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四章 动物分类知识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Ⅱ部分 动物类群及多样性
• 第四章 动物的分类及其意义
• 一、介绍几位动物学家 • (1) Aristotle 384--322, B.C.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 古 希 腊 人 , 在 其 著 作 , 《L`Historie des Animaux》 描述 种动物, 》 描述454种动物 并用了种 种动物 并用了种(eidos)和 和 的术语。 属(genos)的术语。被称为动物学之父 的术语 被称为动物学之父.
二、 动物分类学基础知识简介 (一)、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二)、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
1. 分类学原理及依据
分类学的基础就是进化论。各种动物都具有共同的起源, 分类学的基础就是进化论。各种动物都具有共同的起源,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分化发展而来。他们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分化发展而来。 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他们和生命的起源及种族 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又称系统分类学。这是建立在达 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 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 根据物种间形态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总和为基础(早期),近 根据物种间形态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总和为基础(早期),近 ), 代还应从生理、生化、细胞、遗传、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角 代还应从生理、生化、细胞、遗传、血清学、 度综合定位。 度综合定位。
通常采用的是: 通常采用的是: 界 (Kingdom) 门 (Phylum) 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种 (Species) 以人为例: 以人为例: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灵长目 人科 人属 人种
此外,还可在阶元间插入“ 此外,还可在阶元间插入“总” 或“亚”。
2.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
数值分类学方法 (Numerical taxonomy) 、进化分类学方法 (Evolutionary systematics)、分子系统发生学方法 (Molecular 、 phylogenetics)、分支系统学方法 (Cladistics) 、
(三)、分类阶元 )、分类阶元
各 界 物 种 数 比 例
(七)动物的分门 • 大大小小分为 余门。 大大小小分为30余门 余门。 • 原生动物门,中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扁盘动物门, 原生动物门,中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扁盘动物门, 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 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 颚胃动物门,原体腔动物(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 颚胃动物门,原体腔动物(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 动吻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 动吻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 内肛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须腕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内肛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须腕动物门, 螠虫动物门,星虫动物门,鳃曳动物门,缓步动物门, 螠虫动物门,星虫动物门,鳃曳动物门,缓步动物门, 舌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外肛动物门, 舌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外肛动物门, 帚虫动物门,毛颚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 帚虫动物门,毛颚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六)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位置
自然界物质分:生物、非生物。 自然界物质分:生物、非生物。 生物: 生物: 二界系统: 1.二界系统:Carl von Linne,1735 二界系统 提出了动物界、植物界。 以生物能否运动 提出了动物界、植物界。 2.三界系统: J.Hogg,1860和E.H.Haeckel,1866 三界系统: 三界系统 和 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即原生生物界(细菌、藻类、 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即原生生物界(细菌、藻类、 真菌和原生动物)、动物界和植物界。 )、动物界和植物界 真菌和原生动物)、动物界和植物界。 3.四界系统:H.F.Copeland,1938 四界系统: 四界系统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 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4.五界系统 五界系统 • R.H.Whittaker,(1924—1980) ( ) • 按生物的进化将生物分成五个界 按生物的进化将生物分成五个界. 年提出的。 于1969年提出的。 年提出的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 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五界系统按复杂性递增的三个层次排列生命: 五界系统按复杂性递增的三个层次排列生命: • 原核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界); 原核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界); • 真核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界); 真核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界); • 真核的多细胞(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真核的多细胞(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 五界系统没能反映出非细胞生物阶段。 五界系统没能反映出非细胞生物阶段。 •
5.六界系统:陈世骧1979 六界系统:陈世骧 六界系统 非细胞总界(包括病毒界)、原核总界(包括细菌界、 )、原核总界 非细胞总界(包括病毒界)、原核总界(包括细菌界、蓝藻 )、真核总界 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真核总界( 界)、真核总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 对生物的分界尚无统一意见,生物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以营 对生物的分界尚无统一意见,生物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养的获取方式看:能利用二氧化碳、 养的获取方式看:能利用二氧化碳、无机盐及能源合成自身 所需食物的称自养生物 绿色植物、紫色细菌), 自养生物( ),他们是食 所需食物的称自养生物(绿色植物、紫色细菌),他们是食 物的生产者。从自养生物那里获取营养的为异养生物 异养生物, 物的生产者。从自养生物那里获取营养的为异养生物,是食 物的消费者。真菌为分解吸收型 是还原者。 为分解吸收型, 物的消费者。真菌为分解吸收型,是还原者。
思考题
• 1.概念:物种、双名法、自然分类系统、分 概念:物种、双名法、自然分类系统、 概念 类阶元、 类阶元、五界系统 • 2.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因素有那些? 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因素有那些? 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因素有那些
(五)、物种的ຫໍສະໝຸດ Baidu名 )、物种的命名(Nomenclature) 物种的命名
先生创建。 国际上通用的是“双名法” 先生创建 国际上通用的是“双名法”,由Linnaeus先生创建。即: 每一个物种都应有一个学名。 每一个物种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个学名由两个并列的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组 前一个字是属名,(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一个字是种名( ,(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成,前一个字是属名,(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一个字是种名(形容 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学名后还可写上定名人的姓名。 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学名后还可写上定名人的姓名。如:家犬的学名是 Canis familiaris.。正式出版物要用斜体。如果种名不能确定,应在属名后加 。 。正式出版物要用斜体。如果种名不能确定,应在属名后加sp.。 “三名法” 就是种名后加亚种名。 三名法” 就是种名后加亚种名。
动物 系统进化树
(四)、物种 )、物种(Species)的概念 物种 的概念
分类的基本单位。各种动物以物种的形式作为发展的一定阶段, 分类的基本单位。各种动物以物种的形式作为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互交繁 殖的自然群体,种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 殖的自然群体,种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 亚种: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即一个种群被长期分割在不同的地区, 亚种: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即一个种群被长期分割在不同的地区, 他们之间断绝了基因交流,各自演化出了一些独特的形态特征,称亚种。 他们之间断绝了基因交流,各自演化出了一些独特的形态特征,称亚种。 分类学上: 分类学上:最基本的分类阶元 哲学上: 哲学上:生物界发展连续性和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 生态学上: 生态学上:占据特定的生态位 遗传学: 遗传学:所有成员共享一个基因库 形态(生理)学上:相似的形态、 形态(生理)学上:相似的形态、生理特性 生殖生物学上:统一的繁殖群体; 生殖生物学上:统一的繁殖群体;不同群体之间自然的生殖隔离
• (3) Lamark 1744--1829 (拉马克 拉马克) 拉马克 • 法国人,认为物种是可变的 法国人,认为物种是可变的,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是其主要观点。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是其主要观点。 用进废退 • (4) Schleiden 1804--1881 (施莱登 施莱登) 施莱登 Schwann 1810--1882 (施望) 施望) • 德国人,提出细胞学说 认为动物 德国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动物 • 和植物基本结构是细胞 • (5) Darwin 1809--1882 (达尔文 达尔文) 达尔文 • 英国人,《 物种起源》提出生物 英国人, 物种起源》 • 进化论,中心学说是“自然选择” 。 进化论,中心学说是“自然选择” (6)Mendel and Morgen ) 孟德尔和摩尔根 • 提出现代遗传学
• (2) Linne 1707--1778 (林 林 奈) • 瑞典人,主要贡献 瑞典人, • a 创立 《 自然分类系统 》 创立《 自然分类系统》 将动物分为纲,目 属 种 和 将动物分为纲 目 ,属 ,种 .和 六个纲--哺乳纲 鸟纲,两栖 哺乳纲,鸟纲 六个纲 哺乳纲 鸟纲 两栖 鱼纲,昆虫纲 纲,鱼纲 昆虫纲 蠕虫纲 鱼纲 昆虫纲,蠕虫纲 • b. 双名法 提出生物具有种 双名法,提出生物具有种 的概念.但认为物种不变 但认为物种不变,物 的概念 但认为物种不变 物 种由神创造. 种由神创造
• 第四章 动物的分类及其意义
• 一、介绍几位动物学家 • (1) Aristotle 384--322, B.C.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 古 希 腊 人 , 在 其 著 作 , 《L`Historie des Animaux》 描述 种动物, 》 描述454种动物 并用了种 种动物 并用了种(eidos)和 和 的术语。 属(genos)的术语。被称为动物学之父 的术语 被称为动物学之父.
二、 动物分类学基础知识简介 (一)、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二)、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
1. 分类学原理及依据
分类学的基础就是进化论。各种动物都具有共同的起源, 分类学的基础就是进化论。各种动物都具有共同的起源,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分化发展而来。他们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分化发展而来。 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他们和生命的起源及种族 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又称系统分类学。这是建立在达 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 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 根据物种间形态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总和为基础(早期),近 根据物种间形态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总和为基础(早期),近 ), 代还应从生理、生化、细胞、遗传、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角 代还应从生理、生化、细胞、遗传、血清学、 度综合定位。 度综合定位。
通常采用的是: 通常采用的是: 界 (Kingdom) 门 (Phylum) 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种 (Species) 以人为例: 以人为例: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灵长目 人科 人属 人种
此外,还可在阶元间插入“ 此外,还可在阶元间插入“总” 或“亚”。
2.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
数值分类学方法 (Numerical taxonomy) 、进化分类学方法 (Evolutionary systematics)、分子系统发生学方法 (Molecular 、 phylogenetics)、分支系统学方法 (Cladistics) 、
(三)、分类阶元 )、分类阶元
各 界 物 种 数 比 例
(七)动物的分门 • 大大小小分为 余门。 大大小小分为30余门 余门。 • 原生动物门,中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扁盘动物门, 原生动物门,中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扁盘动物门, 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 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 颚胃动物门,原体腔动物(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 颚胃动物门,原体腔动物(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 动吻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 动吻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 内肛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须腕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内肛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须腕动物门, 螠虫动物门,星虫动物门,鳃曳动物门,缓步动物门, 螠虫动物门,星虫动物门,鳃曳动物门,缓步动物门, 舌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外肛动物门, 舌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外肛动物门, 帚虫动物门,毛颚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 帚虫动物门,毛颚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六)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位置
自然界物质分:生物、非生物。 自然界物质分:生物、非生物。 生物: 生物: 二界系统: 1.二界系统:Carl von Linne,1735 二界系统 提出了动物界、植物界。 以生物能否运动 提出了动物界、植物界。 2.三界系统: J.Hogg,1860和E.H.Haeckel,1866 三界系统: 三界系统 和 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即原生生物界(细菌、藻类、 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即原生生物界(细菌、藻类、 真菌和原生动物)、动物界和植物界。 )、动物界和植物界 真菌和原生动物)、动物界和植物界。 3.四界系统:H.F.Copeland,1938 四界系统: 四界系统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提出了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 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4.五界系统 五界系统 • R.H.Whittaker,(1924—1980) ( ) • 按生物的进化将生物分成五个界 按生物的进化将生物分成五个界. 年提出的。 于1969年提出的。 年提出的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 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五界系统按复杂性递增的三个层次排列生命: 五界系统按复杂性递增的三个层次排列生命: • 原核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界); 原核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界); • 真核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界); 真核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界); • 真核的多细胞(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真核的多细胞(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 五界系统没能反映出非细胞生物阶段。 五界系统没能反映出非细胞生物阶段。 •
5.六界系统:陈世骧1979 六界系统:陈世骧 六界系统 非细胞总界(包括病毒界)、原核总界(包括细菌界、 )、原核总界 非细胞总界(包括病毒界)、原核总界(包括细菌界、蓝藻 )、真核总界 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真核总界( 界)、真核总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 对生物的分界尚无统一意见,生物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以营 对生物的分界尚无统一意见,生物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养的获取方式看:能利用二氧化碳、 养的获取方式看:能利用二氧化碳、无机盐及能源合成自身 所需食物的称自养生物 绿色植物、紫色细菌), 自养生物( ),他们是食 所需食物的称自养生物(绿色植物、紫色细菌),他们是食 物的生产者。从自养生物那里获取营养的为异养生物 异养生物, 物的生产者。从自养生物那里获取营养的为异养生物,是食 物的消费者。真菌为分解吸收型 是还原者。 为分解吸收型, 物的消费者。真菌为分解吸收型,是还原者。
思考题
• 1.概念:物种、双名法、自然分类系统、分 概念:物种、双名法、自然分类系统、 概念 类阶元、 类阶元、五界系统 • 2.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因素有那些? 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因素有那些? 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因素有那些
(五)、物种的ຫໍສະໝຸດ Baidu名 )、物种的命名(Nomenclature) 物种的命名
先生创建。 国际上通用的是“双名法” 先生创建 国际上通用的是“双名法”,由Linnaeus先生创建。即: 每一个物种都应有一个学名。 每一个物种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个学名由两个并列的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组 前一个字是属名,(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一个字是种名( ,(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成,前一个字是属名,(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一个字是种名(形容 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学名后还可写上定名人的姓名。 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学名后还可写上定名人的姓名。如:家犬的学名是 Canis familiaris.。正式出版物要用斜体。如果种名不能确定,应在属名后加 。 。正式出版物要用斜体。如果种名不能确定,应在属名后加sp.。 “三名法” 就是种名后加亚种名。 三名法” 就是种名后加亚种名。
动物 系统进化树
(四)、物种 )、物种(Species)的概念 物种 的概念
分类的基本单位。各种动物以物种的形式作为发展的一定阶段, 分类的基本单位。各种动物以物种的形式作为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互交繁 殖的自然群体,种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 殖的自然群体,种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 亚种: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即一个种群被长期分割在不同的地区, 亚种: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即一个种群被长期分割在不同的地区, 他们之间断绝了基因交流,各自演化出了一些独特的形态特征,称亚种。 他们之间断绝了基因交流,各自演化出了一些独特的形态特征,称亚种。 分类学上: 分类学上:最基本的分类阶元 哲学上: 哲学上:生物界发展连续性和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 生态学上: 生态学上:占据特定的生态位 遗传学: 遗传学:所有成员共享一个基因库 形态(生理)学上:相似的形态、 形态(生理)学上:相似的形态、生理特性 生殖生物学上:统一的繁殖群体; 生殖生物学上:统一的繁殖群体;不同群体之间自然的生殖隔离
• (3) Lamark 1744--1829 (拉马克 拉马克) 拉马克 • 法国人,认为物种是可变的 法国人,认为物种是可变的,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是其主要观点。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是其主要观点。 用进废退 • (4) Schleiden 1804--1881 (施莱登 施莱登) 施莱登 Schwann 1810--1882 (施望) 施望) • 德国人,提出细胞学说 认为动物 德国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动物 • 和植物基本结构是细胞 • (5) Darwin 1809--1882 (达尔文 达尔文) 达尔文 • 英国人,《 物种起源》提出生物 英国人, 物种起源》 • 进化论,中心学说是“自然选择” 。 进化论,中心学说是“自然选择” (6)Mendel and Morgen ) 孟德尔和摩尔根 • 提出现代遗传学
• (2) Linne 1707--1778 (林 林 奈) • 瑞典人,主要贡献 瑞典人, • a 创立 《 自然分类系统 》 创立《 自然分类系统》 将动物分为纲,目 属 种 和 将动物分为纲 目 ,属 ,种 .和 六个纲--哺乳纲 鸟纲,两栖 哺乳纲,鸟纲 六个纲 哺乳纲 鸟纲 两栖 鱼纲,昆虫纲 纲,鱼纲 昆虫纲 蠕虫纲 鱼纲 昆虫纲,蠕虫纲 • b. 双名法 提出生物具有种 双名法,提出生物具有种 的概念.但认为物种不变 但认为物种不变,物 的概念 但认为物种不变 物 种由神创造. 种由神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