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版高考地理第23讲中国区域差异与浙江乡土地理教师备用题库
2020年7月浙江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标注版)一、选择题 I(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 年 5 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 1、2 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A.甲B.乙C.丙D.丁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生产效率B. 增加就业岗位C.优化城市布局D. 改善城市交通2018年 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 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 IT企业扎根海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B. 经济规模小C. 土地生产力低D. 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完成第 5 题。
5.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B.引进技术型人才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D.发展资源型产业下表为 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
完成 6、7题。
6.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7.我国四大地区中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右图为世界部分区城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
完成 8、9题。
8.图中甲洋流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9.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 300倍。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3讲中国区域差异与浙江乡土地理课件

气温(1月平均气温)
温度带 年降水量
0℃以下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800毫米以下,雨季短,降水少,降水集中于夏季
0℃以上
亚热带、热带 800毫米以上,雨季长,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干湿状况
河流流量 含沙量 汛期 结冰期
半湿润地区为主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含沙量大 汛期短 冬季结冰
湿润地区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含沙量小 汛期长 冬季不结冰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2.我国四大地区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方向的差异
地区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 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 尖方向发展 东部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 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 地区 是海运)便利,城市化、工业化、国 际化水平高 中部 地区 染严重,江河下游多洪涝 灾害
续表 能源 金属矿产 农业耕地类型 土壤类型 以煤、石油为主 以铁矿为主 以旱地为主 黑土、棕壤、钙质土、盐碱土等 以水能为主 以有色金属为主 以水田为主 贫瘠的红壤、砖红壤(酸性)及水稻土等
粮食作物
主要水果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耕作制度 主食 传统交通工具 传统民居
以小麦、玉米为主,稻谷分散产区
续表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的⑬ 综合经济 实 城市化水平较低(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
力强,城市分布密度大 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 的综合经济实力远低于东部地带,城市分布密度小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正积
对外开
极加强对外联系
2.经济地理:浙北平原是全国著名的⑧ 鱼米 之乡、丝绸之府,重要的
浙江省萧山中学高中地理 1.3 区域差异(三)练习 湘教版必修3

某某省萧山中学高中地理 1.3 区域差异(三)湘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读“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回答1~2题。
1.我国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A.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发展B.沿边省区的省会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C.东、中、西部地区同步发展D.内陆省会城市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2.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开放格局的发展相比不是利用了A.交通便利B.经济国际化程度高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土地资源丰富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3~4题。
3.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ⅠB.ⅡC.Ⅲ D.Ⅳ4.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中部经济地带是指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九省区。
“中部崛起”战略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据此回答5~6题。
5.中部地区农业的特点是①地跨中温带、暖温带及亚热带②有我国多个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③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油菜、水稻等④本区域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连续几年粮价低迷,种粮难保本,弄不好就赔线,成了大多数农民的心病。
可是在洞庭湖区,却有几个种粮大户承包数千亩粮田,生产、加工一体化,获得了极可观的经济效益。
这些粮食大户在粮价低迷的情况下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①大规模生产活动能降低生产成本②粮食加工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③他们生产的粮食价格低廉很容易销售④他们生产的粮食品质优良价格比其他农户高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两地植被差异为A.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B.①地为荒漠,②地为常绿阔叶林C.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8.关于图某某脉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从气温来看,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相重合②从结冰期来看,以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以南河流有结冰期③从温度带来看,大致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④从降水的情况来看,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⑤从干湿区来看,大致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⑥是油菜适宜种植地区的最北界⑦从植被来看,是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A.②③⑦B.①③④C.④⑤⑥D.③⑤⑦二、综合题9.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0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四 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

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查方式1.区域差异(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3)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4)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bbbc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均常出现。
以中国地图为背景分析区域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特别是必修Ⅰ、必修Ⅱ主干知识与中国地图整合是考试的重点2.区域联系(1)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2)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bccd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均常出现。
多以区域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区域内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特征,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条件和意义;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产业转移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区域差异(以我国为例)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范围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的非季风区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地形海拔较低,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势高气候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独特的高原气候,气(1)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4.秦岭一淮河的地理意义(1)我国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2)1月0__℃等温线通过——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教师备用题库:第23讲 中国区域差异与浙江乡土地理

教师备用题库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2017课标Ⅰ,11,4分)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 D 图示最高气温在北京时间(我国使用的时间)16时左右,而一般地方时午后2时(即14时)气温最高,故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2小时左右,即当地在90°E附近;结合四个备选项可判定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D正确。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2017江苏单科,1,2分)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省区空间分布状况。
读图分析可知广东发向湖南的红包流量最大。
3.(2017江苏单科,2,2分)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
读图可发现广东的微信红包主要流向邻近的湖南、广西等省区,北京的微信红包主要流向河北,反映了地理空间的邻近性。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2017课标Ⅱ,1,4分)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答案 C 本题考查区域划分及我国区域地理知识。
区域的划分都有一定的依据,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是综合了自然和人文多项指标的结果,A项错误;由图文材料可知,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无自然河道,B项错误;区域界线多与某些自然地理事物的分布相吻合,为便于认知,而借用这些自然地理事物来表达区域划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因黄河夺淮入海,现在无对应的自然标志,C项正确;综合区域界线往往有明显的过渡性,即两侧地理差异是渐变的,D项错误。
2020版浙江选考地理:区域差异比较类

八、区域差异比较类模板展示1.自然要素差异2.人文要素差异应用体验例读图,完成下题。
说出准噶尔盆地不同于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模板套用对型训练1.[2018天津文综,13(1),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Ⅰ图Ⅱ我国的攀枝花市与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都是本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
两市发展钢铁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靠近煤、铁矿产和水源,不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请各举一例。
2.阅读下列关于非洲及其周围7月份气压及盛行风分布图,回答问题。
(28分)注:热带辐合带是指南北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
(1)分析图Ⅰ中,南半球等压线比北半球等压线平直的原因。
(8分)(2)比较图Ⅰ中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10分)(3)比较图Ⅱ中M、N两处盛行风的风向及性质差异,说明N处盛行风的成因。
(10分) 3.[2017课标Ⅰ,37(2)(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2)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6分)4.奥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呈一巨大弧形绕行于圭亚那高原(如下图),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多达436条。
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相差很大,有些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有些地方年降水量达4 000毫米以上。
2023年6月浙江高考选考地理卷试题答案讲解课件(精编)

D
A.甲-新疆 B Z-安徽 C.丙-浙江 D.丁-吉林
贵州中西部地区冬季多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锋面雨雾,雾区位于锋线 附近。下图为贵州某次锋面雨雾发生过程中,大致呈纬向分布的三个测站测 得的能见度变化图。这次雨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西南气流沿锋后弱冷平流爬
升,形成弱成降雾水时。雨能雾见随度锋低面缓慢东移消亡。完成 24、25 题。
2015年后,城市建筑 面积没有明显变化
8.2015 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 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
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C 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下图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 9、10 题。
密度就大
温度最低
盐度大
溶解度最小
温度高溶解 度大
D
18.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 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 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一天内电力网络的供 电量应与实际需求相 匹配。下图为美国东 部时间(西五区)一周 每日不同时刻,平均 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 统计图,其中①②③ 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C. ②③④ ① D. ③②①④
C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 断变化。1996 年黄河经人 工改汉朝东北方向入海。下 图为1996-2020 年黄河河口 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完成 13、14 题。
A
14.1996 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运动的作用
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
完成 19、20题。
19.该国为平衡日内供电量与需求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重绘解析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重绘解析解析: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有机质积累多。
陡坡土壤肥力相对较低,因为矿物养分流失快,土壤肥力难以维持。
故选B。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要选出其中一个正确答案即可)5.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横跨赤道的国家B.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两个半球的国家C.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横跨北极圈的国家D.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横跨南极圈的国家答案:B解析: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东、北、和北半球的国家,因此选B。
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北低平中高B.我国地势总体东高西低,南北低平中高C.我国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东西低平中高D.我国地势总体北高南低,东西低平中高答案:A解析:我国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北低平中高,因此选A。
7.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气候多样,但总体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我国气候多样,但总体上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我国气候多样,但总体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我国气候多样,但总体上属于寒带季风气候答案:C解析:我国气候多样,但总体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选C。
8.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震多发,但影响范围较小B.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C.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东海和南海D.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答案:D解析: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因此选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9.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标注的是()2)图中标注的地理要素与我国的自然资源有怎样的关系?3)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分布在哪些地理区域?为什么?4)我国的主要林区分布在哪些地理区域?为什么?5)我国的主要草原分布在哪些地理区域?为什么?答案:1)图中标注的是我国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
2020年浙江高考暨7月选考试题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浙江高考暨7月选考试题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A.甲B.乙C.丙D.亍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生产效率B. 增加就业岗位C.优化城市布局D. 改善城市交通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B. 经济规模小C. 土地生产力低D. 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完成第5题。
5.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B.引进技术型人才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D.发展资源型产业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
完成6、7题。
6.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7.我国四大地区中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第--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右图为世界部分区城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
完成8、9题。
8.图中甲洋流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9.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
2020浙江卷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0浙江卷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A.甲B.乙C.丙D.丁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生产效率B.增加就业岗位图例C.优化城市布局D.改善城市交通居民区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B.经济规模小C.土地生产力低D.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完成第5题。
8.图中甲洋流()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9.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
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
完成10、11题。
10.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11.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完成12、13题。
2019-2020学年浙江省高考地理复习题:专题卷19 中国地理 区域差异 区域联系 高考仿真卷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2019.7 专题卷19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区域联系高考仿真卷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真题示范·海南地理,18、20)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
据此完成1~2题。
1.小明旅游的省是()A.云南省B.海南省C.贵州省D.广东省2.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2015·经典模拟·江苏地理,8)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A.安全防御B.节约耕地C.防雨保温D.就地取材(2014·真题示范·四川文综,8)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完成第4题。
4.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2014·真题示范·四川文综,12)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5题。
5.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2014·真题示范·北京文综,9~10)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6~7题。
6.①②③④依次示意()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7.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8.(2014·真题示范·广东文综,9)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地理 八、区域差异比较类

八、区域差异比较类模板展示 1.自然要素差异思考方向答题模板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气候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不同期);有明显旱、雨两季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形、地势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高×低;自西向东倾斜(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贫乏)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疏)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贫乏);水资源丰富(短缺)2.人文要素差异思考方向答题模板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农业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类型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工业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 环境条件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环境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应用体验 例 读图,完成下题。
中国区域地理(二)——考前抓大题 · 2020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解析版)

考前抓大题·2020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中国区域地理(二)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吉林西部松嫩平原上的白城市湖沼遍地,但水质盐碱度高。
湖沼地区芦苇丛生,这里是水鸟的家园。
人们种田放牧,常年开采利用地下水。
通过白城人民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原来的低洼易涝地、盐碱地、弃耕地得到了很好的改良治理。
如今,该地发展水稻种植,将满是“白疙瘩”的草原湿地开垦成了大片田地。
材料二白城是以发展汽车配件、纺织、造纸、农产品加工和能源为主的市域中心城市。
材料三白城市区域简图。
(1)近年来白城出现干旱,试分析原因。
(2)简述白城水稻品质优良的原因。
(3)近几年白城湖沼湿地不断萎缩,试分析人为原因。
若趋势不变,分析鸟类会受到的影响。
(4)试述白城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答案】(1)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少,蒸发旺盛,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全球变暖,气候异常;农业生产耗水量大;湖沼水盐度较高,难以利用。
(2)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稻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土壤肥沃,化肥使用少。
(3)人为原因:由于过度农垦、放牧,占用湿地;过度开采地下水,湖沼水位下降等。
影响:若此趋势不变,会导致鸟类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生存面临威胁,使鸟类向外迁徙,鸟类数量、种类减少。
(4)限制耗水型工业发展,优化工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完善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教育科技,增强科研能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治理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解析】本大题以吉林西部城市白城为背景,通过相关图文信息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干旱成因、农作物品质优良的原因、湿地破坏的原因及影响、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近年来白城出现干旱的原因应从降水、蒸发、水源、耗水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图中显示,白城降水量在300~400mm之间,蒸发量为1800~1900mm之间,说明当地降水少、蒸发强,容易出现干旱;当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导致某些季节和年份容易出现干旱;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异常,近年当地降水量异常减少,导致干旱产生;材料信息表明,白城市虽然湖沼遍地,但水质盐碱度高,水源缺乏,容易导致干旱;材料信息表明,通过白城人民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原来的低洼易涝地、盐碱地、弃耕地得到了很好的改良治理;该地发展水稻种植,将满是“白疙瘩”的草原湿地开垦成了大片田地。
浙江省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四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专题强化训练

专题十四地区差别和地区联系专题加强训练下边三图中分别标明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一样地区。
读图,回答1~3 题。
1.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别的主要原由是()A.甲区深居内地、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分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取太阳辐射少2.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域,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天热量充分,雨热同期B.地形平展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饶,黑土广布3.乙地区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该山脉大概是()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限②暖温带和中温带界限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界限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界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分析:第 1 题,甲、丙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邻近和山东地域。
山东位于沿海,黑龙江距海也不远;山东纬度地点明显低于黑龙江,受夏天风影响更大,降水和热量条件都较黑龙江充分。
第 2 题,三个地域都位于季民风候区,故 A 正确。
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 B 错;春小麦和甜菜主要散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C错;只有黑龙江散布有黑土, D 错。
第 3 题,乙地区中的山脉是贺兰山,①③正确。
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②错误;④对应的分界限是秦岭—淮河一线。
答案: 1.B 2.A 3.D( 全国卷Ⅲ )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应和地区均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以下图反应2014 年我国不一样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达成4~ 6 题。
4.已不再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5.与安徽省对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利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6.我国水稻栽种重心北移会致使稻谷()A.出口数目扩大B.运输成本上涨C.流通效率提高D.储藏难度增添分析:第 4 题,由图可知,珠江下游区稻谷供需结余为-655~- 150 万 t ,求过于供,已不再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
浙江省内高三模拟卷专题分类汇编——专题14区域差异 产业转移 跨区域资源调配等(选择题)

区域系列专题(区域差异、区域发展阶段、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2020江苏卷,15-16)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已建设19个国家级城市群。
图8为“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成熟型城市群分布于东部沿海B.成长型城市群分布于中部地区C.培育型城市群分布于西部地区D.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16.符合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的是()A.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B.“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C.联系各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答案:DB(2020天津卷,6-7)20世纪80年代,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
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图3所示。
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7.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A.技术和环保B.交通和劳动力C.市场和政策D.动力和原材料答案 BC(浙江2020.7选考)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B.经济规模小C. 土地生产力低D. 生产技术水平低答案 AC(浙江2020.7选考)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讲中国区域差异与浙江乡土地理教师备用题库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2017课标Ⅰ,11,4分)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 D 图示最高气温在北京时间(我国使用的时间)16时左右,而一般地方时午后2时(即14时)气温最高,故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2小时左右,即当地在90°E附近;结合四个备选项可判定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D正确。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2017江苏单科,1,2分)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省区空间分布状况。
读图分析可知广东发向湖南的红包流量最大。
3.(2017江苏单科,2,2分)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
读图可发现广东的微信红包主要流向邻近的湖南、广西等省区,北京的微信红包主要流向河北,反映了地理空间的邻近性。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2017课标Ⅱ,1,4分)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答案 C 本题考查区域划分及我国区域地理知识。
区域的划分都有一定的依据,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是综合了自然和人文多项指标的结果,A项错误;由图文材料可知,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无自然河道,B项错误;区域界线多与某些自然地理事物的分布相吻合,为便于认知,而借用这些自然地理事物来表达区域划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因黄河夺淮入海,现在无对应的自然标志,C项正确;综合区域界线往往有明显的过渡性,即两侧地理差异是渐变的,D项错误。
5.(2017课标Ⅱ,2,4分)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答案 D 本题考查地理事物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在分布上可能与某自然地理事物比较吻合,作为区域界线的地理事物不是划分指标,故长江对两岸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分异没有明显影响,A、B项错误;长江分隔了苏南、苏北两区域,对两区域人文交流的阻隔作用明显,不利于两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故C项错误、D项正确。
6.(2017课标Ⅱ,3,4分)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答案 D 本题考查区域联系的因素。
由材料可知,自1999年,江苏境内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大大减弱了长江对两岸地区联系的阻隔作用,两岸经济合作也广泛开展,故D项正确;两岸地区在市场、技术、资金方面的交流一直存在。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下面两题。
7.(2016浙江文综,7,4分)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答案 B 此题为坐标图判读类问题,解题关键是看清看懂各坐标代表的含义及坐标数值。
依材料可知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速度,越向右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B项和D项均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描述,依据它们在图中的左右位置关系可判断数值大小,即可判断出经济发展速度快慢,故可知B项正确。
同理可知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越向上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读图可知,A项和C项均错误。
8.(2016浙江文综,8,4分)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答案 A 此题较易,数值大小表示单位能耗高低,无论哪一区域均应降低单位能耗,故A项正确,B项错误;重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均属高耗能工业,故C项和D项错误。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下题。
9.(2015重庆文综,2,4分)“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
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珠江三角洲B.柴达木盆地C.藏南谷地D.渭河平原答案 D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活动特点。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指该地区麦忙和收摘棉花是同时进行的,即该地区是我国小麦和棉花的主要种植区。
选项中珠江三角洲以种植水稻为主,柴达木盆地以种植青稞为主,藏南谷地非棉花产地,故排除A、B、C;渭河平原位于暖温带,适宜种植小麦和棉花,10月份左右开始种植冬小麦,同时正逢棉花收摘,符合题意。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题。
10.(2015江苏单科,8,2分)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安全防御B.节约耕地C.防雨保温D.就地取材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客家人的建筑风格及其原因。
客家人原来是中原地区的汉民,因战乱等原因被迫南迁,并大多迁往偏僻的山区,土楼这种独特的房屋形态便于防御豺狼虎豹和盗贼的侵袭。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倡议积极推进年。
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1.(2015江苏单科,13,2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差异。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西部位于欧洲西部。
两地区均为人口稠密区,A项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快,欧洲西部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B项正确;欧洲西部产业结构层次高,以技术、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C项错误;相比欧洲西部而言我国东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D项错误。
12.(2015浙江10月选考,25,2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A与B、C地区相比( )A.城市化水平较高B.农业生产水平较低C.民营企业比重较低D.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答案 A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差异。
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A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B、C为中、西部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城市化水平较高、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民营企业比重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故A选项正确。
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3.(2014四川文综,7,4分)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 C 本题考查降水的空间分布。
由题中信息可知,该地受西风带影响,①②③三地都受其影响,但③地地势高,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④地受地形阻挡,降水较少,故C项正确。
14.(2014四川文综,8,4分)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答案 C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而结合地形分布可知,该地荒漠面积广大,不宜发展种植业,耕地面积小,山麓地区有水源,草场面积较大,因此,C项正确。
15.(2017江苏单科,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图Ⅰ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Ⅰ材料二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图Ⅱ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图Ⅱ(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
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
(6分)(2)据图Ⅱ,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
(4分)(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
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
(3分)答案(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
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解析本题以粮食地区供需差异、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为背景,综合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粮食生产区域差异等知识。
(1)由图可以读出我国高余粮地区主要分布在重要商品粮基地和西部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而高缺粮地区则分布在京津地区和长江以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且农业结构向花卉、蔬菜、养殖等方面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可以通过跨区域调粮、提高单产等措施来保障这些高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
(2)由图读出大体规律:人口增长快的地区粮食增产慢,而人口增长慢的地区粮食增产快。
再结合图中和现实中各市的空间分布大致分为苏南和苏北地区。
(3)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市场、交通、技术、政策、劳动力等,再结合有机大米的实际,侧重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
16.[2013浙江文综,37(1)(3),8分]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