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二单元知识点:免疫调节-文档资料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二单元知识点:免疫调节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知识一定要多加计划,这样才能进步。
因此,为大家整理了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二单元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免疫调节的层次1、自身调节:免疫系统内部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
2、整体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3、群体调节:MHC的种群适应性双向免疫调节双向免疫调节,是指体内各种因素对免疫应答进行正负双向调节的作用。
籍此使免疫应答适度,以维持肌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双向调节表现在:1、在排除外来抗原异物时,激活并加强免疫应答反应;2、外来抗原物质排除后,可使免疫应答自限减弱以至终止。
【同步练习题】1.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消除。
这种免疫是()A.先天具有的B.后天获得的C.针对某种抗原的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解析: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并消除病原微生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具有的。
答案:A2.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⑦抗原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解析:人体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特异性免疫。
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抗原不属于免疫系统。
答案:C3.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解析: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自身的癌变、衰老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
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对部分抗原进行吞噬处理。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组织液、外分泌液(乳汁)中也有分布。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中生物必修三2_4 免疫调节

(2)抗体
概念: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功 能的球蛋白。 机能: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 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 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 噬消化。
(3)抗原和抗体的关系
• 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比如产生抗体 或效应T细胞,能和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1、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 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 瘤等疾病。下图表示 HIV 感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 细胞 ——T 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 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 却并未感到不适。 1. 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
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 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攻击
宿主细胞
靶细胞
抗原
吞噬细胞
二
处理 呈递
次 免
T细胞
疫
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
抗原 抗体 消灭
记忆T细胞
(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抗原
吞噬细胞
二
处理 呈递
次 刺
T细胞
激
记忆T细胞 效应T细胞
淋巴 因子
B细胞
宿主细胞
靶细胞 裂解死亡
记忆B细胞 沉淀、细胞集团 (吞噬细胞消化)
必修三生物免疫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生物免疫知识点总结一、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1. 免疫系统的构成:免疫系统是由免疫细胞、免疫蛋白和淋巴器官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单核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NK细胞等。
2.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抵御病原体、清除异物、抑制肿瘤细胞和灭活毒素等。
3. 免疫系统的特点:免疫系统的特点主要有特异性、记忆性、多样性和调控性等。
4. 免疫系统与健康:免疫系统对维护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发生各种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病、肿瘤等。
二、免疫系统的先天免疫1. 先天免疫的特点:先天免疫是机体最基础的免疫系统,它对于所有的病原体具有一定的效应,它不具有特异性、记忆性和调控性等特点。
2. 先天免疫的细胞成分:先天免疫的细胞成分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
3. 先天免疫的蛋白成分:先天免疫的蛋白成分主要包括溶菌酶、抗菌肽、补体蛋白等。
4. 先天免疫在病原体抵御中的作用:先天免疫在病原体抵御中主要通过屏蔽作用、破坏作用、聚合作用和激活作用等。
5. 先天免疫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先天免疫可以迅速对抗进入机体的致病微生物和异物,并阻止其在机体内扩散和破坏。
三、免疫系统的后天免疫1. 后天免疫的特点:后天免疫对抗病原体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产生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以及特异性T细胞和B细胞等。
2. 后天免疫的特异性:后天免疫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即能够特异地识别和应对不同的抗原。
3. 后天免疫的记忆性:后天免疫还具有记忆性,一旦机体遇到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天免疫系统就会迅速产生反应,迅速清除抗原。
4. 后天免疫的细胞组成:后天免疫的细胞组成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
5. 后天免疫的蛋白组成: 后天免疫的蛋白组成主要包括抗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调节T淋巴细胞等。
6. 后天免疫的效应:后天免疫的效应主要包括细胞免疫效应和体液免疫效应。
高中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经典全面)

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疾病的患 者生活在用玻璃隔离的 无菌 房中
问题探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调节身体遇到的物 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也随时可能受到细 菌、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 死亡、异常的细胞。
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稳态的维持呢? 这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发生作用吗?
(溶菌酶和吞噬 细胞组成)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属哪种免疫? 属哪种免疫? 属哪种免疫? 属哪种免疫?
2)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 异性免疫反应
3.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 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的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 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 作用的是( B )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C
2.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 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3.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 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 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必修3 第1单元 第4讲 免疫调节

例 2 (2020·襄阳期末)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B是 ()
A.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 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
B.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 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而浆细胞不能
C.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 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 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点悟:(1)只有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才会 迅速增殖分化,从而产生大量效应细胞(同时也产生许多记忆细 胞)。
(2)二次免疫不仅适用于体液免疫,也适用于“细胞免疫”。
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 √ )
(2)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 × )
[解析] 皮肤和黏膜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 免疫,A项正确;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所以改变T细胞的数目,会影响特异性免疫,B项正确;B细胞 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C项错误;抗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D项正确。
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自主回顾·素养储备
1.体液免疫 (1)参与细胞:__B_细__胞_____、T细胞、吞__噬__细__胞______、记忆细 胞浆、细_胞_________。
B 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 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 B
育)
细胞
浆细胞 B 细胞或记忆 B 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 T 细胞 T 细胞或记忆 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 细胞、T 细胞、记忆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
细胞
细胞
3.归纳概括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五个“并非”
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易错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易错知识点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学习过程中,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学生需牢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易错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细胞免疫易错知识点细胞免疫同体液免疫一样,细胞免疫的产生也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三个阶段。
其作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⑴致敏T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当致敏T细胞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再次接触时,两者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刺激作用,使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靶细胞内渗透压改变,靶细胞肿胀、溶解以致死亡。
致敏T细胞在杀伤靶细胞过程中,本身未受伤害,可重新攻击其他靶细胞。
参与这种作用的致敏T细胞,称为杀伤T细胞。
⑵通过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协同杀伤靶细胞。
如皮肤反应因子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吞噬细胞易于从血管内游出;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可招引相应的免疫细胞向抗原所在部位集中,以利于对抗原进行吞噬、杀伤、清除等。
由于各种淋巴因子的协同作用,扩大了免疫效果,达到清除抗原异物的目的。
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主要参与对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及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参与迟发型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及对体液免疫的调节。
也可以说,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既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力量,参与免疫防护;又是导致免疫病理的重要因素。
细胞免疫与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在同卵双胞胎之间进行较易成功,这是因为两者的基因组是一样的,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也是一样的,2个个体都不排斥对方的器官。
激素、放射线照射、药物(6-巯基嘌呤)等可以抑制受体的免疫功能,增加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但它同时增加了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虽然环孢素(cyclosporin)选择性抑制T细胞的功能,但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其他功能。
临床器官移植还存在外来器官排斥受体的问题:例如骨髓移植,当供者骨髓植入受者后,外来骨髓的淋巴细胞对受体的各组织(抗原)进行攻击,其后果可致受者死亡。
高中生物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易错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c.若两者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不能恢复。
D.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概 念
抗原被体液中的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
1.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3.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与外环境相通,属于第一道防线。
淋巴细胞的产生过程:
结构
基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联系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负担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2、抗原和抗体
(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种类:可以是外来物质,也可是体内衰老病变的组织细胞。
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三种疾病比较
类型
项目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概念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或器官造成损伤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发病机理
相同过敏源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免疫调节(二)特异性免疫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免疫调节(二)特异性免疫](https://img.taocdn.com/s3/m/815c484ef242336c1eb95eb4.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免疫调节(二)特异性免疫【学习目标】1、理解抗原、抗体的概念。
2、弄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本原理及相互关系(重点、难点)。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注意如何有效预防该病。
【要点梳理】 要点一:抗原与抗体要点诠释: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用细菌或其他外毒素给动物注射,过一段时间后,该动物的血清中出现一些有防御作用的保护性成分。
科学家们给这些血清成分起了不同的名称,如把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称为抗毒素,把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称为凝集素等。
直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才把这些成分统一称为抗体。
后来,科学家们又通过实验证实,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
也就是说,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
注意:球蛋白是一类只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球蛋白一般不溶于水,但加少量盐、酸或碱后可以溶解。
要点二: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1)体液免疫过程的关键:①产生高效而寿命短的效应B 细胞。
有效应B 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②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随时“监察”如有同样的抗原再度入侵,立即发生免疫反应消灭之,即二次应答。
(2)体液免疫过程(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过程),如下图: 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花粉、癌变的细胞等 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 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 特异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性质 抗原 概念: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 分布: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也存在抗体。
抗体要点诠释:体液免疫过程:一、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将抗原呈递给助T细胞,助T细胞在增殖的同时,释放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作用于B细胞。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免疫调节》知识梳理

第4节免疫调节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简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1)概念:______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组成:______、______、脾、扁桃体和________。
2.免疫细胞(1)概念:免疫调节中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2)种类:______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________和______。
(3)起源:骨髓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在______中发育成熟的叫做B细胞,迁移到______中发育成熟的叫做T细胞。
(4)存在:淋巴、______和淋巴结等处。
3.免疫活性物质(1)概念:由________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种类:包括______、________和溶菌酶。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1)第一道防线:______、黏膜。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人生来就有,对各种________都有防御作用。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免疫反应的物质。
(3)抗体:是指机体接受______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________。
(4)种类: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前者主要是______分泌的______起作用;后者主要靠__________直接接触靶细胞,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5)过程思考:你知道吗?其实哭也是一种免疫过程,因为泪腺分泌的泪液中含有杀菌的溶菌酶,所以哭也是清洗眼球的过程,那么眼泪的这种免疫作用属于什么免疫?三、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功能1.功能:监控并清除衰老、破损细胞及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三 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抗原和抗体(1)抗原①概念: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花粉、癌细胞等。
②特点a.具有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包括细菌、病毒、花粉等。
但自身的一些细胞也可以成为抗原(如癌细胞,损伤、衰老的细胞等)。
b.具有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如蛋白质。
c.具有特异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使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抗体①概念: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的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如抗毒素、凝集素等。
②化学本质:只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参与合成与分泌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等。
③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种类: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细胞核、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二、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细胞类型来源功能特异性识别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非特异性识别B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成成为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特异性识别识别、呈递抗原,分成成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特异性识别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效应B细胞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不识别(浆细胞)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特异性识别记忆细胞T细胞、B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特异性识别1、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2、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而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刺激。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2、免疫系统的组成(课本35页图会画)。
免疫器官有哪些?有什么作用?免疫细胞包括那些?他们的来自于?T细胞,B细胞产生的部位和成熟的部位分别是?免疫活性物质有哪些?一定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吗?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对内?对外?)。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是?泪液、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几道防线?如何区分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有什么特点?如何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B细胞要增殖分化,一般要受到____和_____的双重刺激。
5、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全过程。
(画流程图,图上要包含吞噬细胞作用和二次免疫过程)6、二次免疫的'特点是?二次免疫产生的浆细胞来自于?抗体是如何和合成分泌的?抗体的作用是?7、唯一一个无识别作用的细胞是?唯一一个识别能力,但无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细胞是?唯一一个可以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是?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
8、什么是自身免疫病?它是由免疫功能过____引起的?什么是过敏反应?过敏应的特点是?什么叫过敏原?它是由免疫功能过___引起的?过敏反应实质上是一种异常的体液免疫(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
9、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疾病叫做什么病?(举例)HIV和AIDS 的中文名字叫什么?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者恶性肿瘤等疾病,为什么?HIV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什么细胞?将会导致什么后果?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是?10、疫苗通常是?器官移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排斥反应本质上是一种_____免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1)吞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防卫功能
(1)免疫种类: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①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 淋巴因子−→−B 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B 细胞
②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 效应T 细胞作用:
记忆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三、免疫系统疾病:
1.免疫过强
(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 “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2)过敏反应
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防卫过弱
(1)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遗传物质是RNA;
(2)病因: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它可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3)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四、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2.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3.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特别提醒:
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2. 溶菌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外分泌液(泪液、唾液、乳汁、尿液等)、组织液和某些微生物体内,该酶能水解细菌的细胞壁。
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3.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化各种病原微生物;
吞噬细胞也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体。
4.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
5.①在免疫反应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②在免疫反应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6. 二次免疫:
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B.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
C.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7. 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是通过记忆细胞来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