。
利率平价理论
该理论认为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应该等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即投资者在两国之 间进行套利活动所要求的汇率风险溢价。
国际收支理论
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取决于两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即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汇率 的水平。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弹性分析法
该理论强调货币贬值可以通过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要求进出口需求对价格变动具有足 够的弹性。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第三章 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贸易以及如何分工与贸易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第三章 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贸易以及如何分工与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0f11a9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5.png)
•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 瑞典著名经济学家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相关概念与分析工具
1、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与要素丰裕 度(Factor abundance)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劳 动和资本)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二、赫—俄理论(H-O理论)的主要结论
1、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 即各个地区或国家间商品价格的不同。
2、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应 该生产并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 要素密集的商品。
3、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 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 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 英籍波兰经济学家罗伯津斯基在H-O定理的基 础上提出了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阐述了一国要素禀赋的变化对该 国产出及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会 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产出增加,而密集使用其 它要素的产品产出减少。
Y
如图,A国在要素增长之前,在Y商品
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开始阶段出口
Y,进口X。但由于要素增长偏向X部
门,最终比较优势由Y商品转移到X商
品,A国也变为出口X,进口Y。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
历史上,美国经济的发展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在1920年以前, 美国在土地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之后,随着要素积累, 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变得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ab9a52505901020207409cce.png)
18
比较优势的概念
表 2-1的例子说明了比较优势的原则:
• 如果每一个国家出口 他具有 比较优势(低机会成本)
的产品 ,那么所有国家都能从以这种原则进行的贸易 中获益。
什么决定 比较优势?
• 回答这个问题将会帮助我们理解国家之间的 不同是如
何决定贸易结构(一个国家出口哪种商品)的。
– 国际贸易也许会损害国内某些人的利益 – 贸易, 技术, 以及高工资和低劳动技能的工人.
• 国际贸易关于什么的学科?
– 贸易结构 (谁卖给谁什么?) – 气候以及资源决定了一些产品的贸易结构 – 在工业和服务业在贸易结构上差异更加微妙. -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 -一方面是国家资源如资本,劳动,土地的相关供给另一方面是在不同商 品的生产上对于这些劳动要素的运用. -一个大体上随机的组成部分. – 贸易的两种方式: » 产业内贸易 取决于国家之间的不同. » 产业间贸易 取决于市场的规模并且发生在相似国家之间
• 国际市场允 许政府对不同公司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
这是可以分析的.
• 政府也控制货币供应.
在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期间还会学到其他一些经常发
生的经济问题.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3
国际经济学是关于什么的学科?
贸易利益
• 很对人对于一国进口其自己可以生产的物品持怀疑的态度. • 当国家卖给其他国家货物和服务时,所有国家都受益. • 贸易与受益分配
27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绝对优势
• 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上生产较外国需要更少的
单位劳动力,那么这个国家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 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ab0d64a45177232f60a288.png)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5-15
相对价格的确定
• 为了确定模型中棉布与粮食的相对价格,我们 再一次使用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
相对供给是在任意价格水平下棉布的世界供给量与 粮食的世界供给量之比。 相对需求是在任意价格水平下棉布的世界需求量与 粮食的世界需求量之比。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5-21
图5-7a: 经济增长和相对供给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5-22
图5-7b:经济增长和相对供给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5-26
• 国际贸易中,国内的经济增长往往提高本国的 福利水平,但不意味着外国经济增长也会改善 本国的福利。一旦其他国家出现偏向于其进口 部门的经济增长,本国的贸易条件就会恶化。
5-14
贸易条件改变对福利的影响
• 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 产品的价格。
当一国出口棉布时,如果棉布相对价格的上升,那 么该国的贸易条件就得到改善。
• 因为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意味着该国可以购买 更多的进口商品,一国的福利会随着贸易条件 的改善而上升。(在图中,社会福利的增加表现 为消费点从D1移动到D2)。
在偿付之前,国际借贷在短期内会影响相对需求.
• 国际收入转移是如何影响相对需求和贸易条件 的?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a071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7.png)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 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a90d8bbceb19e8b8f6ba89.png)
世界贸易概览
Slides prepared by Thomas Bishop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章探讨的两个问题
• 谁和谁贸易的问题(引力模型不仅能解释两国 间贸易量的大小,而且能说明当今制约国际贸 易发展的障碍因素)
2-20
世界变小了吗?
• 两个经济全球化浪潮
1840—1914 经济依赖于蒸汽机、铁路、电 报机、电话 。经济全球化因为战争和经济大 萧条被阻止和取消。 1945至今: 经济依赖于电话、飞机、计算机、 因特网、光学纤维、掌上电脑、GPS卫星定 位等等。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轮船、帆船、指南针、铁路、电报、蒸汽机、动力 机、汽车、电话、飞机、计算机、机械装置、因特 网、光纤化学、个人数码助理,、GPS卫星定位等等 现代化技术增加了国际贸易量。
• 但是历史表明政治因素,例如战争,对贸易形 式的影响要比交通和通讯的改革更为强烈。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15
距离、壁垒和疆界
• 1994年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贸 易协定,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由于加拿大和墨西哥不仅是美国的邻居, 而且与它签署了贸易协定,因此美国的 邻国与美国个贸易量远胜过美国的欧洲 贸易伙伴与美国的贸易量。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bf6b2aa5e9856a56126088.png)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6-15
垄断竞争
• 在垄断竞争模型中,围绕相互依存性的 问题,有两个关键性的假设:
1. 每个厂商均能生产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产 品,产品差异保证了每家厂商在行业中有 对它特有的产品拥有垄断地位。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 竞争和国际贸易
Slides prepared by Thomas Bishop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预习
• 规模经济的类型
• 不完全竞争的类型
垄断和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
6-10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垄断:简要复习
•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C)除以产量(Q)。
AC = C/Q
• 边际成本是多生产1单位产出的成本。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MR = P – Q/B •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会让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 本: MR = P – Q/B = c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6-22
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模型中假定每个厂商把其他厂商的价
视作既定的价格,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Q = S[1/n – b(P – P)] Q = S/n – Sxb(P – P) Q = S/n + SxbxP – SxbxP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caecd9844769eae009edea.png)
爱尔兰:文化的亲和性、跨国公司
荷兰和比利时:地理位置和运输成 本
.
8
图 2-3: 经济体的规模及其 与美国的贸易量
Source: U.S. Deparment of Commerce, European Commission
.
9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运输成本增加 非具体的因素:拜访客户、文化习俗等
成本比外国低 — 换言之,在不存在贸易的情况下,本国奶酪
第二章 世界贸易概览
.
1
本章简介
谁和谁贸易
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世界变小了吗?
人们交换什么产品?
服务外包
.
2
图 2-1: 2006年美国与主要贸易 伙伴的贸易额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corporations spread across different nations import and export many goods between their divisions.
✓ 疆界(Borders): crossing borders involves
formalities that take time and perhaps monetary costs like tariffs.
4. Today, most trade is in manufactured goods, while historically agricultural and mineral products made up most of trade.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圣才出品】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ccd9211cf84b9d529ea7a2a.png)
第3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一、概念题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答:绝对优势论是指由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提出的贸易理论,即各国以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增进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就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贫民劳动论(pauper labor argument)答:贫民劳动论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
因此,贫民劳动论认为,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国内产业没有必要与低效率低工资的外国产业展开贸易。
但是,克鲁格曼却认为,贫民劳动论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的误解,因为本国决定进行贸易还是自己生产,关键是用本国自己的劳动力来衡量,与外国的低工资率并没有多大关系。
3.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答: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
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4.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答:生产可能性边界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是指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地和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于说明减少一种商品的产出量可以增加另一种商品的产出量的可能性。
在曲线之外的任何点都是不可能得到的,资源不可能实现这种配置,曲线内的点都可以得到,资源容易实现这种配置,只有曲线上的点代表资源充分利用下的最优效率。
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16b4d00843323968011c927e.png)
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学习小结第2、3、 4、5章开门见山,讲国际贸易模型。
第二章首先讲李嘉图模型,其主要观点在于:一国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产品,相对低工资率使得绝对生产率低的国家获得比较竞争优势。
第三章介绍特定要素模型,其重要贡献在于解释了收入分配效应。
假设土地与资本为特定要素,每个国家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拥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的拥有者受损。
流动要素的拥有者可能受益也可能受损。
第四章介绍资源与贸易的赫俄理论。
其主要论点有四点:1. 两种产品相对价格与生产产品的要素的相对价格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若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劳动者收入上升,土地所有者收入下降;2.相对价格不变时,要素供给上升,以此要素密集的产品产出上升,另一种产品产出下降;3. 赫俄定理:各国倾向于出口其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产品,相对资源充裕的所有者获利,稀缺资源所有者受损;4. 要素均等化:要素分配不均,要素价格不同,成本不同,价格不同,产生贸易,最终导致产品价格趋同,要素价格趋同,从这一过程可看出,贸易中的商品流动暗含要素流动。
第五章综合前几章模型,得出标准贸易模型::1. 生产可能性边界推导世界相对供给曲线,通过消费者偏好推导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出口产品对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由此供需曲线决定;2. 出口偏向型增长使贸易条件(出口产品价格比上进口产品价格)恶化,即一国出口产品扩张程度大于进口产品扩张程度,进口偏向性增长使贸易条件改善。
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第六章讲的是规模经济-垄断竞争模型。
首先给出垄断竞争的形成,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的趋势。
垄断竞争模型,假设垄断厂商生产有差异产品,对产品持有垄断地位;每个厂商将对手的价格作为既定。
那么则有Q = S*(1/n - b*(p-ap));其中q为厂商的销量,s为行业总销量,n为行业中厂商数,p为厂商产品的价格,ap为竞争者的均价。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bf6b2aa5e9856a56126088.png)
6-3
引言
• 李嘉图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 在竞争的市场中,生产的所有收入都 支付给生产要素所有者:没有超额利 润和垄断利润存在。
• 但是当规模经济存在时,大公司可能 要比小公司的效率高,产业可能存在 垄断或者一些大公司。
2. 每个厂商都把竞争对手的价格作为既定的 价格,即它不考虑自己的价格对其他厂商 价格的影响。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6-16
垄断竞争
• 讨论贸易之前,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垄断竞争的 基础模型。为此,假定一个行业由数家厂商组 成,这些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但可以相互替代的 产品。厂商均是其特有产品的唯一生产者,但 对其产品的需求取决于同行业其他厂商类似产 品的数量和价格。 • 对于垄断竞争行业的厂商:
6-10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垄断:简要复习
•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C)除以产量(Q)。
AC = C/Q
• 边际成本是多生产1单位产出的成本。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对其行业产品的需求越大和竞争对手的价格越高, 则该厂商的产品销售量就越大。 若行业总竞争者增多,该厂商的价格升高,则该厂 商的销售量就会减少。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十版 课件C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十版 课件C](https://img.taocdn.com/s3/m/c2e92c94a216147916112858.png)
©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1-10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rade
• When countries specialize in production in which they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more goods and services can be produced and consumed.
1-14
A One-Factor Ricardian Model (cont.)
• A unit labor requirement indicates the constant number of hours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one unit of output.
• Suppose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10 million roses c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as 100,000 computers.
• Suppose that in Colombia 10 million roses c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as 30,000 computers.
– aLC is 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for cheese in the home country. For example, aLC = 1 means that 1 hour of labor produces one pound of cheese in the home country.
保罗克鲁格曼版 国际经济学の国际贸易部分同步单项选择题第3章
![保罗克鲁格曼版 国际经济学の国际贸易部分同步单项选择题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dcf000d149649b6648d74773.png)
第3章:特定要素和收入分配选择题1 。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因此,国际贸易A、对每个贸易国的每个人都有利。
B、将会损害其中一个贸易国。
C、将会损害两个贸易国的每个人。
D、将有利于这两个国家里所有从事国际贸易的人。
答:C2 。
对某些用途和产品而言要素往往是特定的A、在国家缺乏比较优势时。
B、在短期内。
c、在资本密集型产业。
D、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E、在国家缺乏公平的劳动法时。
答:C3 。
在特定因素模型所描述的经济中,生产可能性边界将是A、线性的。
B、凹向原点。
C、凸向原点。
D、向原点的抛物线。
E、向一点渐进。
答:B4 。
在生产点上,生产可能性边界将相切于A、原点。
B、两个商品的相对质量为斜率的曲线。
c、两个商品的相对质量为斜率的曲线。
D、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为斜率的曲线。
E、以上都不是。
答:D5 。
如果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比土地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涨的多,那么A、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将减少,其产量将减少。
B. 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将减少,其产量相对土地密集型的产品的产量将减少。
C、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确实将减少,但并不是A或B中提到的原因。
D、该国的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将失去其比较优势。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6 。
如果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上涨,工资将A、上升,但低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
B、上升且超过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
C、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相等。
D、下降,因为较高的价格导致需求减少。
E、以上都不是。
答: A7 。
如果在澳大利亚每个工人有相对更多的土地,在比利时每个工人有相对更多的资本,那么,如果两国间的贸易开放,A、澳大利亚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相对价格将上涨。
B. 土地密集型产品的世界价格将高于比利时的土地密集型产品的价格。
C、土地密集型产品的世界价格将高于澳大利亚的土地密集型产品的价格。
D、比利时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将上涨。
E、以上都不是。
答: C8 。
如果在澳大利亚每个工人有更多的土地,在比利时每个工人有更多的资本,那么,如果两国间的贸易开放,A、澳大利亚将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
国际经济学_保罗克鲁格曼PPT_第3章
![国际经济学_保罗克鲁格曼PPT_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5c3080a4dd3383c4bb4cd258.png)
• 贸易结构将会被比较优势所决定.
18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 比较优势
– 假定 aLC /aLW < a*LC /a*LW (2-2)
• 这一假定暗含 奶酪对 葡萄酒 的机会成本在国内要 低于国外。 • 换言之,在贸易的存在下,国内奶酪的相对价格比 国外奶酪的相对价格低.
• 国内在奶酪上具有 比较优势 将会出口到国 外以换回葡萄酒.
4 3 2 0.75
鱼子酱 枣 烤饼 RD 相对劳动量, L/L*
35
引入运输成本和非贸易产品
• 专业分工不是这样的极端,有三个原因:
– 生产中多种要素的存在. – 有时候国家要真对外来竞争保护民族产业 – 产品和服务的运费昂贵
• 运费的存在会阻碍某些产品的贸易 • 某些情况下,运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机会成本相对低的产品上贸易会对双方国家都有利通过比较两个国家在玫瑰和电脑上的生产可以看到贸易使双方都受益比较优势的概念比较优势的概念如果每一个国家出口他具有比较优势低机会成本的产品那么所有国家都能从以这种原则进行的贸易中获益
第三章
劳动生产率 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本章结构
• 简介
– 每种产品所生产的特定数量是由价格决定的. – 产品X (奶酪)对产品Y (葡萄酒)的相对价格 是 指多少Y (葡萄酒)能换一个单位的X (奶酪). – 相对价格的:
• 如果一听可乐的价格是0.5美元, 那么可乐的相对 价格就是多少美元能换一单位的可口可乐, 是0.5. • 美元对可口可乐的相对价格就是两听能换一美元
3
比较优势的概念
• 情人节美国对玫瑰的需求达到大约1000万 • 在冬季美国种玫瑰是非常苦难的.
– 需要用温室. – 在能源资本劳动力的成本是巨大的.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Chapter3李嘉图模型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Chapter3李嘉图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20bf6c94f121dd36a32d82c2.png)
比较优势的概念
玫瑰与电脑实例: 在情人节,美国人对玫瑰的需求量非常大(1千万束) 美国在冬天生产玫瑰成本比较高:
需要在温室里生产 耗费较多的能源、资本设备和劳动
生产玫瑰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比如电脑
机会成本 一般而言,机会成本是指作出一种选择所要放弃的代价 。 在上面的例子中,生产玫瑰的机会成本是指用生产玫瑰 的资源所能生产出来的电脑产量。
奶酪的相对价格, PC/PW
a*LC/a*LW
aLC/aLW
奶酪的相对产量, QC + Q*C QW + Q*W
分析相对供给(RS)的变动 首先, 如果世界价格低于aLC/aLW -假定 aLC/aLW<a*LC/a*LW -只要 PC/PW<aLC/aLW ,或者PC/aLC<PW/aLW ,本 国将会只生产葡萄酒. -此时 PC/PW<a*LC/a*LW 外国将会只生产 葡萄酒 没有人会供应奶酪. 第二,当奶酪的相对价格, PC/PW=aLC/aLW, 本国工 人无所谓生产奶酪 和葡萄酒上。 供给曲线出现了 一个水平阶段。
国内经济的技术可以用每个产业的劳动生产力来概括, 以
单位劳动力需求量来表达:
每单位劳动力需求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力数
量.
每单位葡萄酒对劳动力需求用aLW表示 (例如如果 aLW = 2, 那么 一加仑的葡萄酒就需要两个小时劳动). 每单位奶酪对劳动力需求用 aLC表示 (例如如果 aLW = 1, 那么一磅 的奶酪就需要一个小时劳动).
Average costs
Output
引发规模经济的一般原因: 1、专业化,从亚当· 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 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 的; 2、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 加,提高效率; 3、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 4、运输、等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 5、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一要素的经济
• 上述关系说明如果 奶酪 的相对价格(PC / PW )
超过其机会成本 (aLC / aLW), 那么这个经济体系 会专业化生产 奶酪.或者 PC/aLC>PW/aLW.
• 如果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两种产品都被生产
了,那么PC / PW = aLC /aLW.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 模型的假设:
玫瑰的资源所能生产的电脑的数量.
• 比较优势
– 一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对于其他产品
生产的机会成本低就可以说这个国家在生产这 种产品上具有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的概念
• 假定美国生产100万玫瑰的资源可以生产
100000台电脑。
• 假定南美生产100万玫瑰的资源可以生产
30000台电脑。
• 这个例子假定南美工人不让美国工人生
, QC(磅)
单一要素的经济
• 相对价格和供给
– 每种产品所生产的特定数量是由价格决定的. – 产品X (奶酪)对产品Y (葡萄酒)的相对价格
是指多少Y (葡萄酒)能换一个单位的X (奶酪 ).
– 相对价格的:
• 如果一听可乐的价格是0.5美元, 那么可乐的相对
价格就是多少美元能换一单位的可口可乐, 是0.5.
– 世界有两个国家 (国内和国外). – 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 (葡萄酒和奶酪). – 劳动力是生产的唯一要素. – 劳动的供应在每个国家都是固定的. – 每个产品上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 – 劳动力在两个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 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 所有带星号的变量指的是外国.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 绝对优势
– 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上生产较外国需要更
少的单位劳动力,那么这个国家就在这种商品 的生产上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
– 假定 aLC < a*LC 和 aLW < a*LW
• 这种假定暗含国内在两种产品的生产商都具有绝对
优势 。换个角度看就是国内比国外具有更高的生产 效率.
• 即使国内在两种商品上拥有 绝对优势,可获利的贸
单一要素的经济
• 国内经济的技术可以用每个产业的劳动生产
力来概括, 以单位劳动力需求量来表达:
– 每单位劳动力需求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
劳动力数量. • 每单位葡萄酒对劳动力需求用aLW表示 (例如如果 aLW =
2, 那么一加仑的葡萄酒就需要两个小时劳动).
• 每单位奶酪对劳动力需求用 aLC表示 ((例如如果 aLW = 1,
– 如果每一个国家出口 他具有 比较优势(低机会成本)
的产品 ,那么所有国家都能从以这种原则进行的贸易 中获益。
• 什么决定 比较优势?
– 回答这个问题将会帮助我们理解国家之间的 不同
是如何决定贸易结构(一个国家出口哪种商品) 的。
单一要素的经济
• 假定我们处在一个经济体系(我们称之为
国内). 在这个经济体系中: – 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 只有两种产品能生产(葡萄酒和奶酪). – 每个国家的劳动力供给是固定的. – 每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 –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
– 下面的式子显示了我国的经济的 PPF :
aLCQC + aLWQW = L
(2-1)
– 从我们的前面的例子, 我们得到:
QC + 2QW = 120
单一要素的经济
图 2-1: 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本国葡萄 酒产量, QW (加仑)
P L/aLW
o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用葡萄酒衡量 的奶酪的机会成本
F L/aLC 本国奶酪 产量
同. – 这些技术不同反映到劳动生产率的不同.
比较优势的概念
• 情人节美国对玫瑰的需求达到大约1000万 • 在冬季美国种玫瑰是非常苦难的.
– 需要用温室. – 在能源资本劳动力的成本是巨大的.
• 用于生产玫瑰的资源可以用作生产其他产
品比如电脑.
比较优势的概念
• 机会成本
– 玫瑰对电脑的机会成本就是用来生产一定数量
那么一磅的奶酪就需要一个小时劳动).
• 经济的全部资源定义为 L, 全部劳动力供应 (例
如如果 L = 120, 那么这个经济拥有120小时劳 动,或者120个工人).
单一要素的经济
• 生产可能性
– 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显示了生产某种产品(如 奶
酪),一定数量的资源能生产另一种产品(如 葡萄酒)的最大 数量 ,反之亦然. 或者表明这种经济状况下所能生产的 产品的混和数量.
产效率高。
比较优势的概念
• 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机会成本相对低的
产品上,贸易会对双方国家都有利 – 在南美玫瑰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 – 在美国电脑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
• 通过比较两个国家在玫瑰和电脑上的生
产可以看到贸易使双方都受益
比较优势的概念
表 2-1: 生产上的假定变化
比较优势的概念
• 表 2-1的例子说明了比较优势的原则:
第三章
劳动生产率 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
本章结构
• 简介 • 比较优势的概念 • 单一要素的经济 •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 多种商品的比较优势 • 引入运输成本和非贸易品 • 结论
简介
• 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的两个原因:
– 在气候,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上的不
同.
– 试图获得生产上的规模经.
• 李嘉图模型依据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不
外以换回葡萄酒.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图 2-2: 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外国葡萄 酒产量, Q*W(加仑)
L*/a*LW F*
+1
P*
L*/a*LC
外国奶酪产量, Q*C (磅)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 贸易后确定相对价格
• 美元对可口可乐的相对价格就是两听能换一美元
单一要素的经济
• 用表示PC 奶酪的美元价格 ,用 PW 表示 葡萄
酒的美元价格. 用 wW 表示葡萄酒行业的工资 用 wC 表示 奶酪行业的工.
• 在单一要素的模型中是不存在利润的,在奶酪
部门的单位工资率等于一个工人在一个小时生 产的价值 PC/aLC.在葡萄酒部门的单位工资率等 于PW/aLW.
易也是可能发生的.
• 贸易结构将会被比较优势所决定.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 比较优势
– 假定 aLC /aLW < a*LC /a*LW
(2-2)
•Hale Waihona Puke 这一假定暗含 奶酪对 葡萄酒 的机会成本在国内要
低于国外。
• 换言之,在贸易的存在下,国内奶酪的相对价格比
国外奶酪的相对价格低.
• 国内在奶酪上具有 比较优势 将会出口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