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元素周期律(一)
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金属性越强,单质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3.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左大下大
同主族
原 子
能层
半
占主导
径 增
大
同周期:左大 同主族:下大
原子半径增大
影响因素及结果: 1.电子的能层越多, 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 越大,将使原子的半 径增大。 2.核电荷数越大,核 对电子的吸引作用也 就越大,将使原子的 半径减小。
注意:这两种作用是
同时存在,相互竞争
的关系。
同周期 核电荷数 占主导
知识拓展 常见简单微粒半径比较的方法和规律: 不同 原子 同周期 左大 r(Na)>r(Mg)>r(Al)>r(Si)>r(P)>r(S)>r(Cl)
同主族 下大 Cs>Rb>K>Na>Li>H
元 素
离子
电子层不同
层多径大
①r(K+)>r(Mg2+) ②r(Cl-)>r(Na+)
4.电负性的应用:
2)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通常
电负性相差很大(相差>1.7)
离子键
电负性相差不大(相差<1.7) 通常 共价键
电负性递变规律:
电负性 0.9
3.0
电负性差 2.1
离子化合物
特例:NaH、 CaS 为离子化合物;
思考: 电负性的差: 化学键类型:
AlCl3(BeCl3)
1.5 共价
电负性 2.1 3.0 电负性差 0.9
第一电离能(kJ·mol-1)
全充满,较稳定
半充满,较稳定
2s22p3 2s2
纵列序数 族序数
价电子排布式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学课件)
课程小结
本节重点
一、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横行)结构: 三长、三短、一不全。 族(纵行)结构: 七主、七副、零和Ⅷ族。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a.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无机化学
˝
元素周期表
案例导入
插入二维动画(待制作)
元素周期表是怎么来的?
目录
CONTENTS
01 元素周期表
0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特点
01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定义: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 成横行;把不同行中外层电子数相 同的元素,按电子层递增的顺序由 上而下排成纵列,就可以得到一张 表格,叫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 现形式。
0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特点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特点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特点
1 周期(横行)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 序排列的一个横行。
短周期 长周期
不完全周期
1
1
2K 2
234
5
6
7
8
9
10
L K
8 2
3 11 12
M 18
13 14 15 16 17 18 L 8
k
2
4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特点
族的分类 包含元素
表示 个数
主族
副族
长、短周期元素 ⅠA,ⅡA等
长周期元素 ⅠB,ⅡB等
7
7
零族
Ⅷ族
稀有气体元素 8、9、10纵行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详细目录全集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详细目录全集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 1.1 化学与化学变化- 1.2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1.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4 化学键与化合价- 1.5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2.1 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 2.2 原子核与原子质量- 2.3 元素的发现与分类- 2.4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特征- 2.5 周期表中的元素信息第三章化学键与化合价- 3.1 共价键的形成- 3.2 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3.3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3.4 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 3.5 化合价的概念与应用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 4.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4.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反应热- 4.3 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 4.4 溶液浓度的计算第五章气体与溶液- 5.1 气体的性质与组成- 5.2 气体的压强与状态- 5.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5.4 气体的混合与溶解- 5.5 溶液的组成与浓度第六章酸碱与盐- 6.1 酸碱的概念与性质- 6.2 强酸与强碱的离解与水解- 6.3 酸性、碱性和中性盐- 6.4 酸碱中和的反应- 6.5 盐的存在形式与制备第七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7.1 化学反应的速率- 7.2 化学反应的平衡- 7.3 化学平衡的条件- 7.4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7.5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八章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8.1 电化学基础概念- 8.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8.3 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8.4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 8.5 电化学电池的原理与应用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 9.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9.2 烃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 9.3 烃类的结构与异构- 9.4 烃类的衍生物第十章化学实验与化学计算- 10.1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10.2 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环保- 10.3 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 10.4 化学计算的应用- 10.5 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第十一章化学与生活、环境及资源- 11.1 化学与健康- 11.2 化学与环境- 11.3 化学与资源的利用- 11.4 化学与材料- 11.5 化学与能源第十二章化学与工业- 12.1 化学工业的发展与意义- 12.2 化学工业的产品与应用- 12.3 化学工业的原料与能源- 12.4 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 12.5 化学工业的安全与环保第十三章化学与生物- 13.1 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13.2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和调控- 13.3 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化- 13.4 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与降解- 13.5 化学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第十四章化学与科学技术- 14.1 化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4.2 化学与材料科学- 14.3 化学与能源技术- 14.4 化学与信息技术- 14.5 化学与环境科学(以上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详细目录全集,共14章)。
高中化学1-4讲义
高中化学1-4讲义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学而思教研讲义第1到4讲讲义【1】 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重点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化学用语、化学计量、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等几个部分。
【2】 化学基本理论与概念是高中化学的基础,是解决化学问题、运用化学思维的基本工具与手段。
除此之外,在高考中,对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电解质等概念的辨析、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胶体的制备与性质等内容也是经常直接考查的部分。
而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的元素推断,则是高考的必考点。
【3】 复习本部分知识时,除对基本知识扎实记忆外还应注意对于基本概念要辨析清楚,包括“四同”、电解质、阿伏伽德罗常数等;对于化学计量,要注意结合后面的知识掌握化学计量的相互转换,同时注意单位的转换;另外,训练逻辑思维和化学推理能力,以应对元素推断的基本要求。
一、物质的组成质子中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构成分子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物质元素化合态游离态直接构成直接构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微观构成宏观组成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具有相同质子数与中子数的一类原子二、物质的变化高考点拨第1讲知识点睛1.1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基本理论 与概念三、物质的分类【重点突破】1.胶体的性质与制备。
(1)性质:微粒半径1~100 nm;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凝聚)介稳性;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2)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分。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对于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无论是否导电都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同样对于混合物来说,也没有办法分类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电解质只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会生成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只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会导电,例如NaCl在固体状态下不能导电。
化学
0.00
0.25 0.50 0.75 0.93
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剖面图
180
- 1.00
1.00
1.2.2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描述
P轨道角度分布图
+ + + -
1.2.2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描述
+
-
-
+ +
+ + + + + -
+ -
d轨道角度分布图
+
1.2.2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描述
几种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剖面图
连续光谱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2. 氢原子光谱
自然界的连续 光谱
实验室的连 续光谱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 氢原子光谱
Hδ Hγ 410 .2 434 .0 7.31 6.91
Hβ 486 .1 6.07
Hα 656 .3 4.57
8
/nm 14 1 ( 10 ) /s
1
2.179 1018 6.626 10
34
(
1
2 n1
1
2 n2
)
3 .289 10 (15来自12 n1
1
2 n2
)
与里德堡经验方程完全一致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3. Bohr原子结构理论
波尔理论的合理内涵
电子在定态时有确定的能量; 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的能量变化。 原子光谱——线状光谱 反 映
1.2.2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描述
量子力学理论证明,电子出现的概率密 度=||2 ,于是有: W=||2 V
当某空间区域中概率密度一致时,我们 可用乘法求得概率。 电子云是概率密度||2的形象化描述,是 |Ψ|2的空间图形。黑点密集的地方,||2的值 大,概率密度大;反之概率密度小。 原子轨道是波函数Ψ,或波函数Ψ的线性 组合(波函数的加减)。
化学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
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
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
元素名称氢元素符号H原子序数1相对原子质量(12C = 12.0000)1.00797英文名称Hydrogen原子结构原子半径/Å:0.79 原子体积/cm3/mol:14.4共价半径/Å: 0.32电子构型: 1s1离子半径/Å:0.012 氧化态:Ⅰ电子模型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水素”。
氢是由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在1766年发现,称之为可燃空气,并证明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178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证明氢是一种单质并命名。
氢在地壳中的丰度很高,按原子组成占15.4%,但重量仅占1%。
在宇宙中,氢是最丰富的元素。
在地球上氢主要以化和态存在于水和有机物中。
有三种同位素:氕、氘、氚。
氢在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气体分子由双原子组成;熔点-259.14°C,沸点-252.8°C,临界温度33.19K,临界压力12.98大气压,气体密度0.0899克/升;水溶解度21.4厘米³/千克水(0°C),稍溶于有机溶剂。
在常温下,氢比较不活泼,但可用合适的催化剂使之活化。
在高温下,氢是高度活泼的。
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几乎所有的元素都能与氢生成化合物。
无机化学 原子结构
1927年,德布罗依的假设为戴维逊(Davisson C J) 和盖革(Geiger H)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
电子衍射图
1.1.3 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特点
问题: 1. 是否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大?
2. 实物微粒波动性与光波动性的区别是什么? 或者是实物微粒波动性的特点是什么?
(3) 磁量子数(m)
m可取0,1,2,3,… l ,共2l +1个值。 m值反映了电子云(或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同一亚层内的原子轨道其能量是相同的,称等价轨道或 简并轨道。但在磁场作用下,能量会有微小的差异,因而其 线状光谱在磁场中会发生分裂。
当一组合理的量子数n、l、m确定后,电子运动的波函 数 也随之确定,该电子的能量、核外的概率分布也确定了。
鲍林近似能级图: Pauling根据光谱 实验数据及理论 计算结果,把原 子轨道能级按从 低到高分为几个 能级组。
各能级的能量次序为:
轨道能量排序与n和l的关系:
1. l相同,n不同时 2. n相同,l不同时 3. n不同,l不同时------能级交错现象
当角量子数l相同时,原子轨道的能量随着主量子数n值增大而升高: 1s < 2s < 3s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
Hund 规则: 当电子在等价轨道(能量相同轨道)上分布时,将尽
可能分占等价轨道,且自旋相同。
半满和全满规则: 等价轨道中电子处于全空(s0,p0,d0,f0)、半空(p3,d5,f7)
或全满状态(p6,d10,f14)时能量较低.
泡利不相容原理里不是说每个轨道里得 电子自旋方向相反么?那洪特规则里怎 么写在等价轨道上电子自旋方向相同呢
元素周期表
注意:金属性和金属活泼性有时不一致. 例:非金属性N>P 非金属活泼性N2<P 金属性Sn<Pb 金属活泼性Sn>Pb
同周期元素
从左→右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 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对吸引力增强。 失电子能 力减弱 得电子 能力增 强 金属性 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碱性减弱 气态氢化 物的稳定 性增强
(决定于核电荷数) b、 同主族 从上→下,Z,电子层数增多,r . (决定于电子层数) C、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 数 , r
意义:原子半径的大小可判断得失电子的难易,大易失
[ 稀有气体原子半径突然增大是由于测量方法的不同 ]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同一元素阳离子半径 ﹤ 相应的原子半径; 如:Na+ ﹤ Na 阴离子半径﹥相应的原子半径; 如:Cl - ﹥ Cl
主要
化合 价
+1
非金属元素: 最高正价 + |最低负价| = 8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注意:F、O 元素 没有正化合价
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从ns1~ns2np5
正价:+1+7 、(除F、O )负价:-4-1 主族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主族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主族序数- 8 (除第一周期外)
例、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3、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电离能:从气态原子(气态阳离子)中去掉电子,把 它变成气态阳离子(或更高价气态阳离子)需要 克服核电荷的引力而消耗的能量. 用I1,I2,I3…
无机化学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
能量最低原理
排布 规律
2
泡利不相容原理
3
洪特规则及特例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与排布
2.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态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 核外电子的分布总是尽量先分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 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 道已占满后,电子才能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m——电子质量
h——普朗克常数
E——体系总能量 V——电子的势能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与排布
1.4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
电子运动有规律,但无法确定其运动轨迹。 概率—在核外某些区域电子出现的机会;某些 区域电子出现的机会多,概率大;某些区域电 子出现的机会少,概率小。 概率密度——电子在原子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 出现的概率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与排布
1.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量子化 波尔氢原子模型 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如He+、Li2+) 的光谱现象, 推动了原子结构的发展。 严重的局限性。只能解释单电子原子(或离子) 光谱的一般现象,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光谱。
波尔理论的缺陷,促使人们去研究和建立能 描述原子内电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而是表示电子出现在各点的几率高低。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与排布 1.4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 电子云的图形表示:
电子云图
电子云界面图
(电子出现几率>95%的 区域)
电子云 等密度面图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与排布 1.5 取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四个量子数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结合健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四年制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用80 学时 4 学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方法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公共主干课,是介于一般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将系统全面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诸如固体材料的结合键,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材料中的扩散,材料的相变,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以及材料科学研究方法等,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材料的属性,熟悉材料的共性,为后继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科技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基本要求: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组织结构—成分—工艺—性能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深入理解材料组织结构—成分—工艺—性能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材料研究、开发和使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步掌握材料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造奠定理论基础。
2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重点是料组织结构—成分—工艺—性能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如材料结构与缺陷,材料凝固与相图,塑性变形与强韧化等,并能应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材料结构,位错理论,合金凝固,二元相图,三元相图,材料强韧化,晶体塑性变形等,3 .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材料的结构( 22 学时)1.1 晶体学基础1.2 常见的晶体结构1.3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1.4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1.5 硅酸盐结构1.6 非晶态固体结构1.7固体的电子能带结构理论1.8 团簇与纳米材料结构1.9 准晶结构本章重点:•结晶学基础知识 (晶体的概念与性质、晶体宏观对称要素、晶体定向、•单位平行六面体的划分、配位数与配位多面体的概念、鲍林规则 )。
•常见材料的结构理论与模型(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硅酸盐晶体结构分类及特征、固溶体晶体结构类型及影响因素、缺陷化学反应表示法、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影响因素,玻璃的结构)。
周期律周期表(竞赛辅导用)
5 37 Rb 38 Sr 39 Y 40 Zr 41 Nb 42 Mo 43 Tc 44 Ru 45 Rh 46 Pd 47 Ag 48 Cd 49 In 50 Sn 51 Sb 52 Te 53 I 54 Xe
铷锶 钇 锆铌 钼 锝 钌 铑钯银 镉 铟 锡 锑 碲 碘 氙
变化规律: 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r 减小;
从上到下 r 增大。 过渡元素:从左到右r 缓慢减小;
从上到下r略有增大。
2、 电离能
基态气体原子失去电子成为带一 个正电荷的气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 称为第一电离能,用 I 1表示。
由+1价气态正离子失去电子成为 带+2价气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 第二电离能,用 I 2表示。
1
1
主族:族数=ns+np电子数。 例:16号S:最外层结构为3s23p4 ⅥA
17号Cl:最外层结构为3s23p5 ⅦA 副族:ⅢB---ⅦB 族数=(n-1)d+ns电子数。 例:25号Mn: 1s22s22p63s23p63d5 4s2 ⅦB ⅠB、ⅡB族:族数=(n-1)d10后ns的电子数 例:29号Cu: 1s22s22p63s23p63d10 4s1 ⅠB
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各种元素, 多数是人工制得的元素,称之为“超铀元素”
区: 长式周期表的主表从左到右可分
为s区,d区,ds区,p区4个区,有 的教科书把ds区归入d区;副表(镧 系和锕系)是f区元素。
s
p
d
ds
f
周期表中区的划分: 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什么类型的轨
道上,就是该元素所在的区。 ⅠA、ⅡA:s区; ⅢA---ⅦA:p区; ⅢB---Ⅶ B 、Ⅷ:d区; ⅠB、ⅡB:ds区; 镧系、锕系(超长周期):f区。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1.1 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电子1.2 原子核质子中子1.3 电子云模型电子云的概念电子云的形状和大小1.4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与电子的相对位置2. 元素周期律2.1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排列规律2.2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2.3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元素的预测化合物的预测3. 化学键3.1 离子键离子键的形成离子化合物3.2 共价键共价键的形成分子化合物3.3 金属键金属键的特点金属的特性4. 原子的电子排布4.1 电子排布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4.2 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s、p、d、f轨道的电子排布4.3 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电子排布与元素的物理性质5.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5.1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分区5.2 元素周期表与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元素周期表与化学键的形成6. 总结与思考6.1 原子结构的重要性原子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原子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6.2 元素周期律的深远意义元素周期律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元素周期律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启示6.3 化学键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不同类型化学键的特点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结语通过对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知识不仅为我们理解化学现象提供了基础,也为我们在化学实验和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不断探索化学的奥秘。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1.4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教案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
2.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通过实验探究从宏观层面归纳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3.结合原子结构,从微观角度探析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实质,并找出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学过程】[复习]1.元素的化学性质由什么决定?2.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一般情况下,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常表现什么性质?3.什么是碱金属元素?什么是卤族元素?4.钠可以与水、O2反响,钠与氧气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反响得到的产物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并答复。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一般地,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容易失电子,具有金属性。
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容易得电子,具有非金属性。
碱金属元素是第ⅠA族除H之外的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都以化合态存在,包括锂、钠、钾、铷、铯、钫。
卤族元素是指第ⅦA族的元素,包括氟、氯、溴、碘。
钠与氧气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反响得到的产物分别为氧化钠、过氧化钠。
[师]我们知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该原子元素的化学性质,那么也就是说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的元素应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这节课我们以碱金属、卤族元素为例,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板书]一、碱金属元素的认知[◕活动一]请学生认识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结构特点,并发现规律。
[生]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加,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活动二]根据钠与氧气的性质预测钾的化学性质,学生分组进行钾与氧气反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钾在燃烧前是否熔化,熔化后的钾的颜色和光泽,燃烧时有无烟和焰,烟、焰及固体产物的颜色等。
[生]现象:钾与氧气反响: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紫色火焰,反响比钠更剧烈,得到黄色固体;钠与氧气反响: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反响剧烈,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
元素周期律 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电负性越大的原子, 其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2.标准:
选定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 出各元素的电负性。
3.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上大
右上大
右大
1、一般来说,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表明其吸引
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半径变小) 。
2020年全国卷ⅢT5 NH3B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Hδ+),与B原子相连的 H呈负电性(Hδ-),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
N>H>B
总结
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
(1) 在第3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 Na ) ,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Ar );
渐小
渐大
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微粒半径大小的判断方法
1.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 2.微粒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3.微粒核电荷数相同,则核外电子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下列微粒大小:
(1)r(O) r(F) r(Na) r(Al)
(2)r(O2-) r(F-) r(Na+) r(Al3+)
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用符号 I1 表示
概念表述中的“气态” 、“基 态” 、“电中性” 、“失去一个 电子” 等都是保证“最低能量” 的条件。
M(g)===M+(g)+e- I1(第一电离能)
意义: 电离能可以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 难易程度。
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表示在气态时该原子失去电子越 容易,即元素的金___属__性越强; 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大,表明在气态时该原子失去电子越 难 ,即元素的_金___属____性越弱。
元素周期律1
不同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关系
电子层序数 1 2 3 4 5 6 7 ……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
电子离核距离
近→远
电子能量
低→高
3.电子层的排布原理 核外电子的排布一般总是尽先从 内层排起,当一层 排满
后再填充下层。
1→2→3→ 4→ 5→6 7 K→L→M→N→O→P→Q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4. B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 1/2,则B是 Si 。
5.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
数的1.5倍。则C是 B 。
6.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的1/4。则D是 Ne 。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K层为最 外层不能超过2个电子);
(3)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电子 (4)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三、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 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 层上的电子数,这样的图示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思维拓展:
根据上述数据,概括原子核外电子的 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 的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概括为:
一低四不超
一低: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即排满了K层才排L层,排满了L层才排M层;
四不超(1)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容纳的电子 数不超过2n2个;
Y-m 11
9
电子数
18 X-n
y
10 10
一、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无轨迹;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_图文
Zr
[Kr)4d25s2
Nb
[Kr]4d45sl
Mo
[Kr]4d55s1
Tc
[Kr]4d55s2
Ru
[Kr]4d75s1
Rh
[Kr]4d85sl
Pd
[Kr]4d10
Ag
[Kr]4d105s1
Cd
[Kr]4d105s2
In
[Kr]4d105s25p1
Sn
[Kr]4d105s25p2
Sb
[Kr]4d105s25p3
Ru Rh 13 13 35
Pd 13 8
Ag 14 4
Cd 14 9
In 16 3
Sn 14 1
Sb 14 1
Te 13 7
I 13 3
Xe 217
Cs 265
Ba 21 7
La 18 8
Hf 15 9
Ta 14 3
W 13 7
Re Os 13 13 74
Ir 13 6
Pt 13 6
Au 14 4
元素
(有个别例外) (内过渡元素)
三、元素周期律:
H 37
-
He 122
Li 152
Be 11 1
-
B C N O F Ne 88 77 70 66 64 160
Na 186
Mg 16 0
-
Al 14 3
Si 11 7
P 11 0
S 10 4
Cl Ar 99 191
K 227
Ca 19 7
Sc 16 1
最后填入电子的 亚层
包括的元素
s
ns1→2
最外层的s亚层 ⅠA族,ⅡA族
p
ns2np1→6
元素周期律碱土金属元素性质总结2
元素周期律碱土金属元素性质总结2-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元素周期律碱土金属元素性质总结I.元素周期律1.周期表位置 IIA族(第2纵列),在2、3、4、5、6、7周期上均有分布。
元素分别为铍(Be)-4,镁(Mg)-12,钙(Ca)-20,锶(Sr)-38,钡(Ba)-56,镭(Ra)-88。
2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都是苛性较强的碱(除铍外),多存在于难用化学方法分解的化合物中,所以把它们被称为为碱土金属。
3.碱土金属在自然界均有存在且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前五种含量相对较多,镭为放射性元素,由居里夫妇在沥青矿中发现。
由于它们的性质很活泼,一般的只能用电解方法制取。
II.物理性质II.1物理性质通性(相似性)1.碱土金属单质皆为具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铍为灰色),但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氧气的氧化作用生成氧化物膜使光泽度下降,呈现灰色。
常温下均为固态。
2.碱金属熔沸点均较低(但大于碱金属)。
硬度略大于碱金属,莫氏硬度均小于5,质软(可用小刀切割,新切出的断面有银白色光泽,空气中迅速变暗)。
.导电、导热性、延展性都较好。
3.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小(但大于碱金属),是轻金属。
II-2.物理性质递变性随着周期的递增,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递变性有:1.金属光泽逐渐增强。
2.熔沸点逐渐降低。
3.密度逐渐增大。
硬度逐渐减小。
4.碱土金属元素晶体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呈现出六方密堆积→面心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的结构变化II.3.物理性质特性1.铍呈现灰色,属于轻稀有金属。
2.铍和镁没有焰色反应。
3.碱土金属熔沸点存在不规律性II-4.卤族元素物理性质一览表钙密度不规律变化原因:与钾密度不规律变化原因相同碱土金属熔点不规律变化的原因:影响熔点的因素有:1.价电子2.原子半径3.金属晶格结构对碱土金属来讲,晶格结构不很规律,Be,Mg为六方晶格(配位数为12),Ca\Sr为面心立方晶格(配位数12),Ba体心立方晶格(配位数8),因此变化存在不规律性II.5焰色反应1.碱土金属离子及其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燃烧时会显现出独特的颜色(除铍、镁),这可以用来鉴定碱土金属离子的存在。
普通化学原理第四节
1.4元素周期表与周期性1.4元素周期表与周期性1.4.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1) Pauli(泡利)不相容原理(2) 能量最低原理(3) Hund(洪德)规则1.4.2核外电子构型与元素周期表1.4.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1.4.4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1.4.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1)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2)能量最低原理在不违背泡利原理的前提下,电子将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为最低。
(3)Hund 规则在同一亚层的等价轨道(p 亚层的3个轨道, d亚层的5个轨道和f 亚层的7个轨道上)排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表示原子的电子构型, 通常有两种方法:1.电子排布式 ——在亚层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电子数:3s1, 4p2, 5d5;2.轨道表示法 —— 用小方框表示一个原子轨道,并用向上或向下的半箭号表示顺、反时针自旋的电子。
全充满和半充满等价轨道半充满时比较稳定是Hund规则的一个特例。
等价轨道中电子彼此间的屏蔽很差,随着亚层的初步填充, 有效核电荷不断增加; 有利于原子整体的稳定;例如: Cr的电子组态: 4s13d5而不是 4s23d4;Nb的电子组态: 5s14d4 而不是 5s24d3;Mo的电子组态: 5s14d5 而不是 5s24d4;亚层全充满时特别稳定。
例如: Cu的电子组态: 4s13d10而不是 4s23d9;Pd的电子组态: 4d10 而不是 5s24d8。
1.4.2 核外电子构型与元素周期表现象:元素周期表;本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则:三条构造规则;实验方法:除了砹、钫和100号以后的元素,其它元素的电子组态均由原子光谱求得填充实录1.第一周期填充1s轨道,只包含2个元素:2.第二周期填充2s、2p轨道,包含8个元素;3.第三周期填充3s、3p轨道,包含8个元素;4.第四周期填充4s、3d、4p轨道,包含18个元素;5.第五周期填充5s、4d、5p轨道,包含18个元素;6. 过渡元素:含有未充满的d 轨道的元素(从Sc 到Cu,以及从Y 到Ag)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有共性;7.第6周期填充6s、4f、5d、6p,包含32个元素;8.第7周期填充7s、5f、6d、7p,未填满;自然界发现的元素到Z=92(铀),后面的则为超铀元素9. 镧系元素:从La到Lu的三价离子具有f x (x=0-14) 的组态,化学性质相似—— 因为4f 轨道深埋在5s、5p轨道之内,对成键贡献很小,很少受到环境影响10.稀土元素: Y的原子半径和Gd几乎相等, Y3+和Er3+几乎相等,化学性质和镧系元素几乎相似,通常将Y和镧系元素统称为稀土元素1.4.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元素周期表——1871年,门捷列夫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按其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和元素的性质,排成一张元素周期表近代研究证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随其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了解元素的电离能的含义 。
理解元素原子半径、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
能熟练比较微粒半径大小,能用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
教学重点
电离能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 教学难点
电离能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
这节课我们利用前面所学知识,来深入学习元素周期律。首先 回顾一下必修2中的内容:
原子半径
元素周期律的内涵丰富多样,下面,我们来讨论原子半径、电 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_逐__渐__减__小___ ;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原子半径_逐__渐__增__大___ 。 你能解释这样的递变规律吗 ?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大小取决于2个因素 : ①电子的能层数
规律:层越多,半径越大___ ; 原因:层越多,电子之间的负电排斥将使原子半径增大 。
比失去第二个电子容易得多,所以Na容易失 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离子。
Mg的I1和I2相差不多,而I2比I3小很多,所 以Mg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2价离子。
用电离能解释性质
Al的I1、I2、I3相差不多,而I3比I4小很多,所 以Al容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3价离子。
由此可知,当相邻逐级电离能突然变大时,说明电子的电子层 ________发生了变化,即同一电子层中电离能相近,不同电子 层中电离能有很大的差距。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和最低 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有什么变化规律?
以第三周期为例 :
自左向右,最高正价逐__渐___升__高__,最低负价逐___渐__升__高__; 金属性_逐__渐__减__弱__,非金属性_逐__渐__增__强__。 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元__素__周__期___律__ 。
拓展练习
(2)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l_<___(填“>”或“<”)Si 。 (3)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3___种 。 (4)S、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__>_O__>__S__ 。
拓展练习
分析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N、Al、Si、Ge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
所以,有如下推论
:
<
>
<
<
离子半径
>
>
>
>
>
减小 大
离子半径 小结:
微粒半径大小 取决于
电子能层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规律:
a)能层数不同时,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b)能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c)能层、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 。
练习
比较下列微粒的半径的大小
:
(1)Ca > Al
<
>
电离能变化规律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什么是电离能 ? _气__态__、电__中___性__、基___态__的原子,失去一___个__电__子___,转化为气__态___、 _基__态__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__一___电__离__能___,用符号I1表 示,单位为kJ/mol。
练习 有人把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ⅠA移至Ⅶ A,怎样从电子随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给 出具体例子对这种变化进行陈述。
练习 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随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 化?
练习 通过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元素周期律的科学价值》。
8.原子的电离能是逐级变大___的,同一电子层中电离能相__近___, 不同电子层中电离能有大很___的差距。
微粒半径与电离能 +2
+1 +3
电离能变化规律
问题1:为什么原子的电离能逐级变大 ?因为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一电离能较小, 以后再失去电子都是能级低较___的电子,所需要的能多量___;同 时失去电子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的引强力变___,从而 电离能越来越大。
电离能变化规律 问题2:这些数据与钠、镁、铝的化合 价有何关系? Na的I1和I2差值很大,说明失去第一个电子
例如,卤素的原子半径比它上一周期的碱金属原子半径小(Cl: 0.099 nm,Li:0.152 nm)。
原子半径 这两个因素的综合结果使各种原子的半径发生周期性递变。例 如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
离子半径
此外,能层数、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微粒半径 越大___。
原因:因电子运动要占据一定空间,则电子数越多,微粒半径 越大。
拓展练习
微粒半径与电离能
1.原子半径大小取决于电___子__能__层__数___和核___电__荷__数___这2个因素 。2.这2个因素的作用是相__反___的,能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___;核 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小越___。
3.能层数、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___ 。4.电离能的含义:气__态___、电__中___性__、基__态___的原子,失去 _一__个__电___子__,转化为气___态__、基__态___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 做第_一__电__离___能____。
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越小,越易失电子,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
电离能变化规律 仔细观察下图,电离能:第ⅡA族>第ⅢA族,第ⅤA族> 第ⅥA族。这种反常现象如何解释?
电离能变化规律 下表从上到下是钠、镁、铝的第一、二、三、四……电离 能(书上P18)。思考:为什么电离能逐级变大?这些数 据与钠、镁、铝的化合价有何关系?
微粒半径与电离能 5.同周期元素的电离能,从左到右逐渐增__大___;同主族元素的电 离能,自上而下逐减渐小_____。
6.一般情况下,第一电离能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___ 。 7.由于ⅡA、ⅤA族电子排布分别为全__充__满___、半__充__满___稳定结构, 故其第一电离能大___于__同周期的ⅢA和ⅥA族元素。
拓展练习 2.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D )
拓展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第三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 小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 大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 大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 大
拓展练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下图B、F 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
拓展练习 (3)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数 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__(填序号)。 A.甲的金属性比乙 强 C.丙不可能为非金属元
B.乙的化合价为+1 价 D.丁一定为金属元素
拓展练习 (4)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 数据列于下表:
用电离能解释性质
综上,电离能有如下几方面的应用 :a)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 弱一般情况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其金属性越强 。
b)确定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 布由于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内层电子比外层电子难失去,因此元 素的电离能会发生突变。
用电离能解释性质 c)确定元素的化合 价
+n
+2
+1 +3
从一价气态基态正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 二 电离能,用I2表示。依次类推,可得到I3、I4……
电离能变化规律 如图,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核电荷数递增有什么规律呢 ?
同周期,从左到右呈递增趋势(最小的是碱金属,最大的是稀 有气体)。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电离能变化规律 碱金属族的电离能与其活泼性存在什么关系 ?
C. C微粒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 原子半径关系是:A
拓展练习 1.下列关于微粒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原 子半径
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粒子,半径相 同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 大D.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 大
拓展练习 2.第三周期元素中,微粒半径最大的是( C )
拓展练习
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
)
A.LiI
B.NaBr
C.KCl
D.CsF
拓展练习
C A.原子半径 AB.>原B子>D序>数C d>c>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拓展练习
BC A.原子序数关系: C>B>A
则该元素是_A__l_(填写元素符号)。 (2)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情况如图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Ⅱ__A_族 。
拓展练习
2.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C ()
拓展练习 3.在第二周期中,B、C、N、O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 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
拓展练习 6.回答下列问题:
(1)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与碳同周期的非金
属元素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 _N__原__子__的___2_p_轨___道__达__到__半___充__满__结__构___,__比__较__稳_____。 (定2)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写出B原子的电 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原子半径
②核电荷数 规律:核电荷数越多,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___(使电子向 核收缩),则原子半径小越___。
原子半径
是否能层数多的元素原子半径一定大于能层数少的元素 ? 不一定,原子半径的大小由核电荷数与能层数共同决定,能 层数多使原子半大径___,而核电荷数多则使原子半小径___,二 者作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