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关于高三后期复习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2021高考历史复习规划和技巧

【高中历史】2021高考历史复习规划和技巧

【高中历史】2021高考历史复习规划和技巧其实是一门日积月累的学科,因为在貌似杂乱的现象中,梳理、思考、以史为鉴确实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但是单单为了的却有着自己的和捷径。

准备高考实际上是准备三样东西:教材、说明和真题。

在备考的一年中,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重点。

首先,从升的开始到结束这半年的时间,主要是打基础的时间。

第一轮主要重视基础的掌握。

具体的步骤和安排可以按照课本的顺序,新课标之后采取专题史的形式也没有必要打破,主要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唤起学习历史的。

这段时间注意掌握两个东西,第一,这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什么?比如,中国古代的文化史,我们要着重掌握关于儒学的兴起和在后世的沿革史;中国近代史要注意掌握中国的半殖半封的加深以及由此带来的各阶层的抗争。

第二,要注意尽量全面掌握点。

参考2021年的北京高考题会发现,有一定比例的细节点的考察,比如,让大家的学姐学长们都吐血不止的“元代王祯的《农书》”,用人教教材的同学书上只有七个字,七个字…所以这些细节的考察需要大家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就夯实自己的基础,让知识体系尽量的全面。

这个时期知识点为主,可以适当的做一些真题,培养做高考题的感觉以及对于难度的把握。

然后,从第二学期到第二次模拟考试,进行了第二轮历史复习。

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打破教科书编写的框架,重新整合知识点。

教科书采用特殊历史的形式,因此我们转向编年史的视角,通过另一条线索来展示整个历史的知识。

这也可以重新整合因编撰风格而分散在各种教科书中的知识,帮助我们看到特定时期特定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连续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古代历史的一部分为例,我们可以按朝代重新梳理。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朝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总体情况,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看似矛盾的细节。

例如,北宋时期的贫弱与经济繁荣之间的矛盾。

这一点也是如此高考提出问题很容易。

上述梳理不会占用很多时间,所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做更多的实际问题,首先在北京,然后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省份,然后在全国卷,最后在剩余的实际问题。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新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和要求精举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新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和要求精举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新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和要求精举新课程、新理念下的历年高考历史试题,无不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

同学该如何更好地复习应对呢?我建议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高考历史复习方法一、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目标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回归教材。

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在这一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疏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的具体操作,强调三点:1、少量多次的不间断学习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可一暴十寒,许多学习历史,将大量的学习内容集中在一两突击完成。

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

每天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的效率。

2、加强熟读与记忆,务实基础知识第一阶段的复习应强化对历史教材熟读,并牢记其中的重点内容。

理解是增强记忆的秘诀。

反复琢磨,是加深记忆的好办法。

(1)通过主动作用于教材形成记忆。

(2)通过复述的方法检验和强化记忆。

(3)其他几种方法。

联系记忆方法既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纵向联系,又注意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培养一种动态时空历史观念;浓缩记忆法抓住复杂的历史内容的主要头绪,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图示记忆方法把历史凝聚成点,化点为面,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轨迹;特点分类记忆法抓住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自身的特点,把所学知识,按内容性质、特征归纳分类,使本来分散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二、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

在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进行关于知识的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

关于知识的整合和迁移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⑴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高中历史考试复习的技巧与建议

高中历史考试复习的技巧与建议

高中历史考试复习的技巧与建议在高中历史考试的备考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诸多挑战。

从广泛的历史事件到复杂的年代记忆,如何高效地复习和掌握这些内容,是每个学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作为一门充满丰富细节和深刻内涵的学科,历史的复习策略需经过精心设计和实施。

首先,系统的复习计划是成功的关键。

将历史知识拆解成几个主要模块,如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事件、关键人物等,可以让复习变得更有条理。

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时间表,将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分配得当,确保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和巩固。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升复习效率,还能避免遗漏重要内容。

其次,历史事件的记忆需要有效的策略。

很多学生在面对大量的事件和日期时会感到困惑,这时候建立时间线图和事件关联图就显得尤为重要。

时间线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事件的发生顺序,而事件关联图则可以帮助记忆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这些工具不仅可以提高记忆的准确性,还能帮助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除了记忆工具,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同样重要。

单纯记住事件和日期是不够的,学生们还需要理解事件发生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以及这些事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分析和研究资料,学生可以获得对事件更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将大大增强对考试题目的应对能力。

模拟考试和练习题的使用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学生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出题风格,掌握答题的技巧和策略。

在模拟考试中,学生应注重时间的管理,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模拟考试的结果还可以帮助学生评估自己的复习效果,并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小组讨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复习方法。

与同学一起讨论历史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历史事件,增强对知识的掌握。

讨论中,同学们可以互相补充遗漏的知识点,共同探讨难点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合理的休息和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的高强度复习可能会导致疲劳和效率下降,因此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是必要的。

高考历史复习的有效策略是什么

高考历史复习的有效策略是什么

高考历史复习的有效策略是什么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在高考众多科目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科类学科,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分析能力和清晰的历史思维。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高考历史复习呢?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历史学科的知识点繁多且琐碎,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别梳理,制作成时间轴。

在时间轴上标注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

例如,中国古代史可以从夏商周开始,依次经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世界史可以从古代文明如埃及、希腊、罗马开始,到中世纪、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再到现代世界的格局演变。

同时,也可以按照专题进行整理,如政治制度史、经济发展史、文化思想史等。

以政治制度史为例,中国古代的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将它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和发展规律。

通过构建这样的知识框架,能够让考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避免知识点的混乱和遗漏,在答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和调用相关知识。

二、深入理解历史概念历史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如封建制度、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

对于这些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忆,而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以“封建制度”为例,要了解其产生的背景、特点、影响,以及在中国和欧洲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发展历程。

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运用自如,不会出现概念混淆或错误运用的情况。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籍、请教老师等方式,对重点概念进行深入探究。

同时,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来理解概念,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加深记忆。

三、注重史料分析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高考历史试题中也经常会出现史料分析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史料分析的能力。

首先,要学会读懂史料。

史料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图表、图片等。

2024年高三历史复习方法总结(3篇)

2024年高三历史复习方法总结(3篇)

2024年高三历史复习方法总结一、复习计划制定1.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根据历史科目的各个模块和知识点,分配每个阶段的复习时间,并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内容。

2. 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合理安排复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3. 根据考试时间表,提前安排好每个模块和知识点的复习顺序,尽量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和巩固。

二、系统复习知识点1. 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抓住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如教材、历史辅导书、历年真题等,深入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

3. 在复习中注重对历史事实的记忆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尽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制作复习工具1. 制作知识点的笔记和概念地图,方便自己回顾和复习。

2. 制作复习卡片,将关键知识点和重要名词、事件写在卡片上,方便随时查看和记忆。

3. 制作时间轴表格,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帮助自己理清事件发展的脉络。

四、做好思维导图和图像记忆1. 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结构,将各个模块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用图形方式表示,帮助记忆和理解。

2. 利用图像记忆,将一些抽象概念和历史事件与形象的图像联系起来,提高记忆效果。

五、多维度整理历史事件1. 通过追溯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2.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审视历史事件,例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提升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能力。

六、解析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1. 学习并掌握历史文献的解读方法,了解其中隐藏的信息和价值。

2. 理解考古资料的生成背景和意义,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从中获取对历史的了解。

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1. 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和比较,把握事实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培养批判和评价的能力。

2. 发展历史思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理解历史事件,并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八、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1. 熟悉历年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和考点,理解题目的意图和解题思路。

高三后期历史复习的策略与建议

高三后期历史复习的策略与建议

高三后期历史教学的策略与建议一、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历史命题的基本特点1、立足基础知识,体现历史学科的基础性。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历史学科的生活性3、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历史学科的时代性。

4、发掘问题的思维空间,体现历史学科的探究性。

5、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6 、培养未来人才,体现历史学科的前瞻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历史学科试题的特征是:1、反映历史思维的特征,即对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具有时代意义的认识和思考。

2、以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托,以考核的能力要求为指导,以试题提供的材料为情境组织考试的内容。

(直接点说,意即试题立意的出发点和命题视野,试题提供的材料或情景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在扩大。

)3、试题设计符合史学特点,既尊重历史事实的确定性,又注重历史评价的探究性。

4、材料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材料呈现形式以文字的陈述为主,辅之以图、表和其他方式。

三、析“点”串“线”,构建历史知识网络体系(一)析“点”点,指的是构成历史知识体系的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基础知识,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等特点。

对历史概念的完整把握和准确运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历史素养。

因此,高考非常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

历史概念在高考命题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命题者对形成历史概念的各基本要素的单独或者综合考查。

在高考试题中,体现设问指向的历史概念术语具体表现为时间、地点、主旨(涵义)、背景、原因、条件、目的、作用、影响等等关键词。

1.合理分解学习目标【案例】秦的统一是怎样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初步形成的?解读: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中“六王毕,四海一”一目教学中,重难点之一是“如何理解秦朝的建立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不少教师在授课中对这句话一带而过,忽略了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极好的素材。

高三历史学科最后阶段的复习和备考策略

高三历史学科最后阶段的复习和备考策略

高三历史学科最后阶段的复习和备考策略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骆志煌5月份是高三文科学生高考前复习的最后一个阶段,经历了第一轮以重温和深化教科书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复习,在基本上掌握了教科书相应的基础知识以后,最后这一阶段的复习还要经历专题整理和真题演练两个环节。

一、按考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重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题化复习1.按照通史体例将三册必修教科书的内容重组,加强知识间横向联系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的教科书是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专题分类,按照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的体例编写的,有利于学生在模块内按照一定的认知顺序分门别类地掌握历史知识,线索比较清晰,建议第一轮的复习就按照这样的体例,以高考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把知识细细梳理一遍。

第二轮的复习要打破教科书的体系,重建通史体例,加强历史知识横向联系,按世界与中国的时间顺序重新编排教科书的知识,以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这几个专题,使历史知识立体地呈现出来,把握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各专题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起来。

以下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可以以三个层面体现知识与考点。

首先,明确中国古代史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大阶段的起止时间和关键性事件,构成知识体系的第一个层面。

其次,明确各阶段特征,这构成历史知识的第二个层面,把握封建社会各时期的特征: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大一统的秦汉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繁荣的隋唐时期、封建国家的继续发展的宋元时期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明清时期。

第三,在第二个层面基础上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知识回归到每个时代或阶段里复习。

如春秋时期的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经济:农业-井田制、石器锄耕,手工业-工商食官、青铜业和纺织业;文化-青铜艺术、礼乐文化。

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变革、诸侯争霸;经济:农业-重农抑商政策、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和土地私有制,手工业-青铜制造、冶铁技术,商业-商业区出现和商业中心形成;文化:思想-百家争鸣,文学-诗经、楚辞,科技-司南、火药知识,艺术-编钟、绘画……。

复习好高考历史的方法和策略总结

复习好高考历史的方法和策略总结

复习好高考历史的方法和策略总结复习好高考历史的方法和策略一、仔细解读考试说明及课标,把握复习方向。

考试说明,是该达到水平的重要依据。

它规定着历史高考该考啥怎么考等?说它是高考复习的指南针,恰如其分。

为事半功倍,复习之前必须认真解读,掌握正确的方向。

所以大家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解读好考试说明以及新课标,搞清重点和难点,做好针对有效的复习。

要注意考试说明当中不同的动词,如,“概述”“知道”“认识”“了解”“理解”“掌握”“探讨”等。

这些词语所对应的,是对不同知识要求程度的不同。

举个例子吧,比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节课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其中的“了解”,是要求掌握基础知识能达到再认的程度,而“分析”呢,则是要求程度比较高,通过学习,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所以呢,一定要在老师的带领之下,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和新课标,搞清楚对知识能力的要求,针对不同内容制定出适合复习策略,唯有把握重难点,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

二、巩固基础知识,探索科学学法。

考试首先考的是基础知识,大家要通过复习把知识整合成脉络和体系。

这就要求在复习中不但巩固基础知识,还会突出重难点。

复习前要对学习方法有重视。

对知识的体系有期待,然后才有可能形成点线面的知识网络。

学习不断深入,掌握了基础知识,再渐次深入分析历史现象,逐渐便能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做到这一点,便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给大家讲几条便于操作的方法。

课前阅读目录,思考本节专题在整书中之地位。

接着,思考本节标题及本专题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专题的大方统摄小节内容。

复习本节内容,定要留意读一读标题、课前提示、小标题、正文、插图、以及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和学习思考如果有,也不能放过。

仍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节为例子,它是必修二专题一最后一节,首先大家会了解必修二呢,它是经济史。

然后分析本专题: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及特点,千百年,中国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高三历史后期复习的几点做法

高三历史后期复习的几点做法

高三历史后期复习的几点做法浠水团陂高中余金红从现在算起,距离高考仅剩100天左右时间,2013年高考复习也进入攻坚阶段。

如何在最后这100天内提高应试能力,并在高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好成绩,是我们高三师生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

以下就后期历史复习,结合个人教学实际,略谈几点想法和建议,以期对广大高三历史考生有所帮助。

一、后期复习的基本思路(一)梳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主干体系和知识网络。

中学历史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其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有其特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高三后期历史复习的首要一步是对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按历史发展的阶段进行整理,抓住知识点,突出知识面,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形成立体式框架知识结构。

在回归教材、回归基础的前提下,将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

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内容,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复习:(1)地主阶级:新思想(师夷长技制夷),中体西用;(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君主立宪)、革命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思想;(3)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

在此基础上,要明确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二)正确把握高考历史复习范围与要求,继续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最后阶段,应结合高考规定考核的要点进行复习,最好能依据《考试说明》一个一个知识点再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排查,同时注意运用基本的记忆方法,准确记忆基本史实。

现今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考查为前提,以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为着眼点,从而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考试说明》,在复习中必须首先把握好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如历史背景(条件)、过程、意义(影响)等。

特别要强记一些重点知识,也就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如历史“之最”,历史“第一”;历史上具有“开始”、“开端”、“标志”里程碑意义的史实;具有转折、决定性意义的史实;具有新特点的史实;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教材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作出的结论、评价。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及方法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及方法

⾼三历史复习计划及⽅法历史属于⾼考⽂综之⼀,如果复习得好是能够轻易拿很多分的。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三历史复习计划及⽅法,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考历史复习计划1、⾼考历史复习计划之少量多次的不间断学习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可⼀曝⼗寒,许多天不学习历史,将⼤量的学习内容集中在⼀两天突击完成。

⼼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们在学习了新知识以后,遗忘速度最快的是学习后的24 ⼩时之内,⼀半以上的学习内容会在这⼀时间段内遗忘。

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的办法。

每天学习⼀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注意⼒的集中和学习的效率。

2、⾼考历史复习计划之加强熟读与记忆,夯实基础知识第⼀阶段的复习应强化对历史教材的熟读,并牢记其中的重点内容。

理解是增强记忆的秘诀。

反复琢磨,是加深记忆的好办法。

(1)通过主动地作⽤于教材形成记忆。

历史教材中的⽂字表述通常可以分为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

所谓主动地作⽤于教材,就是我们要在学习中去区分教材中的这些不同的成分,知识成分通常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也是⾼考阅卷中的“采分点”,应该准确地把握,⽽语法成分在表述上是有很⼤⾃由度的,只要能把知识成分正确地串联起来,⽆须拘泥于特定的说法。

因此,在学习中主动地思考教材表述中的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在这样的理解和甄别过程中,理解和记忆也就开始形成了。

我们通常说的通过理解来记忆,其含义当然⽐较复杂,包含多⽅⾯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种⽅法⽆疑是⾮常重要和有实效的⼀个操作⼿段。

我们可以看这样⼀个简单的实例,教材中表述道: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波澜壮阔的⼀次伟⼤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命战争。

在这句话中,可以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只能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这三个词。

可以把这样的词叫做“核⼼词”,这种⽅法也可以称为甄别和记忆核⼼词的⽅法。

从上例中可以看到,经过甄别以后的记忆内容精炼紧凑,记忆量仅有原先的。

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计划

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计划

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明确备考目标高三学生要明确备考目标是什么。

历史高考考查的内容繁多,包括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多个方面。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实际情况,明确备考目标,确定自己的备考重点,合理分配精力和时间。

二、建立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是备考历史高考的第一步。

学生可以根据历史高考大纲和考试内容,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

在学习计划中包括每天的学习任务、复习内容、时间安排等。

要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节奏,灵活调整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效果。

三、拟定复习策略历史高考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备考历史高考时,学生要注重复习策略的制定。

可以通过整理笔记、做题练习、模拟考试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历史认知水平和解题能力。

四、合理安排时间高三学生备考历史高考时,要合理安排时间,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设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拖延症的出现。

五、强化考点训练历史高考考查的内容广泛,但是每年的考题都有其固定的考点。

高三学生要注重对历年高考真题和考点的分析,强化考点的训练。

可以通过练习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考试等方式,熟悉考试题型和提升解题能力。

六、加强错题复习在备考历史高考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和错误题目。

在错题本中记录下这些错题,并及时进行复习,找出错误原因,避免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七、注重知识的串联历史是一门重要的文化科目,考生应该注重知识的串联和联系。

在备考历史高考时,可以通过建立知识框架、梳理知识脉络等方式,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演变,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八、保持积极心态备考历史高考是一个漫长而繁重的过程,高三学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耐心。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辛苦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高三历史复习技巧方法

高三历史复习技巧方法

高三历史复习技巧方法
高三历史复习技巧方法有以下几点:
1.系统整理知识点:将历史知识点按照章节或主题进行整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或总结笔记,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多角度阅读教材:除了仔细阅读教材,可以通过查阅其他参考书籍或资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3.做历年真题:通过做历年的高考真题,了解考试形式和命题思路,熟悉历史题型和答题技巧。

同时,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

4.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合理安排时间,将历史复习与其他学科的复习相互结合,确保全面复习。

5.做笔记记忆与复习:在复习过程中,用自己的话语和逻辑进行笔记,将重点和难点标注出来。

通过多次复习和回顾,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6.讨论与交流:与同学或老师讨论历史问题,互相交流思考,可以帮助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理解问题的多样性。

7.理解和应用:在复习的同时,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思考如何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定时定量地进行复习,保持专注和耐心。

遇到难题时,不要放弃,可以寻求帮助和引导。

9.注意休息和调节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和疲劳。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保持身心健康。

10.多维度复习:可以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参观博物馆,或进行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高三历史备考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高三历史备考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高三历史备考的应对策略有哪些高三正在备考阶段,历史的复习是艰辛的,好的历史复习策略能让大家事半功倍。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历史备考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1.整合教材,提升综合能力。

目前高中历史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的,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但专题史的教学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最好按通史体例重新整合三个模块的内容,构建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

抓好通史复习,既可温故,即整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模块的知识;又可知新,即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归纳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识。

2.以教材为载体,强化历史思维的培养。

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教材为载体,借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多视角思考相关问题。

例如当我们依据教材对新文化运动大加赞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学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

历史学习需要我们大胆质疑历史结论,有质疑,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3.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查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从内容呈现来看,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确实加大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的考查力度。

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只有掌握这些主要史观的内涵,才能准确分析、理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才能理解、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才能在备考中运用其理论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4.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高考历史复习最后阶段怎样复习

高考历史复习最后阶段怎样复习

高考历史复习最后阶段怎样复习高考历史复习最后阶段怎样复习1.高考历史考前最后阶段要回归课本,回归基础知识,不要再去做更多的题、做难度大的题,应多花些时间在课本上,消灭知识盲点。

2.查漏补缺。

尽量多地收集综合试卷以后所做的历史练习题、考试卷,再仔细地看一遍,找出基础知识掌握及答题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3.辅助做些历史基础题。

每天抽出10分钟至15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基础题,一方面可检验一天复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使自己做题的熟练性不降低。

4.高考历史复习最后挑战消极评价。

我行,一定行,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挑战和解除消极评价。

以无畏、无所不能的心理迎接考试。

相信自己,信心影响心态,心态决定成败。

5.正因为对考试太敏感,想得太多,所以才导致了考试焦虑。

方法: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坐两分钟,使呼吸均匀。

放松考试心态。

高三历史如何复习树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树立通史为本的意识,以时间为历史基本框架,以国别、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为辅助,构建清晰和等级化了的知识体系。

如魏晋南北朝,高考考试范围所联系的一定出不了孝文帝改革、南方经济开始发展、九品中正制、民族融合这四大角度,再辅佐以政治经济文化的识别,无论所给材料如何变换,学生都基本能够完成所需知识的清晰定位。

具体的实现形式上,学生可以以时间为主线,将时段内所有知识点排布一遍,也可以送到老师处加以指导完善,尽量背诵识记,基础知识问题就不大了。

研读考纲,弄清重点和考题方向这个时候新一年的考纲还没有发布,但上一年的考纲和头几年的考纲进行对比的话,应该可以看出近几年来考察内容的大致方向。

高考大纲虽然会有些许的调整,但是绝大多数内容都没有变化,年年必考的一定是重点,而_年新增的考点自然也是要引起关注的内容。

按照考纲来复习,可以使学生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出题方向,更快的接受高考模拟。

重点知识突破高考虽然没有必然规律,但总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如当年的周年大事、重要领导人的讲话涉及、前些年高考没有考的重要考点都应该是我们准备的重点。

高三历史备考经验总结

高三历史备考经验总结

高三历史备考经验总结1. 制定备考计划:高三历史备考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研究内容。

制定备考计划可以帮助你合理分配研究时间,掌握重点知识,并确保复的全面性。

2. 熟悉考纲和题型:了解历史考纲和各个题型的要求是备考的基础。

逐一琢磨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率。

3. 系统复历史知识点:历史备考重在全面的知识掌握。

制定一个复计划,对历史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复。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做笔记、解答历年真题等方式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4. 做好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将历史知识点通过编写总结、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整理和总结,有助于记忆和巩固知识。

5. 多做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是备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资源。

通过做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锻炼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做错题、对照答案进行纠正,提高自己的答题准确性。

6. 增强历史素养:历史备考不仅仅是背诵知识点,还需要有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历史素养。

要增加阅读历史类书籍、报纸、杂志的时间,提高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7. 注重答题技巧: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答题技巧的培养。

要学会快速阅读和理解题目,掌握一定的解题步骤和思路,避免在考试中因为时间不够而影响答题效果。

8. 合理安排复和休息时间:备考过程中合理安排复和休息时间非常重要。

制定一个合理的复和休息计划,不仅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还可以提高备考效率和注意力集中程度。

总之,高三历史备考需要有系统性和方法性。

制定备考计划、系统复习知识点、多做历年真题和增强历史素养等方法能够帮助提高备考效果。

同时,合理安排复习和休息时间,注重答题技巧也是备考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方案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方案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方案引言:高三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面对的关键时刻,历史科目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历史复习备考方案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广大高三学生提供一份高效的历史复习备考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历史科目。

一、了解考试内容和考点首先,学生需要详细了解历史考试的内容和考点。

通过仔细研究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和考纲,可以明确知道历史考试的重点知识点和出题思路。

学生可以将这些内容整理成知识点清单,以便于后续的复习备考。

二、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复习历史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规划,以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复习。

学生可以将每个月的复习计划拆分成每周的复习计划,并在每天进行详细的时间规划。

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复习时间。

三、记忆口诀和归纳总结历史学科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并且需要记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为了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制定口诀或者归纳总结,便于记忆和复习。

例如,可以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或者制作简明扼要的口诀,帮助记忆和理解。

四、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历年高考历史真题是复习备考的重要辅助材料,通过做历年真题可以熟悉考试题型和出题思路。

此外,在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中多做历史科目的试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多做真题和模拟试题,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答题速度,为最后的高考做好准备。

五、加强与老师的互动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及时向老师请教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学生可以将遇到的难题记录下来,与老师进行讨论和解答。

通过与老师的互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并且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三的学习时间紧张,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对学习造成的不良影响。

学生还可以结合历史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延伸,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生反映出的问题→教学
(1)卷面、书写规范问题 ①布局,字迹 ②顺序,标示 ③开放性试题的格式
(2)材料使用问题
(3)思维方法与语言表述问题
(2018年Ⅱ卷)第41题大豆种植利用
第(1)问: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12分)(平均得分:4.6;难度:0.39)
开始时间
生活(食物)
(四)高考真题和高考阅卷
1、高考真题 “味道” 重要备考资源 研真题,是一种“对话”:体味风格特点,领会命题意
图和解题思路,进而反思自身教学,引领学生学习。
我们的一些做法: (1)考点统计分析。常考,偶考,未考。优先关注常考, 适当防备未考(提醒)。命题时,有意识进行覆盖。特别重 要的,反复考。
特点 范围变化 内容
作用 生产(农业) 社会
途径方式
环境(生态)
第(2)问: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
(2016年Ⅲ卷)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 校务管理→权力下放;教授治校 教员聘用→兼容并包
(2018年Ⅱ卷)概括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机构组织→管理机构;科研机构 队伍建设→考试招生制度;知识分子政策
2、高考阅卷
要求: 准确把握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精神,统一标准,保障质量
评分: 讲科学性(有理有据);考生实际;有操作性;鼓励创见
——2018年试题评析
2、新课标
重要性 我们的做法:
教师: (1)指导教学。如文化史,理解更清楚、透彻。 (2)命题素材。选择性必修的专题,如商务印书馆。
学生: 在通史复习前,印发中外历史纲要“内容要求解读”
(徐蓝教授主编,类似知识体系),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 行检查。
人类文化发展三条基本特征: (1)纵向:传承性、发展性; (2)横向:区域性、多样性; 交流性、互补性。
考纲: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
(1)历史时序框架。20世纪40年代中—90年代初,90 年代初以来。
(2)大概念和核心概念。一个主题:国际政治秩序和 政治格局发展变化,四个关键概念先后是:雅尔塔体系,冷 战,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3)认识视角<史观、范式>:整体世界的曲折发展 (相对无序→渐趋制度化;存在的问题:不合理,不公平)
放宽: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学科(“友军”)
◇“突出”→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学科方法) 发现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质量(中学生缺乏) 较好地解决问题(分析是关键的中间环节)
不是以教知识为目的,而是通过运用知识来认识历史
问题。
——叶小兵教授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整合和迁移知识从而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改变在学习中过于重视对知识的孤 立、机械性的记忆和理解,培养他们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和 融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学生: 强化学科基础 提高思维能力 完善答题技巧 调控身心状态
(二)考纲和新课标
1、考纲
千头万绪,从哪入手?抓住纲,纲举目张。否则,可能
走弯路,效果不好。
——吴伟教授
历史试题的主观题问题设计和选择题选项设置,均以考 试大纲为依据,以高中历史必备知识为依托,对考试内容和 要求进行优化与整合,强调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
改革史选做题 (1)统计常见的设问模式
概括/指出……内容或特点(改什么、如何改) 分析/说明……意义、作用或影响(改了又如何) (2)研究思路方法 如概括特点,研习12道试题,可归纳出以下角度:领导 /机构、途径/方式、原则、范围/领域、重点、中心、过程 (还可再分)、相关配套等。 常见的(一般的)为主,少见的(特殊的)提醒注意。
中华文化的五个特点: (1)本土性 (2)多样性 (3)吸纳性(包容性) (4)凝聚性 (5)连续性
(三)知识体系
考生需要运用准确掌握历史时序、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等能力进行综合思考。
——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18年历史试题的评析
2018年重庆高考阅卷中,暴露出的考生较为严重的问题 之一,就是知识体系问题。这也是黄开红老师在高三复习会 上指出的考生存在的第一个突出问题。
现有教材展现的,不是一幅完整的历史“画卷”,而是 开了若干个看历史的“窗口”。学生不容易形成清晰、合理 的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结构线索清晰、简要,学生更易于 掌握。
抓住:重大史事、重要概念、基本线索、基本结构和基 本特征。尤其要注意准确把握历史时序。
形式:表格、图表或思维导图。根据学生层次,采取不 同的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
注重落实依纲考试,凸显考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内在
联系。
——2018年试题评析
具体考点:没什么变化(“芝麻”)
总的要求:方向引领(“西瓜”)
◇“基础”→中学历史课程 把准:重知识→重能力→重素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具体内容是什么不是非常重要,实
质是什么才重要。
通过内容培养、训练出的素质,在考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夯实应考基础。
1、特点: 慢进度,深挖掘,注重知识逻辑和思维方法
2、基本安排: (1)分科后至一诊前:新课教学;按教材复习 (2)一诊后至二诊:通史复习;题型及训练等 (3)二诊后:重热点专题;模拟训练;回归教材等
四有:脑中有考纲,心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课堂有效率。
三实:求实,务实,落实。
教师: 把握高考脉搏 制定合理计划 发挥团队力量 踏实精耕细作
(2)解题思路和技巧方法的研究。分类研究,重点突破, 找特点规律,寻对策办法。
开放性试题 (1)分类研究:
如自拟论题,提炼观点,指出趋势,指出不同,提取 信息,进行探讨,修改建议等。 (2)重点突破:
解题思路和步骤;容易出问题之处。 如自拟论题与提炼观点,学生搞不清楚,可以变换形式, 一题多练(换一种模式)。 再如,步骤很重要,尤其第一步是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错了,基本就错。平时多练多见(练关键),加强分析讲评, 针对性个别辅导。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先锋】
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
【独门秘籍】
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
【原创领军】
2020-20 一些思考和做法
☆基本情况 ☆考纲和新课标 ☆知识体系 ☆高考真题和高考阅卷
(一)基本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