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教育·德育2010.11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安全、价值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目前一些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淡漠,不尊重生命、不爱护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不容忽视。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离不开对学生进行生命观的教育。科学系统的生命观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途径、新视角。本文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生命观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
一、国外生命观教育现状
国外关于生命观教育问题研究的学科有许多不同名称,如、“生死学”、“生死哲学”、“死亡学”、“死亡文化学”等,开展生命观教育的课程也多是从死亡教育角度展开。国外相关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库伯勒·罗斯(KublerRoss)、赫曼、波伊曼(LoiusPPojman)等人。库伯勒·罗斯的代表性著作为《论死亡与濒死》,该书对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临终心理5阶段理论,即当一个人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或疾病发展到晚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其心理发展大致经历5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1959年,心理学家赫曼出版了《死亡的意义》,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代表性的死亡学著作。美国学者波伊曼的代表著作为《生与死——
—现代道德困境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曾风靡欧美,该书从哲学、社会、伦理等角度为读者提供了人类关于“生与死”问题的精辟见解,试图使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做出更为深层的透析与反思,进而淬炼出正确的人生观。波伊曼用伦理视角,以道德思维论述了生命尊严的观念、自杀、安乐死、堕胎、死刑、动物权利以及战争,他提出两个观点:一是道德的存在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道德规范必须能够保障人和动物的生命,反对道德相对论,赞成具有广泛基础的道德原则;二是生命品质的原则应该超越生命尊严的原则,绝对的生命尊严是不切实际的,生命数量比不上生命品质。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一批有识之士通过撰文和著书的方式推行了一次“死亡觉醒运动”,其中最突出的主题是“死亡焦虑”。与此同时,第一个生命观教育课程出现于美国。美国从上世纪20年代的探索期走入发展期,70年代进入普遍期。1977年,美国创刊了《死亡教育》杂志。1974年,全美大学学院设有“死亡与死亡过程”等课程的已达165所,开设有关死亡观教育课程的中学已达1,100所以上。1975年一项调查说明,全美至少有41家医学院开设有关死亡观教育的正式训练课程。[1]据1985年调查,美国已有61%的大学开设了“死亡教育”专题课,1987年,全美的85%的药剂系和126个医学院,396个护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历史
与现状综述
◆李芳李洋孙莹炜
理论经纬
14
BEIJINGEDUCATION
2010.11北京教育·德育
理学院及72所药学院都已进行了“死亡教育”。[2]1992年,美国有52%的医学系及78%的护理系都设有3个必修学分的“死亡与濒死”的课程。[3]1995年,据美国学者的一项调查,全美的医学院及药学院几乎都把死亡观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知识结合到相关学科的教学中。
美国生命观教育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播放录像、电影、电视节目,读原著,还有实地参观、辩论等多种方式。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要求在向中小学进行有关生命的教育时,注重选编合适的教材,采取合适的教法,结合生理卫生常识、健康教育等内容,让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美国正式的死亡学的专业课程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现在有些院校还设立了死亡学硕士课程,另外还成立了一些研究中心,如“全国死亡教育中心”。由于美国政府的重视和公众的关心,死亡观教育已渗透到中小学、幼儿园和社会,并出版了许多有关专著、刊物,开展了有关研究。由此可见,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美国有关生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已很普遍了。
在日本,以研究死亡为主的文献,近些年来逐渐在出版界活跃起来,一位学者1990年曾就手边拥有的150本书籍,按年代顺序对有关死亡话题进行统计,调查结果如下:1965-1974年为10%,1975-1984年为60%,1985-1990年为30%。[4]这一结果说明了自1975年以后的十多年间,有关死亡话题的出版物迅速增长。日本的一些学者终身致力于研究死亡学,积极提倡有关死亡的教育,举办关于死亡的演讲活动。日本于1989年修改新的《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的自杀、欺辱、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也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目标。[5]
澳洲于1979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educa-tioncenter:LEC),该中心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机构。在意大利,南方城市阿戈瑙奈有一所世界上首创的“死亡准备学校”,该学校定时授课,人们可以随时进校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有死亡的感觉、葬礼举办程序、预防尸体腐烂等。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让人们通过对死亡的了解从容面对死亡,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德国也实施“死的准备教育”,出版了专业教材,引导人们以坦然明智的态度面对死神的挑战。在德国,一些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殡仪馆,目的是近看死亡,直面人生,特别是让16 ̄18岁的青年人直面人生的终点。通过参观技术处理间和告别间让学生知道死亡没有难闻的气味和恐怖景象。一些小学校还在课堂的游戏中让学生接触死亡的话题,较早地对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1990年,英国政府把生命教育课程规定为跨领域课程,2002年,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英国著名的威尔斯大学则
由哲学研究所和神学、宗教研究所合作开设了“死亡与永恒”的硕士课程。
二、国内生命观教育现状
在中国先秦至今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都对“生命”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各自的生命观。其对中国生命观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在对“生命”问题的研究中,把死亡问题作为生命的一个层面作学术的研究,真正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发生于陕西汉中地区的中国首例安乐死案件,引发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对安乐死的关注,但主要局限于医学界,特别是从医学伦理的角度去探讨“死亡”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随着社会上青少年自杀现象的频繁出现以及杀人犯罪案例的增加,引起了诸多学科的共同关注与探讨,一些学者开始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探讨死亡的问题,如《从青少年自杀现象看学校的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等研究文章。同时还出版了大量从不同角度探讨死亡问题的学术专著,如南昌大学郑小江的《中国死亡文化大观》、《善死与善终》,颜翔林的《死亡美学》、杨鸿台的《死亡社会学》等学术著作。哲学领域内有一些关于生命观研究的成果,如《人生价值丛书—生与死》[6]、《人生观书系—生死论》,[7]从哲学角度对生与死的关系、生命与人生、生命终结的必然与超然进行了阐述。
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宣布2001年为“生命教育年”,并组织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由各级学校推动生命教育,先以高中及初中学生为优先对象,逐年推广到小学及大学。台湾东海大学从2004年开始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大二以上学生必修“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及“自然科学与信仰”3门课程以及宗教、伦理、生死教育、自我成长与人际互动和服务实践5大领域的选修课程。[8]台湾的一些大学、医院经常举办有关讲座,在大学开设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公共课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94年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杨国枢和余得慧共同开设的选修课“生死的探索”,这是将死亡学首次引入台湾大专院校的通识课程。台湾还成立了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的科研单位,如南华管理学院的生死学研究所是国内外第一所直接以“生死学”命题的研究所。
香港各高校较早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依托心理辅导中心及行为健康教研中心等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生命教育工作。如在学校开展讲座,使学生正面思索及面对生死缺失事件,提供系统化全面的培训课程、体验性工作坊,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训练。香港大学制定了《美善生命计
理论经纬
15
BEIJING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