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分析
大分子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分析策略
Academy
Mil Med Sci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有机体的操作技术。可以分为传 统生物技术与新生物技术 新生物技术:广义上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 程、发酵工程、酶工程。核心为基因工程技术
Academy
Mil Med Sci
生物技术药物(ICH)
来源于细菌、酵母、昆虫、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等各 种表达体系 特征细胞产物 包括人体内诊断药物、治疗药物或预防药物 活性物质包括蛋白质或多肽,蛋白质多肽类似物或衍 生物,由蛋白多肽组成的药物产品。这些蛋白多肽可 能是来自细胞培养,或用重组DNA技术生产,也包括 用转基因植物和动物生产的产品。
造血生长因子
G-CSF, GM-CSF , M-CSF , EPO , TPO , IL-3,6,11等
Academy
Mil Med Sci
治疗性生物制品的分类
Academy
Mil Med Sci
基于核酸的治疗剂
核酸疫苗 基因治疗 反义核酸 CpG ISS siRNA/miRNA
Academy
Mil Med Sci
标记物在体内的丢失是外、内标记蛋白共同存在的问题 放射性检测不能检测到非标记-氨基酸的任何降解产物 蛋白水解释放的标记氨基酸重新利用。可能循环摄取定位于组 织,或重新被利用而掺入至其它内源性蛋白
Academy
Mil Med Sci
生物检定分析法
利用在体或体外组织/细胞对受试药物的某种特异反应 进行测定。通过剂量(或浓度)效应曲线对目标药物 进行定量(绝对量或比活性单位)。 几种生物检定方法
Immobilize Drug
Add Sample
Confirm binding
Inhibit binding
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
R(标样/内标)
25 20 15 10
5 0
0
5 10 15 20 25 30 C(mg.L-1)
图2. 对乙酰氨基酚血浆标准曲线
• 9.精密度(precision)
• 用 日 内 和 日 间 相 对 标 准 误 差 ( relative
➢3. 灵敏度:最低定量浓度
➢ 注意与检测限相区别 ➢ 根据药物体内药物浓度确定 ➢ 一般为3-5个半衰期或峰浓度的1/10-1/20 ➢ MS(pg) ﹥RF(ng)﹥UV(g)
❖4.选择性
❖ 待测药物及内标色谱峰均要与呈基线分 离
❖ 内源性物质、药物的代谢物、可能的合 并用药及中药中其他组分不干扰分析
❖ 提供对照品、空白生物样品、空白生物 样品加对照品及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 图
5.萃取回收率
一般要求大于50% 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 蛋白沉淀、超滤
➢6.工作曲线及线性关系
➢ 做5个点以上,一般6-7个点 ➢ 最高浓度与最低浓度比值应在50-500之
间 ➢ 浓度宽度应涵盖峰浓度和最低浓度 ➢ 相关系数应大于0.99。
➢ 用相对回收率(recovery)表示。 ➢ 其测定与精密度类似应在标准曲线范围
内选用高、中、低三种浓度,每一浓度 至少测定5个样品。
11.实验设计
取样点的设计应兼顾到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 根据研究样品的特性,取样点通常可安排9~13个点 不等,即吸收相应取2~3个点,达峰浓度处取2~3 点,分布相取2~3点,消除相取3~4个点
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使用的受 试药物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研究使用的 一致。 对照品应是标明含量的纯品
药代动力学试验
标准加入法举例
? 废水样品中五氯苯(PCP)的分析
PCP
4 ppm 3 ppm 2 ppm 1 ppm
常用的定量方法
? 峰面积百分比法
? 由于检测技术的影响,在液相色谱中不常用
? 外标法
? 在液相色谱中用的最多
? 内标法
? 准确,但是麻烦 ? 在标准方法中用的最多
外标法定量
?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样
? 步骤一: ? 90%甲醇1mL/min流速冲洗30min ? 步骤二: ? 10%甲醇1mL/min流速冲洗30min ? 步骤三: ? 90%甲醇1mL/min流速冲洗60min
色谱柱的存放
? 存放前的处理
? 除去杂质、盐
? 合适的存放溶剂 ? 避免色谱柱床的干枯 ? 避免机械震动 ? 防止细菌生长 ? 注意存放的温度
静注加替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HPL1.HCP原LC理的与组成标准操作规程 (SOP)
2.分配色谱的原理 3.色谱柱 4.流动相 5.定性与定量方法 6.样品的预处理 7.反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开发
Chromatography
HPLC 的组成
? Pump 泵 ? Injector/Autosampler 进样器/自动进样器 ? Column 色谱柱 ? Detector 检测器 ? Data System/Integrator 数据系统/积分仪表
柱号 8082693.
键合相色谱柱
? 以硅胶为基质,通过化学键合方式把碳十八、碳 八、胺基等基团联在基质上,作为固定相。
? 优点∶
? 固定相稳定,不易流失 ? 应用广泛,可使用多种溶剂 ? 消除硅羟基的不良影响
? 缺点∶
? pH值不能小于3 ? 同样填料,各种牌号色谱柱不尽相同
药代动力学研究与生物等效性
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方法
• 药代动力学研究 • 药效动力学研究 • 临床试验 • 体外研究
三.BA和BE研究具体要求
(一)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 • (1)色谱法
• (2)免疫学方法
• 研究步骤:
• 采样点的研究:服药前采空白血样品 ,在吸收分布相至少需要2-3 个采样 点,平衡相至少需要个采样点,消除 相至少需要6 个采样点。一般不少于 11 个采样点。应有3~5 个消除半衰 期的时间,或采样持续到血药浓度为
•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使用药代动力学软件如WinNonlin、 NONMEN、3P87(3P97)、PKBP-N1、 NDST 及ABE,绘制各受试者的药-时曲线 及平均药-时曲线,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 估算,求得药物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2.多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受试者的选择标准、受试者例数、试验药物的要 求同单次给药
&试验药物剂量 &研究步骤 &采样点的确定 &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3.进食对口服药物制剂药代动 力学影响的研究
• 受试者例数:每组10~12 例。
• 药物剂量及给药途径:同拟定的Ⅱ期临床 试验单次给药。
• 进食试验餐的方法:试验餐要在开始进食 后30 分钟内吃完。并且在两个试验周期应 保证试验餐的配方一致
4.药物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5.药物-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 用研究
(二)患者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在相应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 学研究,包括单次给药或/和多次 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试验设计 除受试者为相应患者外,其它试验 条件和要求均与健康志愿者临床药 代动力学研究相同。
药代动力学实验流程
下面是一般药代动力学实验的流程:
1. 实验设计:确定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设计给药方案(包括剂量、途径和时间)以及采样时间点。
2. 动物准备: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和性别,根据实验要求对动物进行分组,并在实验前适应环境。
3. 给药:按照设计的给药方案给动物施以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方式进行。
4. 样品采集:在设定的时间点采集血液、尿液、粪便等生物样本,用于分析药物的浓度。
5.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生物样本进行处理,如离心、萃取、净化等,以准备进行药物浓度分析。
6. 药物浓度分析: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质谱法(MS)等,测定生物样本中的药物浓度。
7. 数据分析:将测得的药物浓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消除半衰期、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清除率等。
8. 结果解释: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9. 报告撰写: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型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设计实验方案,并确保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摘要: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和PBPK模型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UPLC是一种柱效高、发展前景好的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基于机制的数学模型;PBPK用于模拟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分布代谢更方面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更深研究在药物研发中起到了重要意义及作用。
关键词:药物代谢动力学 UPLC PBPK模型药物研发Abstract: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 and PBPK model in the study of the pharmacokinetic play an important role. UPLC is a column efficiency high,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based on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mechanism; PBPK used for simulation of the chemical substances in the body of metabolic distributed more medicine dynamics research. The pharmacokinetic deeper in 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role.Keywords: Pharmacokinetic UPLC PBPK model Drug development前言: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生物药剂学,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及毒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中。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及其他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机体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的处置以及所产生的药理学和毒理学意义;并且探讨药物代谢转化途径,确证代谢产物结构,研究代谢产物的药效或毒性;提供药物效应和毒性的靶器官,阐明药效或毒性的物质基础,弄清药物疗效和毒性与药物浓度的关系[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药物代谢动力学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涉及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体内外实验、数学模型、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一、体内外实验体内外实验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体内实验是指将药物直接注入小鼠、大鼠、狗等实验动物体内,通过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和组织样品,来研究药物的代谢过程。
体外实验则是在离体条件下(如体外肝微粒体、细胞系等),对药物进行代谢动力学研究。
体内外实验虽然具有操作简便、容易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等优点,但也存在缺点,如可能受生理环境影响、需要大量动物供试等等。
因此,近年来,体内外实验的使用已被限制。
二、数学模型为了更加精确的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者们开始采用数学模型来模拟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
数学模型是将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分解成不同的阶段,建立相关方程模拟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一些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单室模型、双室模型、生物利用度模型等等。
数学模型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预测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降低体内外实验对实验动物的数量和时间、成本等方面的需求。
但是,数学模型的建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模型参数的确定也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还存在着误差较大、难以考虑生物环境变异等诸多不足之处。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如PCR扩增、基因克隆等技术,可以对组织、细胞、蛋白质等层面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
特别是在相关基因的筛查、基因多态性的鉴定、基因表达谱及蛋白表达和代谢酶鉴定等技术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也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总结来看,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虽然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这些方法共同促进和推进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
小鼠做药代动力学
小鼠做药代动力学
小鼠做药代动力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领域的方法,它通过观察和测量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和生理过程,来揭示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规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和安全性,为新药的设计与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在小鼠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首先需要将药物注射到小鼠体内,然后通过收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使用各种分析技术(如色谱法、质谱法等)来测定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速率常数等参数,从而建立药物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模型。
此外,小鼠药代动力学研究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剂量下药物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确定药物的最佳剂量范围;通过观察药物在正常小鼠和疾病模型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可以评估药物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
生物样品的常用分析方法
www。themegallery。
紫外分光光度法(UV)
原理同比色法。适用于测定具有紫外 吸收的药物。 体内药分中母体药物与代谢物的紫外 吸收光谱非常相似,易产生干扰。受灵敏 度和选择性的限制,其在体内药分中的应 用也呈下降趋势。
www。themegallery。
荧光分析法 (Fluorescence method) 利用物质经光照射后能发射荧光的特性 进行分析的光学分析法。
参考文献:涡流色谱技术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刘朋,周建良,安婧婧,李萍,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1
光谱法(Spectroscopy)
光谱法是基于检测能量(电磁辐射) 作用于待测物质后产生的辐射信号或所 引起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特点
www。themegallery。 LOGO
www。themegallery。
薄层扫描法 (TLCS)
实例:薄层扫描色谱法检测血清中对乙酰氨基酚 采用TLCS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对乙酰氨 基酚的浓度,为临床急诊中毒分析和血药浓 度监测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方法。 该法板间测定误差小、回收率高、线 性范围宽,能准确测定患者血药浓度。与文 献报道的HPLC和GC法相比,具有简便快 速、样品用量少、费用低和不需要进行衍生 化等优点 。
体内药分专题之五—— 生物样品常见分析方法
LOGO
思考
1.在体内药物分析中所采用的生物 样品有哪些? 2.最常用的生物样品是什么? 3.药物分析中常见分析方法包括哪 些?哪些适用于体内药物分析?
生物样品的常用分析方法
体内药物分析是借助于现代化的仪器 与技术来分析药物在体内数量与质量的变 化,以获得药物在体内的各种药代动力学 参数、代谢方式、代谢途径等信息。目前, 用于生物样品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 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分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分析王宁生主题词:@生物样品/分析;@生物样品分析/药代动力学分类号:R912.1;R927.2文献标识码:A无论在临床药理、药物作用机理研究或新药开发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获得的资料最终能否用于临床实践或药物研究结果的说明和解释,取决于研究方案和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设计和实施。
应用于化学药品及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包括中药和中药复方)分离、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已有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导,尤其是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分析和检测手段越来越快捷、准确。
然而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除正确设计和精心实施外,尚应包括了解该方法的特性及其限制因素。
方法的特性包括被测物在体液中的稳定性,分析测试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萃取过程的回收率,定量计算的线性关系,工作曲线,以及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1 方法学验证1.1 稳定性从生物样品(体液)的收集到样品的分析完成,样品中的待测药物(有效成分)必须是稳定的。
否则将导致易变的回收率并降低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分析方法建立的过程中,应了解待测成分(药物)在不同的pH、光照等情况下的稳定性,同时也应了解、考察生物样品及分析操作过程中待测成分的稳定性。
这一点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来说应特别注意,因为除待测的有效活性成分外,中药中尚有许多未知成分,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这些成分与待测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待测成分“量”和/或“质”的改变。
体液中药物稳定性的考察应包括在室温和储藏温度(-20℃或-80℃)两种情况的研究。
如发现有明显的降解,则应采取特殊措施来防止。
(如尿液中加甲苯以抑制细菌生长,含三硝基甘油血清中添加少量硝酸银抑制三硝基甘油的降低等)。
如要了解较长时间的储藏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一般是制备与分析样品含有相同药物(成分)和代谢物的对照样品,两者作平行处理,从对照样品的分析结果可判断药物稳定性的情况。
临床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1)精密度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相同介质中相同 浓度样品的一系列测定值的分散程度。 通常用质控样品RSD考察方法的精密度。一般RSD应 小于15%,在LLOQ附近的RSD应小于20%。 2)准确度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测得的生物样品 浓度与真实浓度的接近程度(即质控样品的实测浓度 与真实浓度的偏差)。一般应在85%~115%范围内 (偏差应小于15%),在LLOQ附近应在80%~120% 范围内。
临床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临床药代动力学(PK)研究
研究药物在人体内处置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是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和个体化药物治疗的依据。
生物利用度(BA)
是指药物或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程度和速度。一 般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BE)
分析数据的记录与报告提交
生物分析方法建立中产生的数据和QC样品测试结果应全部记录 保存。 提交数据至少包括: 1. 方法建立数据 分析方法的详细描述;仪器设备、分析条 件、分析方法所用对照品的纯度和来源,方法学确证数据及代 表性色谱图或质谱图并加以说明。 2. 样品分析数据 分析样品时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各分析 批QC样品测定结果及批内、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各分析批待 测样品浓度计算结果。提交20%受试者样品测试的色谱图复印 件,包括相应分析批的标准曲线和QC样品的色谱图复印件。 3. 其他相关信息
根据具体情况,对含药生物样品在室温、冰冻和冻融条件 下,以及不同存放时间进行稳定性考察,以确定生物样品的存 放条件和时间。要注意考察储备液的以及样品处理后溶液中分 析物的稳定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6. 提取回收率
分析过程的提取效率,以样品提取和处理过程前后分析物 含量百分比表示。 应考察高、中、低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 其结果应当一致、精密和可重现。
药代动力学实验指导2
实习指导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实验一药物在体小肠吸收实验一、实验目的1.以磺胺嘧啶为模型药物,掌握大鼠在体肠道灌流法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
2.掌握药物肠道吸收的机理及吸收速度常数(k a)与吸收半衰期[t1/2(a)]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药物消化道吸收实验方法可分为体外法(in vitro)、在体法(in situ)和体内法(in v ivo)。
在体法由于不切断血管和神经,药物透过上皮细胞后即被血液运走,能避免胃内容物排出及消化道固有运动等生理影响,是一种较好的研究吸收的方法。
但本法一般只限于溶解状态药物,并有可能将其他因素引起药物浓度的变化误认为吸收。
消化道药物吸收的主要方式为被动扩散。
药物服用后,胃肠液中高浓度的药物向细胞内透过,又以相似的方式扩散转运到血液中。
这种形式的吸收不消耗能量,扩散的动力来源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药物转运的速度可用Fick's(注:最后一稿校,全书一致)扩散定律描述:式中,为扩散速度;D为扩散系数;A为扩散表面积;k为分配系数;h为膜厚度,C GI为胃肠道中药物浓度;C为血药浓度。
在某一药物给予某一个体的吸收过程中,其D、A、h、k均为定值,可用透过系数P来表示,即。
当药物口服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的药物,随血液迅速地分布于全身。
故胃肠道中的药物浓度(C GI)远大于血中药物浓度(C),则上式可简化为:上式表明药物被动转运(简单扩散)透过细胞膜的速度与吸收部位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表明被动转运速度符合表观一级速度过程。
若以消化液中药量(X a)的变化速度()表示透过速度,则:式中,k a为药物的表观一级吸收速度常数。
对上式积分后两边取对数:式中,X a为t时间消化液中药量;X0为零时间消化液中药量。
以lg X a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由此直线斜率即可求出药物的吸收速度常数,并可计算吸收半衰期:本实验以磺胺嘧啶为模型药物,进行大鼠在体小肠吸收试验。
三、仪器与材料仪器:蠕动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离心机、注射器、眼科剪刀、眼科镊子、手术刀片等。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实验方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实验方法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物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是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本文将对该领域的实验方法进行介绍。
1. 基本概念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是指对药物在体内产生的代谢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体内样品收集、样品处理和检测等方面。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新药开发、药物治疗和毒理学等领域。
2. 实验方法2.1 体内样品收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中,体内样品收集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实验工作。
体内样品收集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体内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以及其他生物学指标。
体内样品的收集方式有多种,如静脉采血、组织活检、尿液收集、呼出气收集、唾液收集等等。
静脉采血和尿液收集是最为常见的体内样品收集方式,它们能够反映药物的整体代谢和排泄情况。
组织活检是对某些组织特异性代谢酶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
2.2 样品处理对获得的体内样品进行处理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
样品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分离出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并除去与分析无关的物质。
样品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萃取、纯化等,不同的样品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3 检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最后一步是对分离出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检测。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检测方法的种类繁多,选用何种方法需要考虑实验目的、样品特性、所需检测精度等因素。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毛细管电泳(CE)、质谱分析(MS)等。
3. 注意事项在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样品的采集、放置、处理以及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操作环境和相关因素,以尽量减少误差。
3.2 样品处理需要在不影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剔除与分析无关的物质,以提高检测精度。
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
CNAS-SL XX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认可方案(征求意见稿)Accreditation Scheme for Drug Clinical TestingLaborator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药物临床试验是以筛选人群在一定时间内试用药物后,通过检测其体内药物式代谢浓度,经统计后得出结论的复杂过程。
药物是指可能上市变为药品的化学物质,多为混合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此类药物申报为药品的批准要求比较严格,做药物临床试验的实验室是药物能否上市的关键环节。
此类实验室申请认可数量近年来大量增加,对此类实验室的特殊政策也是CNAS必须考虑的,因此本认可方案是知道此类实验室申请认可的文件。
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认可方案1 范围实验室使用“药代动力学”或“药物及代谢物浓度”作为参数,或使用有关《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作为检测依据的实验室,视为药代动力学实验室,属于药物临床生物样品分析实验室,参照本文件要求执行。
2 引用标准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DT,ISO/IEC 17025)3 要求3.1 受理原则3.1.1对于临床药代动力学检测实验室,除正常受理申请文件之外,第一方机构(主要指医院内或新药研发机构内的检测实验室)应在申请认可药代动力学实验室的同时递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临床药理实验基地文件,以及符合GCP要求的证明性文件;3.1.2第三方机构或非临床试验机构应有法人营业范围内的新药研发等内容,以及药代动力学检测研究经历,而且具有从事相关检测工作的资质。
同时,应提交其委托机构的临床药理实验基地文件,以及符合GCP要求的证明性文件,以及与委托机构的委托合同文件。
3.1.3 对于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应有法人营业范围内的新药研发等内容,以及检测研究经历(完整的报告或模拟报告),而且有实验资料考核通过的经历。
生物样品中药物定量分析的指导原则与实验实施
FDA:Guidance for Industry Bio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
2013年修订版本
EMEA:Guideline on bio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
2012年版本
CFDA
1. 范围 2. 生物分析方法验证
2.1 分析方法的完整验证
此需要自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EMEA:部分验证可以少到测定批间
精密度和准确度,也可以至几乎全部 验证内容。
应用不同的方法从一项或多项试验获得数据,或者 应用同一方法从不同试验地点获得数据时,需要互 相比较数据,应该进行分析方法的交叉验证。
同一份质控或者试验样品被两种分析方法测定,评 价均值的差异。
3.6 用于评价方法重现性的试验样品再分析
EMEA
2.1.1 选择性 2.1.2 残留 2.1.3 定量下限
2.1.4 标准曲线
2.1.5 准确度
2.1.6 精密度 2.1.7 稀释可靠性
2.1.8 基质效应 2.1.9 稳定性
FDA
1. 范围 测定对象确定——生物基质中的药物浓度。 适合于非临床或临床试验样品实际分析的基本要求。 规定部分验证或交叉验证的适用范围。
浓度 10 20 50 100 200 500 1000
峰面积比 0.102 0.139 0.241 0.443 0.862 2.284 4.309
INTERCEPT SLOPE
R2
1 139.7 112.9 92.6 93.3 95.3 104.3 99.2 0.0419 0.004301 0.9991
体内药物分析常用生物样品处理方法和方法学验证
精品文档
31
精品文档
32
萃取小柱一次性使用,防止交叉污染!
精品文档
33
固相萃取操作一般有五步:
活化——甲醇/乙腈 润湿小柱,活化填料; 平衡——水或适当缓冲液冲洗平衡小柱; 上样——将样品转移上柱,抽去废液; 淋洗——水或缓冲液最大程度洗去干扰物; 洗脱——用小体积的溶剂将被测物质洗脱下来并收集。
精品文档
16
实际应用中,多是取50uL的血浆,加入500uL的有机溶 剂,涡旋离心后,取上清进样;
若沉淀后,信号相应不好,可尝试更换有机溶剂或者 在沉淀时,加入酸或碱,调节pH值,可能会对结果影 响很大;
常用的酸碱有:盐酸,甲酸,乙酸,氨水等。
精品文档
17
优点:操作简单,为方法开发中最先考虑使用的。
尿液中药物浓度较高,但尿液浓度受尿量的影响,通常变 化较大,应测定一定时间内排入尿中药物的总量。
精品文档
12
5 唾液
唾液中所含成分比较简单,且容 易获得,但是只有少数药物的唾 液浓度和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具有 相关性,实际使用不多,当药物 血浆结合率高的时候,唾液中药 物的浓度极低,很难检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9
HPLC中化学衍生化法,包括柱前衍生化和柱后衍生化两 种方法。
柱前衍生化分析前尽可能将药物进行提取分离后再衍生 化,防止其他含有相同的功能基团的杂质也被衍生化, 影响分离。柱后衍生化是药物经色谱柱分离之后进行的 ,所以可形成对检测器具有高灵敏度的衍生物。
HPLC法常用的衍生化试剂有邻苯二醛、丹磺酰氯、荧胺 等。
精品文档
15
1.沉淀蛋白
①有机溶剂沉淀法 加入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的分子内及分子间
体内药物分析生物样品与样品制备
体内药物分析生物样品与样品制备
生物样品是指人体或动物体内的生物组织、体液以及排泄物等样品。
常用的生物样品有血液、尿液、唾液、头发、毛发等。
生物样品的选择要根据分析目的和药物的特性来确定。
例如,如果需要了解药物在机体内的浓度变化情况,可以选择血液样品进行分析;如果需要了解药物的排泄情况,可以选择尿液样品进行分析。
样品制备是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样品制备的目的是将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分离出来,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检测。
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有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凝胶过滤、超滤和离心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样品的性质来确定。
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分析方法的选择很重要。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质谱法(MS)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药物的浓度、代谢产物、分布情况等。
分析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样品的性质、药物的特性和分析目标来确定。
体内药物分析常用的指标包括药物浓度、药物代谢产物的生成率、生物样品中药物的分布情况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分析样品中药物的浓度、代谢产物的生成率以及其他相关指标来获得。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可以对体内药物的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进行研究,从而了解药物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总之,体内药物分析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了解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为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体内药物分析的结果和准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5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是通过体外和动物体内的研究方法,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获得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阐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xcretion, 简称ADME)的过程和特征。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究开发的评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药物制剂学研究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是评价药物制剂特性和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中,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进一步深入阐明药物作用机制,同时也是药效和毒理研究动物选择的依据之一;药物或活性代谢产物浓度数据及其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是产生、决定或阐明药效或毒性大小的基础,可提供药物对靶器官效应(药效或毒性)的依据。
在临床试验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能为设计和优化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有关参考信息。
本指导原则是供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新药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参考。
研究者可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参考本指导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本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试验设计的总体要求、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研究项目(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吸收、分布、排泄、血浆蛋白结合、生物转化、对药物代谢酶活性及转运体的影响)、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与评价等,并对研究中其他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附录中描述了生物样品分析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相关方法和要求,供研究者参考。
二、基本原则进行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试验目的明确;(二)试验设计合理;(三)分析方法可靠;(四)所得参数全面,满足评价要求;(五)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试验设计(一)总体要求1. 受试物中药、天然药物:受试物应采用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词:@生物样品/分析;@生物样品分析/药代动力学
分类号:R912.1;R927.2
文献标识码:A
无论在临床药理、药物作用机理研究或新药开发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获得的资料最终能否用于临床实践或药物研究结果的说明和解释,取决于研究方案和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设计和实施。
应用于化学药品及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包括中药和中药复方)分离、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已有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导,尤其是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分析和检测手段越来越快捷、准确。
然而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除正确设计和精心实施外,尚应包括了解该方法的特性及其限制因素。
方法的特性包括被测物在体液中的稳定性,分析测试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萃取过程的回收率,定量计算的线性关系,工作曲线,以及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1 方法学验证
1.1 稳定性
从生物样品(体液)的收集到样品的分析完成,样品中的待测药物(有效成分)必须是稳定的。
否则将导致易变的回收率并降低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分析方法建立的过程中,应了解待测成分(药物)在不同的pH、光照等情况下的稳定性,同时也应了解、考察生物样品及分析操作过程中待测成分的稳定性。
这一点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来说应特别注意,因为除待测的有效活性成分外,中药中尚有许多未知成分,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这些成分与待测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待测成分“量”和/或“质”的改变。
体液中药物稳定性的考察应包括在室温和储藏温度(-20℃或-80℃)两种情况的研究。
如发现有明显的降解,则应采取特殊措施来防止。
(如尿液中加甲苯以抑制细菌生长,含三硝基甘油血清中添加少量硝酸银抑制三硝基甘油的降低等)。
如要了解较长时间的储藏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一般是制备与分析样品含有相同药物(成分)和代谢物的对照样品,两者作平行处理,从对照样品的分析结果可判断药物稳定性的情况。
1.2 灵敏度
分析方法灵敏度的要求取决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时所用药物的剂量,给药次数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等特征。
临床前或临床(药理)资料有助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一般来说,分析方法应有一定的浓度范围。
但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物或代谢物的浓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此时可采用一些简便的方法(如样品的稀释),使样品中待测成分的浓度落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
虽然在同一研究中可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但应尽量避免,以利于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
1.3 选择性
选择性是涉及分析方法在内的特异性(能力)。
色谱分析中方法的选择性是指待测药物的色谱峰与其他组分的色谱峰间的基线分离。
在分析方法建立过?#程?#中,应注意了解
某些成分对分析的干扰,如内源性物质、药物的代谢物、食物及可能的合并用药,特别是中药中某些未知成分对分析的干扰。
空白样品的分析可以了解内源性物质的干扰,空白样品中加入可能来自合并用药等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外来成分的干扰。
然而这种方法不能解决药物的代谢物,或中药中共存的未知成分带来的干扰,此时可用特殊的分析手段如气相-质谱(GC-MS)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析方法,它们有着绝对的专一性。
吸收度比,光电二极管矩阵检测,蒸发光散射检测,或双检测器(紫外、荧光)的应用也是一些特殊的方法。
在缺乏上述技术时,应仔细比较各色谱峰的峰型和保留时间。
采用某一种分析方法对Ⅰ期临床(Phase Ⅰ)的健康志愿者药代动力研究可能是合适的,但对Ⅱ、Ⅲ期临床(PhaseⅡ、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不一定合适,因为Ⅱ、Ⅲ期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病人而不是健康志愿者,病人年龄的差异和/或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清除,过多的合并用药也可能产生新的干扰。
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必须仔细考察。
1.4 回收率
回收率应包括整个研究浓度范围内的回收率。
理想的回收率是100%,但这是不可能的。
一般要求回收率高于(75%±10%)(±s),而且低浓度和高浓度的回收率在统计学上比较不存在差异。
应该注意疏水性药物易被玻璃器皿表面吸附而降低回收率的现象,高浓度时由于吸附作用点被饱和,这种现象表现不显著,但在低浓度时表现得较为明显,此时易造成工作曲线由线性变为非线性,使一些在低浓度测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消除半衰期)产生较大的偏差。
回收率低或不恒定,则应改进样品的制备萃取技术。
对于某些回收率不稳定的分析方法可以用内标加以修正。
但应注意,不准确的内标回收率则会导致额外的分析误差和更大的资料偏离。
1.5 线性关系
由于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变化的差异较大,因此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应该足够大(如两个数量级范围),来适合于样品的变化。
对线性范围大的分析方法应检查其是否属方差齐性。
如是方差不齐,则需用加权回归法。
一般来说,浓度范围大的工作曲线最好用加权线性回归处理。
1.6 工作曲线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如果求得的相关系数接近1 ,认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方法是属线性的,有时这种推断不一定正确。
在非加权最小二乘法中,最高浓度有最大权重,而所有偏差是靠最低浓度时
将它们减至最小。
低浓度时,当线性范围增加1.7 个对数单位以上时,可产生100% 的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可用回归参数对计算标准进行逆运算决定。
以逆运算的结果和实测的相对误差,再进行统计学和线性关系的评价。
对分析样品而言,工作曲线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相对误差应不超过10% ,如达不到此要求,应考虑用加权回归分析。
通常制作工作曲线时,同一浓度需要制备3~5 个样品,这种因变量有重复的直线回归可用加权直线回归。
权重是每组重复数ni(i=1,2,……,k)。
如各组的方差相同,或各组的估计方差Si2(i=1,2,……k)无显著性差别,仍可用最小二乘法作简单直线回归,如各组因变量有不同的方差,即:S12,S22,……Sk2间有显著性差别,则需用加权直线回归,这时每组因变量平均权重Wi=n1/Si2,即权重与重复数ni成正比,与估计方差Si2成反比。
加权回归直线同样可利用最小二乘法。
即要求
∑wi(yi-a-b。
xi)2=minimum
根据求极小值方法,回归直线y=a+b。
其中a=-b。
加权回归直线斜率b的标准误:
斜率b的近似95% 可信限为b=±2Sb
与非加权回归分析比较,相关系数可能减小,但由于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改善,可明显增加方法的适用范围。
1.7 方法的精密度
在整个计算范围内,应评价系统和方法的精密度。
系统的精密度指所使用的仪器的可变化性。
方法的精密度指样品制备和附加步骤的可变化性。
在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中,方法内与方法间的精密度的相对误差应在±10%之内。
1.8 方法的准确度
方法内和方法间的准确度可用对照样品中的实验浓度代替检测器的响应代入进行测试。
从实测浓度和理论浓度间的差别可求得相对误差。
同时应注意回归分析对准确度的影响,特别是在低浓度时。
在整个计算范围内,相对误差应小于10%。
1.9 常规样品分析
常规样品与对照样品应作平行操作分析。
只有当对照样品分析结果与先前预分析的结果一致时(±10%的相对误差),则研究样品的分析结果才可认为是有效的。
否则应对未知的误差来源加以确定和修正,再进行样品重新分析。
2 结论
只有通过精确的资料分析,才能对药代动力学的资料作出正确的评价。
资料分析的准确性取决于有效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
方法一经确定,可用于各种目的研究(如单剂量和多次给药的比较,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等)。
若改用另一种新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则新方法首先应与已有的方法作比较,同时也应满足以上所述的各种要求。
随着国家资助立项的有关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课题(项目)日趋增多,新药研究开发对申报资料药代动力学的要求,以及专业杂志发表的许多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的报导,显示出药代动力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然而,无论是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求算,药物作用机理的阐述,或指导临床用药,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生物样品分析基础上。
备注:基金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9770909。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广州510405
(收稿日期:1998-07-01)
本篇文章来自<A href=''>百拇医药网</a> 原文链接:/html/DirDu/2005/05/21/56/8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