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四章 4.1.1课件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4.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课件
中的数,随着小数点后位数的增加,都越来越接近,从而两个序列 23.1,23.14,23.141,23.1415,23.14159,...; 23.2,23.15,23.142,23.1416,23.14160,...; 中的数,随着指数的变化,也都会越来越接近一个实数,这个实数就是2π
5 125 (2) 2 3
3 3
典型例题
例3 化简下列各式:
(1)
x y 5 2 3
1 2
x y x y
1 4
1
1 2
5 6
1 3
1 6
(2) m m1 2
m m 1 2
1 2
三、用信息技术求实数指数幂
实数指数幂的值可以通过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方便地求得. 在GeoGebra中,在“运算区”利用符号“⋀”,就可以得到实数指数幂的精确值或近似值.如下 图所示,前面三个是在符号计算模式下的输入和所得到的结果,后面两个是在数值计算模 式下得到的结果。下面我们来求本节情境与问题中的年平均增长率。
第四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
4.1.1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
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科研和开发机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近些年 呈爆炸式增长:2013年为221.59亿元,2014年、2015年、202X年的年增长率分 别为16.84%,14.06%,14.26%。
你能根据这三个年增长率的数据,算出年平均增长幸,并以2013年的经费 支出为基础,预测202X年及以后各年的经费支出吗?
一、有理指数幂
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指数幂的知识,例如25=2×2×2×2×2=32,
1 30=
5
3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4-1第1课时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课件
(1)(5)
(1)(6) (2)
(2)(3)(4)(5) (6)
(1)(6) (2)(3)(4)(5) (1)(5) (2) (6) [(1)是有穷数列且是递增数列; (2)是无穷、递减数列;(3)是无穷数列;(4)是无穷数列;(5)是递增 数列且是无穷数列;(6)是有穷数列且是常数列.]
反思领悟 数列的判定方法及其分类
(2)当通项公式中的n=1,2,3,4,5时,数列{an}的前5项依次为 1,0,-1,0,1. 图象如图4.1-2(2)所示.
[典例讲评] 3.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2+13n(n∈N*), 画出它在x轴上方的图象,根据图象求出an的最大值,并在同一平面 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f(x)=-2x2+13x的图象,根据图象求出f(x)的 最大值,并与an的最大值比较.若用函数来求an=-2n2+13n的最大 值,应如何处理?
[提示] 共同点:都是按照确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不同点:从项 数上来看:(1)(2)项数有限,(3)(4)项数无限;从项的变化上来看:(1) 每一项在依次变大,(2)项没有发生变化,(3)项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4)项的大小交替变化.
[新知生成] 1.数列的概念 (1)一般地,我们把按照__确__定__的__顺__序__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 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__项__.数列的第一个位置上的数叫做 这个数列的第__1__项,常用符号a1表示,第二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 个数列的第__2__项,用a2表示……第n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 第n项,用_a_n__表示.其中第1项也叫做_首__项___. (2)数列的一般形式是a1,a2,…,an,…,简记为___{_a_n}___.
3.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吗?当数列确定后,它的通项公 式唯一吗?你能否各举出一个例子?
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四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4.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课件新人教B版
m
[微思考] 在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化公式 a n =n am中,
为什么必须规定 a>0?
m
提示:①若 a=0,0 的正分数指数幂恒等于 0,即n am=a n
=0,无研究价值.
m
3
②若 a<0,a n =n am不一定成立,如(-2) 2 =2 -23无意
义,故为了避免上述情况规定了 a>0.
第四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 4.1 指数与指数函数
4.1.1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 新课程标准 1.理解 n 次方根和根式的概念,掌握根式的性质、根式与分数 指数幂之间的相互转化.
m
2.通过对有理数指数幂 a n (a>0 且 a≠1;m,n 为整数且 n>0) 含义的认识,了解 指数幂的拓展过程.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 算性质.
m2-2mn+n2等于 A.2m
B.2n
()
C.-2m
D.-2n
解析:原式=|m+n|-|m-n|,
∵n<m<0,∴m+n<0,m-n>0.
故原式=-2m.
答案:C
题型二 分数指数幂的运算
[学透用活]
[典例 2] 计算下列各式(式子中字母都是正数):
2
(1)(0.027)
3
+12275
[解]
(1)
3
a·4
1
a=a 3
1
·a 4
=a
7 12
.
1 11
7
(2)原式=a 2 ·a 4 ·a 8 =a 8 .
23
13
(3)原式=a 3 ·a 2 =a 6 .
(4)原式=(a
1 3
)2·a
1 2
·b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4.1 4.1.2圆的方程(共44张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高中数学 必修2第四章复习 PPT课件 图文
A ' 3, 0, 2
B '(3, 4, 2)
O 0, 0, 0 4y3源自xA (3, 0 , 0 )
C (0,4,0)
B (3, 4, 0)
23
(1)空间的对称
空间点P(x, y, z)关于:
(1)x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为_(_x__,__y_,___z_)_;
(2)y轴对称的点P2的坐标为_(___x_,_y_,___z_)_; (3)z轴对称的点P3的坐标为__( __x_,___y_,_z_)_; (4)原点对称的点P2的坐标为_(_ _x __,_ __y_,_ __z_)_.
次方程,利用判别式“Δ”进行判断: Δ>0⇔相交,Δ=0⇔相切,Δ<0⇔相离.
10
题型一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1:直线x+y-3=0与圆x2+y2-4x+2y+3=0是相切、相 离还是相交?
解:该圆的圆心为(2,-1),半径为 2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答d案|
213| 12 12
2.
故直线与圆相切.
(3)当 D2+E2-4F >0 时,方程表示的曲线为圆,
它的圆心坐标为 ( D , E ) , 22
半径为 1 D2 E2 4F 2
5
题型一 圆的方程的判断 例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表示圆,若是则求圆心与半径 (1)x2+y2+2x+1=0; (2)x2+y2+2y-1=0; (3)x2+y2+4x+6y+9=0; (4)x2+y2+2y=0. .
6
题型二 求圆的一般方程 例题 求过三点A(0,5),B(1,-2),C(-3,-4)的圆的方程. 解: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 将A、B、C三点坐标代入整理得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4.1.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课件】
答: (1) = , = ,… , =
(2) 中的 i 反映了身高按岁数从1到17的顺序排列时的确定位置,即 = 是
排在第1位的数, …… = 是排在第17位的数,它们之间不能交换位置.
所以,① 是具有确定顺序的一列数.
例如 :数列-1,1,-1,1,-1,1,…
⑤递推公式法(下一节学习)
合作探究
数列的分类
分类
标准
按项
名称
含数列
递增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递减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常数列
各项相等的数列
摆动数列
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字,也可以
是其他形式
数列中的数是有顺序的。如1,2,3
与2,3,1表示不同的数列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
如{1,2,3}={2,3,1}
同一个数在一个数列中可以重复出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
现,如1,1,1,…
如1,1,1,…组成的集合只能写为{1}
新知讲解
数列与函数
由于数列{ }中的每一项 和它的序号n有下面的对应关系:
数列{ }是从正整数集∗ (或它的有限子集{1,2,…,n })到实数集R的函数
其自变量是序号 n,对应的函数值是数列的第n项 ,记为 = ()
另一方面,对于函数 y=f(x) , 如果 f(n) ( ∈ ∗ ) 有意义,
那么
1 , 2 , … , , …
构成了一个数列 { f(n) }
(3)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常用符号 表示, 第2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人教版)《4.1 数列的概念 第一课时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课件
()
(2)数列1,0,-1,-2与数列-2,-1,0,1是相同的数列.
()
(3)数列的项可以相等.
()
(4)数列a,b,c和数列c,b,a一定不是同一数列.
()
答案:(1)× (2)× (3)√ (4)×
2.所有正奇数的立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数列,其前3项为______.
答案:1,27,125
知识点二 数列的分类与通项公式
[对点练清]
[多选]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
{1,2,3,…,n})上的函数
B.数列若用图象表示,从图象上看都是一群孤立的点
C.数列的项数是无限的
D.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唯一的 解析:数列的项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C错;数列的通
项公式可能不唯一,比如数列1,0,-1,0,1,0,-1,0,…的通项公
(1)从图(2)开始观察每个图案从上往下的小正方形个数有什么规律? 提示:按照1,3,5,7,…,1的顺序分布. (2)按照此图规律,f(6)为多少? 提示:f(1)=1=2×1×0+1, f(2)=1+3+1=2×2×1+1, f(3)=1+3+5+3+1=2×3×2+1, f(4)=1+3+5+7+5+3+1=2×4×3+1, 故f(n)=2n(n-1)+1. 当n=6时,f(6)=2×6×5+1=61.
题型一 数列的概念及分类 [学透用活]
(1) 数 列 的定 义 中 要 把 握 两 个 关 键 词 : “ 一 定 顺 序 ” 与 “ 一 列 数”.也就是说,构成数列的元素是数,并且这些数是按照“一定顺序” 排列着的,即确定的数在确定的位置上.
(2)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项是指出现在这个数列 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它是一个函数值,即 an=f(n);而项数是指这个 数列共有多少项.
4.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课件——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
小学数学点知识归纳数轴的概念与表示数轴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示数值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文将对数轴的概念进行简要归纳,并介绍常见的表示方法。
一、数轴的概念数轴是由一条直线和标注在上面的数值组成的。
它可以用来表示整数、小数、分数等各种数值,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数轴的表示1. 整数数轴整数数轴是最简单的数轴表示方法。
它将0作为起点,根据正负方向向两侧延伸,用整数对应的点来表示。
例如,在一个整数数轴上,数值-3、-2、-1、0、1、2、3将依次对应不同的点。
2. 小数数轴小数数轴是用于表示小数的数轴。
它可以看作是整数数轴的扩展,将0作为起点,根据正负方向向两侧延伸,但除了整数点外,还需要将小数点后的数值对应到相应位置上。
例如,0.5、1.2、-0.8等小数点后的数值可以用小数数轴表示。
3. 分数数轴分数数轴是用于表示分数的数轴。
和小数数轴类似,它也是在整数数轴基础上进行扩展。
除了整数点和小数点后的数值外,还需要将分数对应到相应位置上。
例如,1/2、3/4等分数可以用分数数轴表示。
三、数轴上的运算1. 数轴上的加法与减法在数轴上进行加法与减法运算时,可以利用数轴上数值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计算。
例如,在整数数轴上,若要求-2+3的结果,可以从-2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最终到达1。
同样,在小数数轴和分数数轴上也可以进行加法与减法运算。
2. 数轴上的乘法与除法在数轴上进行乘法与除法运算时,可以利用数值的倍数关系进行计算。
例如,在整数数轴上,若要求2×(-3)的结果,可以从2出发,向左移动3个单位,最终到达-6。
同样,在小数数轴和分数数轴上也可以进行乘法与除法运算。
四、应用举例1. 比较数值大小数轴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比较数值的大小。
例如,要比较-2和3的大小,可以在整数数轴上找到对应的点,从而发现3较大。
同样,对于小数和分数,也可以利用数轴进行大小比较。
新教材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精品教学课件:第四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6课时)
(4)图象的应用——数形结合
例6
四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
(1)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研究最值问题
例7
1. 用min{a,b,c}表示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f(x)=min{2x,x+2,10-x}(x≥0)
,则f(x)的最大值为( )
A.4
B.5
C.6
D.7
2.
(2)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知识梳理 一、指数函数的概念
二、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指数函数y=ax(a>0且a≠1)具有下列性质: (1)定义域是 实数集R . (2)值域是(0,+∞),因此,对任何实数x,都有ax>0,也就是说函数图 像一定在x轴的上方. (3)函数图像一定过点(0,1) . (4)当a>1时,y=ax是 增 函数; 当0<a<1时,y=ax是 减 函数.
1.
2.
五 指数幂等式及幂的方程问题
例5
1.
2.
解决有关幂的综合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要观察、分析,并对所给条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变形,以便运用公式 和幂的有关性质进行化简、求值,同时还要注意方程思想、整体代入思想、 化归与转化思想、换元法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小结
1.根式.
记忆口诀 正数开方要分清,根指奇偶大不同, 根指为奇根一个,根指为偶双胞生. 负数只有奇次根,算术方根零或正, 正数若求偶次根,符号相反值相同. 负数开方要慎重,根指为奇才可行, 根指为偶无意义,零取方根仍为零.
第四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
4.1 指数与指数函数
4.1.1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
学习目标
重点: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及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1.根式的概念及根式的有关性质.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4.1.1 圆的标准方程 课件(共16张PPT)
六.小结
1.圆心是 A(a,b),半径为r的圆A的标准方程是(x–a)2+(y–b )2=r2 2.点M(x0,y0)与圆(x-a)2+(y-b)2=r2的位置关系
几何法 先求出点M与圆心A的距离d
(1)若点M在圆A上,则d=r; (2)若点M在圆A内,则 d<r; (3)若点M在圆A外,则 d>r.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 焉能分作两边飞 数无形时少直觉 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离分家万事休 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 永远联系莫分离
—— 华罗庚
O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数
直线方程 1.点斜式方程 ������ − ������������ = ������(������ − ������������)
r2
③
展开平方后,
(x–2)2+(y+3)2=y25.
① ②得:a 2b 8 0
A(5,1)
③-②得:a b 1 0
几
解得a=2,b=-3,r=5.
代
何
O M
(6,-1) x B(7,-3)
∴ △ABC的外接圆方程为
数
(x–2)2+(y+3)2=25.
法
C(2,-8)
kAB 2
(1 a)2 (1 b)2 r 2
(2 a)2 (2 b)2 r 2
ab1 0
a 3 解得 b 2
r 5
∴圆C方程是(x-3)2+(y-2)2=25.
代
何
O
x
数
法
C
高中数学第四章圆与方程4.1.1圆的标准方程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2
二、内容标准 1.圆与方程 (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 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2.空间直角坐标系 (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2)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本章的重点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一般式方程和圆的方程.难点是坐标 法的应用.坐标法是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由曲线求方程和由方程研 究曲线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应注意展现过程,揭示思想方法,强调学 生的感受和体验.在活动中逐步提高认识和加深理解.
直线 AB 的斜率 kAB= 2 5 =-7,……………………………………………………………………4 分 1 0
因此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y- 3 = 1 (x- 1 ),…………………………………………6 分 27 2
即 x-7y+10=0.同理可得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2x+y+5=0.……………………………8 分
规范解答:法一 设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 (x-a)2+(y-b)2=r2.…………………………………………………………4 分 因为 A(0,5),B(1,-2,),C(-3,-4)都在圆上, 所以它们的坐标都满足圆的标准方程,于是有
(0 a)2 (5 b)2 r2,
a 3,
(1
a)2
(2
3.(圆的标准方程)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 D )
(A)(x-1)2+(y-1)2=1 (B)(x+1)2+(y+1)2=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四章课件(共7课时)
x
例3 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 A(1,1)和B(2,-2),且圆心C在 直线l :x-y+1=0上,求圆C的标准方程.
y
l A C x
o B
小结作业
(1)圆的标准方程的结构特点.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3)求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 ①待定系数法;②代入法.
作业:
P120练习: 1,3. P124习题4.1A组:2,3,4.
y C o y C x o x y C
o
x
D=0
E=0
F=0
知识探究二:圆的直径方程 思考1:已知点A(1,3)和B(-5,5),如 何求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方程? 思考2:一般地,已知点A(x1,y1), B(x2,y2),则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方 y P 程如何?
B A o x
(x-x1)(x-x2)+(y-y1)(y-y2)=0
2
2.用待定系数法求圆方程的基本步骤: (1)设圆方程 ;(2)列方程组; (3)求系数; (4)小结.
3.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思想: 求出动点坐标x,y所满足的关系.
作业: P123练习:1,2,3. P124习题4.1B组:1,2,3.
4.2 4.2.1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提出
y
M
o x
x0x+y0y=r2
思考3:设点M(x0,y0)为圆 x2+y2=r2 外一点,如何求过点M的圆的切线方 程?
y
M
o
x
思考4:设点M(x0,y0)为圆x2+y2=r2 外一点,过点M作圆的两条切线,切 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如 何?
A
y
M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第四章4.1.1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1、选系; 2、取动点; 3、列方程; 4、化简.
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一点和倾斜角也能 确定一条直线.
思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
定一个圆呢?
三、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
的集合(轨迹)是圆.
定点就是圆心,
y
定长就是半径.
怎样求出圆心是 A(a,b),半径是r的 圆的方程?
(3)方法:①待定系数法; ②数形结合法.
练习:
6、圆心在直线y=x上,与两轴同时相切, 半径为2.
Y
Y=X
-2 C(-2,-2)
C(2,2)
02
X
-2
(x-2)2+(y-2)2=4 或 (x+2)2+(y+2)2=4
例4、求以C1,3为圆心,并且和直线
3x 4 y 7 0相切的圆的方程.
课堂小结:
1. 圆的方程的推导步骤:
建系设点→写条件→列方程→化简→说明
2. 圆的方程的特点:点(a, b)、r分别 表示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
3. 求圆的方程的两种方法: (1)定义法; (2)待定系数法:确定a,b,r.
课外作业: P124 习题 A组 1、2、3、4、5、6
练习
1. P.120第1题、P.121第4题;
2. 求下列条件所决定的圆的方程: (1) 圆心为 C(3, -5),并且与直线
x-7y+2=0相切; (2) 过点A(3, 2),圆心在直线y=2x上,
且与直线y=2x+5相切.
3.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端点是A(x1, y1)、 B(x2, y2),证明:圆的方程是 (x-x1)(x-x2)+(y-y1)(y-y2)=0.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 数列 4.1 第1课时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
2 4 6 8
(3) , , , ;(4)7,77,777,7
3 15 35 63
777.
1
2
7
n
解(1)an=2n+2.(2)an=2 +1.(3)an= 2 .(4)an=9(10n-1).
4 -1
探究点三
数列的单调性及其应用
角度1.数列单调性判断
【例3-1】 [人教B版教材例题]已知函数f(x)=
解a1=2,a2=4,a3=8.
知识点2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函数,关系如下表:
定义域
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对应关系 自变量是序号n,对应的函数值是数列的第n项an,记为an=f(n)
递增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 大于 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 2
-1
(2)0,2 , 3,…, ,…;
1 1
1
(3)1, , ,…, -1 ,…;
2 4
2
1
1
1
1
(4)-1×2 , 2×3,-3×4 , 4×5,…;
π
(5)1,0,-1,…,sin 2 ,…;
(6)9,9,9,9,9,9.
解 (1)因数列(1)只有5项,且依次增大,故(1)为有穷数列,且为递增数列.
1.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与数列的表示方法.
课程
标准
2.掌握数列的分类.
3.理解数列的函数特征,掌握判断数列单调性的方法.
4.掌握数列通项公式的概念及其应用,能够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
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目录索引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一遍过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 数列 4.1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
探究点一
由递推公式求前若干项
【例1】 [苏教版教材例题]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数列{an}的前5项:
(1)a1=1,a2=2,an+2=an+1+2an,其中n∈N*;
1
(2)a1=2,an+1=2- ,其中
n∈N*.
解 (1)因为a1=1,a2=2,an+2=an+1+2an,其中n∈N*,所以
所以a2=3+2=5,a3=5+2=7,a4=7+2=9,a5=9+2=11,综上所
述,a1=3,a2=5,a3=7,a4=9,a5=11.
知识点2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
共有n项
1.数列{an}从第1项起到第n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作
Sn,即Sn=a1+a2+…+an.如果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它的序号n之间的对应
思考辨析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1+2+3+…+(n-2)+(n-1)+n,那么a1, Sn -1
(n≥2),an分别是什么?(Sn-1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
提示 a1=1,Sn-1=1+2+3+…+(n-2)+(n-1),an=n.
自主诊断
1.[人教B版教材习题改编]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2n+1,则
式.
3, = 1,
∴an=
2 , ≥ 2.
★【例3-2】 已知数列{an}满足a1+2a2+3a3+…+nan=n2(n∈N*),求数列{a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 |MA|=r.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4.1.1
问题 4 如果把圆看成是点的集合,M(x,y)为这个圆上任意一点,
那么圆心为 A 的圆如何表示? 答 P={M||MA|=r}.
问题 5 用坐标表示点 M 适合的条件并化简将得到什么等式?
本
答 |MA|=r,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x-a2+y-b2=r,
4.1.1
欢迎来到数学课堂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4.1.1
4.1.1 圆的标准方程
[学习要求]
1.掌握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本
课 2.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
时 栏
标准方程.
目 开
[学法指导]
关
通过运用圆的定义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推导出圆的标准方程,
提高自己应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圆的标准方程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4.1.1
例 2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A(5,1),B(7,-3),C(2,
-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解 设所求圆的方程是(x-a)2+(y-b)2=r2.
①
本
因为 A(5,1),B(7,-3),C(2,-8)都在圆上,所以它们的坐标都
课
满足方程①.
时 栏 目 开 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4.1.1
跟踪训练 1 已知点 A(1,2)在圆 C:(x+a)2+(y-a)2=2a2 的内部,
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 ∵点 A(1,2)在圆的内部,
本 ∴(1+a)2+(2-a)2<2a2,即 5-2a<0,
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时 栏 目
∴a>52,
开 关
∴a 的取值范围是(52,+∞).
2)2+(y+3)2=25.把点 M1(5,-7)的坐标代入方程(x-2)2+(y
+3)2=25,左右两边相等,点 M1 的坐标适合圆的方程,所以
本 课
点 M1 在这个圆上;把点 M2(- 5,-1)的坐标代入方程(x-
时 栏
2)2+(y+3)2=25,左右两边不相等,点 M2 的坐标不适合圆的
目 开 关
答 (1)(x0-a)2+(y0-b)2>r2,点在圆外;
本 课
(2)(x0-a)2+(y0-b)2=r2,点在圆上;
时 栏
(3)(x0-a)2+(y0-b)2<r2,点在圆内.
目
开
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4.1.1
探究点二 圆的标准方程的应用
问题 从圆的标准方程所含的参数上,你能分析出求圆的标准方程需
于是57- -aa22+ +1--3b-2b=2r=2 r2 2-a2+-8-b2=r2
,解方程组,得 ab= =2-3 r2=25
所以,△ABC 的外接圆的方程是(x-2)2+(y+3)2=25.
小结 本例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即先设出圆的标准方
课
化简可得:(x-a)2+(y-b)2=r2.
时 栏
问题 6 如何说明(x-a)2+(y-b)2=r2 就是圆心坐标为 A(a,b),
目 开
半径为 r 的圆的方程?
关 答 若点 M(x,y)在圆上,由上述讨论可知,点 M 的坐标适合
方程(x-a)2+(y-b)2=r2,反之,若点 M(x,y)的坐标适合方程
栏 目
点及倾斜角也能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确
开 关
定一个圆呢?直线能用二元一次方程表示,圆也能用一个
方程表示吗?这些就是本节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4.1.1
探究点一 圆的标准方程
问题 1 圆是怎样定义的?
答 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是圆.定点
本
要几个条件吗?
答 在圆的标准方程中,含有三个参数分别是 a,b,r,因此求
本 课
圆的标准方程需要三个已知条件.
时
栏
目
开
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4.1.1
例 1 写出圆心为 A(2,-3),半径长等于 5 的圆的方程,并
判断点 M1(5,-7),M2(- 5,-1)是否在这个圆上. 解 圆心是 A(2,-3),半径长等于 5 的圆的标准方程是(x-
关
径为 r 时,则圆的标准方程是 x2+y2=r2 .
3.设点 P 到圆心的距离为 d,圆的半径为 r,点 P 在圆外⇔ d>r ;
点 P 在圆上⇔ d=r ;点 P 在圆内⇔ d<r .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4.1.1
本 [问题情境]
课 时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能确定一条直线,已知一
方程,所以点 M2 不在这个圆上. 小结 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通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利
用点与圆心的距离 d 与半径 r 的大小关系来判定,当 d>r 时,
点在圆外;当 d=r 时,点在圆上;当 d<r 时,点在圆内.另
一种方法是把点 P(x0,y0)代入圆的方程.若(x-x0)2+(y-y0)2 >r2,则点 P 在圆外;若(x-x0)2+(y-y0)2=r2,则点 P 在圆 上;若(x-x0)2+(y-y0)2<r2,则点 P 在圆内,这种方法实质 上就是第一种方法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
的应用,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4.1.1
本 1.圆的定义:在平面内,到 定点 的距离等于 定长 的点的
课
集合叫做圆.确定一个圆的基本要素是 圆心 和 半径 .
时
栏 2.设圆的圆心是 A(a,b),半径长为 r,则圆的标准方程是
目 开
(x-a)2+(y-b)2=r2 ,当圆的圆心在坐标原点,圆的半
(x-a)2+(y-b)2=r2,这就说明点 M 与圆心 A 的距离为 r,即点
M 在圆心为 A 的圆上. 小结 方程(x-a)2+(y-b)2=r2 就是圆心为 A(a,b),半径为 r
的圆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圆的标准方程.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4.1.1
问题 7 点 M(x0,y0)与圆(x-a)2+(y-b)2=r2 的关系如何判断?
就是圆心,定长就是半径.
课 问题 2 圆作为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确定它的要素又是什么
时 栏
呢?各要素与圆有怎样的关系?
目 开
答 圆心和半径;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关 问题 3 设圆的圆心坐标为 A(a,b),半径为 r(其中 a、b、r 都
是常数,r>0).设 M(x,y)为这个圆上任意一点,那么点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