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报告
高应变低应变桩基检测

高应变低应变桩基检测一、定义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2.1.6条,低应变: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励方式在桩顶激励,实测桩顶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断的检测方法。
第2.1.7条,高应变: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高大钊版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关于大小应变的定义大应变:指激励能量足以使桩土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使桩产生永久贯入度的动测法小应变:指在激励能量较小,只能激发桩土体系(甚至只有局部)的某种弹性变形,而不能使桩土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的动测法。
桩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即为桩周土达到塑性破坏。
唯有大应变才能使桩产生一定的塑性沉降(贯入度),所测的土阻力才是土的极限阻力;小应变只能测得桩土体系的某些弹性特征值,而土的弹性变形与其强度之间并没有确定的关系。
因此从理论上讲,小应变不能提供确切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只能用于检验桩身质量。
二、何种桩需要检测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3.3条,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 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 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4 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 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6 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解释:对于基桩的检测包括单桩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要求检测的数量不同。
三、低应变与高应变适用范围低应变: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低应变法的理论基础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
因此受检桩的长细比、瞬态激励脉冲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均宜大于5,设计桩身截面宜基本规则。
另外,一维理论要求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时平截面假设成立,所以,对薄壁钢管桩和类似于H型钢桩的异型桩,本方法不适用。
低应变检测

8.2 对测量用仪器的安装要求以及检测
8.2.1 实心桩的激振点宜选择在桩头中心部位, 传感器应粘贴在距桩中心约2/3R处。敲击产生 的应力波除向下传播外,也沿径向周边传播, 从周边反射回来的波与圆心外散的波会发生迭 加。理论与实践表明,2/3R处波的干扰最小。 空心桩的激振点及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壁 厚1/2处且应在同一水平面上,与桩中心连线形 成的夹角宜为90°。将加速度计粘贴在磨平过 的桩顶表面,粘巾处可用大膏、黄油、橡皮泥 作为耦合介质。
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 单一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
9.4 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生异常现场时的处理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波形时,应在现场及时研
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复测度。重复测
试的波形与原波形应具有相似性。
9.5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方法
9.5.1 正在检测过程因外界干扰和其它不可预见的事故 时,应关机停止检测。若发生干扰影响测试结果,则
基桩检测
一.低应变法检测
1 目的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 术规范》JGJ 106-2003、J256-2003对低应 变工程检测做必要的细化和补充。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为了确保现场低应变动力检测的正常 进行,取得正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使低 尖变动力检测工作规范、有序,特制定 基桩低应变检测作业指导书。
检测系统框图
7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检测仪器应具有防尘、防潮性能,并应 在-10~50℃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在现 场检测时,对仪器屏幕应采取防晒措施。 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按要求定期通电。
8 检测步骤 8.1 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和检测仪器的检查项目 8.1.1 检测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桩头应凿去浮浆,露
桩基小应变检测报告

桩基小应变检测报告低应变检测法是建立在一维波动理论根底之上,在数学上模拟桩的一维应力波传播,计算反射、投射和博得叠加,根据波形的异常推断桩的完整性。
在桩质量检测过程中,把桩做如下鉴定:1)视桩为一维弹性直杆;2)假定桩为均匀材质构成,且截面积在受力时保持平面;3)忽略了桩的内外阻力表面摩擦力的影响,桩周土对桩的约束和支承作用,集中由桩底的一个弹簧替代。
当桩顶受到一定的冲击力作用,会产生一弹性脉冲波,经桩身向下传播,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一维波动方程。
低应变检测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1)现场测试准备。
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在检测前务必注意以下几点:a.桩头处理严格符合铁路基桩检测技术规程;b.搜集必要的地质资料;C.传感器安装点需充分打磨平整。
2)传感器的选用安装。
在对基桩开展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时选用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检测。
检测时,在将浮点工程动测仪、计算机、传感器和电源按要求连接好后,把传感器用粘贴剂粘在检测桩桩顶轴心平面处,传感器应尽可能平行于桩身轴线,位置一般在钢筋笼之内远离力棒的敲击点,传感器与桩头一定要粘贴牢固,因为不同的粘结方式对实测波形影响很大,安装不牢会使波形失真,给波形分析带来困难甚至造成误判,所以传感器与桩头应绝缘、密贴,不得有气泡。
根据实测经验认为,在桩头平整的条件下,采用橡皮泥安装传感器可获得理想的桩身完整性实测曲线。
3)激振方式的选择。
在实际检测中,要根据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激振方式,合理调整激振,能量要适中,以取得满意的测试效果,敲击时要垂直于桩顶,防止连击。
检测结果及分析检测结果的分析也是检测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检测人员要求很高。
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现场经验。
分析时一些方面需特别注意:1)当基桩在施工过程中浅部有特别明显的“大头”现象时,其波的传播即不满足该行波理论,或波在界面处能量反射太过强烈,致使透射能量衰弱,或该处形成了“面波”反射,即曲线不能真实的反映基桩的下部情况,需要对大头开展凿挖后重新检测;2)要特别留意扩径的奇数次反射与入射波反相位,偶数次反射与入射波同相位的特征,以免造成误判——将扩径的偶数次反射当作缺陷判定;3)要注意低应变检测结果的多解性,注意与施工情况、地层情况等结合开展判定。
基桩低应变检测报告

基桩低应变检测报告一、项目背景:基桩是指在地下土层中,为了增加地基承载能力,而通过打入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或木材桩等。
基桩作为地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基桩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二、检测目的:本次基桩低应变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基桩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以及基桩的承载性能,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三、检测方法:本次低应变检测采用的是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通过记录不同荷载作用下基桩的竖向位移,进而计算基桩的应变情况。
具体的检测步骤如下:1.在被检测的基桩上选择适当的测点,每个测点进行三次测量;2.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测点的竖向位移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3.根据测得的位移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应变情况。
四、检测结果:经过对多个基桩进行低应变检测,得到了以下的检测结果:1.测定不同荷载作用下基桩的竖向位移,并计算得到相应的基桩应变;2.综合分析各个测点的位移和应变数据,评估基桩的受力情况;3.比较不同基桩之间的位移和应变数据,评估基桩的稳定性。
五、结论:根据本次低应变检测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基桩在受到不同荷载作用下出现位移,但位移值较小且接近线性关系,说明基桩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承载能力;2.基桩在受到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较小,说明基桩的变形能力较低,具有较好的刚性;3.各个测点的位移和应变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基桩的受力情况均匀,不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沉陷或倾斜现象;4.不同基桩之间的位移和应变数据变化不大,说明基桩的稳定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六、建议:根据本次低应变检测的结果和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对于基桩的设计和施工,继续保持较高的质量标准,以确保基桩的强度和承载能力;3.对于基桩的检测和监测,应加强日常的巡视和维护,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4.对于未来的类似工程,可以参考本次检测的经验和结果,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低应变成桩参数及检测记录表

桩位核对(甲方或监理):填表人:电话:
记录:
校对:
页码: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低应变成桩参数及检测记录表NQ.B201(05)
桩号(#)
桩径(mm)
桩长(m)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kN)
混凝土浇捣日期
配桩桩长(从下至上)(m)
样品状态
备注
(工地现场人员
填写)
(检测人员填写)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常口异常:
□正常口异常:
低应变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典型波形分析

图6 桩 端 反 射不 明显 的桩
棒 重新检 测 ,或通 过取 芯进一 步查 明原 因 。该 桩更换 大 锤 进行检 测后可 以见 到桩底 ( 图7 ) 。经取 芯检 测桩 身无 缺 陷 、桩底 嵌岩情 况 良好 ,评 为 I类桩 。
2 . 3 震荡 曲线桩 波形 ( 图4  ̄ 5 )
2 3 . 8 5 m,桩底 嵌岩情 况 良好 ,评 为 I类桩 。建 议对 有震 荡 曲线 的桩 ,应该 换用 不 同材 质 的测锤 或 者小 的力棒 ,
排除 桩头 缺陷 ,这样得 到 的图形缺 陷波 更为清 晰 。
圈7 更 换 大 锤重 新 检 测 后 见 到桩 底
2 5 波 速偏 低 的嵌岩桩 波形
回福 建 交 通 科 技2 0 1 3 年 第 3 期
或 者地 质情况 有变 化 。经 查该 处的钻 探地 质图 ,地质 情 况 良好没 有淤 泥质 土夹层 。2 1 m以 下桩基 进 入岩 层 。波 速3 8 0 0 m/ s 基 本 正 常 。可 以 肯定 桩 身存 在缺 陷 。但 是 到 底 是什 么缺 陷还 是要借 助取芯 检测进 行最 后确 定 。因为 在 低 应变检 测中 ,缩径 、离析 、夹泥 、断桩 都会 产 生同
的 准确 性及 报告 质量 。
关 键词 基桩 检 测 低应变 典 型 波 形 分 析
1 概 述
基桩 检 测作 为基 础工 程验 收 的重要 环节 ,对 保证 整 个 工程 建设 的安 全稳 定起 着 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特 别是 低 应变 检 测 ,由于 仪器 先进 轻巧 、使 用便捷 ,理论 与 实践 发 展 比较成 熟 ,加上 有 比较先 进 的分析 软件 ,在 检 测工
桩基检测报告模板

受控编号:HBSD/MS-D77-2011检测报告编号:E-11-39-1工程名称:东光县东光镇张汪村旧城改造6#楼复合地基检测委托单位:河北恒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河北恒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德州市拓实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东光县城建局监理公司检测单位:河北四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月十三日声明1、本检测报告无我单位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专用章无效。
2、本检测报告无骑缝章无效。
3、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漏页无效。
4、本检测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给予及时的解释或答复。
检测单位:河北四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单位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兴苑街53号邮政编码:050021联系电话:(0311)85912349工程编号:E-11-39-1批准:审核:工程负责:1.工程概况东光县东光镇张汪村旧城改造6#楼工程位于东光县城,拟建建筑物为18层住宅楼,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基础型式采用筏板基础。
本工程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采用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进行地基处理。
该复合地基共设计基桩502根,均匀布置,局部有所调整,设计桩长20m,桩端持力层为第六层粉质粘土,设计桩径400mm,桩间距1.35×1.35m,面积置换率6.7%,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C20,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50kPa,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540kN,成桩日期为2011年7月6日至8月17日。
受河北恒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河北四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复合地基检测任务。
检测时间为2011年9月01日至10月10日,检测时天气晴朗、干燥,温度为15~30℃,共完成低应变法检测基桩502根,复合地基载荷试验3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3组,全部受检基桩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检测单位于9月5日根据场地情况和施工条件随即抽取,受检基桩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桩头完整,无浮浆、松散部分,受检基桩位置见“东光县东光镇张汪村旧城改造6#楼检测点平面布置图”(附图1)。
低应变法检测指导

低应变法检测指导1、检测项目低应变法检测混凝土桩。
2、适用范围2.1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2.2 本方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3、检测依据3.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4、仪器设备4.1 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3055的有关规定,具有信号显示、存储和分析处理功能。
4.2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锤和锤垫;力锤可装有力传感器;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濒范围为10~2000Hz的电磁式稳态激振器。
5、现场检测5.1受检桩符合下列规定:1 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2 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3 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5.2测试参数庙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
2 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
3 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
4 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5 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5.3 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
2 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3 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4 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试验方法

1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1.1一般规定:(1)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围为: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及CFG 桩。
(2)对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灌注桩,应采用其他方法辅助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的有效性。
(3)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 。
1.2检测原理:低应变法目前国普遍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为狭义低应变法,其通过采用瞬态冲击的方式(瞬态激振),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采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
因此基桩必须符合一维波动理论要求,满足平截面假定和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要求,一般要求其桩长远大于直径即长径比大于5或瞬态激励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大于5。
1.3检测方法及工艺要求(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a 受检基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期龄不少于14天时方可报检。
b 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至少提前2天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c 施工单位向检测单位提供基桩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d 检测前,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剔除桩头,使桩顶标高为设计的桩顶标高。
②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③灌注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④桩顶表面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⑤实心桩的第三方位置打磨出直径约10cm 的平面,平面保证水平,不要带斜坡;在距桩第三方2/3半径处,对称布置打磨2~4处(具体见图1),直径约为6cm 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0.8m<D≤1.25m D≤0.8m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⑥当桩头与垫层相连时,相当于桩头处存在很大的截面阻抗变化,会对测试信号产生影响。
因此,测试前应将桩头侧面与断层断开。
⑦准备黄油1~2包,作为测试耦合剂用。
⑧在基坑检测,应提前将基坑水抽干,并搭设好梯子,便于上下。
桩基性低应变试验试验方法

1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1.1一般规定:(1)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围为: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及CFG 桩。
(2)对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灌注桩,应采用其他方法辅助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的有效性。
(3)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
1.2检测原理:低应变法目前国普遍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为狭义低应变法,其通过采用瞬态冲击的方式〔瞬态激振〕,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采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
因此基桩必须符合一维波动理论要求,满足平截面假定和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要求,一般要求其桩长远大于直径即长径比大于5或瞬态鼓励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大于5。
1.3检测方法及工艺要求〔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a受检基桩混凝土强度至少到达设计强度的70%,或期龄不少于14天时方可报检。
b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至少提前2天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c施工单位向检测单位提供基桩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d检测前,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剔除桩头,使桩顶标高为设计的桩顶标高。
②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根本一样。
③灌注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局部,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外表。
④桩顶外表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⑤实心桩的第三方位置打磨出直径约10cm的平面,平面保证水平,不要带斜坡;在距桩第三方2/3半径处,对称布置打磨2~4处〔具体见图1〕,直径约为6cm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⑥当桩头与垫层相连时,相当于桩头处存在很大的截面阻抗变化,会对测试信号产生影响。
因此,测试前应将桩头侧面与断层断开。
⑦准备黄油1~2包,作为测试耦合剂用。
⑧在基坑检测,应提前将基坑水抽干,并搭设好梯子,便于上下。
e搜集受检桩的相关技术资料,包括工程概况、基桩的设计参数、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以及施工记录情况;f安装传感器。
建筑工程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报告

建筑工程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报告一、背景基桩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承载结构,其质量和强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基桩的质量,进行低应变法检测可以有效判断基桩的质量和桩身的强度。
本次检测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基桩进行低应变法检测,以评估其质量和强度。
二、检测方法1.低应变法是通过测量基桩桩身上不同位置处的应变情况,通过计算应变曲线的斜率来评估桩身的强度。
检测过程中使用了低应变测量设备,通过对设备的精确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
三、检测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基桩的整体质量和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便对工程进一步施工做出合理的决策。
四、检测步骤1.对基桩进行标定:首先对低应变测量设备进行标定,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应变测量:将低应变测量设备沿着基桩高度方向均匀布置,然后进行测量。
每两个相邻的应变测量设备之间的距离要足够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数据记录和分析: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分析的重点是通过计算斜率值,来评估基桩桩身的强度。
同时,还可以结合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和判断。
五、数据分析1.统计分析:对测量得到的各点应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个测点处的应变曲线斜率值。
2.对比分析:将得到的斜率值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基桩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3.结果评估: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评估基桩的整体质量和强度。
如果斜率值符合设计要求,则说明基桩质量较好,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斜率值明显偏小或偏大,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原因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质量评估根据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对比,评估基桩的质量如下:1.基桩整体质量较好,整体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一些测点处的斜率值稍偏大,可能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和处理。
七、结论和建议1.结论:根据本次低应变法检测结果,基桩整体质量较好,大部分测点处的斜率值符合设计要求。
2.建议:对于那些斜率值偏大的测点,需要进一步调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低应变法·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低应变法·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8.4.1桩身波速平均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时,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中,选取不少于5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值按下式计算其平均值:`c_m=1/n sum_(i=1)^n c_i` (8.4.1-1)`c_i=(2000L)/(ΔT)`(8.4.1-2)`c_i=2L*Δf`(8.4.1-3)式中`c_m`——桩身波速的平均值(m/s);`c_i`——第i根受检桩的桩身波速值(m/s),且`|c_i-c_m|//c_m≤5%`;L——测点下桩长(m);ΔT——速度波第一峰与桩底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s);Δf——幅频曲线上桩底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n——参加波速平均值计算的基桩数量(n≥5)。
2 当无法按上款确定时,波速平均值可根据本地区相同桩型及成桩工艺的其他桩基工程的实测值,结合桩身混凝土的骨料品种和强度等级综合确定。
8.4.2桩身缺陷位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x=1/2000*Δt_x*c`(8.4.2-1)`x=1/2*c/(Δf′)`(8.4.2-2)式中x——桩身缺陷至传感器安装点的距离(m);`Δt_x`——速度波第一峰与缺陷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c——受检桩的桩身波速(m/s),无法确定时用`c_m`值替代;Δf′——幅频信号曲线上缺陷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
8.4.3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缺陷出现的深度、测试信号衰减特性以及设计桩型、成桩工艺、地质条件、施工情况,按本规范表3.5.1的规定和表8.4.3所列实测时域或幅频信号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8.4.4对于混凝土灌注桩,采用时域信号分析时应区分桩身截面渐变后恢复至原桩径并在该阻抗突变处的一次反射,或扩径突变处的二次反射,结合成桩工艺和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判定受检桩的完整性类别。
必要时,可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辅助判定桩身完整性或借助实测导纳值、动刚度的相对高低辅助判定桩身完整性。
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

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垂直。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 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 限不应小于2000Hz。 安装传感器部位的混凝土应平整,传感器安装 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 够的粘结强度。 桩头处理 耦合剂可选择黄油、橡皮泥、口香糖等
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个~4个安装传感 器的检测点:实心桩的激振点应选择在桩中心, 检测点宜在距桩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 点和检测点宜为桩壁厚的1/2处,激振点和检测 点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
桩身完整
Ⅱ 射波,有桩底反射波
频差Δf c/,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 桩身有轻微缺陷 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 Δf´>c/
Ⅲ
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Ⅱ类和Ⅳ类之间
桩身有明显缺陷
/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 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
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 差 Δf´>c/无桩底谐振峰;
桩底反射波;
2015.6.25
目录
1 、概述 2、反射波法检测原理 3、现场检测 4、桩身完整性的判定
1、检测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 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桩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 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对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灌注桩,应采 用其他方法辅助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的有效性。
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 桩身存在严重缺
Ⅳ
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 振峰,无桩底谐振峰
陷
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
振动,无桩底反射波
注:对同一场地、地基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 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按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发射波的其他桩实测 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低应变报告

贵州金正达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检测报告报告编号:JZDBG01-2020xxxx-xxx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检测项目:基桩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检测时间: /检测单位(专用章)报告日期:2020-xx-xxXXX工程检测报告签字页检测人员:报告审核:报告批准:批准日期:附加声明:当您收到报告后,请务必注意:1.检测报告未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无效;含多页的报告“无骑缝章”无效。
2.未经本公司批准,不得复制检测报告;复制检测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无效。
3.报告存在手写、缺页或者涂改现象无效。
4.报告无检测、复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5.委托方收到检测报告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确认本报告结果。
6.本报告未经本公司同意,不得作为商业广告使用。
地址: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绿茵湖社区长红路(112厂内)邮政编码:558022联系电话:0854-*******目录1工程概况 (1)2检测规范、标准及相关依据 (1)2.1检测规范及标准 (1)2.2参考依据 (1)3检测目的及内容 (2)3.1检测目的 (2)3.2检测内容 (2)4检测仪器 (2)5检测原理及方法 (2)5.1检测原理 (2)5.2检测方法 (4)7检测结果汇总表 (6)8检测结论 (7)附图1:低应变波形图 (8)附件2:现场检测照片 (9)1工程概况2检测规范、标准及相关依据2.1检测规范及标准(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2.2参考依据(1)《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3检测目的及内容3.1检测目的检测基桩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
3.2检测内容(1)利用低应变法检测灌注桩中声测管之间混凝土是否存在离析、夹杂、断桩等缺陷及缺陷位置、影响程度;(2)通过分析测试数据,评价桩身混凝土质量,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基桩低应变检测报告

工程桩承载力和完整性检测方案备案表工程名称: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1-22#新建工程申报单位(建设):汉寿新合作商贸物流园置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湖南浩宇建设有限公司检测单位:长沙宏宇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申报时间:工程基桩检测方案备案前,检测单位不得进行检测。
以下检测方案在质监站委派的监督工程师具体监督下实施,监督工程师未到位的检测报告质监站不予认可(本表一式四份:备案后施工、监理、检测、监督站各一份)工程桩基桩检测方案责任主体审查表基桩检测技术方案(适用基桩静载试验、完整性检测)1、工程概况2 、现场检测设备(1)承载力现场检测设备表(2)完整性现场检测设备表、现场检测(1)检测准备:静载检测现场准备1、本工程做静载荷试验桩24 根,反力装置:堆载法□√。
2 、受检桩身强度:静载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3 、静载试桩桩顶标高应根据设计要求、场地情况、利于试验的原则确定,桩顶要求无浮浆、砼新鲜密实、平整,试桩桩顶的处理详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106-2014附录B。
4、要求检测环境无强烈振源,并采取防雨、排水措施。
5、现场电源满足设备运行及照明。
6、试验前检查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7、场地内道路要满足车辆进退场、调头及仪器设备安装的要求。
8、钢架结构、支墩搭建应牢固可靠,荷载堆码应整齐、美观、安全。
主、次梁应严格对中,主梁、千斤顶预留适当。
9、在准备工作完成后,自委托方通知进场之时起,24小时内开始进场安装。
10、试验开始前技术负责人向公司现场检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低应变完整性现场准备1、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工程桩总数20%的基桩进行检测;且对于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动测宜在基槽开挖至设计底标高凿去桩头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后在基础垫层浇捣前进行。
3、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少于15MPa 。
低应变法在旋挖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低应变法在旋挖桩基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旋挖桩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粘土、粉土、砂砾石、卵石、强风化基岩及回填土、杂填土地层的桩基础,其相对于正反循环钻孔灌注桩具有低噪音、低震动、大扭距、成孔速度快、能适应多种复杂地层的特点,因此在地质条件合适、场地和运输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被大范围使用。
工程用旋挖桩常用桩径为0.8mm~2.4m,桩长可控制在80m以内,旋挖桩基为隐蔽性地下工程,施工过程存在出现缺陷的概率,而作为上部结构的主要承重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而桩基础完整性检测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任务,是桩基础的必检项目,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是最常用的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但声波透射法的应用需要具备在桩身安装了声测管的先决条件,否则需采用低应变法进行完整性检测。
本文介绍的旋挖桩中采用低应变法,可以有效检测出旋挖桩的缺陷,对于桩基质量的安全有着可靠的保证。
关键词:低应变法;旋挖桩基检测;应用1低应变法的概念低应变法(LowStrainIntegrityTesting,LSIT)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地基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评估桩、墙、板等地基结构物的质量和完整性。
该方法通过应变传感器和信号分析技术,测量地基结构物中的声波速度来推断地基结构物的质量和完整性。
低应变法基于声学原理,其检测原理是利用声波在地基结构物中的传播速度来推断地基结构物的质量和完整性。
在测试过程中,应先在地基结构物中钻入一个参考钻孔,然后在参考钻孔附近使用低应变法仪器在地基结构物中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通过在地基结构物中注入高频声波,利用应变传感器测量声波在地基结构物中的传播速度,进而推断地基结构物的质量和完整性。
低应变法具有非破坏性、快速、准确、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码头、堤坝、隧道等工程的地基质量检测和完整性评估。
同时,低应变法也可以用于检测地基改良效果和地基沉降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2低应变法在旋挖桩基检测中的应用措施2.1工程概况某矿场综合利用项目由综合楼和矿堆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