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甲文)、《醉翁亭记》(乙文)对比阅读1、甲、乙两文的文体均为记,两文作者均是北宋(代)文学家,均由于“庆历新政”失败被贬官,所以二人政治境遇相同。

2、甲文作者字希文,谥号文正,还是政治家,军事家。

乙文作者字永叔,谥号文忠,还是史学家。

3、甲、乙两文写景都写到了,一早一晚的景象,甲文用“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总体概括;乙文用“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具体描写。

4、甲、乙两文写景都写了花草的生机和香气。

甲文是“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乙文则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两文写景在写法上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在句式上都骈散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6、两文在写作目的上,都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而是将文章的重心放在阐述自己的理想抱负上。

甲文作者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抒发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试图以自己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而乙文作者则随遇而安,纵情山水,表现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7、“庆历新政”失败,二人均被贬官,对此范仲淹以耿介拔俗之质“进亦忧,退亦忧”,而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二人行为模式不同,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相比之下,欧阳修的表现更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

8、两文在表达方式上都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

9、怎样理解甲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为民请命,忧国忧民,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10、乙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①在乎山水之间②更在乎“乐民之乐”和与民同乐11、试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相同点:两文思想境界相同。

甲文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抒发“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阐释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阐释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阐释-中学语文论文《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阐释王金伟崔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下文或简称“范记”)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文或简称“欧记”)同为古文名篇,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载范记被时人称为“四绝”之一,而朱弁《曲洧旧闻》则云“《醉翁亭记》初成,天下莫不传诵,家至户到,当时为之纸贵”,足见评价之高。

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的也有不少,但论述多浮于表面,缺乏对创作背景及文学意义的深入分析。

本文拟将作品置于时代背景中,通过文本精读来考察二文在相近创作生态中的不同艺术呈现,进而管窥文学风貌由唐至宋的嬗变。

一、相近的创作生态《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有不少相同与相通之处。

一是大致相同的政治环境。

宋王朝政治体制中存在“冗员”“冗兵”“冗费”等多种弊病,和平时期虽隐而不彰,但在仁宗宝元、庆历间对外与西夏发生战争、国内农民起义等突发事件的刺激下显现出来。

在形势逼迫下,仁宗赵祯“遂欲更天下弊事”,遂推出了“庆历新政”。

但积弊已久,沉疴不起,改革遇到强大阻力,主持改革的范仲淹等人先后被排挤出朝,“新政”不久即宣告失败。

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罢参知政事,改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后为给事中、知邓州,《岳阳楼记》即创作于这段时间。

欧阳修也由于支持新政,于同年被贬,知滁州,不久创作了《醉翁亭记》。

二文创作时间很接近,《宋代文学编年史》将二者均系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其时政治改革遭遇失败、改革者被贬黜的背景基本一致。

二是相似的作者经历与主张。

范、欧的人生经历都可概括为少年清贫,苦读及第,曾为高官而仕途坎坷。

范仲淹生于仕宦之家,但幼年丧父,随母改嫁,早年家境贫寒,苦读时甚至“断齑画粥”;欧阳修三岁丧父,清贫中其母“以荻画地学书”。

范、欧勤奋好学,后来都曾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重要官职。

二文创作时,正值两位作者被贬出朝,在逆境时仍有作为,其情感又有相似之处。

范、欧从年辈上虽堪属异代,但他们志同道合,政治、文化活动有很大交集,私谊颇深。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ppt[1]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ppt[1]
《岳 阳 楼 记》
《醉 翁 亭 记》
万 家 忧 乐 到 心 头
岳 阳 楼
四 面 湖 山 归 眼 底
山 行 六 七 里 亭 影 不 孤
醉 翁 亭
翁 去 八 百 载 醉 乡 犹 在
复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分析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理解作 者的思想情感。 3、感受作者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旷达的 处世之道。
范仲淹,字希文,北 宋文学家、政治家、 军事家,有《范文正 公文集》,我们曾学 过他的《渔家傲》。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 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 《欧阳文忠公集》
重点词语
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
重点实词:旧制 薄暮
百废具兴
去国怀乡 翼然临于泉上
沙鸥翔集
前人之述备矣 微斯人 颓然乎其间 伛偻提携
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 起付之东流,从而为国为民,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就像 杜甫,身处陋室,喊出的却是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 庇 天 下 寒 士 俱 欢 颜 ”; 就像范仲淹,被贬邓州,胸怀的却是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之心; 就像龚自珍,辞官归隐,虽载“浩荡离愁”,吟诵的却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岳阳楼记》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 醉翁亭记》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文体知识
“说”
是一种古文体,可以说明事物, 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 用来说明一个道理。
拓展迁移:默写
面对烟波浩淼、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水,唐代诗人杜甫吟诵着“吴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慨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范 仲淹身在河南,仅凭一幅《洞庭晚秋图》,结合故乡太湖的风光,就写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由 出了与之气势相近的文句: 此描写也可见诗人的旷达胸襟。

八年级语文下册《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直通)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感极而悲者矣
(到极点)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
此乐何极
(穷尽) 吾谁与归 (归依)
佳木秀而繁阴 蔚然而深秀者
(草木茂盛) 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 (秀丽) 若夫霪雨霏霏(繁密的样子)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贯 穿全文的线索。叙事、写景、抒情自然融合, 骈句和散句巧妙运用,读来脍炙人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朝——明)
云归而岩穴暝
(暮——晦)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山 间 野芳发而幽香(春)之四 时 也
佳木秀而繁阴(夏)
风霜高洁(秋)
《醉翁亭记》一文多用长句,对偶句式别 具一格。叙事明快简洁;写景物美境幽;抒情 深沉含蓄。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意层 次分明,语感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 都给人美的享受、情的陶冶和思的飞升。
3.主题表现
《醉翁亭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 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世之情隐含在叙述描写之中, 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才留下“醉翁之意不 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佳句。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 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 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 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 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 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 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 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 乐的旷达情怀。
《岳阳楼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的。 范公在比较了文人骚客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后, 直接道出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磊落襟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精神境界来自勉勉人。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名篇,而另一篇与之相关的著名文章则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这两篇文章在创作背景、文学风格、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社会意义等方面有着鲜明的对比。

1. 创作背景对比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背景是他在邓州做知州时,为了劝勉朋友滕子京不要因为被贬而自暴自弃,也不要因为生活环境不好而丧失信心,同时也要鼓励他振作精神,为百姓多做些好事。

而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则是由于他在滁州任太守时,面对北宋王朝的积弱积贫局面,感到无可奈何,只能寄情山水,排解内心苦闷。

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截然不同,前者是为了劝勉朋友,后者则是抒发自己的内心苦闷。

2. 文学风格对比《岳阳楼记》的文学风格庄重典雅,语言凝练,结构严谨,气势磅礴。

文章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主旨,表现出作者范仲淹的政治家胸怀和远大抱负。

而《醉翁亭记》则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

文章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为主题,表现出作者欧阳修寄情山水的愉悦心情。

两篇文章在文学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庄重典雅,后者清新自然。

3. 主题思想对比《岳阳楼记》的主题思想是“忧国忧民”,表达了作者范仲淹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语句,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表达爱国情怀的经典名言。

而《醉翁亭记》的主题思想则是“寄情山水”,表达了作者欧阳修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两篇文章在主题思想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忧国忧民,后者寄情山水。

4. 人物形象对比《岳阳楼记》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滕子京和范仲淹本人。

滕子京是一个有抱负、有才能、却又遭受贬谪的人物形象,他的不幸遭遇和消极情绪被范仲淹劝勉和激励,表现出一个积极向上、有担当的人物形象。

而《醉翁亭记》中的人物形象则主要是欧阳修自己。

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人物形象。

两篇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各有特点,前者表现出一个有抱负、有才能、有担当的人物形象,后者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人物形象。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联一: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醉翁亭里欧阳修即景抒怀(饮酒抒怀)
联二:岳阳楼壮美雄奇 琅琊山幽深秀丽(酿泉水清洌香甜)
联三: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共饮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弘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官民同乐的和谐之意
拓展迁移:默写
面对烟波浩淼、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水,唐代诗人杜甫吟诵着“吴楚
提示: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刘禹锡《陋室铭》
周敦颐《爱莲说》——“独善其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
龚自珍《己亥杂诗》——“兼济天下”(古仁人之心)
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 百废具兴
其 他:胜状—大观 旧制 薄暮 沙鸥翔集 去国怀乡 前人之述备矣 颓然乎其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伛偻提携 山肴野蔌
一词多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而或长烟一空 (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 或异二者之为( )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感极而悲者矣
()
此乐何极
()
云归而岩穴暝 ( )
杜甫,身处陋室,喊出的却是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 庇 天 下 寒 士 俱 欢 颜 ”;
就像范仲淹,被贬邓州,胸怀的却是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之心;
就像龚自珍,辞官归隐,虽载“浩荡离愁”,吟诵的却是“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拓展迁移:
这两文的作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因为同 一政治事件,一贬邓州,一贬滁州,可说都是 “迁客骚人”,你知道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有 哪些“迁客骚人” ?你能举例谈谈他们各自的 人生态度吗?
《岳 阳 楼 记》 《醉 翁 亭 记》

(新)《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试题附答案

(新)《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试题附答案

《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一、《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益阳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

(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庙堂之高B.然则何时而/乐耶C.树林/阴翳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1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是进亦忧,退亦忧否,非若是也。

(《唐且不辱使命》)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分)译文:(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分)译文: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二、《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甲】环滁皆山也。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异同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异同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相同点: 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 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 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

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如第1节中“林壑尤美”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别人去往下看;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及其他重点篇目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及其他重点篇目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方案上周我们学习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两篇散文,文采横溢,交相辉映:一篇是雄浑的洞庭湖景色,一篇是秀丽的琅琊风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千古绝唱”。

这两篇散文,都以写景见长,堪称北宋写景散文的双璧。

在课外看过许多资料的基础上,谁能说出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基本结论:①两篇文章在写景在时候,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岳阳楼记》写“霪雨霏霏”的天气,有阴风,有浊浪,白天“樯倾楫摧”,夜晚“虎啸猿啼”,是一片苍茫荒凉的景象;写“春和景明”的日子,天光、碧水、沙鸥、锦鳞、芷兰、皓月,白天阳光灿烂,晚上月色皎洁,是一片欢乐明快的景象。

《醉翁亭记》写景抓住了朝暮之景、四时之景的特点。

用“日出而林霏开”写早晨,用“云归而岩穴瞑”写傍晚,写出了一天中景色的变化;用野花幽香写春天,用绿树成荫写夏天,用风高霜洁写秋天,用水落石出写冬天,抓住了景物的季节特征。

②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时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岳阳楼记》在描写了阴天的景色之后,发出了“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叹息之情;描写了晴天的景色之后,又表达了“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喜悦之情。

《醉翁亭记》在写了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之后,也发出了“乐亦无穷也”的陶醉之情。

那么,两篇文章在写景方面除了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基本结论:①两篇文章在写景的色彩上有所不同。

《岳阳楼记》写洞庭湖景色,景色很浓;《醉翁亭记》写琅琊风光,却比较清淡。

②在句式上,《岳阳楼记》写景,都是四个字一句,非常整齐;《醉翁亭记》句子有长有短,不是很整齐。

③范仲淹写景时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欧阳修写的却是自己眼前的实景。

常言道:“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的目的,出于表达主题的需要。

范仲淹和欧阳修都出身贫寒,自幼丧父,两篇文章又都是在受贬降职时写的。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 》对比阅读1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    》对比阅读1
《岳阳楼记(主旨选段)》和《醉翁亭记(主旨选段)》训练题(三 中)答案:1、探求 代词,他们 2、D 3.他一定会说“在天下
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4. (1)“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 “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 民同乐 “乐” (2)抒情 和议论 日暮醉归 描写 叙事 抒情 议论
(甲)《岳阳楼记(写景选段)》和(乙)《醉翁亭记(写景选段)》 训练题(四中)答案:1、(1) 晖:日光 (2) 秀:滋长 (3)好 的,美的 (4)香花 2、C 3、(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啊。(2)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4、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此则岳阳楼之 大观也(或前人之述备矣)(1分) 而乐亦无穷也(1分) 不同点: ①﹝甲﹞写水景,﹝乙﹞写山景 ②﹝甲﹞写朝暮之景,﹝乙﹞既写了 朝暮之景又写四季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阔大壮观,﹝乙﹞写景注 重秀美多变。(答案不仅限此,意思对即给分,答对两个意思就给满 分。

;并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岳》的主旨句是
,《醉》的主旨句是

5、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岳》一文着眼于
,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一文则寄情山水,将

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6、两文作者虽都被贬,但仍有所作为,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从中得
到了什么启示?

《岳阳楼记(主旨选段)》和《醉翁亭记(主旨选段)》训练题:
见渔人乃大惊
D、醉翁之意
前人之述备矣
3、翻译句子。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填空。
《岳阳楼记》写景侧重描写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

(16分)(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3分)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之意不在酒()7.下面加点词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云归而岩穴暝潭西南而望B.酿泉为酒山峦为晴雪所洗C.属予作文以记之醒能述以文者D.日出而林霏开日光下澈,影布石上8.翻译句子。

(5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3分)(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分)9.请联系甲乙两篇全文,说说“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阳修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分)与欧3(阅读答案:5.(2分,每处1分)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3分)规模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情趣7.(3分)D8.(5分)(1)(3分)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作者:郭艳红来源:《作文周刊·初二·人教·同步辅导版》2011年第25期《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都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之作,都是作者被贬谪后写的作品,都表达了作者虽遭贬谪却仍存济世安民之心的主题。

但两篇文章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安排不同。

《岳阳楼记》开头叙事,进而写景抒情,最后引出议论,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连缀始末,使文章环环相扣,首尾圆合。

文章开篇点出醉翁亭及其得名来历,引出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的醉与乐。

太守的“醉”只是表象,“乐”才是本质。

“乐”是“醉”中之乐,“醉”则因“乐”而醉。

“醉”和“乐”一隐一显,一明一暗,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2.表达方式不同。

《岳阳楼记》采用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醉翁亭记》却不用议论,只在叙述、描写、抒情中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借以排遣抑郁复杂的情感。

3.揭示主旨的方式不同。

《岳阳楼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直接道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并抒发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表达主题的方式就显得有些含蓄,作者把与民同乐的济世之情隐藏在叙述、描写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乐”中写“醉”。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虽是文章的中心句,但主旨却隐含在“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当中。

4.语言风格不同。

《岳阳楼记》虽然是一篇散文,但文中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这些骈句既写出了洞庭湖的秀美,又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文中有些语句也写得非常精练,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吞”二字,准确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却概括出一种阔达的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含意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异同2页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异同2页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异同2页《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是唐代和宋代两位文学大家所写的散文,两篇文章皆表现古迹并弘扬文化,文章风格各有千秋。

本文将从内容、形式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分别比较《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

一、内容方面《岳阳楼记》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描写楼前楼后的环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观。

同时,文章也通过楼上楼下众人的言谈,反映出一个以民为重的理念,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文中,作者以伏羲、太史令等历史陈迹为引子,逐步引出一些历史名人和民间人物的典故,并通过这些典故传达出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崇敬和推崇。

可见,文章的主题是“山水古迹与历史文化”。

《醉翁亭记》则以南浔镇的醉翁亭和酒楼为背景,通过描写醉翁亭的历史沿革,以及文人雅士与世俗人物的互动,揭示出了南浔镇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

同时,文章也通过铁梅、葛洪、邹靖等文人的典故,讲述了一些文化知识和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和继承的重视。

可以看出,文章的主题是“人文风俗与历史传承”。

二、形式方面《岳阳楼记》是以描写山水为主线的散文,通过丰富多彩的描写手法和哲学表现手法,使文章展现的景物更加生动,注重在自然景观结合历史文化中,反映出一种感悟的境界。

同时,为加强文章的连贯性,作者还使用了“引、起、承、转、合、归”的结构布局。

《醉翁亭记》则是以叙话为主线的散文,通过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使文章看似散乱无章,实则严谨有序,展现了一种随情随意的文学风格。

文章虽然没有像《岳阳楼记》那样的明确的结构布局,但还是在内容上将故事按时间顺序清晰地呈现出来。

三、语言风格《岳阳楼记》语言优美古雅,重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运用了众多的比喻、典故、哲理等手法,使文章更富有文化内涵和哲理意蕴。

同时,文章还遵循了文学的常规,运用了对偶、反复、借代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更加精练、独特。

《醉翁亭记》则语言简洁明了,重视表达感悟和思想内涵,语言幽默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可以轻松愉悦地读懂全文。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异同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异同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相同点: 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 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 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

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如第1节中‎“林壑尤美”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别人‎去往下看;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相同点: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

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如第1节中“林壑尤美”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别人去往下看;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

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

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

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

而《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

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

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

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

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岳阳楼记》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如课文开头两段,用概括的语言交待了写作缘由,进而引出岳阳楼景色特点以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观感,这是叙事。

第3、4段,把岳阳楼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物及“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用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是描写、抒情。

最后,由感叹引出作者的见解,点明中心,这是议论。

由叙述引出写景,写景中蕴含着感情,富有感性色彩的描写又有力的衬托了下文的议论。

而《醉翁亭记》中只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没有抒情。

4、《岳》中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用阴景和晴景做对比等等,但《醉》中就没有这样做;5、两文的主题深度有别。

《醉》中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

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

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

范仲淹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

总结一下,两篇文章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正是这些独特的地方,使得两篇文章都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二)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谓:为,是。

尝:曾经。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2、《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他几位是谁吗?请写出两位及其作品名称。

答:苏轼《水调歌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韩愈《马说》等。

3、“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

“为”的意思是,文中具体指什么?。

(用原文回答)答:迁客骚人心理活动“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

”“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4、联系所学课文,写出下联。

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5、《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

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示例一:同的方面:《岳阳楼记》提出“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

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

《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示例二: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两篇散文的语言都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不同点:1.结构技巧有别。

《岳》文开头扼要记事,中间生动写景,借景生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

作者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四者巧妙融合,从而使得文脉结构严谨而不板滞、条理清晰而有波澜,行文变幻跌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

有时明明要酣畅淋漓地描绘一番,却又戛然而止,另辟蹊径;有时似乎文章已经写尽,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洋洋洒洒铺陈的,却非要旨,但也并非闲笔;郑重感慨议论的,貌似正确,却又予以否定,最后才引出正论,精辟入理,一鸣惊人。

《醉》文则以“乐”字提挈全篇,环环相扣,构思精巧。

开篇用长镜头层层推进的写法,点出“醉翁亭”,以后又从解释“醉翁”二字引出“山水之乐”,接着连用几层描写和叙述来抒写“山水之乐”。

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照应和伏笔。

细品全篇,“醉”字或隐或现,联前顾后;“乐”字或明或暗,前伏后应。

总之,整篇文章以“乐”“醉”来贯通,不蔓不枝,一气到底,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2.语言表述有别。

《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

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

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

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

《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

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

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

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

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主题深度有别。

《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

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

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

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

这精警之句振聋发聩,令人深省,明人心志,激人奋进。

从这一点来说,范公明显高出醉翁一筹,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由此可见,《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堪称两首异彩纷呈的名曲,是散文艺苑中明艳绚丽的奇葩。

阅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大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大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若夫霪雨露靠,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A负者歌于途( ) B.杂然而前陈者( )C去国还乡( ) D长烟一空(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译: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 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两文的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4.从上面的两篇文章看,优美的自然景物都触发了文人们的思想感情。

请你联系两文,说说两人与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区别?答:5.读了两文,作为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范仲淹和欧阳修,两人的身上都闪烁着时代的进步的光芒,结合你的所学,请你概括几点体现在他们身上的时代的进步的光芒点。

并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答:1.A负(背着) B.陈(摆放)C国(国都) D 一 (全)2.(1) 没有这种人,我同讹一道呢? (2) 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3. D(二)﹝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