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云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公示名单

合集下载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结果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结果

冯洁 建水县第六中学
19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途径初探 20 “问题引入,任务驱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谈 21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探析音乐教育的心理塑造功能
杨绍翠 双江自治县中心幼儿园
贾富荣
曲靖市麒麟区建宁街道 中心学校
郎启训 红河学院
22 “引、动、展、评、考” 课堂教学中“展”的探究
丁章俊 寻甸一中
左红武 昆明理工大学
范永发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蒙自 中学
李丕军 双柏县教育局教研室
16 云南少数民族戏剧与乡野艺术教育
曾静 云南艺术学院
17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绩效影响的实证研 究——基于云南大学“思政课”教改班的准实验分析
刘会柏
楚雄师范学院
18 简析语文课堂教学的双向评价功能
陈明珠 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建华
昆明医科大学
32 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制度环境及其治理途径
杨超 云南师范大学
33 “新型干法水泥设备巡检”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和春梅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34
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 效教学模式探讨
吴波
普洱学院
35 顺应改革潮流 构建小学教育多元化评价体系
宣广兴 弥勒市弥阳镇中心学校
23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混龄班级活动
孔维梅 双江自治县中心幼儿园
24 云南省高层次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
杨青山 云南财经大学
25 浅谈迪庆州藏汉双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春莲 迪庆州教科所
26 高考历史复习的创新设计
马红梅 建水县第六中学
27 基于HPM的教师教学需要的统计知识调查研究

云南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获奖名单附件

云南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获奖名单附件

云南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获奖名单附件近日,在《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奖结果的通知》中,宣威市双龙一小、西宁一小、丰华一小、宛水二小、市六中、十中、民族中学等9所中小学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推送的声乐、舞蹈、戏剧、篆刻、绘画等包含艺术表演类和艺术作品类的15项作品入围省级展演初评,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宣威市西宁一小推送的舞蹈《呼唤王二小》《花开的时节》分别荣获二等奖,“参加这次艺术展演活动,对于我来讲加深了对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认识,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是普及艺术教育,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平台。

”西宁一小冯红老师说。

宣威市教育体育局牢牢把握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面向全体、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让艺术教育回归美育本源,涵养美好心灵,培育时代新人。

各中小学高度重视艺术课程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双减双升”工作落实,严格执行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以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等美育课程内容为主体,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注重学科融合,在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各门学科课程中,有机融入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审美情操、心灵教育等审美素养的培养。

各中小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遵循美育规律,以课后服务为依托,以文艺展演为平台,以美育实践活动为支撑,采取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组建合唱、舞蹈、手工、书法、绘画、戏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社团,在学前阶段主要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逐步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各中小学立足校园实际,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文艺展演线上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场活动,构建面向人人的常态化艺术展演生动格局。

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 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

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 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

㊀Guihaia㊀Aug.2021ꎬ41(8):1219-1225http://www.guihaia-journal.comDOI:10.11931/guihaia.gxzw201912020武丽霞ꎬ韩丽ꎬ赵宜婷ꎬ等.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J].广西植物ꎬ2021ꎬ41(8):1219-1225.WULXꎬHANLꎬZHAOYTꎬetal.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auxineffluxcarrierproteinPIN1incroprootandembryo[J].Guihaiaꎬ2021ꎬ41(8):1219-1225.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武丽霞1ꎬ2ꎬ3ꎬ韩㊀丽1ꎬ2ꎬ3ꎬ赵宜婷1ꎬ2ꎬ3ꎬ周㊀璇1ꎬ2ꎬ3ꎬ杜云龙1ꎬ2ꎬ3∗(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ꎬ昆明650201ꎻ2.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ꎬ云南农业大学昆明650201ꎻ3.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ꎬ昆明650201)摘㊀要:生长素输出载体在植物发育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ꎮ然而ꎬ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农作物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的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尚不清楚ꎮ该研究首先分析了OsPIN1b和它的同源物的氨基酸序列特征ꎬ发现小麦(TaPIN1)㊁玉米(ZmPIN1b)和大豆(GmPIN1b)中的PIN1序列与水稻的OsPIN1b序列分别具有61.5%㊁62.5%㊁61.9%的相似性ꎮ然后根据水稻 日本晴 ( Nipponbare )的OsPIN1b的氨基酸序列ꎬ人工合成OsPIN1b多肽并注射健康的新西兰白兔获得了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ꎬ在通过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的有效性后ꎬ发现可以利用该抗体有效检测到水稻叶片及根中OsPIN1b的表达ꎮ为检测OsPIN1及其同源物在不同作物胚根和胚中子叶细胞的定位ꎬ利用制备的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并通过免疫组化实验ꎬ发现水稻的OsPIN1b㊁小麦的TaPIN1和玉米的ZmPIN1b非极性定位在早期的胚根和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质膜上ꎬ大豆中的GmPIN1b非极性定位在胚根表皮细胞的质膜上ꎬ而在胚的子叶细胞中是胞质定位ꎮ为进一步检测水稻中OsPIN1b的亚细胞定位ꎬ对水稻根分生区表皮细胞用蛋白质转运抑制剂BFA(BrefeldinA)及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处理后ꎬ进行免疫组化实验ꎬ结果发现水稻中的OsPIN1b可以通过胞吞转运途径从水稻根表皮细胞膜进入细胞质中ꎮ该研究利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有效检测了OsPIN1b及其同源物在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的胚根表皮细胞及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亚细胞定位ꎬ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生长素输出载体OsPIN1b及其同源物通过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而参与作物发育的作用机制ꎮ关键词:生长素输出载体ꎬPIN1ꎬ水稻ꎬ小麦ꎬ玉米ꎬ大豆中图分类号:Q94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0 ̄3142(2021)08 ̄1219 ̄07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auxineffluxcarrierproteinPIN1incroprootandembryoWULixia1ꎬ2ꎬ3ꎬHANLi1ꎬ2ꎬ3ꎬZHAOYiting1ꎬ2ꎬ3ꎬZHOUXuan1ꎬ2ꎬ3ꎬDUYunlong1ꎬ2ꎬ3∗收稿日期:2020-02-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453ꎬ31660501ꎬ31860064)ꎻ云南省教育厅重大科研专项计划(ZD2015005)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13]1792)ꎻ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的重点项目(2017FA018)[Supportedby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31460453ꎬ31660501ꎬ31860064)ꎻMajorSpecialProgramforScientificResearchꎬEducationDepartmentofYunnanProvince(ZD2015005)ꎻProjectofSRFforROCSꎬSEM([2013]1792)ꎻKeyProjectofAppliedBasicResearchPlanofYunnanProvince(2017FA018)]ꎮ作者简介:武丽霞(1994-)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水稻根系发育ꎬ(E ̄mail)2416206248@qq.comꎮ∗通信作者:杜云龙ꎬ博士ꎬ教授ꎬ博士研究生导师ꎬ研究方向为激素与根系发育ꎬ(E ̄mail)yunlongdu@aliyun.comꎮ(1.CollegeofPlantProtectionꎬ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Kunming650201ꎬChinaꎻ2.StateKeyLaboratoryforConservationandUtilizationofBio ̄Resourcesꎬ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Kunming650201ꎬChinaꎻ3.KeyLaboratoryofAgro ̄BiodiversityandPestManagementofEducationMinistryofChinaꎬ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Kunming650201ꎬChina)Abstract:Auxineffluxcarrierplaysanextremelyimportantroleinplantdevelopment.Howeverꎬthe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auxineffluxcarrierPIN1intherootsandembryosofcropsriceꎬwheatꎬmaizeandsoybeanremainsunclear.InthisstudyꎬthecharacterizationofOsPIN1banditshomologousaminoacidsequencewereanalyzedꎬanditshowedthatthePIN1sequencesofwheat(TaPIN1)ꎬmaize(ZmPIN1b)andsoybean(GmPIN1b)shared61.5%ꎬ62.5%and61.9%similaritieswithriceOsPIN1bꎬrespectively.NextꎬanartificialOsPIN1bpolypeptidewassynthesizedbasedontheOsPIN1baminoacidsequenceofrice Nipponbare andinjecteditintohealthyNewZealandwhiterabbitstoobtain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TheeffectivenessofthepreparedpolyclonalantibodyagainstOsPIN1bwasdetectedbyimmuneblotmethodꎬandtheexpressionofOsPIN1bwasfoundtobeeffectivelydetectedinriceleavesandroots.Furthermoreꎬthe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OsPIN1banditshomologousinprimaryrootsandcotyledoncellsofembryosindifferentcropswasdetectedwith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byimmunohistochemistryassay.TheresultsshowedthatriceOsPIN1bꎬwheatTaPIN1andmaizeZmPIN1bapolarlylocalizedontheplasmamembraneofepidermalcellsofprimaryrootsandcotyledonofembryoinriceꎬwheatandmaizegrowninearlydevelopmentstagesꎬandsoybeanGmPIN1bapolarlylocalizedontheplasmamembraneofprimaryrootepidermalcellsꎬbutwascytosoliclocalizationinthecotyledoncellsofembryo.Tofurtherdetectthe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OsPIN1bꎬepidermalcellsofriceprimaryrootmeristemregionweretreatedwithproteintransportinhibitorsBFA(BrefeldinA)and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anddetectedbyimmunohistochemistryassay.ItshowedthatOsPIN1blocalizedoncytoplasmamembraneofricerootepidermalcellscouldenterintothecytoplasmviaendocytictraffickingmanner.Inthisstudyꎬthe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OsPIN1banditshomologousintheepidermalcellsofprimaryrootsandcotyledonsofembryosofriceꎬwheatꎬmaizeandsoybeanwereeffectivelydetectedwiththe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ꎬanditwillfacilitateustorevealthemolecularmechanismofauxineffluxcarrierOsPIN1banditshomologousbyregulatingpolarauxintransporttoinvolveincropsdevelopment.Keywords:auxineffluxcarrierꎬPIN1ꎬriceꎬwheatꎬmaizeꎬsoybean㊀㊀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在调节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中起重要作用ꎮ生长素极性运输参与胚胎形态发生(Blilouetal.ꎬ2005)和侧生器官的形成(Casimiroetal.ꎬ2001)ꎮ拟南芥基因组中的PIN基因家族编码PIN1-8的8种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Frimletal.ꎬ2003ꎻBenjamins&Scheresꎬ2008)ꎮPIN蛋白可以通过内吞作用转运到细胞质中ꎬ并形成循环小泡返回质膜(Geldneretal.ꎬ2001)ꎮAtpin1突变体植株表现出针状花序并且花和维管组织发育表现明显缺陷(Gälweileretal.ꎬ1998)ꎮAtPIN1的极性定位还影响胚胎的发育(Frimletal.ꎬ2003)ꎮAtPIN1分布于维管组织(Gälweileretal.ꎬ1998)㊁木质部薄壁组织(Gälweileretal.ꎬ1998ꎻPalme&Gälweilerꎬ1999)㊁根表皮和皮层细胞(Blilouetal.ꎬ2005)㊁分生组织表皮和原基表皮(Guenotetal.ꎬ2012)的细胞质中ꎮ但是ꎬ目前人们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之间PIN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差异仍不清楚ꎮAtPIN1的同源基因可以存在于水稻(Xuetal.ꎬ2005ꎻLietal.ꎬ2019)㊁小麦(Singhetal.ꎬ2018)㊁玉米(Gallavottietal.ꎬ2008)和大豆(Wangetal.ꎬ2015)的基因组中ꎮ在水稻的维管组织和根原基中可以检测到OsPIN1的表达(Xuetal.ꎬ2005)ꎬOsPIN1以生长素依赖性的方式参与水稻根㊁茎㊁花序和分蘖的发育(Xuetal.ꎬ2005ꎻLietal.ꎬ2019)ꎮZmPIN1a主要定位在玉米幼苗的上叶原基(Gallavottietal.ꎬ2008)㊁根中的中柱鞘细胞和内皮层细胞(Carraroetal.ꎬ2006)㊁胚芽鞘(Kamadaetal.ꎬ2018)和叶片(Moonetal.ꎬ2013)的表层细胞ꎮ此外ꎬZmPIN1a在根冠细胞中显示为胞质定位0221广㊀西㊀植㊀物41卷(Forestanetal.ꎬ2012)ꎬ在花序初生原基细胞中显示为非极性定位(Skirpanetal.ꎬ2009)ꎮ但是ꎬ目前尚不清楚PIN1在不同作物的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ꎬ包括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ꎮ在这项研究中ꎬ我们基于水稻 日本晴 ( Nipponbare )的OsPIN1b氨基酸序列ꎬ制备了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ꎬ利用该抗体开展的免疫组化实验发现水稻的OsPIN1b及小麦和玉米中的同源蛋白可以非极性定位在根和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质膜上ꎬ而大豆的GmPIN1b可以非极性地定位在根中表皮细胞的质膜上ꎬ但是ꎬ在胚的子叶表皮细胞中是细胞质定位ꎮ此外ꎬ水稻根表皮细胞质膜上的OsPIN1b可以通过内吞运输途径进入到细胞质中ꎮ这些PIN1定位结果将有助于我们研究生长素极性运输在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作物发育中的作用ꎮ1㊀材料与方法1.1植物材料植物材料为水稻品种 Nipponbare 和 丽江新团黑谷 ( LTH )(Oryzasativasubsp.japonica)㊁小麦(Triticumaestivum Chuanmai107 )㊁玉米(Zeamays B73 )和大豆(Glycinemax Williams )ꎬ各作物种子置于28ħ条件下水培萌发ꎬ使用生长了7d的胚根分生区细胞和1d的子叶胚来检测OsPIN1b及同源物的亚细胞定位ꎮ1.2抗体的制备和检测根据水稻 Nipponbare 的生长素输出载体OsPIN1b(Os02g0743400)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多肽QSSRNPTPRGSSFNCꎬ并将其注入新西兰兔体内ꎮ通过ELISA方法检测到纯化的抗兔OsPIN1b多克隆抗体ꎬ其浓度为0.51mg mL ̄1(1ʒ20000)(杭州华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ꎮ1.3免疫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为检测OsPIN1b的表达ꎬ提取了水稻叶片和根的总蛋白ꎬ并用一抗[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1ʒ200)]和二抗[山羊抗兔的IgG ̄HRP(1ʒ5000)]进行了免疫杂交ꎮ为了检测蛋白亚细胞定位ꎬ使用或不使用50mmol L ̄1BrefeldinA(BFA)(molecularprobes)对不同农作物的根和胚处理90minꎬ然后使用改良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Pacioreketal.ꎬ2006)ꎮ具体如下:首先ꎬ将样品在25ħ室温条件下用4%戊二醛溶液固定1hꎻ然后ꎬ37ħ条件下用2%崩溃酶处理1hꎻ最后ꎬ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1ʒ200)和二抗[驴抗兔的IgG(H+L) ̄Alexafluor488抗体(1ʒ500)](JacksonImmunoResearch)进行免疫组化检测ꎮ使用LeicaSP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eicaMicrosystems)观察OsPIN1b的定位ꎮ1.4生物信息学分析从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获得OsPIN1b及其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ꎬ通过在线网站(https://www.uniprot.org/)分析OsPIN1b的跨膜结构域ꎬ使用软件VectorNTISuite6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ꎬ所有图片均使用Photoshop软件处理ꎮ2㊀结果与分析2.1不同作物的PIN1序列相似性分析为了检测不同作物中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的亚细胞定位ꎬ首先ꎬ我们对拟南芥(AtPIN1)㊁水稻(OsPIN1b)㊁小麦(TaPIN1)㊁玉米(ZmPIN1b)和大豆(GmPIN1b)中PIN1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图1)ꎮ结果表明:AtPIN1㊁TaPIN1㊁ZmPIN1b㊁GmPIN1b的序列与OsPIN1b分别具有58.6%㊁61.5%㊁62.5%㊁61.9%的相似性ꎬ在OsPIN1b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10个跨膜区ꎮ2.2水稻中OsPIN1b的检测PIN1序列在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之间显示出高度相似性(图1)ꎮ我们选择OsPIN1b中的序列QSSRNPTPRGSSFNCꎬ通过人工合成多肽免疫兔子制备了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ꎮ为检测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的有效性ꎬ我们提取了水稻叶片和根的总蛋白ꎬ并使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杂交检测ꎮ结果表明ꎬ用OsPIN1b抗体可以检测到目标蛋白OsPIN1b(图2)ꎮ2.3PIN1在不同农作物中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进一步检测了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根中PIN1的亚细胞定位ꎬ发现12218期武丽霞等: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水稻ꎬ小麦ꎬ玉米ꎬ大豆和拟南芥之间的PIN1氨基酸序列比对ꎬ红框中的氨基酸序列为水稻OsPIN1b的跨膜结构域ꎮPIN1aminoacidsequencesarealignedamongriceꎬwheatꎬmaizeꎬsoybeanandArabidopsisꎬandredboxesshowtransmembranedomainsofriceOsPIN1baminoacidsequeces.图1㊀PIN1的氨基酸序列比对Fig.1㊀PIN1aminoacidsequencealignmentPIN1虽然可定位于根表皮细胞的细胞质膜上ꎬ但没有明显的极性分布(图3:A-D)ꎮ在检测PIN1在胚细胞中的定位时ꎬ发现PIN1虽然可分布在水稻(图3:E)㊁小麦(图3:F)和玉米(图3:G)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质膜上ꎬ但没有明显的极性分布ꎮ大豆中的GmPIN1b非极性分布在根表皮细2221广㊀西㊀植㊀物41卷提取水稻 日本晴 叶片(A)和根(B)中的总蛋白ꎬ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杂交ꎮ箭头指示目标蛋白OsPIN1b的条带ꎮTotalproteinsofriceleaves(A)androots(B)wereisolatedfromrice Nipponbare andblottedwith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ArrowpointstothetargetproteinOsPIN1b.图2㊀蛋白免疫杂交检测水稻叶片和根中的OsPIN1bFig.2㊀DetectionofOsPIN1binriceleavesandrootsbywesternblotmethod胞的细胞质膜上ꎬ而在胚的子叶表皮细胞中则分布于细胞质中(图3:H)ꎮ2.4水稻中OsPIN1b的胞吞检测由于OsPIN1b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膜上(图3:AꎬE)ꎬ因此ꎬ我们进一步检测了OsPIN1b是否可以通过胞吞的方式从细胞质膜转运入细胞质ꎮ用蛋白转运抑制剂BFA处理水稻 Nipponbare 和 LTH 的根尖ꎬ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开展免疫组织化学实验ꎬ结果发现在细胞质中可以检测到OsPIN1b蛋白的聚集(图4)ꎮ这表明OsPIN1b可以通过胞吞途径从细胞质膜转移到细胞质中ꎮ3㊀讨论与结论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家族在植物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在这项研究中ꎬ我们利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有效检测了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的胚根分生区表皮细胞及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OsPIN1及其同源物的亚细胞定位ꎬ结果发现OsPIN1b及其同源物分布在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的根和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质膜及细胞质中ꎮ不同作物中的相同细胞定位表明PIN1在不同植物发育中ꎬ其调节生长素分布功能是保守的ꎮ此外ꎬ我们也注意到与拟南芥AtPIN1的极性定位相比(Frimletal.ꎬ2003)ꎬ在不同农作物的根表皮细胞中ꎬOsPIN1及其同源物的定位是非极性的ꎮOsPIN1b的氨基酸序列与AtPIN1具有58.6%的相似性ꎬ因此ꎬ不同作物和拟南芥AtPIN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模式存在的差异可能与不同植物中PIN1蛋白结构差异有关ꎮ玉米中的ZmPIN1a在不同玉米组织中的定位存在极性定位(Carraroetal.ꎬ2006ꎻGallavottietal.ꎬ2008ꎻMoonetal.ꎬ2013ꎻKamadaetal.ꎬ2018)㊁非极性定位(Skirpanetal.ꎬ2009)和胞质定位(Forestanetal.ꎬ2012)ꎬ一些研究也发现AtPIN1的极性分布与胚发育中的生长素动态相关(Frimletal.ꎬ2003)ꎮ在本研究中ꎬ用于OsPIN1b及其同源物细胞定位观察的胚根及子叶胚都处于植物发育的早期阶段ꎬ这表明不同作物中PIN1的定位还与作物组织发育阶段有关ꎮ此外ꎬ利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到OsPIN1b蛋白ꎮ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OsPIN1b与OsPIN1a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62.4%ꎬOsPIN1a㊁OsPIN1b蛋白分子量分别为64.7㊁59.3kDꎬ且OsPIN1a氨基酸序列中含有用于制备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的序列QSSRNPTPRGSSFNCꎮ因此ꎬ不能完全排除所检测到的蛋白条带中含有OsPIN1aꎬ而这也可能部分解释了我们在根表皮细胞中所观察到的OsPIN1b及其同源物的非极性定位ꎮPIN蛋白由于胞吞作用而产生的细胞定位的改变可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ꎬ从而进一步调控器官形成(Kleine ̄Vehnetal.ꎬ2008)ꎮ本研究结果发现OsPIN1b可以通过胞吞途径进入到细胞质中ꎮ这显示由于细胞的胞吞作用ꎬOsPIN1b及其同源物的细胞质膜及细胞质定位可能会发生变化ꎬ并参与调控植物内生长素的分布ꎮPIN蛋白的细胞定位可受到其他物质如水杨酸的调控(Duetal.ꎬ2013)ꎮ但是ꎬ我们观察到OsPIN1b的定位可由自身胞吞作用而改变ꎬ因此ꎬ不同作物中PIN1蛋32218期武丽霞等: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水稻 日本晴 (AꎬE)ꎬ小麦(BꎬF)ꎬ玉米(CꎬG)和大豆(DꎬH)的根(A-D)和胚(E-H)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开展免疫组化实验ꎮ标尺=10μmꎮRoots(A-D)andembryos(E-H)ofrice Nipponbare (AꎬE)ꎬwheat(BꎬF)ꎬmaize(CꎬG)andsoybean(DꎬH)weredevelopedimmunohistochemistryassaywith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Bars=10μm.图3㊀PIN1在根和胚的子叶表皮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Fig.3㊀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PIN1inrootandembryoepidermalcells用25μmol L ̄1BFA处理水稻品种 丽江新团黑谷 (A)和 日本晴 (B)的根尖90minꎬ然后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检测OsPIN1b的胞吞ꎮ箭头指示根表皮细胞胞质中OsPIN1b蛋白聚集体ꎮ标尺=10μmꎮRootsofricelines LTH (A)and Nipponbare (B)weretreatedwith25μmol L ̄1BFAfor90minꎬandblottedwith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byimmunohistochemistryassay.ArrowpointstotheOsPIN1binternalizationincytoplasmaofrootepidermalcells.Bars=10μm.图4㊀水稻根表皮细胞中OsPIN1b的胞吞检测Fig.4㊀EndocytosisdetectionofOsPIN1binthecytoplasmaofricerootepidermalcells4221广㊀西㊀植㊀物41卷白的亚细胞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ꎮ不同作物中OsPIN1b及其同源物可非极性定位于细胞质膜及细胞质中ꎬ这是一个动态的分布过程ꎬ并与植物所处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ꎮOsPIN1b及其同源物的亚细胞定位将有助于揭示生长素输出载体通过影响生长素极性分布而参与调控农作物中根和胚发育的分子机制ꎮ登录号㊀文章中相关蛋白在NCBI数据库中的登录号分别为AtPIN1(NP_177500.1)㊁OsPIN1b(XP_015616014.1)㊁TaPIN1(AAS19858.1)㊁ZmPIN1b(ABH09243.1)㊁GmPIN1b(NP_001237546.2)ꎮ参考文献:BENJAMINSRꎬSCHERESBꎬ2008.Auxin:theloopingstarinplantdevelopment[J].AnnRevPlantBiolꎬ59(1):443-465.BLILOUIꎬXUJꎬWILDWATERMꎬetal.ꎬ2005.ThePINauxineffluxfacilitatornetworkcontrolsgrowthandpatterninginArabidopsisroots[J].Natureꎬ433(7021):39-44.CARRARONꎬFORESTANCꎬCANOVASꎬetal.ꎬ2006.ZmPIN1aandZmPIN1bencodetwonovelputativecandidatesforpolarauxintransportandplantarchitecturedeterminationofmaize[J].PlantPhysiolꎬ142(1):254-264.CASIMIROIꎬMARCHANTAꎬBHALERAORPꎬetal.ꎬ2001.AuxintransportpromotesArabidopsislateralrootinitiation[J].ThePlantCellꎬ13(4):843-852.DUYLꎬTEJOSRꎬBECKMꎬetal.ꎬ2013.Salicylicacidinterfereswithclathrin ̄mediatedendocyticproteintrafficking[J].PNASꎬ110(19):7946-7951.FORESTANCꎬFARINATISꎬVAROTTOSꎬ2012.ThemaizePINgenefamilyofauxintransporters[J].FrontPlantSciꎬ3(16):16.FRIMLJꎬVIETENAꎬSAUERMꎬetal.ꎬ2003.Efflux ̄dependentauxingradientsestablishtheapical ̄basalaxisofArabidopsis[J].Nature(London)ꎬ426(6963):147-153.GALLAVOTTIAꎬYANGYꎬSCHMIDTRJꎬetal.ꎬ2008.Therelationshipbetweenauxintransportandmaizebranching[J].PlantPhysiolꎬ147(4):1913-1923.GÄLWEILERLꎬGUANCꎬMULLERAꎬetal.ꎬ1998.RegulationofpolarauxintransportbyAtPIN1inArabidopsisvasculartissue[J].Scienceꎬ282(5397):2226-2230.GELDNERNꎬFRIMLJꎬSTIERHOFYDꎬetal.ꎬ2001.AuxintransportinhibitorsblockPIN1cyclingandvesicletrafficking[J].Natureꎬ413(6854):425-428.GUENOTBꎬBAYEREꎬKIERZKOWSKIDꎬetal.ꎬ2012.PIN1 ̄independentleafinitiationinArabidopsis[J].PlantPhysiolꎬ159(4):1501-1510.KAMADAMꎬMIYAMOTOKꎬOKAMꎬetal.ꎬ2018.ProceduresforchemicalfixationinimmunohistochemicalanalysesofPINproteinsregulatingpolarauxintransport:relevancetospaceflightexperiments[J].LifeSciSpaceRes(Amst)ꎬ18:42-51.KLEINE ̄VEHNJꎬDHONUKSHEPꎬSAUERMꎬetal.ꎬ2008.ARFGEF ̄dependenttranscytosisandpolardeliveryofPINauxincarriersinArabidopsis[J].CurrBiolꎬ18(7):526-531.LIYꎬZHUJSꎬWULLꎬetal.ꎬ2019.FunctionaldivergenceofPIN1paralogousgenesinrice[J].PlantCellPhysiolꎬ60(12):2720-2732.MOONJꎬCANDELAHꎬHAKESꎬ2013.Theligulelessnarrowmutationaffectsproximal ̄distalsignalingandleafgrowth[J].Developmentꎬ140(2):405-412.PACIOREKTꎬSAUERMꎬBALLAJꎬetal.ꎬ2006.Immunocytochemicaltechniqueforproteinlocalizationinsectionsofplanttissues[J].NatureProtocolsꎬ1(1):104-107.PALMEKꎬGÄLWEILERLꎬ1999.PIN ̄pointingthemolecularbasisofauxintransport[J].CurrOpinPlantBiolꎬ2(5):375-381.SKIRPANAꎬCULLERAHꎬGALLAVOTTIAꎬetal.ꎬ2009.BARRENINFLORESCENCE2interactionwithZmPIN1asuggestsaroleinauxintransportduringmaizeinflorescencedevelopment[J].PlantCellPhysiolꎬ50(3):652-657.SINGHKꎬSINGHJꎬJINDALSꎬetal.ꎬ2018.StructuralandfunctionalevolutionofanauxineffluxcarrierPIN1anditsfunctionalcharacterizationincommonwheat[J].FunctIntegrGenomicꎬ19(1):29-41.WANGYQꎬCHAICLꎬVALLIYODANBꎬetal.ꎬ2015.Genome ̄wideanalysisandexpressionprofilingofthePINauxintransportergenefamilyinsoybean(Glycinemax) [J].BMCGenomicsꎬ16(1):951-963.XUMꎬZHULꎬSHOUHXꎬetal.ꎬ2005.APIN1familygeneꎬOsPIN1ꎬinvolvedinauxin ̄dependentadventitiousrootemergenceandtilleringinrice[J].PlantCellPhysiolꎬ46(10):1674-1681.(责任编辑㊀周翠鸣)52218期武丽霞等: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

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

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

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作者:————————————————————————————————日期:22005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推荐国家级一等奖序号项目名称成果完成单位获奖人(集体主要成员)1 新世纪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云南大学崔运武、高力、张健东、候江红、方盛举2 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史庆南、刘荣佩、周融、张代明推荐国家级二等奖3 “3+1”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完善——东南亚泰、缅、越、老语言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云南民族大学陆生、吕士清、王何忠、杨丽周、杨光远4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林学专业建设与示范西南林大学胥辉、李根前、石卓功、周蛟、徐正会5 云南大学“数理基地”建设云南大学田兴时、徐贵桐、陈永康、杨富春、张力6 实践第一探索创新——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云南大学王若南、曹玉7 边疆多民族地区高校普通话课程“层级分类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云南师范大学罗明东、崔梅、颜晓云、单春樱、李迈8 以“质量点”管理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云南中医学院李庆生、郭兆刚、贾勇、熊磊、杨健武9 “信号与系统”教学建设、改革与实践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梁虹、陈跃斌、杨鉴、高飞、梁洁10 冶金工程重点学科新世纪系列教材建设(教材)昆明理工大学彭金辉、陈雯、魏永昶、马克毅、朱祖泽11 云南民族美术资源在教学、创作中的应用与实践云南艺术学院武俊、陇艺梅、汤海涛、李靖寰12 云南农业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吴伯志、洪树琼、徐昆龙、雷兴刚、郑永春13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探究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郭震、董义琳、马煜、王涛、代龙14 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戴志明、郭华春、段纲、赵燕妮、刘鸿高15 云南大学函授、夜大学教学监控、评估的实践完善及规范云南大学李炎、王娅、刘俊玮、王敏、杜超16 《地理学基础》:地理科学类学术著作性教材(教材)云南师范大学潘玉君17 大基础平台下的柔性多模块教学改革昆明理工大学迟毅林、董为民、刘泓滨、廖丕博、罗德扬18 云南大学创办文科试验班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大学殷永林19 云南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曾华、罗明东、郑勤红、邹敏、陈瑶20 市场营销学课程立体化教学包云南财贸学院吴健安、王旭、朱立、聂元昆21 生态学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21世纪大学生态教学内容优化及课程体系建设云南大学段昌群、江望高、常学秀、杨雪清、王焕校省级一等奖序号项目名称成果完成单位获奖人(集体主要成员)1 新世纪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云南大学崔运武、高力、张健东、候江红、方盛举2 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史庆南、刘荣佩、周融、张代明3 “3+1”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完善——东南亚泰、缅、越、老语言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云南民族大学陆生、吕士清、王何忠、杨丽周、杨光远4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林学专业建设与示范西南林大学胥辉、李根前、石卓功、周蛟、徐正会5 云南大学“数理基地”建设云南大学田兴时、徐贵桐、陈永康、杨富春、张力6 实践第一探索创新——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云南大学王若南、曹玉47 边疆多民族地区高校普通话课程“层级分类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云南师范大学罗明东、崔梅、颜晓云、单春樱、李迈8 以“质量点”管理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云南中医学院李庆生、郭兆刚、贾勇、熊磊、杨健武9 “信号与系统”教学建设、改革与实践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梁虹、陈跃斌、杨鉴、高飞、梁洁10 冶金工程重点学科新世纪系列教材建设(教材)昆明理工大学彭金辉、陈雯、魏永昶、马克毅、朱祖泽11 云南民族美术资源在教学、创作中的应用与实践云南艺术学院武俊、陇艺梅、汤海涛、李靖寰12 云南农业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吴伯志、洪树琼、徐昆龙、雷兴刚、郑永春13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探究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郭震、董义琳、马煜、王涛、代龙14 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戴志明、郭华春、段纲、赵燕妮、刘鸿高15 云南大学函授、夜大学教学监控、评估的实践完善及规范云南大学李炎、王娅、刘俊玮、王敏、杜超16 《地理学基础》:地理科学类学术著作性教材(教材)云南师范大学潘玉君17 大基础平台下的柔性多模块教学改革昆明理工大学迟毅林、董为民、刘泓滨、廖丕博、罗德扬18 云南大学创办文科试验班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大学殷永林19 云南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曾华、罗明东、郑勤红、邹敏、陈瑶20 市场营销学课程立体化教学包云南财贸学院吴健安、王旭、朱立、聂元昆21 生态学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21世纪大学生态教学内容优化及课程体系建设云南大学段昌群、江望高、常学秀、杨雪清、王焕校22 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工程的构建及实施玉溪师范学院任宏志、张苹、车柏青、周志远523 文学概论教材建设与教学创新(教材)曲靖师范学院张永刚24 国外汉语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云南师范大学骆小所、吴应辉、于燕京、袁焱、魏红25 《污染生态学》教材云南大学王焕校、常学秀、段昌群26 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制度和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实践昆明理工大学高绿绮、王华、林峰27 云南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教育厅张洪明、张国华、叶绿、杨毅、楼静28 金工实习课程建设及改革(教材等)昆明理工大学陈君若、魏镜弢、葛夏文、马俊武、向启宾29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改革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张英杰、徐天茂、刘荣佩、黄前光、周梅村30 本科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昆明理工大学楼静、王建华、张启富、张明坤、秦卫平省级二等奖31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云南大学和家胜、杨中碧、郑滋、农伟、杨晓翔32 “叙述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云南大学谭君强33 推行学分制绩点,关注学生学习质量——云南大学资环学院学分制绩点试点改革云南大学郭陵之、谢应齐、卜玉康、刘英34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建设云南大学胡光华、赵晓华、谭建国、陆正福、杨富春35 有时代特色的“化学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云南大学赵逸云、方瑞斌、邓世昆、古昆、邹永明36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云南大学杨兆荣37 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大学段竹英38 校企合作增强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昆明理工大学、中国水电十四局、束洪春、王海军、李琴书、李跃平、王建春6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39 使用英文物理教材进行双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改革试点昆明理工大学王安安、伏云昌、陈劲波、吴光敏、樊则宾40 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孙俊、程赫明、黄跃波、陈庆华、刘铮41 工程力学中电测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罗成玲、王时越、文宏光、迟珊、潘琪42 创新素质教育与创造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官德娟、朱昆莉、吴海涛、那裕康、段正华43 “向知识要金牌”:走学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之路云南师范大学赵玲玲、熊小铭、刘坚、金黄斌、杨秀芝44 教育学重点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傅淳、罗黎辉、李天凤、张锋、罗明东45 云南师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周本贞、欧阳俊虎、杨映霞、姜扬、熊永翔46 物理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探索云南师范大学张雄、马力、侯德东、解福瑶、刘艳春47 英语专业选修课建设云南师范大学刘守兰、张克勤、杨端和、谢明、刘汉玉48 云南农业大学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创新云南农业大学陈海如、洪树琼、张世光、杨裕后、李晓英49 精心组织“形势与政策”课,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云南农业大学刘光维、王飞、李树坚、杨云、杨玲50 厅校合作构建创新型水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文俊、杨荣新、龚爱民、李靖、王春彦51 创新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雷兴刚、吕才有、洪树琼、陆自强、代卫东52 基于数据库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的研究及应用云南农业大学杨林楠、鲁绍坤、吴文斗、张超、张丽莲53 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实施研究西南林学院韦群杰、索建强、李任波、郭银华、李光莲54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西南林学院张玉光、周远、赵丽芳、邓成琼、张武仙55 树木学教育教学建设与研究西南林学院邓莉兰、樊国盛、徐声远、区智、孙永科56 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西南林学院陈玉惠、付惠、刘祥义、王文久、刘建祥、7任梅蓉5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与成果西南林学院徐声远、罗大叶、赵同林、孙永科、鲁宁58 医科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昆明医学院王灿平、张瑞宏、熊万兴、张毅萍、陈桂勤59 病理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及其应用昆明医学院章宗籍、阮永华、郭萍、华海容、邹英鹰60 加强基地建设,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强化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昆明医学院杨凌、崔进、陈有华、李保刚、周萍61 积累和创新,突破教学难点——“牙体比较解剖法”在牙体解剖生理教学中的运用昆明医学院杨春、沈丽宁、李松、罗应伟、解危62 强化素质教育,创建“以问题为中心,教与学互动”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新模式昆明医学院孙俊、王金德、陈绍春、邹智荣、李兴国63 外科总论及手术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昆明医学院陈有华、李保刚、尹继波、张家骅、李俊64 《正常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开发及应用云南中医学院杨恩彬、和凤军、宋波、武煜明、唐柱生65 中医方剂学教学参考书《中医方剂精要及趣味记忆》云南中医学院秦竹、胥筱云、李铭6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纲》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与应用云南民族大学赵静冬、李波、赖云华67 《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预科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云南民族大学吴云虹、李春波68 化学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云南民族大学王红斌、杨敏、戴云、董学畅、陈琳69 《天然有机化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云南民族大学戴云、陈海云、杨海英、任红雷、曾茗70 中小学艺术教育与音乐舞蹈复合型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云南艺术学院朱红、于景春、徐梅、李伟平、农布七林71 《音乐美学》课程建设云南艺术学院申波872 以学生为本的学分制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云南财贸学院姚大金、王力宾、王荣党、杜涛73 健康教育整合于体育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云南财贸学院张河川、郭思智、张凯、和平英、董一凡74 《会计报表审计案例》(辅助教材)云南财贸学院朱锦余、杨静、曾纯、古淑萍、陈红75 云南地理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玉溪师范学院王声跃、张文、高昆谊、陈红、陈黎阳76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与培训模式探究楚雄师范学院姜子华、李全华、周林宗、李克英、庄兆盛77 《数学建模》教学建设与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楚雄师范学院山玉林、梁林、刘鹏、胡钊、何建锋78 大学英语水平测试研究与实践楚雄师范学院顾菊华、李桃梅、唐春华、袁秀萍、李绍芳79 四年制护理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大理学院钱金栿、汤珺、廖剑英、李合、栾玉泉80 问题定向教学法在内科实践课的应用研究大理学院尹雪艳、郭艳、李凤贤、何敏华、李永萍81 临床综合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大理学院罗志勇、尹雪艳、李梅、李海燕、周玲82 中国古代史书体裁研究(教材)红河学院白云83 “毕业设计(论文)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红河学院张培、晏青青、李俊生、丁颢、肖天庆84 工科类高职高专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夏昌祥、杨卫华、代祖良、杨丽敏、陈鑫85 测量工程重点专业建设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赵文亮、叶加冕、徐宇飞、王育军、张东明86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建设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佟云峰、杨卫华、龙志文、李志平、张帆87 师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强化教师专业化教育的探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封海清、潘京京、吴跃辉、包兴88 工厂电器与供电(教材)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胡光甲89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现场模拟导游”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丽江教育学院何守伦、王荣红、朱桂香、和克纯、段平华90 高新技术解读(教材)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李昭明、罗骥、周晓俊9。

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

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

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
结果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公布日期】2004.08.13
•【文号】国统字[2004]84号
•【施行日期】2004.08.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奖励
正文
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
通报
(国统字[2004]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
经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终审,并公示通过,本届成果奖共评选出获奖课题论文类成果95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54项。

获奖专著5部,其中,一等奖1部,二等奖4部。

获奖信息技术应用类项目22项,其中,软件类成果一等奖空缺,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论文类成果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获奖优秀博士论文类11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9篇。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通报。

国家统计局办公室
二○○四年八月十三日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修订)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修订)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修订)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落实科教兴滇战略,进一步促进云南省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扩大研究范围,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性、前瞻性作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课题的管理。

第三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自由,以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重点,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成果的理论学术水平和实践应用价值。

第四条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面向全省,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

第五条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由省领导小组及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规划办”)按照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二章组织及职责第六条在省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协调下,建立课题评审专家库和学术委员会。

专家库成员由各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州、市领导小组”和“州、市规划办”)和各高等学校推荐产生,学术委员会从专家库中遴选产生。

学术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评审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内的各类课题;评审优秀研究成果;协助检查、指导和参与全省教育科学重大、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对教育科研课题结题验收鉴定活动;提供相关课题研究的建议和意见等。

由省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的教育科研评审活动原则上应由专家库成员为主组成。

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库成员实行动态更替更新制度。

第七条省规划办是省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各州、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高等学校科研处在业务上接受省领导小组及省规划办的指导。

第七届云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表

第七届云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表
22
依托“国培顶岗置换”项目提升师范生语文教学素养
文学院
张承明,匡锦,谭超胡彦王乙
23
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创新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和红军,唐玲玲,徐振坤,李振华,谢笑天
24
基于爱情心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创新研究与实践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尚云,黄海涛,李鹏,侯阿冰,何顺超
25
基于云南语言资源的本科生汉语言研究素质培养模式探索
华文学院
魏红,雷向阳,常数,沈毅,郭中丽,李进,陈锦辉
11
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教师教育学院
李松林,李天凤,李红,钱桂蓉,李玲,朱嘉慧
12
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创新“禁毒防艾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云南师范大学艾滋病研究与教学中心
刘宗立,蔡金红,朱黎,李树琼,莫关耀,马纳
夏幼明,甘健侯,徐天伟,李朝有,陈玉华、孔勒干,梁立,李瑞林,李兴庄,李志平,高丽金,朱云东,张杰,杨宇
21
云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招生就业中心就业处
唐瑛,钟汝能,刘文,任旭庆,雷坚
22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转型期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李辉,原一川,李兴仁,曾煜,赵枝琳,李朝有
刘德鹏,甘健侯,蔡文华,范新军,徐旻,肖飞
高丽金,唐瑛,钟汝能,蒋跃明
11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招生就业中心招生处
李红,卡家喜,李映松,戴杰,丁雪
12
依托云南产业优势建设旅游特色专业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李伟,明庆忠,任敬,李亚,李庆雷,张丹宇,赵红梅

特基拉芽孢杆菌KC_121_拮抗玉米镰刀菌的防病促生作用

特基拉芽孢杆菌KC_121_拮抗玉米镰刀菌的防病促生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JiangsuJ.ofAgr.Sci.)ꎬ2024ꎬ40(2):233 ̄242http://jsnyxb.jaas.ac.cn吴雅杰ꎬ樊炳君ꎬ朱国兴ꎬ等.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拮抗玉米镰刀菌的防病促生作用[J].江苏农业学报ꎬ2024ꎬ40(2):233 ̄242.doi:10.3969/j.issn.1000 ̄4440.2024.02.005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拮抗玉米镰刀菌的防病促生作用吴雅杰1ꎬ㊀樊炳君2ꎬ㊀朱国兴1ꎬ㊀焦㊀钰1ꎬ㊀张兴丽1ꎬ㊀王瑞雪1ꎬ㊀周㊀萍1ꎬ㊀曹艳茹1(1.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ꎬ云南昆明650214ꎻ2.云南丽江市植保植检站ꎬ云南丽江674199)收稿日期:2023 ̄01 ̄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002)ꎻ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基础研究联合专项(2018FH001 ̄003)ꎻ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KF005)ꎻ云南省 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资助项目(YNWR ̄QNBJ ̄2018 ̄011)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1Y733㊁2022Y715)作者简介:吴雅杰(1998-)ꎬ女ꎬ河北石家庄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农业微生物研究ꎮ(E ̄mail)1143106262@qq.com通讯作者:曹艳茹ꎬ(E ̄mail)yanrucao3@aliyun.com㊀㊀摘要:㊀为初步探究1株分离自兰坪铅锌尾矿的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的防病促生效果及作用机理ꎬ将其无菌滤液涂布平板与病原菌共培养以及与发酵滤液病原菌孢子共孵育来测定菌株KC121对病原菌菌丝生长㊁产孢数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ꎻ以发酵液浸种试验来测定菌株KC121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ꎻ最后利用盆栽灌根的方法研究菌株KC121对玉米镰刀菌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幼苗的促生作用并探究其机理ꎮ结果表明ꎬ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无菌滤液可使镰刀菌菌丝发生皱缩和凹陷ꎬ同时抑制了镰刀菌孢子的产生和萌发ꎻ浸种试验结果表明ꎬ稀释1ˑ103倍的菌株KC121发酵液可以促进玉米种子萌发时主根增长61%ꎬ芽长增加162%ꎻ在盆栽试验中ꎬ菌株KC121发酵液原液对腐皮镰刀菌(Fusariumsolani)和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sporotrichioides)引起的玉米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 67%和76 00%ꎬ且分别使玉米植株地上部分干质量和鲜质量提高了130%和90%ꎮ促生机理探究发现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通过产淀粉酶ꎬ并产生6 19ng/ml的吲哚乙酸(IAA)和提高玉米幼苗的总叶绿素含量来促进玉米幼苗生长ꎮ研究结果显示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对防治玉米镰刀菌病害及促进玉米生长具有应用潜力ꎮ关键词:㊀特基拉芽孢杆菌ꎻ镰刀菌ꎻ抑菌机理ꎻ促生机理中图分类号:㊀S435.13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0 ̄4440(2024)02 ̄0233 ̄10DiseasepreventionagainstcornFusariumandgrowthpromotionofBacil ̄lustequilensisKC121WUYa ̄jie1ꎬ㊀FANBing ̄jun2ꎬ㊀ZHUGuo ̄xing1ꎬ㊀JIAOYu1ꎬ㊀ZHANGXing ̄li1ꎬ㊀WANGRui ̄xue1ꎬ㊀ZHOUPing1ꎬ㊀CAOYan ̄ru1(1.CollegeofAgricultureandLifeSciencesꎬKunmingUniversityꎬKunming650214ꎬChinaꎻ2.LijiangPlantProtectionStationꎬLijiang674199ꎬChina)㊀㊀Abstract:㊀TheBacillustequilensisKC121whichisolatedfromthelead ̄zinctailingsofLanpingꎬshowedstronginhi ̄bitionactivityagainstFusariumspp.Inthisarticleꎬitsfungalinhibitionactivityꎬplantgrowthpromotioneffectꎬandthecorrespondingmechanismwerestudied.ThesterilefiltrateofKC121wasusedtoco ̄culturewithpathogenicfungiandco ̄incubationwithpathogenicfungalsporestodetermineitseffectsonhyphalgrowthꎬconidiaproductionandgermination.Themaizeseedsweresoakedwithfermenta ̄tionbrothtodeterminetheeffectsofstrainKC121onmaizeseedgermination.Finallyꎬthebio ̄controleffectofstrainKC121againstFusariumandtheplant ̄growthpro ̄motioneffectonmaizeseedlingswerestudiedbypotexper ̄iment.Theresultsshowedthatafterco ̄culturewithKC121ꎬthehyphaeofFusariumwerewrinkledandsunkenꎬandconidiaproductionandgerminationwerealsoinhibi ̄332ted.ThefermentationbrothofstrainKC121couldpromotethegrowthoftaprootby61%andbudgrowthby162%duringmaizeseedgermination.InthepotexperimentꎬtheinhibitioneffectsofKC121fermentationbrothonrootrotcausedbyFu ̄sariumsolaniandFusariumsporotrichioideswere66.67%and76.00%ꎬrespectivelyꎬandthedryandfreshweightofmaizewereincreasedby130%and90%ꎬrespectively.TheKC121strainpromotedthegrowthofmaizeseedlingsbyproducingamylaseꎬproducing6 19ng/mlindoleaceticacid(IAA)andincreasingthetotalchlorophyllcontent.TheB.tequilensisKC121showedimportantpotentialincontrollingtheFusariumdiseaseofmaizeandpromotingmaizegrowth.Keywords:㊀BacillustequilensisꎻFusariumꎻantibacterialmechanismꎻpromotinggrowthmechanism㊀㊀镰刀菌(Fusarium)隶属丛梗孢目瘤痤孢科镰刀菌属ꎬ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真菌ꎬ它可以造成粮食作物㊁经济作物及药用植物等多达数百种植物的根腐病㊁茎腐病㊁花腐病和穗腐病等病害ꎮ镰刀菌还会通过孢子对作物进行二次侵染ꎬ带来持续的农业危害ꎬ是生产上最难防治的病原菌之一ꎮ镰刀菌的种类繁多ꎬ由其导致的作物减产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巨大经济损失ꎮ研究结果表明ꎬ禾谷镰刀菌㊁腐皮镰刀菌㊁拟枝孢镰刀菌及尖孢镰刀菌是造成玉米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1 ̄3]ꎬ是玉米生产的重要隐患ꎮ由镰刀菌引起的玉米病害极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ꎮ目前ꎬ对于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ꎬ造成了严重的农残超标和环境污染问题ꎬ同时对人畜健康存在潜在威胁ꎮ因此ꎬ迫切需要研究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来攻克镰刀菌病害ꎮ生物防治具有农药残留少㊁环保㊁具有靶向性㊁可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等优点[4]ꎬ是近年来农业病害防治研究的重点方向ꎮ目前应用于植物镰刀菌生物防治的微生物主要有木霉菌㊁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㊁丛枝菌根真菌㊁芽孢杆菌㊁假单胞菌等ꎮ其中ꎬ芽孢杆菌属菌株(Bacillus)是一类分布于自然环境以及动物肠道等处的能产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ꎬ由于其能产生酶及多种广谱杀菌活性物质而成为研究热点[5]ꎮ张艳茹等[6]㊁曹荣耀等[7]研究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尖孢镰刀菌及禾谷镰刀菌具有抑制作用ꎻ毛咪等[8]研究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对茄病镰刀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ꎻ常淑娴等[9]㊁吉亚泰[10]研究发现地衣芽孢杆菌㊁皮奥显亚类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ꎮ可见ꎬ芽孢杆菌在由镰刀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ꎮ除了抑制病原菌之外ꎬ芽孢杆菌还能促进作物生长ꎬ如王华笑[11]研究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抑制尖孢镰刀菌ꎬ同时有解淀粉㊁溶解磷㊁产吲哚乙酸(IAA)的能力ꎬ可以促进盐碱胁迫下的玉米生长ꎮ李安等[12]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不但能增强玉米的抗旱性ꎬ还能有效促进玉米的萌发及萌发期幼苗的生长ꎮ目前尚无特基拉芽孢杆菌防治玉米根腐病的报道ꎬ本实验室前期从兰坪铅锌尾矿极端环境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同时抑制腐皮镰刀菌(F.solani)㊁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㊁尖孢镰刀菌(F.oxyspo ̄rum)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4种镰刀病原菌的菌株KC121并鉴定其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tequilensis)[13]ꎮ在测定该菌株对镰刀菌病害防治效果的同时ꎬ发现其还可以促进玉米幼苗生长ꎮ本研究将进一步测定特基拉芽孢杆菌对4种玉米镰刀根腐病原菌的抑制及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的促生作用ꎬ并探究其防病促生机理ꎬ从而为镰刀菌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菌种资源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材料和试剂本研究采用无包衣的玉米种子作为镰刀菌防效测定及促幼苗生长等试验的供试材料ꎮ本研究中用到的镰刀病原菌菌株有:腐皮镰刀菌(F.solaniꎬB6)㊁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ꎬB7)㊁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ꎬB8)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ꎬB9)ꎮ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为本课题组前期分离筛选所得[13]ꎮ以上菌株均在28ħ条件下培养ꎮ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采用改良ISP2(ISPMedium2ꎬ国际链霉菌培养基2号)培养[14]ꎮ4种镰刀病原菌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15]ꎮ蒙金娜无机磷培养基用于测定KC121菌株解磷能力[16]ꎮ钾长石培养基用于测定KC121菌株解钾能力[17]ꎮAshby无氮培养基用于测定KC121菌株固氮能力[18]ꎮ淀粉水解琼脂培养基用于测定KC121菌株水解淀粉能力[19]ꎮ432江苏农业学报㊀2024年第40卷第2期1.2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的抑菌作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对腐皮镰刀菌(F.solani)㊁禾谷镰刀菌(F.graminea ̄rum)㊁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4种镰刀病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6 91%㊁65 31%㊁47 88%㊁82 66%(图1)ꎮ本研究对特基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ꎮA:腐皮镰刀菌ꎻB:禾谷镰刀菌ꎻC:尖孢镰刀菌ꎻD:拟枝孢镰刀菌ꎻ图中ꎬ左边为对照(CK)ꎻ右边为KC121发酵滤液处理ꎮ图1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Fig.1㊀InhibitoryeffectofBacillustequilensisKC121onfourpathogens1.2.1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对4种病原菌菌丝及孢子生长形态影响的电镜观察㊀菌株活化:从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保藏试管中挑取菌体转接于ISP2平板上ꎬ进行活化培养ꎮ同时ꎬ从病原菌保藏试管中挑取菌丝接种于PDA平板上ꎬ置于28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3dꎮ发酵液制备:挑取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的单菌落接种至ISP2液体培养基中ꎬ置于200r/min㊁28ħ的摇床培养3dꎬ制得发酵液ꎮ发酵液离心后用0 22μm的细菌过滤器过滤ꎬ再用无菌水分别制成稀释1ˑ101倍㊁1ˑ102倍的发酵滤液稀释液ꎮ对病原菌菌丝及孢子生长的影响:分别取200μl不同含量的发酵滤液涂布于PDA平板上ꎬ待培养基表面的液体吸收后将直径为8mm的病原菌菌块接种于平板上[20]ꎬ在28ħ恒温箱培养7dꎬ以空白培养基涂板培养为对照ꎮ待病原菌长好后ꎬ从菌落边缘切矩形小块放在样品台上ꎬ将样品台放入提前准备好的液氮雪泥中ꎬ-80ħ升华10min后喷金镀膜2次(每次1min)ꎬ进行形态观察ꎮ1.2.2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发酵滤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影响的显微镜观察㊀病原菌孢子悬浮液制备:用无菌水洗脱产孢病原菌菌丝上的孢子ꎬ将孢子悬浮液用无菌水稀释制得1ml104个的病原菌孢子悬浮液ꎮ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影响的测定:采用凹玻片法[21]测定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滤液(制备方法同1.2.1)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ꎮ在凹玻片中央滴加20μl发酵滤液和20μl孢子悬浮液ꎬ混合均匀ꎬ置于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ꎬ在28ħ的条件下培养ꎬ每2h镜检1次ꎬ观察并记录萌发情况ꎬ直至对照组的萌发率达90%时停止观察ꎮ1.3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的防病效果测定试验在大棚内进行ꎬ玉米种子在穴盘中育苗后ꎬ将长势一致的玉米幼苗移栽至装有混合土壤(腐殖土ʒ红土=1ʒ1)的盆中ꎮ试验设置3个处理ꎬ每个处理30株ꎬ处理情况如下:处理一:将玉米幼苗移栽到正常土壤中ꎻ处理二:将玉米幼苗移栽到拌有病原菌的土壤中ꎬ随后灌入200ml的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发酵液(菌体含量为4.97ˑ106CFU/ml)ꎬ每7d浇灌1次ꎻ处理三:将玉米幼苗移栽到拌有病原菌的土壤中ꎬ随后灌入200ml的空白培养基ꎬ每7d浇灌1次ꎮ532吴雅杰等: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拮抗玉米镰刀菌的防病促生作用自移栽之日起每7d观察玉米幼苗的生长及发病情况并记录ꎬ共观察21dꎮ根据记录结果ꎬ按照刘治刚[22]和樊炳君[23]的分级标准进行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的测定ꎮ1.4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对玉米促生效果的测定1.4.1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发酵液促玉米种子萌发试验㊀按照1.2.1的方法制备发酵液原液ꎬ并用无菌水分别制成稀释1ˑ101倍㊁1ˑ102倍㊁1ˑ103倍㊁1ˑ104倍㊁1ˑ105倍㊁1ˑ106倍的发酵液稀释液ꎬ分别吸取10ml上述稀释液加入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ꎮ挑选清水浸泡了24h的饱满玉米种子ꎬ置于培养皿中ꎬ每皿10粒ꎬ浸湿滤纸ꎬ以空白培养基(CK)为对照ꎮ将处理好的种子放置在光照培养箱(温度28ħꎬ湿度70%)中培养ꎬ每天补充2ml发酵滤液稀释液(共培养5d)ꎬ每天进行观察ꎬ记录主根长和芽长ꎮ1.4.2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发酵液促玉米植株生长试验㊀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4h后取出ꎬ挑选饱满的玉米种子置于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催芽ꎮ待80%的种子萌发后挑选长势一致的种子播种于穴盘中ꎮ每穴播入1粒种子ꎬ待株高为10cm左右时ꎬ将其移栽至花盆中继续种植ꎬ每周每盆加入200ml的发酵液原液灌根ꎬ每4d进行观察并记录株高和茎粗ꎮ栽种24d后将植株拔出ꎬ用清水洗掉根部附着的土壤ꎬ放在通风处自然晾干表面水分后分别进行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质量的称量ꎻ随后将植株放入烘箱65ħ恒温烘干后称量干质量ꎮ1.5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的促生机制初探从固氮㊁溶磷㊁溶钾㊁产吲哚乙酸以及对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等方面探究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促生作用的机理ꎮ根据黄涛[24]的方法对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促生功能进行测定:利用Ashby无氮培养基测定菌株固氮能力ꎬ菌株在平板上能正常生长即具有固氮能力ꎻ利用蒙金娜无机磷培养基测定菌株溶磷能力ꎬ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即说明菌株具有溶无机磷能力ꎻ利用钾长石培养基测定菌株溶钾能力ꎬ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即说明菌株具有溶钾能力ꎮ使用IAA试剂盒测定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发酵液中IAA的含量[25]ꎻ利用淀粉水解琼脂培养基测定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水解淀粉的能力[23]ꎻ采用李合生[26]的方法测定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的抑菌作用2.1.1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对病原菌菌丝及分生孢子形态影响的电镜观察㊀由于未经稀释的发酵液即原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ꎬ因此选用该含量平板上的菌丝观察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对4种病原菌形态的影响ꎮ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ꎬ未经处理的4种病原菌菌丝表面光滑ꎬ呈现正常的管状结构ꎬ长且直ꎬ并均匀地从顶端延伸生长ꎮ经过菌株KC121发酵液处理的4种病原菌菌丝相比对照有较大变化ꎬ菌丝粗细不一ꎬ表面均出现皱缩和凹陷ꎮ其中ꎬB6㊁B7和B8病原菌在经过发酵液处理后菌丝发生明显黏连现象ꎬB6和B9的菌丝体弯折明显且易断裂ꎬB7和B8的菌丝体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皱缩和凹陷(图2)ꎮ以上结果表明菌株KC121发酵液可以通过使4种镰刀病原菌菌丝发生不同程度的皱缩㊁凹陷和弯折而抑制其菌丝的生长ꎮ㊀㊀通过光学显微镜初步观察(图3)可以看出ꎬ与对照相比ꎬB6病原菌处理组的分生孢子数量减少ꎬ分生孢子形态变小且细长ꎮB7病原菌处理组及对照均未发现分生孢子ꎬ经处理的B7病原菌ꎬ菌丝分隔减少ꎮB8病原菌处理组的分生孢子数量也明显减少ꎬ视野中仅有极少的分生孢子分布ꎬ且分生孢子形态变得小且细长ꎮB9病原菌处理组的分生孢子数量同对照相比减少ꎬ而分生孢子形态无明显变化ꎮ该结果表明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发酵液可以通过减少病原菌分生孢子的数量来抑制腐皮镰刀菌㊁尖孢镰刀菌和拟枝孢镰刀菌的生长ꎬ通过减少菌丝分隔来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生长ꎮ2.1.2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显微镜观察㊀由于多次培养均未找到禾谷镰刀菌的分生孢子ꎬ因此本试验仅研究了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发酵液对其他3种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表1)ꎮ对于腐皮镰刀菌(F.solani)来说ꎬ当培养至4h时ꎬ对照的分生孢子萌发率为59 37%ꎬ发酵液原液处理过的分生孢子萌发率仅为22 16%ꎬ稀释1ˑ101倍的发酵滤液处理的分生孢子萌发率为38 44%ꎬ稀释1ˑ102倍的发酵滤液处理的分生孢子萌发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ꎻ当培养至6h时ꎬ对照的分生孢子萌发率为87 06%ꎬ发酵液原液处理过的分生孢子632江苏农业学报㊀2024年第40卷第2期萌发率仅为27 49%ꎬ而稀释1ˑ101倍和稀释1ˑ102倍的发酵滤液处理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则较高(表1)ꎮ以上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液含量的降低ꎬ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能力也降低ꎮB6:腐皮镰刀菌ꎻB7:禾谷镰刀菌ꎻB8:尖孢镰刀菌ꎻB9:拟枝孢镰刀菌ꎮA:对照(CK)ꎻB:KC121发酵液处理组ꎮ图2㊀KC121发酵液对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Fig.2㊀EffectsofKC121fermentationbrothonmyceliagrowthoffourpathogenicfungiB6:腐皮镰刀菌ꎻB7:禾谷镰刀菌ꎻB8:尖孢镰刀菌ꎻB9:拟枝孢镰刀菌ꎮA:对照组(CK)ꎻB:KC121发酵液处理组ꎮ图3㊀KC121发酵液对病原菌孢子生长的影响Fig.3㊀EffectsofKC121fermentationbrothonsporegrowthofpathogens㊀㊀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显微观察发现ꎬ2h时对照的部分分生孢子已开始萌发ꎬ而处理组的分生孢子在4h时才开始萌发ꎮ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ꎬ对照组的分生孢子不断萌发并发育成正常菌丝ꎻ发酵液原液和稀释1ˑ101倍的发酵滤液处理的分生孢子则未能正常萌发ꎬ二者在分生孢子萌发芽管的不同位置发生膨大ꎬ进而减缓甚至阻止了菌丝的形成ꎬ该现象在培养8h时稀释1ˑ101倍的发酵滤液处理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图4)ꎮ稀释1ˑ102倍的发酵滤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ꎮ㊀㊀对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来说ꎬ培养6~8h时对照的分生孢子萌发率为55.65%~90 54%ꎬ而发酵液原液极大地降低了分生孢子萌发率(表1)ꎬ发酵滤液稀释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则显著减弱ꎮ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培养8h时发酵液原液处理的尖孢镰刀菌仅有少数开始萌发且产生的芽管发生膨大ꎮ732吴雅杰等: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拮抗玉米镰刀菌的防病促生作用A:对照(CK)ꎻB: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发酵滤液处理组ꎮ图4㊀孵育8h时稀释1ˑ101倍的KC121发酵滤液对腐皮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Fig.4㊀Effectsof10 ̄folddilutedKC121fermentationfiltrateonconidiagerminationofFusariumsolaniafter8hincuba ̄tion㊀㊀对于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而言ꎬ在培养2h到8h的时间段内ꎬ发酵液原液始终对分生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1)ꎬ少数萌发的分生孢子芽管较短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膨大ꎮ发酵滤液稀释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ꎮ综上所述ꎬ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发酵液原液会使萌发分生孢子的芽管延伸受阻ꎬ使芽管发生膨大ꎬ进而抑制菌丝的正常形成ꎮ由表1可以看出ꎬ处理时间高于2h时ꎬ菌株KC121发酵液原液对腐皮镰刀菌㊁尖孢镰刀菌㊁拟枝孢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ꎮ表1㊀发酵滤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Table1㊀Effectsoffermentationfiltrateonconidialgerminationofpathogenicfungi菌株处理时间(h)分生孢子萌发率(%)对照发酵液原液稀释1ˑ101倍的发酵滤液稀释1ˑ102倍的发酵滤液腐皮镰刀菌21.93ʃ0.97a2.57ʃ0.52a2.26ʃ0.59a2.00ʃ1.08a459.37ʃ4.68a22.16ʃ7.01c38.44ʃ3.62b56.54ʃ8.42a687.06ʃ4.92a27.49ʃ1.66c66.25ʃ1.98b84.62ʃ2.49a890.68ʃ2.93a76.53ʃ4.81a85.83ʃ5.92a84.95ʃ6.18a尖孢镰刀菌24.76ʃ2.46a1.86ʃ1.13b1.33ʃ0.58b2.90ʃ1.97ab46.02ʃ2.48c1.97ʃ1.00c14.76ʃ4.20b44.67ʃ2.07a655.65ʃ11.21a4.19ʃ1.75c30.63ʃ7.95b65.77ʃ14.33a890.54ʃ6.73ab9.45ʃ3.84c82.96ʃ1.86b94.58ʃ1.94a拟枝孢镰刀菌213.08ʃ0.83a0.58ʃ0.34d2.60ʃ0.61c4.62ʃ1.57b470.07ʃ7.44a2.08ʃ1.20d16.69ʃ2.59c49.95ʃ3.50b690.72ʃ3.79a2.98ʃ2.02b68.93ʃ22.97a89.85ʃ5.96a894.80ʃ2.37a29.83ʃ6.17b84.44ʃ8.97a95.07ʃ1.98a同一种病原菌同一行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ꎮ2.2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的防病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2)表明ꎬ菌株KC121发酵液原液灌根处理对由腐皮镰刀菌(F.solani)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引起的玉米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 67%和76 00%ꎬ对由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引起的玉米根腐病在盆栽试验中的防治效果仅有3 43%和4 64%ꎮ以上结果表明ꎬ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对由腐皮镰刀菌(F.solani)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引起的玉米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ꎬ而对尖孢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防治效果较差ꎮ2.3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对玉米的促生效果2.3.1㊀KC121发酵液促玉米种子萌发的作用㊀利表2㊀盆栽试验防治效果Table2㊀Controleffectofpotexperiment处理病情指数防治效果(%)B6+12116.67ʃ28.87b66.67ʃ57.74abB6CK50.00ʃ50.00a-B7+12169.00ʃ50.00a4.64ʃ3.47cB7CK72.20ʃ19.23a-B8+12175.00ʃ25.00a3.43ʃ2.39cB8CK77.67ʃ4.62a-B9+12116.67ʃ28.87b76.00ʃ41.57aB9CK69.33ʃ17.21a-B6+121表示KC121发酵液原液灌根防治由腐皮镰刀菌引起的玉米根腐病ꎻB6CK表示腐皮镰刀菌引起的玉米根腐病ꎻB7+121表示KC121发酵液原液灌根防治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玉米根腐病ꎻB7CK表示禾谷镰刀菌引起的玉米根腐病ꎻB8+121表示KC121发酵液原液灌根防治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玉米根腐病ꎻB8CK表示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玉米根腐病ꎻB9+121表示KC121发酵液原液灌根防治由拟枝孢镰刀菌引起的玉米根腐病ꎻB9CK表示拟枝孢镰刀菌引起的玉米根腐病ꎮ同一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ꎮ832江苏农业学报㊀2024年第40卷第2期用发酵液处理玉米种子ꎬ自第2d起ꎬ稀释1ˑ102倍~1ˑ106倍的发酵滤液处理组的主根长和芽长就始终优于对照(图5)ꎮ当培养至5d时ꎬ稀释1ˑ103倍的发酵滤液处理组的促生效果最好ꎬ其主根长已达10 46cm(图5A)ꎬ较对照提高了61%ꎻ芽长达7 24cmꎬ较对照提高了162%(图5B)ꎮ因此ꎬ发酵滤液稀释1ˑ103倍是促进种子根和芽生长的最佳处理(图6)ꎮA:主根长ꎻB:芽长ꎮ图5㊀KC121发酵液对玉米种子萌发时的促生作用Fig.5㊀GrowthpromotingeffectofKC121fermentationbrothonmaizeseedgerminationA:对照(CK)ꎻB:KC121发酵滤液稀释1ˑ103倍处理组ꎮ图6㊀KC121发酵液对玉米种子萌发5d时根长及芽长的促生作用Fig.6㊀Growth ̄promotingeffectofKC121fermentationbrothonrootlengthandshootlengthofmaizeseedsat5daftergermination2.3.2㊀KC121发酵液原液促玉米植株生长的作用㊀培养24d时ꎬ发酵液原液对玉米幼苗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图7)ꎮ培养8d和16d时KC121发酵液原液处理的株高与对照有显著差异ꎬ在第16d时株高较对照提高了0 38倍(图8A)ꎬ但对茎粗影响不大(图8B)ꎮ种植24d后进行干质量和鲜质量测量ꎬ经过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发酵液原液灌根的玉米植株地上部分鲜质量为5 7gꎬ较对照提高了90%ꎬ而干质量则较对照提高了130%ꎻKC121对地下部分干质量和鲜质量的影响不大ꎮ2.4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的促生功能测定前面的研究结果显示ꎬ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可以促进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芽长和根长ꎬ同时也可以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时的地上部分干质量和鲜质量ꎬ但其机理尚不明确ꎮ因此ꎬ本研究初步探究了其促生机理ꎮ2.4.1㊀菌株解磷、钾及固氮功能㊀通过对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固氮㊁溶磷㊁溶钾能力的测定发现ꎬ该菌株在蒙金娜无机磷培养基平板及钾长石培养基平板上均无透明圈的产生ꎬ且在Ashby无氮培养基平板上不能生长ꎮ因此ꎬ该菌株不具有固氮㊁溶磷㊁溶钾的功能ꎮ2.4.2㊀分泌IAA能力㊀经检测ꎬ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具有产IAA的能力且质量浓度达6 19ng/mlꎮ2.4.3㊀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水解淀粉能力㊀淀粉水解试验结果表明ꎬ加碘液后在淀粉水解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出现了透明圈ꎬ表明该菌株可分泌淀粉酶ꎬ具有较强的水解淀粉能力ꎮ932吴雅杰等: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拮抗玉米镰刀菌的防病促生作用A:对照(CK)ꎻB:KC121发酵液原液处理组ꎮ图7㊀KC121发酵液原液对玉米幼苗24d时的促生效果Fig.7㊀Growth ̄promotingeffectofKC121fermentationbrothonmaizeseedlingsat24daysA:株高ꎻB:茎粗ꎻ∗表示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P<0 05)ꎮ图8㊀KC121发酵液原液对玉米幼苗株高和茎粗的促生效果Fig.8㊀Growth ̄promotingeffectofKC121fermentationbrothonplantheightandstemdiameterofmaizeseedlings2.4.4㊀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㊀经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稀释1ˑ103倍的发酵滤液处理后玉米幼苗中叶绿素a含量㊁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含量较对照均明显增加ꎮ其中ꎬ稀释1ˑ103倍的发酵滤液处理组叶绿素a含量为2 41mg/Lꎬ较对照(0 87mg/L)增加了117 01%ꎬ叶绿素b的含量为1 08mg/Lꎬ较对照(0 72mg/L)则增加了50 00%ꎬ总叶绿素含量为3 49mg/Lꎬ较对照(1 59mg/L)增加了119 50%ꎮ3㊀讨论与结论本研究探究了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的防病促生作用及其机理ꎮ防病试验结果表明ꎬ菌株KC121发酵液灌根能减轻由腐皮镰刀菌和拟枝孢镰刀菌引起的玉米根腐病ꎬ这为玉米镰刀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微生物资源ꎮ促生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含量的菌株KC121发酵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ꎬ可用于促进玉米生长菌剂的开发ꎮ对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的防病促生机理的探究ꎬ为后期开发防治玉米镰刀根腐病及促生菌剂的研究提供了参考ꎮ特基拉芽孢杆菌(B.tequilensis)是在2006年由Gatson等[27]从墨西哥一座墓穴中首次分离得到的菌株ꎮ随后ꎬ研究人员陆续报道了该菌株的抑菌活性ꎬ如从健康水稻植株中分离出来的特基拉芽孢杆菌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具有抑制作用[28]ꎬ从土样中分离出来的特基拉芽孢杆菌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拮抗作用[29]等ꎮ目前有关特基拉芽孢杆菌生物防治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防治马铃薯黑痣病㊁西瓜枯萎病㊁枸杞根腐病等[29 ̄31]ꎬ对特基拉芽孢杆菌防治玉米镰刀根腐病的报道较少ꎮ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进一步探究了菌株KC121对4种玉米镰刀菌病害的防治效果ꎮ盆栽试验结果表明ꎬ菌株KC121发酵液灌根能减轻由腐皮镰刀菌和拟枝孢镰刀菌引起的玉米根腐病ꎬ防治效果分别达66 67%和76 00%ꎻ但对禾谷镰刀菌及尖孢镰刀菌的盆栽防治效果只有4 64%和3 43%ꎬ因此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仅适合防治由腐皮镰刀菌和拟枝孢镰刀菌042江苏农业学报㊀2024年第40卷第2期引起的玉米根腐病ꎮ一些研究结果表明ꎬ特基拉芽孢杆菌可以使尖孢镰刀菌的菌丝体发生皱缩㊁弯折[32]ꎮ本研究通过对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抑菌机理的初探发现ꎬ菌株KC121发酵液可以使4种病原菌菌丝皱缩和凹陷ꎬ使腐皮镰刀菌㊁尖孢镰刀菌以及禾谷镰刀菌菌丝体发生黏连ꎬ通过使腐皮镰刀菌和拟枝孢镰刀菌的菌丝体弯折明显且易断裂等方式来抑制菌丝体的生长ꎮ孢子是真菌的主要繁殖器官ꎮ本研究发现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发酵液可以降低腐皮镰刀菌㊁尖孢镰刀菌和拟枝孢镰刀菌的产孢量ꎬ还能使病原菌孢子萌发的芽管变得膨大ꎬ以此来延缓或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ꎮ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可以通过降低镰刀菌的产孢量及延缓或抑制孢子萌发来抑制镰刀菌病害的传播ꎮ综上ꎬ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通过干扰㊁抑制菌丝生长ꎬ降低病原菌产孢量㊁抑制孢子萌发等方式来实现对病原菌的防治作用ꎮ在进行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对玉米根腐病防病效果试验的过程中发现该菌株对玉米生长具有促进作用ꎬ因此对该菌株的促生效果和促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ꎮ结果显示ꎬ稀释1ˑ103倍的发酵滤液浸种5d可以使玉米种子萌发时的主根长和芽长增加ꎬ发酵液原液灌根24d使幼苗地上部分的干㊁鲜质量增加ꎮ已有研究结果表明ꎬ从特基拉芽孢杆菌中提取出的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sꎬBS)能够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33]ꎬ而本研究中特基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原液即可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成长ꎬ不仅使得操作更加简便ꎬ还降低了生产成本ꎮ在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中ꎬ胚乳中的淀粉被水解后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和能量ꎮ本研究对菌株KC121促生机制的探究发现ꎬ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水解淀粉的能力ꎬ可加快玉米种子萌发的能量供应ꎬ从而促进种子萌发ꎮ菌株KC121还能通过产生6 19ng/ml的IAA以及增加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来促进玉米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ꎮ生防菌能够防治植物病害的原因一方面是生防菌对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ꎬ另一方面能通过固氮㊁溶磷ꎬ产生生长素等方式促进植物健康生长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34 ̄40]ꎮ本研究对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防治玉米镰刀根腐菌以及促进玉米生长的机理探究结果表明ꎬ该菌株一方面产生了抑制玉米镰刀根腐病的活性物质ꎬ同时又通过产淀粉酶㊁产IAA以及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的方式促进玉米健康生长和抗病性的产生ꎮ本研究结果为镰刀菌引起的植物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以及生物防治菌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ꎮ然而ꎬ我们对于抑制镰刀菌的活性物质尚不清楚ꎬ今后仍需进一步加强对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抑菌活性物质的详细研究ꎬ以助力防治镰刀菌病害生防菌剂的研发ꎮ参考文献:[1]㊀李㊀军ꎬ赵雪峰ꎬ邓如正.玉米苗期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ꎬ2014(7):123.[2]㊀马桂珍ꎬ暴增海ꎬ杨文兰ꎬ等.玉米苗期根腐病的病原学研究[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ꎬ1995(4):7 ̄11. [3]㊀贾㊀娇ꎬ张㊀伟ꎬ孟玲敏ꎬ等.吉林省玉米根腐镰孢菌种类鉴定和防治药剂筛选[J].玉米科学ꎬ2019ꎬ27(5):176 ̄180. [4]㊀梁积平.试论生物防治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J].农家参谋ꎬ2021(7):53 ̄54.[5]㊀施祖国.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ꎬ2016(20):102 ̄103.[6]㊀张艳茹ꎬ郎剑锋ꎬ郭富超ꎬ等.禾谷镰刀菌拮抗放线菌21 ̄3的筛选及鉴定[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2ꎬ50(1):16 ̄21.[7]㊀曹荣耀ꎬ谢岩黎ꎬ刘㊀晨ꎬ等.贝莱斯芽孢杆菌降解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2ꎬ43(3):74 ̄80ꎬ88.[8]㊀毛㊀咪ꎬ吕长平ꎬ帅佳琪ꎬ等.牡丹根腐病拮抗菌MRX2 ̄1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2ꎬ42(4):28 ̄36.[9]㊀常淑娴ꎬ马㊀琴ꎬ曲文文ꎬ等.芝麻枯萎病拮抗菌的分离㊁鉴定及防效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ꎬ2022ꎬ51(8):84 ̄91. [10]吉亚泰.枯草芽孢杆菌N ̄18防治番茄颈腐根腐病作用机理初步解析[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ꎬ2022.[11]王华笑.解淀粉芽孢杆菌YM6对盐胁迫下玉米促生作用及机理研究[D].银川:北方民族大学ꎬ2020.[12]李㊀安ꎬ舒健虹ꎬ刘晓霞ꎬ等.干旱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对玉米种子抗旱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作物杂志ꎬ2021(6):217 ̄223.[13]樊炳君ꎬ姚㊀丽ꎬ段㊀娇ꎬ等.镰刀菌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ꎬ2021ꎬ49(20):132 ̄137.[14]何江波ꎬ石洋铢ꎬ康大伟ꎬ等.白云鄂博稀土矿来源放线菌Acti ̄norectisporametalli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2ꎬ44(3):606 ̄611.[15]黄秀梨.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1999.[16]PIKOVSKAYAR.Mobilizationofphosphorusinsoilinconnectionwithvitalactivityofsomemicrobialspecies[J].Mikrobiologiyaꎬ1948ꎬ17:362 ̄370.[17]杜连祥ꎬ路福平.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142吴雅杰等:特基拉芽孢杆菌KC121拮抗玉米镰刀菌的防病促生作用。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4年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结果公示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4年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结果公示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4年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结果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4.09.23
•【字号】
•【施行日期】2024.09.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正文
2024年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结
果公示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 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经2024年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于9月12日—13日评审,同意陈玉芹等63人晋升高级职称,现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9月23日-9月30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若对公示情况有异议,可以书面、电话等形式实名向省科技厅反映,反映的问题需明确、具体,并提供相应事实依据。

省科技厅对所反映的意见,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核查处理。

联系电话: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人才处,*************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机关纪委,*************
地址:昆明市北京路542号省科技大楼1410室
邮编:650051
附件:2024年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同意
晋升人员名单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9月23日。

云南省教学成果奖

云南省教学成果奖

云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获奖项目名单省级特等奖(3项)1.民族政治学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及实践云南大学周平方盛举赵春盛王燕飞2.创建及规范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探索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宁乎郝吉明瞿广飞陈建中唐晓龙3.农业生物多样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胡先奇王云月何霞红陈斌省级一等奖(30项)1.以全球医学基本要求(gmer)为标准,创建口腔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昆明医学院丁仲鹃奚春睿雷雅燕朱红董宝财2.软件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云南大学王世普梁宇姚绍文李彤柳青3.围绕统计学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探讨统计人才培养新模式云南财经大学石磊王力宾李兴绪费宇雷健敏4.旅游管理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及实践云南大学田卫民杜靖川吕宛青杨桂华李洁5.以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具有基础医学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昆明医学院孙俊李树清李明郭泽云王文林6.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改革、创新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刘坚陈志青金黄斌赵玲玲何光煜7.面向东南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体系创新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伊继东武友德吴雁江魏红明庆忠8.西南林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西南林学院刘惠民姚孟春赵龙庆赵乐静廖春华9.培养云南省“云药”产业需要的中药类系列人才专业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云南中医学院李庆生贾勇钱子刚郭兆刚杨国祥10.提升内涵突出特色增强教学实力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大学李霁良曹秋娥丁中涛赵逸云杨靖华11.构建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平台昆明理工大学陈君若王春荣李白良刘美红王胜民12.建设特色鲜明的生物学本科实践教学平台,改革实践教学云南大学肖蘅叶辉王跃华王若南程立忠13.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云南艺术学院陈劲松朱发刚刘晓耕叶明菊杨波14.面向工程校企结合三方互动的电力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束洪春纳学梅陆建生丁炜寇伟15.创新教学管理突出理工特色强化质量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昆明理工大学纳海莺陆建生陈扬建邹永松黄丽16.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在《旅游商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云南艺术学院陈劲松张勇彭瑶李海华何璞17.结合云南生物资源产业优势建设特色专业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吴伯志邵宛芳李文祥杨焕文李佛琳18.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张雄侯德东杨卫平刘应开杨卫国19.基于“禁毒防艾”的《大学生性健康》课程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价云南财经大学张河川郭思智和平英欧阳慧蓉张金甫20.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云南民族大学和少英刘劲荣陈斌罗海麟熊光红21.云南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创建与应用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罗骥李渝周晓俊郑新兴田云鹏2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段万春介俊董毅明陈渝秦开大23.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昆明医学院姜润生李松杨玉萍于建云杨凌24.高职高专教育“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夏昌祥杨丽敏代祖良谭红翔25.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晏杉杨金华刘创明周荣英秦溱26.招生一培养一就业一体化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云南农业大学唐滢晏丕振洪树琼刘鸿高段青松27.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黄晓明王石健虎智猛王磊刘永刚28.基于地域特色的土建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程赫明李莉萍费维水孙俊屈本宁29.就业导向下的少数民族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云南民族大学普林林甄朝党董兴马永涛冉德君30.搞好东南亚语种群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国家和云南发展战略云南民族大学甄朝党杨光远陆生刀承华周德才省级二等奖(69项)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一以民族健身操推广教学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寸亚玲方桢赵静冬黄光伟金旭东2.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为边疆稳定、社会和谐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云南民族大学马丽娟张桥贵李若青赵学先何叔涛3.禁毒学(教材)云南警官学院于燕京张义荣莫关耀骆寒青王建伟4.透视辩论一大学生智辩入门指导(教材)楚雄师范学院王锡林5.写作教学改革方案及其实施成果昆明学院尹相如王昆建吴跃辉石静6.“三位一体、定点互动”教育实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邓忠汉尹康平徐东李忻琪李德光7.以专业建设促进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云南民族大学王红斌杨敏戴云高云涛叶艳青8.教学科研相结合促进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曲靖师范学院巴春生荀关玉朱谷生高文进杨筠9.直面云南水利特色强化立体实训培养边疆水利应用人才云南农业大学文俊龚爱民林志样王春彦王龙10.高校多元化网络教学环境构建及应用云南大学邓世昆董立昆李红灵张月芬卫纯11.“金属矿开采技术”重点专业建设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叶加冕王育军况世华翁春林段永祥1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云南中医学院吕峰王志红李永强何丹张潍纤13.综合实用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昆明学院李晋德李宗梅王昆建齐逾杨平14.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管理模式探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红梅那金华付金峰明月15.联合办学培养一专多能实战型法医学人才昆明医学院刘清李利华瞿勇强韩晓华李建京16.云南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管理模式创建与实践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李昭明张卫平火寿平杨立峰王一帆17.云南财经大学“读写议”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云南财经大学李国疆旷锦云石福荣林云胡琦18.“aai”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探索和应用一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为例云南大学任新民陈国新李维吕刘亚建鄢显俊19.医学生课外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昆明医学院李燕张爱云李瑞民张毅萍邵维庆20.以教学研究推动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增强云南大学李国忠杨霞杨雪芹牟少华秦庆峰21.学分制综合教学管理系统的创新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李树坚陆自强饶志坚张海涛袁永华22.中外合作国际化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云南财经大学刘尔思张洪烈潘雪冬钟伟杨淑香23.数据库系列教材建设(教材)云南大学刘惟一周永恒王丽珍岳昆梁洁24.化学本科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构建与实践红河学院刘卫易中周闵勇张举成严和平25.校企合作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云南财经大学李严锋周少方郭思智王力宾冉文学26.云南民族民间舞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云南艺术学院朱红徐梅曾金华袁蓉殷宏光27.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李正跃雷兴刚陈建斌李树坚刘勇28.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张云钢王雪莲韩越赵宗泽许玲29.科研支撑林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西南林学院陈宝昆王昌命杨斌黄晓园戴志荣30.西部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模块教学研究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杨世强王荣媛郝兴跃李玉琼刘艳31.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探索与实践昆明医学院陈明清韦嘉倪锐志赵卫何黎32.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和工学结合教学研究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钢王红伟彭戎曹宇雷必钢33.完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学生能力培养新途径大理学院吴建新白丽田昆仑郭宪国申元英34.创立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构建能力本位本土化课程玉溪师范学院张汉东孙燕程斌陈江晓孙丹婷35.热带园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杜巍李宏伟毕廷菊章靖陶川36.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岗位导向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杨宏进宋麓明邢忠义张发龙张嘉智37.有机化学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曲靖师范学院汪帆杨思娅杨芬刘品华38.建设开放性实验室,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云南大学杨军宗容施继红裴以建蒋慕蓉39.地方综合性艺术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云南艺术学院陈勇郭浩丁煜伦付梅段晋昆40.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及其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楚雄师范学院陈兰香赵天培陶汝林吴永社段连鑫41.医学临床教学基地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昆明医学院杨达宽夏晓玲何勤敖丽娟唐新明42.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宋智夏锋唐荣刘桂芳熊志坚43.云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研究与实践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张国华董云川刘康宁44.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课程与实验室建设探索与实践昆明学院张明清窦志萍岳怀仁郝旭霞黄继元45.通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与应用云南农业大学杨毅雷兴刚饶志坚洪树琼曹志勇46.“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改革云南师范大学周本贞陈路李申文罗文邬农47.提高化工类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创新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周梅村余旭亚杨庆云宋鹏云顾丽莉48.西部地区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郑勤红罗致含罗利佳何斌张绍宗49.测绘工程技术专业递进、组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苟伟黄涛殷英董云50.西部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郭震王涛朱维宗化存才黄永明51.构建教学平台促进团队发展探索与实践西南林学院胥辉王昌命李永和费建国郭盘江52.三年制煤矿机械专业整体教学改革方案研究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赵瑞安邓开陆季春张书征庄严5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模块化”大学语文教学新体系云南农业大学洪树琼李伟黎文李荣兴董华54.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全过程、链锁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应用云南大学姚建文张建民王克岭张霓陶小龙55.《民族传统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饶远陈敏陈斌左力熊亚兵56.英力克:创建英语语言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段平华沈紫拉杨丽萍王晓芸杨润生5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大理学院赵金元施福昆李鸿昌鲍宏光58.新型中医临床人才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云南中医学院秦国政张宏叶建州苗晓玲李世辉59.以专业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大理学院钱金袱段利华林椿榕李鸿昌李彬60.玉溪师范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玉溪师范学院高卫国高洪谢永安莫晓辉陶琳61.中医方剂学多维立体化综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云南中医学院秦竹熊洪艳张胜李铭马凤丽62.《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人文教育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曲靖师范学院高小和蔡燕臧国书郭兴良朱堂锦63.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昆明理工大学黄青松万舟张长胜龙华杨立功64.师范院校生物科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龚明林卫东李忠光范丽仙许波65.西部农科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萧风回高洪文斌余佳祥周玲66.临床医学肿瘤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昆明医学院隋军黄云超王绍尧刘志敏蒋永新67.开发云南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构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玉溪师范学院程斌聂锐新赵兴武刘林陈琍琍68.边疆农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雷兴刚戴志明郭华春段纲赵燕妮69.科研教学结合,建设一流的道路交通虚拟现实教学演示与探索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熊坚万华森秦雅琴郭凤香贾现广。

优秀教研成果申报及评选报告

优秀教研成果申报及评选报告
符合申报条件的教研成果,经过专家评审和筛选,最终评选出具有代表性、创 新性和实用性的优秀成果。
申报及评选流程
申报流程
申报者需按照要求填写申报表,提交相关教研成果材料。申报材料应真实、准确 、完整地反映教研成果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实践效果。
评选流程
评选工作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用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等方式进行 。评选结果将经过公示和审核,最终确定获奖名单并予以表彰和奖励。
成果材料整理与提交
01
02
03
04
成果材料需包括申报表、研究 报告、实验数据、应用证明等
相关材料。
成果材料需按照规定的顺序和 要求进行整理和装订。
提交成果材料时需按照规定的 时间和地点进行,确保材料的
完整性和及时性。
如有需要,还需提供成果演示 或讲解的PPT等材料。
申报材料审核流程
申报材料提交后,将由专家组成审核小组进行审核。
和效果。
展示平台
在学校官网、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 多个渠道进行展示,方便广大师生 和社会人士了解和学习。
展示效果
通过展示,使更多人了解该成果的 价值和意义,提高了成果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
成果推广与应用
推广途径
通过学术会议、教学研讨会、教 师培训等多种途径进行推广,积 极向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和中小学
推广该成果。
目的
通过申报和评选优秀教研成果,旨在发现、总结和推广具有 创新性、实用性和引领性的教研成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 供有力支撑。
申报及评选范围
申报范围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师个人或团队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中 取得的优秀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育评价、课程资源开 发等方面。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资料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资料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依托学科优势构建冶金与材料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成果完成人:彭金辉、干勇、华一新、赵昆渝、易健宏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钢铁研究总院二○一二年十月十日一、项目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工程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培养一批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个性突出、视野宽广的“研究型”人才。

因此,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

冶金与材料学科是昆明理工大学58年办学积淀形成的特色优势学科,具有“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6个;近年来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6项,国家发明专利306项;已培养本科毕业生20540余人、硕士3120余人、博士230余人,已培养的毕业生中涌现出徐祖耀、殷之文、张国成、戴永年4位院士,3位省部级领导,32位地厅级领导、100余位大型国有企业领导以及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

本成果立足学科群体优势,结合学科发展和专业布局特色,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建立学科与专业互促机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个性、广视野、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了冶金与材料专业人才“多模式培养—多学科交叉—多方位协同—国际化合作”的多元化培养体系,以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重大需求。

二、成果主要内容及创新点2.1成果主要内容(1)多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对人才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以“应用型”和“研究型”多元化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社会和冶金材料行业的人才需求为背景,以学生为本,坚持“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实施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坚持工程教育四年不断线,构建了“校企联合、校际交流、国际合作”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摘要)-精品文档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摘要)-精品文档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第一条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本办法所称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是指给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的奖励,为本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奖励。

第二条评奖范围(一)凡列入全国或全省教育科学规划的各级各类立项课题均可参评,具体的年限要求以当年发布的通知要求为准。

(二)凡未列入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而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教育科研成果,或不宜公开发表和出版但被决策、管理部门采用的教育科研成果,经州(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高等院校推荐,也可参加评奖。

(三)凡已获国家或省级优秀成果奖的成果不能重复评奖。

凡在往届国家、省级或州(市)级优秀成果评奖中未获奖的成果不再参加评奖。

第三条参评成果(一)已公开出版和发表的成果,包括著作、论文、校本课程资源等(不包括工具书、论文集、教材、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

(二)课题结题后的结题报告、研究报告(以结题证书和结题证明材料为准)。

(三)不宜公开出版和发表,但已被决策、管理部门采用的咨询报告(需提供采纳单位证明)。

第四条评选标准评价和推荐入选课题要注重原创性,注意实际价值,要认真贯彻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和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

依据这一要求,各等级奖项的基本评审标准为:(一)选题有重大意义,学风端正,观点鲜明,资料翔实,数据准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方法科学,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要求。

在学科发展或某一领域的研究方面有较大突破或填补空白,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新观点、新结论,居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领先地位,对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突破性贡献,对提高我省的教育教学质量有重大作用,得到学术界和社会高度评价的成果,可推荐入选一等奖。

(二)选题有重要意义,研究难度较大,研究方法有较大创新,在学科发展或某一领域的研究方面有突破,提出了新观点、新结论,居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先进地位,对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较大贡献,对提高我省的教育教学质量有较重要的作用,得到学术界和社会较高评价的成果,可推荐入选二等奖。

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结果

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结果

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结果一、引言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结果,是当前国家职工技术创新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和展示。

本次评选结果的公布,不仅是对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对职工们辛勤劳动和智慧的充分赞扬。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这一次评选结果的意义和影响。

二、评选结果概述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结果共涵盖了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评选结果公布后,共有300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及部门级的奖励和表彰。

这些成果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应用和推广方面也取得了可观的效果。

三、评选结果的意义和影响1.对技术创新成果的肯定与鼓励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结果的公布,无疑对各行各业的职工技术创新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这不仅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技术创新成果的肯定。

这将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创造性活力,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

2.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评选结果的公布也为众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评台。

这些优秀成果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有利于加速其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

这将对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彰显国家在职工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视与支持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结果的公布,也彰显了国家对职工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支持。

这表明国家在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广大职工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加宽松和有利的条件。

四、对评选结果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这一次评选结果,我个人认为,它不仅是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一次公开展示,更是对整个国家技术创新发展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相信,这些优秀成果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不断进步。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对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结果的全面深入的探讨,我们不仅对这些优秀成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更对国家技术创新水平的整体发展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易门绿汁中学 云南农业大学 玉溪市通海县杨广中心 幼儿园 南华一中
论文类三等奖(55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实践 农职院校“三季二结一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论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开发与实践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之反思 塑人塑泥——泥塑课堂进行研究 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体质与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创设良好环境,发展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我国大学治理的制度供给逻辑 高等学校信息素养现状及其评价标准研究进展
研究报告类一等奖(6项)
序号
1 2 3 4 5 6
成果名称
云南省高校“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效果研究” “七彩云南”主题与蒙氏教育融合的园本化课程探索实践 世遗教育的社会认同感亟待提高 在三生教育中家园合作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报告 小学德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申报人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公示名单
专著类一等奖(10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走近高效课堂 欧盟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研究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论 拉祜族双语教学研究 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实践与反思——以语文学科为例 案例教学法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实操指南 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标准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云南省高师学生数学观的调查研究 浅探《宝玉挨打》的矛盾冲突 浅谈加强山区寄宿制学校“精细化”管理 中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2001——2010年 循证医学PICOS模式结合导学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对照研究 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制度环境及其治理途径 “新型干法水泥设备巡检”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顺应改革潮流 构建小学教育多元化评价体系 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尴尬的“矛盾”演绎为精彩的生成 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借鉴与创新—意大利艺术教学体系的启示 幼儿自尊心培养小议 小班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及实施要领 研读经典 引导取向 塑造心灵 发展性心理咨询中大学生自我改变拖延行为分析与策略
高职教师对教学督导的认知与态度 学分制下高职院校实行学业导师制的实证研究—以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为例 大学英语分类分级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CRM视角下的云南高校继续教育双元型发展模式研究 让成语为作文锦上添花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戏剧与乡野艺术教育
孙丽娟 杨明艳 尹明 左红武 范永发 李丕军 曾静
尹文山 李红 邹再进 孙红琼 周莉 李舜荣 杨金江 杨明宏 徐家灿 李维昌 褚远辉 王艳玲 莫莉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楚雄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曲靖市第二中学 云南农业大学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临沧市民族中学 云南大学 大理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专著类三等奖(19项)
申报人
余燕 吴艳霞 刘勇 刘寒雁 唐庆华 刘英 茅锐 聂琴 杨玉婷
工作单位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临沧市孟定镇教育办公 室 文山学院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临翔区凤翔街道教育办 公室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成果名称
申报人
彭华军 郗宏德 肖赞红 辉春梅 云波
工作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 科学研究中心 昆明市五华区韶山小学 文山工商信息管理学校 保山市永昌小学 云南省教科院
研究报告类三等奖(7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成果名称
园艺专业应用型花卉实训教学基地初步建设研究总报告 云南高校教育国际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幼儿园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及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云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研究报告 云南省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标准 云南省曲靖市边境贫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调查报告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蒙自 中学 双柏县教育局教研室 云南艺术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易门县职业高级中学 临翔区教研室 临翔区幼儿园 云南大学 昭通市巧家县白鹤滩镇 中心学校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楚雄师范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云南大学“思政 刘会柏 课”教改班的准实验分析 简析语文课堂教学的双向评价功能 如何上好体育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的教学能力测试课 打造“书香校园” 塑造诗意人生 陈明珠 刘再贵 俸文香 杨晓红 邓凡 刘云明 赵科 杨海波
申报人
赵明方 施涌 金明华 邢保华 丁晓东 陈红 潘洪斌
工作单位
昆明学院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新一小 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幼 儿园 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曲靖市教科所
论文类一等奖(12项)
序号
1 2 3 4 5 6
成果名称
加强实习环节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审视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从一位幼儿园男教师从业经历视角出发 技术精神:一种值得关注的精神形态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实践探索 大众化定位中的精英教育与大规模定制--论地方公立高校的定位及培养模式 案例和范例的特征辨析及范例的运用
郭龙先 范一成 郭玉良 赵云龙 李建华 杨超 和春梅 吴波 宣广兴 陈 艳
昭通学院 寻甸教科所 隆阳区水寨乡中心学校 楚雄师范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普洱学院 弥勒市弥阳镇中心学校 临沧市民族中学 曲靖市教科所 麒麟区城关小学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临翔区幼儿园 双江自治县中心幼儿园 施甸第一完全中学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张永刚 赵俊海 郗春嫒 尚雪丽 李文娟 黄春苗
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市第三中学 昆明市第三中学 元江县民族中学
论文类二等奖(32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成果名称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挥引领作用的策略分析 民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构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 学习评价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思路 校长应善于抓什么 云南高校大学生教学质量意识调查与分析 论中国大陆顶尖大学在亚洲地区的竞争力 成人教育质量问题探析 虚拟校园漫游与实时可视化研究
陈云山 高芹 张洪烈 张丽虹 侯俊 周晓梅 窦刚 刘沧山 王国强 邓桦 李辉 余宗喜 杨宏 罗宇佳 王元亮 杨建朝 朱春贤
云南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丽江市教育局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保山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沾益县炎方一中 保山市教研所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红河学院 易门县教科所
成果名称
申报人
饶又明 苟顺明 方泽强 王飞 盖兴之 曾阳 沈丽达 宁福芝 臧兴兵 杜绍堂
工作单位
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 医院 昆明铁路机械学校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专著类二等奖(14项)
序号
1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质量评价研究
浅议如何打造打造激情四射的小学语文课堂 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的危害及对策 高原地区青少年骨龄特征及耐力性项目初级选材区间的研究 536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 高校院系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建构 例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文学教育与民族凝聚力 教风与大学教师的职业认同 高中政治课“问题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置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途径初探 “问题引入,任务驱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谈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探析音乐教育的心理塑造功能 “引、动、展、评、考” 课堂教学中“展”的探究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混龄班级活动 云南省高层次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 浅谈迪庆州藏汉双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考历史复习的创新设计
张庆仙 何青颖 翟波宇 董泽松 李清玉 刘沛西 纳张元 李兵 冯洁 杨绍翠 贾富荣 郎启训 丁章俊 孔维梅 杨青山 王春莲 马红梅
临翔区博尚镇博尚完小 云南省教科院 云南师范大学 大理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建水县第六中学 大理学院 云南大学 建水县第六中学 双江自治县中心幼儿园 曲靖市麒麟区建宁街道 中心学校 红河学院 寻甸一中 双江自治县中心幼儿园 云南财经大学 迪庆州教科所 建水县第六中学
成果名称
申报人
魏娜
工作单位
Hale Waihona Puke 云南大学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理论研究与模式创新 教育洞察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性整体活动设计 自然拼读法:理论与实践 牛津·教育·思考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教育管理人学论纲 魅力德育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建设的利益分析 当代教育问题新视点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语文与生命教育
申报人
梁红敏 高寿山 樊勇 周群 刘胜春 余晶
工作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 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幼 儿园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
7 8 9 10 11 12
知识、方法与思维:文学理论教材的分类供给 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法复杂度的测量研究 教育变迁视野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路径及其困境--以云南布朗族为例 物理实验中思想方法的探讨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乡土案例进行教学的探索 谈新课改下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