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储量计算
资源储量估算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 1.7 经济的基础储量:是由矿床工业指标圈定
的类型,121b、111b基于对应的331部分,122b基 于对应的332部分; • 对于无风险的地表矿产,简单勘查或调查即可达 到矿山建设和开采要求的,可直接确定为111b或 122b。 • (与本次勘查关系不大)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 1.5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 原则上没有工程间距要求,达到《《固体矿 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规 定的稀疏工程控制即可。在普查阶段,分布面积 较大的层状矿床,可采用2-3倍控制的工程间距 (视矿床稳定程度)估算333,以便区别334。
4
块段划分
• 4.2 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原则 • (1)块段内工程密度基本相同,则由各工程品位 和厚度加权平均求得; • (2)块段内工程密度不同,则应分别加权,然后 再平均计算; • (3)表内矿工程(工业品位)和表外矿工程(边 界品位)的块段平均品位计算。每个表内矿块段(1 品级)只允许携带一个表外矿工程。但前提是矿块平 均品位应达到工业品位的要求。若矿块平均品位小于 工业品位,则应降为表外矿块(2品级)或者处理该 表外矿工程(适当去掉低品位样段或去掉整个工程)。
主要内容
• • • • •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3.矿体的圈定 4.块段划分 5.储量计算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1.1 勘查阶段:是针对勘查区或矿床而言。在某一 勘查阶段内,不同地段存在不同的勘查程度,具有不 同的资源储量类型。如勘探阶段一般有探明的(331)、 控制的(332) 、推断的(333)资源储量类型。(田家 村详查有332、333)。 • 1.2 地质可靠程度:是针对勘查块段而言。每一块段 对应一种资源储量类型,应根据矿床具体特点、选矿 结果、开采技术条件等勘查和研究程度,参考勘查工 程间距综合确定。 • 1.3 经济意义:针对矿产开发投资项目而言。对于同 一个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在其论证 分析范围内只产生一种经济蕙义,即同一项目不应同 时出现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或者次边际经济的经济结 论。论证分析范围外的部分,视为末开展可行性研究 或技术经济分析。
333、334资源储量估算要求
8 资源量估算— 8.9 共、伴生资源量估算
矿体含多种有用组份,且均已达到各自 的工业指标要求,即为共生矿,要分别估 算资源量。当分布范围不相重合时,要单 独圈算。 若有用组分低于工业指标,但达到伴生 有益组分含量要求,按主要有用组分矿体
范围,估算伴生有益组分资源量。
● 地质填图应达到相应比例尺地质 测量简测的精度要求。 ● 工程和重要地质点用仪器法或符 合相应精度要求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简称GPS)进行测定。 ● 地理底图可采用相近的小比例尺 地形图放大,并在地质填图工作中配合 GPS测量进行校正。
6 勘查工程质量— 6.2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量质量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量应符 合相应规范要求。
大 致 了 解
初 步 判 断
地 构 岩 变 围 开 层 造 浆 质 岩 采 岩 作 蚀 技 用 变 术 条 件
成 因 类 型
矿 体 数 量 形 态 产 状
主 要 矿 体 形 态 规 模
矿 石 结 构 构 造 成 分
矿 石 类 型 分 布 特 征
矿 石 质 量
围 岩 夹 石
工 业 利 用 价 值
矿 石 工 业 类 型
固体矿产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 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
估算技术要求
(内部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国土资源大调查战 略性矿产勘查项目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
资源量(简称333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
预测资源量(简称3341资源量)。
2
引用标准
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D2000—01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
9 其它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技术要求未明确规定的其它地质工作 要求和资源量估算要求,按相关技术标准、 规范执行。
资源量(333、3341)估算要求
9 其它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技术要求未明确规定的其它地质工作
要求和资源量估算要求,按相关技术标准、 规范执行。
本技术要求2002年11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 局专题业务会议通过,11月26日发布执行。
平均 C
算术:1.83%
100m
加权:1.91%
25m
8 资源量估算— 8.5 平均品位计算
8.5.3 特高品位处理
单样品位达矿体平均品位的6—8倍者即为特高品位,当 矿体品位变化系数较大时,采用上限值,变化系数较小 时采用下限值。在资源量估算时,对特高品位应进行处 理。首先应对该样品的副样作内检分析,证明原分析结 果可靠后,用原分析结果作为特高品位值。处理的办法 是,以特高品位所在工程或所影响块段的平均品位代替 该样品的品位值,如仍大于矿体平均品位的6—8倍时, 应再次按上述方法处理。如矿体中有特高品位样品构成 的连续富矿体时,应单独圈算。
2.13
1.20
0.55
1.00
0.60
8 资源量估算— 8.5 平均品位计算
8.5.2 块段平均品位或矿体平均品位
当各单工程见矿平均品位变化不大时, 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当各单工程见矿 平均品位变化较大且工程分布不均匀时, 应采用工程影响面积或长度加权计算。
18m 1%
50m
25m
4%
1m
0.5%
● 地质填图应达到相应比例尺地质 测量简测的精度要求。
● 工程和重要地质点用仪器法或符 合相应精度要求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简称GPS)进行测定。
● 地理底图可采用相近的小比例尺 地形图放大,并在地质填图工作中配合 GPS测量进行校正。
6 勘查工程质量— 6.2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量质量
333_334_1类资源量的估算及常见问题讨论
文章编号:1001—6996(2008)02—0001—0008333、3341类资源量的估算及常见问题讨论侯满堂(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 710054)摘 要:在固体矿产资源评价中,333、3341类资源量的估算,要正确地选择工业指标和估算方法,确定估算参数、勘查类型、工程间距,按规定圈定矿体及共生、伴生矿体,准确划分资源量类型、块段,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合理处理,并应注意在资源量估算过程中常见的80多个问题。
关 键 词: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常见问题中图分类号:P62417 文献标识码:A1999年6月8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 B/T17766-1999)》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分类》),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
为贯彻落实《分类》,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编写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技术参考资料》(以下简称《参考资料》)。
2002年8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 B/T13908-2002)》(以下简称《总则》),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国土资源部对现行的45种固体矿产勘查的技术规范、规定(以下简称新《规范》)进行全面修订,并于2002年12月17日发布,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
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地调局”)成立以后,为了加强地质调查管理工作,在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分类》和地质调查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这些管理制度主要汇总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以下简称《制度汇编》)中。
地调局还下发了《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DD2000-01)》(以下简称《预查规定》)、《固体矿产普查暂行规定(DD2000-02)》(以下简称《普查规定》)、《固体矿产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的资源量技术要求(内部试行)》(以下简称《资源量技术要求》)及有关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一些规定。
333、3341估算要求
6 勘查工程质量— 6.7 矿石体重测定质量
● 矿石体重是估算资源量的重要参数。 致密矿石应测定小体重,样品数量一般为30 个。小体重样品的主要有用组分含量及矿石 类型应具有代表性。
● 松散矿石应适当测定大体重和松散系 数,对体重值进行校正。
● 湿度较大的矿石,应采样测定湿度, 当湿度大于3%时,体重值应进行湿度校正。
6 勘查工程质量— 6.7 矿石体重测定质量
6 勘查工程质量— 6.8 其它
● 其它勘查工作质量,应符合相 关技术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
7 可行性评价
应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概 略研究的原则要求进行可行性评价。由于 勘查工作程度较低,采矿成本可根据同类 矿山生产数据类比,矿石品位、矿体厚度 和矿山建设技术经济条件等参数可采用同 类矿山的经验数据,结合本矿床特点,对 进一步勘查意义做出定性评价。
8 资源量估算— 8.5 平均品位计算
8.5.2 块段平均品位或矿体平均品位
当各单工程见矿平均品位变化不大时, 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当各单工程见矿 平均品位变化较大且工程分布不均匀时, 应采用工程影响面积或长度加权计算。
18m 1%
50m
25m
4%
1m
0.5%
平均 C
算术:1.83%
100m
加权:1.91%
● 地质填图应达到相应比例尺地质 测量简测的精度要求。
● 工程和重要地质点用仪器法或符 合相应精度要求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简称GPS)进行测定。
● 地理底图可采用相近的小比例尺 地形图放大,并在地质填图工作中配合 GPS测量进行校正。
6 勘查工程质量— 6.2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量质量
333储量计算
是矿产资源的储量级别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预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4(333)资源量的精度为15%-30%,(334)资源量的精度仅为2%-10%。
包括111b、121b、122b、2m11、2m11、2m21、2m22级别的储量。
你可以在金属矿种的勘查规范中查到: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8.1.1 地质可靠程度8.1.1.1 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
在具有初步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8.1.1.2 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等,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
矿体的连续性是推断的。
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
8.1.1.3 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8.1.1.4 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8.1.2 经济意义8.1.2.1 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估算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也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8.1.2.2 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才可变成经济的。
储量级别储量分类及计算
储量级别、储量分类及计算一、储量级别1、地质可靠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为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和探明的四种。
(1)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
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2)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
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多,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程度较低。
(3)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4)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2、可行性评价阶段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1)概略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
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埋藏深度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
其目的是为了由此确定投资机会。
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
(2)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
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为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进行着类研究,通常应有详查或勘探后采用参考工业指标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实验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
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
当投资者为选择拟建项目而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时,应选择适合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及个项参数,且论证项目尽可能齐全。
资源储量代号代码
煤矿山331、332、333、334?各代表资源储量含义答:是地质储量级别,也就是勘探的详细程度,331 332 是详勘,可以用来做设计,333只能用来做开发利用方案,且还有一个系数,334是远景储量,是推断出来的。
矿藏中的331、332、333、334 分别是什么?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编码。
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3=内蕴经济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3=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
具体可查阅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储量(33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但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的范围内,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的范围内,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推断的内蕴经济储量(333):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只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只根据有限的数据计算的,其可信度低。
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的范围内,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预测的资源储量(334):依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航空,遥感,地物,地化等异常或极少量工程资料,确定具有矿化潜力的地区,并和已知矿床类比而估计的资源储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有无经济意义尚不确定。
这些数字代表的是矿产资源的储量级别,也就是勘探的详细程度,331 332 是详勘,可以用来做设计,333只能用来做开发利用方案,且还有一个系数,334是远景储量,是推断出来的。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预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4(333)资源量的精度为15%-30%,(334)资源量的精度仅为2%-10%。
储量计算要点
根据本次工作控制矿体的地质可靠程度,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划分标准,将矿体资源储量类型定为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和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进行资源量归类。
经过详查矿体达到了控制的可靠程度且低于工业指标(块段工业品位小于2.5×10-6 )要求的资源量划为低品位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经过详查矿体达到了推断的可靠程度并确定其具有经济意义且完全符合工业指标要求的资源量划为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达到了推断的可靠程度并确定其不完全符合工业指标(块段工业品位小于2.5×10-6)要求的资源量划为低品位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资源量估算块段的划分,原则上以工程控制程度为依据,以勘探线为基础进行划分。
即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以80m(走向)×80m(倾向)为一个块段,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以160m(走向)×160m(倾向)为一个块段。
单工程合理外推部分一般与相邻同类别块段并为一个块段,两个工程以上合理外推部分单独作为一个块段。
由于工程分布不均匀,(332)资源量块段的实际工程间距为68~126m(走向)×61~94m (倾向),(333)资源量块段的实际工程间距为68~200m(走向)×86~186m(倾向)。
8.5 矿体圈定原则8.5.1 单工程矿体的圈定按照工业指标,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大于夹石剔除厚度的应从中予以圈出,当矿体的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要求时,可按厚度与品位乘积的米•克/吨值圈定。
8.5.2 地质断面图上矿体的圈连及资源储量估算边界的确定8.5.2.1 矿体尖灭点的确定a.单工程一个见矿,相邻工程无矿时,工程距≤相应工程距时,按实际工程距的二分之一尖推。
单工程一个见矿,相邻工程无矿时,工程距>相应工程距时,按相应工程距的二分之一尖推。
b. 当矿体沿走向或倾向在见矿工程外无工程控制时,按相应工程距时的二分之一尖推。
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地质找矿,矿产资源勘查目的是找到符合当前工业要求的矿产资源,并通过勘查手段、选冶实验以及工业指标来确定矿体边界(即矿与非矿),并圈出达到经济技术指标的工业矿体,估算资源/储量。
矿产资源/储量是地质勘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矿山建设的依据,是矿政管理的基础,是矿权交易的标的物。
本文以最简单的层状固体矿床——煤炭为例,谈一下关于储量计算的东西。
本文的采用的案例为XX省XX县XX镇XX煤矿,数据也来源此。
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和工业指标资源储量估算必须在有效的矿权范围内进行。
矿权范围分为采矿许可范围、勘查许可范围、划定矿区范围或矿业权设置方案。
采矿许可范围、划定矿区范围或矿业权设置方案是三维的,其范围用拐点坐标和标高表示,勘查许可范围是二维的,只有平面范围。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都是三维的,包括平面范围和标高范围,平面范围用拐点表示,以矿权证上载明的拐点和标高为准。
探矿许可证上没有载明标高,以实际估算煤层赋存标高为准。
关于资源储量估算的垂深,中、高山区以含煤地层或主要含煤段出露的平均标高起算,垂深为1 000m。
根据《中国煤炭分类》GB5751矿区范围内煤种主要为无烟煤,煤层一般倾角5-16°,平均8°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的规定,确定的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为0.80m,煤层最高原煤灰分(Ad)40%,原煤全硫(St.d)≤3%,原煤全硫(St.d)>3%,最低发热量小于Qnet,d 22.1 MJ/kg的单独估算。
2、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经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分析研究验证,有可采煤层6层(17、18、19、22、24、26煤层)。
可采煤层参与资源储量的估算,可采煤层分为全区可采煤层、大部可采煤层、局部可采煤层。
不可采煤层,是指在评价范围内其可采部分面积小于三分之一,或者虽然占有一定的面积,但分布零星,不便或不能被开采利用的煤层,过去通常不估算其资源储量。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储量计算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公式,对其中一种资源的量进行估算和计算。
对于自然资源储量的计算通常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矿床特性、勘探程度等。
一般来说,储量计算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计算和定量计算两种。
定性计算是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的了解,进行判断和估算储量的方法;而定量计算则是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公式进行计算。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储量计算公式:1.储量估算公式:储量(Reserves)= 面积(Area)× 厚度(Thickness)× 含量(Grade)× 回收率(Recovery)这是最基本的储量估算公式,适用于大部分资源的储量计算。
其中,面积是指矿区的有效面积,厚度是指矿床的厚度变化范围,含量是指矿石中目标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回收率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目标元素或化合物的百分比。
2.矿石储量计算公式:矿石储量(Reserves)= Ore量(Ton)× 含量(Grade)× 回收率(Recovery)/ 平均密度(Density)这个公式适用于矿石储量的计算,其中矿石量是指矿床中矿石的总量,含量和回收率的含义与上述公式相同,平均密度是指矿石的平均密度。
3.煤炭储量计算公式:煤炭储量(Reserves)= 面积(Area)× 厚度(Thickness)× 含碳量(Carbon)× 回收率(Recovery)/ 煤炭特征常数(Coal constant)这个公式是适用于煤炭储量计算的公式,其中面积和厚度的含义与上述相同,含碳量是指煤炭中含有的可燃烧碳的百分比,回收率是指从煤炭中提取出可用的煤的百分比,煤炭特征常数是根据煤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实测数据计算得出的常数。
需要注意的是,储量计算只是对资源量的估算和计算,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资源量。
由于地质勘探的难度和成本,矿床中一部分资源可能被遗漏或无法探明,因此实际开采的资源量往往会有一定的偏差。
煤矿工业储量计算方法
煤矿工业储量计算方法煤矿资源/储量计算根据详查报告总结,勘探区共获得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预测的资源量(334)321345万t。
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90512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01836万t,预测的资源量(334)28997万t。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占总资源量的28.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62.8%,详见表44。
2、资源/储量评价和分类根据煤层查明程度、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条件和开采的经济性进行评价。
(1)矿井控制的资源量90512万t。
由于本地区煤层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简单,各煤层的开采受不利因素限制极少,无孤立不可采块段,开采效益显著,因此设计把控制的资源量作为控制的经济预可采基础储量,即矿井获得控制的经济预可采基础储量(122b)90512万t。
(2)获得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01836万t。
矿权范围内共获煤炭资源/储量321345万t。
表44 矿井资源/储量分析表3根据《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是指地质资源量经可行性评价后,其经济意义在边际经济及以上的基础储量及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乘以可信度系数之和。
可信度系数值取0.7~0.9。
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的矿井,333的可信度系数取0.9,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的矿井取0.7,根据本矿井各主采煤层均为较稳定煤层、地质构造简单的赋存情况,取0.85的可信度系数。
按此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262072.6万t,见表45。
4、矿井探矿权范围设计资源/储量设计资源/储量=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全矿井各类煤柱留设共计2210.2万t,留设方法如下:(1)井田边界煤柱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井田边界安全煤柱,煤柱宽度为50m,共留设2210.2万t。
关于333级储量煤柱损失计算的探讨
卜
工业场地 、斜井井筒及主要井巷煤柱储量 ;
卜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8 - 1 2
可信度 系数 ,取0 . 7 ~ 0 . 9 ,地质 构造简单 、煤层赋 存稳定 的矿井 , 取 大值 ,地质 构造复杂 、煤层赋
存不稳定 的矿井 ,七 取小值 ;
【 作者简介】孟庆华 ( 1 9 8 0 -),男,辽宁义县人 ,毕业 于辽宁
3 3 2 ——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 3 3 3 —— 推断的内蕴经 济资源量 ;
1 1 1 b ——探明的经济的基础储量 ;
1 2 2 b ——控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 ;
2 Ml l — —探 明的边界经济的基础储量 ;
2 M2 2 ——控制的边界经济的基础储量 ; D—— 永 久 煤 柱 损 失 ,主 要 包 括 断 层 煤 柱 、 防 水 煤 柱 、井 田境 界煤 柱 、地 面建 筑 物 保 护煤 柱 及 因 法律 、社 会 、环 境 保 护 等 因素 影 响 不得 开 采 的
久煤柱 损失后 的资 源 /储量 。 矿井 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资源 /储 量减去工业场地 和主 要井巷煤柱的煤柱量后乘 以采区 回采率的资源量 。 矿井地质资源量= 3 3 1 + 3 3 2 + 3 3 3 ; 矿井工业资源 /储量= l l l b + 1 2 2 b + 2 Ml l + 2 M2 2 + 3 3 3 k : 矿井设计资源/ 储量= 矿井工业资源 /储量— D
引 言
矿井设计 资源 /储量为矿井工 业资源 /储量 减去设计计
目前矿井设 计储 量计算依 据 《 煤炭 工业矿井设 计规范 》
( GB 5 0 2 1 5 — 2 0 0 5)中附 录C的规定 ,按先 后顺 序分别 计算
煤矿工业储量计算方法
煤矿工业储量计算方法煤矿资源/储量计算根据详查报告总结,勘探区共获得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预测的资源量(334)321345万t。
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90512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01836万t,预测的资源量(334)28997万t。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占总资源量的28.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62.8%,详见表44。
2、资源/储量评价和分类根据煤层查明程度、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条件和开采的经济性进行评价。
(1)矿井控制的资源量90512万t。
由于本地区煤层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简单,各煤层的开采受不利因素限制极少,无孤立不可采块段,开采效益显著,因此设计把控制的资源量作为控制的经济预可采基础储量,即矿井获得控制的经济预可采基础储量(122b)90512万t。
(2)获得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01836万t。
矿权范围内共获煤炭资源/储量321345万t。
表44 矿井资源/储量分析表3根据《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是指地质资源量经可行性评价后,其经济意义在边际经济及以上的基础储量及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乘以可信度系数之和。
可信度系数值取0.7~0.9。
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的矿井,333的可信度系数取0.9,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的矿井取0.7,根据本矿井各主采煤层均为较稳定煤层、地质构造简单的赋存情况,取0.85的可信度系数。
按此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262072.6万t,见表45。
4、矿井探矿权范围设计资源/储量设计资源/储量=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全矿井各类煤柱留设共计2210.2万t,留设方法如下:(1)井田边界煤柱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井田边界安全煤柱,煤柱宽度为50m,共留设2210.2万t。
表45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分析表(2井田范围内中南部有零星住户分布,北部有红庆河镇所在地,住户较多;根据设计前期调查,伊金霍洛旗政府已在该地区实行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井田内所有住户建议建设单位结合当地政府政策,可根据井下工作面推进速度,采取逐步搬迁措施,该方法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故不设村庄保护煤柱。
333、334资源量估算
固体矿产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估算技术要求(2002年11月26日,中地调函[2002]219号)1 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国土资源大调查战略性矿产勘查项目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简称333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简称3341资源量)。
2 引用标准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DD2000-01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DD2000-02固体矿产普查暂行规定中地调函[2000]39号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成果指标释义3 定义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3.1 333资源量:地质可靠程度为依据地表和深部工程见矿情况推断的、可行性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为内蕴经济的(即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范围内的)资源量。
3.2 3341资源量:为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预测的资源量(334)中的一部分。
其地质可靠程度为依据工程见矿情况和其它地质依据推测的、可行性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为内蕴经济的资源量。
4 地质研究程度4.1 矿床地质研究程度4.1.1 大致查明地层层序、岩性等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
4.1.2 大致查明主要构造的空间分布、发育程度及与成矿的关系。
4.1.3 大致查明岩浆岩的岩类、岩相、岩性特点及与成矿的关系。
4.1.4 大致查明变质作用的性质、强度、相带分布及其对矿床形成或改造的影响。
4.1.5 大致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的种类、规模、强度、矿物组成、分带性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4.1.6 通过地质调查或与同类型矿山类比,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4.1.7 初步判断矿床的成因类型。
4.2 矿体地质研究程度4.2.1 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物探、化探及探矿工程等勘查方法,大致掌握矿体的数量、形态、产状、规模,大致查明主要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特征。
4.2.2 大致查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初步划分矿石类型并大致了解其分布特征。
333、334资源储量估算要求
8 资源量估算— 8.5 平均品位计算
8.5.1 单工程平均品位 当样品长度变化不大或品位较均匀时, 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当样品长度差别 较大且品位不均匀时,应采用样品长度 加权计算。 样号 样长(m) 分析品位(%)
H3 H4 0.80 1.40 0.60 2.00 1.20 1.00 0.53 1.12 0.85 2.13 0.55 0.60
平均 C 算术:0.96% 加权:1.15%
H5 H6 H7 H8
8 资源量估算— 8.5 平均品位计算
8.5.2 块段平均品位或矿体平均品位
当各单工程见矿平均品位变化不大时, 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当各单工程见矿 平均品位变化较大且工程分布不均匀时, 应采用工程影响面积或长度加权计算。
18m
1% 25m
9 其它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技术要求未明确规定的其它地质工作 要求和资源量估算要求,按相关技术标准、 规范执行。
本技术要求2002年11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 局专题业务会议通过,11月26日发布执行。
欢迎大家提问和讨论! 谢谢
进一步勘查意义做出定性评价。
8 资源量估算
8.1 资源量估算范围
333和3341 资源量仅估算最低工业品位
以上的矿体部分。 8.2 资源量估算方法
根据矿床特点、勘查技术方法及工程
分布情况,选择适宜的资源量估算方法,
一般可采用地质块段法或平行断面法。
8 资源量估算— 8.3 工业指标选择
矿床工业指标一般采用《矿产工业要求
DD2000—02固体矿产普查暂行规定
中地调函[2000]39号 评价项目成果指标释义 固体矿产资源调查
GB/T17766—19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矿产资源的储量级别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预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4(333)资源量的精度为15%-30%,(334)资源量的精度仅为2%-10%。
包括111b、121b、122b、2m11、2m11、2m21、2m22级别的储量。
你可以在金属矿种的勘查规范中查到: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8.1.1 地质可靠程度8.1.1.1 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
在具有初步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8.1.1.2 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等,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
矿体的连续性是推断的。
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
8.1.1.3 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8.1.1.4 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8.1.2 经济意义8.1.2.1 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估算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也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8.1.2.2 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才可变成经济的。
8.1.2.3 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
8.1.2.4 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
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8.2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附录A)8.2.1 储量8.2.1.1 可采储量(111):是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
估算的可采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8.2.1.2 预可采储量(121):是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
估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8.2.1.3 预可采储量(122):是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可提供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
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可利用同类型矿产的试验成果。
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估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8.2.2 基础储量8.2.2.1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是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111)。
8.2.2.2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是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预可采储量(121)。
8.2.2.3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是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预可采储量(122)。
8.2.2.4 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是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床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连续性,有相应的加工选冶试验成果。
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当技术、经济等条件改善后才可变成经济的。
估算的基础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8.2.2.5 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是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连续性,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成果。
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可变成经济的。
估算的基础储量的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8.2.2.6 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是指在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的地段,基本上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基本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
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可变成经济的。
估算的基础储量的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8.2.3 资源量8.2.3.1 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估算的资源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8.2.3.2 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与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分布特征相同,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
但本类型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8.2.3.3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当时,开采是不经济,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
估算的资源量的可信度较高。
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8.2.3.4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但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作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至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估算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8.2.3.5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至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8.2.3.6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只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只根据有限的数据估算的,其可信度低。
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至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8.2.3.7 预测的资源量(334)?:依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航空、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异常或极少量工程资料,确定具有矿化潜力的地区,并和已知矿床类比而估算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有无经济意义尚不确定。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经济意义地质可靠程度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经济的可采储量(111)基础储量(111b)预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基础储量(121b)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11)基础储量(2M21)基础储量(2M22)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S11)资源量(2S21)资源量(2S22)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资源量(332)资源量(333)资源量(334)?注:表中所用编码(111~334),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即1=经济的,即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即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知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一、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一)定义在勘查工作程度只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是根据有限的数据计算的,其可信度较低。
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二)验收标准1、大致查明普查区的地质、构造情况,矿床(点)和各类异常的含矿性以及矿产分布规律和成矿远景。
2、在工作中所使用的勘查工程布置大致相当于以往勘探规范中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第一、二勘探类型的D级储量,煤炭资源简单和中等构造、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的C级储量所采用的工程要求。
3、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矿石质量特征。
4、大致了解了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5、通过对矿石加工选(冶)性能的类比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评价;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6、对矿床的可行性评价已经做过概略研究。
(三)计量单位按照《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中规定的“储量单位”执行。
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一)定义根据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成果、物探、化探、遥感等异常资料,经过少量勘查工程验证的,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而估算的潜在矿产资源。
其工作成果可以作为部署普查工作的依据。
(二)验收标准1、大致了解工作区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点、各类异常的分布范围和成矿远景。
2、在工作中所使用的勘查工程布置相当于以往勘查规范中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第一、二勘探类型的E级储量,煤炭资源简单和中等构造、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的D级储量所采用的工程要求。
3、初步了解了矿体的产状、规模、分布范围、矿石的品级和自然类型。
4、大致了解了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
5、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类比,通过概略研究进行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
(三)计量单位按照《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中规定的“储量单位”执行。
(四)说明1、预测资源量(334),是指依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航空、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异常或极少量工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