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出示例3的3幅图,请学生思考:我们读写千以内的数的时候都是从哪个方向开始的?
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怎样写?要不要读?
总结:读千以内的数都是从左边开始读写的,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读写的,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不读,但是要写,并板书。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后问: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请你们在小组里面讨论。




千以内数的初步认识
10个10是100,
10个100是1000。
作业布置
1、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
上课时间
总课时数
主备人
课题
千以内的数的读写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的组成,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能正确地读写三位数。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后指名作答,集体评价。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读题后师问:573的3表示几个几?跟哪个方块图相连?306的3呢?230的3呢?
学生交流、合作完成练习。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讨论解题规律。
6.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四、课堂总结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3题。
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意对第(4)小题的生成信息,根据反馈采取教学策略。
2.千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完成“练习三”第4题。
看来同学们对千以内的数的组成掌握得还是挺好的,你们会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吗?出示第4题。
指着第一组问:这样一组口算,我们该怎样想呢?引导学生利用数的组成进行口算。例如320-20,320里面有3个百、2个十减去2个十,还剩下3个百,结果是30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2.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整理和总结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

2.帮助学生整理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加法和减法•复习加法:通过口算题目和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复习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巩固加法的概念。

•复习减法:通过口算题目和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复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巩固减法的概念。

2. 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可以通过画图、写作或口头呈现的方式展示出来。

•强调对本单元重点概念和方法的复习,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的框架,便于日后的知识延伸和运用。

3. 综合练习•提供一定数量的综合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练习,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过程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口算题目,引导学生快速做题,并及时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个人展示,互相学习。

3.针对整理后的知识框架,提出一些延伸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知识面。

4.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综合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澄清疑惑。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巩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并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综合练习的数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材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做准备。

例1从学生用小棒拼摆各种图形的活动中,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让学生认识乘号,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接着,通过例2、3,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体会“写乘法算式真简便”。

练习九中安排了12道练习题。

主要用以巩固乘法的意义与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练习题形式多样。

其中第1题、第9题、第10题是情境题,以增加练习的趣味,第12题是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教学重难点:1、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乘法初步认识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7+8 3+36+4+3 5+5+57+2+6+1 4+4+4+41+3+4+5+2 2+2+2+2+2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人教版二年级近似数教案_小学二年级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近似数教案_小学二年级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近似数教案_小学二年级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认识简单的近似数》是小学数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万以内的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近似数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二年级近似数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1、接着数数。

1998、( )、( )、( ) 9997、( )、( )、 ( ) 497、( ) ( ) 、(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 ( )205 306 402 ( ) < ( ) < ( )二、新课教学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出示例8的主题图。

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

”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小组汇报: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

(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2) 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 )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两步计算)教案_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两步计算)教案_1

---------------------------------------------------------------最新资料推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两步计算)教案解决问题(两步计算)教学内容:例 4,练习十三第 1 ~ 5 题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3、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1 、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投影出示主题图。

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公园玩。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公园游玩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1 / 14的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依次出示两幅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观察第一幅图。

得到他们在划船。

每条船上有4 人,一共有 6 条船。

还有 5 条船空。

A.可以先让学生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答,小组内讨论如何提问,并整理提出的问题。

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说明,师生集体订正教师把有对下一副图画的问题的解答做好铺垫。

(2)观察第二幅图。

得出碰碰车每辆可以坐 3 个人。

问题是这么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尝试解答。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心得体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会简单,并容易解决。

(3)小组汇报结果,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3 解决问题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3 解决问题优秀说课稿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2页的例3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

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

“想一想”是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生活中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2、将处罚扩展到连续量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五、教学准备各种相关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表内乘法的知识复习,引出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

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 1 单元单元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练习一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熟练地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表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1.简单的统计表。

师: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吗?统计表的作用又有什么呢?生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生2: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收集和整理数据。

师: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有很多方法,你学会了哪些呢?生1: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师:画“正”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题。

3.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

告诉学生这其实是将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

对于第(2)问“你发现了什么?”特别要注意每个格子表示1份《电视报》。

涂了几个格子就表示有几份《电视报》。

三、全课总结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想调查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教育)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新人教版

(小学教育)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新人教版

《表内除法(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的方法的基础上,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7、8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算式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复习铺垫(一)师生互动说口诀。

以教师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7、8的乘法口诀。

(二)生生合作用口诀。

(课件出示)1.填出括号内的数,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3×()=21 ()×6=487×7=()8×8=()2.将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1)学生讨论方法:用除法列式。

(2)学生汇报想法:用“三四十二”的口诀计算。

(三)揭示课题。

今天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兴趣,情境展开(一)引导观察,提取信息。

1.课件出示主题图: 欢乐的节日2.学生观察,交流信息。

(1)做了一些小旗要挂在教室里。

(2)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1.学生讨论发现的数学问题。

2.指名回答。

(问题预设)(1)做了多少面旗子?它们是怎样挂的呢?(2)星星每组分几颗?【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三、类比迁移,建构方法(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境问题。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8行旗子,每行7面。

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旗子?(1)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旗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整数,了解它的定义;2.掌握整数的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3.学会用数轴表示整数,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整数计算问题;4.掌握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数轴进行整数的表示和操作;2.能够准确比较整数的大小;3.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整数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整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1.能够准确理解负数的概念;2.能够熟练使用数轴解决整数计算问题。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教材;•确保数轴等教具的准备充分。

2. 导入利用具体的例子引出整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3. 讲解1.介绍整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讲解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3.演示如何用数轴表示整数,并举例说明。

4. 练习1.让学生练习在数轴上标出一些整数的位置;2.让学生进行整数的大小比较练习;3.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整数进行计算。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整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

四、课堂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2.思考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写下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以数轴为主要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整数的性质及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整数的概念与运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3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3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1 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严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详细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根底;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络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展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展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拟分析^p 等方式进展学习。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历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课件展示法: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生: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着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

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37页情景图〕【品析:直接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任务理论法:老师拿着叠小旗,挥动手中穿小旗的绳子说:“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啦!我们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名师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名师教案

部编新⼈教版⼩学⼆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名师教案《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名师教案⼀、学习⽬标(⼀)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版)⼆年级下册第47页例1和做⼀做。

本节课是在学⽣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基础上,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材⾸先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唤起以前对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回忆,并借由学⽣的算式,介绍综合算式的概念,同时以符号突出运算顺序,明确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其次直接呈现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由学⽣试算;最后结合两个具体的算式,呈现数学上对于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

本节课的教学为后⾯⼏节脱式计算的规范书写奠定基础。

(⼆)核⼼能⼒在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中,培养符号意识,提⾼运算能⼒。

(三)学习⽬标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列出加减混合综合算式,教师指导规范书写格式,能正确脱式计算。

2.在独⽴计算乘除混合运算过程中,理解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

3.通过对⽐观察两个算式,会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学习重点掌握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计算。

(五)学习难点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名师教学课件⼆、学习设计(⼀)课前设计预习任务:1.说⼀说48-8+17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2.想⼀想15÷3×5应该怎么计算呢?看⼀看课本第47页。

3.⽤竖式计算下⾯各题67+12+18 77-27-18(⼆)课堂设计1.复习导⼊说出运算顺序并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学⽣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刚才这三道题,我们都采⽤了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且运⽤了竖式计算的格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唤起学⽣对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往右计算顺序的回忆。

为本节课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做铺垫。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第一课时)《 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第一课时)《 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第一课时)《7、8
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7、8的乘法口诀。

2.能够计算7、8的乘法口诀的商。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7、8的乘法口诀。

2.通过口诀计算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口诀计算商。

四、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黑板、彩色粉笔。

3.七、八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出示七、八数字卡片,让学生回忆并快速说出7、8的乘法口诀。

2. 学习
1.通过PPT介绍7、8的乘法口诀,由简单到复杂的演示,让学生逐步
掌握口诀。

2.演示几个例题,引导学生如何根据口诀计算得出商。

3. 练习
让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几个练习题,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口诀计算商的方法。

4. 拓展
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5. 总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记忆。

六、课堂检测
出一些口诀计算商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剩余的题目。

2.复习今天学习的口诀,并尝试用口诀计算其他数的商。

八、板书设计
•7、8的乘法口诀
•口诀计算商的方法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口诀记忆较困难,可以设计更多互动环节来巩固口诀,提升学生记忆效果。

以上是第四单元第一节(第一课时)《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指导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学情分析: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

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1、第39页例2,第40页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结合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练习4 ×5 5 × 8 7 × 9 9 × 47 × 3 6 × 8 9 × 5 8 × 87 × 8 3 × 6 9 × 9 6 × 72、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八五十六三()二十七六()五十四七()六十三二()一十八()七二十八3、计算下面各题。

24÷6 15÷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二、合作探究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2、教学例1。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例1~例3)》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例1~例3)》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混合运算(P47~P52)编写意图(1)例1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唤起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回忆。

借由学生的算式,介绍了综合算式的概念,并使学生明确“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再教学脱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以符号突出了运算的顺序。

这里,教学的重点是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2)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则直接呈现了混合运算的算式,让学生试算。

最后结合两个具体的算式,呈现数学上对于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

(3)“做一做”以3道题分别巩固同级两步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

本页基本涵盖了同级混合运算的所有形式,同时,教材还给出了脱式运算过程的每一步,以让学生将注意的重点放在运算顺序以及脱式计算每一步的内容上。

教学建议(1)注重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

教学例1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算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先要算出什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过程。

(2)注重脱式计算过程书写的示范。

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脱式计算,所以教师在教学书写过程时要重点板书书写步骤。

为便于让学生看清楚每一步结果,板书时,在先算的部分下面画上横线并用箭头作标记。

对于15÷3×5可先让学生试算,教师再讲解。

两题放在一起,教师可介绍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关注学生脱式计算书写过程的规范。

“做一做”的3道小题,可让学生先口头说一说先算哪一步,再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教师要注意巡视,特别关注学生书写过程的规范。

编写意图(1)例2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材呈现了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由于有之前学习乘加、乘减的基础,同时通过小精灵的提示,学生列式解决并不困难。

(2)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列式解决环节。

教材呈现了学生列式的3种方式:分步;乘加综合算式;含小括号的加乘算式。

其中重点在于对第三个算式的解读。

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这样列式是合理的。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案:让孩子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案:让孩子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案:让孩子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数学知识水平和学习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巩固和扩展他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去探究新的知识点,以便将它们整合到已有的知识框架中。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实践教学,孩子们能够巩固已有的知识,并且将新学习的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去超市购买一些东西,然后回家自己计算总价,找零等等。

这样的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孩子们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他们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方法,可以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和思考。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讨论、观察等方式,从而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孩子们自己探索和发现规律并进行计算。

例如,把两个加数的顺序交换会不会影响和的大小?通过这样的探究,孩子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将其融会贯通。

3.差做法。

差做法是一种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已有知识的方法。

在差做法中,教师会把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简单问题,让孩子们去解决。

通过这样的做法,孩子们可以逐渐打牢基础,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加减法时,老师可以先给孩子们布置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然后逐渐增加难度,从而帮助孩子们逐步进行差异化的学习。

我们需要强调一点,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记住公式和算法,更重要的是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孩子们自主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出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第2课时说课及教学反思(附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第2课时说课及教学反思(附板书)课件
三、运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如∶"56÷8"这道题,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求商方法, 然后自己独立去完成,最后师生交流学习方法。再由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由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计算,通 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堂握用7—9 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用商的计算技能。 四、存在的不足∶首先,部分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我制定了了以下的措施∶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算术本(口算专用),每天晚 上回家让家长出20道口算(其中,加减乘除各5道),同时继续每天早上的口算训练,希望能在一段时间后见到成效。其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于探究、 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整 节课的流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教 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练习的目 的。既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法:
1、情境学习法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我让学生从身边事例中找出对称、平移、旋转的物 体,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小组合作法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能数学地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 发现和发展,使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 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教学计划

本次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的第四单元第4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十以内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将会根据其不同的学习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并实施适合的教学计划。

一、课前准备1. 教师应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整理,做好备课笔记。

2. 教师需要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教学用具和材料,包括简易计算器、加法表、白板、书本等。

3. 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二、教学过程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讲解“十以内加减法”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十进位的概念。

2.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讲授、示范、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习题。

3. 教师在讲解完概念后,将会进行实际运算示例教学,如:5+3=8,6-4=2。

教师可通过各种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进行讲解和演示。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发扬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让学生上黑板,在班级同学面前进行加减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通过黑板上的教学,学生能够发现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加强自身记忆,强化常识技能训练;而老师也能够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改正学习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十以内加减法”。

三、教学效果1. 本节课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学习体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2. 通过课上小测验,教师发现学生的掌握程度较高,对于十以内加减法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良好。

3.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十以内加减法”的重要性,对于基本的数学运算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掌握技巧和越来越敏锐的把握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以清晰、生动、易懂为主导,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意识,既提高了课堂效果,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巩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789的口诀求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789的口诀求商教案

第一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课本P48~50页,例1,练习十一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除法算式,从而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巧设练习,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 复习铺垫抓迁移12÷2 18÷3 6÷2 16÷4 8÷4 20÷515÷3 8÷4 18÷6 4÷2 10÷5 4÷4 【设计意图思路】:(学生开火车口算,教师抽名说是怎么算的,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当学生叙述求商的思路后教师接着问:你们能用这种思维方法自主探究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吗?从而揭示课题,进入第二个环节二、探究新知明确思路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2、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欢乐的六.一儿童节”情境图,学生认真整体按顺序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发现数学信息,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图意。

这样可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沟通语文数学学科的联系,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听、说能力,同时训练学生从活动中获取有效数学信息的能力。

)(2)、根据已有信息尝试提出问题。

(3)、从主题图获取的数学信息,能自然、流畅地诱发学生思考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平均每行挂几面?平均每组分几颗?可摆几行?(电脑屏幕随着学生的回答显示所提问题)(4)、小组合作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5)、然后小组汇报,引导学生着重说出求商的思路,教师随机板书算式和口诀。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苹果》教案(精选15篇)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苹果》教案(精选15篇)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苹果》教案(精选15篇)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苹果》教案篇1教学目标:1 、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领会平均分的意义,体会分东西有着不同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堂数学课我们帮助了猴宝宝分了桃子,猴宝宝特别高兴,为了表示感谢,特地上果园摘了苹果,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送来了,你们看(出示苹果),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想把苹果放到盘子里,你想和淘气一块分吗?这节课我们就和淘气共同学习分苹果。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共同和我书空(板书:分苹果)。

二、新授:师:我请一个小朋友上前面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苹果?生:上前面数(共 12 个)。

师:我们在来看一看,淘气带向个盘子?生: 4 个。

师:淘气在分苹果时遇到一个问题,你们猜猜是什么问题?生:平均每个盘晨放几个苹果?师:平均每个盘里放几个苹果呢?就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注意边分边说你是怎么分的?小组动手分。

师:谁能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生:平均每盘放了 3 个苹果。

师:那你能说说是怎么分的吗?生 1 :我是每盘 3 个,三个三个分的(上前边演示)。

生 2 :我先一个一个分,在二个二个分的。

生 3 每盘一个一个的分。

师:你们真是细心的孩子,想出这么多的方法来帮助淘气,不过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

师:出示每个盘子放 2 个,可以放几盘?请同学们边说边动手分。

师: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生:分 6 盘。

师:你是怎样分的?生:我二个二个分的。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通过动手实践二个二个的分就可以放6 盘。

师:除了每盘放 2 个,可以放 6 盘,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师:请小朋友动嘴说一说,动手摆一摆,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同桌摆,学生汇报。

生 1 :每盘放 6 个,可以放 2 盘。

生 2 :每盘放 4 个,可以放 3 盘。

三、练习: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摆法,你们可真也不起,老师都为你们高兴,同学们都会分了,可我们的好朋友小熊乐乐还不会分,正看着一堆苹果发愁,我们去帮帮它行吗?生:(行!)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34 页,请同学们看看试一试下面的图,请小朋友数一数,图上有多少苹果?生: 10 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个阶段学习。

在第一阶段即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第二阶段即在本册的第四单元,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重点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运算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整理和复习。

在本册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本单元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

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1.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学时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式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懂得如何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

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活动理解数量关系。

通过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为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培养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加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练习。

为了使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能力达到熟练程度,可在本单元的练习中适当增加一些形式多样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以达到较好的计算技能。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1课时2练习八1课时3解决问题练习九 1课时4整理和复习练习十1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第37、第38页)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使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课件。

师:同学们,每年的六月份有一个节日,是每个孩子都喜欢过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生:“六一”儿童节。

师: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育红小学的同学们都忙坏了。

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情景图)师:仔细观察,三个组的小朋友们分别在干什么呢?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有的在准备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小朋友正忙着为举行“六一”庆祝会而布置教室呢。

【设计意图:从每个孩子都喜欢过的节日开始,使学生一直保持热情高涨的状态】1.教学例1。

师:这些小朋友准备的到底如何呢?下面我们去第一小组看看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1)师:从图中你找到哪些数学问题了?学生可能会说:·第一小组的小朋友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师:那该怎样列式计算呢?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生:求平均每行挂几面,就是把56平均分,每份为8,求可以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56÷8=7。

计算的时候我是根据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计算出来的。

师:很好,我们以前学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现在一样,求56÷8的商是几,应该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所以商就是7。

·第一小组做了56面彩旗,如果挂成7行,平均每行挂几面?师:这又该怎样列式呢?大家自己试一试,然后把你的想法和答案告诉大家。

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组织交流汇报,重点说清想法。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它们的被除数相同,但除数和商的位置交换了,并且它们使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师:说得真棒!2.教学例2。

师:第一小组的准备情况我们已经看过了,那么其他两个小组又准备的如何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完成汇报。

·第二小组做了49颗五角星,要平均分给7个小组,求每个小组分几颗五角星,这是平均分的问题,要用除法计算:49÷7=7(颗)。

计算的时候,要想跟除数7有关的乘法口诀“七七四十九”,所以商就是7。

·第三小组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求可以摆几行,就是求27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计算:27÷9=3(行)。

计算的时候,要想“三九二十七”,所以商就是3。

【设计意图:提高练习的效率,用好每一道题并反复用。

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3.归纳小结。

师: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先看一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另外,为了方便今后同学们计算,老师送你们一首《乘法口诀求商歌》,跟老师一起念:“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啥就商啥。

”【设计意图:实践活动充满了童趣,正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结论,更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师: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1.由具体情境引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

教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实际问题。

如“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学习求商计算的必要性,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学过程由扶到放,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A类谁先到家?(考查知识点:用乘法口诀求商;能力要求:能又快又准地计算除法)B类一个帐篷最多可以住7个小朋友,有36个小朋友,5个这样的帐篷能住下吗?(考查知识点:7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577998797B类:7×5=35(人) 35<36不能住下。

教材习题第38页“做一做”1. 28164878842 62. 7774383. 785457363177第39页“做一做”1. 63725499978 62. 3625425 33.得数是8的:16÷248÷632÷464÷856÷7得数是9的:36÷454÷681÷927÷345÷5得数是7的:14÷228÷421÷335÷542÷6练习八。

(教材第40、第41页)1.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进行口算。

2.正确、熟练地口算。

重点:让学生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正确、熟练地口算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生1:我知道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就是数目大了些。

生2:我发现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比较快。

生3:我知道了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就是想与除数有关的口诀,就像老师教我们的儿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啥就商啥”。

……师:说得真好。

你究竟掌握了吗?我们来看看吧!【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唤起学生的记忆,为这节课的教学做准备】师:请看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第6题)学生读懂题意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生:求可以装几盒,就是求54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54÷6=9(盒)。

计算的时候,想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所以商是9。

师:讲得很清楚,继续努力。

师:瞧,这里在举行拔河比赛。

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第7题)生1:从图中我们能看出参加拔河比赛的有两个队,每队有8名队员。

生:我还知道了不管胜负都是有奖品的,胜队的奖品是48本书,负队的奖品是24本书。

师: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生:获胜队的奖品是48本书,平均分给8名队员,求每人可得几本书,是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计算:48÷8=6(本),计算的时候,想乘法口诀“六八四十八”,所以商是6。

师: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试着解答出来。

学生思考后进行尝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汇报,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如果不能答出理想的结果,教师可作为参与者,进行引导。

[负队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24÷8=3(本)]【设计意图:在观察思考中,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同学们,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呢?1.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也发现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类心灵手巧的红红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了下面美丽的图案,如果各有35块这样的七巧板,可以拼成几幅这样的图案?(考查知识点:乘除法;能力要求:会正确进行乘除法计算)B类这12个杯子可以怎样放?填一填。

有几个盘子 2每个盘子里放几个杯子 6(考查知识点:乘除法;能力要求: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35÷7=5(幅)B类:63424 3教材习题第40~41页“练习八”1.1468837 5一七得七四八三十二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五八四十2.24÷6=4(人)24÷3=8(台)3. 7×7>48÷6>56÷8>36÷6>35÷74.39348422 262875886 45. 87599796. 54÷6=9(盒)7.(1)48÷8=6(本)(2)负队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24÷8=3(本)8.798197 28 48 927 7 9 69.7×1=71×8=81×9=97÷1=78÷1=89÷1=9(答案不唯一)解决问题练习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