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69-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因为符合新课改要求越来越得到教师的认可。情境教学是一种利用形象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愉悦、高效地学习,笔者在此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探索:

1.与实际相联系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使学生误以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又使学生学习时缩手缩脚,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新课改提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现实。只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例如:数列教学内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实际应用法可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丰富学生的体验。在课的开始教师就可直接引入购房贷款实例:在首付不低于房价30%的前提下,便可以给购房者贷款。银行购房贷款还款主要有两种方法,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并以多媒体出示两种还款表,学生兴趣盎然。于是,

教师提出问题:若要贷款20万元,年限为30年,你将选择哪一种还款方式?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教师再对贷款的数目和年限分别进行改变,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讨论中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方法即兴点评,又联系当前生活实际拓展知识内涵,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贷款与存款的区别,以及分期付款中理智选择的多元途径。这样教学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中的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数学.因此,教师应当合理把握所教数学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灵活地创设生活化情境,将数学知识的学习纳入到丰富的现实背景下,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与科学价值,提高学生具体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授”不等式”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将b克糖放入a克水中,再将c克糖加入该糖水中,哪次的含糖量更高?(a>b>0,c>0)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很容易就回答出,加入c克糖后糖水的含糖量更高.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命题”若a>b>0,c>0,那么bad>0,那么哪个杯中的糖水更甜?请列出推导公式.”若a>b>0,c>d>0,那么

b+ca+c>b+da+d.”混合不同甜度的两杯糖水,混合后糖水的甜度在原来两种糖水的甜度之间,请列出数学命题.理解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3.创设实践情境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是告诉学生”是什么”和”如何做”就行了,而新课程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数学教材中许多抽象的数学命题往往来源于现实世界,与日常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创设实践情境就是利用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来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动手参与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不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

例如,在上”棱柱和异面直线”课时,我们指导学生用硬纸制作”长方体”和”正三棱柱”等模型。教师用《几何画板》设计并创作”长方体中的异面直线”课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模型和上述课件,思考以下问题:”长方体中所有体对角线(4条)与所有面对角线(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体对角线(4条)与所有棱(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棱(12条)之间相互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所有面对角线(12条)与所有棱(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面对角线(12条)之间相互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然后由学生独立进行数学实验,探讨上述问题。

4.创设阶梯情境教学

例如在”三垂线定理”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复习了平面垂直的定

义及其判定定理、斜线的概念、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的概念后,依次提出四个问题,让学生结合教具的演示进行探索。问题1: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我们知道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和平面的垂线垂直。那么,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是否也都和平面的斜线垂直呢?教具演示:用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当平面的斜线,一根竹竿摆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当作平面内的不同直线。学生对此问题暂时没有明确的答案。问题2:将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放在桌面上,并确认这条直角边与平面的关系--在平面上,与斜线的(问题1中的那条直角边)关系--垂直。学生认识到:平面内存在与平面斜线垂直的直线。问题3:在平面内有几条直线和这条斜线垂直?学生认识到:平面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平面的斜线垂直。问题4:平面内具备什么条件的直线,才能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重新演示:调整教具,将三角板的斜边当作平面的斜线,构成斜线、垂线和射影的立体模型,仍用一根竹竿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当作平面内直线,观察、探索、猜想竹竿与斜线垂直和桌面内某条直线垂直间的因果关系。这样的概念教学,完全是学生的发现而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通过四个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强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加入到问题的发现、探索之中,符合学生的自我建构的认知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