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目标理论框架

合集下载

会计研究论文-论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

会计研究论文-论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

会计研究论文-论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摘要: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基本理论的中心,也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起点。

本文拟通过对中西方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比较分析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0 引言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1982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任何研究领域的起点都是提出研究的界限和确定它的目标。

”会计的研究也不例外。

会计是一个经济系统,而这个系统要运行,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指引其运行的方向。

迄今为止,关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仍在进行。

正确认识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不仅有利于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也有利于指导我国会计实务工作,引导和优化会计行为。

1 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1.1 西方国家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第一个将会计目的作为独立范畴加以深究的,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史度伯斯G.J.Staubus(1953),他指出:公众公司财务报表应重视的是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短期和长期投资人的信息需求,如果同意将提供对投资人决策有用的信息视为会计的首要目的的话,接着应完成的任务是确定为满足这种目的所需的信息种类,以及提供这些信息的可能性。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出版的《基本会计理论》,对以目标为起点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书提出会计的目的是为以下领域提供信息:①做出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识别有决定意义的决策领域,确定目标与方向等;②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人力与物力资源;③记录与报告资源的经管状况;④使社会机能与社会控制更加便利。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 Board,简称APB)(1970)发表题为《企业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第4号公告,该公告认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报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作经济决策所需的合格信息。

在此基础上,公告又进一步将财务会计及财务报表的目的分为三个层次:特定财务报表的目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一般目的,以及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质量目的。

会计理论专题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课件

会计理论专题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课件
详细描述
本案例将分析某公司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情况,探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和透明度方面的作用,并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本案例还将分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各国会计准则的影响,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趋势和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特点
定义
概念框架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早期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到现在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框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发展历程
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概念框架体系,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在逐步采纳和借鉴这一框架体系。
现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收入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的确认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如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等。
费用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确认也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等。
披露要求
为了提高财务报表的信息透明度和可理解性,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重要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报表项目的明细信息等内容。同时,企业还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及时披露可能对投资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如关联方交易、企业合并、分立等。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未来发展
04
技术进步将为财务会计提供更加高效、准确和实时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工具,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产生深远影响。
03
04
05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具体分析
03
决策有用性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理论(MPACC):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理论(MPACC):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江西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与意义
是由一套目标和基本原理相互关联有内在逻辑性的体系。 这个体系能导致前后一致的会计准则、并指出财务会计 与财务报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性。 目标:表明会计的目的和意图;基本原则:指会计的基 本概念,它们指引会计处理的事项选择、计量以及汇总 并传递给利益相关者的手段。
二、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
A)引进和学习前苏联阶段(1949-1966):提供资源配置计划所 需要的信息,主张用阶段分析的观点观察和处理全部会计理论和 实务问题。会计学科体系=会计原理+专业会计+经济活动分析。 B)文革时期会计理论研究停滞和扭曲阶段(1966-1976):会计 理论研究工作深受“要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的环境影响,会 计工作机构被精简,一些会计制度名存实亡。
二、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
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
A)西文发达国家的会计专业团体参与制定会计准则,对会计理论 的发展作出贡献(1933-1973):可比性与系统性差,会计信息 失真严重,财务诈骗案高发。后来,美国取消其会计原则委员会, 而成立了著名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B)更大政治代表性团体建立健全会计准则(1973-2002):美国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受制于其经费提供方,代表了广大财务主管 和许多会计师的利益,导致其权威性大打折扣,而证券交易委员 会或其他政府机构还可能推翻其所制定的准则。 C)强化国家干预在会计规范中的影响(2002-):准则制定机构 更具权威性,政治干预更多,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可选择性缩小。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与意义
财务会计的目标 A)谁需要会计信息:政府、所有者、管理人、潜 在投资人、中介机构、客户、贷款人、员工、社 公众等。

会计目标的两种主要学术观点【对会计目标流行观点的质疑】

会计目标的两种主要学术观点【对会计目标流行观点的质疑】

会计目标的两种主要学术观点【对会计目标流行观点的质疑】【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会计基本目标西方形成了两大流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

作者认为,受托责任观以及决策有用观作为会计的基本目标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文章试从财务报告的目标不等同于会计基本目标以及基本职能决定会计基本目标两方面阐述两者作为会计基本目标的不合理之处。

【关键词】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会计基本目标会计学术理论界普遍认为,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应当达到的境地。

在实践工作中,会计目标是指导会计工作,评价会计准则的指南针;在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中,会计目标既是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起点,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目标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在这里我们所称的会计目标即指会计的基本目标。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会计基本目标西方形成了两大流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

二者对会计目标的争论对后来的会计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会计目标的研究也涉及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两个方面。

笔者认为无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受托责任观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合作为会计的基本目标。

一、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简述受托责任观是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受托人相关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履行、完成情况等信息,在会计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

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恩里斯特?帕罗科等。

继受托责任观之后,帕特?N.安东尼、亨德里克森等提出了又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决策有用观。

该观点认为,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决策的信息,因此必须关注财务报表的有用性。

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者都以会计信息论为基础,产生于两权分离的经济环境。

受托责任观的产生较早,这时的资本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受托关系明确,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一般可以直接接触,双方都关注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情况。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分析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分析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分析摘要: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初,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需求,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备受关注。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

本文主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讨构建一套与世界会计准则趋同的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关键词: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问题长期以来是国内外会计学者研究的课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框架的设想。

而由于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过多过细,相互关系纷繁复杂,要素关系层次难以分清。

所以,构建一个与现代会计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结构严谨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非常必要的。

FASB将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义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理论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理论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一个章程,是一套目标和基本理论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性的关系。

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会计理论要素和逻辑关系的构造体系都包含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之内,它是由财务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应用理论和财务会计环境理论相互结合、有机构成的一个理论系统。

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假设、会计方法、会计要素、会计检验等理论,是构成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要素;财务会计应用理论是将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应用于会计实践、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政策、会计基本准则等理论;财务会计环境理论,主要探讨对理论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二、以财务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构建一套理论体系的出发点,认清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逻辑起点联系和贯穿整个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该尽量明确和单一,以期可以更好的指导整个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利于准则的指导与选择。

关于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分析

关于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分析
个基 本 的 理论 框 架。
【 键 词 ]会 计 理 论框 架 ; 计 基 础 理 论 ; 计 应 用理 论 ; 关 会 会 会计 环 境 理 论
【 者 简 介 】 火香 (9 2 ) 鹰 潭应 用 工 程 学校 助 讲 ; 桂 香 (9 8 ) 鹰 潭 应 用工 程 学校 助 讲 。 ( 西鹰 潭 作 张 18 一 , 张 17 一 , 江
会 计 应 用理 论 产 生影 响作 用 的 外 部条 件 , 括企 业 内部 环 境 包 和 外 部 环境 。企业 内部 环境 , 括 企业 内部 管 理 体 制 、 业 治 包 企 理 结构 、企业 经 营 活 动 及 模 、 业 管 理 状 况 、经 理 素 质 才 企
会 计 既 然 是 提 供 有关 生 产 经 营 活 动 的 财务 会 计 信 息 , 就
2" 老 区 建设 0 6 1 0
LAO QU I J AN HE S
关于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分析
●张 桂 香 张 火香
【 提
要 1财务 会 计理 论 框 架是 构 建会 计 理 论 体 系和 指 导会 计 实践 的基 础 。 文从 财 务会 计 基 础 理 论 、 计 应 用 本 会
财 务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是 一个 结 构 严 密 和 层 次 递 进 的 逻 辑 体 系 , 全 面 反 映 了财 务 会 计 理论 系统 的基 本 构 成 因 素及 其 它
相互 关 系 。

财务 会 计 理 论框 架 的基 本 要 素
1 .会计 目标 。 计 理 论 是 以会计 为研 究 对 象 , 会 因此 , 究 研
理 论 和 会 计环 境 理 论 三 个 方 面分 析 了会 计 目标 、 计 假 设 、 计 原 则 、 计要 素 、 计 方 法 、 计 实践 、 计检 验 、 会 会 会 会 会 会 会计

会计的基本理论

会计的基本理论

会计的基本理论引言会计是组织和管理财务信息的过程,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会计是至关重要的。

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会计学的基本原则和概念,它们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和指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的、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计量基础以及会计方程式等。

会计是指通过记录、分类、总结、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的一种方法和实践。

它旨在提供有关企业或个人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可靠和准确的信息。

会计不仅限于企业,个人也可以运用会计技术来管理个人财务。

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决策者有关资源配置和财务管理的信息。

会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决策者有关企业财务情况和业务活动的信息。

它使企业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帮助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

此外,会计还提供了对外报告的依据,为投资者、债权人、税务机关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手段。

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工作依赖于一些基本假设,这些假设帮助会计师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

1.实体假设:会计将企业看作一个与其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的独立实体。

2.会计周期假设:会计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会计期间,如年度或季度。

3.成本原则:会计将资产的价值确定为其购买或获取成本,而不是市场价值。

4.会计货币性假设:会计将财务信息以货币单位计量,以方便比较和报告。

这些基本假设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它们有助于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会计的计量基础会计的计量基础是指会计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所依据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会计的计量基础包括历史成本法、公允价值法和现金流量量法。

1.历史成本法:根据历史成本原则,会计将资产的价值确定为其购买或获取成本,不考虑市场价值的波动。

2.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是指资产或负债在市场上交易的价格。

这种计量方法用于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等与市场有密切关联的项目。

3.现金流量量法:现金流量量法将重点放在现金流量上,强调预测和评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状况。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分析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分析
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 。在传统的会计理论 和实 务 中, 可选择 的确认基础一般有两个 : 收付实现制
和权 责 发生 制 。关 于 确认 的标 准 ,A B提 出了 四 FS
会计的 目标 主要是强调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履行
情 况 , 次 才 是决 策 有 用性 。 因此 , 应 的我 国 的 其 相 信 息 质 量 特 征 应 强 调 客 观 、 实 , : 靠 性 是 我 真 即 可
理 论 结构 是 由互 相关 联 的 目标 和 基 本理 论 所 组 成
是构建一套理论体 系的出发点 ,认清财务会 计理论框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 点 ,对构建我 国财
务会 计 理论 框 架具 有 决定 性作 用 , 而且 , 辑 起 点 逻 联 系和 贯穿 整个 财 务会 计 理论 框 架 ,应该 尽 量 明
囵曩飘 伍业 号 剜. 会
准性 的要求 , 前者允许偏差 , 而后者则要求精 准可 靠, 即模糊的精确和精确 的模糊。对于我 国特色的
信 息质 量特 征 : 可靠 性重 于相 关性 。基 于我 国财务
认是指根据相应 的基础 和标准来判断某一项 目属
于哪个会计要素 , 应何时列入财务报表。而计量包
个 章程 ,是 一套 目标 和基本 理 论 相互 关 联 的有
内在逻 辑性 的关 系 。


财 务会计 理 论框 架的 基本 要素
的财务会计信息。我 国的财务会计 目标具有特殊 性: 财务会计 目 标介于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之间 ,
可 以称 之 为 “ 目标 论 ” 即 , 双 , 中国 特色 的财 务会 计 目标 : 调受 托责 任 , 顾决 策有用 。 强 兼
认 的项 目能以货币量化 ;③相关性——所确认的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分析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分析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分析中国从上个世纪初期就开始对会计理论大纲进行探索,从1978年以来,随着会计要求越来越高,会计理论大纲的探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

会计理论的机制以及辅导会计工作的前提是有一个完整的会计理论大纲。

文章主要根据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研究创造出一整套能够和世界会计标准相提并论同时具备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大纲。

标签: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会计理论的机制以及辅导会计工作的前提是有一个完整的会计理论大纲。

会计理论大纲是国内外会计研究者长期进行的项目,研究者假设出了很多会计理论大纲。

但是因为会计卢纶大纲所具备了太多的元素,互相紧密联系,很难分清楚元素之间的层次关系。

因此,创造出一个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构造紧密的会计大纲是必然的。

FASB将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义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理论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理论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一个章程,是一套目标和基本理论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性的关系。

1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会计理论大纲的主要内容中包含会计理论元素以及其条理关系的结构,其综合了会计基础知识的观点、会计运用观点以及会计工作环境的思想,组建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会计基础知识的古典包含:会计标准、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技术、会计元素、会计审核等基本知识,是组建会计精神的基本内容;会计运用观点是把会计基础知识的观点运用到会计工作、辅导会计工作的观点中,包含会计管制机制、会计计划、会计标准等运用观点;会计工作环境的思想,主要是讲述了会计工作环境的因素,包含单位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

2 以财务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构建一套理论体系的出发点,认清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逻辑起点联系和贯穿整个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该尽量明确和单一,以期可以更好的指导整个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利于准则的指导与选择。

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概念框架,也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由若干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

会计概念框架由五方面组成。

⑵会计基本假设。

是作为财务会计存在和运作前提的基本概念,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假设来源于会计环境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它还是可知的和稳定的。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1.会计主体假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2.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4.货币计价假设——会计核算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同时假定币值不变。

⑶会计对象是关于会计客体的抽象范畴.它来自于客观环境,反映于会计系统之内。

在理论上,它确定了会计系统的运行对象;在实践上,它为会计系统建立账户、复式记账、会计报告等提供依据,所以它具有联系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特性。

但是会计对象是抽象的,无法在实务上给予具体的反映,必须对其具体化从而形成会计要素。

⑷会计目标。

它来源于会计环境,其次,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的连接纽带。

再次,会计目标是具体的。

虽然不同的客观环境决定了不同的会计目标,但这种目标是人们主观需要的反映,它能为人们所认识。

最后,会计目标能推导出其它要素理论。

会计目标决定会计对象,有不同目标就有不同的会计对象,而不同的会计对象又决定了不同的会计要素。

同时会计目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稳定的。

会计目标主要应确定:(1)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2)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信息;(3)财务会计可提供什么信息。

⑸块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归纳起来,应包括合法性、可比性、相关性、可靠性、明晰性、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内容。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处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之间,是两者之间的“桥梁”。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维普资讯
第 1 期 总第 16 2 6 期
20 0 8年 6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n r Mo g l ce c n e n oi S in eTe h o gy & E o o a cn k c n my
No 1 . 2,t e 1 6 h i L h 6 t  ̄l S e
质、 目标 、 象 和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的基 本 要 素 。第 二 种 对 观点 ( 秦汉 19 劳 9 5年 ) 为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包 括 : 认 起 点 理 论 层 次 、 础 理 论 层 次 、 理 会 计 核 心 理 论 层 基 管 次 和 管 理 会 计 实 务 理 论 层 次 。 第 三 种 观 点 ( 今 池 陈 18 9 9年 ) 为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包 括 : 理 会 计 的 认 管 目标 、 念 、 则 和 管 理 会 计 技 术 。 第 四 种 观 点 ( 概 原 王 棣 华 ) 为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应 包 括 : 理 会 计 的 本 认 管 质、 象 、 能 、 对 职 目标 、 设 、 则 、 德 、 学 、 化 、 假 原 道 哲 文 程 序 和 管 理 会 计 行 为 。第 五 种 观 点 ( 焰 ) 为 管 理 孟 认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应 包 括 : 理 会 计 目标 、 象 、 设 、 管 对 假 本 质 、 素 、 则 和 管 理 会 计 方 法 体 系 。 第 六 种 观 点 要 原 ( 茂 竹 ) 为 管理 会计 理 论框 架 应 包 括 : 理会 计 孙 认 管 假设 、 象 、 对 目标 、 息 的 质 量 特 征 、 责 和 管 理 会 计 信 职 的重要 活 动。管 理 会计 理论 框架 由于 没有 固定 的 , 永 远 不 变 的模 式 。 因 此 , 同 的 学 者 都 提 出 了 不 同 不 的 观 点 , 得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的 构 建 出现 了“ 家 使 百 争 鸣 ” 局 面 。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是 由 一 系 列 要 素 的 组 成 相 互 联 系 而 又 相 互 作 用 的体 系 组 成 的 体 系 。 笔 者认 为 : 建一 套相 对 合理 的管 理会 计 框 架 必须 具 构 有逻辑 起 点和框 架 的 具体 的 要 素组 成 , 理 论框 架 该 必须结 合 各 历 史 发 展 阶 段 的 特 点 和 特 定 的客 观 环 境 。 目前 , 着 2 随 l世 纪 人 类 社 会 进 入 经 济 全 球 化 , 金 融 化 和 知 识 化 的 特 定 阶 段 , 国 必 须 构 建 一 套 以 我 战略性 为 特点 的战 略性 管 理会 计 理 论框 架 , 得 管 使 理会计 理论 框架能 反 映战略性 的特 点 。 2 我 国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研 究 存 在 的 问题 会 计 理 论 研 究 和 发 展 是 伴 随 着 人 类 社 会 的不 断 进 步而发 展 的 , 们一 致认 为 主要 归 功 于 财务 会 计 人 的发 展 。 而 与其 对 应 的管 理 会 计 , 于其 历 史 、 由 社 会 、 化 等原 因 , 发 展较 为迟缓 。在 我 国管理会计 文 其 发展迟 缓 的局 面尤 其 明显 , 其 原 因笔 者 认 为 主要 究 有如 下几 个方 面 : 2 1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方 法 和 实 务 严 重 脱 离 . 由于 我 国的 管 理会 计 理 论 大多 沿 用 西方 的理 论 , 我 国 的经 济 条 件 、 境 、 场 等 和 西 方 国 家 有 而 环 市 很 大 的 差 异 , 致 管 理 会 计 的 很 多 理 论 在 我 国 没 有 导 办 法得 到应用 和 推广 , 且 和 我 国现 实 环 境存 在 脱 而 节 的情 况 。 2. 理 论 上 没 有 形 成 适 合 我 国 国情 的 管理 会 计理 2

会计_战略规划(2篇)

会计_战略规划(2篇)

第1篇一、引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竞争也日益激烈。

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规划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会计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内容框架、实施路径及评估体系,以期为我国企业会计战略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二、会计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1. 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实现长远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

会计战略规划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会计手段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 财务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强调企业财务活动与战略目标的紧密联系,会计战略规划需以财务管理理论为指导,确保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3. 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强调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会计战略规划需关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以降低企业风险。

4. 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应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会计战略规划需将风险管理纳入其中,确保企业财务安全。

三、会计战略规划的内容框架1. 战略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等,为企业会计战略规划提供依据。

2. 战略目标设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会计战略目标,如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等。

3. 战略措施制定:针对战略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

4. 战略实施与监控:建立健全战略实施机制,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四、会计战略规划的实施路径1. 组织架构调整:根据会计战略规划的需要,调整企业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战略实施。

2. 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为战略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3. 人才培养: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战略思维能力。

4. 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5. 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

会计概念框架概述及思考

会计概念框架概述及思考

会计概念框架概述及思考作者:李心欣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0期李心欣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摘要:截至目前 FASB 已经制定并构建了成熟较为完善的会计概念框架,然而我国并没有一套完整的会计概念框架,因此建立我国的会计概念框架任重道远。

本文介绍了会计概念框架的含义、内容及其作用,并对其发展进行了简单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制定会计概念框架的希望和思考。

关键词: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FASB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8)015-0254-01一、会计概念框架的概述( 一 ) 会计概念框架的含义会计概念框架最先是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1976 年作为独立名词提出,FASB 将会计概念框架定义为:概念框架是根据相互联系的目标以及相关概念组合成的符合逻辑的体系,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基础和依据[1] 。

由于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频繁,制定统一会计概念框架成为必然。

近几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于 2004 年开始了对于现有概念框架改革的联合项目[2] 。

( 二 ) 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由 FASB 以及 IASB 的观点,这一个具有定义框架的主要作用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第一,为制定会计准则提供基础;第二,满足实务会计发展的需要;第三、有利于会计报告使用者了解财务报告。

二、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美国是在制定会计概念框架过程中特别活跃的国家,同时是对会计概念框架研究最早的国家。

1961 和 1962 年,美国会计研究部门依次颁布《会计基本假设》公告与《试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研究公告,会计准则委员会在 1970 年发布了第四号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准则》,该公告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加逻辑的框架结构,但其中的内容并不完善,准则的制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3] 。

会计经验: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分析

会计经验: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分析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分析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要素和逻辑关系的构造体系,它是由财务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应用理论和财务会计环境理论相互结合,有机构成的一个理论体系。

它全面反映了财务会计理论系统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会计的目标。

会计理论是以会计为研究对象,因此,研究会计,首先就应确定会计研究要达到的目标。

理所当然,会计的目标构成会计理论框架合乎逻辑的起点。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关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财务会计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

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

 2、会计假设。

假设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

通过建立会计假设,确定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前提条件,也就是构造一个理想客体,以便舍弃其客观原形的原始形态,撇开与当前研究无关的内容、次要过程和干扰因素,使其以理想化的纯粹单一的形式,呈现在研究者的面前,使我们有可能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其存在和运动的规律,达到对其本质的科学认识(戴蓬军,1992)。

 会计既然是提供有关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财务会计信息,就应进一步确定会计所提供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时间界限,并指定计量的方法,即我们在什么范围内、以什么方式来核算和披露会计信息。

由于现实世界中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存在的复杂性、相关性等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核算和披露的对象,必须加以理想化、纯粹化,以便达到对会计对象本质的科学认识。

 现实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不确定性。

首先,在企业所处的各种内外部环境中,会计核算的内容上具有不确定性。

企业与投资者存在投资关系、与债权人存在借贷关系、与客户存在交易关系、与政府部门存在监管关系、与内部职工存在劳资关系等。

上述关系的存在,影响企业经营活动,使其复杂化,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可能混淆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与相关者自身事项的边界,因而,将本不属于企业的交易或事项纳入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以至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成果,影响企业损益的计算和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

我国会计目标定位

我国会计目标定位

我国会计目标定位提要会计目标在会计理论及实务中的重要性无需赘言,然而我国会计目标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也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认为我国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决策有用,并且从经济环境、人们信息需求以及该目标定位所涉及的影响等方面论证该观点。

关键词: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信息需求目前,国际会计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我国亦如此。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该规定虽较之以前的强调受托责任有很大进步,但该定位仍然不够清晰。

笔者认为,我国会计目标应该定位于为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一、两种观点简要介绍受托责任,是指资源管理者对资源的所有者承担有效管理所托付的资源的责任,包括资源的保值与增值。

决策有用学派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向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决策的财务信息。

受托责任学派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在他们看来,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所有者报告资源的受托管理情况,它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前提的,其所有者和经营者是明确的,资源委托者以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会计信息来作出他们的投资决策。

决策有用学派把会计目标定位于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笔者不认为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

资源的委托者实际上也是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其独立在外,是因为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中,它所具有的特有的重要地位。

现在,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其重要性也随之变化,即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其每一部分都很重要,不用也不该再强此弱彼。

二、支持决策有用学派的原因笔者之所以认为我国的会计目标更应该定位于决策有用,主要原因有:(一)环境因素。

会计目标理论

会计目标理论

会计目标理论我国会计管理活动论的最早提倡者为杨纪琬、阎达五两位教授。

阎达五教授(1985)在《会计理论专题》中论述到:“会计就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究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以应用借贷复式记账为主要标志的近代会计,是一种以价值运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3].信息系统学派是当今西方会计界的主流学派,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66年发布的《会计基本理论报告书》正式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很快影响全世界。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倡导者葛家澍(1986)明确提出“会计是旨在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4].会计作为经济信息系统把企业的经济业务数据加工成对决策有用和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经济信息,以便他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会计控制理论是继前两学派争执不下后,于20世纪90年代才形成的一个新兴的学派,其代表人物为杨时展和郭道扬两位教授。

杨时展教授(1992)提出的会计控制理论侧重于会计微观领域,基于受托责任,他认为:“现代会计是一个以认定受托责任为目的,以决策为手段对以实体的经济事项按货币计量及公认原则与标准,进行分类、记录、汇总、传达的控制系统”[5].郭道扬教授(1997)则从宏观会计领域,从会计史学角度出发提出现代会计的全面控制观点。

郭道扬认为:“现代会计是会计管理者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控制系统的协同性运作,实现对市场经济中的产权关系及价值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系统控制的一种具有社会性意义的控制活动。

现代会计控制的指导思想是实行全面控制,即这种控制应当在时空关系上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在一起,把事前、事中与事后结合在一起,把微观、中观与宏观控制结合在一起。

现代会计不仅构成企业内部全作业过程控制,也是实现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控制及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控制的重要方面,是地区及企业对经济进行中观、微观控制的主要力量”[6].三种会计本质的观点都是非常深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会计目标理论框架我国会计管理活动论的最早提倡者为杨纪琬、阎达五两位教授。

阎达五教授在《会计理论专题》中论述到:“会计就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究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以应用借贷复式记账为主要标志的近代会计,是一种以价值运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3].信息系统学派是当今西方会计界的主流学派,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66年发布的《会计基本理论报告书》正式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很快影响全世界。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倡导者葛家澍明确提出“会计是旨在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4].会计作为经济信息系统把企业的经济业务数据加工成对决策有用和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经济信息,以便他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会计控制理论是继前两学派争执不下后,于20世纪90年代才形成的一个新兴的学派,其代表人物为杨时展和郭道扬两位教授。

杨时展教授提出的会计控制理论侧重于会计微观领域,基于受托责任,他认为:“现代会计是一个以认定受托责任为目的,以决策为手段对以实体的经济事项按货币计量及公认原则与标准,进行分类、记录、汇总、传达的控制系统”[5].郭道扬教授则从宏观会计领域,从会计史学角度出发提出现代会计的全面控制观点。

郭道扬认为:“现代会计是会计管理者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控制系统的协同性运作,实现对市场经济中的产权关系及价值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系统控制的一种具有社会性意义的控制活动。

现代会计控制的指导思想是实行全面控制,即这种控制应当在时空关系上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在一起,把事前、事中与事后结合在一起,把微观、中观与宏观控制结合在一起。

现代会计不仅构成企业内部全作业过程控制,也是实现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控制及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控制的重要方面,是地区及企业对经济进行中观、微观控制的主要力量”[6].三种会计本质的观点都是非常深刻的。

会计管理活动论侧重于会计的过程,而信息系统论则侧重于会计的结果即会计信息,会计控制论较好的融合了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系统论,会计控制论能够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把会计过程和会计结果结合起来,这是对会计本质最为深刻和完整的认识。

会计职能就是会计所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形式。

正如葛家澍教授所指出的:“任何事物的职能都是各该事物本质的体现”。

马克思对会计职能的经典描述是“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

会计职能体现会计能够为人们做什么,能体现会计供给的范围。

根据会计控制论,控制系统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会计基本职能可概括为控制和反映。

从会计本质导出的会计基本职能是全面和科学的,控制职能主要体现会计过程,反映职能主要体现会计结果。

四、会计相关者会计需求构成会计目标理论需求会计是解决企业相关者利益的权衡器,会计需求群体也就围绕企业利益的相关利益群体,我们称之为会计相关者。

会计相关者以企业核心展开,可以划分为企业内部管理层、治理层和要素市场层三个群体,会计相关者需要会计解决的问题包括: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企业治理问题;要素市场上的要素选择配置问题。

下面从管理层、治理层和市场层等三个层面分析会计需求。

企业管理层对会计需求在企业内部,组织的核心就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产品的成本耗费,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首先,会计被用于满足企业内部人内部管理的需求。

会计控制生产过程,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以求经济效果。

法国的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把会计活动列为了企业管理的六项职能之一,会计管理包括成本会计管理、质量会计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多方面。

其次,管理活动离不开信息,管理的过程又是一个利用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会计信息。

会计在企业管理内部提供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信息,构成企业管理的主要信息渠道,包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治理层对会计需求亚当。

斯密1776年《国富论》中写道:“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第一大假设———经济理性的精彩描述。

经济理性是基于自利原则的行为取向。

亚当。

斯密认为,经济理性表现为对得失和盈亏的正确计算。

经济理性决定了人们需要一种技术在某种产权制度安排下确认和计量发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计算经济利润,评价经济效用,报告相关的会计信息,考评多大程度上履行相关的社会经济责任,并决定经济利润的分配。

通过“会计”可以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和目的充分联系起来,使得从数字上考量经济理性目标的实现程度成为可能。

[7]会计,自诞生以来,也就一直充当裁判者的角色,权衡利益主体经济利益,协调人们经济利益关系。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集合,是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就其各自的责、权、利的安排所达成的一组长期契约。

一方面,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另一方面,社会经济资源所有者和社会经济资源管理者之间也是一种社会经济资源的委托代理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此产生。

委托代理关系协调构成企业治理主要内容。

企业契约、委托代理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分配,企业治理就是协调各利益主体利益冲突和契约履行的制度或合约安排。

会计权衡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中立地为界定产权关系服务,成为企业治理的重要控制系统。

企业治理要求受托者履行受托责任。

一方面,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财产委托,获得财产自主经营权和处置权,并同时负有向委托者交代其履行受托责任的活动和结果的义务;另一方面,各利益相关产权主体必需依赖于受托经营者报告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情况进行利益分割。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掌握企业内部的完全信息,而委托人处于信息的劣势。

于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代理人的行为具有不可观察性,这将导致道德风险.委托人要求获得中立地报告受托责任相关的财务信息,会计则作为信息系统为委托人提供关于反映委托代理关系的受托责任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称之为说明责任履行。

要素市场层对会计需求现代要素市场已日渐成为要素流通与配置的主要场所,要素市场包括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等。

伴随着要素市场的发展,企业要素取得主要来自于要素市场配置。

在要素市场上,要素有效配置是以充分相关的风险和报酬信息为基础,信息构成要素市场的生命线。

然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将导致市场失灵。

例如,投资者可能不了解股票的风险和报酬相关的信息;股东不了解经理人的能力;管理者不了解雇员的能力等。

于信息的不对称,掌握内部信息的人可能以损害他人利益来谋取自身信息优势利益,产生道德风险。

在投资交易过程中,信息劣势交易者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将做出非最优而是次优的决策,从而导致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将产生两个后果:一是内部人通过内部信息获取超额利润;二是投资者的次优决策导致价格的低估,这将给内部人带来损失。

财务报告是一种可以减少逆向选择的工具,通过它可以促进证券市场运转并减少其不完全性。

[8]经济社会期望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转,正确反映市场的价格,从而引导要素的优化配置,减少逆向选择和市场失灵。

因此,他们需要充分、及时披露的有用会计信息以供理性投资决策,会计成为要素市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重要信息系统。

会计不仅仅以会计信息的角色参与要素市场的资本投资决策,还参与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评价企业的风险和报酬的决策过程。

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需要会计提供企业绩效评估的模型以进行企业的整体绩效评估,从而判断企业的整体投资价值;在企业项目投资决策中,投资者需要会计对项目投资的风险和未来现金流量进行估计,同时计算项目投资的净现值帮助投资决策;现代会计实现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控制及国民经济宏观控制,是地区及企业经济中观、微观控制的重要方面,也是要素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控制的重要力量。

总之,会计控制在要素市场要素配置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五、会计目标理论框架是会计供给和需求的辨证统一会计本质及职能构成的会计供给与会计相关者会计需求辨证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会计目标理论框架。

会计需求决定会计目标的内容和质量要求,会计职能限制会计目标的范围。

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变迁,会计相关者也将改变或提升会计需求,会计的发展体现为与经济社会环境与时俱进。

会计工作者应通过社会调查等形式识别会计相关者会计需求变化,结合现有会计目标理论体系发展更符合需求的会计目标理论,再以会计目标理论进一步完善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规范体系,从而使会计理论和技术都在前一基础上得到发展,以免会计理论滞后实践。

这应该是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逻辑。

会计供给是会计本质及职能的表现。

会计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四大假设为前提,主要以历史成本计价为主,这决定了会计供给———以数与量的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

依照会计理论发展逻辑模式,会计理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会计环境变迁带来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变革,理论和技术重大突破将导致会计供给发生变化,从而又引导会计需求,引致会计相关者的需求结构升级。

会计需求和会计供给处于一个动态均衡过程中,会计目标理论框架应构建于这个动态均衡框架下。

综上所述,从过程的会计控制看,会计目标在企业管理层、治理层和市场层分别体现为会计管理、利益权衡和资源配置;从结果的会计反映看,会计目标在企业管理层、治理层和市场层分别体现为管理控制信息、受托责任信息和决策有用信息的需要。

会计目标理论框架可表示为二维矩阵图:表1需求供给体现过程的会计控制体现结果的会计反映企业管理层会计相关者的会计需求会计管理管理控制信息企业治理层会计相关者的会计需求利益权衡和协调受托责任信息要素市场层会计相关者的会计需求资源配置决策有用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