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调查报告

年级:2012级专业: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班:12班姓名:杨科学号:20201238020023

姓名:陆芸玥学号:20201238020032

姓名:宫涵敏学号:20201238020034

姓名:晋燕燕学号:20201238020055

姓名:周子涵学号:20201238020289

前言

为更深入的了解国情,参与到中国梦的打造中来。由2012级英语学院翻译方向的5名同学组成实践小组,小组于本月13日到24日通过问卷调查,当面采访,和在线访谈这3种主要方式对打造中国梦,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现状、政策走向、民众关注等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实践。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打造中国梦,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因为不同的人群的观点不一,所以我们采取了分群访谈调查等方式进行分别调查。

首先,教师作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群体,其观点可以大致代表极大比例的社会成员。并且,因为教师接触的知识和事件比较广泛,所以对教师的访谈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所以我们就中国梦的建设之小康社会对不同的老师进行了访谈调查,并分析其看法。

其次,大学生大都已经成年,对自己的家庭状况和身边的社会现实有了较多的了解,而且经过系统的学习,对国家、社会事务有着其独特的视角和分析能力。所以我们也对身边的同学进行了访谈调查。

同时,老年人经过了年华的洗礼,对社会变迁和状态有着深刻的认识,且由于阅历和眼光都跨越了六十年以上,能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小康社会的建设。所以我们对家中的祖辈也进行了访谈调查。

二、调查和访谈内容的分析

中国梦的打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其中,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这次的实践调查主要针对的是小康社会的建立,以及和建设小康社会有关的其他相关政策、经济等等问题。

我们都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我们这次的访谈主要针对小康社会相关的各个问题展开。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访谈工作已完成。针对我们访谈中涉及的方面,我们已经对结果做出了归纳总结和分析。

从我们所调查的人群来看,有近70%的人认为我们的生活已达到总体小康水平,所谓总体小康是指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根据我们的访谈记录,这些字眼说明了我们的生活现状:1,生活达到比较富裕,生活质量提高,支出无问题,有余钱旅游等。2,经济上比较富足,环境上好一点。3,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想去哪去哪儿。80%的人均使用了这些评论,说明我们的物质生活方面确实有很大改善,正在逐步向着更高一级的小康社会迈进。根据官方

数据,我国人均GDP已达到6000美元以上,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同时给出这些评论的人也提出了很多不满:1,没觉得现在很富裕,觉得还是温饱。2,环境没达到,贫富差距很大。3,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样也是80%的人提出这些“差评”。这些差评集中说明了我国现在社会所面临的困境——水平还不够小康,或者说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再次引用官方数据,2012年,我国尚有1000余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所以,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和这些官方权威数据来看,我们国家是达到总体小康水平了的,而且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但是我国还有相当大的困难让每位国民、每个家庭走入小康水平。我们的访谈对象也告诉我们,在她所在的地方,仍然有不在少数的“困难户”生活保障有困难,甚至有的失独家庭自己也没有劳动力,生活只有靠政府补贴和邻居互助。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网络上、生活中却经常有人奢侈,甚至炫富。我们觉得这一现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入分配方面,虽然从人均上看我国确实达到了中等收入的总体小康水平,但是我们在全民分享改革成果和社会红利方面做得不好。沿用一句受调查者的话:we have a long way to go.

大致来说,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不断进步,取得了一连串令世人惊讶的功绩,在在小康社会这一概念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后,我们就一直想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从开始时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初步建成

总体小康水平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观点。

然而,在谈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将来发展的时侯,出现了令人惊讶的情形。60%的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表示出了负面的展望。1,it’s not very promising.贫富差距太大了。2, 持平或下降,人口问题,改革困难。3,还是遥不可及,措施不够务实。这些是受访者在面对此问题时的回答,这样的答案多多少少令人意外。这说明目前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对于小康社会的最终建设成功60%的公众对此是心存疑虑的。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有因就有果,一定的结果必然由一定呃原因引起。于是,我们针对这一反响对访谈者提出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现实让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有怀疑态度?我们对答案进行了分类整理。1,100%的人认为目前的贫富差距过大是很大的阻碍。2,100%的人提到了政府的腐败也是民众信心降低,对政府的信任感降低。3,30%的人觉得很难说,但是感觉政府的全面架设小康社会不可靠。4,33%的人提到了群众积极性不高的问题。5,60%的人提到了国民素质低的问题。这些数据十分直观地反映出了为什么60%的人都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有怀疑态度。一个政府如果没能得到其民众的信任,那么其各项政策都很难得到切实地执行,也很难得到民众的积极性。所以我国政府目前的艰巨任务就是廉政和分配公平这两项反响最强烈的问题。2008年至2012年,各地检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