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控风险案例分析
医院财务内控失控事件分析

医院财务内控失控事件分析近年来,一些医院财务内控失控事件频频曝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些事件不仅涉及了医院的财务管理,更涉及了医院的诚信和声誉问题。
因此,对于这些事件的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引起更广泛的警醒,加强医院财务内控的建设。
一、发生原因1.管理层对内控的忽视管理层管理的不力往往是导致财务内控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医院,管理层忽视了内控制度的建设和运行,缺乏有效的工作监督和后续的反馈机制,因此很容易出现财务失控的现象。
加强管理层对于内控的重视,实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预防内控失控的关键措施。
2.财务人员失职或贪腐受贿在医院的日常财务管理中,一些财务人员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失职、贪污受贿等,这些人员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控。
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把关,同时,还须有发现和惩罚违规行为的机制。
3.外部环境的变化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内部控制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医药行业的政策变化等。
变化的环境会导致一些财务内控规则和制度失效,因此医院必须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确保内控系统不会失控。
二、案例分析1. 案例1:某医院内部管理混乱一家某三甲医院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核算和预算不符、造假不透明、违规开支等,导致管理混乱,内部控制失控。
这家医院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且财务人员自律性差,很难发现和解决问题。
透明化、纳税人等是关键。
2. 案例2:某医院财务人员贪污另一家医院的财务人员贪污了该机构的高额基本工资,并通过虚假资金使用单据来掩盖盗窃行为,构成了财务失控。
医院管理层发现了问题后及时采取了惩罚措施,升级了财务核算和管理机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合同清晰、销毁原有的假支票等。
三、预防方法1.加强管理层对内控的重视管理层在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中起着核心作用,必须对内控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并定期检查和监控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
内控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

内控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介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运作符合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经营和保护企业利益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和总结优秀做法,深入探讨内控的重要性和有效实施方法。
案例分析案例1:财务失控导致巨额亏损1.公司A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内控问题,导致造假、挪用资金等行为频发。
2.公司A的财务人员将资金从公司账户转移到个人账户,并将账目进行虚增、虚减,掩盖损失和挪用的痕迹。
3.公司A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存在漫不经心的态度,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案例2:库存管理不善造成严重损失1.公司B在库存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导致库存数量和价值无法准确把握。
2.公司B的仓库管理人员存在不正当行为,例如未及时更新库存记录、私自出售库存等。
3.公司B的高层对库存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明确规定库存盘点的频次和标准。
优秀做法总结做法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1.公司应制定一套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等方面。
2.内部控制制度应明确责任分工、审批流程、监督机制等,确保各个环节的规范运作。
3.公司应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与企业运营风险的匹配程度。
做法2: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1.公司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各个业务部门的运营进行监督和检查。
2.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公司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公司高层应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对各个部门的运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做法3: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1.公司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加强员工对内控的认识和理解。
2.培训内容应包括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常见违规行为的识别和防范等。
3.公司应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强调道德和廉洁经营,提升员工的内控意识和自觉性。
结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防范风险、保护公司利益。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和总结优秀做法,我们发现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是实施内控的关键步骤。
双汇内控案例分析

双汇内控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二、双汇发展概况 (4)2.1 双汇发展简介 (5)2.2 双汇发展经营状况 (6)三、双汇内控现状及问题 (7)3.1 内控体系概述 (9)3.2 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10)四、双汇内控案例分析 (11)4.1 案例一 (12)4.1.1 案例描述 (14)4.1.2 案例分析 (15)4.1.3 改进建议 (16)4.2 案例二 (18)4.2.1 案例描述 (19)4.2.2 案例分析 (20)4.2.3 改进建议 (22)4.3 案例三 (23)4.3.1 案例描述 (25)4.3.2 案例分析 (26)4.3.3 改进建议 (27)五、双汇内控改进措施 (28)5.1 完善内控体系 (30)5.2 加强风险管理 (30)5.3 提高员工内控意识 (31)六、结论与建议 (33)6.1 研究结论 (34)6.2 对双汇内控的建议 (35)一、内容描述本文档旨在分析双汇集团的内部控制案例,以揭示其内部控制体系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双汇集团内部控制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策略,从而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本文档首先介绍了双汇集团的基本情况,包括其业务范围、组织结构和股权结构等。
我们详细分析了双汇集团在财务、人力资源、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内部控制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双汇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我们对双汇集团内部控制案例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企业发展提出了展望。
双汇集团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双汇集团有望在未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中暴露的内控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中暴露的内控问题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内控问题的关注与警惕。
内控问题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暴露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公司及监管部门更好地了解内控问题的本质和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内控建设,预防内控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出发,分析案例中暴露的内控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案例一:XX公司财务造假案XX公司是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其财务造假案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在该案例中,XX公司通过虚构销售收入、高估应收账款、偷窃现金等手段,不断扩大公司规模和销售业绩,从而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这一案例暴露的内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XX公司,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导致了管理层在财务管理中存在一定的控制漏洞。
这为公司进行财务造假提供了便利。
2. 内部审计不力。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XX公司财务造假案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未能及时发现财务数据的异常,使得财务造假得以持续进行。
3. 职责划分不清。
在XX公司,职责划分不清,导致了财务人员可以利用职权进行财务造假。
这反映了公司在职责划分上的不合理性。
案例一中的内控问题反映出了部分上市公司在内控建设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和职责划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明确各项财务管理和核算工作的程序和责任,防止管理层和员工利用职权进行财务造假。
2. 加强内部审计。
公司应当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完善审计程序和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数据的异常,提高内部审计的效力。
3. 明确职责划分。
公司应当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划分,杜绝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现象,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XX公司是一家行业知名的上市公司,但由于频繁进行虚假交易、假冒他人合同等行为,导致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失实。
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分析(3篇)

第1篇摘要: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文件。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分析,探讨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风险环境。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分析,揭示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概述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概念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对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审核、披露等环节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制度、措施和方法。
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标(1)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3)防范财务风险,保障企业资产安全;(4)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分析1. 内部控制环境(1)组织架构: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2)企业文化:企业应树立诚信、严谨、负责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人力资源政策:企业应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风险评估(1)识别风险:企业应全面识别财务报告编制、审核、披露等环节的风险,包括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市场风险等。
(2)评估风险:企业应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风险应对:企业应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 控制活动(1)授权审批: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授权审批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编制、审核、披露等环节的审批程序合法、合规。
(2)职责分离:企业应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确保不相容职务分离,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基于内控视角的财务舞弊分析 以新华制药为例

目录
01 一、内控视角下的财 务舞弊分析
03 参考内容
02 二、基于内控视角的 财务舞弊防范措施
财务舞弊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对企业、投资者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 危害。近年来,中国也出现了多起财务舞弊事件,其中新华制药的财务舞弊案 引起了广泛。本次演示将从内控视角出发,对财务舞弊进行分析,并以新华制 药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内控视角下的财务舞弊分析
1.新华制药案例概述
新华制药是一家大型制药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声誉。然而,2018年曝出 了一起财务舞弊案,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经调查,发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通 过虚增收入、隐瞒成本等方式进行财务造假,导致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给 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
2.内控缺失导致财务舞弊
二、基于内控视角的财务舞弊防 范措施
1、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领域的监管。首先,要完善公司 治理结构,实行权力的合理分配与制衡。其次,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此外,还应建立完备的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 和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
2、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监 督
3、建立透明的财务制度
企业应建立透明的财务制度,严格监管执行。首先,要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流 程,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次,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 及时向公众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此外,还要加强对财务制度的执行监督,对 违反制度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罚。
结论:
本次演示从内控视角出发,对财务舞弊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新华制药案例 的详细阐述,揭示了内控缺失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内在。针对这一问题,本次演 示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以及建立透明的 财务制度等一系列防范措施。
内控风险典型案例库

内控风险典型案例库一、财务内控风险案例:虚报差旅费。
1. 案例详情。
小张在公司负责经常出差跑业务。
他发现公司对于差旅费的报销审核流程存在一些漏洞。
每次出差,他都会在酒店住宿发票上做手脚,比如和酒店前台商量,多开一些金额。
然后在餐饮报销上,他会把自己私人聚餐的发票也夹杂在公务餐饮发票里一起报销。
他心想,公司这么大,财务人员不会仔细检查每一笔费用的。
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提交了一份虚报了500元的差旅费报销单,其中包括多开的200元住宿费和300元的私人餐饮费。
2. 风险识别与分析。
对于公司来说,这首先是财务风险。
虚报差旅费导致公司成本增加,资金浪费。
如果很多员工都这么做,那公司的财务预算就会严重超支。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这反映出报销审核流程的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发票真实性核查机制,也没有对员工出差行程和费用的合理性进行充分的比对审核。
3. 应对措施。
公司建立了更严格的差旅费报销制度。
要求员工必须提供详细的出差行程单,包括每天的行程安排、拜访客户的记录等。
财务部门加强与酒店、餐厅等合作单位的沟通,定期核实发票的真实性,可以通过电话或者邮件等方式。
并且采用了费用报销管理系统,对每一笔报销费用进行大数据分析,一旦发现异常就会标记出来进行详细审查。
二、销售内控风险案例:销售人员飞单。
1. 案例详情。
小李是公司的销售代表,他手上有很多优质客户资源。
但他觉得公司给他的提成不够高,于是就动起了歪脑筋。
他私下联系了一家竞争对手公司,把自己手中一些本应该给自家公司的订单,偷偷转给了竞争对手。
他和客户说,竞争对手公司能给出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实际上他是为了从竞争对手那里拿到高额的回扣。
有一个大客户本来要和小李所在的公司签订一份价值50万元的订单,就因为小李的操作,这笔订单跑到了竞争对手那里。
2. 风险识别与分析。
这对公司的销售业绩影响巨大,直接导致了收入的减少。
而且还损害了公司的市场份额,客户被竞争对手抢走后,可能以后都不会再回来合作了。
内控案例分析

内控案例分析在企业管理中,内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保护企业利益,预防风险。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个内控案例,看看内控在实际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某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存在着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由于财务人员的疏忽,导致公司账目混乱,资金流向不明。
这就需要公司加强内控,建立起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
首先,公司应当明确资金的使用权限,规定好每一笔资金的使用范围和审批流程,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公司规定,避免出现滥用资金的情况。
其次,公司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感,确保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最后,公司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另外,还有一个案例是关于员工违规行为的内控问题。
某公司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违规操作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公司应当建立起严格的制度和规章,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行为规范,让员工清楚自己的行为应当遵守的规定,从而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其次,公司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增强员工的自律和责任感。
最后,公司还需要建立起严格的监督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确保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内控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只有加强内控,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各种经营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当重视内控建设,不断完善内控机制,提高内控水平,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国有企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沈某舞弊动因

国有企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沈某舞弊动因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以及我国国际化地位不断提升,我国国有上市企业的数量也在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影响中不断增长。
但是,在享受着资本市场的优越条件同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屡有发生。
上市国有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让我国的经济市场陷入了信任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近几年的会计舞弊问题已经上升为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社会重要经济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舞弊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很多案例都让投资者和国家遭受到重大的损失。
樟子岛财务诈骗案是一起上市公司“寅吃卯粮”调节利润的恶性诈骗案[1]。
国有企业的财务造假事件的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导致相关会计的数据不够真实,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已经严重危害到国家的利益,使得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对于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的错误、虚构的市场信息欺骗了大多数投资者,他们对于投资的判断错误,严重危害到了投资者甚至国家的的利益。
财务舞弊事件,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和相关违法行为的滋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信任和价值危机。
1.1.2 研究意义国企作为我国上市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各项财务指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从我国“广州浪奇”、河南“永煤控股”、东北“抚顺特钢”等国企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的典型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负面影响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
因此这值得我们对国有上市公司目前舞弊现状例如动因、手段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防治手段。
所以分析和预防国有上市企业财务舞弊仍然是我国证券监管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论文的选题意义所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关于财务舞弊发生原因的的研究: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1895年提出了冰山理论之后,波罗格纳和林德奎斯特又在冰山理论中引入管理学,进行补充完善。
基于康美药业内控失败的案例分析

基于康美药业内控失败的案例分析康美药业是中国一家知名的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近年来,康美药业因为内控失败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下面将对康美药业内控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财务舞弊2018年,康美药业因股价暴跌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调查,最终发现了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康美药业利用虚假交易和夸大销售业绩等手段,通过盗取资金、虚增收入等手段,虚构了公司的财务数据,使公司利润大幅度增长。
这些虚假财务数据误导了投资者,导致了公司的股价暴跌。
案例二:内部控制缺失康美药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严重的缺失问题。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够重视,导致了内部控制的失效。
公司财务部门对于财务数据的监控和核查不到位,容易被实施财务舞弊的人员利用。
公司对于内部风险的认识不足,未有效地建立起内部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导致了内部风险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
案例三:公司治理缺陷康美药业的公司治理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公司董事会对于公司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的监督不到位,未能有效地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公司股东的监督和参与也存在问题,未能履行好对公司经营的监督责任。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权力过大,容易出现利益输送等问题,导致公司内部控制失效。
康美药业的内控失败主要表现在财务舞弊、内部控制缺失和公司治理缺陷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康美药业的股价暴跌,并严重损害了公司的信誉和形象。
对于康美药业这样的企业来说,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内控视角下企业运营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平安为例

摘要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自然灾害情况的增加,使得保险业飞速发展。
21世纪后,保险业逐渐从传统的单一商业模式转变为金融一体化模式。
新的商业模式和组织结构为保险公司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挑战。
与一般行业相比,保险业具有自己的特点:保险费用在未来有变化、保险业务经营者有风险和保险责任的连续。
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风险是随之而来的,它是保险公司在发展中所具有的,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转移。
本文用中国平安作为案例,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和措施,对中国平安在运营中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内部控制相关内容,进一步研究中国平安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从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希望对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风险把控有所帮助。
关键词: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国平安保险行业AbstractDu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natural disaster situation makes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fter insurance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gradually shift from the traditional single business model for financial integration mode of new business model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brings the new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insurance company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industry, insurance industr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surance costs have change in the future have risk and insurance liability insurance business operators is continuou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surance company, the risk is followed, it is in the developing of the insurance company, will not transfer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Taking ping 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inancial risk of ping an in operation through relevant concepts and measures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and further studiesping an through relevant contents of internal control.Keywords: Operational risk,financial risk,internal control,ping an in China,insurance industry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目录 (2)前言 (3)1 内部控制和风险相关的基本内容 (4)1.1 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4)1.1.1 内部控制的内涵 (4)1.1.2 内部控制的要素 (4)1.1.3 内部控制的方法 (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 (5)1.2.1 风险的定义 (5)1.2.2 风险管理的概念 (5)1.2.3 风险管理的过程 (6)1.3 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 (7)2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 (7)2.1 中国平安的基本情况 (7)2.1.1 公司简介 (7)2.1.2 行业背景 (8)2.1.3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8)2.2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现状 (9)2.2.1 中国平安财务风险概述 (9)2.2.2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9)2.2.3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 (10)3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11)3.1 短期偿债能力存在风险 (11)3.2 保险业务控制存在漏洞 (12)3.2.1 承保理赔环节管理不当 (12)3.2.2 再保险业务管理不当 (13)3.3 运营财务风险管理信息沟通不足 (13)4 中国平安运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14)4.1 加强以偿付能力为中心的预警体系建设 (14)4.1.1 构建思路 (15)4.1.2 预警标准 (15)4.2 加强保险业务关键环节的建设和管理 (16)4.2.1 落实核保理赔工作 (17)4.2.2 加强再保险业务的管理 (17)4.3 加强运营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沟通 (18)总结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妙可蓝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妙可蓝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1、占用资金替关联方还债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曝光了妙可蓝多控股股东对资金占用的情况,也提示该公司持续三季度虚增货币资金。
经上海证监局调查发现,妙可蓝多全资子公司吉林省广泽乳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泽科技),于2019年3月向九台区四家养殖合作社累计划款8950万元,以帮助四家合作社偿还金融机构借款。
柴琇和其配偶共同控制的企业——广泽控股为上述借款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广泽科技的上述划款实质是代替关联方履行担保责任;2019年5月,广泽科技又向柴琇配偶实际控制的企业——吉林省瑞创划款1、5亿元。
两次划款合计2、395亿元,占妙可蓝多2018年未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的19、66%。
根据警示函,妙可蓝多上述行为,不但违反了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对外担保的相关规定,同时因为未及时将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及关联交易情况予以披露,亦未在上述占用期间内的定期报告中就该事项进行披露,也违反了信披管理办法。
2、虚增利润上海证监局警示函中指出,由于妙可蓝多未对上述两笔资金占用进行会计处理,导致该公司虚增2019年一季报货币资金8950万元,虚增2019年半年报及三季报货币资金2、395亿元。
因此妙可蓝多已披露的2019年一季报、半年报及三季报的资产负债表存在虚假记载,未能真实反映该公司财务状况。
3、不当市值管理2018年9月15日该公司对外宣布,拟以支付现金方式受让渤海华美八期(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吉林省耀禾经贸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长春市联鑫投资咨询有限公司100、00%股权,标的公司下属实际经营主体为澳大利亚乳制品公司Brownes Foods Operations Pty Limited,交易却在2019年10月被叫停。
柴琇还声称,自2018年7月18日起的未来6个月内,拟通过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数量不少于410万股、不超过1232万股。
内控五要素的典型案例

内控五要素的典型案例1.控制环境公司的财务总监在担任职务期间,其监管意识淡薄,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他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政策,也没有制定一套明确的控制操作流程。
由于缺乏控制环境的宽松,导致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随意性较高,出现了一系列的违规行为,如职员滥用公司资源、财务数据错误等。
这个案例说明了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只有明确的控制环境才能为内部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
2.风险评估XYZ公司是一家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创新型企业,公司高度依赖研发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由于猎奇心理浓厚,公司员工在处理机密文件时常常随意传递,未按规定进行保密措施。
为了弥补这个风险,公司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和分析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过风险评估,XYZ公司成功识别并解决了知识产权泄露的潜在风险,有效提升了内部控制的效力。
3.控制活动ABC公司是一家大型零售企业,拥有多家零售店和供应链分部。
为了确保商品的质量和安全,公司在控制活动中采取了多项策略。
首先,公司制定和实施了严格的商品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只有符合要求的商品才能进入市场。
其次,公司使用RFID技术对商品进行追踪和管理,确保商品在整个供应链中都能得到有效的监控。
最后,公司利用内部审计和定期盘点等控制手段,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通过这些控制活动,ABC公司有效控制了商品质量和供应链安全的风险。
4.信息与通信一家新开设的小型餐饮连锁店面临着来自多个方面的信息传递和沟通问题。
店面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够及时,导致餐品供应不稳定,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连锁店开始利用在线信息平台,确保各个店面之间以及总部与店面之间能够及时交流和共享信息。
此外,公司还利用手机APP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与顾客进行互动,并及时收集顾客的反馈意见。
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餐饮连锁店成功提升了店面间的协同效应和服务质量。
5.监控一个政府部门负责监管一些特定行业,为了确保监管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该部门设立了一个独立的监控机构。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1、 “华联时代”:只要感觉好,现在就投 资
2、 “万通时代”:“遥远”的管理,失控 的局面
在吉林省股份制改革中充当“领跑”角色的 “王子”成了名副其实的“乞丐
当时吉林省看到全国各地都在搞企业上市, 而本省一家上市企业也没有,心情十分急迫, 仓促之际选中了“东北华联”。由于“东北 华联”不具备上市公司要“有3年以上的股 份制经营历史”的要求,在有关部门的运作 下,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浑江百货大楼嫁接改 造。可只嫁接来了“3年以上的股份制营历 史”,并没有嫁接来规范的股份制经营机制。 名义上,“东北华联”是吉林省股份改革试 点单位,“新三会”全都健全,可实际上还 是国有企业那一套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也 就是说,企业在上市后,一步登天,可是在 天上才发现没膀,不会飞翔。
1998年2月,长春高斯达公司正式成为“东北华 联”的第一大股东。1年后,已经戴上ST帽子的“ 东北华联”被更名为“ST高斯达”,“东北华联” 四个字在股市上“消失”了。
1.本案例中“东北华联”对对外投资业务未进行
预算控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投资计划。 盲目扩张,在科、工、贸全方位发展,短短1年
(2)了解对外投资当地的税法、金融外汇政策、会计政策等, 判断其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3)预测或审核项目开发人员预计的项目现金流量。对股东需 提供的股本、免息借款和计息借款以及项目本身的融资、成 本控制和预期回报做出合理预测并提出安排建议。
(4)计算或复核项目开发人员计算的项目分析指标,估计项目 可能发生的最大财务风险及公司的财务承受能力,并据此发 表意见。对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应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和现值指数法。
时间,“东北华联”便由一个商业大厦摇身变 成拥有55个全资子公司,6个控股和参股企业, 资产5.6亿元的集商业、实业、房地产于一体的
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篇一: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某公司出纳贪污公司款项案。
a事务所在对g公司进行审计时,在对货币资金项目审计中执行如下的审计程序,到达现场前将询证函交予给出纳李某,由其到银行函证后带回,在现场审计时交给审计助理。
同时提供银行对账单。
对于未达账项,该公司系由出纳李某编制未达账项调整表。
审计人员对于重要的未达账项进行检查。
几年之中a事务所一直在这样进行审计,该公司出纳也一直由李某担任,并配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
后一次偶然事件中,李某临时调任,由其妻子接任出纳,在与银行对账时发现差额较大。
在检查对账单时发现,该对账单系伪造的。
进一步调查中,该公司发现,李某竟然贪污公款100多万元,用来开公司。
几年来李某一直通过伪造银行公章在询证函上加盖确认章,对于银行对账单也同样进行伪造。
且李某贪污一直隐瞒家人,其妻子父母也均不知晓。
结果:a事务所被辞聘,公司向李某追回贪污款60余万元,由于李某的父亲是该公司的老员工老技术骨干,李某的妻子也在该公司工作,因此公司仅决定向李某一家追回剩余的贪污款项,并未向李某提起诉讼。
但银行由于李某伪造银行公章,对李某提起诉讼,李某因此锒铛入狱。
思考:问题何在?风险何在?1.传统思维,会认为a所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2.新准则下,问题应当如何考虑?1)未合理进行风险评估。
李某同时担任出纳及未达账项调整的工作,属于不相容岗位。
导致风险加大。
李某连续担任出纳多年,没有及时轮岗,增加了舞弊的机会。
李某调任,而由其妻子接任,从本质角度来讲,依然不能属于合理的轮岗。
2)未能根据评估的风险来进行相应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没有对由于内部控制缺陷而可能导致的舞弊进行特殊考虑,设计并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
3)已执行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进一步:g公司对李某的“网开一面”行为,给今后舞弊留下的后患。
因此,对于后任事务所而言,在审计中对于舞弊仍要给予特别的考虑和重视。
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三九集团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三九集团案例分析肖婷婷赵扬摘要:三九集团“病变”、德隆崩盘、中航油事件等事件,一件接着一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都上演着资金短缺、集团空心化、风险控制失灵等事件,但究其根本,仍然是企业集团在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下,没有高度重视其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原因。
本文着重对三九集团财务失败并最终走向破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发展的趋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发展方向,才能有效的预防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最终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三九集团一、案例简介三九集团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被动转型成为外向型多元化发展的企业,作为一个以中药起家的企业,它将版图扩至到包装印刷业、西药、房地产及汽车贸易和酒店业。
随后,将核心产业由以制药产业的单独重心发展成为以制药和汽车产业并重的核心产业,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到农业、大食品和旅游业。
但是急速扩张的举动并没有获得相关的品牌效应,反而使得消费者在原有制药业的认知上对于其他产业的扩张产生质疑,品牌出现稀释现象。
最重要的是三九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新的领域并不熟悉,由此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投资的失败。
由于三九集团扩张速度过快,导致其资金供给无法与产业扩张同步,所以不得不大量举债甚至举债过度,在负财务杠杆的作用下,三九集团的利润尽管在增加,但实际上它的盈利效率却出现下降的趋势。
三九集团的债务危机最初爆发于2001年8月,2003年时,在读心如债务危机,至此,三九集团因管理不善,恶化了三九集团公司的巨额负债问题,最终走向了破产。
二、三九集团财务风险分析文章通过对三九集团破产事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后认为此次事件的重点问题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三九集团财务管理失控的问题,二是三九集团采取了错误的多元化非相关性投资扩张战略,三是集团因过度投资而引起的过度负债风险,四是三九集团的内部控制监督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基于康美药业内控失败的案例分析

基于康美药业内控失败的案例分析近年来,康美药业因为涉嫌内控失败而备受关注。
从2017年开始,康美药业公司股票连续遭遇大幅度下跌,引发市场对该公司内部管理和财务状况的质疑。
康美药业在2018年以来频繁出现财务丑闻,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措施备受质疑,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信誉和市场地位。
康美药业的内控失败主要表现在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上。
据了解,康美药业在2018年年报中披露了多起财务丑闻,主要包括内部员工涉嫌伪造公司财务数据、违规出售票据、以及存在大量未披露的对外担保行为等。
这些丑闻直接造成了公司的财务报表严重失实,严重损害了股东和投资者的权益。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公司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不健全。
康美药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内控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了内部控制的弱化和缺失。
其次是公司高管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多位高管的变动,这也给了内部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最后是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导致了一些不正当的经营行为和管理不善。
对于这些问题,康美药业需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是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明确规范内部管理流程和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其次是加强公司高层领导队伍的稳定性,培养和留住一支忠诚、专业、有经验的高管团队。
最后是加强公司的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内部管理能力,规范公司的经营行为,减少违规和不当行为。
为了重建市场信心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康美药业需要通过认真调查和整改,公开透明地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确保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提升公司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只有这样,康美药业才能真正赢得市场和投资者的信任,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运营。
在整个案例中,康美药业的内部控制失败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和不良影响。
这非常值得其他企业引以为戒,警示自己要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内部管理能力,避免出现类似问题,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和可持续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内控风险案例分析
公司内控风险管理案例分享
案例一:档案管理
1、案例现象:某公司的档案依然以各部门分散管理为主,
各部门并未按时将档案归档人事行政部并移送至公司
档案库。
2、风险分析:这样的管理方式,容易造成档案资料管理的
混乱和档案遗失。
3、原因: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4、建议: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档案分类、管理原则等
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并严格执行和定期检查。
案例二:资产管理
1、现象:由营销管理部发起采购的在会所使用的资产不
通过人事行政部(目前审计发现的包括会所影音室的
近二十万的影音设备,和会所一楼的液晶广告机等),
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均没有录入这些资产的信息,对于
这部分资产的监控缺失;对于年末盘点发生的盘亏、
盘盈在固定资产系统内尚未注明;
2、风险:容易造成资产管理漏洞
3、原因: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4、建议:公司资产管理的主责部门是人事行政部,财务
部应该对资产的管理进行监督,议营销部在采购相关
物资走付款审批流程时向财务部提供由行政部固定
资产系统产生的资产编码(即表明此资产已经录入固
定资产系统),财务部见到编码才可以给予付款。
对
于盘盈、盘亏的资产应及时查明原因,在固定资产系
统内也应及时更新。
案例三:烟酒领用管理问题
1、现象:某公司烟酒领用登记表只有领用日期、用途、数量、领用人等相关栏,上述几栏的签字较为齐全。
但是
对于领用是否合理,只是有电话与部门负责人沟通,无
论在领用,还是在月末结存时均缺乏必要的书面部门领
导审核。
2、风险:存在舞弊的风险
3、原因:公司内控制度不完善
4、建议:建议人事行政部完善对于烟酒管理的相关要求,领用烟酒、礼品应有两位以上的同事在《礼品领用表》
上签字确认,并在月末将各部门的使用情况汇总交部门
负责人签字确认。
入库的烟酒和礼品要做好入库登记。
每月根据期初数、《礼品领用表》登记的数量、入库数
量统计本月结存数。
财务部作为监督部门可以进行突击
盘点。
案例四:财务凭证附件管理有待完善
1、现象:凭证后缺少必要的附件,例如:工程形象进度报告、工程进度款申请书、合同付款页等相关附件,以及
部分审批完整的付款审批单未贴在凭证后。
另外,施工
单位根据某公司本期应付总额开具了发票,而该公司采
用分期的方式支付款项时,该总额发票往往装订在本期
的首次付款凭证后
2、风险:容易在查阅凭证时,对其他分期支付的款项是否
取得对方发票不清楚。
3、原因:财务管理细节不完善
4、建议:为了保证凭证的查阅功能,凭证后的附件应根据
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做到充分完整;对于对方开
总额发票,公司分期付款的,(在未贴发票的凭证上备
注说明该笔付款的发票所在的凭证编号。
案例五:销推广类付款(广告、活动等)应上传支持性文件 1、现象:营销类付款(包括短信、电视平媒广告、网站、户外大牌等)缺少支持性文件。
2、风险:无法对真实性进行复核
3、原因:财务管理细节不完善
4、建议 :营销部在每次申请这类付款的时候,应提供支
持性文件给与财务部,财务部同事也应该据此确认合同
完成并进行付款。
其中,户外大牌:应提供照片(请含
地段标志性建筑);短信:应提供发送短信的软件截屏
(含发送内容,发送成功的跳窗);报纸杂志:应提供
含日期的原件;DM:原件;网络:带日期的截屏;营销
活动(含布置场地等):应提供活动照片等。
案例六:总包履约保函未按合同约定条款执行以及保管不当 1、现象:某总包公司承接了某项目一期一标和一期二标两期总包工程,在各期的总包合同条款中均明确约定
总包单位需在我方支付其合同款项前提供面值为标的
金额10%的履约保函,如不能及时提供,我方扣除与履
约保函金额相同的金额后给予付款。
在实际执行中,
未及时扣款,一期二标的保函一直存放在成本管理部,
并未存放在财务部保险箱内安全保管
2、风险:存在履约风险和资料保管风险
3、原因: 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
4、建议:履约保函是确保承包商按照合同条款约定完成
所承包工程的重要保证,应严格按合同条款的相关约
定,收取履约保函或者扣除与保函金额相同的款项后
再给予支付工程款,并将收到的履约保函交予财务部,
作为重要资料存放在保险箱内
案例七:关联资金利息差影响项目考核,存在税务风险 1、现象:在集团统一资金管理的情况下,项目贷款存在跨
项目使用的情形。
某公司于2009年12月向银行借款
10.1亿元人民币,该资金并未投入项目,而是归集到
总部资金池,某公司2010年贷款利息5,094万元人民
币列入存货,同时总部资金池存款利息收入1,400万元
人民币列入当期损益,某公司每年多承担利息支出约
3,694万元人民币,应在6S考核损益表中予以剔除,
但某公司填报考核损益表时未予以剔除。
2、风险:由于存贷款利息率有较大差异,不利于真实核算
项目盈利情况,且存在所得税风险。
3、原因:公司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4、建议:针对附属项目公司银行贷款被总部归集的情形,
进行项目考核时应予以剔除,并关注可能产生的税务风
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