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闻摄影3 题材体裁

合集下载

人大 盛希贵新闻摄影教案 第3章 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

人大 盛希贵新闻摄影教案 第3章 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

第三章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第一节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一、新闻性1,新闻摄影新闻性的把握就是对其新闻价值的把握,同时也要看其有没有确凿的新闻根据2,新闻摄影报道的新闻价值如何把握题材重大/独家新闻/拍摄难度大/时效性强/接近性强题材重大:影响面广(consequence)有知名的人物参与(prominence)是一种涉及面较广的冲突或斗争或历史性事件(conflict)独家新闻:罕见的新闻事实拍摄难度大:灾难性事件/战争/突发事件时效性强:合乎时宜,配合形势,为群众所关注,报道的正是时候接近性强:关系群众的切身利害,事情就在附近发生,与受众自身的心理、年龄、职业上相贴近,专业性较强也能贴近特定读者群。

3,新闻摄影报道的新闻事实应该具有新闻根据新闻根据,是指新闻事实发展变化的依据和转机,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由头”。

新闻事实一旦具有新闻根据,就会使读者感到新鲜、显赫,所报道内容令人信服。

现在的新闻图片很多都不重视新闻根据,这样会影响到新闻摄影的说服力。

新闻根据可以是重要事实的变动契机、也可以是新闻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也可是新闻来源或出处。

在我们进行摄影报道时,要特别注意报道的“由头”,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读者把摄影报道看作是一般的宣传,甚至是艺术品和广告。

二、真实性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由于摄影照片具有真实可信性,其直观表现形式比文字更易取得读者信任。

任何先进技术的利用都不应该影响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任何新闻改革也不能违背这个原则。

2,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基本要求事实真实——新闻摄影必须坚持时间、空间和对象三位一体的真实原则,这种真实也具有历史价值,而有没有历史价值正是新闻照片与其他门类的照片的分水岭。

新闻照片之所以能成为历史文献、现场见证和科学研究的依据,正是因为它是事实真实的纪实。

总体真实——拍摄的瞬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避免“失真”,加强采访并深入了解新闻事实的“背后”,也要注意防止由于制作技术上的失误导致的失真。

第三章新闻摄影基本理论

第三章新闻摄影基本理论

第三章新闻摄影基本理论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三章新闻摄影基本理论第一节新闻摄影的含义1、新闻摄影的概念新闻摄影是对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是使用包括静态、动态等各种摄影手段来记录影像的新闻报道活动。

它是以图文结合或声画结合的方式,记录新闻事件、传递新闻信息的视觉新闻传播活动。

2、新闻摄影概念所包含的两个层次新闻摄影的概念应该是包含了静态的新闻图片摄影和动态的纪录电影、电视新闻等在内的所有摄影手段记录影像的新闻报道活动。

3、摄影包括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摄影,专指以照相机为工具,以照片为表现形式的静态摄影;广义的摄影,则指一切用摄影手段记录影像的活动,不仅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还包括用摄影机、摄像机拍摄的动态影像。

4 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⑴新闻摄影首先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

⑵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形象。

①首先,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必须具有新闻价值。

②其次,新闻摄影的对象还须具备可视性,也就是需要有形象。

⑶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是图文并茂和视听结合。

⑷新闻摄影的目的在于记录新闻、传播信息。

5 作为新闻传播的摄影和作为艺术创作的摄影之间的联系与区别:①新闻摄影从属于新闻传播,这一点划清了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的界线。

它不是虚构的,不能根据作者的主观意图去干涉、摆布乃至于“创作”对象,而必须根据客观性的原则,去真实地记录、反映和再现新闻现场、事件和人物。

②艺术摄影,是摄影师以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为基础,通过各种摄影技巧来表现他所看到的事物,凭借摄影的语言来构造摄影的艺术美,带给人以美的愉悦。

影视剧的摄影,则是通过对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来讲述一个虚构的故事,从而表达创作者的观念和思想。

这些艺术创作,更侧重于创作者主观思想意识的表达。

③新闻摄影必须面对一个真实的空间和现场,面对真实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

新闻摄影师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去记录、再现新闻事实和新闻形象。

尽管新闻摄影者的报道内容、方法和角度是有选择的,是存在主观性的,但从根本上说,新闻摄影仍是一种对于现实的客观记录。

新闻摄影的体裁及文字说明的写作

新闻摄影的体裁及文字说明的写作

新闻摄影的体裁及文字说明的写作大家好,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新闻摄影的体裁及文字说明的写作,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新闻摄影的体裁1、图片新闻2、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3、专题新闻摄影报道1、图片新闻1)图片新闻的特点:Ø 高度概括性和典型性,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抓住事物本质Ø 了解前因后果,选取最能揭示事件特点的报道拍摄角度Ø 文字简洁,交待必要新闻要素,引导读者理解2)图片新闻的拍摄要求:Ø 抓取典型场景、情节和细节Ø 使新闻形象突出、直观Ø 抓取典型瞬间能否抓住转瞬即逝的典型性瞬间,是决定成功与失败、能否拍好以及能否拍到的关键问题。

摄影记者要快速调动全部的能力和精力来对付每一个镜头,既要思路清晰、眼光敏锐,又要动作敏捷、技术精熟,才能拍到和拍好图片,并进而写好图片说明。

2、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对重大新闻事件中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特写目的是强化视觉效果,从更深的层次揭示新闻摄影事件的特点和意义深刻性、揭示性和典型性胜过图片新闻特写性新闻图片的因素不是景别,而是富于揭示性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既可以是单幅,也可以是系列3、专题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鼻祖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荒芜的西部》(《生活》杂志)专题新闻摄影集大成者尤金·史密斯,其代表作《西班牙村庄》、《乡村医生》、《水俣》等1)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特点Ø 多幅图片有序组合,形成有头有尾有情节的完整故事Ø 总的说明文字和单幅图片说明文字结合,充分发挥文字的作用和优势,图文结合,读者更易于把握主旨精髓Ø 多时空状态下的多个瞬间形象的集合,有助于深化主题Ø 具有情节性,抓住读者兴趣,有助于读者形成完整的概念和对新闻事物的清晰的总体认识Ø 增加报刊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从而发挥优势Ø 展示新闻事物的广度,揭示其深度2)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构成方式同一空间,多个时间同一时间,多个空间多个瞬间多个侧面3)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和专题摄影活动的比较共同之处:p 围绕同一主题而展开;p 力求展示事物的全面性、多样性和深刻性;p 通过多幅图片来达到一种整体上的优势,形成一定的气势和影响;p 充分体现了图文的结合。

17 不同题材的新闻摄影

17 不同题材的新闻摄影

•为方便了解电视新闻摄影,结合传统的电视新闻体裁划分,同时又出摄影的角度出发,将电视新闻体裁划分为消息类新闻,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类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类新闻4种.•这4种新闻体裁在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史上的演变轨迹是清楚的,是电视新闻由浅入深,由以短平快为核心特点的报道逐渐转为深刻、丰富、厚重的报道过程。

是对新闻事件的简单叙述上升到对新闻事件的深入剖析和理性论述的高度过程。

•第二节消息类电视新闻摄影•一,消息类电视新闻概述•消息类电视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体,最大的特点是迅速和简单。

•消息类新闻是其他方式报道的重要线索来源之一,短、平、快、精。

•特点:• 1.拍摄的时间有限,时机转瞬即逝• 2.地点和环境相对单一• 3.有预见性拍摄和突发性新闻两种•要求:• 1.快:摄影记者必须有迅速行动的能力,对新闻现场迅速把控的能力和对有价值的新闻画面迅速捕捉的能力。

•具体包含有:快速抵达新闻现场和快速融入新闻事件。

• 2.大:镜头的信息量需要最大化•消息类新闻事件短,但是其信息却需要最大程度的丰富,因此它对单个镜头的信息量要求很高,拍摄的时候需要抓取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的场景。

• 3.全:时间不长,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事件交待清楚,因此需要强调的关键镜头一个都不能少。

•5个W组成一个完整的消息新闻。

• 4.短:通常5秒钟的镜头时间可以完整表述单一的意思,一分钟的新闻可以提供12个这样的镜头信息量。

•消息类新闻的镜头可以短就不要用长,只要保证镜头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便可。

• 5.变与不变•不需要复杂的拍摄方式与手段,拍摄时应该简洁精致,在短时间内镜头不要做太多的运动,应以固定画面为主,避免无意义的运动•第三节•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类电视新闻摄影•一,概述•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展中的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它是电视新闻对重要事态做深入或者追踪报道的一种方式。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多次连续报道的一种方式。

新闻作品主要体裁和新闻语言笔法

新闻作品主要体裁和新闻语言笔法
语法规则的新词的滥用
3、发展实用、优美、富于民族特色的新 闻语言
·端正思想作风 ·善于学习 向中国传统文学学习 向群众学习 向外国人学习 ·追求新颖,确保规范
(一) 新闻笔法和新闻文风
4、新闻文采的特点及表现 1. 叙事突出动感 2. 描绘富有美感 3. 修辞强调实感
第3章 新闻作品的主要体裁和 新闻语言、笔法
(一)常规的、基本的体裁
1、报道性体裁
消息(news/message/tidings) 新闻(news) 通讯(News Story)
2、评论性体裁 ·社论 ·评论员文章 ·短评 ·编者按 ·述评
(二)边缘性、交叉性新闻体裁
2、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中的新闻体裁
·录音录像报道 (Sound and Video Recording Coverage)
·现场直播 (Field Direct Broadcast)
·广播电视讲话 (Broadcasting Television Course of Lecture)
·主持人节目 ( Anchor Broadcasting Program )
·现场报道 ( Field Report )
(三)新闻语言
1、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强烈的时代气息 ·准确明晰 ·“辞约而旨达” ·生动真切
2、新闻语言的误用
·语言暴力 ·套话连篇 ·假、大、空 ·生造的、怪异的、违反
5、新闻文风的体现和具体要求
新闻文风总的体现是:准确性、 鲜明性、生动性。
具体要求是:态度明朗;言这 有物;短而精粹;新鲜活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文学、社会学与新闻结合的体裁

13,新闻摄影体裁与文字说明

13,新闻摄影体裁与文字说明

新闻摄影体裁与文字说明第一节新闻摄影的体裁内容提要:新闻摄影报道体裁主要有两大类三种:单幅新闻摄影图片图片新闻特写新闻摄影专题新闻摄影图片一、图片新闻定义•广义:泛指所有借助或采用图片来报道新闻的手段。

狭义:新闻摄影报道的体裁之一,以简洁、率直为其典型特征。

类似于文字新闻报道中的“消息”。

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能够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或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人物:选择最能表现其言行举止、最能揭示其个性和内心世界的图片。

•事件:选取最能揭示事件特点的报道角度、拍摄角度,从而得到独特的新闻图片。

•篇幅:多数情况为一幅,特殊情况可以是两三幅•图片新闻拍摄要求:1、观察识别典型场景、情节和细节2、突出、直观地表现新闻形象3、抓到典型瞬间:看到、想到并拍到的统一【图片】母爱——一位失去丈夫、自己脾脏被切除仍处于不清醒状态的妇女在医院里哺乳自己受到惊吓创伤,长哭不止孩子。

去年2月底,云南山区某高速公路上发生特大车祸,造成15死20余人伤。

【图片】2000年12月18日,在重庆市綦江县的虹桥旧址旁,一座名为“新虹桥”的人行桥正式竣工投入使用。

1999年1月4日发生的綦江虹桥垮塌事件,造成40人死、14人伤的惨剧。

二、特写新闻摄影定义:•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是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形式。

特写性新闻摄影•它是对新闻事件中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

•与图片新闻的关系:时效性要求较弱,但必须有比之更强烈的深刻性、揭示性和典型性。

前者主要交待when、where、who 和what,后者主要交待why 和how。

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形成较为完整全面的报道。

特写性新闻拍摄要求:1,局部放大,拉紧拉近2,富有个性的拍摄角度3,文字写作也要注重深刻性揭示性【图片】《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英国迈克·维尔斯摄,第24届WPP年度(1981)最佳图片【图片】海选村官【图片】临终的王飞越眼睛清澈,目光坚毅。

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

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

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大家好,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主题——摄影作品的灵魂什么是主题?总的来说,主题是摄影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提炼加工而反映在作品中的思想结晶。

总的来说,主题是摄影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提炼加工而反映在作品中的思想结晶。

它或明或暗地显露了作者的心境,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主题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相同的题材也可表现出不同的主题。

见仁见智,情趣各异。

主题是艺术摄影作品的灵魂,美国摄影家A·法宁格说过“一张照如果不能对观赏者‘说话’并向他们传达有趣涵义的话,那么它就没有价值。

照片好坏关键,就拍摄者来说,不是拍摄技术本身,而是他的主题。

”深刻、新颖的主题往往能使作品获得较强的感染力它或明或暗地显露了作者的心境,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

评价摄影作品的主题质量:1.健康性2.概括性3.深刻性4.自然性二、新闻摄影的主题指画面形象所揭示的新闻事实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对所拍新闻事实的认识与评价。

1)新闻摄影表现主题的特点Ø 新闻性Ø 真实性Ø 直接性Ø 及时性Ø 倾向性2)新闻摄影报道表现主题时的基本要求l 主题的具体性与创见性主题思想与生动具体的、独特感人的画面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思想是从新闻形象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主题思想融贯在具体的新闻形象之中,同时又表达了记者的独特感受和认识,富于创见性。

l 主题思想寓于新闻性之中新闻照片应当是对人类生活、对历史的形象阐释,而不是对场景、事件或人物的简单纪录。

3)新闻摄影报道主题的深化l 采用特写性新闻照片形式,揭示为什么和怎么样。

l 采用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从纵、横两方面拓展主题,力求全面、深刻。

l 小题材展示大主题,以小见大。

l 宏观上衡量把握事物的新闻价值,对事物的发生、发展整个过程,有足够的了解和深刻的思考。

新闻体裁类型

新闻体裁类型

新闻体裁类型摘要:1.新闻体裁类型的定义和分类2.新闻体裁类型的主要特点3.常见新闻体裁类型的详细介绍4.新闻体裁类型的应用场景和写作技巧正文:新闻体裁类型是指新闻报道的文本表现形式,通常根据报道的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分类。

新闻体裁类型主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专访、报道等,各有其主要特点和应用场景。

一、新闻体裁类型的定义和分类新闻体裁类型通常根据报道的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分类。

常见的新闻体裁类型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专访、报道等。

二、新闻体裁类型的主要特点新闻体裁类型的主要特点包括客观性、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可读性等。

其中,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时效性和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价值所在,准确性和可读性是新闻报道的质量标准。

三、常见新闻体裁类型的详细介绍1.消息:消息是一种简洁、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通常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语等部分。

消息的主要特点是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客观真实。

2.通讯:通讯是一种深入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通常包括背景、人物、事件、现场等元素。

通讯的主要特点是深入细致、生动形象、真实可信。

3.特写:特写是一种突出新闻事实某个方面的体裁,通常聚焦于某个人物、事件或现象。

特写的主要特点是聚焦热点、生动形象、深刻剖析。

4.专访:专访是一种以个人为主要报道对象的体裁,通常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形式进行。

专访的主要特点是权威性、独家性、深度性。

5.报道:报道是一种全面、系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通常包括事件背景、发展过程、影响分析等。

报道的主要特点是全面系统、深入透彻、分析深刻。

四、新闻体裁类型的应用场景和写作技巧新闻体裁类型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话题。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报道的内容、形式和风格选择合适的体裁类型,并遵循客观性、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可读性等基本要求,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新闻摄影 第三节

新闻摄影 第三节


一步成像相机(拍立得) 一步成像照相机又称即显照相机。 现代一步成像照相机的光学系统,如 取景、调焦、镜头 、曝光等装置,与普通照相机基本相同但增有输片、挤压 滚轴、供药凸轮,药囊、喷嘴等特殊装置;感光片部分与 普通胶片完全不同。使用这类照相机时,曝光后抽动感光 片,带动供药装置,使药囊到达合适位置,挤压滚轴挤破 药囊,药剂均匀散布于感光片表面,达到显影定影作用。
置,并且至今仍当有在盛行的徕卡M系列照相机上。


三防相机
防摔,防水,防尘。三防相机也称三防DC可在水深 、温度、坠落高度等系数要求区域范围内正常使用等 。 原来市面上的三防DC并不多见,一般都集中在奥林 巴斯和宾得家族,如今佳能、松下、卡西欧和富士等 厂商也加入三防DC阵营。 适合户外运动时使用。


目前主流的页片尺寸有:8x10英寸、4x5英寸。 除此以外,大画幅相机还都使用固定焦距的镜头, 它们的光轴和焦平面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整。


镜头 快门 前座:用于固定镜头和快门、调整光轴。 皮腔:它是相机暗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座:用于固定取景屏、调整焦平面和对准焦点 。 取景屏:用于取景及确认对准焦点。 轨:用于联系及固定前后座。 大画幅相机最适合建筑摄影、静物摄影、风光摄 影,不适宜动态抓拍。

1996年由柯达、富士、佳能、美能达、尼康五大摄影器材厂商推 出的不同于35毫米胶片系统的新一代摄影系统的规范。 采用24mm胶片,底片区域16.7mm x 30.2mm,支持在拍摄中间取出 ,并再次放入。

拍摄时,可设置以下三种取景框设置: 标准(APS-C,比例为2:3) 高清(APS-H,比例为9:16) 全景(APS-P,比例为1:3)

自考新闻摄影复习资料简洁版

自考新闻摄影复习资料简洁版

新闻摄影盛希贵自考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一章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一、摄影技术的发明1、摄影技术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暗箱和感光材料。

2形成一上下颠倒的景物影像。

2000多年前中国战国时墨家最早发现此原理。

3、发明过程:1)(法)尼赛弗尔.尼埃普斯发明“日光摄影法”(沥青金属板),拍摄世界上首张照片《窗外景色(鸽子窝)》、《牵马的孩子》。

2)(法)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法”(碘化银铜板),首拍照片为《工作室一角》,最著名照片为1838年《巴黎寺院街》,版权由法政府购买,1839年8月19日为公认的摄影术诞生日。

3)(英)塔尔博特发明“卡罗摄影法”,自制感光纸拍出负像,为现代摄影术奠定基础。

二、应用于新闻传播1、1842年5月比鸥乌、史特尔茨纳于德国拍摄世界上首张新闻照片《汉堡大火废墟》,为世上首次新闻摄影活动。

2、1853年英摄影师罗杰.芬顿拍摄克里米亚战争,运用火棉胶湿版法拍《克尔克拉港口》刊登在《伦敦新闻》上。

3、1861年美马修.布雷迪组织战地摄影队拍摄美南北战争,是世界上首次战地新闻摄影。

《南北战争》刊登在《哈佛大学周报》上。

4、1877年《每日写真报》成为首个使用插图的日报。

三、摄影技术发展:胶卷相机印刷术传真术电子及计算机技术1、胶卷发明:1888年,(美)乔治.伊斯曼创建柯达公司,参照卡罗摄影法发明最早的胶卷。

2、相机发明:1914年,(德)奥斯卡.巴纳克研制世界上首台小型135相机“莱卡leica”。

3、印刷术发展: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首用照片代替绘画。

1880年美国霍根发明“照相铜版术”,纽约《每日新闻报》用此方法印出清晰新闻照片。

4、传真术运用:1902年首用无线电波传送照片,提高了新闻照片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5、电子及计算机技术运用:20世纪50年代日本率先引用电子技术,此后数字技术发展迅速,数码相机产生,网络运用普及。

四、新闻摄影事业发展1、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率先刊登以新闻照片为主要内容的新闻。

新闻摄影报道的体裁

新闻摄影报道的体裁

新闻摄影报道的体裁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新闻摄影的体裁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新闻摄影的体裁新闻摄影的表达体裁主要有:图片新闻、插图照片、专题照片和摄影特写等四种。

图片新闻是以照片为主,以文字说明为辅来表达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摄影体裁。

图片新闻一般是以单张照片的方式来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及时的报道,相当于报刊新闻中的动态消息,其特点是时效性比较强。

事件性新闻比较适合采用图片新闻这种题材来表达。

插图照片是指用于配合文字报道的新闻照片。

插图照片往往与文字一起对同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配合报道。

利用文字的的深刻、集中性特点,来展示新闻事实的背景与过程,对新闻事实进行全面的评析;同时利用图片的形象吸引力、情绪感染力,对新闻现场进行迅速、直观的目击,揭示出新闻事实中具体感人的情景。

专题报道又称专题摄影,他通过多幅、成组的照片,结合一定得文字,集中阐述一个主题思想,或细致地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深入地反映事件的发展过程,是报纸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新闻表达形式。

摄影特写是指记者在拍摄时,舍弃题材中一切次要的、从属的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从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中选择最富有特点、最能感人的情节进行更集中、更细致、更突出的表现,其特点是:主题突出,画面简洁;注重情节和细节,以情感人。

图片新闻:电视图片新闻是运用单幅或多幅新闻照片组接并配以画外音解说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

是引用报纸杂志专题新闻图片报道的一种形式。

在电视开办新闻节目初期被采用。

中央电视台在20世纪50年代末曾专门办有《图片新闻》节目,后为图像新闻取代。

图片新闻也是现在网站新闻的主要形式,在互联网信息快速传播的同时,通过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表现的新闻更能让浏览用户理解文章的用意。

同时也可以减少文字的枯燥和乏味。

图片新闻,较之文字新闻优势之处在于,更加便于观众的直观理解.增加新闻含义的直观度.对于阅读者具有"望图知意"之便利.当前,各大门户网站,分分推出图片新闻站.尤其对于手机访问新闻网站,若采用视频方式,就当前无线网络尚未达到易接受的层面.而图片新闻结合文字新闻仍是网民的普遍选取.相关栏目《图片新闻》于2013年创办于麦动网,以独特的表达方式概括和记录行业发生的点点滴滴,透过视觉感知当下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的事和物。

新闻摄影的体裁种类

新闻摄影的体裁种类

、新闻摄影的体裁种类新闻摄影的种类及文字说明一.静态新闻摄影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性质分类1.可预知新闻:是指事先知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采访对象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的新闻活动.比如说奥运会,国家的大型会议.2.突发性新闻: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的新闻事件.如汶川地震,P93页<拉瓦尔品第的暗杀>3.非事件性新闻:相对应于事件性新闻,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和热门话题,虽然不是具体的事件,但是可以作为新闻摄影的拍摄内容.P95昔日雨林,今日沙丘.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更深层次的环境恶化.根据摄影体裁和报道形式分类:图片新闻、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和插图照片.一,图片新闻1,图片新闻是报纸上最常见的新闻摄影体裁。

其典型特征是简洁、率直。

多由一两幅图片,配以标题及简短的说明性文字组成。

2,图片新闻对图片的要求是:图片应有高度的概况性和典型性,能够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或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图片新闻是最迅速和简洁的体裁。

常用中景和特写镜头来描写事件的细节,以达到准确、细致和及时的报道效果。

3,图片新闻的文字说明要交代图片难以体现的新闻要素,如人物姓名、年龄、身份以及地点、事件的规模,等等。

而且文字必须简短,既有引导读者理解图片的功能,又有交代必要的新闻要素的功能。

4,在报道事件性新闻中,要求图片新闻既要抓住特点又要迅速及时传递。

作为“常规”的报道形式,既要求新、求活,又要求准、求快。

图片新闻中对图片拍摄的要求是:一:保证图片的技术质量。

二:主题形象突出、直观,达到一目了然的视觉传递效果。

三: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

四:要重视文字的作用.要求摄影记者快速调动全部的能力和精力来对付每一个镜头,既要思路清晰、眼光敏锐,又要动作敏捷、技术精熟,才能拍到和拍好图片,并进而写好图片说明。

二,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是指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

《新闻摄影》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要点

《新闻摄影》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要点

《新闻摄影》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绪论课后习题:1、课堂讨论:谈谈你印象最深的一张新闻摄影图片?2、为什么说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世界新闻摄影的繁荣时期?发生了哪些大事?3、21世纪,我国新闻摄影面临哪些课题?答题要点:1、可从照片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瞬间形象、拍摄者风格等方面谈。

2、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美国农业部农业安全管理局的大规模的纪实摄影活动;美国《生活》画报创办;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设最佳新闻照片奖和新闻特写照片奖;“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成立,并从1957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世界性的新闻摄影比赛。

3、数字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发展变革;加强图片编辑工作;加强经济新闻摄影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加强新闻摄影队伍建设;加快我国新闻摄影走向现代化。

第二章新闻摄影的定义课后习题:1.试述新闻摄影的定义?2.新闻摄影的定义揭示了哪些方面的内涵?3.请回忆,你拍过只有形象价值而没有新闻价值,或者只有新闻价值而没有形象价值的新闻照片吗?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4.从新闻摄影的定义看摄影和文字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要点:1.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都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2.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新闻摄影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现场纪实性图文结合是新闻摄影的报道方式3.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应该实现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的统一只有形象价值的对象,不应成为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而只能是其他门类的的表现对象。

只有新闻价值,而不具有形象价值的对象则不能或不需用摄影图片加以报道。

4.好的新闻摄影报道是好的图片和好的文字的完美结合的结果。

图片和文字同等重要,不是从属关系。

二者应该配合默契,紧密结合,互为补充。

图文的有机结合会使信息增值,反之,则使信息减值。

文字说明的作用第三章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课后习题:1.新闻摄影的特性主要有哪些?2.如何增强、突出新闻摄影图片的新闻性3.新闻摄影的形象冲击力指的是什么?4.新闻摄影有哪些优势?5.案例:美国洛杉矶时报的摄影记者用数字合成了一张假照片,请对这一事件做出评析。

第三章新闻摄影1发展简史

第三章新闻摄影1发展简史



新闻摄影在文化大革命和极 “左”思潮影响下,曾经走过 一段弯路,如:个人崇拜、歪 曲事实等,造假等新闻照片充 斥各种报刊,但在改革开放后 新闻摄影事业很快重新发展, 具体体现在: 首先,新闻摄影的教育事业不 断发展壮大,许多大学的新闻 系开设了新闻摄影课,有少数 大学还设了新闻摄影系,新闻 摄影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 批精明强干的摄影记者和图片 编辑人员,极大地充实了报纸 图片报道力量。

1884年,在上海创刊的 《点石斋画报》刊登了大 量的新闻时事、人物、民 俗等为内容的图画,该报 先后出版了13年,每月3 本,每本8张图画,余秋 雨称之为是我国“海外文 化的新起点”…… 因为在此期间报纸的插 图,都是木刻或石刻的印 刷,多是请画家绘画,所 以还谈不上是真正的新闻 摄影,可以把它看作是我 国新闻摄影的前奏,也为 我国的新闻摄影奠定了基 础。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摄影在艰苦 的革命战争年代诞生并发展壮大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事业,发挥新闻事业在 革命战争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视新闻摄影在新 闻事业的作用和地位。1938年9月,为拍摄记 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在生活条件、物质条 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成立“延安电影团”,主 要负责战地的摄影与摄像(电影)。为了培养 我党的新闻摄影记者,还举办了三期摄影班, 这是我党新闻史上的第一个摄影班,当时全团 只有5架相机,著名的无产阶级摄影家吴印咸 和徐肖冰当时就在这个团工作。吴印咸同志于 1939年夏天,在树林里,坐在岩石上挥汗写下 了《摄影常识》一书。
842年5月 8日由德国比欧乌与史尔茨纳合作拍摄 的“汉堡大火”,由于受当时印刷技术 的限制,在报纸上发表时只是由画家在 城市规划图上添加了火焰和浓烟,于 1842年5月14日发表在《伦敦新闻画报》 创刊号上。

《新闻摄影》文字版缩编

《新闻摄影》文字版缩编

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了解电影、电视等动态新闻摄影技术的发明、发展过程,掌握中外动态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美国、中国的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轨迹,理解技术的改进对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一、电影纪录片的发展(一)电影的诞生静态摄影 动态摄影视觉暂留1880年,美国人埃德沃·幕布李奇,奔马1894年,美国爱迪生,电影摄影机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手摇式电影摄影机,《火车进站》,电影时代到来(二)纪实电影的发展卢米埃尔兄弟的短小电影片段,体现了人类对于电影最本质的要求——还原现实生活,也是萌芽1922年,美国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同期,苏联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真理报”,《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和《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影响很大维尔托夫提出“电影眼睛”理论1926年,弗拉哈迪学生约翰·格里尔逊第一次使用“纪录片”词语,并对概念、形式、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进行阐述,被誉为“纪录片之父”在约翰领导下,世界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德国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政治上反动,艺术却很有价值,最早同期录音的纪录片20世纪60年代后,进入变革时期。

随着小型便携式摄影机和同步录音设备的应用,“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开始出现,代表人物法国的让·鲁什和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20世纪70年代后,纪录片创造从电影转向电视二、电视新闻摄影的发展(一)电视的诞生1817年,瑞典,约恩斯·巴瑞利斯,硒(Se)1873年,英国,约瑟夫·梅,发现硒的光电效应,奠定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石1884年,德国,保罗·尼普科夫,机械扫描盘,第一次提出并实现顺序扫描,同步再现,为电视机发明奠定了基础1925年,英国,贝尔德,第一台机械电视机1906年,美国,德福雷斯特发明真空三极管1923年,物理学家基米尔·佐里金发明光电摄影管,制作出光电子显像管1930年,方斯渥茨发明图像分解仪和新型电视扫描同声系统1934年,电视摄影机出现1936年11月2日,利用贝尔德的发明,英国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开始电视播出,公认的电视诞生日(二)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二战1946年6月7日,BBC复播美国电视新闻事业凭借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遥遥领先世界各国1951年,CBS开办新闻类公共事务专栏节目《现在请看》1953年,美国人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典礼12小时后,看到纪录片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介入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见证一系列大事件CBS、NBC和A BC三大电视网三足鼎立形成,并确定新闻节目主持人明星制度20世纪70年代之后,越来越倾向社会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型技术设备的应用使制作水平大幅提高,卫星直播和有线传输等技术1980年,特德·特纳创办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海湾战争中一举成名(三)电视新闻制作的发展电视新闻是伴随着电视的产生而快速发展的,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和设备条件的改进,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创作观念不断更新口播新闻是电视新闻的最初阶段1947年,NBC和CBS率先使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新闻,进入影片新闻时期,但因为16毫米摄影机存在无同步录音,洗印复制复杂等缺点,时效性难以保证20世纪70年代,ENG(El ectronic NewsGathering)设备发明并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电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新闻媒介卫星传播技术出现使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广泛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闻摄影的定义、特性与优势

新闻摄影的定义、特性与优势

新闻摄影的定义、特性与优势一、新闻摄影定义1、新闻摄影概念广义,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

(News Photography)狭义,则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

(Press Photography Reportage Photography)传播学概念:photojournalism,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2、“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涵义理解1)图文结合是图片和文字的有机完美结合。

2)图文结合是一种平等结合。

3)图文结合丰富了人类视觉传播的内容,扩大了新闻信息传播的范围,增强传播效果。

4)图文结合增强了新闻的可信性。

5)图文结合最终体现在书刊报版面上的结合3、新闻摄影定义: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影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来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4、新闻摄影也有以新闻规律作为基本指导原则的具体规定与限制,这体现在:1)必须以真人真事为拍摄对象。

2)必须拍摄具有报道价值的事物。

3)必须充分尊重被摄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4)必须抓取特定瞬间形象。

5)必须含有必要的文字因素。

5、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1)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2)新闻摄影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现场纪实性•艺术摄影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运用摄影手段来达到一种艺术表现的目的,创造性地应用摄影语言来表达一种审美情绪、审美感受,摄影艺术家强调地乃是主观性的表达。

•新闻摄影记者只能充分利用形象进行真实、细致的描绘,才能真正实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从而达到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的目的。

3)新闻摄影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评价判断新闻摄影优劣的标准是其传递新闻信息量的多少及其传播效果。

4)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5)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新闻摄影的特性1、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1)新闻性a. 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新闻摄影报道应当最大限度地追求新闻摄影报道的信息含量。

新闻摄影三要素(与“新闻”有关文档共36张)

新闻摄影三要素(与“新闻”有关文档共36张)

• 街头巷尾摄影的内容可以有:城市、乡镇的风貌、环境;社会生 活的新时尚、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饶有趣味的人情世态、社会 生活出现的新问题。这些内容的照片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且画面 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拍摄时,宜用抓拍和偷拍的摄影手法。
• 图1
图2
图3
第13页,共36页。
图1 喜摘黑木耳(杨绍先摄)
• 保康县歇马镇羊五大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黑 木耳生产,每年收入一万多斤,今年木耳又长 势喜人。图为农民在采摘黑木耳。
第6页,共36页。
2. 新闻性
• (1) 什么是新闻价值 • (2) 判断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标准 • (3) 新闻摄影的瞬间典型性
第7页,共36页。
3. 时效性
• (1) 新闻摄影与文字新闻的区别 • (2) 新闻摄影时效性的关键
第8页,共36页。
1. 新闻摄影器材的使用
• 针对新闻摄影实践中的“抓拍”特点,使用的器材原则上是携带 方便,操作迅速。使用机械式照相机,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与地 理条件进行采访;使用电子照相机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的自动化 设计,可以使摄影记者把主要精力用在抓拍上;使用带输片马达 的照相机,可以自动卷片,有利于对重要情节进行连续“扫射”, 可保证最佳瞬间的“命中率”;使用纯自动化的“傻瓜”照相机, 可在那些无暇顾及思考与细心操作的突发事件中大显身手,关键 时刻帮助摄影记者把千载难逢的精彩瞬间“手到擒来”。“傻瓜” 照相机小巧玲珑的可隐蔽性,以及开阔的取景范围,可以使摄影 记者混迹人群,在接近被摄者时,不做取景构图即可进行“盲射” 偷拍。
第27页,共36页。
(1) 跟踪聚焦
• 跟踪聚焦即拍摄时眼睛紧贴取景框,左手始终 握着聚焦环,随着被摄体的移动,相应地调整 焦距。在调焦时,要根据被摄体前后移动的速 度,适当地把握聚焦的提前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农民科学种田、科技致富

⑶农民科学种田、科技致富方面的题材。反映一代新 型农民的崭新形象,可以拍摄一些科技送下乡活动场 景。如科技人员送图书下乡,给农民上科学种田的课, 农民科技种田喜获丰收的场景,农民用电脑在网上获 取科技种田的信息,网上销售农产品等场景照片。我 们要用手中相机一改过去那种头戴草帽、满脸皱纹、 面朝黄土背朝天给人留下中国传统农民的印象。一代 新农民正在为改变我国面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努力奋斗着。拍摄这类照片,一般画面中要有景、有 物、有人,要注意人物表情以及景物的位置和主体、 陪体关系的处理,用调整相机的角度、高度等办法, 以获得最佳的画面效果。


主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陈力生

四、新闻摄影的题材与体裁
(一)新闻摄影的题材 (二)各类题材的拍摄 (三)新闻摄影的体裁

(一)新闻摄影的题材
1、新闻摄影题材的选择 新闻摄影的题材,就是构成新闻摄影的材料, 即新闻摄影要报道的事件或现象,研究新闻摄 影的题材,选择好新闻摄影的题材,是在新闻 摄影前最重要的事,新闻摄影记者要学会从纷 繁的生活中去寻找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形象价 值的镜头,这是新闻摄影记者的基本功。因为 这关系到读者的兴趣和宣传效果。那么应该选 择什么样的题材来报道呢?

时新性 重要性 显著性 趣味性 接近性

时新性

时新性即新近发生又是广大读者所不知 的。新闻最重要的就是“新”,即时新 性。所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就要在第 一时间拍摄,以最快的速度送稿(最好 在网上传送)。时间一过,新闻变成旧 闻,或被别人抢先发表,失去了新闻报 道的最佳时间。当然也有一些新闻可以 有一定的组织制作、报道的过程。
⑷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⑷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农村 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农民业余文化体育事业 的丰富,以及医疗卫生状况有了改善和提高等。 拍这类题材,特别要注意环境的处理,如背景、 前景等,都要有典型的农村环境来衬托、来说 明。如农村学校、教师上课、农民业余体育比 赛等,都要把这些场景置于典型的农村环境中, 否则照片会失去说服力,读者可能误以为是在 城市拍摄的。结合农村的文化体育活动,也可 拍摄一些反映农村民俗风情、移风易俗的照片, 使照片内容更丰富、更深刻。

其次,对生产现场 运动物体的表现, 如高速旋转的机器、 四溅的钢花等,用 高速快门可“凝固 定格”拍摄对象, 若用慢速快门拍摄, 可使运动物体“模 糊”,从而产生动 感,能增强现场生 产热烈繁忙的气氛。


其三,有时需要在夜间采访车间、工地, 如果方法正确,能拍出特殊的气氛,能 把建筑物拍的瑰丽、灿烂、辉煌,能把 运动的光线拍成长长的五彩缤纷的线条, 能把杂乱背景掩盖在阴影中。不仅能表 现气氛,而且能把画面拍的十分美。

2、、从广义角度划分 从广义角度分,一般以专业内容和取材范围的 归宿进行具体定位。根据这种划分形式可分为: 政治新闻题材,经济新闻题材,军事新闻题材, 社会文化(艺术)新闻题材,生活新闻题材, 科技新闻题材,工业新闻题材,农业新闻题材, 体育新闻题材等。在以上诸多的新闻题材中有 的归属明确,有的界定模糊(如社会新闻和生 活新闻),有的涵盖面广(如社会新闻)。所 以这也是一种大致的分类。 本学期我们选择几种作为一般新闻摄影记者 经常会遇到的题材讲授。即工业新闻、农业新 闻、体育新闻摄影和新闻人物摄影。

(二)各类题材的拍摄
1、工业新闻摄影 2、农业新闻摄影 3、体育新闻摄影 4、新闻人物的肖像摄影

1、工业新闻摄影
⑴工业场景气氛的表现 ⑵工业生产气氛的表现 ⑶工业生产新闻摄影中人的表现

1、工业新闻摄影
工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每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 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业生产获得了举 世瞩目的发展,用我们手中的相机记录、宣传工业发 展的伟大成果,是每个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 拍摄工业题材的新闻照片,首先要对该企业有全面、 深入的了解,不但对企业有总体概况的了解,还要深 入车间、深入工人中间去了解采访。要有景、有人、 有物(产品),有时可采用单幅照片报道,有时需要 用多幅照片,采用专题(组照)的形式来报道,这样 的新闻才有血有肉,读者才爱看。下面对各种拍摄方 法作简要介绍。
趣味性

如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情趣、趣味性的奇 闻趣事,包括一些社会上发生的奇事, 一些看似违背自然规律,又无法合理解 释的各种自然现象,当然也包括在一些 重大政治、经济、新闻中穿梭的各种 “花絮”镜头。

核心提示:郑州市 一个小区大院草丛 内,有两条蛇缠在 一起双双死亡,在 它们身上还趴着一 只约10厘米长的蜘 蛛。蛇一条青色、 一条黄黑色;而蜘 蛛则比平常的蜘蛛 明显粗壮,一条腿 就有筷子那么粗。 围观的人们猜测蜘 蛛和蛇都有毒,打 着打着互相一咬就 都死了。

⑴工业场景气氛的表现

要表现工业场景的气势,首先要选择大场景或有代表性
的高大的建筑物。如工业园区、或一个大企业,为表现其 气势,显示规模宏大壮阔,一定要拍摄它的全貌。要拍出 这样的效果,拍摄位置很重要,一般能拍到其全貌的制高 点。有时为了达到效果,不惜登上铁塔、屋顶、爬高树, 甚至航拍。另外,拍摄宏大场面,对光的运用很重要,一 般要用侧光或侧逆光,正逆光会使画面中远近明暗反差加 大,会降低画面效果,一般不采用。另外,一定要选择空 气质量好的天气,最好是雨后初晴,再利用蓝天白云做背 景,这样的照片不但是新闻作品,也是一幅极好的艺术作 品。 拍摄这样的画面一般都用广角镜头拍摄,如果相机 的最大广角不能拍下全貌,可采用接片的方法,这种方法 在新闻摄影中也是允许的。拍摄大场景画面,也可让读者 对该企业有个总体的了解。
显著性

显著性即名人、胜地、要事的动态。
– 名人。即公众人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
术等各界),他们的活动,包括工作、生活等都 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他们平时不为人知的 工作生活及他们身上发生的重大事情。 – 胜地。即知名度比较高的地方,包括政治、经济、 文化、旅游古迹等,那些地方捕捉到的,并与该 胜地有关的新闻,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关注。 – 要事。重大的、重要的事情。在社会各领域发生 的重大事情都被人们所关注,以及事情的发生、 发展及结果,如空难、矿难等。

08.11.0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省 委副书记、代省长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王明 方的陪同下,在考察途中踏雪察看小麦生长 情况


今天零时,省城清溪东路下穿蒙城路隧道桥实现东西向通车。环城西路转 到清溪东路和阜南路的匝道也同步放行。至此,备受合肥市民关注的今春 “一号工程”——清溪东路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困扰合肥老城区西 北部近9个月的交通瓶颈即将成为历史。 在今春“一号工程”即将全面竣 工之际,合肥市明年“头字号工程”也已经敲定,即“两站两场两高架一 轻轨”的综合交通工程。爱民 向贤峰/文 首席摄影记者 马启兵/摄 (稿件来源:江淮晨报 发布日期: 2008-12-10 责编:吴昕)



⑴美丽的田园风光 ⑵反映农民拥护党的农村的方针政策,生活水平 有极大的提高 ⑶农民科学种田、科技致富 ⑷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⑸农民艰苦奋斗、农民的淳朴、勤劳的 精神风貌 ⑹反映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
⑴美丽的田园风光

⑴美丽的田园风光。农村的丰收景象, 如一望无际的茶园、滚滚麦浪稻浪、层 层梯田、收割机收割的场景,以及农民 喜悦神情等
⑵工业生产气氛的表现
工业生产气氛的表现,是进一步的深入报道,为了 表现紧张、热烈的生产气氛。对各种不同场景可采 取以下拍摄方法: 首先是利用烟雾,有些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 生很多的烟雾、烟尘等,这些烟雾越浓,工业生产 气氛越热烈。要拍出烟雾效果,要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一定要把uv镜取下,否则烟雾会荡然无存; 其二,选用侧光或侧逆光; 其三,选用深色背景。
拍摄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用三脚架。因为拍摄夜景相机的快门速 度很慢,一般都在3-5秒以上,甚至十几秒、 几十秒。并运用小光圈拍摄,以取得较大的景 深。 二是曝光以画面中的主体测光数据为参考。 可在试拍后略加调整; 三是聚焦以画面中的主灯光为准,因为夜景 中最吸引眼球的是灯光,其余景物聚焦稍有不 准,读者不易察觉。


对高大建筑物的拍摄宜用低角度、大广 角来表现,能得到夸张的画面效果。广 角镜头的拍摄,会使画面产生近大远小, 很强的透视效果,甚至会使水平和垂直 线条表现为孤型线条,这种夸张的表现 手法有时会产生震撼的画面效果,产生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拍摄大型车 间(几百甚 至几千平方 米),拍摄 方法相同, 只是在用光 和角度的选 择上更困难 些。
重要性

哪些事件才算重要呢?任何国家的媒体、新闻都 与其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在我国,新闻 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现 重要的有价值的新闻,就需要我们关心国家大事, 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才能从浩繁 的世事万物中,迅速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一些在 常人看来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而你却发现那是一 件极有价值的好新闻。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对 新闻的敏感性。如当前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题材,合肥城市大建设的题材等等。当然有些 题材永远是人民关注的,如一些社会新闻等。
接近性

即地理上、心理上与读者接近。人的心 理有一个共同点,即关心与之相关的、 与之在地理上比较接近的事。而与自己 无关,或关系不大,或离的较远的事就 不怎么关心了。
排队上车
(一)新闻摄影的题材的分类
1、按新闻事件的发生状态来划分,可分为突发性 新闻摄影和预知性新闻摄影两大类 突发性摄影新闻是一种在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新闻 事件,它具有高度的偶然性,出现的快,消失得也 快,通常需要快速抢拍。这种场景一般有较强的现 场感,真实性,画面活跃,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是读者较喜爱的题材。 预知性新闻是预先组织、计划、安排好的活动。如 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各种庆典活动、展销会、 运动会、报告会,某位元首来访出来访等等。这类 新闻摄影是预知的,一般事先有详实的安排,对记 者也有较明确、具体的分工,记者有较充分的时间 进行准备。对新闻内容有较多的了解,并根据现场 环境制定拍摄方案,给拍摄成功带来较大的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