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曲线制作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7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的存在影响酸碱滴定中所用某些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从而改变这些染料的光吸收。
在些基础上发展了蛋白质染色测定方法。
涉及的指示剂有甲基橙、考马斯亮蓝、溴甲酚绿和溴甲酚紫。
目前广泛使用的染料是考马斯亮蓝。
考马斯亮蓝G-250在酸性溶液中为棕红色,当它与蛋白质通过范德华键结合后,变为蓝色,且在蛋白质一定浓度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可在595nm处比色测定。
2—5分钟即呈最大光吸收,至少稳定1小时。
在0.01—1.0 mg蛋白质/ml范围内均可。
该法操作简便迅速,消耗样品量少,但不同蛋白质之间差异大,且标准曲线线性差。
高浓度的Tris、EDTA、尿素、甘油、蔗糖、丙酮、硫酸铵和去污剂时测定有干扰。
缓冲液浓度过高时,改变测定液pH值会影响显色。
考马斯亮蓝染色能力强,比色杯不洗干净会影响光吸收值,不可用石英杯测定。
三、材料、试剂与器具(一)试剂1、染色液:取考马斯亮蓝G-250 100mg(20mg)溶于50ml (20ml)95%乙醇中,加100ml 85%磷酸,加水稀释至1升。
该染色液可保存数月,若不加水可长期保存,用前稀释。
2、标准蛋白溶液:称取25mg牛血清白蛋白,加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将此溶液稀释2.5倍,即为100μg/mL标准液。
4摄氏度保存备用。
3提取液: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KPP)pH7.8:称取7.6gK2HPO4和0.89gKH2PO4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L,调pH至7.8。
50mmol/LKPP(pH7.8)内含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四、操作步骤(一)标准曲线的制作3、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吸光值A595nm。
(注意应在一小时内完成比色)4、以A595nm为纵坐标,标准蛋白色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二)样品的测定1、样品的提取:称取植物材料0.2g左右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2mL预冷的提取液,研成匀浆,转至10mL离心管中,用提取液冲洗研钵2次(每次1mL),转至离心管中,总体系4mL,此即为蛋白质提取液。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目前常用的5种经典方法: 凯式定氮法(Kjedahl法) 紫外吸收法 双缩脲法(Biuret法) Folin-酚试剂法(Lorry法) 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
(一)凯式定氮法
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硫酸和催 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 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 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 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蛋白质含量。
Bradford 法的优点
(1)灵敏度高 其最低检测蛋白质含量可达1ug/ml,
这是因为蛋白质与染料相结合后产生 的颜色变化很大,蛋白质-染料复合物有 更高的吸光系数 ,因而光吸收要比Folin –酚试剂法大得多。
(2)测定快速,简洁
只需要加一种试剂,完成一个样品 的测定,只要5分钟左右。由于染料与 蛋白质结合的过程,大约只要2分钟即 可完成,其颜色可以在1小时内保持稳 定,且在5分钟至20分钟之间,颜色的 稳定性最好。
(3)干扰物质少 一些阳离子如K+、Mg+、Na+和硫酸铵 等不干扰测定。
干扰物质:去污剂、 SDS、TritonX-100 、0.1 MNaOH
Bradford 法的缺点
(1)由于各种蛋白质中的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
量不同,因此 Bradford 法用于不同蛋白质时有较
大的偏差,最好选用与待测样品氨基酸成份相同 的标准蛋白。 (2)仍有一些物质干扰此法的测定,主要的干扰物质 有去污剂等。 (3)标准曲线也有轻微的非线形,因而不能用比尔定 律进行计算而只能用标准曲线来测定未知蛋白质 的浓度。
缺点: 操作比较复杂、费时(8-10小时) 灵敏度低,适用于0.2-1.0mg氮测定。
标准曲线制作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
标准曲线制作—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一、标准曲线一般用分光光度法测物质的含量,先要制作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标准曲线查出所测物质的含量。
因此,制作标准曲线是生物检测分析的一项基本技术。
二、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1、凯氏定氮法2、双缩脲法3、Folin-酚试剂法4、紫外吸收法5、考马斯亮蓝法三、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制作(一)、试剂:1、考马斯亮蓝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 100mg溶于50ml 95%乙醇,加入100ml 85% H3PO4,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滤纸过滤。
最终试剂中含0.01%(W/V)考马斯亮蓝G—250,4.7%(W/V)乙醇,8.5%(W/V)H3PO4。
2、标准蛋白质溶液:纯的牛血清血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根据其纯度同0.15mol/LNaCl配制成100ug/ml蛋白溶液。
(二)、器材:1、722S型分光光度计使用及原理2、移液管使用(三)、标准曲线制作:1、2、以A595nm为纵坐标,标准蛋白含量为横坐标(六个点为10ug、20 ug、30 ug、40 ug、50 ug、60 ug),在坐标轴上绘制标准曲线。
1)、利用标准曲线查出回归方程。
2)、用公式计算回归方程。
3)、或用origin作图,测出回归线性方程。
即A595nm=a×X( )+6一般相关系数应过0.999以上,至少2个9以上。
4)、绘图时近两使点在一条直线上,在直线上的点应该在直线两侧。
(四)、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样品即所测蛋白质含量样品(含量应处理在所测围),依照操作步骤1操作,测出样品的A595nm,然后利用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出样品蛋白质含量。
一般被测样品的A595nm值在0.1—0.05之间,所以上述样品如果A595nm值太大,可以稀释后再测A595nm值,然后再计算。
(五)、注意事项:1、玻璃仪器要洗涤干净。
2、取量要准确。
3、玻璃仪器要干燥,避免温度变化。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马斯亮蓝法)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马斯亮蓝法)2010-03-27 14:21:26 来源:易生物实验浏览次数:925 网友评论0 条学习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和方法制作标准曲线是生物检测分析的一项基本技术。
一般用分光光度法测物质的含量,先要制作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标准曲线查出所测物质的含量。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利用蛋白质―染料结合的原理,定量的测定微量蛋白浓度的快速、灵敏的方法。
关键词:马斯亮蓝蛋白质标准曲线蛋白质标准曲线马斯亮蓝法CoomassieBrilliantBlue一、实验目的和内容目的: 学习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和方法内容:制作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标准曲线。
制作标准曲线是生物检测分析的一项基本技术。
一般用分光光度法测物质的含量,先要制作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标准曲线查出所测物质的含量。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利用蛋白质―染料结合的原理,定量的测定微量蛋白浓度的快速、灵敏的方法。
考马斯亮蓝G -25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
它和蛋白质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蛋白质和染料结合符合比尔定律(Beer’s law)。
此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颜色有红色形式和蓝色形式,最大光吸收由465nm变成595nm,通过测定595nm吸光度可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另外,反应体系中呈现的颜色变化主要是G-250分子间疏水相互作用形成的聚集体聚集程度不同引起的。
单体形式表现为蓝色,单体和聚集体共存时表现为绿色,全为聚集体形式呈现为棕红色。
影响因素主要为溶液体系中磷酸、乙醇、NaCl的含量。
蛋白质和染料结合是一个很快的过程,约2min即可反应完全,呈现最大光吸收,并可稳定1h,之后,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发生聚合并沉淀出来。
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具有很高的消光系数,使得在测定蛋白质浓度时灵敏度很高,在测定溶液中含蛋白质5µL/mL时就有0.2 75光吸收值的变化,比Lowry法灵敏4倍,测定范围为10-100µg蛋白质,微量测定法测定范围是1-10µg蛋白质。
蛋白质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习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分析。
3. 通过实验,掌握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实际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考马斯亮蓝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该法基于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的结合,蛋白质含量与染料结合程度呈线性关系。
通过测定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发生结合,形成有色的复合物。
该复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有特征性吸收峰,其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线性关系。
三、实验材料1. 蛋白质标准品(如牛血清白蛋白)。
2. 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
3. 6.0mol/L NaOH溶液。
4. 双蒸水。
5. 分光光度计。
6. 试管、移液器、吸管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制作:将不同浓度的蛋白质标准品配制成溶液,分别加入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处理:取待测样品,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加入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 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制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出线性方程。
2. 样品处理:取待测样品,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加入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 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为XX g/L。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和误差。
2. 在制作标准曲线时,应选择合适的浓度范围,保证线性关系良好。
3. 待测样品的稀释倍数应根据实际浓度选择,以保证在检测范围内。
4. 在测定吸光度时,应注意仪器校准和操作,避免误差。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了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完整word版)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流程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流程:该方法用于大多数蛋白质的定量是比较精确的,但不适用于小分子碱性多肽的定量。
如核糖核酸酶或溶菌酶。
去污剂的浓度超过0.2%影响测定结果。
如TritonX-100、SDS、NP-40等。
1.Bradford浓染液的配制:将100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 95%乙醇,加入100ml85%的磷酸,然后,用蒸馏水补充至1000ml,此染液放4℃至少6个月保持稳定。
2.标准曲线蛋白质样本的准备:尽量使用与待测样本性质相近的蛋白质作为标准品,例如测定抗体,可用纯化的抗体作为标准。
如果待测样本是未知的,也可用抗体作为标准蛋白。
通常在20ug—150ug/100ul之间绘制标准曲线。
3.将待测样本溶于缓冲溶液中,该缓冲溶液应与制作标准曲线的缓冲溶液相同(最好用PBS)。
4.按1:5用蒸馏水稀释浓染料结合溶液,如出现沉淀,过滤除去。
5.每个样本加5ml稀释的染料结合溶液,作用5~30min。
染液与蛋白质结合后,将由红色变为蓝色,在595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
注意,显色反应不得超过30min.6.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的浓度。
注意:考马斯亮蓝和皮肤中蛋白质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反应快速,并且稳定,无法用普通试剂洗掉。
待一两周左右,皮屑细胞自然衰老脱落即可无碍。
适用范围考马斯亮蓝显色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可与考马斯亮蓝G-250 定量结合。
当考马斯亮蓝G-250 与蛋白质结合后,其对可见光的最大吸收峰从465nm 变为595nm。
在考马斯亮蓝G-250 过量且浓度恒定的情况下,当溶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不同时,就会有不同量的考马斯亮蓝G-250 从吸收峰为465nm 的形式转变成吸收峰为595nm 的形式,而且这种转变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一般情况,当溶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增加时,显色液在595nm 处的吸光度基本能保持线性增加,因此可以用考马斯亮蓝G-250 显色法来测定溶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考马斯亮蓝G-250标准曲线法测定蛋白含量
考马斯亮蓝G-250标准曲线法测定蛋白含量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考马斯亮蓝G-250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测定蛋白质含量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
考马斯亮蓝G-250 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88nm;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nm 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
其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G-250 结合在2min 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 内保持稳定。
该法是1976年Bradford 建立,试剂配制简单,操作简便快捷,反应非常灵敏,灵敏度比Lowry 法还高4 倍,可测定微克级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浓度范围为0~1 000μg/mL,是一种常用的微量蛋白质快速测定方法。
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新鲜绿豆芽2.主要仪器(1)分析天平、台式天平(2)刻度吸管(3)具塞试管、试管架(4)研钵(5)离心机、离心管(6)烧杯、量筒(7)微量取样器(8)分光光度计3.试剂(1)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100mg 牛血清白蛋白,溶于100mL 蒸馏水中,即为1 000μg/mL 的原液。
(2)蛋白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 的配制:称取100mg 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90%乙醇中,加入85%(W/V)的磷酸100mL,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mL。
此溶液在常温下可放置一个月。
(3)乙醇(4)磷酸(85%)四、操作步骤1.标准曲线制作(1)0~100μg/mL 标准曲线的制作:取6 支10mL 干净的具塞试管,按表1 取样。
盖塞后,将各试管中溶液纵向倒转混合,放置2min 后用1cm 光经的比色杯在595nm 波长下比色,记录各管测定的光密度OD595nm,并做标准曲线。
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法)一、目的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法是比色法与色素法相结合的复合方法,由Bradford于1976年建立,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蛋白质定量测定常用方法。
通过本实验学习应用该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复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标准曲线的绘制等基本实验技能。
二、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是一种染料,游离态呈红色,与蛋白质结合后转变为青色。
在0~1000μg 范围内,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 nm下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正相关,可用比色法测定。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1.仪器设备:(具塞刻度)试管吸管分光光度计2.试剂(1) 标准蛋白质溶液称取100 mg牛血清白蛋白,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 ml,制成 1 mg/ml溶液。
(2) 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试剂称取100 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 ml 95%乙醇中,加入85% (m/v)的磷酸100ml,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 ml (此溶液在常温下可放置一个月)。
(3) 样品蛋白液(10~100 μg/ml)四、操作步骤1标准蛋白质含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2.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取2支(具塞)试管,分别准确加入0.l ml样品蛋白液,再各加5 ml考马斯亮蓝G-50试剂,充分混合,放置2min后,以标准曲线0号试管做参比,在595 nm波长下比色,记录吸光度。
五、结果处理根据所测样品提取液的平均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蛋白质含量(μg/ml)六、思考题1.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是什么?还有哪些蛋白质定量法?2.如何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
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
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浓度一、实验原理双缩脲法(biuret法)和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的明显缺点和许多限制,促使科学家们去寻找更好的蛋白质溶液测定的方法。
1976年由bradford建立的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法),是根据蛋白质与染料相结合的原理设计的。
这种蛋白质测定法具有超过其他几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因而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一方法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蛋白质测定法。
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lmax),由465nm变为595nm,溶液的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兰色。
经研究认为,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
在595nm下测定的吸光度值A595,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bradford法的突出优点是:1. 灵敏度高,据估计比lowry法约高四倍,其最低蛋白质检测量可达1mg。
这是因为蛋白质与染料结合后产生的颜色变化很大,蛋白质-染料复合物有更高的消光系数,因而光吸收值随蛋白质浓度的变化比lowry法要大的多。
2. 测定快速、简便,只需加一种试剂。
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只需要5分钟左右。
由于染料与蛋白质结合的过程,大约只要2分钟即可完成,其颜色可以在1小时内保持稳定,且在5分钟至20分钟之间,颜色的稳定性最好。
因而完全不用像lowry法那样费时和严格地控制时间。
3. 干扰物质少。
如干扰lowry法的K+、Na+、Mg2+离子、tris缓冲液、糖和蔗糖、甘油、巯基乙醇、edta等均不干扰此测定法此法的缺点是:1. 由于各种蛋白质中的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因此bradford法用于不同蛋白质测定时有较大的偏差,在制作标准曲线时通常选用g—球蛋白为标准蛋白质,以减少这方面的偏差。
2. 仍有一些物质干扰此法的测定,主要的干扰物质有:去污剂、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0.1n的naoh。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一、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 G-250)是一种甲基取代的三苯基甲烷,分子中磺酸基的蓝色染料,在465nm处有最大吸收值。
考马斯亮蓝G-250能与蛋白质通过范得华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考马斯亮蓝复合物蓝色溶液,引起该染料的最大吸收λmax的位置发生红移,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值。
由于蛋白质—考马斯亮蓝复合物在595nm 处的光吸收远高于考马斯亮蓝在465nm处的光吸收,因此,可大大地提高蛋白质的测定灵敏度。
蛋白质—考马斯亮蓝复合物溶液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
利用溶液颜色的差异进行比色测定,适合于蛋白质类的定量分析,尤其适合于稀有蛋白质的微量分析。
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呈色反应颜色稳定、灵敏度高,最低测试蛋白质量在1ug左右。
二、操作步骤1. 标准曲线测定法分别取六只试管,其中一只加入1.0ml蒸馏水做空白,5只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浓度为100ug/ml牛血清清蛋白标准液,补充水到1.0ml。
然后每只试管加入5.0ml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摇匀放置5min,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595nm处测定吸光值。
以A595吸光值为纵坐标,牛血清清蛋白的ug数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具体操作见下表。
蛋白质标准曲线测定加样在标准蛋白质测定时,为了减小误差,每一个浓度的蛋白质做3支平行管。
3.试剂配置a.牛血清清蛋白标准液结晶牛血清清蛋白或酪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标定该蛋白质的百分含量或者根据牛血清清蛋白的消光系数是 6.6来计算其百分含量。
然后根据该蛋白的纯度配置成浓度为100 ug/ml的蛋白溶液。
b.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试剂:称100mg考马斯亮兰G—250,溶于50ml 95%的乙醇后,再加入100ml 85%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升三、数据及绘图。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
标准曲线制作—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一、标准曲线一般用分光光度法测物质得含量,先要制作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标准曲线查出所测物质得含量。
因此,制作标准曲线就是生物检测分析得一项基本技术。
二、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1、凯氏定氮法2、双缩脲法3、Folin-酚试剂法4、紫外吸收法5、考马斯亮蓝法三、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制作(一)、试剂:1、考马斯亮蓝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 100mg溶于50ml 95%乙醇,加入100ml 85% H3PO4,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滤纸过滤。
最终试剂中含0、01%(W/V)考马斯亮蓝G—250,4、7%(W/V)乙醇,8、5%(W/V)H3PO4。
2、标准蛋白质溶液:纯得牛血清血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根据其纯度同0、15mol/LNaCl配制成100ug/ml蛋白溶液。
(二)、器材:1、722S型分光光度计使用及原理()。
2、移液管使用()。
(三)、标准曲线制作:1、2、以A595nm为纵坐标,标准蛋白含量为横坐标(六个点为10ug、20 ug、30 ug、40 ug、50 ug、60 ug),在坐标轴上绘制标准曲线。
1)、利用标准曲线查出回归方程。
2)、用公式计算回归方程。
3)、或用origin作图,测出回归线性方程。
即A595nm=a×X( )+6一般相关系数应过0、999以上,至少2个9以上。
4)、绘图时近两使点在一条直线上,在直线上得点应该在直线两侧。
(四)、蛋白质含量得测定:样品即所测蛋白质含量样品(含量应处理在所测范围内),依照操作步骤1操作,测出样品得A595nm,然后利用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出样品蛋白质含量。
一般被测样品得A595nm值在0、1—0、05之间,所以上述样品如果A595nm值太大,可以稀释后再测A595nm值,然后再计算。
(五)、注意事项:1、玻璃仪器要洗涤干净。
2、取量要准确。
3、玻璃仪器要干燥,避免温度变化。
实验六 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法)
实验六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法)一、目的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含氮生物大分子之一,承担着各种生物功能。
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是蛋白质构造分析的基础,也是农牧产品品质分析、食品营养价值比较、生化育种、临床诊断等的重要手段。
根据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提出多种蛋白质定量方法。
考马斯亮蓝G -250法是比色法与色素法相结合的复合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是一种较好的常用方法。
通过本实验学习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原理和在比色法中的应用。
二、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是一种染料,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
蛋白质含量在0~1000μg范围内,蛋白质一色素结合物在595nm下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比色法测定。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1.仪器(1)分析天平(2)具塞刻度试管10ml×8(3)吸管0.lml×I,lml×Z,5ml×I(4)研钵(5)漏斗(6)离心管10ml(7)容量瓶10ml(8)离心机(9)721型分光光度计2.试剂(1)标准蛋白质溶液称取10mg牛血清白蛋白,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制成100 pg/ml的原液。
(2)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试剂称取100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 90%乙醇中,加入85%(m/v)的磷酸100ml,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此溶液在常温下可放置一个月。
3.材料绿豆芽四、操作步骤1盖上塞子,摇匀。
放置2min后在595 nm波长下比色测定(比色应在l h内完成)。
以牛血清白蛋白含量(μg)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2.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1)准确称取约200mg绿豆芽下胚轴,放入研钵中,加入5ml蒸馏水在冰浴中研成匀浆,离心(4000r/min,10min),将上清液倒入10ml容量瓶,再向残渣中加入2ml蒸馏水,悬浮后再离心10min,合并上清液,定客至刻度。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
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考马斯亮蓝G- 250(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测定蛋白质含量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
该法是1976年Bradford 建立,试剂配制简单,操作简便快捷,反应非常灵敏,灵敏度比Lowry 法还高4 倍,可测定微克级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浓度范围为0~1 000μg/mL,是一种常用的微量蛋白质快速测定方法。
关键词:马斯亮蓝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brilliantblueG-250蛋白质含量一、目的学习和掌握考马斯亮蓝G-250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考马斯亮蓝G- 250(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测定蛋白质含量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
考马斯亮蓝G-250 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88nm;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nm 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
其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G-250 结合在2min 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 内保持稳定。
该法是1976年Bradford 建立,试剂配制简单,操作简便快捷,反应非常灵敏,灵敏度比Lowry 法还高4 倍,可测定微克级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浓度范围为0~1 000μg/mL,是一种常用的微量蛋白质快速测定方法。
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新鲜绿豆芽2.主要仪器(1)分析天平、台式天平(2)刻度吸管(3)具塞试管、试管架(4)研钵(5)离心机、离心管(6)烧杯、量筒(7)微量取样器(8)分光光度计3.试剂(1)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100mg 牛血清白蛋白,溶于100mL 蒸馏水中,即为1 000μg/mL 的原液。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
实验六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一、目的要求学习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和原理,标准曲线的绘制和回归方程的使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基本原理考马斯亮蓝所含疏水基团在酸性条件下与蛋白质的疏水微区具有亲和力。
通过疏水作用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的蓝色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在595 am处有最大吸光度,在一定的蛋白质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在595 nm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器材和试剂1.器材可见分光光度计,玻璃比色皿,试管2.试剂考马斯亮蓝G一250溶液:精确称取考马斯亮蓝G一250 100 mg,溶于50 mL 95%的乙醇,再加入100 mL 85%的磷酸,稀释定容至1 000 mL备用。
标准蛋白质溶液:精确称取牛血清白蛋白10 m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 ml,冰冻,用时吸取上述溶液1 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 ml,即为100 μg/ml的标准蛋白质溶液。
样品的制作:准确吸取2 ml牛奶(市场上现买)加水至1000 ml制作样品。
四、操作1.工作曲线的确定在试管中分别精确移取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0、0.1、0.2、0.4、0.6、0.8、1.0 mL,加蒸馏水至1.0 mL,然后在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0 mL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摇匀,室温下反应5 min,在59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的测定分别准确移取一定量的乳与乳制品样品于试管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 mL加入4.0 mL考马斯亮蓝G一250溶液,摇匀,在室温下反应5 min,以空白(不加乳制品)溶液作参比溶液,分光光度计595 nm波长处测定样品组的吸光度。
注意:比色应在1h内完成。
五、计算:根据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标准曲线得出回归方程(可用EXCEL工具作图给出公式),以样品吸光度为X代入方程求得Y蛋白浓度。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一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实验目的】1.掌握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过程。
2.熟悉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1976年Bradford 等建立了用考马斯亮蓝G-250与蛋白质结合,迅速、灵敏的定量测定蛋白质的方法。
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引起染料最大吸收的改变,从465 nm 变为595 nm ,光吸收增加。
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具有较大的吸光系数,因此大大提高了蛋白质测定的灵敏度,最低检出量为1 g 蛋白。
染料与蛋白质的结合是很迅速的过程,大约只需2分钟,结合物的颜色在1小时内是稳定的。
由于该法简单迅速,干扰物质少,灵敏度高,现已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N CH 2CH 3CH 2N +CH 3CH 2CH 2NHCH 3CH 3O CH 2CH 3SO 3-SO 3Na蛋白质+ 蛋白质-染料复合物H +考马斯亮蓝G-250(蓝色,λmax595nm )【仪器与试剂】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微量注射器。
2.考马斯亮蓝G-250,95%乙醇,85%(W/V)磷酸。
【实验步骤】1.标准蛋白质溶液的配制称取牛血清白蛋白适量,加水溶解并配制成1 mg/ml 的溶液。
2.蛋白试剂的配制称取100 mg考马斯亮蓝G-250,加入95%乙醇50 ml溶解,再加入85%(W/V)磷酸100 ml,将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 ml。
试剂的终浓度为0.01%考马斯亮蓝G-250,4.7%乙醇和8.5%(W/V)磷酸。
3.标准曲线的制作取标准蛋白质溶液5、10、20、50、100 μl于小试管中,用水稀释至0.1 ml,然后分别加入5 ml蛋白试剂,充分振荡混合,2分钟后于595 nm测定其吸光度值。
以0.1 ml水及5 ml蛋白试剂作为空白对照。
以蛋白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作为定量依据。
4.样品测定取含10~100 μg蛋白质溶液于小试管中,加水稀释至0.1 ml,然后加入5 ml 蛋白试剂,充分振荡混合,2分钟后于595 nm测定其吸光度值。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实验报告)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苹果组织微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吴凡郭梦雨摘要:本实验以苹果果肉为研究对象,采取考马斯亮蓝比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吸光度值,通过对果实可溶性蛋白提取缓冲液、缓冲液浓度、pH值、外源添加物对果肉可溶性蛋白提取效率的影响的研究,优化苹果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方法,以期优化果实可溶性蛋白测定条件,为客观反映果实可溶性蛋白水平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结果表明:外源添加PVP和EDTA以是苹果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实验最终确定的提取条件为0.1mol/L pH9.0 Tris-HCl提取缓冲液(内含1mmol/L EDTA和1% PVP),此条件下苹果果实可溶性蛋白的有效测定含量为34.93%。
关键词:苹果、考马斯亮蓝法、Tris-HCl缓冲液、外援添加物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理果蔬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luble protein content)是一个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也是果蔬品质和营养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许多可溶性蛋白是构成果蔬中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果蔬多种生理生化代谢过程的调控,与果蔬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抗病性、抗逆性密切相关。
考马斯亮蓝G-250在酸性游离状态下呈棕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65nm,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蓝色,最大光吸收在595nm。
在一定的蛋白质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在波长为595nm处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595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 内保持稳定。
该法是1976年Bradford建立,试剂配制简单,操作简便快捷,反应非常灵敏,灵敏度高,可测定微克级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浓度范围为0~1 000μg/mL,最小可测2.5μg/mL蛋白质,是一种常用的微量蛋白质快速测定方法。
但该方法线性范围窄,需要选择适宜的提取缓冲液及缓冲液浓度、pH值和外源添加物等,以使测定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测定值与真值相近。
实验 6.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的含量
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 (1~1000µg/ml), 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在595nm处的光吸收与蛋白 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G250的结合十分迅速, 约2min即可反应完全,其复合物在1h内保持稳 定。由于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具有很高的消光系 数,因此大大提高了蛋白质测定的灵敏度(最低 检出量为1µg)。由于染色法简单迅速,抗干扰 性强,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近年来在某些方 面有取代经典的Lowry法的趋势,是一种较好的 蛋白质快速微量测定方法。
(二) 样品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蛋白质提取: 称取样品400mg,加蒸馏水5ml,匀 浆,4000rpm离心10min, 取上清液。 残渣用2.0ml蒸馏水悬浮,4000rpm离 心10min,合并上清液并定容至10ml。
2. 蛋白质含量测定:
取3支试管,各吸取样品提取液0.1ml,
加入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3.0ml,充分振荡
枪头(吸液嘴)的装配 在将枪头(pipette tips)套上移 液枪时,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 (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 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紧密结合。
移液的方法
1.吸取液体时,用大拇指将按钮按下至第一 停点,移液器保持竖直状态,将枪头插入液 面下2-3毫米。 2.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回原点。 3.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稍停 片刻继续按按钮至第二停点吹出残余的液体。 最后松开按钮。
1. NaCl、KCl、MgCl2、(NH4)2SO4、乙醇等物 质对测定无影响,而大量的去污剂如Triton X100、SDS等严重干扰测定,少量的去污剂及 Tris、乙酸、2-巯基乙醇、蔗糖、甘油、 EDTA有少量颜色干扰,可很容易地通过用适 当的溶液对照而消除。同时注意,比色应在显 色2min~1h内完成;如果测定很严格,可以 在试剂加入后的5~20min内测定光吸收,因 为在这段时间内颜色最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曲线制作—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
一、标准曲线
一般用分光光度法测物质的含量,先要制作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标准曲线查出所测物质的含量。
因此,制作标准曲线是生物检测分析的一项基本技术。
二、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1、凯氏定氮法
2、双缩脲法
3、Folin-酚试剂法
4、紫外吸收法
5、考马斯亮蓝法
三、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制作
(一)、试剂:
1、考马斯亮蓝试剂:
考马斯亮蓝G—250 100mg溶于50ml 95%乙醇,加入100ml 85% H
3PO
4
,
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滤纸过滤。
最终试剂中含0.01%(W/V)考马斯亮蓝
G—250,4.7%(W/V)乙醇,8.5%(W/V)H
3PO
4。
2、标准蛋白质溶液:
纯的牛血清血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根据其纯度同0.15mol/LNaCl配制成100ug/ml蛋白溶液。
(二)、器材:
1、722S型分光光度计使用及原理
2、移液管使用
(三)、标准曲线制作:
1、
2、以A
595nm 为纵坐标,标准蛋白含量为横坐标(六个点为10ug、20 ug、30 ug、
40 ug、50 ug、60 ug),在坐标轴上绘制标准曲线。
1)、利用标准曲线查出回归方程。
2)、用公式计算回归方程。
3)、或用origin作图,测出回归线性方程。
即A
595nm
=a×X( )+6
一般相关系数应过0.999以上,至少2个9以上。
4)、绘图时近两使点在一条直线上,在直线上的点应该在直线两侧。
(四)、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样品即所测蛋白质含量样品(含量应处理在所测围),依照操作步骤1操作,
测出样品的A
595nm
,然后利用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出样品蛋白质含量。
一般被测样品的A
595nm 值在0.1—0.05之间,所以上述样品如果A
595nm
值太大,
可以稀释后再测A
595nm
值,然后再计算。
(五)、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洗涤干净。
2、取量要准确。
3、玻璃仪器要干燥,避免温度变化。
4、对照:用被测物质以外的物质作空白对照。
药品的配制(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一、药品的配制步骤
(一)、实验准备:
1、准备所需的药品和玻璃仪器。
2、洗涤。
(怎样洗涤算干净?)
(二)、计算:
1、百分比浓度计算:
1)、G/V比
例如配1% NaCl,称1g NaCl溶于100ml 水。
2)、V/V比:
例如配75%乙醇100ml,75%×100%=100%×X, X=75ml。
取75ml无水乙醇,加25ml蒸馏水。
乙醇:乙醚:丙酮=2:1:2配500ml,各取200 ml,100 ml,200 ml混合。
3)G/V比:用的较少,如计算灰分中某种元素如Fe的含量。
2、摩尔浓度计算:注:药品的分子量一般在标签中注明。
1)、0.1M或0.1mol/L NaCl配100ml。
M=质量/体积(L)称取NaCl0.1×0.1×40=0.4g 摩尔数=G(g)/摩尔质量2)、0.1mMNaCl配100ml
mM=毫摩尔数/体积(L)称取NaCl 0.1×0.1×40=0.4g
毫摩尔数=G(mg)/摩尔质量
3)、0.1uNaCl配100ml
mM=微摩尔数/体积(L)称取NaCl0.1×0.1×40=0.4mg
微摩尔数=G(ug)/摩尔质量称取NaCl0.1×0.1×40=0.4ug
3、混合溶液配制的计算:
如配3uMEDTA,2.25mM NBT以及60uM 溶液100ml,用50mM磷酸缓冲液配制。
注意:1、分别标定体积计算
2、分别配制再混合,但总体积不能为100ml
(三)、标量:
1、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量程的天平根据要求去不同精度的测量器,如量筒或移液
管。
2、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
(四)、溶解:
1、根据药品配置要求选择溶剂。
蒸馏水,双蒸水,无离子水等。
2、只能用烧杯溶解。
注意加入溶剂只能加入总体积的2/3左右,剩余溶剂洗涤
烧杯三次左右,直到洗涤干净。
小常识:药品标签中一般标识有药品的溶解性能和分子式,可根据分子式和所学的常识判断药品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包括溶解性质)。
如酸碱两性物质的配制(AA、蛋白质、核苷酸等)如果溶解性能不好可以用稀酸或稀碱促进溶解,但pH应在被要求的围。
3、加热促进溶解,但注意应在配制的围有的药品还需水溶加热较好。
如:配0.1%
的淀粉,水裕加热(温度在80-90。
C),过量会糊化。
(五)、定容:
1、用容量瓶定容;
2、用玻璃棒引流或用小漏斗;
3、用溶剂加入到接近刻度,然后用滴管加入到刻度。
要求刻度与液体凹面相切
为止(眼睛可视);
4、上下窑洞容量瓶几次,混合均匀即可。
(注意不再定容了,防止溶液漏掉。
) (六)、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标签应注明以下容:药品浓度、名称、配制人、配制日期等。
(七)、清理实验场所。
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按照下表所给定的体积,混合 1 mol/L 的磷酸二氢钠(单碱)和1mol/L 磷酸氢二钠(双碱)贮液,获得所需pH的磷酸缓冲液。
配制1 mol/L 的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贮液:溶解138g于足量水中,使终体积为1L;1mol/L 磷酸氢二钠(Na2HPO4)贮液:溶解142g
于足量水中使终体积为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