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中有关先验论的研究综述
2017年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解析:先验论和反映论的历史发展
我们在学习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时,会遇到先验论与反映论的对⽴,这两个观点都是之前所学知识的延续。
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同⼀性问题的时候,产⽣出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论是先验论还是反映论,都属于可知论。
先验论唯⼼主义认识论的⼀种表现形式。
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
其认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它是先天就有的。
就⽐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个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们的经验是⽆法认识理念世界的。
⼈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是先天地存在于⼈的⼼灵之中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激活。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赋予知识以普遍性必然性的范畴形式,是主体先天具有的,它是先于经验⽽存在的。
在中国的哲学史中,也有先验论的⼏个代表思想,例如孔⼦思想中有“⽣⽽知之”的“圣⼈”;孟⼦⿎吹“不学⽽能”的“良能”和“不虑⽽知”的“良知”;王守仁宣扬“⼼外⽆物”,“⼼外⽆理”……这些思想都讨论了⼈们终极理念的来源,都可以认为是先验论的代表。
⽽反映论中也包括直观的反映论和能动的反映论,现在甚⾄有⼀种观点认为,能动反映论就是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也叫做⾏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S-R刺激叶反应”)。
然⽽这种观点就混淆了能动与直观的区别。
所谓“S-R(刺激⼀反应)”公式,是美国⾏为主义者华⽣于20世纪初提出来的。
华⽣认为,意识⽆法直接观察,只有通过⾏为才能了解。
他主张抛弃所有诸如感觉、知觉、情绪、想象、意识和意志等⼀类的“⼼理主义”概念,⽽代之以“刺激反应”,如“辨别反应”、“内脏反应”、“语⾔反应”、“动作反应”等,来说明⼈的⼼理活动。
这就完全否定了思维、意识的能动作⽤,是⼀种极为明显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华⽣对⼈的感应的研究有被成为⼼理学历的第⼀次⾰命。
但很显然这种观点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有很⼤的区别。
⽽在直观反映论的发展历,还有以下⼏种观点:列宁认为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存在的;⽽古代唯物主义者以直观的形式对此有所发展。
简明中国哲学史
简明中国哲学史毛主席教导说:"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绝不能割断历史。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1969年版,668页)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哲学遗产,我们应当给以批判的继承,"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同上),全面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这对于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文化运动,将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进行到底,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历史和世界各国一样,有它一般的发展规律。
如原始社会崩溃之后,也是进入到阶级社会,并经历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
但是中国社会也有它的特点:如殷周奴隶社会表现为种族奴隶制;而且"中国自从脱离奴隶制度进到封建制度以后,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就长期地陷在发展迟缓的状态中"。
到十九世纪中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同上,586、589页)。
哲学上唯物主义路线与唯心主义路线的两军对战,是社会上阶级斗争的反映。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哲学上的党派斗争,这种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
最新的哲学象在两千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性的。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365页)这种情况在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是十分激烈和尖锐的,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军对战正是这些阶级斗争的反映,劳动人民总是站在反对唯心主义斗争的前列。
两千多年的儒法斗争是历史上整个阶级斗争的一个侧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儒法斗争有着不同的阶级基础和政治内容,但总是革新与守旧、前进与倒退两条政治路线的斗争,同时在思想路线上则表现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韩非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十四章韩非一、背景韩非,韩国人,曾与李斯同学于荀况门下,著有《五蠹》、《孤愤》、《显学》等五十五篇。
韩非是战国末期各家学说特别是法家学说的总结者之一,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的著作保存在《韩非子》一书中。
战国末期,建立统一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
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中国。
韩非的思想反映了这一时期地主阶级建立统一封建专制政权的要求。
他代表地主阶级中的激进派,①在政治上主张通过暴力、战争统一地主阶级政权,宣扬政令、刑法、赏罚都只能出自君主一人之手的极端专制集权制,反对孟子所宣传的“仁政”。
②在经济上,他主张“重农”,大力保护和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③在思想上,则主张排斥各种矛盾、抵触的学说,确立一种统一的思想。
他总结前期法家的学说,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坚持进步的历史观。
在认识论上,他注重参验,在自然观上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传统。
韩非许多主张以后都为秦始皇所采用,成为秦统一封建政权的理论基础。
一、法、术、势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性善”论。
韩非企图从经济关系中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1.人人都有一种为自己打算的“自为心”他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自私自利的关系。
他认为,人人都有一种为自己打算的“自为心”。
人的一切道德、感情、行为都决定于对自己有没有“利”,根本无所谓天赋的忠、孝、仁、义等道德观念。
他曾举例说:做车子的人希望别人富贵,做棺材的人希望别人早死,这不能说做车子的人就“仁”,做棺材的人就坏。
因为人不富贵,车就没人买;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这都是他们的“利”之所在,不能说做棺材的人生来就憎恶别人。
2.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韩非认为,诸如君臣、父子、地主与雇工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也都是为了各自的“利”。
他说,君主所以给臣民以高官厚禄,因为他知道这样做臣民们就可以为他服务,达到他的“利”。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一、引言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谢林(Schelling)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哲学家。
他的先验观念论是对康德哲学的一种批判和发展,旨在解决康德哲学中存在的问题。
谢林认为,康德的先验论只局限于认识论领域,未能全面阐述人类精神的本质。
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先验观念论体系,以期为人类精神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论基础。
二、谢林先验观念论的核心观念1.观念:谢林认为,观念是客观存在于人类精神中的本质要素,是构成世界的基础。
观念具有普遍性、绝对性和同一性,是超越经验世界的形而上学实体。
2.绝对同一:谢林主张,绝对同一是指观念之间的无差别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各个观念达到内在的统一,彼此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
绝对同一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精神不断追求和接近的目标。
3.自由:谢林将自由视为人类精神的本质和使命。
他认为,自由是观念在实践中实现的途径,是人类不断超越自身、实现与绝对同一融合的过程。
三、观念的内涵及其在谢林哲学中的地位在谢林哲学体系中,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观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石,还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质。
观念论的提出,旨在解决康德哲学中认识论与本体论相分离的问题。
谢林认为,观念论可以将认识论与本体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为人类精神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绝对同一的观念绝对同一的观念是谢林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石。
他认为,客观世界是观念的产物,而非独立于观念之外的存在。
绝对同一的观念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中,寻求各个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对世界的全面理解。
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观念论,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自由的观念自由的观念在谢林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谢林认为,自由是人类精神的本质,是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
自由的实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身,实现与绝对同一的融合。
自由的观念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精神寄托,使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始终怀有对美好未来的信念。
六、谢林先验观念论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及启示谢林的先验观念论对我国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验论的实属巧合——在公园前500年,哲学家像开过会一样
先验论的实属巧合——在公园前500年,哲学家像开过会一样这是一个推论,——由于在公园前500年左右。
说来也是巧,在欧洲这个地方和中国大陆,两个不同的地方。
那些哲学家好像开过会一样,同时对自然哲学的认知开始觉醒了。
然后,作为有价值的哲学论述,首先要怀着谨慎和诚实的态度。
我并没有想要去论证两个毫无价值的事物之间的必须关联。
这种论证只会使结果浮于诡辩。
首先,有可能论证以后的结果,只作为某种哲学经验悖论留存。
根据历史上对哲学理论中悖论的理性经验证明以及抽象共性。
我们在历史实践里,切实可行的证明是正反两个方面去总结的归纳性经验。
也就是,这里不仅要找到同一性,还要找到悖论,还要找到抽象理论所具备的矛盾的辩证关系。
实事求是的证明是治学研究的意义,否则也没有意义。
就如同唯理论,我们在科学哲学的面前,只能够承认(P.培根)的经验主义,将人的在事实上或在思想上对于自然过程所见到的那么多,与假象区分开来。
但对于先验科学(K.康德),我们并没有办法做到(D.笛卡尔)所提出的“演绎”科学哲学的归纳法。
那么这个理论是什么样的呢?尽管,对于逻辑对于科学论证而言是不可证伪的,但我们的主观判断,则是取决于我们所掌握的科学素材以及与逻辑之间的关联,那么无法“演绎”则成了一个矛盾问题。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在公园前500年,哲学家像开过会一样,同时在自然科学还有伦理道德的理论上觉醒了。
但其实对于伦理道德而言,西方人的道德伦理论,一开始是非常混沌的,经常以不敬神,而生灵涂炭。
那么神学,宗教学,也是在后来而得到论证和完善。
在此之前或同时,他们都对事物的原理抱有很大的好奇心。
但对自然科学的态度,始终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的。
其研究的严谨立下了反正明的态度,经过长期辩证的讨论,那些哲学理论以及其可能的悖论与结论(后来也被扬弃了),只为得到一个真正的学术原理。
但他们所得到的原理,除了(B.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的产生,讨论过存在之物存在,不存在之物不是必要的存在。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夏朝-———“有夏服(受)天命”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墨子-提出“兼爱"“非命”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经济上,剥夺奴隶主政权,废除分封制度政治上,主张用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忘了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爵位世界观上,注重客观实际,朴素的唯物主义(2)改良派—旧奴隶主转化的地主—孟子经济上,承认封建地主经济的合法性政治上,用“仁义"感化奴隶主,笼络劳动人民实现封建制过渡,反对暴力世界观上,片面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鼓吹主观唯心论的先验论和英雄史观.(3)其他—在社会大变动面前感到的无所适从的知识分子,-———老子庄子对社会作消极反抗或潜心思考寻找精神上的寄托面对阶级地位大变动,社会财富再分配,传统观念遭破坏,感觉到“世道”“无常"祸福、是非一切变动不定。
先验论
先验论与逻辑和经验这两种众望所归的方法不同,先验方法并非普遍认可的方法(恐怕科学家就不承认或者认为不需要),而是部分哲学家推崇的特殊方法。
先验方法所以特别值得一谈,是因为它是专属于哲学的方法,它是对思想和知识基础进行反思的主要技术,往往称为先验论证。
如果知识基础不成问题,不需要反思,先验方法就没有用处。
可是,事实上知识基础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反思的知识就成为一种必要的特殊知识。
目录简介检验条件论证模式逻辑分析1. 验论证2. 康德的我思论证初步分析3. 笛卡儿的我思论证初步分析4. 康德的先验论证继续分析5. 笛卡儿的我思论证继续分析6. 关于先验哲学的一般讨论活动方式简介检验条件论证模式逻辑分析1. 验论证2. 康德的我思论证初步分析3. 笛卡儿的我思论证初步分析4. 康德的先验论证继续分析5. 笛卡儿的我思论证继续分析6. 关于先验哲学的一般讨论活动方式展开编辑本段简介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
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亦称先验主义、唯心主义先验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先验论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的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人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回忆起来。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赋予知识以普遍性必然性的范畴形式,是主体先天具有的,是先于经验而存在的。
先验论割断人们的认识(指理性认识)同感觉经验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必然否认认识同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联系,从而把认识变成与生俱来的、主观自生的。
先验论是天才论和英雄史观的理论基础。
编辑本段检验条件现有文献对先验论证的讨论,多数是集中在“先验观念论”的方面(Strawson[1966],[1959];Stroud[1968];Korner[1966];Rorty[1971])。
中国传统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及其历史影响
32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知”与“行”是一对十分重要的哲学矛盾。
关于“知”与“行”的关系,自古学者多有议论。
知行观的核心问题,是知行的先后问题,以及何为二者之关键,是“知”还是“行”,“知”与“行”二者之间有无关系,有何关系的问题。
纵观中国的传统知行观,具体来说包括行先知后、知先行后、知行合一、知行相分等观点。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西方哲学认识论存在相同之处,但又不完全等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包括认识、知识,也包括道德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行”包括行动、实践,也包括道德行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划分了哲学的派别,将哲学派别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在认识论和知行观领域,唯心主义认为认识先于实践,先有“知”,后有“行”,哲学上称之为“先验论”。
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先于认识,认识是实践的反映,先有“行”,后有“知”,哲学上称之为“反映论”。
一、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历史考察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产生物质。
虽然中国传统唯心主义在派别上也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但在认识论上均表现为先验论的观点,认为认识是先天具有的,先于实践产生,认识不依赖于实践。
从知行观的角度看,唯心主义否认“知”对于“行”的依赖作用,认为“知[项目简介] 本文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立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五年制高职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B/2018/07/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传统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及其历史影响刘广浩[作者简介] 刘广浩,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33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孟子着重在知识的起源问题上发展了孔子“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
但与孔子不同,孟子完全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他认为人的认识是先天固有的,认识的来源是“反求诸己”,和人的实践行为毫无关系。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哲学体系,它一方面承袭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心与物合一”的思想,另一方面融入了欧洲哲学的“先验经验”理论。
本文将从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概念、内容以及特点三个部分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概念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是以我国著名哲学家谢林为代表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人类所有的认识都是由于先验于世界的心灵造成的。
这种先验的认识构成了生命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理性认识的前提。
二、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内容1.心与物合一的思想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深信心与物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的本质是由心灵构成的,心灵与物质是可以融合的。
在该体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被放大,唯心主义的思想被推到了极致。
2.先验经验的理论先验经验是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谢林认为人类具有先验的经验,这种经验先于任何真实的经验存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先验的经验基础之上的。
3.思辨方法的重要性在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中,思辨方法被视为极为重要的哲学方法,谢林强调思辨方法不能被代替,因为这种方法是知识体系的保障。
三、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特点1.强调心灵至上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视心灵为人类存在的最重要因素,相比较于物质,心灵核心在该体系中被放大。
2.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始终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清醒意识,并将其融入到了哲学体系中,不失为一种开拓新者传承之美的方式。
3.坚信先验经验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坚信人类具有先验的经验,这种经验在认识世界时能够提供一定的指引,且不宜轻忽视之。
它被视为一种认知的重要形态。
总之,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哲学体系,它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强调心灵至上,渴望寻求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方式。
人们能够从这个体系中领悟到思辨的重要性,也能够体味到人类的独特性。
先验观念论宇宙辩证法
先验观念论宇宙辩证法先验观念论宇宙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它试图通过辩证的方法来探讨宇宙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先验的,即在经验之前就已经存在的。
同时,它也强调了辩证法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辩证的方法,才能真正揭示宇宙的本质和规律。
1. 先验观念论:这是一种认识论观点,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并非完全依赖于经验,而是具有一定的先验性。
换句话说,人类在出生时就具有一些基本的认识能力,这些能力使得我们能够理解和把握世界。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康德等。
2. 宇宙:宇宙是指包括一切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在内的无限广大的存在。
它是一切事物的总和,也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3. 辩证法: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统一和斗争推动的。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双方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辩证法的代表人物有黑格尔、马克思等。
结合以上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先验观念论宇宙辩证法:1. 先验观念与宇宙认识:先验观念论认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先验的,这意味着我们在经验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识能力。
这种认识能力使我们能够理解宇宙的本质和规律。
然而,这种观点也受到了一些哲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人类的认识是后天的,完全依赖于经验。
2. 辩证法与宇宙认识: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统一和斗争推动的。
在宇宙认识中,我们可以运用辩证法来揭示宇宙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宇宙中的恒星、行星、黑洞等天体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矛盾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发展过程。
3. 先验观念论与辩证法的关系:先验观念论和辩证法在宇宙认识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先验观念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宇宙的基本框架,使我们能够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辩证法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揭示宇宙本质和规律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发展过程。
总之,先验观念论宇宙辩证法是一种试图通过辩证的方法来探讨宇宙本质和规律的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中关于他心问题的研究综述
中国哲学中关于他心问题的研究综述一、前言他心问题虽然首先被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并被国外学者加以定义与广泛探讨,但早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诸多观点中,就有关于他心问题的表述与见解。
他们虽然没有建立对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却已有着自己的观点及论据。
此次论文通过对认识论问题中他心问题的学习,查阅有关他心问题以及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墨子、庄子、荀子的思想等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见解对中国哲学中他心问题进行简单的综述。
所谓“他心问题”,常识的看法是我以外的他人有同我心一样的心,通过他的行为尤其是他的言语行为可认识他心及其内容,如从他人身体的伤害和呻吟中可推知他处在痛苦中;从他的微笑中可推知他很高兴;从他在一定环境中的作为可推断他有什么愿望、意图和信念。
他心问题的存在以自身的经验之鉴为主要标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受到怀疑论的极大威胁。
虽然怀疑论对他心问题的反驳是强有力的,也使他心主义陷入窘境,但正是在二者相互谴责与争论中,使哲学的实质渐渐清晰,在相互怀疑中对问题的反思一步步升华。
中国哲学中关于他心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虽然中国古代对他心问题的怀疑论者也是存在的,但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普遍都默认了他心问题的存在。
《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做到知彼,正是证明他心问题的充分条件。
中国古代哲学家还进一步以他心问题为指导思想来对封建时期的统治者提出建议。
以下通过对老子、墨子、庄子、荀子等人的相关观点与言论的分析,探讨中国哲学中的他心问题。
二、中国哲学中蕴含的他心问题(一)老子的观点老子名言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此句话的含义是圣人没有他固执的想法,以百姓的想法作为他的想法。
百姓的想法善的,我认为它善;百姓的想法不善的,我也认为它善。
老子的这一观点表明只要顺从百姓的想法,任其自由发展便是圣人之道,对统治者而言这一思想有可取之处,但对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无益可言的。
而这一观点,无疑是建立在对他心问题的肯定基础之上的,“以百姓心为心”,也就是已经知道了百姓的心,并顺从百姓的心。
所谓先验论——精选推荐
1、先验论所谓先验论,是指把人的认识形式、认识能力看作是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是人先天就有的或头脑中固有的东西的认识理论。
柏拉图的“回忆说”、“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都属于先验论。
康德认为,人的感性认识形式和知性认识形式(因果范畴、必然性范畴等)都是人先天固有的整理感性材料的能力。
的确,认识形式对于现在的个体人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先于个人经验的特征,这一点唯心主义看到了,但对于人类来说,认识形式不是先验的,它是人类在亿万斯年的长期反复实践中内化、积淀而成的。
就是说对于人类来说认识形式不是先验的,是建立在物质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
先验论的错误在于把认识形式不分个体和人类全部先验化了。
先验论的功绩在于发现了人的认识的能动性方面,即认为人的认识形式对感性材料具有加工整理使之形成知识的作用。
这一点被马克思主义所强调和继承。
2、反映论所谓反映论,是指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人的头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理论。
一般唯物主义者认为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还认为认识形式也是建立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基础上的。
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也就是说,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反映论可以分为两种,即消极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
消极反映论只强调反映的模写性,能动的反映论除强调反映的模写性之外,还强调反映的创造性。
3、地心说与日心说公元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90—168年)创立了地心宇宙体系,提出地球静止在宇宙中心,日、月、星辰沿圆形轨道围绕地球作昼夜旋转。
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里,托勒密的地心说被世人奉为经典,后来更被教会所利用,成为上帝创造世界的理论支柱。
在15、16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航海事业的发展,推进了对天象的观测,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开始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7—1543)出版了他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中心说,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行星都绕太阳运转;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本身在自转着;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带着月球绕日运行;行星在太阳系中的排列次序是土、木、火、地、金、水,它们的绕日周期分别是30年、12年、2年、1年、9月、88天。
中国传统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及其历史影响
中国传统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及其历史影响作者:刘广浩来源:《人文天下》2019年第10期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知”与“行”是一对十分重要的哲学矛盾。
关于“知”与“行”的关系,自古学者多有议论。
知行观的核心问题,是知行的先后问题,以及何为二者之关键,是“知”还是“行”,“知”与“行”二者之间有无关系,有何关系的问题。
纵观中国的传统知行观,具体来说包括行先知后、知先行后、知行合一、知行相分等观点。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西方哲学认识论存在相同之处,但又不完全等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包括认识、知识,也包括道德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行”包括行动、实践,也包括道德行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划分了哲学的派别,将哲学派别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在认识论和知行观领域,唯心主义认为认识先于实践,先有“知”,后有“行”,哲学上称之为“先验论”。
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先于认识,认识是实践的反映,先有“行”,后有“知”,哲学上称之为“反映论”。
一、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历史考察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产生物质。
虽然中国传统唯心主义在派别上也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但在认识论上均表现为先验论的观点,认为认識是先天具有的,先于实践产生,认识不依赖于实践。
从知行观的角度看,唯心主义否认“知”对于“行”的依赖作用,认为“知先行后”,先有“知”,后有“行”。
传统唯心主义先验论在知行观上最典型的观点是“不行而知”“生而知之”“知先行后”。
(一)不行而知先秦时期是知行观探讨的第一个高潮。
社会动荡不安,诸子百家思想相互碰撞、交融,知行观问题是诸子争论的重要议题,在各种学说大辩论中形成了知行观讨论的第一个高潮。
在知行观问题上,老子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鼻祖,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来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认为,人的认识是从“道”中感悟而来,与实践无关。
先验唯心论体系pdf
先验唯心论体系
先验唯心论体系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人类的认知和知识是通过内在的、先天的思维方式来获得的,而不是通过经验或感官来获得。
这一观点与经验主义相对立,强调人类理性在认知中的作用。
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中,人类的思维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主动地、创造性地构建和解释信息。
这一观点认为,人类的思维具有一种内在的、先天的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人类如何理解和解释世界。
因此,先验唯心论体系认为,人类的认知和知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
先验唯心论体系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现代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观点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本质以及探究知识的基础和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更多关于先验唯心论体系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哲学著作或学术文献。
同时,也可以参考现代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思想的应用和影响。
先验论、经验论与约定论
先验论、经验论与约定论许锡良关于人的知识究竟是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人类认识论的大问题。
在这里,曾经有过先验论、经验论与约定论。
不同的认识论都对人类的认识作出过贡献,但是,应该说都是不完全的。
人是怎样认识与追求真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自古希腊时期起,怎样认识这个世界,就一直是一个具有永恒魅力的谜。
而在中国,这个问题之所以没有出现,是因为,中国用圣人之言代替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以为一切真理都已经在圣人的经典章句里,因此不再存在着什么认识世界与追求真理的问题。
先验论与经验论,常常在马克思哲学里被纳入到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范畴。
在这种教育印象中,唯心主义就是错的,而唯物主义虽然正确,但是,如果是仅仅停留在经验论层次就是机械的、片面与狭隘的。
这几乎形成了国人的一个定势思维。
有必要在这里加以详细区别开来。
第一,先说,先验论。
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亦称先验主义、唯心主义先验论。
先验论认为,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和天赋知识,或存在着虽非生而有之但决不依赖任何经验的先天概念、范畴和先天知识。
持这种观点比较早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先验论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的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人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回忆起来。
柏拉图对话集里就曾记载过苏格拉底与一个从来没有受过教育的牧童之间的对话。
牧童从来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但是,苏格拉底通过唤起他的回忆,让这个牧童学会了现在看来只有初中才会学到的几何计算方式。
然后苏格拉底对其他在旁边听他们对话的人说,你看,我并没有教他什么东西,全部是他自己在回忆,可见,这些几何知识早就蕴藏在他的脑袋里,我们的学习与教育,只是通过唤醒他对已有的知识的回忆而已。
这是关于知识来源最早的先验论记载。
亚里斯多德之所以会发明演绎推理,就是因为有柏拉图的先验论作为基础。
中国哲学史重点
中国哲学史重点孔⼦1 正名思想孔⼦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杀君,⼦杀⽗,邪说暴⾏不断发⽣的⼤乱局⾯。
(1)正名思想的提出要制⽌上述的“邪说暴⾏”的流⾏,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其要害就是要正名。
“名不正则⾔不顺⾔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所措⼿⾜。
”《⼦路》(2)周礼及正名:①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节等。
其中⼼内容就是以⾎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
②正名:具体内容——“君君⾂⾂⽗⽗⼦⼦。
”对于君,就应强调君就应该享受的权利,对于⾂,就应强调⾂应该尽的义务。
孔⼦就想提出这个理想标准的“名”来纠正那些不符合周礼情况的“实”。
这种⽤名以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
⽬的:孔⼦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订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3)复兴周礼不完全因袭周礼,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了,所以,他对周礼有⼀定的补充和发展,即“损益”。
①正名思想使周礼的指导思想更集中、更明确、也更理论化,特别提出要掌握周礼的这种思想实质“礼云礼云⽟帛云乎哉?”。
②对周礼的发展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③举贤才的思想,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主张在维持的原则下,在⼀定程度内实⾏“贤贤”⼈微⾔轻补充。
④为了复兴周礼的对其另⼀个补充和发展是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
“⼈⽽不仁如礼何”。
仁是所谓德化的具体内容。
孔⼦关于仁的思想的系统发挥,构成了其思想体系的核⼼,也是他思想最有特⾊的地⽅。
2 仁学思想(1)“克已复礼为仁”“⾮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
”〈颜渊〉。
⾸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约束⾃⼰的⾏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
其次:说明仁的⼀个特点--求仁完全是⾃觉的,由⾃⼰决定。
不依靠他⼈。
最后:进⼀步,求仁的具体条⽬,视听⾔动。
孔⼦说仁的性质时,强调了从政治的⾓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为才能叫做仁。
先验哲学名词解释
先验哲学名词解释
1. 先验:指不需要通过经验验证就能得出结论的,源自于先验主义哲学思想。
2. 后验:指需要通过经验验证才能得出结论的,源自于经验主义哲学思想。
3. 形而上学:研究关于存在的本体论和宇宙的普遍性、根源性及其本质的哲学学说。
4. 范畴:指描述现象与实践中一类事物的基本概念,如时间、空间、数量、因果等。
5. 实体: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或精神实体,包括人、动物、物品等。
6. 暴力:指通过威胁或实际使用武力引发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或压迫。
7. 民主:指一种政治制度,通过选举和民主程序实施权力。
8. 义务:指对他人或社会负有责任或义务的行为或态度。
9. 学派:指一种哲学上的思想流派,由一组哲学家通过一系列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基本问题。
例如:柏拉图学派、伦敦学派等。
10. 唯物主义:指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11. 唯心主义:指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精神世界是真实存在的,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12. 存在主义:一种哲学流派,强调人类存在的本质和价值,认为人类的自由意志应该是优先的。
13. 神经症:一类精神疾病,以焦虑和恐惧为主要特征。
14. 抽象:指从具体的人、事、物中提取出共同点,形成概念或范畴。
15. 反动:指反对进步、倒退的政治立场,源自于历史上的封建制度保守派,与进步相对。
先验论_精品文档
先验论引言先验论(epistemology)是哲学上关于知识、信念和认知的研究领域。
它探索了人类知识的起源、范围和合理性。
先验论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
本文将涵盖先验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以及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关系。
先验和先验知识先验(a priori)一词源自拉丁语,意为“先于经验”。
在先验论中,先验指的是不依赖于经验而获得的知识或判断。
先验知识是我们在经验之前就已经掌握的知识。
例如,“所有的单身狗都是狗”这一判断就是基于先验知识,因为我们不需要对每一只狗进行观察和经验来确保这个判断的真实性。
与先验知识相对应的是后验(a posteriori),后验指的是基于经验获得的知识或判断。
后验知识是通过感官观察、实验或个人经历获得的知识。
例如,“昨天下雨了”这一判断就是基于后验知识,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观察昨天的天气情况来得出这个结论。
先验知识的来源先验知识的来源可以是理性思考、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
它们不依赖于具体的经验,而是根据普遍原则和逻辑规律来推理得出的。
例如,对于“一加一等于二”的认识就是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的先验知识。
先验知识也可以通过直觉获得。
直觉是一种不依赖于理性推理的认识方式,它让我们能够直接感知到某些真理。
例如,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可以视为一种直觉上的先验知识。
先验知识和经验知识的关系先验知识和经验知识是人类认知的两个重要方面。
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先验知识为我们理解和解释经验提供了框架和基础。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那些不同于常规经验的现象。
例如,在物理学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就是基于先验知识的推理和假设得出的,它比常规观察和经验更加深入和准确。
经验知识则通过感官观察和实验验证来增加和修正我们的先验知识。
它可以验证我们的假设、推理和预测,并引导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进行修正和调整。
例如,科学实验和观察可以验证或推翻某些先验假设,从而不断推动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中国哲学中实践论
中国哲学中实践论中国哲学中实践论中国传统哲学中主要侧重于个人德性修养,按照哲学的分类,应该属于伦理学,而对于宇宙论、本体论,以及知识论、方法论研究不多。
或者说即便有,也很大程度上总是从属于伦理哲学。
这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也确实有道理,中国哲学在逻辑、论证过程上,确实不如西方哲学那样严谨、系统。
这里的原因,按照我的理解,中西方在认知模式上,就已经分途,我们更倾向于将其放在一个融合的整体中去研究相互平衡、相互作用的关系,他们更倾向于机械的,将事物分割成一个一个局部进行研究。
同样的,对于主观与客观,主体和客体,知与行,中国哲学更加倾向于融合在一起进行考虑。
这就与西方哲学擅于在概念的形而上之中,论证推演不一样,与中世纪为了证明上帝之存在的,宗教之合乎理性,无意义的经院哲学截然不同。
我们往往更喜欢从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出发。
王阳明先生讲究知性合一,其中就有一种意识与实践辩证统一性,其不离日用行常外,直到先天未化前以及心外无物的论断,或者有人将其归集为唯心主义和先验论的依据。
但在我看下,阳明先生说是的日用行常即是天理,即是真理,讲的就是从实践中来,说到知行合一,不行只是还未真知,就是回到实践中去。
未化先天以及致良知,说的却是伦理论中的一种出乎未被遮蔽的初心的表达,对于致良知的理解,应该说是一种道德追求。
一种内心修炼的方法,不宜带上唯心,或者过度夸大能动性的帽子。
类似于孔子说的仁,后期李贽说的童心、佛学说的众生皆有如来的智慧法相。
这是将伦理论和方法论相结合,以求学说和思想可以经世致用,改造世界。
朱熹崇尚《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是学以致用,也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因为这里的博学学的也是前人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只是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没有深究,或者也可能是后人僵化的理解。
中国人的学问讲究致用,也不喜欢去为论辩而论辩,这或许是早起惠施、公孙龙子那些名家所擅长的,但最终他们并未成为主流,中国也为发展出类似西方的逻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中有关先验论的研究综述赵严严对于认识论来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占据特殊的地位。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页)按照通常的理解,“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何者具有“第一性”,这是第一方面即“本体论”方面,“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思维”如何把握“存在”,这是第二方面即“认识论”方面。
无论是传统的哲学教科书,还是在不少学术论著中,这种“一分为二”的理解都被当成理所当然的观念而被接受下来。
然而问题是:这样把“本体论”与“认识论”截然分开,当成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的做法是否合理?在近代哲学那里,存在着离开“认识论”的“本体论”和离开“本体论”的“认识论”吗?这种“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理解方式,是否具有哲学史和学理上的充足根据?如果深入中国哲学的内在逻辑,就可发现,“思维与存在”关系之所以构成中国哲学最为重大的基本问题,恰恰体现在近代哲学这样一种深刻的努力,即它试图把“认识论”与“本体论”这两个方面内在地统一起来,把“本体论”建立在“思维原则”的基础上,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角度来重新解决和展开本体论问题;换言之:在“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域里,“存在”是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思维”则被视为通达“本体论”、解决“本体论”问题的根本途径。
“思维”与“存在”、“本体论”与“认识论”这两个方面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是相互缠绕和内在联结的。
既然如此,笔者认为,在研究中国哲学时,若加以对认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也可以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大获裨益。
话虽如此,然而杨泽波先生却提出质疑:人心向善是否还有更为演示原始的原因。
在此前,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中国哲学中,“人心向善”也是各家有关天赋先验的还是后天经验的争论的焦点话题。
作为中国哲学中第一个系统的提出较为朴素的天赋先验理念“仁”的孔子,他认为先知先觉的人的观念是圣人本身固有的一种品质,而孟子则提出更为系统的天赋先验的“四端”说,认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
杨泽波先生在他的《》中论述道,依据伦理心境来解说,良知良能,良心本心之所以是向善的动因,是因为伦理心境在形成过程中,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内容带进本心,使人养成一种好善恶恶的心理。
受到这种力量的驱使,人便可以不受到利欲的干扰,人们便可以成德成善了。
这样一贯的解释在伦理学的视阈中是正确的,然而转入至实际的生活情况来看时却并非如此。
中国哲学中,儒家在论述人性善恶时时常以“人兽之别”来评述。
孟子在论述“四端”说时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人跟禽兽的差别极其微小,仅仅在于人是否有这些“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
这些,各位大儒更加看重的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也越来越发现动物界也会有诸如人类的“爱亲”“互助”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原先都是不为人知的行为。
人虽然较其他生物高级,但是,倘若仅仅以人兽之别仅仅以单纯的“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体现人类的道德性和尊严与价值,恐怕这是极不容易的。
毕竟,动物界存在的“善”将如何解释。
再次,杨泽波认识到,在伦理心境形成过程中,社会生活的道德内容对人心肯定会有所影响,故人们才有向善恶恶的心理,所以向善而趋。
我们也应当承认,与此同时,社会生活中一些不道德的内容却对人的内心有所偏小,因为大多数人都向往着善和美,而作恶的只占极小一部分。
但是,既然道德内容与不道德内容都对人有影响,人们应该平均地面对这两种情况。
然而事实却并不如此。
综合上述论证,杨泽波先生认为,人性中有天生的向善的自然倾向,从而承认了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潜能或倾向,而此种潜能或倾向,则便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天赋的先验的。
A3对于中国古代持有天赋先验论学说的哲学家来说,人心中的那一种灵明,或仁,或善,都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所经验的。
但是大多数哲学家都未有在人是怎样有天赋先验观念的问题上下功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赋先验论是对人们的知识或品行的由来作一个起源的阐释,由此,我们知道我们所获得知识的源泉。
天赋先验论的是我们区分不同人性的利尺。
众所周知,假如每个人的知识,信念和仁义道德都是的产物,那为什么还会出现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区别呢?古代气一元论者指出人所受的天地之禀赋的袄薄不同,或其他,这也从一定意义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唐琳则从朱熹将太极作为其建构哲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石出发,以“太极”的“名义”指出了朱熹的“心中之理”的深层来源。
未画之前,在易只是浑然一理,在人只是湛然一心,都未有一物在,便是寂然不动,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也。
忽然在这至虚至静之中有个象,方发出许多象数吉凶道理来,所以灵,所以说'洁静精微'之谓易。
(朱熹《文公易数》卷一)唐琳认为,朱熹所谓的“未画之前”,便是太极。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先从实理处说,若论其生则俱生,太极依旧在阴阳里,但言其次序,须有这实理,方使有阴阳也。
其理则一,虽然自见在事物而观之,则阴阳含太极,推则其本则太极生阴阳。
(朱熹《文公易数》卷一)唐琳认为,从义理的角度解释《系辞传》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实理处说。
从本源上看,易须先有太极这一实理,方使有阴阳,逻辑上本体高于现象,先于现象而存在,若从现实的禀赋上看,即所谓的自见在事物而观之。
有此气则理随之而赋予其中,论其生则理气同时而生,太极依旧在阴阳里。
于此,从朱熹的太极观出发,我们可以明白,我们的天赋的先验能力到底从何处而来。
然而,天赋先验论学说不论多么精致也难以获得经验论者的同情和支持,相反会受到经验论者的批判和反驳。
如前所述,经验论和天赋先验论是两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它不像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家在认识论中很少提出知识的真实性和确定性的问题,它不可能像康德一样为了科学知识的普遍性与真实性而特意提出“哥白尼式革命”来解决“我们如何能够先天的经验知识”这一难题,而中国哲学似乎仅仅在知识的来源和人性的分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如说,《孟子·告子》中有关于孟子与告子的人性善恶的论辩,则鲜明地体现了天赋先验论者与后天经验论者的论战,深刻地体现了此点。
告子以主张“性无善无不善”的人性论而著称。
他以木材作成器皿为比喻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
”孟子反辩说: “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棬也?如将戕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这回辩论的下文如何,没有记载,好像是告子输了。
其实,孟子的反辩并不合逻辑,因为没有先论证以杞柳作器皿是违反杞柳的本性的。
显然,告子并没有被驳倒。
在另一回辩论中,告子用水作比喻说:“性,犹湍水(急流的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反辩说: “水信(诚然)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这里的下文也没有说,好像也是告子认输了。
其实,孟子论证的逻辑性太差。
向下流是水的性,向上跳跃或被提上山不同样也是水的性吗?这正好给告子补充了论证。
又一回辩论中,告子说:“生之谓性(生来如此的就是性)。
”孟子反辩说:“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告子都答说“然”。
告子对性这样的理解是不错的,因为不同东西的白都是不同东西相类似的一种性。
但孟子却把话头一转说:“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了这样说话完全不顾逻辑,因为不同的东西可以有某种相似的性,但并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所有的性都是相似的。
在又一次辩论中,告子说:“食色,性也。
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告子认为食色是性,这是一个正确的根本命题。
他说:“义,外也”,也是正确的。
至于仁内之说则有问题。
但孟子对仁内之说并没有表示反对,对义外之说则极力反对。
至于食色是性则孟子并没有表示异议。
总之,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的见解并没有被批倒。
但除仁内之说不对外,告子也还只知道“生性”而不知“习性”。
对于此,孙齐鲁认为,与孟子提倡的性善的人性新说不同,告子沿袭生之谓性的旧传统,肯定“食色,性也”,持无善无恶论。
孙齐鲁认识到,告子的人性论代表了中国先秦学者对人类自身性质的一种理性认识。
(此亦当具有人类之普遍性)“生之谓性”之“性”代表的是一种天赋的生命能力,此生命力既可表现为食色等生理欲求,也可表现为喜怒爱恶等自然情感。
从告子的“仁内义外”的说法看,他有时似也不否认人性中善的一面。
但从总体上看,告子之性毕竟接近后儒所谓的可善可恶的气质之性。
由此看来,天赋先验论与后天经验论之间有着深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当然,这一矛盾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引申出来的,不仅中国哲学中有此矛盾,外国哲学的认识论中同样也有。
不仅如此,同属于唯心主义哲学的天赋先验的认识论,它们中间也存在着争鸣的情况,各持不同的意见。
张履祥则为明清朴学家吕留良等人的“辟王尊朱”做了详细的论证。
姚江良知之学,其精微之言,只吾心自有天则,一语而已,夫人性本善,以为天则不具于吾心不可也,然人之生也,有气禀之拘,有习染之迁,有物欲之弊,此心已非性质本然,今以未尝学问之人,而谓吾心即是天则乎?(《答沈德孚二》《杨园先生全集》第85,86页)张履祥指出,因为气禀的习染,物欲等影响,人心与天地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良知学者相信吾心自有天则,就是弊端的根本。
“近世学者,祖尚其说,以为捷径,稍及格物穷理,则谓之支离繁碎,夫恶支离则好捷径,厌繁碎则了经省,是以礼教陵夷邪?……则天下之祸不可胜言。
(《与何商隐一》《杨园先生全集》)张履祥认为,王学不讲格物穷理,而好直接,乐经省,导致礼教崩溃,人欲横流,最后是立身之败,家国之亡。
其次,张履祥道出,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吕留良认为,自元代的吴澄,许衡之后,就没有纯粹的尊信朱子的学者,为拯救生民,必须先正学术,要正学术就必须“辟王尊朱”。
“某尊未有亡,攻王则未也。
凡天下辩理道,阐绝学,而有一不合于朱子者,则不惜辞而辟之耳,盖不独一王学也,王其尤著者耳……盖某之辟王说,也正以其畔朱子。
”(《答吴晴者书》《吕晚村先生文集》卷一)王学之危害,在吕留良看来也是因为其放弃了朱熹的格物致知。
“如陆、王之自以为立大体,致良知矣。
而所为,所海,所猖狂傲慢,日鹜于功利权诈是也,凡诸缪害,皆以不穷理而空致知来”。
(《吕晚村先生四书讲义》卷一)不通过外在的格物穷理,从于内在的良知,就会造成“功利”“权诈”等谬害,最终导致“陆沉和家国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