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4.2《氧气》(第一课时)
八年级化学全册4.2《氧气》自然界的氧循环教案(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1、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自然界的氧循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我们如何消耗氧气?对氧气的生成又做了什么贡献?
2、假如氧循环被破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明显升高或降低,可能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存?
3 、列举缓慢氧化的例子
五、教师引领
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以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六、当堂训练
二、自学尝试
氧是地壳中含量 最高的元素,也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元素。氧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如何进行的呢?预习课本90页活动天地,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三、小组合作
思考:1、自然界中氧气产生和消耗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氧气是性质活泼的气体,自然界中很多物质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大气中氧气的含量没有越来越低呢?
教学
资源
多 媒体,课本,伴你学,
教法与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演示
通案内容设计
个案内容设计
教
学
内
容
一、目标定向
知识与技能:
1.说出自然界中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途径;
2.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3.知道什么是缓慢氧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然界的氧循环,通过图示画出物质之间的转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氧循环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三、小组合作
思考:1、自然界中氧气产生和消耗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氧气是性质活泼的气体,自然界中很多物 质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大气中氧气的含量没有越来越低呢?
四、交流展示
1、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自然界的氧循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我们如何消耗氧气?对氧气的生成又做了什么贡献?
2、假如氧循环被破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明显升高或降低,可能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存?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中考零距离——4.2氧气(一)
中考零距离——4.2氧气(一)江苏 孙欢欢考点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例1 (2012·营口)下图是实验室制取O2的常用装置.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还可用___________ (写一种仪器名称)替代①.(2)写出用A 装置制O 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A 装置相比,用B 装置制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不定项).A . 节约能源B . 可较快获得氧气C . 可随时添加药品D . 操作简单、安全解析 (1)由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可知,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还可用平底烧瓶、大试管、集气瓶等来代替;(2)由制取O2的A 装置特点可知,该装置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又在试管口加了一团棉花,应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KMnO 4=加热K 2MnO 4+MnO 2+O 2↑;(3)与A 装置相比,用B 装置制O2的优点:不用加热,能节约能源,故A 正确;加入药品,即刻反应,可较快获得氧气,故B 正确;通过分液漏斗可随时添加药品,故C 正确;在制取氧气时,操作简单、安全,故D 正确.答案 (1)①锥形瓶 平底烧瓶 (2)2KMnO 4−−→−加热K 2MnO 4+MnO 2+O 2↑ (3)ABCD真题演练 1.(2012·常州)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个有趣的实验“大象的牙膏”:在细长的容器中加入双氧水和发泡剂(用于产生泡沫),仅看到少量泡沫,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物质M ,立即看到大量泡沫迅速从瓶口喷出,源源不断就像挤不完的牙膏.(1)M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双氧水做此实验将获得更好的喷发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易错点二 催化剂例2 (2012·娄底)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 . 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C . 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D .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解析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A说法正确;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B、C说法正确;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如碳在空气中燃烧就不需要催化剂,故D说法错误.故选D.答案 D真题演练 2.(2011·株洲)在KClO3分解制O2的反应中MnO2作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改变C.某些反应可使用不同的催化剂D.某些催化剂可催化不同的反应参考答案1.(1)催化作用(2)2H2O2M2H2O+O2↑(3)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剧烈2.B。
氧气课件—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4—2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二课时 氧气的性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氧气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愿望,培养学习化
学的兴趣。
重难点解读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
冶给 的
气
炼病 蓝 钢人 色
的
铁
输 氧
钢 瓶
主
要
嫦 娥
用
一 号
途
卫 星 发
射
`` `
视察一瓶氧气
放的视 置色察 方态氧 法味气
资料:
卖鱼市场上,鱼池的水中鱼能自由的 游泳呼吸,但过一段时间卖鱼人就要向 水池中舀水或通入氧气.
任务一:氧 气 的 物 理 性 质
1、色、味、态:
20℃,101kPa
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0又是氧化反应
任务四: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阅读课文P92—93,了解氧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在自然界中通过氧气以及各种含氧化合物 的天然或人工转化形成持续、稳定的氧循环。
2、缓慢氧化:反应缓慢,甚至不易被觉察的 氧化反应。
当堂训练
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无__色__、_无__味__的_气___体,密度 _比__空__气__大__,不___易__溶于水。
结论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氧气能与多种化合物反应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想一想
上面的实验中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 氧气中燃烧现象一样么?这说明了什么?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 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 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 燃烧越剧烈。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4.2氧气第1课时课件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 空气 中燃 烧
【现象】1、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2、放热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在 氧气 中燃 烧
【现象】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放热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点燃
文字表达式: 硫 + 氧气 → 二氧化
硫
点燃
S + O2 → SO2
思考: 硫在氧气里燃烧,为 什么集气瓶底要留少量水?
文字表达式:
铁 + 氧气 Fe + O2
点燃 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3O4
思考: (1)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丝上为什么 系一根火柴棒?还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什么?
引燃铁丝。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聚热使铁丝容 易燃烧。
思考:(2)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 一层细沙?
为了防止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一、氧气的性质
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 度和密度、是否溶于水等。
1、物理性质
①色、味、态:
②密度:
无色无味气体(标准状况)
③水溶性: ④熔沸点:
比空气密度略大
不易溶于水
气体物理性质的归纳一般包含三部分: ①色、 味、态②密度③水溶性
⑤三态转化: (淡蓝色)液态氧
101kPa, -183℃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 + O2
点燃
CO2
思考: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 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什么?
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跟氧气的含量有 关,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3)铁丝(银白色色固体)与氧气反应(实验2-4)
在空气中:铁丝不能燃烧, 发生红热现象。
鲁教五四制八年级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节 氧气》_6
课题2 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包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两块内容。
教材将其安排在空气之后,氧气的制法之前,保持了知识生成的连续性与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本节课主要解决第一块内容。
本节课教材以实验为基础,用观察氧气与闻气体的方法等来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氧气的检验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进而总结并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
教师通过演示木炭、铁丝和硫磺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现象,对比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材内容层层深入,符合初中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水平,让学生在动眼与动脑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氧气是学生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
所以本节教学需深入地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这个内容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于理解。
所以教学中要利用实物观察和实验演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推理与归纳的水平。
教学中一定要要注意以下几点:会理解物质的一般方法。
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持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升和掌握。
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还需要老师引导的。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知识目标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描述氧气与木炭、铁、硫磺反应的实验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水平目标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水平及动手实验水平。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水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四)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与木炭、铁、硫磺反应的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
(五)难点: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水平、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四、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独立与个性化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与体验中获得感悟与理解。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册4.22氧气 课件(18张PPT)
4.氧气的检验:
验证O2: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 条复燃,此瓶盛氧气。
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复燃则已满。
(2012淄博)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首先要选择反应物,明确如何控制反应 条件,然后确定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还要考虑装置是否符合环保、安 全等要求.请回答以下问题:
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 过氧化氢(H2O2) _甲__烷__(__C_H__4_)_____
_氯__化__钠__(__N__a_C_l_) 水(H2O)
活动天地4-3
收集证据,对比分析 :
物质
条件
现象
结论
过
氧 ①常 温
不复燃 没有氧气放出
化
氢 ②加 热
溶
液 ③ 加入二氧 化锰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物质不能
直接作为原料的是②⑥ (填序号),判断的依据
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①水(H2O) ②氯化钠(NaCl) ③氯酸钾(KClO3)④高锰酸钾(KmnO4) ⑤过氧化氢(H2O2)⑥甲烷(CH4) (2)当确定了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后,还应该考虑
原料是否容易获得、反应速率是否适中 等因素(写一项即可).选择气体的 收集方法时,以下气体性质中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①③(填序号).① 颜色 ②密度 ③可燃性 ④溶解性
H2O + O2
2、实验装置
选择该发生装置和收集装 置的理论依据?
3.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1.按照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 2.先向锥形瓶中加入约0.1g二氧化锰,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约15ml过氧化氢溶液,并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入水槽中。 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过氧化氢溶液缓缓滴入锥形瓶中, 待导管有气泡连续、均匀产生时,再把导管伸入集气瓶中。集 满后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实验台上。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4.2氧气教案(鲁科版八年级)
性质活泼的氧气学习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一般性了解两套装置的区别。
学习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和获得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与用途课堂学习:一、引入: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
1.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能几乎保持恒定?2.你已知道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进行相关的整理:将学生所描述的有关性质列于黑板上)二、师生互动:观察身边的空气,并阅读课本33—34页的部分内容。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较)、三态变化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请举例说明。
少量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那么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2.铁丝在纯氧中又能否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课本35页表格中。
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可分为剧烈氧化(通常情况下的燃烧)和缓慢氧化(举几例说明)。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课本氧气的用途。
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氧气获得的方法和原理课堂学习:一、复习引入:1.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吗?有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剧烈氧化?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氧气由于哪些用途?二、师生互动:对于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获得通常从用物理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去思考。
八年级化学鲁教版全一册第二节氧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氧气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2.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实验技能。
3.掌握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如氧化反应、燃烧反应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氧气相关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层面: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本节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需要进一步激发,同时,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也需要加强。
4.学习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尚需引导,本节课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氧气制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问题探讨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氧气的相关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反应类型,以及氧气在环境保护和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氧气制备实验的操作步骤,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类型的理解,以及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演示、分组讨论、生活实例等,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氧气的相关知识。
4.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鼓励他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节氧气(第一课时)鲁教版
优点:大量生产
缺点:不纯净
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气焊都需要比较纯净的 氧气,如何获得氧气?
(1)供给呼吸,如潜水、登山、医疗急救、航空等;(2)支持燃烧,如炼钢、宇航、气焊、液氧炸药等。
从环境中获 取现成的氧气
用化学反应 制取氧气
下列哪些物质可能产生氧气?
1.293Ag或/LB,且氧气不易溶于水。
选择依据: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比较)
空气
A 排水法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 水且不和水发生化学 反应的气体。
B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 体。
C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 体。
讨论互动:收集装置的选择
适用于密度比 空气大的气体
适用于密度比 空气小的气体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
,锥
A
B
C
D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
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时,即用装置D收集氧气,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瓶口、瓶中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4)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由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表现出了哪些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特点: 作用:
质量与化学性质不变。 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催化作用
反应原理
选取药品及反应
过氧化氢 H2O2
MnO2 水 + 氧气
H2O O2
分解反应
催化剂:
4.2.2 氧气的性质、氧循环课件-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硫在氧气中的反应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 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气体(二氧化硫)
木炭与氧气反应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无色气体
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燃烧的实验步骤:用坩埚钳取一小块木炭片,放在酒精灯 外焰上加热至红热时,迅速将红热的木炭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 深入。待燃烧停止后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震荡。
2.蜡烛燃烧的实验步骤:在空气中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用燃烧 匙将其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深入。待燃烧停止后加入少量澄清 石灰水并震荡。
第四单元
4.2.2 氧气的性质、氧循环
目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重点与难点
3
教学内容
4
课后练习
学习目标
重点与难点
课堂引入
氧气的制取
新知讲解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1L水约溶解30mL氧气) 沸点是-183℃、熔点是-218℃ 液态氧为淡蓝色,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
铁在氧气中的反应
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石。
通过以上实验分析你能否总结氧气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 的气体。
C + O2 点燃
Fe + O2 点燃 石蜡 + O2 点燃
炉法和电炉法。转炉法以氧气和铁水的反应为主,适合生产中低 品质的钢材;而电炉法则通过电能和氧气的加热来提炼钢水,适 合生产高品质的钢材。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4.2氧气(课时1)教案
课题: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2.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并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知识点(重点、难点):1.重点: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2.难点:催化剂教学准备:试管、锥形瓶、分液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火柴;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情景创设:复习导入,创设情境——在生活实际情景中认识氧气的制取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大家回忆一下,氧气有哪些用途呢?那么,如此重要的气体,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一个生活中获得氧气例子。
我们知道,如果鱼塘里缺氧,就会造成大量的鱼死亡,对渔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渔民们常用一种叫做“氧来乐”的增氧剂给鱼塘增氧。
(展示氧来乐图片和文字说明书:大家看,氧来乐的主要成分“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氧气和水。
所以,这里写到“分解快、无残留、绿色环保”。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初步探究——建立研究物质制备的方法体系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纯净的氧气呢?思考、回答氧气能供给呼吸,用在航天、登山、潜水、医疗等方面,氧气还能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炼钢等方面。
关注产品标签中的主要成分、增氧功能、产物无残留、绿色环保的信息。
在笔记本上试着默写一下这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从复习氧气的用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制得氧气的欲望。
通过恰当的情景设置,特别是选择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情景,能极大地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更有利于突出本节课重点内容。
引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帮助学生加深对反应产物的印象。
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化学制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化学的学科价值。
否能立即收集?4、如何检验收集的气体?还能否用其它的方法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组装仪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检验气体;收集气体。
用高锰酸钾(KMnO4)和氯酸钾(KClO3)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八年级化学全册 4.2《氧气》氧气的性质教案1 (新版)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全册化学
四、展示交流
1、氧气与木炭反应实验中,木炭要自上而下缓慢深入集气瓶中的原因:
2、氧气与铁丝反应实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平底铺水或细沙的原因?
3、氧气与蜡烛反应实验中,为了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应采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五、教师引领
1、氧气与铁丝反应实验中,实验失败的原因:
2、氧气与铁丝反应实验中,集气瓶炸裂的原因:
氧气的性质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2、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化物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的实例,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归纳、总结和表达
教 学
重点
难 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过程
3、氧气与蜡烛反应
四、展示交流
1、氧气与木炭反应实验中,木炭要自上而下缓慢深入集气瓶中的原因:
2、氧气与铁丝反应实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平底铺水或细沙的原因?
3、氧气与蜡烛反应实验中,为了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应采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五、教师引领
1、氧气与铁丝反应实验中,实验失败的原因:
2、氧气与铁丝反应实验中,集气瓶炸裂的原因:
3、氧化物概念
4、氧化反应概念
5、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的原因
六、当堂训练
七、反馈检测
一、目标定向
1、知识与技能1、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2、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化物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的实例,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归纳、总结和表达。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册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册 4.2.1氧气 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课题:( 4.2.1 氧气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时间:审核:一、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2.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3.通过催化剂的探究学习,体会一切现成的方法都是通过尝试和探究得到的。
二、问题导学:依案扣本专心自主(自主学习课本 85 页至 87 页思考下列问题)【结合活动天地4-2,思考】:1.下列物质哪些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过氧化氢(H2O2)甲烷(CH4)氯化钠(NaCl)水(H2O)2.制取氧气的物质和方法有很多,你认为以下5种方案哪种最好?考虑的因素是什么?①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加热液态空气从而分离出氧气;②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③加热固体高锰酸钾(KMnO4)得到固体锰酸钾(K2MnO4),固体二氧化锰(MnO2)和氧气;④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得到固体氯化钾(KCl)和氧气;⑤常温下,利用催化剂二氧化锰分解过氧化氢(H2O2)得到水和氧气。
【结合活动天地4-3,思考】3.(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是:(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3)实验步骤:①按照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实验装置;②连接装置之后,应先;③向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向分液漏斗中加入___________;④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盖住瓶口,然后于水槽中;⑤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缓缓滴入锥形瓶中,待导管口有产生时,收集氧气;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放在实验台上。
(4)思考:①反应所需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什么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③氧气如何检验和验满?三、达标反馈:基础达标能力提升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2.工业制氧气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本质区别是()A、都属于物理变化B、都属于化学变化C、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D、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4.已知实验室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加快双氧水分解的作用,某同学在用加热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中忘加了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 A.反应较慢,但产生氧气总量不变 B.反应较慢,且产生氧气总量减少C.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不变 D.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减少5.质量、浓度都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中不加二氧化锰,分别同时加热,下列图像表示放出氧气质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6.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锥形瓶中装二氧化锰②旋紧胶塞③分液漏斗中加双氧水④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打开活塞。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氧气(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2、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某些用途方面的知识,比如: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
对于“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氧气”的问题还不了解。
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但是课标要求的,也是学生期望学习的。
学习目标:1、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2、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3、对比较典型的题目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难点: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实验准备:多媒体、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学习过程:实验探究: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的15%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结论: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投影:小资料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发生改变2、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一变:板书:催化剂:二不变:板书:反应原理催化剂过氧化氢水+氧气讨论:选择哪些仪器可以组装发生装置?①试管②烧杯③锥形瓶④酒精灯仔细观察学生回答:产生气泡快,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获得结论分析、总结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分组讨论|、组合展示: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⑤长颈漏斗⑥单孔橡皮塞⑦双孔橡皮塞⑧导管讨论:可以选择哪些方法进行收集氧气?投影:小资料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展示装置图:或根据小资料讨论、总结排水法收集氧气向上排空气法观察实验交流反思: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学生总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演示实验:制取一瓶氧气实验步骤:1、组装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打开瓶塞,向锥形瓶中加入0.5克(约半药匙)二氧化锰,并塞紧瓶塞3、将集气瓶装满水,从侧面轻推盖上毛玻璃片,翻转后,扣在水槽中;4、向长颈漏斗中倒入过氧化氢溶液5、在水底将毛玻璃片盖紧,取出,正放;讨论:如何检验一瓶气体就是氧气呢?交流讨论:用下面这套装置制取氧气时,应如何验满呢?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长颈漏斗应没入液面以下,导管刚露出橡皮塞即可;3、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气体;4、取出后的集气瓶应正放。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4.2《氧气》第一课时学案
第二节氧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学习稳固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等实验根本操作。
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2、了解催化剂概念,培养人为改变化学反响速率、改造自然的意识。
【旧知回忆】
1.在枯燥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
2.在工业上,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来制取氧气;电解_____也可以得到氧气。
3.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
其中在反响中二氧化锰做__________。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该实验用到的仪器
有:。
5.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
〔1〕排水法:适合于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响的气体;
〔2〕向上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3〕向下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或方法收集。
开场收集气体的时间为,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应在桌面上。
【自我检测】
1、催化剂在化学反响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响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响速率D.减慢化学反响速率
2、以下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B.双氧水C.空气D.氧化镁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A.用火柴去点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C.用鼻子去嗅气味D.用天平称量
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氧气,所以加热时能放出氧气
C.双氧水中不参加二氧化锰,无法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
5、要收集较纯洁的氧气最好用〔〕。
第二节氧气 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全一册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节氧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氧气,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与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教材知识层层深入,符合初中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通过学习氧气的性质能更好的理解氧气的用途,同时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学习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3.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的作用。
【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展示]观看潜水员潜水作业的图片。
[提问]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
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学生活动]思考。
[设计意图]由同学们熟知的事例,引出本节的主要内容,既是为所学知识作铺垫,建立知识迁移,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新课讲授[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5页《活动天地4-2》,思考给出的问题。
[引导]引导学生选择最佳药品,比较原理选出符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讨论考虑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强调]发生装置的选择要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要依据气体密度和气体溶解性。
[过渡]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物质和方法有很多。
其中,利用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比较符合环保、安全要求的常用方法。
[实验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步骤:取5毫升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
[提问]怎样知道是否产生了氧气?[回答]看是否产生气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产生了氧气。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质疑]为什么没有复燃?[讲解]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产生少量氧气。
【新版】鲁教版八年级化学《氧气》第一课时【创新教案】
第二节氧气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2、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某些用途方面的知识,比如: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
对于“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氧气”的问题还不了解。
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但是课标要求的,也是学生期望学习的。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2、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
3、对比较典型的题目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
难点: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实验准备:多媒体、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学习过程:
③锥形瓶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氧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一变
二氧化锰催化剂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二不变H2O2 H2O O2
装置: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验满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 检验: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是否 复燃。
• 验满: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实验室制法
实验过程
1、连接装置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固体药品 ,塞紧带导管的塞子 4、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里 5、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6、当试管的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开始 收集 7、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将盖有毛玻 璃片的集气瓶移出水槽,并正放在桌子上。
2.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H 2 O2
二氧化锰
水+氧气
H2 O O 2
MnO2
• 每小组的同学试着用桌上现有 的仪器组装一套可以制出并能 收集氧气的装置。
B A 固液混合常温下制气体的常用装置
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 口必须在液面以下
2.伸入锥形瓶中的导 管不能太长 3.使用前检查气密性
药品的选择
• • • • • 1、药品中必须含有氧元素 2、产物无污染 3、节约能源价格便宜 4、装置简便易于操作 5、易于反应常温更好
取A.B.C三支试管, 1.向A试管中加入3ml-5ml过氧化氢溶液,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并记 录现象。 2.向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再 加入3ml-5ml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现象。 3.向C试管中加入几块小砖块,再加入 3ml-5ml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现象。
白色晶体,熔点为368℃,400 ℃时分解
放出氧气( O2 )。
氧化汞(HgO)
红色粉末, 俗称三仙丹。加热到500℃时
分解为汞蒸气和氧气。(汞蒸气有毒!)
水(H2O)
加热至1000℃高温或借助一定的电解设备
通以直流电 (耗电量较大) 可分解为氧气 和氢气。
过氧化氢(H2O2)
俗称双氧水,无色液体。 家庭和医 院用的消毒水就是其3%的溶液,它 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药房均有 购, 每 100ml 大约1.30元。常温 下较浓的溶液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 气,若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 会大大加快反应速度,迅速放出氧 气(O2)。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方法
空气
降温、加压
液态空气
升温蒸发
氮气(-196℃)
液态氧气(-183℃)
原理
利用液氧液氮沸点的不同来分离液 态空气的(属物理变化)
有关资料
高锰酸钾(KMn
o)
4
俗称灰锰氧或PP粉,紫黑色晶体,其溶液
为紫红色,是常用的消毒剂,受热很快分 解而放出氧气(O2)。
氯酸钾(KClO3)
检查气密性方法: 在导管出口处夹上弹簧夹,从长颈 漏斗注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 继续注入少量水,至漏斗颈部形成 水柱,静置,观察水柱是否下降, 若不下降,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
过氧化氢 溶液 二氧化锰 (催化剂)
过氧化氢
H2 O2
二氧化锰
H2 O O2
水+氧气
实验室中常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1)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2)为组装制氧发生装置,请你从下图中选择所需的仪 器(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装药品前应首先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氧气方法之一:排水法
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 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 中。当导管口有连续而均匀的 气泡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 到装满水的集气瓶中,等瓶里 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 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 槽,正放在桌面上。
方法之二:向上排空气法
如何验证氧气已经 充满集气瓶了?
注意事项: 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
指出下列制取氧气装置图的错误
A
B
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 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 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从下图中选出制取氨 气的发生装置 ,收集氨气应采用的 装置是 。
A
B
C
D
E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 编号 1
实验现象
结论
放出极少量气泡 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迅速放出气泡, 带火星木条复燃 放出气泡较慢, 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有氧气迅速放出
2
3
• 比较上述三个实验,哪个最 适合在实验室制氧气?你的 理由是什么?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 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
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 凡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 改变 质量 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 化学性质 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 前后 没有发生变化 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