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 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3当冲突发生第二课时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能力目标: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3、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会遇到欺负的情况,学会正确应对来自他人的欺负。
重点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难点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资讯:广东出台治理校园欺凌方案“起侮辱性绰号”也属欺凌。
2、讨论:你被起过绰号吗?你是什么样的感受?被起绰号也是欺凌吗?3、视频:校园欺凌时有发生,但有时我们却没有意识到。
4、导入语:校园欺凌现象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但是有时候,我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被欺凌。
那么,怎样是被欺凌、被欺负呢?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了解一下!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1、苦恼的来信:课本第23页。
2、小小分享会: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
请你想一想,自己和班内有这类欺负行为吗?都有哪些呢?3、总结:学校中的欺负行为。
4、视频:他们遭受的欺凌。
5、班级大讨论:(1)视频中的人遭遇到了什么?你能感受到他们的苦恼吗?(2)小时候被同学欺负,从来不敢告诉爸妈,想着忍一忍就好。
这样的做法对吗?(3)“现在快30岁了,感觉还是无法从那段经历的阴影下走出来。
”由此可见,校园欺凌会给受害者带来怎样的影响?(4)你是如何理解“以前以为自己没主动参与过校园暴力就是正确做法,现在想想,其实冷漠旁观也是另一种参与的方式。
”这句话的?6、小提示:遭到欺凌,我们会感觉到苦恼、困惑、痛苦,由此会影发现校园内的欺凌行为。
感受被欺负的痛苦感受,认识到被欺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懂得忍气吞声只会让欺凌者得寸进尺,明白冷漠旁观是助纣为虐。
响一个人的性格,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
而忍气吞声只会让实施欺凌的人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与法治四下第3课 当冲突发生 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校园生活中冲突难以避免,了解校园冲突的类型以及发生的原因。
2.道德修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看待冲突,掌握化解冲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调解冲突。
3.法制观念:知道什么是欺负,懂得欺负的危害,做到不欺负别人,懂得换位思考。
4.责任意识: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不做欺负者,不做旁观者,与同学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悄悄话信箱了解王玲的烦恼,知道欺负是一种不良行为,应该平等仁爱地对待同伴。
(重点)2.通过情景体验,感受被欺负的痛苦,从而愿意帮助被欺负的同学,拥有正义感和责任心。
(难点)3.通过小组合作,模拟演练,掌握应对欺负的方法,增强保护自己和弱小的勇气与信心。
教学过程一、知道什么是欺负1.悄悄话信箱一一从王玲的烦恼中,了解“欺负”的含义⑴导入: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
一天,一名叫王玲的女生就遇到了一件让人郁闷的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播放课件视频(教材第24页情境图内容)。
⑵提问:王玲究竟遇到了什么事?预设1;美欢把王玲的文具盒故意碰到了地上王玲的笔被摔坏了,美欢不仅没有道歉,还指责王玲是个小气鬼。
预设2:王玲被欺负了。
追问:美欢是故意这么做的吗?预设:美欢是故意的。
(板书:遇到欺负怎么办)(3)观察对比:看看她们二人的表现和反应.你能发现什么?预设:一个盛气凌人,不道歉,还挡住去路,另一个息事宁人,不愿纠缠。
点评:因为双方力量不均。
(4)小结:美欢故意损坏王玲的物品而且还很强势,这就是欺负的行为。
提问:那么,假如你是王玲,你会有什么感受呢?预设:气愤、难过、委屈、无助……2.情景体验屋一一表演王玲的故事,感受被欺负的痛苦(D角色扮演:四人小组轮流扮演美欢、王玲、起哄者与旁观者的角色,体验一下不同角色的行为、言语和内心感受。
(2)要求:试着将扮演王玲时的内心感受写下来,并交流。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 第2课时 遇到欺负怎么办(教案)

课题:第3课《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遇到欺负怎么办教学目标:1.与小伙伴相处时,能多为别人着想,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
2.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3.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欺负,懂得欺负的危害。
教学难点:遇到欺负时,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正确方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站在被欺负者的立场上,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欺负;体验被欺负的痛苦,同情和关心被欺负的同学;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欺负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和同学。
一、教学导入出示教材第23页毛婧媛写给知心姐姐的信。
让学生思考毛婧媛为什么苦恼,她遇到了什么欺负行为?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或见过的、听说过的同学被欺负的事。
孩子们自由讨论后分享。
学生会发现欺负行为书上的六种行为,而这些欺负行为,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这以下四种情况:一言语方面;第二种是身体方面;第三种是财务方面;第四种叫关系方面。
(板书欺负行为的分类)遇到欺负怎么办呢?(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毛婧媛与知心姐姐的对话”,以被欺负学生的心理感受为切入点,一方面唤起被欺负者的共鸣,另一方面引起欺凌过同学的学生的反思,促使学生思考校园欺负行为的危害和影响。
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1.主问题设计1:如果受到欺负,我们该怎么办?2.学法指导第一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
组长主持,组内互学,一起表演课本第24页的情景剧。
(2)汇总意见。
组内着重点内容进行简要记录。
(3)展学准备。
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二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
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3.教师引领提升:让学生分别从受欺负者和旁观者这两个角度,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由。
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表一①你是王玲,你会怎么做?表二②如果你看到了王玲的遭遇,你会怎么做?除了以上的做法,大家还想到其他办法吗?让学生拓展去说。
人教新教材部编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当冲突发生》教案

人教新教材部编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当冲突发生》教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人教新教材部编四年级下册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本课《当冲突发生》主要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经验和表达能力,但面对冲突时,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冲突的产生,并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认识到冲突在生活中是难以避免的。
2.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学会用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3.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使他们在面对冲突时,能够遵守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他们的感知和体验。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冲突的处理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的视频或图片。
2.准备冲突处理的案例材料。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个生活中的冲突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冲突现象。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冲突?冲突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组关于冲突原因的图片,每张图片配以简短的描述。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图片中的冲突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冲突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冲突处理的案例。
让学生讨论:“如果是你,你会如何解决这个冲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出解决冲突的一般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当冲突发生》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冲突的产生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到冲突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并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冲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但处理冲突的能力还不够成熟。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小的冲突,但不知道如何妥善解决。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冲突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换位思考,化解矛盾。
四. 教学重难点1.冲突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景剧。
2.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3.准备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冲突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冲突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让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冲突的解决方法。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3.操练(10分钟)根据案例,设计一些模拟冲突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冲突。
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点评。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在处理冲突方面的收获。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避免冲突的发生?如何更好地处理冲突?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正确处理冲突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课《当冲突发生》,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冲突的产生及其处理方式。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会与人沟通、化解冲突的方法,培养和谐相处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遇到冲突,他们对于冲突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会采取暴力解决,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逃避。
针对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学会与人沟通、化解冲突的方法,提高他们处理冲突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学会与人沟通、化解冲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处理冲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冲突产生的原因,化解冲突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处理实际生活中的冲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实物道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发学生对冲突的思考,导入新课。
2.学习冲突产生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分享彼此的看法。
3.学习化解冲突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与人沟通、化解冲突的方法,如倾听、理解对方、寻求共同点等。
4.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冲突场景,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处理。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处理冲突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化解冲突的方法。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处理冲突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第3课当冲突发生第二课时教学建议本课时教学逻辑设计:站在被欺负者的立场上,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欺负;体验被欺负的痛苦,同情和关心被欺负的同学;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欺负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和同学。
同伴干预是制止欺负并能改变欺负者态度的有效手段,同时它也构建了预防欺负发生的正义的社会环境。
因此,要让旁观者了解被欺负者的感受,对被欺负者产生同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教授并训练旁观者阻止欺负的方法和技能。
而对欺负行为,教师要对事不对人,不要排挤和孤立欺负者,要使欺负者通过自省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并将他们纳入帮助被欺负者的活动中,鼓励他们积极行动,改变对被欺负同学的态度,从而能够使欺负真正停止。
这不仅有利于被欺负的同学,也有益于欺负者自身的发展。
在没有旁观者的情况下(通常发生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以及校外其他场合等)个人如何应对欺负以及如何预防欺负,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鼓励受欺负者克服恐惧,积极求助,迅速离开现场,巧妙躲避威胁和危险。
如果课上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欺负的方法和技能,可以让他们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收集避免和应对校外欺负的方法,然后在课上分享,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制订预防和应对校外欺负的行动指南。
教学应关注的问题1.本课旨在指导和训练学生和平解决同伴冲突、正确应对校园欺负。
在指导和训练学生解决冲突时,教师要避免制造新的矛盾或加剧学生之间的冲突,以及造成新的欺负和伤害。
冲突和欺负中的伤害行为固然应该得到制止、批评和纠正,但千万要避免将课堂活动变成对冲突中的理亏者、欺负者的批斗会。
教师不要急于在课堂中触及学生间的矛盾和问题,建议先让学生讨论虚拟的或者其他班级发生的学生冲突和校园欺负事件。
在课堂上谈论本班发生的欺负事件时,教师要避免使用“欺负”之类的用词,因为这些用词是一种暗示被欺负者“弱小”“懦弱”“无能”的标签,可能会对被欺负者造成伤害。
2.反省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
第3课 当冲突发生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第3课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当冲突发生”这一话题,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们将了解到如何正确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学会以平等、友好、理解对待别人二、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在冲突中保持冷静,避免激化局面;2、了解如何在冲突中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时尊重他人的权利;3、掌握通过沟通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建立友好、理解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板书工具;3、课堂练习手册。
四、教学过程1、导入首先,教师可以用一些图片或故事来引起学生对冲突的注意。
例如,两个小朋友因一件小事起了争执,而后变成了互相挑衅、辱骂、殴打,那么学生们可能会有什么感觉?有哪些更好的解决方法?2、新课讲解(1)谈论冲突的起因与升级首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冲突,以及冲突会引起什么后果。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意见或回忆自己在冲突中的经历,了解冲突的起因、如何升级、如何导致更大的问题。
(2)谈论如何保持冷静与尊重了解了冲突的起因后,教师需要介绍如何在冲突中保持冷静和尊重他人。
这里可以分别向学生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冷静思考:当冲突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度强调对方的错误或者自己的优越。
要对冲突进行深思熟虑,找寻出现冲突的根源。
- 推心置腹: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敞开心扉,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同时也要倾听对方的意见。
这样,才能建立互相理解的关系。
- 进行调解:当双方在处理冲突时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可以进行调解。
调停的方式可以是寻求第三者认证,也可以是通过协商达成妥协。
(3)谈论解决冲突的方法接着,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如何通过沟通交流来解决冲突。
在这一部分中,教师可以分别讲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以平等的态度交流:双方在处理冲突时要平等地交流,不能以高姿态对待对方,也不能过度低声下气。
- 尊重对方的立场:尽管双方可能意见不相同,但要尊重对方的立场。
如果没有达成共识,也可以继续沟通,以理智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精美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3课当冲突发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校园冲突的类型及校园冲突发生的原因;>掌握解决冲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积极看待和解决。
【教学重难点】>产生矛盾后,能换位思考,真诚沟通,宽宏待人。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学校里,我们有了很多朋友,我们与同学相互帮助,相到学习,共同进步,校园生活充满快乐。
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冲突,使我和同学之间产生一些矛盾。
那么怎样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呢?下面进入今天的学习。
【新课教学】【活动一】各种各样的冲突>请同学们观看18页图片故事,了解校园生活中的一些冲突。
・检查卫生时,张灵发现王晓负责的区域还有纸屑,就指责王晓工作不认真。
王晓却认为,纸屑是别人打扫过道时带过来的。
两个人为此吵了起来。
•在图书室里,陈飞与李勇在争抢一本漫画书时,把书撕破了。
•在操场上,由于王强奔跑过快,一脚踩坏了小峰的陀螺,两个人为此打了起来。
归纳:校园生活充满快乐,但也会出现一些冲突。
>回忆一下,你知道在校园生活中还会发生哪些冲突呢?•课间追逐打闹把抱作业本的同学撞到了。
•上下楼梯时把同学撞到了。
归纳: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
只有正确认识产生冲突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冲突。
【活动二】认识产生冲突的原因>观看教材19页图片故事。
说一说:这个冲突为什么会发生呢?。
•不遵守上下楼梯的规则。
•说话的方式不对。
•没有及时道歉。
•没有一颗宽容的心。
>想一想:在校园中引发冲突的原因还有:•观点不同、利益相冲、不守规则、互不相让……【活动三】避免发生冲突>【温馨提示】能否避免发生冲突,往往取决于我们处理矛盾的方式,方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观看视频《当冲突发生》,学一学正确的处理矛盾的方式。
>阅读教材20页图片故事,你觉得哪种做法既能避免冲突,又不让自己受委屈呢?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结果。
谈谈三种方法可能出现的不同的结果。
(1)忍受的结果是:影响我们看书。
2021-2022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教案

2021-2022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课《当冲突发生》,旨在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冲突,维护和谐人际关系。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学会用理智、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冲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但在处理冲突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冲突,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冲突,成为他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认识到冲突处理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用理智、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冲突,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维护和谐人际关系。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冲突产生的原因2.如何用理智、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冲突3.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处理冲突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冲突场景,扮演不同角色,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制作PPT。
2.准备讨论交流的主题,制定讨论规则。
3.准备角色扮演的剧本,分配角色。
4.准备小组合作的任务,明确任务要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冲突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冲突产生的原因,激起学生对冲突处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冲突处理的必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课当冲突发生【教学目标】1.与小伙伴相处时,能多为别人着想,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
2.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已。
3.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难点: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观看表演《这不是我的纸屑》2、交流:说说你对这个情节中两位同学的看法。
3、揭示课题:当冲突发生二、寻找冲突原因1、指名交流:说说你与同学的一次冲突事件。
(随机板书)2、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事件?3、小组活动:针对以上冲突,结合同学发言,归纳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化解冲突1、学生交流:化解冲突活动的办法。
2、板书总结办法。
四、总结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有被别人取过外号,或者给别人取过外号吗?你觉得这种做法好吗?2、揭示题题二、遇到欺负怎么办(一)阅读角知心姐姐:我姓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
有同学总是拿我的名字的笑我,叫我毛毛虫,毛病……有的叫法不堪入耳。
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取笑我,他们却回答:“就愿意这样叫。
”这下,反倒是我不知该怎么反驳他们了。
我真是太苦恼了!知心姐姐,请你帮帮我!一个苦恼的女生毛静媛2019年 5 月 4 日1、在心里想想:自己和班里有这类欺负行为吗?2、小贴士:(1)故意打、推、撞、踢同学.(2)辱骂、取笑、讽刺同学。
(3)给同学取侮辱性的外号。
(4)捉弄同学,故意损坏他人物品。
(5)挑拨是非,排挤同学。
(6)散播他人隐私。
(二)学会应对欺负1、片段:课间,美欢故意把王玲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盒里的文具撒了一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3当冲突发生 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3课当冲突发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3当冲突发生第二课时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能力目标: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3、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会遇到欺负的情况,学会正确应对来自他人的欺负。
重点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难点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资讯:广东出台治理校园欺凌方案“起侮辱性绰号”也属欺凌。
2、讨论:你被起过绰号吗?你是什么样的感受?被起绰号也是欺凌吗?3、视频:校园欺凌时有发生,但有时我们却没有意识到。
4、导入语:校园欺凌现象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但是有时候,我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被欺凌。
那么,怎样是被欺凌、被欺负呢?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了解一下!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1、苦恼的来信:课本第23页。
2、小小分享会: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
请你想一想,自己和班内有这类欺负行为吗?都有哪些呢?3、总结:学校中的欺负行为。
4、视频:他们遭受的欺凌。
5、班级大讨论:(1)视频中的人遭遇到了什么?你能感受到他们的苦恼吗?(2)小时候被同学欺负,从来不敢告诉爸妈,想着忍一忍就好。
这样的做法对吗?(3)“现在快30岁了,感觉还是无法从那段经历的阴影下走出来。
”由此可见,校园欺凌会给受害者带来怎样的影响?(4)你是如何理解“以前以为自己没主动参与过校园暴力就是正确做法,现在想想,其实冷漠旁观也是另一种参与的方式。
”这句话的?发现校园内的欺凌行为。
感受被欺负的痛苦感受,认识到被欺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懂得忍气吞声只会让欺凌者得寸进尺,明白冷漠旁观是助纣为虐。
6、小提示:遭到欺凌,我们会感觉到苦恼、困惑、痛苦,由此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
而忍气吞声只会让实施欺凌的人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当冲突发生第二课时教案

(二)校园外的欺负行为
1、教师引导:同学们,不仅在校园中存在着很多的欺负行为,在校外,也有很多欺负行为的发生。当我们在校外遇到欺负行为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先让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7、教师引导:同学们,假如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也像王玲一样被其他人欺负,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相机出示课本25页的表格,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且说一说自己这样选择时候,比较稳妥的做法是跟被欺负的同学站在一起,对欺负行为说“不”,也可以向老师或者家长报告,希望他们能够对这种欺负行为加以制止,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制止这种欺负行为的继续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演一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表演情况,并相机指导。
全班交流,教师有选择的指1-2组同学上讲台进行表演。
预设王玲同学的做法:
讲道理——跟美欢和其他同学讲道理,把事情说清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向老师反映——跟班主任、课任老师或者其他可以信赖的老师反映这个情况,请他们主持公道。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被人欺负过吗?被人欺负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当我们被别人欺负时该怎么办呢?
5、出示课本24页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王玲同学遭到了谁的欺负?她是怎样欺负王玲同学的?
全班交流,体会王玲同学被人欺负的时候的内心感受。
教师引导:同学们,美欢欺负王玲同学,故意把王玲同学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王玲与美欢理论,可是美欢不仅不肯认错,还挡住王玲同学的去路。这个时候王玲该怎么做呢?想一想,假如你是王玲,你该怎么办?
事例二:5月18日傍晚,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发生了一起8名女生结伙对一名女同学进行殴打、侮辱的“校园暴力事件”。一个穿布鞋的女生,被几个同学堵在楼梯口要求下跪,并遭遇扇耳光和推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当冲突发生》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沟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但处理冲突的能力仍然较弱。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和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对于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他们可能会有迷茫和困惑。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认识到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
2.培养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3.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冲突产生的原因2.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3.解决冲突的方法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取长补短。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冲突场景,亲身体验解决冲突的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冲突场景卡片,用于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
3.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4.准备时间计时的工具,用于控制课堂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冲突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冲突会发生?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冲突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冲突产生的原因。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冲突的发生?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冲突场景卡片。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当冲突发生时》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当冲突发生时》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一、内容简述本课是《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的第三课,主题为《当冲突发生时》。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冲突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并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冲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冲突并非完全负面的经历,而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常态。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冲突、分析冲突原因、学习解决冲突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和情境模拟等环节。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心态。
同时本课还将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和道德法治教育,让学生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在解决冲突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成长为有责任感和法治意识的公民。
1. 阐述课程背景和目标《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当冲突发生时》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之课程背景和目标: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冲突和矛盾的发生也在所难免。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冲突时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冲突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冲突的能力,成为十分必要的教育内容。
本课程的设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冲突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明白冲突产生的原因和类型,理解冲突的负面影响和正确处理冲突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识别冲突情境中的利益与情感,学会换位思考,掌握解决冲突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面对冲突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冲突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本课程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冲突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观念,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简要介绍《当冲突发生时》一课的重要性《当冲突发生时》这一课在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遇到欺负怎么办(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当冲突发生》第2课时遇到欺负怎么办(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当冲突发生”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冲突,学会应对冲突的策略和技巧,以促进学生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遇到欺负怎么办,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应对欺负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冲突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遇到欺负时,往往不懂得如何应对,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性格原因,更容易成为欺负的对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欺负现象,提高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应对欺负的能力。
3.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和谐相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应对欺负的策略和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应对欺负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欺负现象,提高防范意识。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会应对欺负的方法。
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便于学生体验。
4.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欺负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话题,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欺负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讨论欺负者的动机和受害者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遇到欺负时的应对方法。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正确应对。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应对欺负的策略。
3《当冲突发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当冲突发生》其次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学校四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欺侮的定义和危害,生疏到欺侮行为的不良影响;2、把握应对欺侮的方法,培育同学自我爱护和解决问题的力量;3、培育同学的怜悯心和正义感,提高班级和谐氛围。
教学重点:1、欺侮的定义、危害和应对方法;2、角色扮演和小组争辩的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同学把握应对欺侮的方法;2、如何培育同学的怜悯心和正义感。
课前预备:1、预备课件和PPT;2、预备角色扮演和小组争辩的相关素材;3、预备反馈表和评价标准。
学情背景:1、同学年龄段:学校生;2、同学学科:道德与法治;3、同学学习阶段:初步了解欺侮的定义和危害,但缺乏应对欺侮的方法;4、同学心理状态:部分同学可能存在欺侮或被欺侮的经受,需要老师留意心理辅导和关注。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包括欺侮的定义、危害和应对方法,需要结合同学的实际状况进行讲解和争辩,引导同学把握应对欺侮的方法,培育同学的怜悯心和正义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主题)“同学们,今日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当冲突发生。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冲突呢?”2、(等待同学回答)(预设)同学们可能会举手,说出他们曾经遇到的冲突状况,例如在玩具上发生争吵、在课堂上与同桌发生冲突等。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环节,引起同学的爱好,让同学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渐渐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问点讲解(10分钟)1、(老师拿出一个小盒子,并在黑板上写下“静静话信箱”)“今日,我们有一个奇特的小盒子,叫做静静话信箱。
你们可以把自己的苦恼写在纸条上放进去,然后我会从中选出一些来和大家共享。
”2、(老师从静静话信箱中取出一张纸条,并向同学呈现)“这张纸条上写着王玲的苦恼。
她在校内里被同学欺侮了,感到很难过。
”3、(老师写下“欺侮”的概念)“所谓欺侮,就是不敬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实行不正值的手段对别人进行损害。
人教新教材部编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当冲突发生》教学设计

人教新教材部编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当冲突发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当冲突发生》是人教新教材部编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主要围绕冲突发生时如何处理进行讲解。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冲突的产生原因,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去化解冲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沟通能力,但对于冲突的处理方式可能还存在一些误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了解冲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处理冲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培养学生用积极的方式去化解冲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理解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如何用积极的方式去化解冲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冲突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化解冲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冲突场景,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冲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3.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冲突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典型的冲突案例,让学生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化解冲突。
每个小组给出一种化解冲突的方法,并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针对每个小组提出的化解冲突的方法,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加深对冲突处理方式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冲突的发生,提高沟通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冲突处理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长或老师是如何处理冲突的,下节课进行分享。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课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冲突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用积极的方式去化解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
第3课当冲突发生
第二课时
教学建议
本课时教学逻辑设计:站在被欺负者的立场上,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欺负;体验被欺负的痛苦,同情和关心被欺负的同学;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欺负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和同学。
同伴干预是制止欺负并能改变欺负者态度的有效手段,同时它也构建了预防欺负发生的正义的社会环境。
因此,要让旁观者了解被欺负者的感受,对被欺负者产生同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教授并训练旁观者阻止欺负的方法和技能。
而对欺负行为,教师要对事不对人,不要排挤和孤立欺负者,要使欺负者通过自省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并将他们纳入帮助被欺负者的活动中,鼓励他们积极行动,改变对被欺负同学的态度,从而能够使欺负真正停止。
这不仅有利于被欺负的同学,也有益于欺负者自身的发展。
在没有旁观者的情况下(通常发生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以及校外其他场合等)个人如何应对欺负以及如何预防欺负,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鼓励受欺负者克服恐惧,积极求助,迅速离开现场,巧妙躲避威胁和危险。
如果课上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欺负的方法和技能,可以让他们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收集避免和应对校外欺负的方法,然后在课上分享,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制订预防和应对校外欺负的行动指南。
教学应关注的问题
1.本课旨在指导和训练学生和平解决同伴冲突、正确应对校园欺负。
在指导和训练学生解决冲突时,教师要避免制造新的矛盾或加剧学生之间的冲突,以及造成新的欺负和伤害。
冲突和欺负中的伤害行为固然应该得到制止、批评和纠正,但千万要避免将课堂活动变成对冲突中的理亏者、欺负者的批斗会。
教师不要急于在课堂中触及学生间的矛盾和问题,建议先让学生讨论虚拟的或者其他班级发生的学生冲突和校园欺负事件。
在课堂上谈论本班
发生的欺负事件时,教师要避免使用“欺负”之类的用词,因为这些用词是一种暗示被欺负者“弱小”“懦弱”“无能”的标签,可能会对被欺负者造成伤害。
2.反省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
本课教学常常用到这一方法。
比如,教材第23页小主持人的话:“想一想,自己班里有没有这类欺负行为。
”有些教师喜欢让学生说出来,这就将自省转变为坦白和自我暴露。
这不仅放弃了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也违背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3.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从多个角度去探究欺负问题。
教材第24页的王玲被欺负的事件就非常适合用来进行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别扮演王玲、美欢和旁观的学生,以此来探究欺负对于被欺负者、旁观者的影响。
如果班里确有欺负者,或有冷漠的旁观者,教师可以让他们来扮演被欺负者的角色。
通过扮演和体验,学生的同情心和理解力都能够得到加强。
4.与角色扮演不同,模拟训练旨在掌握技能。
比如,教材第25页的“演一演”显然是情境模拟训练。
在进行同伴调解的模拟训练时,尤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中行事霸道者、欺负者充当同伴欺负调解者,这比直接劝诫他们不要欺负同学更有效。
模拟训练需要反复练习,直到学生掌握基本要领。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欺负,懂得欺负的危害。
2.学会同伴调解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具有关心和保护弱小同学的意愿,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看视频,了解欺负的含义
(将教材第24页王玲受欺负的事件制作成视频,在课上播放)
师:这个视频讲述了什么事?
生:美欢把王玲的文具盒故意碰到了地上,王玲的笔被摔坏了,美欢不仅没有道歉,还指责王玲是个小气鬼。
师:如你所说,美欢是故意这么做的。
(板书:故意行为)
师:对比她们二人的表现和反应,你能发现什么?
生:美欢气势凌人,王玲看上去很弱小。
师:是的,双方力量很不均衡。
(板书:力量不均)
师:美欢故意损坏王玲的物品,而且很强势,我们认为她欺负王玲。
(板书:什么是欺负)
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让我们交流一下课前小调查。
生:我曾经被两个高年级大哥哥欺负过。
有一次,我当值周生,看见两个大哥哥在操场奔跑,我就对他们说操场禁止奔跑,他们不但没有听我的,还骂我是小屁孩,威胁我少管闲事。
师:两个大哥哥以大欺小。
生:我曾经被叶同学欺负过。
有几次,他偷走我的文具,害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师:校园中的欺负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请大家自己心里默读一遍。
(出示教材第23页的小贴士)
师:如果你是王玲,你有何感受?
(板书:受欺者的感受)
生1:我会感到很委屈。
生2:我会很难受。
师小结:(板书:委屈、难受…)大家都能体会到被欺负者的感受。
一般符合黑板上这三个条件(故意行为、力量不均、受欺者有不良感受),我们就可以说这样的行为就是欺负。
师:请大家拿出课堂评价表,完成第一项自评。
(见附表)
活动二小组合作,制作联想图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欺负,体会了受欺者的感受。
当我们遇到欺负行为时,作为旁观者,你会怎么做呢?
(板书:遇到欺负怎么办)
步骤一:写写说说,思维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