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
茶文化相关论文-茶文化论文3000字
![茶文化相关论文-茶文化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42721a85f0e7cd1842536f0.png)
茶文化相关论文|茶文化论文3000字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中的特色和名片。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茶文化相关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茶文化相关论文篇1浅谈发扬中国茶文化摘要:茶文化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茶文化因为有其特别的特色,所以茶代表着一种浓重的家乡特点,由此引发了在外游子有着一种家乡归属感,可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茶文化在中国逐渐不是很明显,茶文化面临着冲击,因此,如何来更好发扬茶文化,传承这种传统茶文化,这个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茶文化;家乡;认同感;发扬传承经常听到周杰伦唱的一首歌,歌曲名叫做《爷爷泡的茶》,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的确,远离家乡的人,一闻到家乡的茶,马上就会想到家乡,在中国,每个人都有对家的归属感,而中国茶文化是历史悠久的,可以说茶是我们中国的特色,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代表了一种在外远离家乡的人对家乡的认同感,所谓茶是故乡浓。
我们中国地域辽阔,茶也发布在各个地域,每个地区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所以,茶也是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的,中国茶的品种非常多,像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云南普洱茶、福建铁观音、西湖龙井等等这一些,既然茶的这一些品种很多,不同的品种当然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了,表面看来不同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茶的外观、香味、冲茶的冲法等等这一些特点,即使有很多的不同特点,不过人们一提起茶,很多人都会想起茶有很多共同的功效,一般是喝茶提神,帮助消化,是一种很好的健康饮品,当然,在家乡的时候,你喝着茶可能感觉没有什么,可是,当你在外工作或者学习的时候,那种喝茶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不知不觉就会想起家乡来,那么茶还有一个魅力,那就是有很多人喝惯了家乡的茶,你让他和其他品种的茶,一般是他不是很喜欢喝的,他这样做,难道是别的茶不好喝么,答案是肯定不是的,而是这体现了他对家乡的一种认同感,一杯小小的茶,难道就真的这么神奇么,其实,不是小小的茶有这么大的魔力,而是有这样的一种氛围,而这一种氛围,就是茶文化。
茶文化经典认识3000字论文
![茶文化经典认识3000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d8344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b.png)
茶文化经典认识3000字论文茶文化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茶文化有什么认识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对茶文化的认识3000字论文,一起来看看。
对茶文化的认识3000字论文1中英美茶文化跨文化对比思考摘要:中国是最早种植茶的国家,并且将茶传播至全世界,尤其是在英美等国,茶得到了改良和发展,形成西方的茶文化。
中西方茶文化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主流文化等等原因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对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既是对茶的发展历史的记载和对茶文化的补充,也是中西方文化比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丰富了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英美茶文化;比较茶已不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文化,是代表国家特征的标志。
茶在中国体现的意境和在欧美国家体现的意境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国,茶如君子之交,淡薄静雅,而在英国,茶就是一种优雅的姿态,展现了绅士的风度。
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发展和“茶”在英语中的表现探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茶文化,这对研究中外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茶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唐朝时茶已经成为了一种风靡全球的风雅之物,当时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不少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并记录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再传回欧洲大陆,引起强烈的反响。
中国的茶西行经过广州、福建等沿海城市再到马来半岛、印度半岛最终到达欧洲大陆。
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记载了中国的茶叶,三百多年后的葡萄牙传教士撰写了一部专门介绍中国茶叶的书并刊登出版。
从此,中国的茶走上欧洲发展道路,让无数欧洲人了解茶并喜欢上茶。
最初引入茶进人们视野的是葡萄牙人但真正推广的却是荷兰人。
葡萄牙人通过马可﹒波罗的游记对东方茶叶好奇无比,借助当时海上霸权的地位和发达的海路运输技术,入侵中国,获得中国最早的贸易权,得到大量的茶叶并运回国,引起上流贵族的关注和好奇。
但是因为葡萄牙人注重国内自身消费而没有国际贸易的意识,所以并没有将茶全面推广,真正实现茶叶推广的是后来居上并击败葡萄牙的海上马车夫—荷兰。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84da23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7.png)
中国茶⽂化论⽂3000字中国茶⽂化论⽂3000字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我们看看下⾯的中国茶⽂化论⽂吧! 中国茶⽂化论⽂ 摘要:作为世界三⼤饮料之⼀的茶,⾃中国唐代陆⽻的《茶经》问世以来,中国茶⽂化经过多年的追求和锐意的提炼,使其越炼越精。
探讨茶树起源、茶⽂化的历史、茶⽂化的内涵,对研究中国茶⽂化是⾮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茶;茶⽂化;起源;内涵;研究 1 茶树起源 我们祖先对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
由于地质变迁及⼈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世界各地。
起源及原产地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
茶树原产于中国,⾃古以来,⼀向为世界所公认。
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茶树。
有的地区,甚⾄野⽣茶树群落⼤⾄数千亩。
所以⾃古⾄今,我国已发现的野⽣⼤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数量之多,分布之⼴,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茶树与从中国引⼊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
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候变化等不同⾓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的分析和论证,进⼀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始于唐朝,兴于宋代,中国茶⽂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体,是中国⽂化中的⼀朵奇葩! 2 茶⽂化的历史 茶⽂化的定义:茶叶是劳动⽣产物,是⼀种饮料。
茶⽂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化,是茶与⽂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定时期的物质⽂明和精神⽂明。
中国茶⽂化历史渊远流长,若依⽂献记载来看,可上溯⾄公元前2337年中古时代的神农⽒。
中国茶道文化论文
![中国茶道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c7127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6.png)
中国茶道文化论文中国茶道文化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茶道文化论文,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道文化论文1浅析中国茶道中“和”文化特性摘要:“和”是中国茶道最重要的特性,茶道本身的构成要素茶叶、茶水、茶具体现了“和”文化特性。
从茶道自身发展看,在唐、宋、明、清茶道文化的发展中儒释道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儒释道精神中蕴含着“和”文化特性。
从中日茶道比较看,“和”文化也是日本茶道精神重要的一部分,但它与中国茶道文化“和”的含义有所不同。
中国茶道“和”思想始终根植于中国传统思想之中,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和茶道儒释道传统文化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
陈文华先生认为“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灵魂。
”庄晚芳先生把“廉、美、和、敬”概括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陈香白先生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提出了“‘和’是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这一观点。
研读历代茶学大家的论著,我对中国茶道精神的认识更加深入,并引发了新的思考。
我认为“和”字包含了中国茶道的一切精神内涵,中国茶道的其他精神都不可或缺地受到“和”文化的影响。
一、茶道本身的“和”文化特征品茶悟道最基本的是品茗茶水,而品茗茶水离不开茶叶、茶水、茶具这三者之间的融合,茶道的“和”也恰恰是这三者相互作用的表现。
陆羽在《茶经》中最早给茶下了定义“茶者,南海嘉木也。
”宋徽宗赵佶这位风雅的帝王在其茶学专著《茶论》中描绘茶“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茶本身就是天地阴阳和气而生的高洁珍贵之物。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
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
”由此可见,茶与水关系之密切。
明代张源《茶录?品泉》一文中明确了水的重要性,即茶是水的灵魂,水是茶的体魄,只有好水能体现好茶之妙,只有好茶能展现好水之精。
历代茶人所用的水如泉水、雪水、雨水等,大致都是自然孕育或天降之水。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5篇范文)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79662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7.png)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茶文化的论文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茶文化摘要:茶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内涵丰富。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推广茶文化,利用茶文化的功能作用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对丰富素质教育内容和弘扬茶文化本身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素质;教育;学生茶,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中国的茶业,最早发源于巴蜀地区,其后向南部和东南部蔓延发展,最后发展至全国。
到了唐代,又传到了日本以及朝鲜等东亚国家;在16世纪,传至西方国家。
中国对茶的发现以及发展,最终形成了茶文化。
茶文化作为我国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涉及社会、伦理、政治、文学、美学、音乐、绘画、书法、民俗、哲学、礼仪、历史等诸多方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并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
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
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我国茶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一,野生药用阶段;二,少量种植供寺僧、贵族引用阶段;三,大量发展阶段;四,衰落阶段;五,解放后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阶段。
对于当今社会,茶文化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饮食文化,而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的体现,学习我国的茶文化,对于当今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场所,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茶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优秀代表之一,融合了儒、释、道各家思想,是东方哲学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https://img.taocdn.com/s3/m/d3bb735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f.png)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一肇始阶段(—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创办了一些茶文化杂志,为茶文化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条件。
湖北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自年开始出版《陆羽研究集刊》,江西省社科院《农业考古》杂志自年创刊后辟有茶史专栏,浙江省“茶人之家”基金会年出版《茶人之家》(后来改名《茶博览》)。
《中国农史》、《茶业通报》等期刊也刊发少量茶文化研究论文。
这些刊物的创办,对推动早期的茶文化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茶史研究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中,茶史的研究起步最早。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就已开展中国茶史和地方茶史的研究。
陈椽《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年),全书分茶的起源、茶叶生产的演进、中国历代茶叶产量变化、茶业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中外茶学、制茶的发展、茶类与制茶化学、饮茶的发展、茶与医药、茶与文化、茶叶生产发展与茶叶政策、茶业经济政策、国内茶业贸易、茶叶对外贸易、中国茶业今昔共15章。
做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通史著作,书中对茶叶科技、茶叶经济贸易、茶文化都并作了全面阐释,就是构筑茶史学科的奠基之着。
庄晚芳的《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年)从茶的发展史、饮用史等来论证茶的发源地,并着重论述了茶的栽制技术的演变以及茶叶科学研究的进展等,虽非对中国茶史的系统研究,但所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贾大泉和陈一石著《四川茶业史》(巴蜀书社年)则是最早的一部地方茶史著作。
此外,还刊登了一些关于中国茶史的论文。
例如王潮生《古代茶树栽培技术探析》(《农业考古》年第2期)、史念书(朱自振)《专论我国茶类生产的发展》(《农业考古》年第2期)和《我国古代茶树栽培史略》(《茶业通报》年第3期)、陈以义《蓝乌龙、白乌龙和青乌龙的发展史》(《古今农业》年第1期)、唐耕耦和张秉伦《唐代茶业》(《社会科学战线》年第4期)、张泽咸《汉唐时期的茶叶》(《文史》第11辑,中华书局年)、王洪军《唐代的茶叶生产》(《齐鲁学刊》年第6期)和《唐代的茶叶产量贸易税收与榷茶》(《齐鲁学刊》年第2期)、徐晓望《清代福建武夷茶生产考据》(《中国农史》年第2期)等。
中国茶文化3000字论文
![中国茶文化3000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f1c42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1.png)
中国茶文化3000字论文中国茶文化的相关论文有很多,那么你们知道中国茶文化的论文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3000字论文,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文化3000字论文1茶文化旅游业如何顺应社会发展摘要: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经济,绿色无公害,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对茶文化旅游业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以旅游业为首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优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们以茶文化为基本载体,通过研究茶文化的历史,出现的背景,以及在现在的经济要求下茶文化如何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茶文化的共识和认知,促进茶文化产业发展,提高附加值,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业;茶旅游;纽带;茶经济产业1茶文化旅游的背景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茶文化就开始出现了,以中国为茶文化的中心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地区,茶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引发了人们对于饮茶和新的关于茶文化作品的认知,从而加强了东西方世界的相互交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茶文化不断深入的了解,人们对茶不仅仅局限于饮茶和加工茶的阶段,他们可以通过茶联想出关于饮茶的仪式和有关茶文化的文学作品。
在茶文化旅游新的消费方式下,我们自己应该做的是提高我们对于茶文化消费意识的提升和理解,从而进一步对茶文化消费产生热情,为我们国家的健康,绿色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该有的贡献。
1.1茶文化旅游的概念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休息和娱乐为目的的娱乐性活动方式,在这个新的旅游方式中,不仅拓宽了新型服务产业的结构和功能,更重要的是以茶文化为元素的主题经济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1.2茶文化旅游的类型茶文化旅游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物质上的茶文化包括饮茶出现的消费方式和饮茶仪式等,而精神上的包括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茶文化的不断认知,对有关茶文化的文学艺术的不断创新和追求,这不仅对优秀的茶文化生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推广以茶经济为主题的特色服务业经济。
茶文化论文(精选15篇)
![茶文化论文(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c88e1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d.png)
茶文化论文(精选1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为了让您对于茶文化论文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山草香给大家分享了15篇茶文化论文,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
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
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
中华民族亲和力特别强,各民族有时也兄弟阋墙,家里打架,但总是打了又和。
遇外敌入侵,更能同仇敌忾。
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不仅立意鲜明,取“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拙中透着美韵。
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
中国历史上,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
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
从自然观念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
青灯古刹中,体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茶的雅韵;花间月下宜用点花茶之法;民间俗饮要有欢乐与亲情。
从社会观说,整个社会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友谊。
茶壶里可装着天下宇宙,壶中看天,可以小中见大。
中国人也讲斗争,但斗的目的是为求得相对稳定与新的平衡。
目前,世界面临着残杀、战争和自然环境的大破坏、大污染,中国的茶道精神或许能给这纷乱的世界加些清凉镇静剂。
据说,英国议会中开会,怕议员们吵起来,特地备茶,以改善气氛。
这大概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延伸。
中国这几年搞开放,开始青年人觉得西方文化有刺激性,向往摇滚乐、咖啡厅。
茶文化论文优秀9篇
![茶文化论文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8edfc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8.png)
茶文化论文优秀9篇摘要:茶文化被看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茶文化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化功能,尚和、重德、贵真与崇俭等都属于它的核心理念。
长时间以来,茶文化被人们当作培育高尚德行、增强修身养性的关键性内容。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茶文化的德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传播茶文化的相关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茶文化传播茶的种植源于中国,迄今为止业已超过了千余年的悠久历史。
历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如何种植茶树、加工茶叶产品、制作各种茶具、茶叶烹煮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饮茶方式。
它的背后蕴含着我国儒释道等多种领域的精神传统和思维方法,体现出了显而易见的民族特色。
随着茶文化的日益普及和推广,循序渐进地促进了茶文化的外传,眼下已成为了国内外的一种时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思想潮流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借助茶文化中的有益方面,在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传播茶文化的相关内容。
1茶文化传播积极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1.1茶文化具有较强的精神教化作用1.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众所周知,茶文化形成于林林总总的茶事活动中,是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涵盖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内容,体现出了深远的意蕴、幽静的意境。
茶文化的具体内容涵盖了茶德、茶道、茶诗、茶艺、茶与茶故事等多歌方面。
这些元素异彩纷呈,成为了国内优秀茶文化的菁华。
我国茶文化的鲜明特征是重德、崇俭、尚和、贵真,这种精神理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重德是传播的茶文化德育功能的第一要求,它关注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而言,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牢固地确立科学的行为准则与道德标准。
尚和是指人和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茶文化的这个特征可以促使大学生尽最大努力,灵活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为其交往和活动提供价值尺度与标准。
茶与茶文化的3000字论文欣赏
![茶与茶文化的3000字论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275b273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2.png)
茶与茶文化的3000字论文欣赏茶与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你们知道茶与茶文化的论文怎么写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与茶文化的3000字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与茶文化的3000字论文1传统茶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摘要:茶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标志,几千年来茶文化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生活方式,反映着国人的审美和智慧,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显现。
传统茶文化与环境设计的结合,不仅为环境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赋予了设计作品以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本文从研究茶文化的内涵出发,以家居的设计为例,分析茶文化对现代环境设计所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茶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环境设计;应用伴随着经济的进步,室内空间设计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但现如今,由于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同地区的独特文化正受到冲击,标准化、规范化的商品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室内设计呈现相趋近的态势,而原本个性鲜明、形态各异的区域文化在这种冲击下出现变化。
这种情况不是设计行业所期望看到的,设计界更希望看到的是各种文化百花齐放,带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设计被发扬光大,可以说文化是设计的生命之源。
茶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直至现在,茶文化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因此,研究茶文化并将茶文化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茶文化泛指与茶有关的文化,包括以茶为媒介进行传播或者展现的文化,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形式。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影响也是十分广泛,在文明、教育、贸易、医学等许多领域都体现了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从文明进程角度看,茶文化是商品经济与城市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的产物,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主要体现在品茗歌舞以及诗词歌赋等方面,侧重点在于一个“雅”字。
茶文化在我国经历了上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在漫长的发展时间里,茶文化整合了我国传统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哲理思想,并逐步转化成了各民族的一种特殊的礼俗,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而又极具特色的分支。
[中国茶文化的认识论文]中国茶文化的论文
![[中国茶文化的认识论文]中国茶文化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40f74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9.png)
[中国茶文化的认识论文]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中国茶文化的认识论文1茶叶包装设计茶文化内涵及发展摘要:关键词:茶叶包装;茶文化;内涵;发展走向中国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孕育历史,使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茶文化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提升茶叶品位,展现茶叶文化韵味,离不开传统茶文化的点染。
茶叶包装设计的创作融入中国传统茶文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创作思路,能够生动的展现茶叶所蕴含的神韵与内涵。
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融入到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可以使茶叶包装因为传统元素的加入,增强艺术感,也可以让消费者在消费茶叶时,感受到醇厚的茶文化。
茶叶包装设计是折射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达茶文化的主要途径,协调好茶文化与茶叶包装设计的密切结合是当今的主流趋势。
1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茶道即茶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茶文化所蕴含的中国精神。
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积淀,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表现,涉猎范围十分广泛,茶与诗词、歌舞、美术、祭祀、禅教等都有结合,同时茶事掌故、茶艺表演、陶瓷茶具也是表达茶文化的形式。
总之在涉及的每一方面都能提炼出内涵丰富的茶文化。
长久以来,人们在品味茶的苦、涩、鲜、甜的同时,也在享受由茶而形成的宝贵精神。
茶在我国被视为“国饮”,国人爱茶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作为茶的故乡,国人爱茶随处可见,在梁秋实先生的《喝茶》中可见一斑,茶已然成为中国一个标志性的符号。
从商代一直延续近三千的时间内,在我国很多地区茶是重要的祭祀品。
茶之所以被国人所推崇一方面是因为茶有助于消暑解渴、利于养生;另一方面茶是高雅艺术与文化的表现。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巴蜀是茶叶的原产地。
因此巴蜀的风俗习惯、生活文化在茶文化中得到众多体现。
西汉时期,“茶陵”成为种植茶叶的专属名称,在我国被冠以“陵”的名称,足以体现统治者对茶叶种植的重视。
饮茶之风盛于两晋、南北朝时期,最早与茶相关的诗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
![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a4dab41ed9ad51f11df260.png)
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中国是全世界公认的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精神财富。
从中国茶文化中提取出来的茶道精神,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下面是WTT精心为你整理的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1 茶文化构建休闲旅游的实证研究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圣地,其历史悠久、风景独特。
以地方茶为中心进行深度休闲旅游项目开发,不仅是地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增添异彩。
本文通过介绍地方茶文化资源的特色与优势,分析地方茶文化休闲旅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茶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有效管理路径。
关键词:茶文化;休闲旅游;实证研究茶文化旅游正在迅速发展,而地方作为茶叶之乡,出产名茶众多,祁门红茶、地方毛峰、太平猴魁等,地方人自古传承、形成了悠久的茶道文化,可供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项目众多。
福建安溪茶文化、杭州梅家坞茶文化、广东茗上茗“茶家乐”旅游活动等都是基于不同茶产地所开发的一系列深度挖掘茶文化的休闲旅游项目,推动了茶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地方同为著名的产茶圣地,可供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也极为繁多。
第一,地方茶道,茶道文化主要指从沏茶到品茶的一系列程序,自唐宋时期兴起,最早现于《封氏见闻记》一书。
到南宋时期,禅师荣西去往日本传扬佛道,后引得诸多日本人来中国学佛,回国时将茶籽和种茶技术带回日本;后又由高僧千利休将茶道在日本民间加以推广,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饮茶的传统习俗。
第二,徽州人饮茶,集中成习的饮茶时间有朝、午茶、夜茶,每天都有不同的茶品伺候,一年间从新茶绿茶到旧茶红茶,饮茶不断。
而不同的时候饮茶各有讲究,比如说,朝茶讲究细品;午茶讲究浓郁;晚茶讲究随性。
第三,茶水选择,徽州人沏茶讲究茶品,更讲究用水,清澈甜美的山泉最佳,河水次之,井水再次;茶具需用锡壶胆,冲泡过后,清香怡人,景致颇佳。
以地方茶文化为中心,开发深度休闲旅游项目,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茶文化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最新中国茶文化3000字论文(2)
![最新中国茶文化3000字论文(2)](https://img.taocdn.com/s3/m/f30990a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2.png)
最新中国茶文化3000字论文(2)二、中国茶文化的品茗之美茶一旦从饮上升到品的层次,便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植物饮料了,而是成为了人文美感的境界,中国人对于品茶的诸多因素要求是苛刻的,想要泡一壶好茶,沏茶的水的品质要用最上乘的山泉水,茶具要用绍兴产的紫砂壶,环境要在山水交汇的美景中,当这些要素都符合了,一壶好茶才可以符合品茶人苛刻的要求,简单的饮茶,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而品茗则需要各种因素、条件、心情共同影响,品茗求的不是肉体上的舒畅,它追求的是更高的关于茶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品茗使茶脱离了简单的解渴作用,上升到了一种对心灵探究寻味的过程,同时品茗也是认为对于生活进行反省思考的途径,品茗之时也加深对生活的领悟,品茗者注重的是修身养性,因此品茗者对于环境的要求很高,在品茗时,不仅品茗人要做到精神上神怡闲适、无牵无挂、无欲无求,并且环境还要清幽雅静,只有同时达到这两个标准才可以真正超越俗我,使飘逸、空灵、洒脱的心灵与自然之景融合在一起,到达精神最高的要求,在这个品茗过程,心灵、人格、境界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总之品茗要做到自然环境的清幽雅致和品茗者的内心精神状态有机融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结合得最完美,才可以品尝出醇厚的茶香。
雅致的茶具也是品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简单的器具也可以体现出文人对于茶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历史上泡茶的茶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茶具有着自己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历史阶段的茶具都有着自己那个时代的审美特征,是那个时代饮茶方式、品饮艺术和审美情趣的反映,但是不变的主题就是无论茶具怎么发展演变,茶具都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的载体,在茶文化方面占着重要的分量,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
古人对于泡茶用水则是到了万中挑一的境界,首先烹茶用水要达到清澈纯净,透明无色的标准,水清才可以显出茶色,茶水通透便可以在饮茶的同时欣赏到茶水中摇曳多姿的茶叶,如此这般才能感受到清幽的雅静,在取水清澈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取活水烹茶,古人有诗句说到:“泉不活者,食之有害。
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优秀5篇)
![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1cd0a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6.png)
浅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优秀5篇)中国茶文化论文篇一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
在中国,种茶、饮茶的历史都非常悠久,茶已经不再单纯的是一种饮料,而在饮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并由茶文化衍生出了一系列书画、文学等艺术作品。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茶文化在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茶、文化、发展历程关于茶的起源现在在学术界还是众说纷纭。
《尔雅》中的“释木篇”和“释草篇”中都有“荼”字(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前者指木本的茶树,后者指草本的苦菜,所以很多学者认为茶最初的作用是被当作菜吃。
也有学者认为茶起源于上古的神农氏,《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始为药用。
对于茶的起源人人言殊,莫衷一是,但饮茶饮茶的开始大致可认为开始于神农时期,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中提到“茶指为饮,发乎神农”。
晋代随着茶叶生产的较大发展,饮茶文化也更加体现出来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饮茶进一步普及,饮茶在民间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被赋予了浓浓的文化色彩。
与美酒佳酿相比,通常的茶叶价格便宜,为多数人所能够承受,故很早人们就用茶叶招待客人表示俭朴。
著名的就是晋代陆纳以茶果招待卫将军谢安,他侄子认为不妥,端出早已准备好丰盛酒席。
事后,陆纳打了侄子40大板,责怪他破坏了他的清廉名声。
《晋书。
桓温传》记述:“温性俭,每宴唯下七奠,伴茶而已。
”也是以茶果表示俭朴。
可见在东晋,南方的饮茶已经很普遍了,并且茶被用来以示清廉。
后来,因为茶叶生产的发展以及饮茶的普及,各种茶叶和茶事的美学内涵也引起了当时文学家们的注意,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不少反映。
如左思的《娇女诗》、张载的《登成都楼诗》、杨炫之《洛阳伽蓝记》等都从各个方面对饮茶和茶事做了描述。
在两晋南北朝茶叶有了一定的种植面积,茶俗进入日常活动,加之文化雅士将之升华,茶从简单的饮品被赋予了文化品味,中国茶文化在此阶段逐渐萌芽。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怎么写(2)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怎么写(2)](https://img.taocdn.com/s3/m/507e337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8.png)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怎么写(2)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4道德教育与茶文化关系分析摘要: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和社会道德的构建是一脉相承的。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具有民族的属性。
而道德的构建也具有民族的属性,道德的存在是对民众的行为进行约束,所以其存在特殊性。
存在于中华民族的道德不一定适合于西方,自然中华的茶文化和西方的也不一样。
因此,民族道德的教育和茶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随着文化强国理念的进一步强化与渗透,道德教育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受到国家与社会的进一步重视,在大中小学生课堂中贯彻道德精神势在必得。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蕴含了道德传统的主要内涵,对于茶文化的探索便是对于道德传统的部分探索,故此,笔者准备以茶历史为切入点,探究茶文化与道德教育关系。
关键词:道德教育;茶文化;关系;探究1茶的文化发展历程与道德文化的联系综述任何一种文化的根源都是物质层面上的,而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其根源便是茶叶的演变。
最初的茶叶产生在5000多年前,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关于茶的确切记载,最初茶是做药用,后来在最初的药用功能上,随着历史的发展又衍生出了“饮用”、“礼用”等功能。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论文品茶之风渐盛,而此行为推进了茶文化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为文化史上三教开始融合的时期,故此茶文化的最初融入,便是儒家、道家、佛家的三教交融的思想,而非分批缀入,此点值得注意。
而注意这一点的原因,在于,若茶叶中蕴含的文化,最初便是三教交融的文化,那么其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便有了根源。
传统道德理念,是以礼教为首的一种宝贵精神品质。
追求真理曰道,正直中和是德。
魏晋时三教的文化精髓在品茶这一优雅行为中随着茶香渗透进了茶中,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此处可以确切知道茶文化中蕴含了道德文化。
茶叶的本性自带有一种不偏不倚、正直倔强的品质,这种品质为历朝道德文化所看重,故此茶叶一经引入文教体系,其道德文化便彰显出来。
茶文化论文3000字
![茶文化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b6635c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e.png)
茶文化论文3000字茶文化论文3000字篇一:茶文化论文茶与茶文化课程论文姓名: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年月日茶文化鉴赏通过茶与茶文化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茶的起源,中国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茶道和各地的茶艺、茶的种类、饮茶的方法和益处、以及和茶相关的文化礼仪,养生方面的知识。
由此,我对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又多了一份了解和热爱。
在品味中国茶文化中,进一步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进深与源远流长。
茶,意味深长,寓意广泛,就如同我们的人生一样。
在品味茶的同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品味我们的人生呢?所谓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说起茶的起源,我们无疑是自豪的,因为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华文化一颗璀璨明珠。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
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
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汉族茶文化的基础。
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把茶上升到如此文化的高度,如此高雅与内涵,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其实,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比如经常饮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记忆能力、能抑制衰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还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心脏血管等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有防暑降温的作用等。
茶作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寿,茶品顺为最佳,还可作药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
茶文化论文范文(精选9篇)(5)
![茶文化论文范文(精选9篇)(5)](https://img.taocdn.com/s3/m/d2560e8659eef8c75fbfb3ca.png)
茶文化论文范文(精选9篇)(5)第五篇关于茶文化论文网络时代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摘要: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呈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愈加凸显出其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互动上的诸多优势,在网络时代,中国茶文化借力网络力量来对外传播,实现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和融合,是今后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的趋势所在。
关键词:茶文化;互联网;对外传播;文化交流。
中国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以茶为媒介,融合了不同时期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文化、风俗、观念、宗教等精神文明内容,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今天的中国,不仅以一个经济大国的形象屹立于世,更是越来越展现出自己文化自信的姿态。
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了解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国际文化传播交流中有着关键的作用。
在网络时代,中国茶文化利用网络来对外传播,实现中国文化与西方社会的对话,是今后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的趋势所在。
1 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既包括不同种类的茶叶、茶具等物质文化,也包括茶艺、茶戏、茶歌、礼仪等非物质文化,同时也包括了诸多哲学思想。
中国的茶文化向外传播,就应当从这三个层面入手,把这些独特而厚重的文化展示给世界。
1.1 中国茶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作为茶的故乡,我国有着丰富多彩、品种繁多的茶种类,大致可以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六大类。
在这些不同的种类中,包含了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铁观音等享誉世界的着名茶叶。
泡茶工具同样也是很重要的物质文化,我国的茶具主要分为陶土类、瓷器类、竹木类、玻璃类、漆器类、金属类等六种。
除了玻璃茶具,其它五种茶具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且造型各异,有的精美有的古朴,兼具美学功能和使用功能。
这里面最负有盛名的是陶土类茶具中的紫砂茶具,以江苏宜兴出产的为上佳。
茶文化论文
![茶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4f1c2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0.png)
茶文化论文茶文化论文范文(精选17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茶文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茶文化论文篇1【摘要】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文化也是被许多的了解和认可的。
本文就茶与中国文化做了认真的分析和探究,也介绍了茶的起源与茶功效等,中国茶文化是值得弘扬和发展的。
【关键词】饮料;茶文化;中国文化;茉莉花茶茶和可可、咖啡被列为是世界三大饮料,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的好处数不胜数,并且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更是值得品评的。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文化更是原汁原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茶也是有独特感情的:当有客人来到家中时,沏上一杯热茶是热情和礼貌;周末和好友一起喝一杯清茶是轻松更是快乐;独自一人时沏一杯好茶看一本好书是精神的收获更是身体的享受。
那么,我们就来谈一谈中国的茶文化。
一、茶的起源对于茶的起源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起源于汉代,也有人说起源于唐代,而更有学者研究说早在神农时代就已经有茶的出现了。
不管怎样,茶都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在中国发展和成熟,之后又流传到日本韩国等地区,而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扩大,中国茶文化更是备受关注。
茶文化悠久而绵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茶出现的初期是作为药材来使用的,因为它有许多特别的功效,是一种很重要的药材,如今也是如此。
后期经过长期的发展,茶才演变为今天的传统饮料。
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些人离不开的茶,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茶。
中国有许多俗语中也时常出现茶的身影,如“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人”,“饭后一杯茶,老来不眼花”,“若想百岁翁,与茶打交道”等等。
这些俗语也充分证明了人们对茶的重视程度。
二、茶的种类茶分许多种,有红茶、绿茶、花茶等等。
绿茶是最原本的茶,是种植茶树然后采摘、晒干等工序之后制作而成的。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怎么写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deae770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9.png)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怎么写中国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中国茶文化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1高校茶文化课程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途径摘要:高校开设茶文化课程,对于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活跃大学生思维、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但从当前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现状来看,高校茶文化课程仍然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对于高校茶文化课程的研究探索仍然大有可为。
基于此,本文尝试从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角度切入,对高校茶文化课程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课程;文化素养;途径茶文化,是深刻扎根于我国本土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对于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突出的推动作用。
当前,很多高校在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后,掀起了高校“茶文化”热潮,先后开设了茶文化教学的相关课程。
可以说,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茶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层面挖掘和弘扬茶文化的精髓,推动茶文化课程的发展建设,进而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茶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大学生既处于学生时期,又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感强、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但又容易判断失准等特点。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不深,尤其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欠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塑造,不失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
喝茶已经是现在的人们日常的一部分,有很多的人有着对于茶文化的感悟。
下面是X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文化感悟的文章,一起来看看。
关于茶文化感悟的文章篇1
茶文化的体会
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
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
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当年学习茶文化,是因为生命里一位挚爱的亲人喜欢,于是也试着去品尝。
尽管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
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
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
想起最初学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师的教导是真诚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实的,陪着自己慢慢的品,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
如今,学会了这份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让我摸清了这个难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
如今,我同事虽然各据一方,倒真地体会到一点点物是人非的人生况味,但那份情怀,却如这茶香,在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去。
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心情;于任何因缘中,保持
最真挚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
关于茶文化感悟的文章篇2
茶是禅之缘,禅是茶之魂
公司年底奖励了一套紫砂茶具,淡雅精致包装华美。
拎在手里,一大盒,沉惦惦的。
当时就想:这样的尤物,于我,不知何年何月才会用得上。
一年里,我大概也喝不了几
回茶的。
果然,一套精美的茶具在书柜上生了尘。
那天,停了电,想起那么多没有写完的文章,不禁心生浮躁,索性,开了书柜来收拾。
就发现了这套茶具,宛如落魄的公主,薄薄的落了灰尘。
爱惜着拿出来,洗了杯,给自己泡了茶来喝。
窗外,人流奔忙,浮生碌碌,窗内,茶香袅袅,清香弥散,满室氤氲着淡淡的水雾与茶香。
静看茶尖细的叶片在水的冲击下渐次舒展,如婷婷少女,着了裙,在水中欢快的舞,漾起一层层涟漪。
心上喜悦,捻起一只杯,一缕清香自唇边滚落,心腹熨帖,温软的茶水,经五脏六腑,犹如经历一遭人情冷暖,慢慢沉淀,浮躁亦如茶,渐渐沉下去,静气浮上来,笼罩全身。
有人说,茶是有来生的,能轮回转世。
曾经清脆欲滴,然后含笑曲卷,将阳光含在身心,遇见水,再绽清新,慢慢将一怀阳光释放。
经时光洗礼,极淡,却开始馥郁……那么,这茶竟是有灵性的了,就像禅语,看似浅显清淡,却能将心灵归复到容纳宁静。
细想,这喝茶之氛围何尝不是另一个人生呢!一水、一杯、一茶,看那叶,在清澈的水中翻滚,飘逸,水与茶,水的清澈和茶的伶俐。
就像,一个人心思纯净个性分明的过往。
可是终究,叶梗在清水中渐次舒展开来,如同被卷入一种最安逸的生活。
水,沾染了茶的芳香,茶,被水缓缓滋润,开始变的柔和、绵软。
一杯茶的清香开始弥散,一个人的人生开始丰满、圆润。
年少,是清涩的龙井,入眼的是华美,养眼;年长,是泡好的碧螺春,入喉的是甜美,润心。
骄傲,迷茫,挣扎,不甘,妥协,安然!一杯茶里浮生不过如此。
遂喜欢上了茶,闲来无事,或心生烦累,便坐下,将脑子里的乱麻清理干净,静静泡一杯茶,任红尘纷扰过耳,柴米琐碎随风。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想来,我们这个时代,貌似繁华丰富,实则虚妄浮躁:金钱是负累,贫穷是负担;才多怕成轻狂,平庸亦生浮躁;太美害怕被辜负,丑了容易遭忽略……
上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