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
建筑解读建筑设计的美学原则
建筑解读建筑设计的美学原则建筑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科技和人文因素的综合性学科。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美学原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形式表达、比例关系、空间布局等因素,追求美感和审美体验的一系列原则。
本文将从建筑的形式、比例和空间三个方面,解读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一、建筑的形式美学原则建筑的形式美学原则主要包括:整体性、比例感和动静对比。
整体性:建筑设计要追求整体性,即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要有机地相互联系、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可以通过统一的造型语言、一致的色彩搭配和协调的材料选择来实现。
比例感:比例感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美学原则。
建筑的各个部分的尺度和比例要协调,不可过分夸张或者过于紧凑。
合理的比例感能够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增强人们对建筑的美感。
动静对比:建筑设计中的动静对比也是美学原则之一。
通过将不同形式、不同材质或者不同颜色的元素相互组合,产生动静对比的效果,使建筑更富有变化和趣味性。
二、建筑的比例美学原则建筑的比例美学原则主要包括:黄金比例、正方形和规律重复。
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指两个数量之比等于它们之和与较大者之比。
在建筑设计中,黄金比例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的外形、立面和空间布局。
遵循黄金比例的设计能够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感觉。
正方形:正方形也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比例形式之一。
正方形具有稳定、均衡的特点。
建筑中的平面布局、立面构图、窗户的形状等都可以运用正方形的比例关系,使建筑更具有美感。
规律重复:规律重复是建筑设计中营造统一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建筑中重复运用一定的形式、颜色或图案等元素,可以产生规律感,增强建筑的美感。
三、建筑的空间美学原则建筑的空间美学原则主要包括:尺度和层次感、光线和视野引导,以及功能与舒适性平衡。
尺度和层次感:建筑的空间尺度和层次感对于建筑的美感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不同高度和大小的空间以及层次感的体现,可以使建筑空间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一种开阔、舒展的感觉。
建筑艺术高层建筑的美学追求
建筑艺术高层建筑的美学追求引言: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不仅具有实用性,也是一种具有独特美学追求的艺术创作。
本文将就建筑艺术高层建筑的美学追求进行探讨,从建筑设计、材料运用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分析高层建筑的美学特点,旨在增进对于高层建筑的审美理解。
一、建筑设计的创意性和引人注目的形态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在满足结构稳定性、建筑功能和外部环境适应性的基础上,更要具备独特的创意性和引人注目的外观形态。
在追求美学上,建筑设计师会注重通过形态、线条和比例等要素来创造出视觉上的美感。
比如,远在迪拜的哈利法塔以它独特的形态成为全球瞩目的地标,其高耸入云的外观带给人们一种壮美和雄伟感。
二、材料运用的审美表达高层建筑的材料运用也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审美效果。
建筑师会选择能够与设计理念相契合的材料,以突出建筑物整体效果。
例如,玻璃幕墙常被用于高层建筑外观设计中,其透明的质感为建筑增添了一种轻盈感,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光线。
此外,还有金属、混凝土等材料的运用也能给高层建筑赋予独特的审美价值。
三、高层建筑的环境适应性高层建筑作为城市中的地标性建筑,其美学追求也需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和谐性。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城市风貌,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例如,新加坡的“树中树酒店”就融入了现有的树木,将高层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四、高层建筑的功能性和舒适性高层建筑的美学追求不应只关注外观效果,还需要与实际功能及居住体验相结合。
建筑师会注重空间布局、采光和通风等因素,以创造出舒适且人性化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同时,建筑内部的装饰和配套设施也能够进一步提升美学价值。
例如,纽约帝国大厦内饰宏伟而豪华,展现出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五、高层建筑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也越来越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在美学追求上,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绿色建筑的理念。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建筑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注重实用性,又强调艺术性。
在建筑设计中,美学原则起着关键的作用。
美学原则是指为了追求艺术的美感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准则。
在建筑设计中,遵循美学原则能够使建筑更具美感、更具表现力。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首先,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之一是比例。
比例是指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和尺度的关系。
正确的比例能够使建筑看起来和谐、平衡。
比例的选取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风格和用途来确定,不同的建筑需要不同的比例关系。
例如,古希腊神庙追求的是完美的比例,而现代建筑则强调简约的比例关系。
良好的比例使建筑看起来舒适、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次,对称是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
对称是指建筑在平面布局和立面设计上的左右对称关系。
对称能够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使建筑看起来整齐、协调。
对称也可以用来强调重点部分,使建筑更加突出。
对称在古典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如希腊的巴洛克建筑和古罗马的宫殿建筑。
然而,对称并不是所有建筑风格都需要的,一些现代建筑则更多地强调非对称和形式的多样性。
第三,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还包括线条和形状。
线条和形状是建筑空间的基本元素,它们决定了建筑的外观和空间感。
线条可以是直线、曲线、锐角或钝角等,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梯形等。
这些线条和形状的组合能够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建筑效果。
例如,圆形和曲线可以给人以柔和、流畅的感觉,而直线和方形则给人以坚决、稳定的感觉。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表达的意图来选择合适的线条和形状。
此外,材料和颜色也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美学原则。
材料和颜色可以影响建筑的氛围和风格。
不同的材料和颜色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不同的感受。
例如,混凝土和砖石给人以坚实、厚重的感觉,而玻璃和钢材则给人以轻盈、现代的感觉。
颜色也可以通过明暗对比和搭配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黑色和白色代表严肃和庄重,红色和黄色代表热情和活力。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定位和功能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颜色,以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
高层建筑的结构和外形结合的美学观点
高层建筑的结构和外形结合的美学观点作为一门艺术,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很难用绝对权威的理论进行指导,这是因为不同审美标准下会产生不同建筑设计艺术思潮,这将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风格、特征。
因此建筑结构形式美学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们的探讨对象,建筑的结构构成规律和与外形的有机结合也在不断的被总结和利用。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上述理论普遍都是从建筑的视觉形象方面考虑的,只是对建筑的外在形式进行了认真的考虑,建筑的自身结构与外形的有机结合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而建筑结构的外形、尺寸、比例、韵律体现、均衡性、稳定性是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标签高层建筑;建筑美学;艺术设计;建筑形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高层建筑结构外形的巧妙设计技术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
作为一门艺术,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很难用绝对权威的理论进行指导,这是因为不同审美标准下会产生不同建筑设计艺术思潮,这将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风格、特征。
因此建筑结构形式美学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们的探讨对象,建筑的结构构成规律和与外形的有机结合也在不断的被总结和利用。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上述理论普遍都是从建筑的视觉形象方面考虑的,只是对建筑的外在形式进行了认真的考虑,建筑的自身结构与外形的有机结合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并且具体的建筑美学观点也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下文将简单的对高层建筑的美学观点进行阐述。
一、建筑结构对建筑形式美的重要影响(1)建筑结构的外形、尺寸、比例、韵律体现、均衡性、稳定性是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这些建筑美学规律的形成是由建筑形态产生的内在力学关系决定的。
一般说来,建筑结构只要符合力学规律,必然会存在着自身的和谐与统一。
建筑结构外形、尺寸、比例、韵律体现、均衡性、稳定性的合理设计,在建筑结构的外部反应中,作为一种形式美存在。
(2)早期历史中的著名建筑物,其结构的构思和设计很好的表现了建筑艺术。
这与建筑物营造工匠既是工程师又是建筑师的双重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与审美观点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与审美观点美学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既是功能的体现,也是艺术的表达。
合理的美学原则和审美观点能够使建筑作品更加吸引人、舒适和具有艺术性。
本文将以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和审美观点为主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比例与尺度建筑设计中的比例与尺度是美学的重要要素。
在建筑设计中,恰当的比例能够给人以和谐、舒适的感觉,而不恰当的比例则会给人一种不协调、不舒适的感觉。
因此,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精确把握建筑物的比例与尺度,使其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点。
二、形式与结构建筑物的形式与结构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建筑的美感体验。
形式上的美是通过建筑物的外观和外观的规划、形状、线条等方面来体现的。
结构上的美是通过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构型、材料等方面来体现的。
形式与结构的完美结合,能够使建筑物更具审美价值。
三、色彩与材料色彩与材料是建筑设计中独特又重要的美学元素。
色彩可以为建筑物增加动感、鲜明,也可以营造出柔和、温暖的氛围。
材料的选取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感和触感,不同的材料能够带来不同的观感和审美效果。
合理运用色彩与材料,可以使建筑作品更加丰富多样,赋予其灵性与韵味。
四、光线与空间光线与空间对建筑设计的美学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线的运用能够营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给人以美感的体验。
而空间的规划和布局,则能够决定建筑物的开敞感、通透感和舒适感。
合理运用光线和空间,使建筑物充满活力,使人们在其中得到触动和享受。
五、环境与生态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和生态的因素,追求绿色环保,拒绝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
建筑物的自然融入环境,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与周边环境相互呼应,才能使建筑物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氛围。
六、文化与历史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和审美观点还应该考虑到文化和历史的因素。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建筑物要能够充分体现出该地区的特色和风貌,才能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深入了解文化和历史,将其融入到建筑物的设计中去。
高层建筑的建筑物外观设计与建筑美学
高层建筑的建筑物外观设计与建筑美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成为现代都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不仅扮演着实用性功能的角色,更是体现城市美学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的建筑物外观设计与建筑美学展开探讨,旨在了解高层建筑如何通过设计与美学元素来实现独特的建筑风貌。
一、高层建筑的地域特色呈现高层建筑的外观设计既要满足功能需求,更要与城市环境和地域特色相协调。
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高层建筑的设计元素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的高层建筑设计中,常常会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传统的屋檐造型或雕塑艺术,以展现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而在西方国家,高层建筑往往注重现代性与创新性,以独特的形态和材料营造出现代都市的氛围。
二、高层建筑的立面设计高层建筑的立面设计直接决定了建筑物在城市中的形象和表达力。
立面设计应该注重比例、色彩和材料的搭配,以达到整体美感的统一。
同时,立面的造型也是设计师表达建筑意图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立面设计中,可以融入曲线、凹凸等不同形态元素,以创造出独特的外观效果。
三、高层建筑的轮廓线条设计高层建筑的轮廓线条设计对于建筑物的整体形象和视觉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轮廓线条可以增强建筑的力量感和立体感,同时也能使建筑在城市中更为醒目。
设计师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组合和变化,打造出独特的建筑造型,使建筑物成为城市中引人注目的地标。
四、高层建筑的采光与通风设计高层建筑的采光与通风设计是保证居住者舒适度和建筑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朝向、板块的开窗位置、遮阳措施等因素,以确保室内采光充足,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合理的采光与通风设计不仅能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视觉上呈现出高层建筑的活力与美感。
五、高层建筑的景观绿化设计高层建筑的景观绿化设计是城市环境建设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建筑的外立面或顶部设置绿化覆盖,不仅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还能提供居住者良好的视觉享受。
【公建】3.2造型设计的美学原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由于美学本身高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而人的
审美观念则有着很大的差异。
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形式美学究竟有没有原则 呢? 答案是肯定的。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形式美学的原则与审美观念是两种不同的范畴,
不能混为一谈或相互否定。前者是带有普通性、必然 性和永恒性的法则;后者则是随着民族、地区和时代 的不同而变化发展的,较为具体的标准和尺度。前者 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而对于建筑的尺度来说,人们往往无法简单地根 据生活经验作出正确的判断,感到难以把握,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不同于一般的生活用品, 它的体量相对很大,人们很难以自身的大小与之作比 较 ,从而也就失去了敏锐的判断力。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上节回顾
3.1 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
⑴ 建筑与艺术的关系: 活动载体:实用属性 精神属性 艺术:技术 环境 文化 ⑵ 建筑形体与建筑空间的依存关系: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形体反映内部空间
形体反映内部结构 形体形成外部空间 ⑶ 公共建筑设计的宏观原则:适用、经济、美观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形式美学的原则应当体现在一切具体的艺术 形式之中,尽管这些艺术形式由于审美观念的差 异而千差万别。 因此只有充分把握建筑空间共同的视觉条件 和心理因素,才能得出具有普通指导意义的形式 美学原则。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1.功能性原则2.人性化原则公共建筑的设计应注重人性化,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
如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设置相应的便利设施和无障碍通道等。
3.美学原则公共建筑的设计应追求美学价值,注重建筑的形式、比例、色彩等方面的协调和美感。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设计手法,使建筑在空间、光线等方面呈现出美感。
4.可持续性原则公共建筑应注重可持续性设计,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环境友好性。
设计师应考虑到建筑的能源利用、废物处理、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可持续性策略。
5.安全性原则公共建筑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设计师需要合理设置出入口、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确保建筑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6.气候性原则公共建筑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进行灵活的设计。
如在炎热地区,应注重遮阳和降温措施;在寒冷地区,应优化建筑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7.文化性原则公共建筑的设计应注重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设计师可以通过建筑形式、材料选择、装饰元素等方面,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8.灵活性原则公共建筑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未来可能的变化和更新需求。
设计师应考虑到建筑的可扩展性和改造性,使建筑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9.社会性原则公共建筑的设计应注重社会性,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
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社会的背景和需求,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设计出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建筑。
总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涵盖了功能性、人性化、美学、可持续性、安全性、气候性、文化性、灵活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考虑。
在设计公共建筑时,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原理并加以合理应用,以确保设计的建筑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具备良好的美感和社会效益。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原则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原则建筑美学原则是指在建筑设计中,为了营造出美感和视觉效果,设计师所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
建筑美学原则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物的视觉吸引力,还能够提升居住、工作和休闲环境的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美学原则。
一、比例和尺度在建筑设计中,比例和尺度是非常重要的美学原则。
建筑物的比例要求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统一,不可过分夸张或缩小,以保持整体的和谐性和均衡感。
同时,建筑物的尺度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既不应过于庞大和突兀,也不应过于微小和不起眼。
二、对称和平衡对称和平衡是建筑美学原则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对称性指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在平面和立面上相互镜像对称,给人以稳定和秩序感。
平衡性则是指建筑物的各个元素在空间上的均衡分布,使整体构图感觉平衡和谐。
三、线条和形式线条和形式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美学元素。
通过不同的线条和形式的运用,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氛围。
例如,圆形和曲线能够使建筑物更加柔和和亲和,而直线和棱角则能够赋予建筑物更强烈的力量感和现代感。
四、材料和质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质地也是建筑美学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材料和质地能够带来不同的触感和质感,影响人们对建筑物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例如,木材能够给人温暖和亲切的感觉,而钢铁和玻璃则能够赋予建筑物更现代和冷静的氛围。
五、光线和色彩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对于建筑美学同样至关重要。
光线可以通过不同的进光方式和窗户设计来调节建筑内部的亮度和氛围,创造出温馨舒适或明亮活泼的空间。
色彩也能够为建筑物增添不同的气息和特点,例如,暖色调能够给人温暖和安宁的感受,而冷色调则能够营造出凉爽和清新的氛围。
六、功能和表达在建筑设计中,功能和表达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求必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功能要求,同时通过建筑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来传递设计理念和意图。
建筑物的表达可以通过建筑造型、装饰细节和艺术手法来实现,使建筑物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总结: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原则涉及到多个方面,如比例和尺度、对称和平衡、线条和形式、材料和质地、光线和色彩等。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与审美价值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与审美价值在建筑设计中,美学原则和审美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美学原则指的是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性和美感,而审美价值则表示建筑作品与人们感官享受和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
美学原则和审美价值的正确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作品的艺术魅力,还能够创造出引人入胜和有意义的空间体验。
一、比例与均衡美学原则之一是比例与均衡。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是指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均衡则指建筑的各个方面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和谐与平衡感。
比例和均衡的运用可以使建筑作品具有整体感和稳定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光线与色彩光线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光线的运用可以使建筑作品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不同的光线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体验。
色彩也是建筑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合理运用光线和色彩,可以为建筑作品增添无限的魅力。
三、材料与纹理在建筑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纹理的运用对于整体的美学效果至关重要。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和触感,其表面的纹理也会给人以特殊的感受。
合理运用材料和纹理,可以使建筑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质感,创造出独特而丰富的视觉体验。
四、尺度与空间尺度和空间是建筑设计中另外两个关键的美学原则。
尺度指的是建筑物的大小和比例关系,而空间则指建筑内外的布局和组织。
合理的尺度和空间设计可以使建筑作品具有舒适感和宜人感。
尺度和空间的运用需要考虑到人的感受和活动需求,以营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环境。
五、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在建筑设计中,功能和形式需要达到一种统一的关系。
建筑的功能性是保证建筑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基础,而形式则是建筑外观和内部布局的呈现。
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可以使建筑作品既实用又美观,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六、文化与地域特色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和审美价值还需要考虑到文化和地域的特色。
不同的文化和地域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格特色,并与之融合,以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意义的建筑作品。
高层建筑尺度的美学原则
收稿日期:20030712作者简介:张 争(1963—),男,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高层建筑尺度的美学原则张 争(上海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上海 200070) 摘 要:从建筑美学的角度,通过对高层建筑的讨论和质疑,提出高层建筑外部尺度处理的美学原则。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尺度;外部设计;城市景观 中图分类号:T U -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954(2003)09005702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任何时代,建筑都以其感人的形象展现出它的风貌,反映着它所包容的各种信息和内涵。
建筑的发展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标志,建筑艺术又是这文明史诗中最辉煌的篇章。
对高层建筑的讨论和质疑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但我们时不时还会从刚褪下脚手架的建筑上感到高层建筑对城市的威胁。
在有些地块,高层建筑不仅以高为荣,还向周围扩张,以庞大为美。
不仅如此,建筑还缺乏工艺的精良,缺乏尺度比例关系方面的推敲,令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城市恐龙群之中。
近来,有不少建筑还在努力长高。
浦东陆家嘴沿黄浦江的建筑都在不遗余力地争容积率,争高度,争镜头,往黄浦江边靠。
不仅如此,有一些建筑还争着侧转身体,把头扭向外滩,似乎黄浦江沿岸的空间和景观无需关注。
这样的建筑看似“以人为本”,考虑使用者的利益,但是城市的利益,城市空间关系却被抛到了一边。
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整个城市显得纷繁无序、生硬,建筑个体外部体量失衡,缺乏亲近感,拒人于千里之外。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认真仔细推敲,因此,对高层建筑外部尺度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建筑学的尺度是建筑的整体或局部与人或与人所见的某些建筑细部(如踏步、栏杆等)之间度量的参照关系,即建筑的某部与已知量的比值。
比如一栋建筑物,当看到其踏步(已知常量)就可衡量出该建筑的尺生态建筑就是运用生态学的思想,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从人、建筑、自然所构成的整体环境为中心的系统角度出发,设计出能够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最优化关系的建筑,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周围的大环境。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1.功能性和实用性:建筑首先需要满足其所承载的功能和使用的需求。
无论是住宅、商业建筑还是公共设施,都应该以符合实际需求和功能为前提,形式美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2.协调性和统一性:建筑的外观应该与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相协调和统一、建筑物的大小、比例、形状、色彩等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其他建筑相搭配,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3.独特性和创新性:建筑形式美应该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通过新颖的造型、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表现力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留下深刻的印象。
建筑师可以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例如折线、曲线、立体形状等来实现这种独特性和创新性。
4.材料和技术的合理运用:建筑形式美需要考虑材料和技术的运用,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来表现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例如,对于现代建筑,可以运用现代材料和工艺,例如混凝土、钢结构和幕墙等,来展现建筑的现代感和科技感。
5.尺度和比例的平衡:建筑的尺度和比例关系对于形式美至关重要。
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应该与周围环境相适应,避免过高或过大的建筑对周围环境造成压迫感。
6.空间感和动感的营造:建筑形式美需要注重空间感和动感的营造。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和立面处理,可以创造出舒适、开放的空间感和具有生命力的建筑形态。
7.社会文化因素的考虑:建筑形式美需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体现当地的历史、地域和文化特色。
建筑应该有一种与当地风土人情相契合的特色和风格,既能引领时代潮流,又能传承历史和文化。
总之,建筑形式美是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它体现了建筑的风格、特色和品位。
通过合理的功能性、协调性、独特性、材料和技术的运用、尺度和比例的平衡、空间感和动感的营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考虑,建筑师可以创造出富有艺术感和美感的建筑形态,使建筑成为城市的亮点和标志。
高层建筑的建筑美学与文化表达
高层建筑的建筑美学与文化表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成为了现代城市的标志。
高层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居住和办公的需求,更是一种城市文化与美学的表达。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的建筑美学和文化表达,以及其对城市形象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高层建筑的建筑美学高层建筑的建筑美学主要体现在其视觉效果、空间布局和结构美感上。
1.视觉效果高层建筑因其高耸的姿态在城市中具有显著的视觉冲击力。
经过精心设计的高层建筑通常具有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外观,通过曲线、线条和立面设计等手法,展现出优雅和力量感。
同时,高层建筑的外墙材质和色彩搭配也是建筑美学的关键要素,它们能够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愉悦和享受。
2.空间布局高层建筑的空间布局必须兼顾美观和实用性。
对于居住类高层建筑来说,合理的功能分区和通风采光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的垂直空间,通过巧妙的楼层设计和公共区域布置,创造出舒适、宽敞的居住环境。
3.结构美感高层建筑的结构美感体现在其建筑材料和结构构造上。
材料的质感和表面处理技术能够营造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氛围。
而结构的合理设计和精湛施工,能够让高层建筑呈现出稳定和谐的整体形象。
二、高层建筑的文化表达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和表达。
1.文化符号一些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比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和迪拜的哈利法塔。
这些高层建筑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精神特质,吸引着游客和人们的眼球,也成为人们对该城市的追求和向往。
2.历史与传统高层建筑的文化表达也与城市的历史和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高层建筑会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传统元素和文化符号,既满足了现代化的需求,又展示出丰富的历史内涵。
3.社会价值观高层建筑的建筑美学和文化表达也体现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例如,一些建筑力求在设计中追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此传达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
三、高层建筑对城市形象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高层建筑不仅仅是城市美学的表达物,还对城市形象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高层建筑尺度的美学原则研究
高层建筑尺度的美学原则研究摘要:高层建筑物作为我国现代社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类型,其规模比较庞大,从视觉的角度上看来,庞大的建筑物能够给人们带来辉煌、雄伟以及时代的感受,因此,很多高层建筑会注重美学方面的设计。
鉴于此,本文就高层建筑尺度的美学原则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尺度;美学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土地的面积,还会给人带来一种美感。
但是,高层建筑并不是简单地以高度著称,其施工工艺中还存在着较多不稳定性。
另外,工程建设的尺寸比例关系还有待完善。
有些建筑为了单纯地将以人为本的设计和施工原则进行突出,完全忽视了建筑结构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的时候,整个城市就会显得更加纷繁无序,变得更加生硬。
缺乏一定的亲近感。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只有对其进行仔细地推敲,才能够将美学原则融入到其中。
1.高层建筑尺度美学原则应用的意义高层建筑的外部设计影响因素很多,如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高层建筑与室外空间场以及周界建筑的尺度处理要求等。
等同于尺度要求的美学要素还有高层建筑的布点、风格、空间场及其层次、形态、对比等。
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中应充分地把握各种元素,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使用、观赏要求,才能创造出优美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
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城市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考虑对城市空间的兼顾,要以城市的观点来组织和设计建筑单体,使建筑群体给人以和谐之美。
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异的迅捷而巨大的变化。
看到这些了不起的成就的同时,是令人遗憾的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2l世纪上半叶中国将面临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历史也将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建设生态城市,使城市景观生态化,赋予城市生态美是建筑师的历史责任。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原则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原则建筑美学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通过运用合适的建筑美学原则,可以使建筑作品在视觉上更加吸引人、优雅,体现出艺术的魅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原则,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于实践。
一、比例与对称在建筑设计中,比例与对称是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
适当的比例和对称可以使建筑物在视觉上更加平衡、和谐。
比例的掌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比例关系来达到整体的美感。
而对称则是指建筑物的左右两侧呈现相对的平衡,从而使建筑物显得稳定而有序。
二、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建筑物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功能的实现。
形式和功能的统一是建筑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原则。
建筑物的形式应该能够适应其功能的需求,让结构和空间布局能合理地服务于使用者的需求。
形式美与功能实用性相辅相成,二者相互依存。
三、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材料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感、颜色和纹理。
在建筑美学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需要符合整体的风格和氛围。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木材传达温暖和自然的感觉,金属则给人冷硬和现代的印象。
合理运用材料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建筑表情和空间感。
四、光线与色彩的运用光线和色彩是影响建筑美感的重要元素。
光线的运用可以通过窗户和天窗来引入自然光,使室内空间明亮、通透。
同时,在室内设计中也可以利用灯光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绪。
色彩的运用可以通过建筑物外观的涂料和室内的装饰来实现。
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效果,因此需要根据设计的整体风格和氛围来选择合适的色彩。
五、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建筑物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特征,同时也需要与之协调一致。
建筑物的外观和形式应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或城市氛围相融合,使其显得更加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原则是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美学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学原则涵盖了形式、结构、比例、色彩、材料等多个方面,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座建筑的美感。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并分析其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一、形式的美感形式是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建筑形式的美感源于其独特的外观,可以通过线条、曲线和空间的组合来表达。
对称与非对称、简洁与复杂、流线型与角度交错型等形式都可以创造不同的美感效果。
例如,古典建筑通常采用对称的形式,强调秩序和稳定感;而现代主义建筑则倾向于采用非对称的形式,强调创新和动感。
二、结构的美感结构是建筑设计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它负责支撑和分配荷载,同时也可以创造美感。
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布局都会直接影响建筑的美感。
例如,悬挑结构可以创造出轻盈和动感的效果,拱形结构则可以创造出古典和庄重的效果。
结构的美感取决于其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即结构形式与建筑功能之间的和谐。
三、比例的美感比例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例是指建筑元素之间和建筑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恰当的比例可以使建筑显得协调和谐,而失衡的比例则可能会导致视觉上的不舒适感。
建筑师可以通过精确的尺度规划、比例关系的模块化以及比例尺寸的渐进变化等手法来实现比例的美感。
四、色彩的美感色彩是建筑设计中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之一。
色彩可以赋予建筑以生命力和个性,同时也能够调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师可以运用色彩的对比、搭配和渐变等手法来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例如,明亮的色彩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而柔和的色彩则可以给人带来安宁感。
五、材料的美感材料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的质地、质感以及表面处理都会对建筑的美感产生影响。
纹理丰富的材料可以增加建筑的层次感和细节效果,光滑的材料可以增强建筑的简洁感和现代感。
材料的选择应与建筑的功能、形式和风格相匹配,以达到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美学原则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为了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宜居空间。
高楼建筑景观设计
高楼建筑景观设计高楼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和人类创造的艺术品,其景观设计对于城市的形象和社会文化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楼建筑景观设计的原则、要素及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一、高楼建筑景观设计原则1. 结合环境特征:高楼建筑的景观设计应该与周围环境特征相融合,使之与自然和谐共生。
考虑到建筑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石材和水景等元素,以打造一个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的景观。
2. 强调人文精神:高楼建筑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美感,还应该传达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艺术品的设置,展现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3. 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楼建筑景观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生态设计理念,提倡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通过引入可持续的废物管理系统和节能措施,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二、高楼建筑景观设计要素1. 植被营造:高楼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合理利用植物来增加绿化面积,并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视觉效果。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木、灌木和花草植物,打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2. 水景布置:水景是高楼建筑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通过设置喷泉、水池或人工湖泊等水体,不仅可以调节气温、增加湿度,还可以营造宁静的氛围,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3. 艺术装饰:高楼建筑的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艺术装饰的因素。
例如,可以在建筑外墙上设置浮雕、壁画或彩色玻璃等艺术元素,以增强建筑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4. 照明设计:高楼建筑景观设计的灯光布置对于夜晚的城市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照明设计,突出建筑的轮廓和特色,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三、高楼建筑景观设计对城市环境的影响1. 城市形象印象:高楼建筑的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的地标,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形象的印象。
一个有着美丽景观设计的高楼建筑,可以塑造城市的独特风貌和特色,吸引更多的人们来观光旅游或投资兴业。
高层建筑中的建筑美学与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中的建筑美学与设计原则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层建筑成为了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高度的垂直特征使得建筑师在设计与构思上面临了新的挑战。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建筑美学与设计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中的建筑美学与设计原则。
一、垂直动感与比例高层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更加注重垂直线条的表现,以突显其独特性和现代感。
建筑师通常会运用垂直线条的组合与变化,打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
此外,比例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高层建筑的比例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既要符合整体城市规划,又要赋予建筑自身独特的魅力。
二、光线与材质光线在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光线的变化与穿透效果,使建筑呈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与深度感。
此外,材质的选择也是影响建筑美学的重要因素。
建筑外墙的材质与颜色要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同时还要能够反映建筑的意义与内涵。
三、功能与人性化设计高层建筑的设计不能仅仅追求外观的美感,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和可用性。
人性化设计是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建筑内部空间布局,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使用环境,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同时,还要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创造一个宜居、宜工、宜商的综合发展空间。
四、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在如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
建筑师在设计中应该运用节能技术与绿色材料,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还要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五、风格与文化特色高层建筑的设计还要考虑到与当地文化与风格的协调。
建筑师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融入当地的传统元素与特色,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建筑形象。
六、创新精神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建筑师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不仅仅表现在外形上,还包括结构、功能、材料等各个方面。
建筑师应该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为高层建筑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
建筑设计与美学原则
建筑设计与美学原则建筑设计与美学原则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美学理论和原则,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审美价值的建筑作品。
美学原则在建筑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涉及建筑的外观和形式,还涉及建筑的结构、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与美学原则的关系,以及一些常见的美学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建筑作品应当具备整体感和统一性,各部分之间应相互协调和谐。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的比例、统一的风格和一致的材料等手段,营造出整体感强烈的建筑作品。
同时,整体性原则也要求建筑作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二、尺度与比例原则尺度与比例原则是指建筑作品的大小和比例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和谐。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的比例关系和尺度控制,使建筑作品与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相协调。
尺度与比例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建筑的稳定感和层次感,还可以产生一种美感和宜人的感受。
三、形式与结构原则形式与结构原则是指建筑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应当相辅相成,相互契合。
在建筑设计中,形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形式的选择应依据结构的需要,而结构的设计也应考虑到形式的表现。
形式与结构原则追求建筑作品的形式美和结构美的有机统一。
四、功能与布局原则功能与布局原则是指建筑作品的功能需求应与空间布局相一致。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各个空间。
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感知和评价。
五、材料与色彩原则材料与色彩原则是指建筑作品的材料选择和色彩运用应符合美学原则。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功能性、价值性和审美性,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质感。
色彩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增加建筑的表达力和艺术性。
六、流线与空间感原则流线与空间感原则是指建筑作品的内外部空间的布局和流线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美感需求。
合理的流线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增强人们对建筑内外空间的感知和认知,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摘要]从高层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形象的角度分析,建筑的造型是多方面的考虑和因素影响下的结果。
为了全方位的分析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从人文主义、体验过程及审美变异几个方面构建造型系统并进行分析。
[Abstract]: From the senior public buildings the outer space image Angle analysis, the modelling of architecture are many consider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of the results.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modelling design, from the humanism, experience process and aesthetic aspects modelling system construct variationsAnd analyzed.[关键词]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美学原则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Keywords]: High-rise public buildings, Image design, The aesthetic principle1.高层公共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近代高层建筑发展的开始阶段。
由于1851年发明了电梯系统,1857年出现了第一台自控客用电梯,因而为解决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创造了条件,加之钢铁工业的发展,又为近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945年,随着二次大战的结束,建筑活动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高层建筑除纽约和芝加哥外,在波士顿、旧金山等一些经济较为繁荣的大都市,也陆续开始建造,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高层建筑的繁荣时期。
有美孚石油公司大楼、联合国秘书处办公楼、芝加哥湖端塔、水塔广场大楼、世界贸易中心大楼。
、西尔斯大厦等。
这些建筑名扬四海,在其造型设计上开始摆脱本世纪初期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走上了一条“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建筑之路。
在我国,由于社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实力日趋雄厚,近年来一幢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从当前的高层建筑发展情况来看,对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分析表明,高层建筑的发展前景与本世纪中期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
建造之风已经从欧洲大陆吹向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2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建筑造型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
就广义而言,是指建筑创作中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功能、技术和美学等内容;从狭义而言,它是构成建筑外部的美学形式,是被人直接感知的建筑空间的物化形式。
建筑的造型是在多方面的考虑和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如造型审美的观念的潜在影响、高层公共建筑局部与主体的关系、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复杂关系、平面具体组织及结构材料等技术条件的制约等。
为了全方位的分析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造型系统并进行分析。
由于建筑尺度和欣赏角度的不同,高层建筑造型对城市的冲击使造型审美更趋向对以人为本的探讨。
针对目前影响建筑造型的一些审美倾向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做为审美主体的人注重对审美过程的体验,并同时体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审美情趣。
表现在高层建筑造型领域中,则出现了模糊化、情感化、多元化和大众化等审美趋势,当代的美学原则总体上正逐步走向一种变异。
2.1人文主义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建筑的理解和认识。
人们越来越重视研究“人”在建筑(包括在城市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并开始建筑本质意义的思考。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体现了当代建筑观念的变化:“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在其间生活的空间。
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而是城市组织的延续。
”新的城市化概念要求环境具有连续性,而高层建筑是连续统一体中的单元,只有与其他单元对话才能达到自身形象的完整。
在现代意义下的建筑审美活动已不再停留于对形式和风格作传统意义的纯美学关照、而是把建筑置于广大社会文化语义场中对相关的问题做有意义的反映。
作为社会发展的综合产物,高层建筑的审美价值趋向也表现为更加注重精神,注重文化与环境,整体意识也更趋强烈。
它要满足社会的需要,代表当代生产力水平,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而高层建筑与人的关系也必然变得更加复杂奥妙。
正如布鲁诺·塞维所说:“对现代作品的审美价值标准固然与对过去的没有什么不同,但现代建筑的艺术理想却是与它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多样性、物质心理活动方面的需求、他的精神状态,总之,这个完整的人、肉体和精神结合为活的整体的人,就是现代艺术的源头。
”2.2体验过程建筑的目的在于为人的生活服务。
千百年来,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建筑的结果,对于高层建筑,大多数人是把它的目标能否实现,即完成后的高层建筑能否具有它“应当具有的”特性和品质——包括风格、形式、功能质量等等——作为衡量一个设计或一件作品成败的最终标准。
随着人类的进步,建筑也在不断的发展,一旦有了可能,建筑中便出现了装饰,出现了非功能性的构件和形式,出现了并非满足人类居住所必需的平面、立面以至空间的处理……人类的建筑活动始终在追求着对单一居住功能的超越。
以国际式建筑为代表的现代建筑美学表现出重普遍、轻个体;重永恒、轻短暂;重客观、轻主观;重统一、轻多样等基本硬美学特征。
这种审美观念注重物质功能,具有清晰的理性目的,符合逻辑的审美追求,崇尚完美的审美理想,关注高雅的审美情趣,并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流。
而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对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以文化为本体,探究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文化哲学受到了广泛重视,这实际上是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对自身进行更高层次反思的结果。
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当代哲学对人类及其生活本质探索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艺术不是替代生活的“理想”,而是生命本身的一部分。
从总的建筑审美趋势来看,当代建筑比以往更加重视与人的生活的联系,更加重视人对建筑的接受过程,更加重视人在建筑中的各种体验、感受等心理状态及其发展的依据。
如果说,以往人们把建筑当作一种客观、恒常的物质存在而主要关心它所具有的内容和性质的话,则今天建筑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在与人的交流对话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
二者相比,前者指“什么”,主要涉及一种终极、恒定的结果;后者指“怎样”,主要涉及的是过程。
这实际上表明了人们建筑观念的一种转变:人们对建筑的关切的中心正从追求“结果”走向体验“过程”。
2.3审美变异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古典美学和现代建筑美学受到空前严峻的挑战:后现代建筑一反现代建筑初衷,推出了尊重传统追求含混于复杂的美学思想;晚期现代则把现代主义理论推向了极端,他们借助当代高科技成就,用极端逻辑性和高度夸张的手法,追求新颖的审美效果。
随着解构主义的异军突起,传统西方美学再次受到反叛者的攻击,他们摈弃和谐统一的美学法则,肯定非逻辑性的偶然机遇,追求冲突与破碎之美。
这种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核心框架——理性的否定使得当代建筑美学领域出现了软化变异的趋向。
众多风格迥异的建筑实例可以清晰的意识到审美观的这种复杂化和多元化。
事实上,我们经常发现自己已经步入美学迷宫——很多优秀的作品经过经典美学观念的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却是拙劣无比。
这些都说明了在建筑创作领域已经出现了“审美变异”现象。
“审美变异”概括起来说,是指当代建筑创作领域出现的,对现有经典美学的反叛和质疑现象。
它包括美学范畴、审美理想、价值取向、审美评价标准等观念体系及艺术手法的变革。
如果从哲学高度来看到这一问题,就会发现变异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其一,是否定理性,通过非理性因素的渗透来构筑新的美学体系;其二,是肯定理性又部分的超越理性,从而引进与传统美学性质迥异的新要素。
前者包含了更多的“质变”成分,后者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量变”。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社会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各民族不同文化现象的共时性存在。
而这些文化哲学观念也深刻的影响了建筑创作领域,从而产生了追求大同的国际式建筑文化,其主要思想就是要反对和排斥所有民族、地方文化而追求建筑的普遍性和同一性,并一度成为国际式建筑的方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种文化均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科学技术并非是万能的。
“国际式”的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抵制,而“文化共生”的观念得到了赞赏。
建筑的硬美学特征逐渐软化,多元化不再是简单的几何形式上的多元,而包括了更进一步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上的多元,建筑中的这种多元审美价值观的确立,首先在世界范围内打破了单一的审美模式:建筑表现“功能”这一世界大同的内容,被有地区性差别、历史观和技术观差别的“文化”所替代。
同时,随着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兴起,使建筑呈现了各异的风格,晚期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解构主义建筑等等各种的流派之间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风格和手法之间的差异正是体现了这种变异软化后的多元审美价值观。
参考文献外文译著:[1][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2][美]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协会编著,罗福午、英若聪、张似赞、石永久译: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3] [美]凯文·林奇编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美]凯文·林奇编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 [美]弗朗西斯D·K·钦著,邹德侬等译:建筑:形式·空间与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中文书目:[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许安之、艾志刚: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雷春浓:高层建筑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高层建筑设计资料图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吴景祥: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7]郑国英、车自龙、刘君:美国高层建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邹德侬:建筑造型美学设计,台佩斯坦出版有限公司,1992[9]吴焕加:论现代西方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0]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