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鸟的天堂(1)∣人教新课标(1)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zhào yào chàn dòng mào shèng càn làn
()()()()
jiū zhèng yìng jiē bù xiá
()()
二、、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语。
灿烂的()明亮地()茂盛的()缓缓地()翠绿的()平静地()
三、缩句。
1.太阳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
2.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时间
参与讨论
四四年级语文老师
课题
3、鸟的天堂
课时
2
执教人
学习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学习流程
学案
导案
自主
学习
课前预习
(一)借助字典,读通课文,试着完成下列练习。
1、先读一读,再试着正确书写下列生字,注意间架结构。
茫律榕桨规灿隙耀梢寂
2、熟读课文,并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的红霞( )的颜色( )地看着( )的榕树()的照耀()地移动
3、查字典,小组讨论,完成词语解释,并能使者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说一说话。
二、要点精讲,难点突破。
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拓展
延伸
一、再读课文,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中有的“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

鸟的天堂导学案

鸟的天堂导学案

鸟的天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4)七、读文感知 (5)八、经典语句解读 (6)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要深入理解和感受作者描绘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要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提升描写能力。

通过朗读和背诵,我们要积累优美的语句,丰富自己的语言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并体会作者所描绘的“鸟的天堂”的含义是学习的重点。

这需要我们深入文本,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以及它所营造的生态环境,从而感受为何这里能成为鸟儿的天堂。

难点在于理解作者如何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手法,展现鸟的天堂的美丽与生机。

这需要我们仔细品味文中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将鸟儿的活动、榕树的形态以及整个环境的氛围描绘得栩栩如生的。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鸟的天堂》一文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

2. 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不同景象。

二、选择题1. “应接不暇”一词中,“暇”的意思是:A. 空闲B. 长久C. 远2. “不可计数”一词中,“数”的意思是:A. 数目B. 查点数目C. 列举三、简答题1. 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榕树的生命力旺盛?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

2. 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分别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 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 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2.我能把这些词语读3遍,不会的词语用“?”标出来。
镇静梨黄紫檀色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金灿灿笑盈盈 恍恍惚惚
□3.我能把这些生字读3遍,不会的字用“?”标出来。
檀盈凶庙惚
二、课文预习
□1.读一读。我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
□2.标一标。我能正确标出课文中的自然段。
□3.想一想。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我不懂的问题是。
第二步:对学群学
一、默写生字词
□1.小组长领读词语两遍,找出组员用“?”标注的词语,多读两遍。
镇静梨黄紫檀色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金灿灿笑盈盈 恍恍惚惚
□2.两两互查,帮扶对子互帮互助,交流识字方法,认会4个生字。
二、课文朗读
□1.小组互查,我标注的自然段是正确的。
□2.我能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想象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学习导航:
按导学案提示的步骤学习,每完成一个在题目前方框内打对钩。
第一步:独学预习
一、生字词预习
□1.我能一边读课文一边用“○”在课本上圈出生字,然后每个生字读3遍,将不会读的字用“?”标出来。
课文3《鸟的天堂》
班级组名姓名书写等级批阅等级
学习目标
1.认识“茫、桨”等8个生字,会写“灿、烂、竿”等14个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熟读课文,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二、展示课文朗读
1.请四个组的*号同学起立接读课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 3 鸟的天堂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 3 鸟的天堂 |人教新课标

《鸟的天堂》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茫、浆、律”等8个生字,会写“灿、烂”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景观之美。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景观之美。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新知预习】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巴金、大榕树。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小组内进行识记检测。

灿烂缝隙茫茫船桨规律一支缝隙照耀树梢静寂应接不暇不可计数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遍,把描写大榕树茂盛的句子画出来。

【课堂探究】1、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作者心情怎样?2、作者为什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达标练习】一、我会写。

càn làn guīlǜfèng xìjìng jìzhào yào ()()()()()二、我会选。

暇瑕应接不()纯洁无()无()顾及()疵白玉无()奖浆桨船()()励豆()()状()洗三、我会填。

课文写了作者()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所以只看到了(),没有看到();第二次是在(),看到了(),所以他赞叹说()。

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我会做。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中第一个“鸟的天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鸟的天堂”的意思是________。

【优选】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鸟的天堂1∣人教新课标

【优选】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鸟的天堂1∣人教新课标
备课班级
上课时间
执教人
谭家康
课题:3、鸟的天堂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得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腾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因此,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教法学法
指导
自读自悟、交流、点拨
教具
准备
PPT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三、粗读课文,理解大意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都看到了什么?(两次。

第一次是在傍晚,只看见茂密的一棵树。

第二次是在早上,看到了众鸟群飞的热闹的景象。

)2、理清课文结构: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为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对鸟的天堂有了一定的理解,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深入了解鸟的天堂的迷人之处。

五、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作者和朋友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美丽的榕树以及纷飞的群鸟。

在作者巴金的眼中,南国的风景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一般的美。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梦境般的美。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一)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看那一株不平凡的大榕树吧!1、把描写大榕树的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榕树给你什么感受?可以同桌间互相读,谈体会。

2、学生自学交流,教师指导3、汇报交流(1)大:A、“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①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榕树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②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

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

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B、“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C、“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16亩地。

)课下大家丈量了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教室?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生命力旺盛。

指名读句,谈体会。

A、“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不留一点儿缝隙,说明树叶多。

重点体会“堆”。

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四年级上语文导学案-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语文导学案-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一、目标导学:(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二)、重点、难点:二、教学具准备:1.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三、教学思路:课题导入,激发兴趣.自由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再次合作读课文。

五、导学案(读、思、练):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

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

被当地人称为“神树”。

“天堂中的乐园”。

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学生汇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六、巩固训练:1、抽读课文。

2、听写本课生字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7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篇1一、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

主要记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傍晚时分和清晨的不同景象。

重点描写了大榕树的姿态,清晨鸟儿惊起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南国的美丽风光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1、会写“抛,暇,耀,隙,榕,桨,茫,律”8个生字,会认“灿、烂、杆、茫、规、律、浆、支、株、缝、隙、耀、梢、寂”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会认会写文中生字词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感情,并且将这种感情从朗读课文中体现出来五、课时安排两个课时六、教具准备写有生字的卡片七、教学过程1、巩固新知、复习提问(5-10分钟)针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同学们是否已经理解文章主旨。

生字词听写,检查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生字词。

2、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1-2分钟)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知道花园是“花儿的天堂”,游乐园是“孩子们的天堂”,你们有没有看过“鸟的天堂”?生:没有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没有见过,而他——巴金却见过,那我们就和他一起去鸟的天堂看看。

巴金是我国伟大的作家,在之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也会接触到巴金的作品,所以,在这节课中,有必要向同学们详细介绍巴金。

并且鼓励同学们课外阅读巴金的作品。

3、学习生字(10-15分钟)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小组合作查,查阅生字词的含义请同学上黑板写出生字词,另外请同学注音并且带着全班同学朗读三遍“找朋友小活动”:将准备好的生字词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同学进行组词连线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4、流利的朗读课文同学们熟悉了本节课的生字词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合作表演”:(15-20分钟)两个同学为一组,共三组。

两位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从朗读中检验同学们是否掌握生字词,考察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是否有一个把握。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3鸟的天堂》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掌握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爱意识
–引导学生珍惜和保护动植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隐含信息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3鸟的天堂》课文、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环境
3.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互动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观察几张画有关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话题,了解他们对鸟类的认知和感情。

2.提问:你们喜欢鸟吗?鸟类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二、学习
1.逐段讲解《3鸟的天堂》课文,让学生跟读,确保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三只鸟为何要去天堂?在天堂他们获得了怎样的待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要求学生复述第一课时的故事内容,强化学生对文章细节的记忆。

二、拓展
1.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个小鸟,在天堂你希望得到怎样的待遇?为什
么?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3鸟的天堂》这个感人的故事,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爱意识,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能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动植物。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请老师们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人教版四上《鸟的天堂》导学案

人教版四上《鸟的天堂》导学案

人教版四上《鸟的天堂》导学案学习目标、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课前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

3、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揭题、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椿树部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b、“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鸟的天堂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鸟的天堂 人教新课标

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中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重点: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预习任务: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与资料吗?自主、合作、探究:1、你学到了那些生字词?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看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那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呢?闯关练习:1、照样子集累词语。

(1)白茫茫---- ------ -------(2)许许多多---------- ----------- ----------(3)商量商量------------ ---------- -------------2、我能把他们送回家。

展示裂缝颤动陆续留恋茂盛(1)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2)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3)不忍舍弃或离开—————————()(4)清楚的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时人知道。

————()(5)植物长得多而茁壮————————()(6)短促而频繁的震动——————()学习收获: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然意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抓住重点词汇题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

预习任务: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找出你喜欢的优美句子,读一读,并体会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3、文中几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了引号而有些地方没加引号呢?自主、合作、探究:1、合作完成: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交流: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3、说一说: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闯关练习:1、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2、读一读,说说你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1)我有机会看清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叔,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docx

【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docx

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型:新授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课题:3.鸟的天堂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寂静”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准备:ppt课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一、了解作者:搜索作者简介资料后完成填空本文作者()原名()代表作()。

二、朗读课文,难读的词句多读两遍。

三、自学生字、生词。

我能根据字的构成规律把字分组:1、形声字:灿、烂、竿、茫、桨、株、梢・、缝、耀(9个)用形旁+声旁的方法记忆字形,不同形旁表示不同意义。

2、会意字:我是这样记这些字的:规、寂、律、支、隙例:规:夫+见,表示男人的见识有规度。

我会用自己的方法记住下面的字:寂:__________________律:___________________支:___________________隙:_____________________闯关练习:我能把価们送回家。

展示裂缝颤动A、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B、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

()C、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加点词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

()我感觉到一点儿留恋。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

(・)四、晚饭后,我们欣赏鸟的天堂,只看见________ ,没看见—第二天早晨,我们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家长签字:教师评价:二、课堂助学1、知识链接: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 0 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1)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1)

3、鸟的天堂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会写“灿烂、白茫茫、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准备:1、查找巴金的相关资料。

2、抄好本课生字词,相关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2、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巴金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六、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桨(奖)耀、隙3、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导入:1、听写写过的生字2、读生词二、学习10——14自然段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师:鸟的天堂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读读第10——14段落想想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鸟的天堂的景象。

生自由读课文2、12—13段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鸟多、活泼可爱,)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4’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群鸟纷飞让人的眼睛看不过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
(1)榕树美(大、茂盛),你是怎样感受到的?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体会体会。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写上批注。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生朗读、体会、勾画)
(2)谁来交流?
学生交流。(大、茂盛)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提出疑问: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1.我们继续拍掌!(多媒体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师配着画面解说: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令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2.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放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
3.谁来说读后的感受。学生交流。师小结:听你们这么一说,看来,这里的确是鸟的乐园,鸟的天堂。你们看,小画眉来了!(出示句子)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面,小画眉也唱起了赞歌,它在说些什么?(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二、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师配乐诵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
2.欣赏着榕树,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有关段落,交流。(生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概括“鸟的天堂”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边读边想象画面。
2、再读理清脉络。

[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鸟的天堂》.doc

[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鸟的天堂》.doc

龙泉四小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课型新授主备人曾晓玲时间2012-9参与讨论四年级语文老师课题3、鸟的天堂课时执教人习标学目ud ”“ %1>丄【- L X 、rrn X X 1 2 木3 4鬆| 见的己自表发分充中读,的黑?,这鸟千树鸟禅新到纟千榕h辟张来了古淋助冷金引的喊骄井巴文吸龄U3 1^家散,树独諂磐作的点年1,旅浚名口景多UO晒著人风3O7H0]+, > 的50初豁乳年hi名株哂*t3才著 T 弓,3 个是豐机19Ual—*7^ 的期艸谒。

(k为指已芦出L 成怯%恢蜩歸已‘:介・HL - ■-L-1D/J” ”L]A/T7 6/『II - fj 〈a一歎天样灰雪出刹鸟部各写的“ to——*T"T 勺名市各剣观気八原会只出壮而,新厉渤伪徳今屉命」楷悩有如埶自主学习列,五nO着下字矶看成生紺地4FCZLL- \7 孀□ T寂Z 、IX近肖上 < 乙M钮色賊确耀ffi±颜獻»IE隙号的、MAvLtt \|7 读试灿时虬再。

规并M( 游渤葩桨広灯予o f^c ^1‘&二■ y 前一习先意律熟课{练1 >注茫2.<也卜HH LL」 :(> 一(s一访、师乐金1 、二—、 1 1 AU 口」- 1 卩2 一 - 白 LJ()的榕树()的照耀()地移动3、查字典,小组讨论,完成词语解释,并能使者选择其中儿个词语说一说话。

夭堂:南国:展小:留恋:繁茂:不可计数:应接不暇:(二)、自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儿遍②标岀自然段序号。

③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板书)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三、自主学习,思考存疑。

组成小组、轮读课文,互相检查读音。

1、“榕树”、“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认真读读直接描写它段落。

2、你特别喜欢的语句用“一一”画出,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3、自读相关段落、语句,圈圈画画。

最新版四年级上语文 3.鸟的天堂(导学案)

最新版四年级上语文 3.鸟的天堂(导学案)

3.鸟的天堂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用时:5分钟)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7、8自然段和第12、13自然段,体会描写方法的不同。

2.教师小结。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8.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 )、( )、( );“爱情三部曲”是指( )、( )、( )。

四、总结全文,渗透思想教育。

(用时:5分钟)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教师解疑。

3.教师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

1.学生质疑。

2.学生倾听,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9.联系课文理解句子。

“鸟的天堂”加引号是指________________;没有加引号是指_______。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用时:5分钟)1.背诵课文第12、13自然段。

2.尝试用动态、静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选做题)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作业。

10.小练笔:结合课文,描写一个场景,用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新课程的学习观倡导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正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有了这一课教学的精彩。

如果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啃教科书,死记硬背,问一答一,课堂一定是死气沉沉,毫无光彩。

正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的运用,才使课堂活了,学生思维活了,学习的知识也活了,同学们脸上一个个焕发着光彩。

学生也能在多元化互动中获得更广阔的知识。

《鸟的天堂》教学片段感受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教学重点)师:孩子们,刚才读书时,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生: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师:好问题!疑从文中来,惑在文中解。

请再认真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也可以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见解。

(生自读、体会)师: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生:作者是黄昏时到那儿去的,这时候小鸟们都回巢了,躲在大榕树里,只是偶尔扑扑翅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编号1410103)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型:新授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课题:3.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寂静”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准备:ppt课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了解作者:搜索作者简介资料后完成填空
本文作者()原名()代表作()。

二、朗读课文,难读的词句多读两遍。

三、自学生字、生词。

我能根据字的构成规律把字分组:
1、形声字:
灿、烂、竿、茫、桨、株、梢、缝、耀(9个)
用形旁+声旁的方法记忆字形,不同形旁表示不同意义。

2、会意字:
我是这样记这些字的:规、寂、律、支、隙
例:规:夫+见,表示男人的见识有规度。

我会用自己的方法记住下面的字:
寂:__________________
律:___________________
支:____________________
隙:_____________________ 闯关练习:我能把他们送回家。

展示裂缝颤动
A、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
B、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

()
C、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加点词语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

()
我感觉到一点儿留恋。

()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

()
四、晚饭后,我们欣赏鸟的天堂,只看见________,没看见________;
第二天早晨,我们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

家长签字:教师评价:
二、课堂助学
1、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

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

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

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

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

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

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后课堂辩论:“独木”到底能不能“成林”?
3、请你找到描写大榕树的句子,画下来,写写感想,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品味关键词,重读这些词语,读出感受,想象画面。

4、小组内汇报,与组员互相补充探讨。

5、总结写法:抓住枝干多,树叶茂密,颜色翠绿写出了榕树的特点。

6、美读,尝试背诵。

三、巩固训练
观察下面的图,说一说你了解的七里海,写一写七里海芦苇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在广东新会市,有一棵屹立在湖心的巨大的榕树。

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一口报出它的名字——鸟的天堂。

你们知道吗?这棵榕树已经有300多岁了,树身周围,许
多粗细不等的树干纵横交错,共同支撑着巨大的树冠,占地面积达十几亩之多。

一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枝叶,浓阴蔽日,谁也分不清哪是主干,哪是分支,确确实实称得上是一片树林。

白鹭、灰鹭等各式各样的鸟儿,都喜欢聚集在这里,筑巢建窝,繁衍生息。

天长日久,这里竟成了最热闹的鸟类聚居处。

所以,著名文学家巴金爷爷到这里游览之后,就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鸟的天堂”。

这段文字写了______的____________特点,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方面展开
我最喜欢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签字:教师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