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临床研究进展
S-1单药治疗与S-1联合治疗吉西他滨难治性晚期胰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S-1单药治疗与S-1联合治疗吉西他滨难治性晚期胰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王新慧; 李祥春; 周保林; 王雅琳; 钟升; 王中峰; 刘战涛; 刘子玲【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9(017)019【总页数】5页(P2321-2325)【关键词】胰腺癌; 化疗; Meta分析; 吉西他滨; S-1【作者】王新慧; 李祥春; 周保林; 王雅琳; 钟升; 王中峰; 刘战涛; 刘子玲【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长春 13002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郑州 4500520;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长春 13002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长春 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预后较差,是病死率很高的消化道肿瘤之一[1],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5%[2]。
尽管内镜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取得了很大进展[3],但约80%的新发病例是基于转移或局部侵袭而被诊断,被称为“晚期PC”,这些患者错失了根治性手术的最佳时机[4]。
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究更高效的化疗方案来改善PC患者的预后。
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目前被用作一线化学治疗药物,自20世纪以来一直是晚期PC的标准治疗药物。
尽管GEM可显著延长PC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但其改善PC患者长期预后的效果仍然有限[5]。
S-1是由摩尔比为1.0∶0.4∶1.0的替加氟、5-氯-2,4-二羟基吡啶和含氧酸钾组成的口服剂,并且已经与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应用于PC治疗[6-9]。
S-1是口服氟尿嘧啶衍生物,可提高5-氟尿嘧啶(5-FU)的抗肿瘤活性,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10]。
本研究对S-1单药治疗和S-1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在二线治疗GEM难治性P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明确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为晚期PC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NY_ESO_1抗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2 2. 1
NYESO1 的免疫学特性 NYESO1 抗原表位 T 细胞在识别肿瘤抗原过程中, 并不是识别整
167 ( SLLMWITQCFL ) 三个 NYESO1 抗原 和 p157ESO1 ( + ) 肿瘤患 肽已经被证实可以诱导产生 NY者特异性的 CTL 反应, 应用于临床肿瘤免疫治疗。 实验表明, 抗原肽的不同表位具有不同的结合 165 抗原肽中羧基端的 力和免疫原性, 天然的 p157半胱氨酸残基易被氧化, 因此有研究者通过个别氨 [2526 ] , 基酸替代的方法进行了改造 产生特异性 CTL 的能力至少提高了 100 倍, 从而有效增强了其结合 力和稳定性, 大大提高了免疫原性。 但是人工合成 的多肽可能由于缺乏翻译后修饰, 其诱导产生的免 Per疫反应与天然加工的多肽有所差异。 Camposez[27]小组也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索, 将一个破伤风毒 ESO1 肽序列 C 素的结构域融合到肿瘤来源的 NY-
。寻找和鉴定新的肿瘤特异性或相关性抗原
是肿瘤免疫学研究的关键之一, 随着重组 cDNA 文 库血清 学 分 析 技 术 ( serological analysis of recombinant cDNA expression libraries,SEREX) 、 细胞毒性 T ( cytotoxic T cell , CTL ) 细胞 克隆识别技术、 生物信 息学技术为基础的抗原鉴定体系的应用 , 大量的肿 瘤特异性和相关性抗原被发现, 其中癌睾丸抗原 ( cancertestis antigen, CT) 被认为最具有前景的肿瘤 相关抗原之一, 其特点是在多种组织来源的肿瘤细 胞中表达, 但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仅限于睾丸和胚 胎组织。由于生殖细胞不表达 HLA 分子以及血睾 屏障的存在, 因此针对 CT 抗原的肿瘤免疫治疗一 ESO1 般不会对正常组织细胞产生免疫毒性。 NY( New York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 , NYESO1 ) 是 CT 抗原基因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由于 [2 ] , 并在多种 其在肿瘤抗原中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肿瘤组织 ( 恶性黑素瘤、 肝细胞癌、 卵巢癌等 ) 中表 达而在肿瘤治疗领域备受关注。 因此, 本文对目前 ESO1 的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作 国内外 NY一综述, 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1 NYESO1 基因家族及其蛋白结构与表达
周剂量的多西他塞联合S-1(DS-1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多西他塞 2 gm , g hd ,8d S一14 gm 0m / i t l 1d , vt 0 m / Bdp , 2 天 为一个周期 。治疗 至少完成 2个周期 。 i od 每 1 化疗前患者均 应用 托烷 司琼 止 吐 , 多烯磷 脂 酰 胆碱 护肝 治 疗, 定期 复查 血常规及肝 肾功能 , 未达 标 的患者给 予相 应的
12 治 疗 方 法 .
趋势 , 但死亡率仍居 肿瘤相关 死亡第 二位 , 但我 国 胃癌 的发 病率 、 死亡率 占恶性肿瘤 的首位 。胃癌早期无特 异性的典 型
症状 , 有文 献 报 道 确 诊 时 属 于 晚 期 胃癌 的患 者 占 8 % 一 0 9 %。晚期 胃癌预后差 , 0 现有 的治疗水 平 , 中位生存 期仅 1 0
13 观 察 指 标 和 不 良反 应 评 价 .
方案及靶 向与化疗联 合 的方案 。化疗 在晚期 胃癌 的综合 治 疗 中的地位 已经确立 , 普遍存在 的问题是 C 但 R率低及缓 解
化疗前所有可测量病灶均有基线测量 , 以后每 2个周期 进行影像学检查测量病灶大小及肿瘤标记物 检查 , 肿瘤 的近 期疗效按实体瘤 的疗 效评价标 准 ( E IT) R CS 评价 : ①靶 病灶 的评价 :测量所有靶病灶 的最 长径 , 计算所 有靶病灶 的最 并
2 结 果
2 1 疗 效 .
移 1例 , 心包转移 1 。K S评分 /7 例 P > 0分 , 预计生存 时问 >3
个月 , 有患者 均有 可评 价病灶 , 经病理认定 , 所 均 临床分期均
科 采用 多西他塞联合 S一1 一线 治疗晚期 胃癌患者 2 2例 , 取 得了确切的疗效 , 现将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 报告 如下 。
Sclerostin单克隆抗体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Sclerostin单克隆抗体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张阳洋;高艳虹【摘要】Sclerostin,a protein encoded by sclerosteosis(SOST)gene,antagonizes the Wnt protein via th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LRP5/6) receptor and inhibits bone formation.It has been a new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Both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es have indicated that sclerostin monoclonal antibody can treat osteoporosis by increasing bone mineral density,promoting bone formation and inhibiting bone resorption.However,limited data have evaluate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sclerostin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its influence on bone fracture,which deserve further studies.%硬骨素(Sclerostin)是由硬化性骨病(sclerosteosis,SOS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通过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6(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LRP5/6)结合达到拮抗Wnt蛋白并抑制成骨的作用,已经作为新的药物靶点用于抗骨质疏松药物研发.目前,围绕Sclerostin单克隆抗体已经进行了许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结果提示该类药物可以提高骨量、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对于骨质疏松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该类药物应用后的副反应,对骨折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数据尚不足,有待完善进一步研究.【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年(卷),期】2017(023)010【总页数】5页(P1376-1380)【关键词】骨质疏松;骨硬化蛋白单克隆抗体;Romosozumab;Blosozumab【作者】张阳洋;高艳虹【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老年医学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老年医学科,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下降、骨微结构毁坏、骨折风险增高为特点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感染性休克的现状及护理进展
感染性休克的研究现状及护理进展陆柳营,闫秋佚摘要:阐述感染性休克(SS)的发病机制、治疗现状,综述感染性休克的护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炎症反应;血管活性药物;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1.056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A-0077-02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SS)又称脓毒性休克或内毒素性休克,是全身性感染(sepsis)导致以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每年有数百万人罹患此病,病死率大于25%,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3]。
由于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复杂,且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病死率仍然很高,迫切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近年来,在S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上有了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1 SS的发病机制 目前,S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过去长时间是从组织水平(微循环学说)来解释休克的发病机制,认识到休克是以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由于循环血容量减少,引起器官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紊乱。
在微循环学说的指导思想下,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创伤性)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对SS的疗效并未显著提高。
直到休克发生发展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各种体液因子(细胞因子)和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激活是微循环发生上述改变的根本原因[4]。
从此,关于SS的发病机制,达成了炎症控制学说的共识。
炎症失控学说认为,SS主要是因机体炎症反应失控所导致的器官损伤,其中,炎症介质起着重要作用。
参与炎症反应的介质包括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s)、血小板激活因子(PAT)、白三烯(LTs)、内皮衍生松弛因子(EDRF)、血管通透因子(VPF)等]、多种炎症介质[补体3a(C3a)、补体5a(C5a)等]以及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NO)等,它们的释放和相互作用可以形成相互重叠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血液高凝及微血栓形成、异常的血液循环状态、心肌抑制和高代谢反应,从而构成了炎症反应和感染性休克的病理基础[5]。
S-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新进展
中非 小细胞 肺癌 ( C C 高达 8 %左 右 , 多数 NS L ) 0 大
肺 癌 患者 在诊断 时 已属 晚期 。化疗 为 中晚期 非小 细胞肺 癌 常用 的治 疗方 法 ,2 0世 纪 9 O年代 后 期
期 , 完成 4个 周 期 , 共 结果 显 示 O RR为 2 % (3 2 1 o 5 ) 9 %C :2 ~3 % , f 9 ,5 I1 % 5 中位 生 存 期 为 1 . 02
个 月 ( 5 C : . ~1 . 月 ) 9 % I 7 7 4 5个 ,1年 生存 率 为 4 . %。上述 数 据表 明 ,S 1单 剂 治 疗 晚 期 非 小 11 一
2 1 年第 1 01 5卷第 3期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un l f l i 1 dc ei rci o ra o i c in P ate C n a Me i n c ・1 5 ・ 2
S1治 疗 晚期 非小 细胞 肺 癌 临床 新 进展 一
薛 慧,王文武 ,欧阳学农
键。
疗效 平 台 , 管 采 用 何 种 化 疗 方 案 , 解 率 为 不 缓
1 %-3 % , 生存期 ( s 一 般 为 8 1 5 - 6 总 o ) ~ 0个 月 ,
1 生存率 通 常不 超过 4 %, 他 非铂 或 三药 治 年 0 其
疗方 案也 未在 此 基 础 上 有所 进 步 , 存 在 较 严 重 且 的毒副作 用 。 随着 治疗研 究 的深 入 , 于传 统 化疗 药 物剂 对
2 临 床 研 究 进 展
S-1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3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胃癌是全球第四位常见的恶性 肿瘤 , 在所有肿瘤致 死率
中排名第二 J 。我 国每年 的 胃癌新 发病 例 数居 全球 首位 。
胃癌 常 常 在 确 诊 时 已 处 于 进 展 期 ( I I I 期或 I V期) , 预 后 较 差 J 。 目前 为 止 , 对 胃 癌 有 效 的 分 子 靶 向 治 疗 很 少 。 因
5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脏重 塑、 急性心肌梗塞 、 。 肾脏疾病及血管形成 中的作用 。 近 年来 , 研究发现在肺癌 、 前列腺癌及卵巢癌 中 N P R— A 的表达及其信号 通路与肿 瘤生长 密切相 关 。在 C 5 7 B L / 6小 鼠研究 中发现 N P R— A的缺失 可以预防小 鼠肺癌 、 皮肤癌 和
卵 巢 癌 的发 生 , 这些研究结果证明 N P R—A 可 能 是 一 个 新 的
[ 2] Ko n g X, Wa n g X, X u W, e t 1 a . N a t r i u r e t i c p e p t i d e r e c e p t o r a a s a n o v e l a n t i c a n c e r t a r g e t [ J ] . C a n c e r R e s , 2 0 0 8 , 6 8 ( 1 ): 2 4 9— 2 5 6 . [ 3 ] A b d e l l a i m E M, T o o y a ma I . N P R—A r e g u l a t e s s e l f —r e n e w a l a n d
[ 6 ] F o c k K M, T a l l e y N, Mo a y y e d i P, e t a 1 . A s i a—P a c i f i c c o n s e n s u s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研究进展
研 究进 展 进 行 综述 。
关键 词
细胞 因子信 号传 导抑制蛋 白一 ; 1 细胞 因子 ;高 甲基化 ;信号转导 ;白血病 Q ; 7 37 7 R 3 . 文献标识码 A
Ch n ia
Ab ta t sr c
S p rso f yo les nl g( O S sanw fmi f rt n rd cdi cl .I ma l n u pesr tkn i a n S C )i e a l o o ispo ue n el t ypa a oc g i y p e s y
i o tn o e i ls i e a v e d a k 1 o o r g lt y o i e sg a rn d ci n mp r tr l n ca s n g t e f e b c p t e ua e c t k n i n ta s u t .S a c i o l o OCS 1 wa b e v d a d c n 一 s o s r e n o — f me rt . E p e s n o OCS 1 C nf i c tk n i a r s u t n o o y o i e ,S c s I 6, F. i d f sy r i l x rsi fS o . a i l b t y o i e sg l ta d ci f s me c t k n s U h a L- U n i n n o OS ,NF一 M I ,GH ,a d S n,ma y i n Oo n mmu e r s o s sa e r g lt y t e i io n e p n e r e ua e b h m n vv .Ab o m a e p e s n o OCS- d n r l x r s i fS o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临床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专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临床研究进展靳卫平I’2申硕w1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病毒性疫苗研究一室430207; 2国家联合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207通信作者:申硕,Email:shenshuol@【摘要】至2021年2月,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已造成1亿以上的报告病例和超过2()()万的致死病例。
随着临床治疗、病理学、流行病学和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进展,疫苗研发也获得了重大突破。
目前已有多款疫苗完成初步的临床安全性和效力评估,并获得紧急使用或有条件上市批准。
此文对研究进展较快的多种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初步保护效力的临床研究结果,对疫苗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讨论和展望,重点描述和总结新型技术平台的m R NA疫苗及灭活疫苗的技术指标和特点。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病毒疫苗;临床试验;保护效力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0842100、2020YFC0860600); 2020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Z135050009017)【中图分类号】R392.3 DOI: 10. 3760/311962-20210219-00006The advance of COVID-19 vaccin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trialsJin W eiping1,2 , Shen Shuo1,21Research Division 1o f Viral Vaccines,Wuhan Institute o f Biological Products Co.,L td.,Wuhan 430207,China; 2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 f Combined Vaccines,Wuhan 430207,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Shen Shuo,Email: ***********************[Abstractl As of February 2021, the COVID-19 globe pandemic caused by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ion has resulted in over 100 million reported cases and 2 million fatal cases worldwide. With theadvance in studies on clinical treatment»pathology, epidemiology, and basic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pathogen, vaccine development has made great breakthroughs. Several COVID-19 vaccines have beengranted emergency use or conditional license. This review analyzes the safety,immunogenicity andprimary efficacy of more advanced candidate vaccines based on their clinical study results. The challengesand strategi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vaccines are discussed,focusing on mRNA vaccine using noveltechnology platform and traditional inactivated vaccines.【Key words】COVIEM9; 2019 novel coronaviru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Viral vaccines;Clinical trial;EfficacyFund programs:National Program on Key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 ( 2020YFC0842100、2()20YFQ)860600) ;Joined Central/Hubei Governm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pecialProject (Z135()50()09017)DOI:10. 3760/cma. j. cn311962-20210219-000062019年底,武汉出现一种新型严重肺炎病例,通过对患者采样的潜在病原体核酸序列分析和病毒 细胞培养鉴定,确诊为由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I>19)W。
S-1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S-1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研
究的开题报告
背景: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晚期肺癌,化疗和/或放疗是当前的标准治疗方法。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往往有限,而且存在很大的毒副作用。
因此,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S-1作为进展期NSCLC患者维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本计划是一项单臂、多中心、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
预计招募50名NSCLC患者,治疗周期为28天,S-1剂量为60 mg/㎡/日,口服,连续14天,随后停止用药14天,重复该剂量方案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毒副作用。
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部分缓解率、全身毒副作用以及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治疗耐受性。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将评估S-1在进展期NSCLC患者中作为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预计结果可能为进展期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和方向。
结论:本研究提出了S-1作为进展期NSCLC患者维持治疗的评估,预计为该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信息和方法。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S-1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CSF-1及其受体在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CSF-1及其受体在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①沈婧怡蒿艳蓉②(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001)中图分类号R73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21)10-1256-05[摘要]肿瘤微环境,即肿瘤细胞产生和生活的内环境。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SF-1又称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多种组织和细胞中广泛表达。
CSF-1与其受体CSF-1R结合之后,不但能够促进髓样细胞增殖分化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还可以抑制树突状细胞(DCs)的最终成熟,从而影响肿瘤微环境,加速肿瘤进展。
CSF-1/CSF-1R抑制剂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肿瘤的发展,并协同促进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CSF-1/CSF-1R;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TAM;MDSCs;DCsProgress of CSF-1and its receptor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immuno-therapySHEN Jing-Yi,HAO Yan-Rong.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530001,China [Abstract]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the internal milieu in which tumor cells arise and live.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immune cells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umorigenesis and malignant progression.CSF-1,also known as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is widely expressed in various tissues and cells.CSF-1and its receptor CSF-1R not only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yeloid cells into TAM and MDSCs,but also inhibit the final maturation of DCs,thereby affecting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accelerating tumor progression.The use of CSF-1/CSF-1R inhibitors has largely delayed tumor progression and synergistically contributed to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Key words]CSF-1/CSF-1R;Tumor microenvironment;Immunotherapy;TAM;MDSCs;DCs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网络,它由肿瘤细胞、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受体构成。
骨髓基质干细胞临床研究进展
2009年2月第6卷第4期骨髓基质干细胞临床研究进展・研究进展・钦斌1。
蔡建平2‘(1.南京中医药大学2002级中西医结合七年制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9;2.无锡市中医院,江苏无锡214000)【摘要】随着细胞研究的发展,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取材、分离、培养、临床前期研究成果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取材;分离;培养;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3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一011—021867年.Cohnheim首先提出了骨髓内含有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的观点;而Frieden—stein于1966年首先发现。
它是骨髓基质的组成成分。
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
骨髓是由造血干细胞和非造血干细胞组成的器官,非造血干细胞(即MSCs)由骨前体细胞、软骨前体细胞、脂肪前体细胞、神经细胞和肌细胞前体细胞组成.因此。
MSCs是由骨髓组织干细胞或前体细胞和躯体组织干细胞组成的成分及功能复杂的细胞群体『I】。
许多年来,MSCs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期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1细胞形态MSCs具有3种细胞形态:①梭形细胞;②巨大扁平细胞;③体积非常小的球形细胞1"21。
2生物学特性MSCs有以下生物学特性:①自我更新能力。
MSCs在体内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是传代细胞131。
②很强的黏附性。
体外培养收集细胞时MSCs容易与骨髓基质分离形成细胞悬液,体外低密度培养时MSCs迅速黏附。
反复冲洗可与非黏附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嘲。
③可塑性。
MSCs具有可塑性.即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骨髓脂肪细胞株在体内可分化为真正的骨组织[41,骨髓网状细胞在体内可转变为脂肪细胞。
在适宜的微环境下,MSCs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星形细胞、少突树突细胞及神经细胞等.而且能跨胚层分化,属于不同胚层的MSCs或前体细胞还能分化成与本身组织不相关的其他胚层组织.如骨髓中存在成肌细胞前体细胞,神经干细胞能重新分化成造血细胞.骨髓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5--11。
阿尔兹海默症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阿尔兹海默症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丧失、情绪障碍等症状。
目前,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在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基因治疗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阿尔兹海默症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1. 基因治疗的原理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定基因引入人体,以修复或替换受损基因,改善疾病症状。
在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中,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基因治疗:β-淀粉样蛋白前体(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基因和Tau蛋白(Tau protein)基因。
2. 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基因治疗β-淀粉样蛋白前体是阿尔兹海默症中关键的蛋白质,异常积聚的β-淀粉样蛋白(Aβ)堆积形成了老年斑,诱发了疾病的发展。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治疗试图减少Aβ的产生,或排除已经积聚的Aβ。
例如,一些研究通过逆转转录病毒将siRNA引入细胞,抑制APP的合成,从而减少Aβ的产生。
3. Tau蛋白基因治疗Tau蛋白在神经元中起着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作用。
在阿尔兹海默症中,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和聚集,导致神经纤维缠结和细胞功能丧失。
因此,通过基因治疗调控Tau蛋白的磷酸化状态,可能有助于缓解病理过程。
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是利用载体将Tau蛋白的反义RNA引入大脑细胞,减少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的合成。
4.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近年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也被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中。
通过CRISPR-Cas9系统,研究人员可以精准编辑和修复基因序列,帮助纠正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突变。
此外,CRISPR-Cas9还可以用于研究特定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机制。
5. 临床前研究进展虽然基因治疗在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大部分研究还处于临床前阶段。
S-腺苷蛋氨酸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丙基 转移 给 腐胺 或 亚精 胺 而生 成 相应 的亚 精胺 和精 胺 。 正常 条件下 , 在 此代 谢途 径在 体 内 S M 代谢 中所 A
占份 额不 超过 5%,而 在肝移 植 和早期 肝 癌患者 中 ,
一
S M 获 取 甲基 , A 如肌 酸 、 碱 、 胆 肾上 腺 素 、 果 素 、 松 肉 碱 、 碱 等 。A 还 参 与 核 酸 与 蛋 白质 的 甲基 化 修 肌 SM 饰 ,如 R A链 上核糖 的羟 基和碱基 的氨基 在 甲基化 N 时都需 要 S M 的参与 。 A 近年 来对 D A的甲基化 修饰 N 的意义也 越来越受 到关注 。 白质 的 甲基化 修饰 主要 蛋 指蛋 白质 翻译后 的加工修饰 。 22 转 氨丙基 作用 S M 通过 转 氨丙基 参 与生物 胺 . A 的合 成 。亚精 胺 和 精 胺 是 真 核生 物 中重 要 的多 胺 。 S M 两次脱 羧后 生成 5 一 A ’ 甲硫腺 苷 ( A)接着 将 氨 MT ,
在生物 学上 ,A 是重要 的 甲基供 体 ,具有转 甲 SM 基、 转氨丙 基和转硫 等多种 生理作用 。 21 转 甲基 作 用 S . AM是 体 内最 重要 的 甲基供 体 ,
目前 已发 现 ,至少有 3 5种不 同 的甲基转移 反应 需要 S M 作为 甲基 供体 。 多含氮 物质的生 物合成 都要从 A 许
所致 。
动物 、 物等 生 物体 内重 要 的代 谢 中 间物 质 , 植 也是 人 体 内一种重 要 的生 理活性 物质 ,参与 了 4 0多种 生化
反应 。 在生物体 内, 它是 由底物 L 蛋氨酸和 A P经 一 T s 腺 苷 蛋氨 酸合 成 酶 (- dnslL m ti iesn 一 S aeoy— — eho n y— n
骨骼生物力学性能的临床研究进展
武 警 后 勤 学 院 学 报 (医 学 版 ) Journal of Logistics University of P A P (Medical Sciences)
vol.30 No.4
Apr. 2、 徐 前 2, 李 军 2
(1.新 疆 医 科 大 学 ,新 疆 乌 鲁 木 齐 8 3 0 0 1 1 ; 2 . 新 疆 维 吾 尔 自 治 区 人 民 医 院 口 腔 颌 面 外 科 ,新 疆 乌 鲁 木 齐 830001)
摘 要 :骨 骼 生 物 力 学 是 以 骨 骼 肌 肉 系 统 为 对 象 ,利 用 生 物 力 学 的 方 法 将 工 程 原 理 ,尤 其 是 机 械 力 学 原 理 应 用 于 临 床 医 学 来 解 决 骨 科 所 遇 问 题 的 一 门 学 科 ,也 是 生 物 力 学 领 域 中 相 当 重 要 的 分 支 学 科 。 随 着 生 物 力 学 研 究 的 不 断 深 入 ,生 物 力 学 已 成 为 骨 科 临 床 和 科 研 的 重 要 工 具 ,并 在 骨 折 预 防 、治 疗 、康 复 及 预 后 与 临 床 诊 治 方 面 产 生 深 远 影 响 。本 研 究 重 点 介 绍 了 宏 观 和 微 观 组 织 骨 骼 生 物 力 学 性 能 研 究 进 展 和 出 现 的 较 新 证 据 ,并 总 结 有 限 元 方 法 预 测 骨 折 风 险 的 研 究 进 展 。
SHAO Jing- y u ,XU Q ian, LI Jun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C hina)
A bstract:As an im portant branch of biom echanics, bone hiom erhanir.s, which applies the engineering principle especially the m echanical principle to clinical m ed icin e, aim s at solving orthopedic problem s about m usculoskeletal system by utilizing biom echanical m ethods.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biomechanical research, biom echan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rthopedics, and has a profound impart on fracture prevention, treatm ent, rehabilitation, prognosis and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 en t. T his review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newer evidence of m acro—and m icro -stru ctu re bon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sum m 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finite elem ent method to predict fracture risk. Key Words:B iom echanics; F racture prediction; Finite elem ent analysis; R esearch progress
国内外SARS临床研究进展
降 2g L 0 / 。4例 患 者 ( . ) 展 成 为 DI 25 发 A 0 C。尸 检 结 果 表 明造 血一 巴器 官 中淋 巴 细胞 减 少 。多 变 量 淋 分 析 结 果表 明 年龄 大 , 酸 脱 氢 酶 水 平 高 是 独 立 的 乳 不 良结 局 的预报 因子 。W o g等 还 同时 检 测检 测 3 n 1 例患者外 周 血 淋 巴细 胞 亚 群 , 现 C 4 发 D 细 胞 和 C 细 胞 在 早 期 下 降 , D 细 胞 和 C 8 D8 C 4 D 细胞 水 平 较低 预 示 不 良结 局 。
酶 时 间延 长 , 5例 ( 1 ) 者 血 红 蛋 白 较 基 线 下 9 6 患
Tsn a g等 观 察 1 O例 患 者 , 伏 期 2 1 天 , 潜 ~ 1
主要 表 现 为发 热 、 战 、 咳 、 肉酸 痛 、 痛 、 寒 干 肌 头 腹泻 , 伴 有 低 氧血 症 , 肺 湿 哕音 , 双 叩诊 浊 音 。9例 患 者 淋 巴细 胞 减少 , 氨 酶 轻 度 升 高 , 酐 正 常 , 列 胸 片 转 肌 系 出现 渐 进 性 的 间 隙病 变 。其 中 2例 死 于 呼 吸 衰 竭 ,
研究 , 果表明 2 ~5 结 O O岁病 例 数 多 于 2 0岁 以 下 患
者 ; 中 4 9例 为 男 性 , 3 其 2 5 7例 为 女 性 , ARS流 行 S 遍 及 广州 的 1 3个 区 , 5 集 中在 7 城 区 ,8 6 9 个 2 .7 为 医护 人员 , 有 3 共 6例死 亡 , 病 年龄 5 8 发 ~ 9岁 , 半
进 一步 认识 S ARS疾 病 提供 可 靠 的资 料 。
1 流 行病 学 概 况
Do n l n el y等嘲 对 1 2 4 5例 患 者 , 立 相应 数 据 库 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静
文章编号:0 62 8 (o 8 2 .420 l0 - 4 2o )23 7 -3 0
( 天津 中医药大学第一・ ~ 附属医院肾内科 . 天津 3 o9 ) 0 l3
摘要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R 1 , c R 又称 为连续性血液净化 , ) 一般定义为每天连续 2 4 h或接近 2 4h的一种连 续性血液净化疗法。c R R T最早应用于重症急性 肾衰 竭的治疗, 已应用到各种临床 现 常见危重症 的抢救上, 各种危重的急、 慢性 肾衰竭、 全身 炎性反应综合征 、 多器官功 能障碍 综合征或 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都是 c R R T治疗 的适应证 , 它是急性 肾衰 竭, 尤其是 并发 多器官功 能障碍综合征 患者 最 安 全 、 有 效 的 治疗 手 段 。 最 关 键 词 : 续 性 肾脏 替 代 治 疗 ; 连 翳功能
D vl Ⅱ t f ii T rp bu o 鲕 u l e R pael t, rp ee p n 0 n a ya 0tc n ol R Ⅲ o cI c s elcIe I a y l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0y E fg , J f n , 如 g觑 l n № m d痂n e c , 增.脚 州胱眦 ( 309 , m ) 013
体 渗 透压 还 有所 上 升 , 间质 和 细胞 内 水 分 被 “ ” 血 拉 人 管 内 , 蓄积在 细胞 内 、 使 间质
和 血管 内 的水 分 同 时排 除 。
⑤调节 水、 电解 质 , 碱 平 酸 衡, 清除代谢 产物 : R T JC R
治疗时能够保持酸碱平衡 、 离 子稳 定 , 胞 内外 和 血管 细 t &me to c t e a alr al b ti h sb e n a d t e ce smes v r ae h t0tn h p r t n faue rn lfi e e r e u v, u t a e n e l疆e 0 rsu o e ee cs sta f a — e p n d i l i s c sv r u i d f a r u F a d CRF, y t mi n l mma0 v r s 0 s y d 0 e e n c i c,u h a a i sk n s 0 n o sAR n n o d s se c i f a tr e p n e s n r me, 内外 的 渗 透压 稳 定 , 是 维 这 mu t l a v f n t n s n mme 0 l pI o g n f i r a d s n C li e o n d s u ci v d p o rmu t e r a al e, n o o . RRT h ae ta d t e mo ta i u i t e s f s n h s . s v i be meh d i r ame l0 al l t 0 n te l n fARF. s e i l h a e p c a1 t e ARF c ic d d wih MODS v on i e L . 持 细 胞 膜 活 动 基 本 的 条 Ke r : n i u u e a e lc me tt e v y wO ds Co tn o sr n lr p a e n h mp :Re a u c in n lf n t0 件 。⑥ 有 利 于 营 养 支 持 : 作为一 种 新 的 肾脏 替 代 治 疗 方 法 , 续 性 肾脏 连 般来 说 , 重症 和 c R 危 R T治 疗 患 者 多存 在 营养 和 替 代 治 疗 (cnn0s ea e1 e n te y 物质代 谢 的负平衡 , 以加强 营养支 持是重 要 的治疗 otuu rnl pa met hmp , i r c 所 c R 因具 有血流 动力 学稳 定 , 持续 、 定地 控 制 手段 。C R R T) 能 稳 R T能满 足大量液体 的摄入 , 输液 限制少 , 有 氮 质 血症 和水 盐 代 谢 , 断 清 除 体 内毒 素 及 炎性 因 利于营养支持治疗 , 不 保证 了每 目的能量及 各种 营养物 子 , 证营 养补充 等 优点 , 保 为危 重 患 者 的救 治提 供 了 质 的供给 , 并维持正氮平衡 。 重要 的 、 以生 存 的体 内环 境 。c R 赖 R T有 以下优 势 : 1 C T对 患者预后 的影 响 RR ① 血流动 力学稳定 , 主要 原 因是 c R 其 R T治 疗 时 , 能 理论 上讲 ,R T在 抢救 严重 的 cR 肾衰竭 方 面应 带 够 持续缓慢 的脱 水 , 流动 力学 稳 定 , 血 压 的发 生 来 比间断 血液 透 析 更 好 的预 后 , 而 目前 并 没 有 足 血 低 然 率低 , 不会 造成 肾缺 血 , 因此 , 能减 少 缺 血/ 灌 注 够 的证据说 明 C R 它 再 R T治疗 可 以明显 改 善 急性 肾衰竭 的发 生 , 肾 功 能 的恢 复 以 及机 体 的其 他 脏 器 都有 患者 的存 活 率 。而 且 , 对 由于 c R R T存 在 不 同 的 具体 很好 的保 护 作用 。另外 , R T持 续进 行 , 以不 断 方式 , cR 可 同时 又 受 到血 液 通 路 、 液 流 量 、 析 液及 置 血 透 的补充 水 分 、 养 物 质 、 疗 用 药 , 少 的顾 虑 水平 换液 流 量 和 配方 、 营 治 较 滤器 性 状 、 物 膜 相 容性 、 凝方 生 抗 衡、 氮平衡 的 问题 。② 有 效清 除循 环 中的炎 性 介质 : 法等 多种 因素 的影 响 , 今 尚未 对 c R 至 R T治 疗 的有 cR R T对 炎性 介质 的清 除主要 靠对 流 和吸附 , 一些 分 效剂 量及 表 示 方 法 达 成 共 识 。 目前 多 数 意见 认 为 , 子 质量较小 的细胞 因子 ( 对分 子质 量为 l 相 0×1 ~ 0 血透 时 间 平 均 尿 素 氮 浓 度 低 于 60 m 滤 量 o I超 3 0×1 具有 较高 的筛选 系数 ,R T治 疗 每 日可 以 >3 L ( g・ ) 以改善患 者 的预后 。确 定 一 O) cR 5m / k h 可 以及 合 适 的 治疗 剂 清 除约相 当于体 液总 含量 2 %~ 0 的细胞 因子 ; 5 3% 一 种有 效 的透析 剂 量 的表 示 方 法 , 些 分子质 量较 大的细 胞 因子 , 如肿瘤 坏 死 因子 ( 对 量会 切实 改善患 者 的预 后 。 相 分 子质 量为 5 0×1 , 主要靠 吸 附清 除 , 0) 则 聚丙烯 腈 2 C R 的临床应 用 R T 膜 ( N 9 对其 吸附 力 最 强 , A 6) 但这 种 吸 附能 力 在 2h 2 1 肾脏 疾病 急慢 性 肾衰 竭 伴 多器 官 功 能 障碍 . 左 右就会 达 到饱 和 j 。③ 清除 血 液 中的 内毒 素 , 清 综合 征 ( ut l ognds ntnsnmm , D ) m 1p ra yf c0 yd e M0 s ie u i 机体 处 于 高 分 解 代 谢 和 容 除心肌抑 制 因子 , 善 心肌 功 能 , 善脓 毒 血症 相 关 患者 血流 动力 学 不 稳 定 , 改 改 量 负荷状 态 。c Ⅳr 疗此 类 疾 病 时 有许 多 独 特 的 R 治 的免疫麻 痹作 用 。c R R T可 以清 除更 多 的溶 质 , 除 去 其可平稳地清除体 内多余水分和代谢产物 , 有 更多的代谢产物和毒素, 稳定机体 内环境 , 促进 肾脏 优势 , 功能 和全身 机能 的恢 复 , 究 显示 不 同 的血 流量 、 研 透 效控制高分解代谢 ,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改善 氮 质血症 , 同时对血 流 动力 学影 响小 , 有效 改善 心 血 析液和 置换 液 配 方 、 疗 方 式 和滤 器 等 对 溶 质 的清 治 维持 脑灌 注 。c R R T能 降低 M D O S患者 血 除效 率不 同 。④ 清除组织水肿 , , 改善组织氧利 管稳 定性 , 改 m 。熊 建琼 用 : 膜压 的作 用下 , 和部 分溶 质 通过 滤 器半 透 浆细胞 因子 水平 , 善血液 生化指 标 在跨 水 等 ¨ c R 用 R T治 疗 M0 s患 者 l D 6例 , 果 发 现 , 结 膜排出体外。由于蛋 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滤 出, 胶
巨噬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专家论坛巨噬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唐俊员袁尤燕舞2银(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1.皮肤科袁2.肾内科,广西百色533000)[专家介绍]尤燕舞,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
曾在美国洛杉矶Cedars S in a i医学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主要从事慢性肾脏疾病的基因、免疫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现任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广西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广西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常务委员、广西医学会百色市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常务委员,百色市第四届政协委员,2012年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先后获得“百色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侨界贡献奖”“优秀教师”“广西十佳青年医师”“十佳医德标兵”“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西高校科研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广西高等教 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
在国际、国内知名期刊公开发表论著80多篇。
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广西医 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1项,百色市科技创新二等奖1项。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f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 L E)是一种慢性系统性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累及多器 官系统。
巨噬细胞是炎症和宿主防御中的一线天然免疫细胞,它们在整个人体中处于战略地位,其功能是检测、摄取和降解 人侵的病原体、免疫复合物、微粒和其他有害物质,从而引起机体对病原体或受损组织产生免疫反应。
该综述就巨噬细胞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总结。
【关键词】巨噬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图分类号:R593. 24垣1文献标志码:A D0I:10. 3969/j. issn. 1003-1383. 2021. 04. 001Research progress of macrophag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TAN G Jun', YOU Yanwu1银(1. Department qf Dermatology,2. Department oj Nephr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aise533000, Guangxi,China)【Abstract】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 L E) is a chronic systemic immune disease with complex pathogenesis that can involve multiple organ systems. Macrophages are frontline natural immune cells in inflammation and host defense. They are in a strategic position throughout the human body. Their function is to detect,ingest and degrade invading pathogens,immune complexes,particles and other harmful substances,thereby causing an immune response to pathogens or damaged tissu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ole of macrophag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Key w ords】macrophages; SLE曰pathogenesis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60296)作者简介:唐俊,女,主治医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系统性红斑狼疮。
小儿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4,JL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张代忠综述张明满审校近年来,我国小儿肝移植已逐渐开展,手术例数逐年递增,按常规4,J L受体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I m m unos uppr e ssi on,I s)治疗。
但I s的长期使用不仅带来受体生活不便和经济上的巨大负担,而且药物本身还可以引起肾功能损害、感染和代谢紊乱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小儿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及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
本文就小儿肝移植术后IS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肝移植术后I S的应用现状50年前器官移植开始以来,尚没有标准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随着众多有效新药的诞生,个体化选用或联用I S变得非常重要。
美国最近10年来4,J L肝移植术后I s的使用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尽管大部分(约80%)肝移植患者没有使用诱导治疗,自1998年I L一2受体抑制剂巴昔利单抗(B as i l i xi m a b)及达珠单抗(D a cl i zum ab)应用于临床以来,其使用率在逐渐增加。
美国最近几年约90%的肝移植患者术后接受以他克莫司(Tac rol i m us,Tac)为基础的免疫抑制维持治疗;而1999年至2005年,环孢素A(C ycl ospori ne A,CsA)的使用率已从22%下降至4%t”。
在肝移植发展过程中,皮质激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尽管与激素相关的副作用很明确,但目前所有为4,J L设计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均包括长期激素治疗121。
在美国,仍有84%的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激素维持治疗。
酶酚酸酯(M yc叩henol at e m of et i l,M M F)自问世以来,被称作新兴Is的代表。
它相对于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 al ci neur i n i nhibi t or,C N I s)的安全性,衍生出了肝移植术后联合C sA或Tac的新免疫抑制治疗方案131。
M M F由于无肾毒性和神经毒性,在移植稳定期采用低剂量C N I s或无激素的方案中,M M F可起到核心作用。
S_1单药及联合用药治疗晚期_进_省略_对_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_张宁宁
·循证医学·S-1单药及联合用药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评价:一项针对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张宁宁郭晓钟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22.126作者单位:110015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通讯作者:郭晓钟,Email :guoxiaozhong1962@163.com 【摘要】目的S-1是一种含5-氟尿嘧啶的复合抗癌新药,在日本已被作为治疗晚期胃癌的一线用药。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S-1的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来评价单药及联合用药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方法通过MEDLINE ,EMBASE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等数据库及论文集检索相关文献。
依据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筛选文献,主要对客观缓解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以及Ⅲ/Ⅳ度毒副反应进行Meta 分析。
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4篇随机对照实验(RCT ),涉及1392例患者。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S-1单药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S-1单药组1年生存率提高76%(95%CI 为0.61 0.95);客观缓解率高出49%(95%CI 为0.37 0.65),且有统计学差异(P <0.05),而在2年生存率方面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
Ⅲ/Ⅳ度毒副反应方面,S-1单药组较联合用药组高,S-1单药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增加17%(95%CI 为0.12 0.24),白细胞减少症增加13%(95%CI 为0.07 0.21),恶心增加43%(95%CI 为0.25 0.72),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S-1单药可能有效提高晚期/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值得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关键词】胃肿瘤;Meta 分析;S-1A comparison between S-1based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and S-1alone o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Meta-analysis in phase Ⅲclinical trialsZHANG Ning-ning ,GUO Xiao-zhong.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Shenyang 110015,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GUO Xiao-zhong ,Email :guoxiaozhong1962@163.com【Abstract 】ObjectiveS-1is a new oral 5-FU antitumor drug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cancer in Japan.We compared S-1-based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and S-1alon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hrough Meta analysis in phase Ⅲclinical trials.MethodsAll previously published or unpublished studieswere comprehensively searched in the database such as MEDLINE ,EMBASE ,CNKI and so on.The Meta analysis included all phase Ⅲ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RCTs ),involved objective remission rate and 1-year survival rate and 2-year survival rate and toxicitie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ResultsThe Meta analysis included 4RCTs involving 1392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There was improvement for S-1alone group in objective remission rate (RR 0.49,95%CI 0.37-0.65,P =0.00001)and 1-year survival rate (RR 0.76,95%CI 0.61-0.95,P =0.02),2-year survival rate of our Meta analysi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WHO 3/4grade hematological toxicities including neutropenia ,leucopenia ,nausea were higher for S-1alone group with increasing by 17%(95%CI 0.12-0.24,P =0.00001),13%(95%CI 0.07-0.21,P =0.00001)and 43%(95%CI 0.25-0.72,P =0.001),respectively.ConclusionsS-1alone group may be effective with regard to the survival ratecompared with S-1-based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but should be further evaluated in the well designed RCTs.【Key words 】Stomach neoplasms ;Meta-analysis ;S-1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老年胃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02 2004年上海65岁以上的胃癌病例占62.7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 SC-101 试验 S-1 vs SP vs FP
初治晚期或转移性 胃癌(n=230) 随机分组
S-1
S-1+CDDP
治疗失败后可转至 S-1
5-FU+CDDP
• 主要指标: ORR • 次要指标: TTF、OS、安全性
Jin M, et al. ASCO 2008
ORR 比较
分组 n S-1 SP FP 77 74 73 CR 1 1 0 PR 18 27 14 SD 15 31 28 PD 25 10 18 NE 8 5 13 RR(%) 24.7 37.8 19.2 p值 0.062 0.021
S-1-based therapy versus 5-FU-based therapy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 入选 4 项 RCT; 比较 OS, RR, 3/4级毒性。
• S-1(n=1065) vs. 5-Fu (n=1050)
HR 0.87 1.25 0.33 95%CI 0.79 - 0.96 0.31- 5.09 0.25 - 0.44
9 12 15
Pr obabi l i t y of
Sur v i v al
SP FP S-1
18
Months
* FP组的生存时间包括 41 例FP失败 后转至S-1单药治疗患者的贡献。
治疗组 S-1 SP FP
n 77 74 73
死亡 41 22 31
MST (day) 267 433 309
95%CI 202-323 365- 238-
邹卉瑜,等. 替吉奥胶囊(S-1)在中国癌症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26(5): 349-353.
苏立 vs 爱斯万具有生物等效性
苏立或爱斯万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n=21)
替加氟
吉美嘧啶
奥替拉西钾
5-FU
邹卉瑜,等. 替吉奥胶囊(S-1)在中国癌症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26(5): 349-353.
• 2007年2月首次分析证实
– S-1总生存期非劣于 5-Fu CIV (P<0.001) – IRI+DDP 总生存率的有效性验证未见明显差异 (P=0.055)
Boku N ,et ncet Oncol. 2009 Nov;10(11):1063-9.
更新分析
• 2008年4月更新分析证实
6.0
6 12 18 24 30 Months 36 42 48 54
Koizumi W, et al. Lancet Oncol. 2008 Mar;9(3):215-21.
总生存期
Estimated probability 1.0
S–1 (n=150) 1-year survival (%) 46.7 15.3
1
Boku,et al. Lancet Oncol 2009;10(11): 1063-1069. 2 J Clin Oncol 2009;27:15s (suppl;abstr 4514)
无法手术/复发胃癌/ 初治患者 (n=704)
(2000.11-2006.1)
R
5-Fu CIV (n=234)
1
0.4 摩尔比
1
S-1作用机制
Tegafur
O HN F O N O
半衰期延长至13h, 更适合口服给药
1
FdUMP 抗肿瘤活性 胃肠毒性
(腹泻,口腔炎)
肝微粒体P450代谢酶 (CYP2A6) 手足综合征 神经毒性 心脏毒性
DPD
F- β -Ala
肿瘤 胃肠道
CDHP
5-FU
骨髓
OXO
OPRTFdUMP
白细胞减少
HGB降低 淋巴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降低 恶心 呕吐 腹泻
1(1.3)
5(6.3) 7(8.8) 3(3.8) 0 0 1(1.3) 3(3.8)
10(13.2)
8(10.5) 4(5.3) 13(17.1) 5(6.6) 2(2.6) 5(6.6) 5(6.6)
7(9.5)
3(4.1) 5(6.8) 12(16.2) 9(12.2) 4(5.4) 9(12.2) 0
无进展生存期
Estimated probability 1.0
S-1 n 150 4.0 PFS
S-1+CDDP 148 6.0
0.8 0.6 0.4 0.2 0.0 0 4.0
HR=0.57 (95% CI: 0.44–0.73) Log-rank, p<0.0001 Median follow-up: 34.7 months
S-1 40mg-60mg/m2, po, bid, days 1-21 CDDP 60mg/m2, day 8 q5wks
主要终点 : 总生存期 次要终点 : PFS / TTF / ORR / 安全性
Koizumi W, et al. Lancet Oncol. 2008 Mar;9(3):215-21.
S-1 在胃癌中的应用
• 姑息治疗 • 辅助治疗
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
• S-1是否可替代 5-Fu civ?
日本JCOG9912研究更新分析结果
5-Fu CIV vs S-1 vs IP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of 5-fluorouracil (5-FU) Alone Versus Combination of Irinotecan and Cisplatin (CP) Versus S-1 Alone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JCOG9912) 1 Updated results of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of 5-fluorouracil (5-FU) Alone Versus Combination of Irinotecan and Cisplatin (CP) Versus S-1 Alone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JCOG9912) 2
– S-1 2年总生存率优效于5-Fu CIV (P=0.023) – IRI+DDP 2年总生存率优效于5-Fu CIV (P=0.019)
5-Fu S-1 IP
2-year Survival(%) 14 21 18
p value
0.0002(non-inferiority) 0.0194 (superiority)
不合格0例,未治疗2例
不合格0例,未治疗2例
优效性研究
主要终点:总生存 (OS) 次要终点:到治疗失败的时间 (TTF) 非住院生存时间 (NHS) 不良事件 (AE) 客观缓解率(ORR)
非劣效性研究
Stratified by (minimization)
• 研究中心 • PS 0/1/2 • 不可切除 复发 vs 辅助化疗 复发 vs 无辅助化疗
S-1组成
替加氟 (FT)
5-Fu前体药物, 具有优良口服 生物利用度,在 肝微粒体细胞 色素P450代谢 酶系CYP2A6作 用下转变为5Fu,发挥抗肿瘤 作用
吉美嘧啶(CDHP)
强效竞争性 抑制DPD对 5-Fu的分解, 提高血液和 肿瘤组织中 5-Fu的浓度 和作用时间
奥替拉西钾(OXO)
奥替拉西钾经 口服吸收后可 在胃肠道内选 择性地作用于 OPRT(乳清酸 磷酸核糖转移 酶),阻断5-Fu 磷酸化,减轻5Fu引起的胃肠 道毒副作用
厌食
便秘
0
0
0
0
1(1.4)
1(1.4) Jin M, et al. ASCO 2008
SC-101 研究结论
• 疗效 S-1 与 FP 相近,SP 优于S-1单药及 FP; • S-1 毒副反应轻微; • S-1 单药二线治疗并获得 14.6% 缓解率, 提示 S-1 单
药二线治疗亦有一定效果。
P-值**
<0.001 —— 0.038
Jin M, et al. ASCO 2008
*截止2007年 1 月 15日,随访 224 例, 死亡 94 例 (42%),存活 115 例,失访 15 例. **: Logrank test
不良反应比较
S-1 不良反应 贫血 n=80 G3+G4 n(%) 2(2.5) SP n=76 G3+G4 n(%) 4(5.3) FP n=74 G3+G4 n(%) 4(5.4)
0.0233 (superiority)
Boku N ,et ncet Oncol. 2009 Nov;10(11):1063-9.
不良反应比较
— 6个月以内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
Boku N ,et ncet Oncol. 2009 Nov;10(11):1063-9.
FdUMP 骨髓毒性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CDHP
HO
OH Cl
N
OXO Oxo
HN O
O N 1 N COOK H
0.4
Ueno H, et al. Oncology 2005; 69:421-7.
齐鲁制药苏立(S-1)生物等效性试验 及中国癌症患者药代动力学特性
药代动力学和 生物等效性试验 N=21癌症患者
替吉奥(S-1) 临床研究进展
番禺中心医院肿瘤血液科 曹小龙 2010-12-16·广州
主要内容
• S-1 介绍 • S-1 在胃癌中的应用
姑息治疗
一线: S-1 vs. 5-Fu civ? 联合化疗是否可提高疗效?
二线:5-Fu 失败后 S-1 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