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一针见血的方法与技巧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一针见血方法技巧

静脉输液一针见血方法技巧
演讲人
静脉输液一针见血方法技巧
01.
静脉输液的基本原理
02.
03.
目录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
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
静脉输液的基本原理
静脉解剖结构
静脉系统:人体内血液回流的主要通道
静脉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具有弹性和收缩性
02
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静脉窦:储存血液,调节血流量,维持血压稳定
06
输液反应的识别和处理
输液反应的症状:如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
01
输液反应的处理方法:如停止输液、观察病情、对症处理等
03
输液反应的原因:如药物过敏、输液速度过快、输液环境不佳等
02
预防输液反应的方法:如选择合适的药物、控制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环境清洁等
04
谢谢
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01
症状识别: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02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并进行局部冷敷
0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抗炎、抗过敏等药物进行治疗
04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预防复发:加强静脉保护,避免长时间输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4
静脉穿刺方法
评估静脉条件: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静脉硬化、静脉曲张等
扎止血带:在穿刺部位上方5cm处扎止血带,防止血液回流
消毒皮肤: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穿刺:将针头与皮肤呈15-30度角刺入皮肤,见回血后平行进针,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松开止血带,固定针头。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静脉输液一针见血的方法与技巧

静脉输液一针见血的方法与技巧

5.高调、低压进针法 高调、 高调
把输液管调节器置 于靠近莫非氏滴管 处,排气成功后将 输液瓶挂于输液架 的最低处, 的最低处,甚至与 穿刺部位呈水平位, 穿刺部位呈水平位, 使穿刺成功后操作 者能在第一时间内 看到回血。 看到回血。
三.无痛拔针法及按压时间
输完液体后,右手持针柄,并抬高10-15度快 输完液体后,右手持针柄,并抬高 度 速拔出针头, 速拔出针头,左手用无菌干棉签在针尖的皮肤 上方约2CM处沿血管方向纵向按压 处沿血管方向纵向按压3-4分钟。 分钟。 上方约 处沿血管方向纵向按压 分钟 拔针后有效按压时间至少为三分钟 至少为三分钟, 拔针后有效按压时间至少为三分钟,拔针的瞬 不可用棉签压紧针头, 间,不可用棉签压紧针头,以免针头贴在血管 壁刺激引起疼痛,或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 壁刺激引起疼痛,或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 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 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
部位 手背 足背
注意事项 宜选用锐利的针 头,以利刺入 穿刺法 绷紧皮肤, 绷紧皮肤,固定 血管, 血管,行直刺
脆弱静脉
血管特点 由于组织细胞退 间质疏松, 化,间质疏松,因 而血管壁脆性大, 而血管壁脆性大, 弹性小, 弹性小,易被刺破 穿刺法 由血管侧面谨慎 而又缓慢的刺入 穿刺部位 手背、 手背、手指 病员特点 见于慢性消耗性 疾病, 疾病,如血液性 疾病及慢性肾炎 等 注意事项 选用细小针尖斜 面短的针头, 面短的针头,推 药时缓慢, 药时缓慢,以防 穿透血管造成漏 血或漏药。 血或漏药。
2.直接进针法
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 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根据皮肤及血管情 况调整进针角度,一般为60-70度。 况调整进针角度,一般为 度 用右手腕力带动持针的三根手指, 用右手腕力带动持针的三根手指,直接快速连 贯刺入血管,同时改变角度为20度并将针梗送 贯刺入血管,同时改变角度为 度并将针梗送 后固定。 入2/3后固定。 后固定 持针柄的手在整个操作中不移动,不换手, 持针柄的手在整个操作中不移动,不换手,避 免了针尖晃动引起疼痛。 免了针尖晃动引起疼痛。 因为针尖不在皮下潜行走针, 因为针尖不在皮下潜行走针,所以避开了伴行 的神经,故直接穿刺法创伤小,痛苦小。 的神经,故直接穿刺法创伤小,痛苦小。此方 法适用于血管质量好的患者。 法适用于血管质量好的患者。

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技巧

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技巧

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技巧静脉输液是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它可以直接将药物输送到病人的体内,快速且有效地实现治疗效果。

但同时,因其涉及到穿刺和液体输入等操作,需要严格掌握正确的技巧和方法。

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穿刺部位的选择1. 通常选择静脉丰富、表浅、易于穿刺的部位,如前臂的桡动脉旁的桡侧静脉、后手背的腕静脉等。

2. 避免骨关节、静脉壁硬化、深静脉等部位。

二、准备工作1. 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2. 准备注射器、输液器、药物等设备。

3. 检查输液器,确保没有渗漏和气泡。

4. 准备消毒器具,如碘酒、酒精棉球等。

三、皮肤消毒1. 选择碘酒或酒精棉球,从穿刺点周围向外擦拭,保持一个明显的消毒范围。

2. 应等待消毒液完全干透,以防止残留液滴进入血液引起感染。

四、开始穿刺1. 拿起静脉针,注意保持无菌状态。

2. 以手指轻压掌侧静脉,使其充盈。

3. 穿刺角度一般为30度左右,注意要避免扎伤静脉壁。

4. 快速穿刺到静脉中,进入后应有鲜红色的血液回流。

五、固定静脉针1. 抽出针芯,固定管路并将其与输液器连接。

2. 使用透明敷料或透明胶带固定输液器。

3. 检查输液速度,确保药物正确输入。

六、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1.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手部的稳定,避免晃动产生不安全因素。

2. 输液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3. 输液前要仔细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和配制是否正确。

4. 养成良好的废弃物处理习惯,将废弃物正确分类丢弃。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医务人员在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以提高治疗效果并保障病人的安全。

同时,病人也应加强对静脉输液知识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过程。

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技巧 ppt课件

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技巧  ppt课件

穿刺法 一般采用头皮静脉, 颈外静脉及股静脉穿 刺(针头应自股动脉 内侧缘垂直刺入)
注意事项 抽血时缓慢,以免抽力过 部位 速负压过大,使血管塌陷。 股静脉较深,穿刺过程中 头皮手背足背 应随时抽吸,以助寻找
<页脚>
二.进针方法
Ⅰ Ⅱ Ⅲ
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 直接进针法
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 负压进针法


<页脚>
5.高调、低压进针法
把输液管调节器置于靠近 莫非氏滴管处,排气成功后 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的最低 处,甚至与穿刺部位呈水平 位,使穿刺成功后操作者能 在第一时间内看到回血。
<页脚>
三.无痛拔针法及按压时间

输完液体后,右手持针柄,并抬高 10-15 度快 速拔出针头,左手用无菌干棉签在针尖的皮肤 上方约2CM处沿血管方向纵向按压3-4分钟。 拔针后有效按压时间至少为三分钟,拔针的瞬 间,不可用棉签压紧针头,以免针头贴在血管 壁刺激引起疼痛,或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 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
静脉输液方法与技 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 技术,如何达到一针见血,是我们提
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目标,现总结 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同学习:
内容
选血管 进针的方法 无痛拔针法
常见输液故障
<页脚>
一.选 血 管

止血带的恰当使用 血管分类

<页脚>
止血带的恰当使用(一)

在选用四肢做为穿刺部位时,为了使穿刺部位 静脉充盈,显露明显,多在穿刺部位上方 510cm 处结扎止血带。如短于 3CM 小静脉腔内血 流量减少,使压力降低不易回血。如大于20CM 则回血慢,血管不易充盈,造成穿刺率降低。

静脉输液的技巧

静脉输液的技巧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静脉输液的 技巧
❖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 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 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 减轻病人痛苦,保证输液质量,经临 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下列技巧,现介 绍如下。
❖ 一、选择血管的技巧
❖ 选择血管宜 “先远后近,先浅 后深,先细后粗,先手后足,先难后 易”,做到计划性、长期性。
❖ 2.不同病人的静脉穿刺法
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 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 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对 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张,针 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 进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 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对浮肿的病人应 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 速进针;对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角采用直刺,进皮后 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6月2021/6/302021/6/302021/6/306/30/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6/302021/6/30J une 30, 2021

2021优选静脉输液一针见血的方法与技巧ppt

2021优选静脉输液一针见血的方法与技巧ppt

非握拳方法
常规法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松拳。 如老年人患者,穿刺时病人手自然放置,操作者
左手抓握患者手掌下段使患者手成背隆掌空的弧 形,血管充分显露。 对于手背较瘦,血管陷入掌骨间的患者,操作者 用左手将患者五指并拢,使患者手成背隆掌空的 弧形,同时用食指顶起患者掌心使手背隆起,使 所穿刺的静脉充分暴露充盈并向上突出。 不要拍打手背,可嘱其反复握拳、松拳。
扎穿-针头外撤-回血停止-指压扎穿部位-松 止血带-固定针柄-指重压1S左右-打调节 器-手指轻按-液体缓慢通过-无外渗-停止 按压-固定
4.逆行穿刺法
适用于手背下端掌指关指处或向心方向穿刺不利于 固定的部位的血管。
此方法易于固定,方便患者手的活动,回血好,滴 数不受限制,减少液体外渗,减轻组织的损伤.
还可充分利用平时较为少用 的血管,解决血管难找及难 固定的问题,但对血脂高, 血小板低者慎用。
穿破后的补救方法
静脉穿刺时扎穿血管后,采用指压扎穿 部位法止血进行补救。
扎止血带时应松紧适宜,既阻止静脉血回流, 又不能阻断动脉血流。
止血带结扣点应在穿刺点的血管旁1-2CM处。 如结扎扣在血管上方可引起血管充盈慢;不 能阻止静脉回流,回血不好,造成穿刺失败; 结扎过紧使血管压瘪,滴入不畅。
止血带的恰当使用(三)
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 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 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 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替 代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不 仅使用于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 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 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应随时抽吸,以助寻找
二.进针方法
Ⅰ 进针角度的选择

持针手法

静脉输液的几项重要操作技巧

静脉输液的几项重要操作技巧

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

通过自身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的积累,以及参考国内外有关静脉输液的相关文献资料,本人现将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8项技巧按操作顺序总结如下。

1、静脉输液配制药物的技巧: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应发生。

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对某些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的药剂(如中药制剂和抗生素),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内混合。

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是否需要采取遮光等措施。

配制粉剂药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内,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

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内回抽10~20ml空气,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可避免因输液瓶内压力太大而造成排气管漏水和阻塞的情况发生。

配制安瓿类药剂切忌用物品敲开安瓿,对于需要锯开的安瓿,锯痕应小于1/4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用酒精棉签消毒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针头应置于安瓿中部,因为针头置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而置于底部容易发生钝针。

2、静脉输液排除气体的技巧:过去常规的静脉输液排气法容易使输液管内产生气泡,其原因是墨菲氏滴管转正呈垂立状态时,瓶内液体呈线状垂直流入液面,由于瓶内负压加重力的作用,液体在快速下坠时可形成冲击力,而墨菲氏滴管内的液体容量不能有效地缓冲其冲击力,导致液体带着气泡快速而直接地流向下段滴管,故容易发生气泡。

现在普遍主张使用的是新的排气方法。

静脉输液一针见血的方法与技巧共33页

静脉输液一针见血的方法与技巧共33页
静脉输液一针见血的方法与技巧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Fra bibliotek,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如何把握静脉输液操作技巧

如何把握静脉输液操作技巧

如何把握静脉输液操作技巧发表时间:2016-02-22T15:16:30.7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作者:周欣1 陈璇 2 刘玮3[导读]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肿瘤一科不可丢三落四,护士行举止要端庄方,语言亲切。

周欣1 陈璇 2 刘玮31.3.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肿瘤一科山东青岛 266033;2.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神经内一科山东青岛 266033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衡量护理技术操作的项重要依据。

它直接影响病人治疗的满意度,是危重病人的“生命线”!作一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项技术,这是最基本的.关键词:静脉输液;操作技巧1准备工作用物齐备不可丢三落四,护士行举止要端庄方,语言亲切。

面对复杂的静脉要有信心,以取得患者信任。

患者准备要充分,清醒的病人应询问是否上厕所;询问病人愿意选择左手或右手、上肢或下肢进行穿刺样现出尊重患者的意愿,容易得到患者的配合。

2输液瓶的检查无菌输液瓶的检查:硬包装即玻璃瓶装的无菌液体检查是: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

拧,就是看瓶盖是否有松动;摇和倒转,看是否有絮状、沉淀物;照,是检查液体是否浑浊、变色、透明。

那么软包装即塑料瓶装的无菌液体检查是: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

挤,就是检查瓶体是否完整、有破裂、渗漏现象;其他的检查同玻璃瓶装。

3药物的配制3.1正确抽取药物都用7~12号针头,针头应置于安瓿的中部抽取药物,切勿用注射器的乳头直接抽取,以防吸入微粒。

3.2避免药物泡沫的产生如像复方丹参、参麦、红花、银杏叶等易产生泡沫的药物,抽取时,针头的斜面应全面浸入药液中,而且一直保持斜面向下,加药前排尽针内空气,左手将输液瓶倾斜、固定,倾斜度以能全部浸过针头斜面为宜,使药液直接进入瓶内液体,不会产生泡沫,从而保证药物的足量供给。

另外,配制或抽取像丙球蛋白、干扰素等这样的易产生泡沫不易吸尽的药物时,可先注入少量的空气,再将针头斜面向下抽吸,就可以完全抽尽且没有泡沫。

静脉输液技巧

静脉输液技巧

1、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

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2、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

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

(2)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

对指趾静脉穿刺、对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3、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

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氧气吸入 (4)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
人屏气时进行,以防空气吸入,保留硅管或换液体时的任何操作
环节,均不能让硅管腔与大气相通。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 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 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 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 除。
输液反应及处理



发热反应 症状: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 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 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防治方法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 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 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 疗,针刺合谷、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心力衰竭,肺水肿

症状: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
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防治方法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
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
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 轻心脏负担。


防治方法
(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 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

(2)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
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 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
由于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肺动脉内。


5.高调、低压进针法
把输液管调节器置 于靠近莫非氏滴管 处,排气成功后将 输液瓶挂于输液架 的最低处,甚至与 穿刺部位呈水平位, 使穿刺成功后操作 者能在第一时间内 看到回血。
三.无痛拔针法及按压时间


输完液体后,右手持针柄,并抬高10-15度快 速拔出针头,左手用无菌干棉签在针尖的皮肤 上方约2CM处沿血管方向纵向按压3-4分钟。 拔针后有效按压时间至少为三分钟,拔针的瞬 间,不可用棉签压紧针头,以免针头贴在血管 壁刺激引起疼痛,或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 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
静脉输液方法与技 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 技术,如何达到一针见血,是我们提
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目标,现总结 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同学习:
内容
选血管 进针的方法 无痛拔针法
常见输液故障
一.选 血 管

止血带的恰当使用

血管分类
止血带的恰当使用(一)



在选用四肢做为穿刺部位时,为了使穿刺部位 静脉充盈,显露明显,多在穿刺部位上方510cm处结扎止血带。如短于3CM小静脉腔内血 流量减少,使压力降低不易回血。如大于20CM 则回血慢,血管不易充盈,造成穿刺率降低。 对于比较固定的静脉穿刺时,止血带可扎在距 穿刺点6cm的上方。 对于手背靠近手指的部位的静脉穿刺,可以把 止血带扎在腕关节处离穿刺点4cm即可 。
握拳方法


普通血管嘱患者握拳: 如老年人患者,穿刺时病人手自然放置,操作者 左手抓握患者手掌下段使患者手成背隆掌空的弧 形,血管充分显露。 对于手背较瘦,血管陷入掌骨间的患者,操作者 用左手将患者五指并拢,使患者手成背隆掌空的 弧形,同时用食指顶起患者掌心使手背隆起,使 所穿刺的静脉充分暴露充盈并向上突出。
静脉炎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
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防治方法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 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 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逆行穿刺法 高调、低压进针法
1.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
一般采用6号半,7号头皮针

即右手持针,针尖 斜面向上,以20 度角从血管一侧或 上方刺入皮肤,在 皮下潜行一段时间 后再刺入血管回血 后将针梗进入2/3 后固定
2.直接进针法




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根据皮肤及血管情 况调整进针角度,一般为60-70度。 用右手腕力带动持针的三根手指,直接快速连 贯刺入血管,同时改变角度为20度并将针梗送 入2/3后固定。 持针柄的手在整个操作中不移动,不换手,避 免了针尖晃动引起疼痛。 因为针尖不在皮下潜行走针,所以避开了伴行 的神经,故直接穿刺法创伤小,痛苦小。此方 法适用于血管质量好的患者。
手背部
穿刺法 行直刺或侧刺
滑动静脉
血管特点 皮下脂肪少缺 乏支持,血管 在皮下易活动
病员特点 见于消瘦者 及老年病员 部位 手腕部 足踝腕部
注意事项 宜选用锐利的针 头,迅速刺入
穿刺法 绷紧上下皮 肤,固定血 管后行旁刺
硬化静脉
血管特点 血管壁厚而坚硬,有 坚实感,弹性小,易活 动,很暴露,像铁丝 病员特点 见于老年人,高血 压症及动脉硬化者
血管分类



普通静脉 滑动静脉 硬化静脉 脆弱静脉 塌陷静脉 小儿静脉 水肿病员静脉 隐性充盈静脉
普通静脉
血管特点 血管充盈饱满,富 有弹性,易于固定
部位 部位
病员特点 见于体质健壮者, 如急性病,大病初期
手背部 注意事项 体质肥胖者皮肤上表浅静脉 走行不明穿刺前需先用手指 摸清走行与深浅度
病员特点 心、肾疾患病员
注意事项 先给局部加压,使水 肿液分散,静脉显出
穿刺法 旁刺或正刺
隐性充盈静脉
血管特点 深而不显但充 盈好,易固定
病员特点 肥胖或女病员 部位 手背足背 穿刺法 正刺或旁刺
注意事项 进皮肤后由左食指引
导右手针刺入血管
小儿静脉
血管特点 血管细,腔内 容纳血量少
病员特点 婴幼儿
止血带的恰当使用(二)




老年患者因为血管脆性大,过早过紧扎止血 带,静脉过于充盈,进针时易刺破血管 。 对于血管不充盈的患者可采用适当延长扎止 血带的时间的方法,扎止血带40-120秒为 最佳时间 。 扎止血带时应松紧适宜,既阻止静脉血回流, 又不能阻断动脉血流。 止血带结扣点应在穿刺点的血管旁1-2CM处。 如结扎扣在血管上方可引起血管充盈慢;不 能阻止静脉回流,回血不好,造成穿刺失败; 结扎过紧使血管压瘪,滴入不畅。


(2)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
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超短波理疗,用TDP(尖端扭转型室速)治疗器照射,每

日2次,每次30分钟
空气栓塞

症状: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
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注意事项 宜选用锐利的针 头,以利刺入
部位 手背 足背
穿刺法 绷紧皮肤,固定 血管,行直刺
脆弱静脉
血管特点 病员特点 由于组织细胞退 见于慢性消耗性 化,间质疏松,因 疾病,如血液性 而血管壁脆性大, 疾病及慢性肾炎 弹性小,易被刺破 等 穿刺法 由血管侧面谨慎 而又缓慢的刺入 穿刺部位 手背、手指 注意事项 选用细小针尖斜 面短的针头,推 药时缓慢,以防 穿透血管造成漏 血或漏药。
塌陷静脉
血管特点
不显露,但充盈较好
病员特点 见于失血过多, 严重脱水或重危 衰竭者
部位 小臂 手背 足背
穿刺法 压紧血管上 端后向上推 动血液,待 血管充盈后 压紧固定, 再穿刺
注意事项
由于血管较难寻找,穿刺时必 须耐心认真,必要时穿刺 前先行热敷,使血管扩张
水肿静脉
血管特点 不显露,但充盈较好 部位 手背、足背
穿刺法 一般采用头皮静脉, 颈外静脉及股静脉穿 刺(针头应自股动脉 内侧缘垂直刺入)
注意事项 抽血时缓慢,以免抽力过 部位 速负压过大,使血管塌陷。 股静脉较深,穿刺过程中 头皮手背足背 应随时抽吸,以助寻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进针方法
Ⅰ Ⅱ Ⅲ Ⅳ Ⅴ
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 直接进针法
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 负压进针法
3.负压进针法
操作时将调节器下 部的输液管前端返 折,并挤去前端液 体,固定好返折处, 血液因管内负压而 迅速流入头皮针胶 管处,使被穿刺部 位快速回血,提高 穿刺成功率。
4.逆行穿刺法

适用于手背下端掌指关指处或向心方向穿刺不利 于固定的部位的血管。 此方法易于固定,方便患者手的活动,回血好,滴 数不受限制,减少液体外渗,减轻组织的损伤 . 还可充分利用平时较为少用 的血管,解决血管难找及难 固定的问题,但对血脂高, 血小板低者慎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